您的位置:首页 > 起名

辉的意思和含义及五行属性(辉的意思)

辉的意思和含义及五行属性(辉的意思)

唐诗三百首:蝉

虞世南《蝉》原文及诗意

蝉有多首同名诗词,其中唐代虞世南的《蝉》最为著名。诗中写道: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表达了蝉的高尚品格和自由精神。蝉栖息在枝头,吸食着清露,振动着翅膀,发出清越的声响。虽然它身处高处,但声音却能传播得很远,并不仅仅因为秋风的吹拂。

这首诗通过对蝉的形态、习性和鸣叫声的描写,赞美了它的清高风雅和不同凡响的品质,同时也暗喻了作者自身的高尚品格。他坚信自己的名声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在力量,而是因为自身的内在品质而传扬。这首诗表达了对内在品质的高度赞美和自信。

全诗借助蝉的形象,表达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独立自由的精神。诗中的形象和场景描写细致入微,动静结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5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注释+译文,可打印(期中复习必备)

部编版五年级(上)

1蝉

【唐】虞世南

垂纟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注释

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疏:开阔、稀疏。

藉:凭借。

2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巧

宝宝巴士 - 奇妙唱古诗

译文

七夕佳节,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银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妇女望着秋月穿针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注释

乞巧节: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旧时风俗,妇女们于这一天牛郎织女相会之夜穿针,向织女学巧,谓乞巧。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几万条:比喻多。

3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宝宝巴士 - 奇妙唱古诗

译文

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悲哀没有见到国家统一。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注释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

悲:悲伤

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平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4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临安邸·林升-小学75首必背古诗

少年头条 - 小学75首必背古诗

译文

韵译

西湖四周青山绵延楼阁望不见头,湖面游船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温暖馥郁的香风把人吹得醉醺醺的,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散译

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西湖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

淫靡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贵人们,简直是把偏安的杭州当作昔日的汴京!

注释

临安:现在浙江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后,南宋统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于临安。邸(dǐ):旅店。

西湖:杭州的著名风景区。几时休:什么时候休止。

熏(xūn):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

直:简直。汴州: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5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己亥杂诗

宝宝巴士 - 奇妙唱古诗

译文

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注释

九州:中国的别称之一。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恃(shì):依靠。

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喑(yīn),沉默,不说话。

天公:造物主。抖擞:振作,奋发。

降:降生,降临。

6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

婷婷姐姐 - 婷婷唱古文

译文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连。

注释

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

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

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留:居。

7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张继-小学75首必背古诗

少年头条 - 小学75首必背古诗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注释

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

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

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

8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儿童故事 - 最美宋词

译文

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而相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注释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9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张志和-小学75首必背古诗

少年头条 - 小学75首必背古诗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

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注释

渔歌子: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西塞山:浙江湖州。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箬(ruò)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蓑(suō)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不须:不一定要。

10 观书有感(其一)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其一

宝宝巴士 - 6岁 奇妙古诗词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注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11观书有感(其二)

【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译文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注释

艨艟: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

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

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中流:河流的中心。

历史文化源流丨耳闻不如目见 目见不如足践

好干部除了要加强学习,还要加强实践。“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知识和经验犹如雄鹰之双翼,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越是条件艰苦、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锤炼人。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

——《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出自汉代刘向《说苑·政理》。

《说苑》也叫《新苑》,是西汉刘向编的古代杂史小说集,按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逸闻轶事。《说苑》取材广泛,记载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便利。比如书中记载的史事,有的可与现存典籍互相印证。

《说苑》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所以从古至今,人们将其作为重要的文献典籍对待。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意思通俗易懂,即听来的事情没有亲眼所见的可靠,就算亲眼所见,也不如亲自去尝试去实践。

孔子有一位很有名的学生仲由,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子路,他一生追随孔子,努力实践孔子的思想学说,对儒家思想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位列“孔门十哲”之一。

《论语·公冶长》有这样一段记载:“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意思是,子路在听到一个道理但没有能亲自实行、实践的时候,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为什么呢,因为怕原有的知识没有来得及实践而体会不够深、掌握不到位。

这也就回应了《论语》开篇所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经典之论。这样的记载和论述,在《论语》等传统经典中不胜枚举,比如《论语·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庸》里面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等。

换言之,中国传统哲学天然具备实践精神。像“经世致用”“学以致用”等在中文语境中,是尽人皆知的成语。

提起唐诗,我们有太多耳熟能详的名字。除了名如日月在天的李白、杜甫,还有高适、岑参壮志酬国的边塞诗和王维、孟浩然的诗画田园,这些作品自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描摹出将军之骁勇;“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表明了战士的决心;“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一种洒脱的英雄之气跃然纸上。

这种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成为当时的文化风尚和时代气象。

这种风尚和气象的出现,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与唐代诗人既注重读万卷书,更注重行万里路的实践密切相连。他们通过行万里路来增长阅历、增加才干,尤其是很多诗人都有着边塞军旅生活经历,为今后的一展宏图、实现人生抱负打基础、作铺垫。在仗剑辞亲远游中,丰富了对祖国山川大地的认识,更完善了对社稷苍生的良知。于是,就孕育出了令后人钦羡的大唐气象,如长江大河,似天风海涛,读到唐诗,瞬间就呼吸到阔大不羁的气息,感受到金戈铁马的大气。支撑起这种气象的,则是唐人自强不息、志在四方、自信自立、定国安邦的精神和实践。

翻阅历史,最能在条件艰苦、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默默奉献、接受锻炼、创造辉煌的,是中国共产党人。

披着外套、双手叉腰、笑望前方,这是焦裕禄留给我们的经典印象。1962年12月,正是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焦裕禄临危受命,调任兰考县委书记的第二天,就到灾情最重的公社和大队去了解情况,察看灾情。他注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领全县人民投入封沙、治水、改地斗争。焦裕禄忍着肝病的折磨,靠着自行车和双脚跋涉2500余公里,走访兰考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丈量所有的风口、沙丘、河渠,逐个编号、绘图,制定了治理“三害”的科学规划。

党和人民不会忘记这样的好干部。2019年9月,焦裕禄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2021年,焦裕禄精神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再到新时代,我们能够取得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靠的就是党培养选拔的无数好干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牺牲,在人间正道上书写人间奇迹。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力。这既是我们的精神,也是我们的品格。

黄文秀2016年毕业后,原本可以作为选调生留在南宁工作,却毅然决然回到百色老区,主动请缨到百坭村任第一书记。百坭村是深度贫困村,用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她就掌握了全村概况和致贫原因。在黄文秀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努力,百坭村的贫困发生率就从22.88%降至2.71%。他们共同将一份至诚至敬的奉献写在了大地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适应党和人民事业新发展新需要,我们党更加重视干部培养选拔,许许多多像黄文秀一样的好干部放弃优越生活,主动选择到条件艰苦、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不计个人得失、矢志埋头苦干,书写下新时代党员干部感人肺腑的风采。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加需要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书写更多“当惊世界殊”的人间奇迹。(穆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