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我们的老祖宗如何说“愚”的
愚人节,学生在学校里都想搞一点儿恶作剧,捉弄一下别人。我是老师,要玩儿的层次更高一点儿。于是,临时准备了一个关于“愚人节说‘愚’”的课,引经据典来说说,中国古人如何看待“愚”的问题。
本来昨天已经在一个班讲过,今天接着在另外几个班讲一讲。虽然今天已经是2号,但还好,愚人节是西方的民间节日,西半球在时差上比我们晚一天,所以也算“合乎时令”。下面就做一个关于这一节课的简要文字记录。如果不想看文字,也可以听听新鲜出炉的课堂实况录音。
愚人节说“愚”来自水寒说语文00:0027:30(文章无法插入音频,想听音频到到同名公众号)
愚人节算是一个有一点儿整蛊味道的西方民间节日。我今天却要正式一点儿,给你们分析一下“愚”这个字的字源,并要从《论语》中摘出来两则和“愚”字有关的内容来说一说。
先看“愚”这个字的字源,我们大多数人会觉得这个字是形声字,“心”是形旁,表示这个字和“心”有关,“禺”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读音。
但实际上这样理解是有问题的,“愚”不是形声字,而是会意字。
“愚”从心,从禺( yù)。“禺”是一个象形字,是指一种灵长类的动物,更具体来说是指一种猿猴,因为猿猴其外形似于人而智力又远逊于人,所以用“愚”这个字,表示愚笨,心智低下。
接下来我摘取《论语》中和“愚”有关的两则语录和大家分享一些思考。
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语句前面的数字表示该则语录所在的章节)
这一则与颜回有关,是孔子对他的评价,用到了“愚”和“不愚”。那我们看孔子什么时候觉得颜回“愚”,什么时候又觉得“不愚”呢?
孔子说他对着颜回讲一整天,颜回都不提任何的反对意见或者疑问,看起来好像是个呆瓜。但下了课,看他私底下的一些研究,却也能发挥,可见颜回不是一个笨蛋。
这句话中有一个关键字,就是“亦足以发”的“发”,是发挥,发扬之意,也就是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但能够消化吸收,而且能够有自己进一步的发挥与创见。不能“发”就是“愚”,能发或者说“足以发”就是“不愚”。
那颜回的这个“发”在《论语》中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不妨以《论语》来解《论语》,看《论语》中另外一则与此有关的内容。
5.9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孔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他问弟子子贡说:“和颜回相比,你们两个谁更强一些呢?”子贡的回答是:“我怎么敢和颜回同学相比呢。颜回听说一件事就能由此推知十件事,我最多听说一件事能由此推知两件事罢了。”孔老师感叹一声,说:“不如啊,我同意你的说法,你确实赶不上颜回。”
当然,这句话中的“与”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就是“赞同,同意”,另外一种是“和”,如果理解成后一种,那就是孔老师说:“我和你都比不上颜回”,那对颜回的褒奖可就更不一般了。他的这种“发”的能力不仅超越了同学,也超越了老师了。
“闻一知十”,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成语了,可见颜回的“发”,那不是一般的“发”,确实非常厉害。那颜回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我们再看《论语》中的另外一则,这一则大多数同学都比较熟悉。
7.8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举一反三”这个成语就出自这则《论语》,孔老师说,如果某物有四个角,我举例子告诉你这是一个角,你不能由此推知另外三个与此相类的也是角,那么我就不再和你废话了。可见“举一反三”这种迁移能力,是孔老师特别看重的。
颜回不但能做到举一反三,而且能闻一知十,当然受到孔老师的喜欢,所以才成为他最得意的门生。其实,这样的学生不但孔老师喜欢,每个老师都会喜欢。关键是如何能做到举一反三,具备迁移的能力呢?
答案藏在前一个分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中。这里有我们特别熟悉的“启发”一词,这是老师经常要做的事情。但是,在孔老师看来,不是随便什么人,随便什么时候,老师都要不计条件去启发的,这启发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愤悱”。如果“不愤悱”,那就“不启发”。
显然,这是一个对应关系。启发是老师应该做的事,而“愤悱”则是学生应该做的事。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是这样注释“愤”和“悱”的。
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不管是“心求通而未得”也好,还是“口欲言而未能”也罢,重点都落在了“求”和“欲”上,用我们现在能理解的话来说,也就是学习主动性的问题。如果一个学生一心向学,主动求教,有了难题,实在想不明白,说不清楚,向老师求教,这时候老师才会启发他。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能弄拧巴了,不能是老师求着学生学,而应该是学生要向老师主动求教才对。这样,我们就明白了,原来想要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那根本的前提是学生要“愤悱”,也就是要自己主动向学才行。
颜回正因为如此主动向学,才能够闻一知十,才能不愚。说得更明白一些,人人都想不愚,但是太懒,脑子一点儿都不想动是不行的。
分析完了颜回“愚”还是“不愚”的这则《论语》,我们再看另外一则和“愚”有关的《论语》。
17.3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孔老师说,只有最聪明的和那个最笨的才不动,老师才无法改变。
这个句子中的“知”通“智”,所谓“上知”就是“上智”。“上知”和“下愚”这两个词我只是从字面上译出来,实际上在《论语》中,对此有明确的解释。
16.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老师把人分为四等,第一等的生而知之,也就是上智,次一等的是学而知之,再次一等的困而学之,最差的是困而不学。
那这个“困而不学”,就是“下愚”。面对困难,面对疑惑,却不想着怎么通过学习想办法解决它。关于“下愚”,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引用程子的话说“所谓下愚有二焉:自暴,自弃也。”也就是说“下愚”就是自暴自弃的人。
“自暴自弃”这个词我们现在非常常用,所谓“自暴”就是自己伤害自己,“自弃”就是自己放弃自己。反正就是自甘堕落,不求上进,彻底撂挑子不干了,那这样的人我们该如何对待呢?
孟子中有这样一句话: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意思是,自暴自弃的人,你是不能和他说什么有价值的话的,也不要想着和他做什么有价值的事。其实,这不止是孟子的看法,也是孔子的看法,或者说,孟子的这种判断是从孔子那里继承来的。
《论语》中孔子有这样一句话,值得琢磨。
6.2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在这里,孔子把人的分类来了一个简化版,不是分成四类,而是分成了三类。他在“上知与下愚”中间又分出了另外一个类别,那就是“中人”。
“中人以上”可以理解成是包含关系,也就是包含中人和中人以上之人,可以和他说那些大道理,因为他能懂,“中人以下”可以理解为一个非包含关系,所谓中人以下,那就只有“下愚”了,对这样的人,不能和他讲什么大道理,讲了大道理也是废话。
是孔子歧视“下愚”吗?不是的,我们听听王阳明怎么说。
“不是圣人终不与语。圣人的心,忧不得人人都做圣人,只是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中人以下的人,便与他说性命,他也不省得,也须漫漫琢磨他起来。”——王阳明《答黄勉之问》
王阳明解释说不是圣人不想和那些下愚讲道理,圣人的心思,实在是巴不得希望人人都能成为圣人,但是每个人的资质不一样,要因材施教,不能超越等级次序。中人以下的那些人,你即使和他说什么性啊、命啊这样一些哲学或者说人生上的大道理,他们也不可能明白,也一定要慢慢花些时间琢磨怎么才能让他有所进步。
说到这里,我要说,作为老师,我也希望我的学生能成仁成圣,而不是变成下愚,我想我们每位同学,即使不想成仁成圣,也至少想要成功成才,都不想被老师视为“下愚”,视为自暴自弃者,那该怎么办呢?
我们看韩愈的《师说》中如何谈这个问题。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他说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都是出于这个原因吧。显然这个“此”指代的是什么就非常重要了。这个此指代的是什么呢?《师说》在这一句前面是有解释的。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从师而问”,愚人则“耻学于师”,这正是“圣人”与“愚人”的最大分野。
我这样讲,不是非要你们跟我学,我也不能保证我所讲的任何东西对你都有用,或者任何东西你都感兴趣,但是我希望你们要明白这个基本道理,要明白“从师”的重要性。可以向这个人去学,也可以向那个人去学,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可以向古今中外的各种著作去学习。
但不管向谁学习,都要记住,要想能够有所收获,要想能够得到老师的喜爱,想让老师能教给你一些高深的东西,不把你划归到愚人那个范畴中去,不在于你的天赋如何,也不在于别人如何看待你自己,最关键的是你自己如何对待你自己。
每个人都有脱离愚人,不断向上的可能,而有些人之所以做不到,“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说得更明白一些,我今天要引经据典,讲的道理只有一个,那就是:
“愚”或者说“笨”不是你的错,但懒才是。你一旦自己放弃了自己,那神仙也救不了你。
【后记】
1.《论语》中还有若干则关于“愚”的内容,但是,不太适适合对初中生来讲,所以在选择材料时就舍弃了。以后有机会可以讲讲另外几则。
2.《论语》或者说儒家经典中关于“愚”还是“不愚”,主要偏于谈心性修养方面,这一点我在讲解时没有特别强调,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理解为学习知识的问题。不过也没关系,两者有相通之处,都要从师而问,都要一心向学才行。
3.我课一般习惯于直接用粉笔在黑板上板书,因为那样有一种生成感。但微信公众号只允许上传30分钟以内的音频。所以就在录音这节课上采用了电脑屏幕直接展示相关文字内容的方式,整体节奏偏快,不如平时的课堂上互动那么多,也不如平时课堂上那么张弛有度。
古今汉语敬谦辞
谦敬词语可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意思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小”(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寒舍,称自己的家)等等。
常见的敬词还有“贵”(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大作,称对方的作品)、“高”(高见,称对方的见解)、“拜”(拜托,托人办事)等等。
礼貌用语敬辞歌
见面问候说——你好 晚上道别说——晚安
初次相见说——幸会 仰慕已久说——久仰
好久不见说——久违 胜利归来说——凯旋
祝人喜事说——恭喜 恭喜祝贺说——恭贺
回答道喜说——同喜 领受情谊说——承情
发出邀请说——赏光 要求答应说——赏脸
耗费心思说——费心 使人费事说——麻烦
接受招待说——打搅 耗费精神说——劳神
表示请托说——烦劳 求人帮忙说——劳驾
麻烦别人说——打扰 托人办事说——拜托
求人照顾说——关照 答谢别人说——有劳
请人任职说——俯就 大度包容说——海涵
宽宏度量说——海量 表示歉意说——失敬
表达歉疚说——抱歉 求人原谅说——包涵
容忍过失说——谅解 请求饶恕说——恕罪
请求解答说——请问 恭敬请问说——拜问
求人方便说——借光 打听事情说——借问
冒昧请问说——敢问 问人年龄说——贵庚
询问姓名说——尊姓 请人批评说——指教
请人指教说——请教 给予指教说——赐教
请人改文说——斧正 赠送作品说——雅正
对方来信说——惠书 请求保存说——惠存
归还原物说——奉还 馈赠给予说——奉送
告诉告知说——奉告 陪伴陪同说——奉陪
劝解劝告说——奉劝 侍奉赡养说——奉养
赞人见解说——高见 宋人言论说——高论
老人高龄说——高寿 私人家庭说——贵府
谢人成全说——玉成 尊称书信说——玉音
赞人照片说——玉照 对方情意说——雅意
表示感激说——多谢 健康快乐说——康乐
恢复健康说——康复 看望别人说——拜访
拜访会见说——拜会 拜会探望说——拜望
拜见瞻仰说——拜谒 等待客人说——恭候
宾客来到说——光临 贵宾来临说——莅临
欢迎顾客说——光顾 对方来访说——惠临
与人道别说——告辞 会中先走说——告退
不能相陪说——失陪 未能迎接说——失迎
礼貌不周说——失礼 告别辞别说——拜辞
谢人来访说——劳步 请人勿送说——留步
招手致意说——平安 分别之时说——再见
初次见面说“久仰” 好久不见说“久违”
请人批评说“指教” 求人原谅说“包涵”
求人帮忙说“劳驾” 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给方便说“借光” 托人办事说“拜托”
看望别人说“拜访” 请人勿送说“留步”
未及远迎说“失迎” 等候客人说“恭候”
无暇陪客说“失陪” 陪伴朋友说“奉陪”
问人干吗说“贵干” 问人姓氏说“贵姓”
欢迎购买说“惠顾” 贵宾来到说“莅临”
请人告诉说“见告” 欢迎询问说“垂询”
谢人爱护说“错爱” 称人爱护说“垂爱 ”
称人赠予说“惠赠” 请人保存题“惠存”
请人收礼说“笑纳” 归还原物说“璧还”
称人之家说“贵府” 称己之家说“寒舍”
赞人见解说“高见” 称已见解说“拙见”
称人父亲说“令尊” 称己父亲说“家父”
称人母亲说“令堂” 称己母亲说“家母”
称人儿子说“令郎” 称己儿子说“犬子”
称人女儿说“令爱” 称己女儿说“小女”
向人祝贺说“恭喜” 求人看稿说“斧正”
求人解答用“请问” 请人指点用“赐教”
看望别人用“拜访” 宾客来到用“光临”
请人勿送用“留步” 归还原物叫“奉还”
对方来信叫“惠书” 老人年龄叫“高寿”
古代汉语常见谦词、敬词类说
一、古代汉语常见谦词:
【代小词】古人常用一些带“小”字的词,来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事。例如:小弟(男姓在朋友面前谦称自己)、小儿(在别人面前称自己的儿子)、小人(在别人面前称自己)、小生(青年读书人在别人面前称自己)。
【带家词】在他人面前谦称自己家中辈份高的或年纪比较大的亲人。如:家父、家君、家严、家尊(称自己的父亲),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家兄(称自己的哥哥),家姐(称自己的姐姐)。
【带拙词】有时说自己的书或文章等,在某一名词前加上“拙”字,以示谦虚。如:拙著(称自己的著作)、拙作(称自己的作品)、拙笔(称自己的文章或书画)、拙见(称自己的见解)。
【带愚词】为了在别人面前表示在说话时的谦虚,常在说话内容前用“愚”字。例如:愚兄(在比自己小的人前谦称自己)、愚见(谦称自己的见解)、愚以为(谦说自己认为)。
【带鄙词】在与别人说话时,说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往往在某些词前加上一个“鄙”,以表达说话人的谦虚。如:鄙人(称自己)、鄙意(称自己的意见)、鄙见(称自己的见解)。
【带敝词】在与别人说话时,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有时在某些词前加 “敝”字。如:敝人(在别人面前称自己)、敝姓(称自己的姓)、敝处(称自己所处的地方或自己的家)。
【带薄词】与人交往时,谦称自己相关的事物,有时可以在某些词加一“薄”字。如:薄酒(称自己待客的酒)、薄礼(称自己送的礼物)、薄面(为人求情时,称自己的情面)。
【带贱词】同别人说话时,谦称自己的事物,有时在某些表事物的词前加上“贱”字。例如:贱姓(说自己的姓)、贱内(“内”是指内人,即自己的妻子)、贱事(古人称自己的私事)。
【带敢词】在向他人有所请求时,在某些行为动词前加上一个“敢”字,表示自己是冒昧的。如:敢问(冒昧地询问)、敢请(冒昧地请求)、敢烦(冒昧地麻烦你)。
【带忝词】与同行或他人说话时,在某些动词前加“忝”字,表示自己的行为可能是辱没了他人,自己觉得有愧。如:忝列(自己有愧被列入或处在其中)、忝任(有愧地担任)。
【带老词】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东西。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文化)、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老脸(年纪大的人在别人面前说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称自己)。
二、 古代汉语常见敬词:
【带拜词】用于自己的动作,表示对对方的敬重。如:拜读(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见(求见对方)、拜谢(感谢对方)、拜望(探望对方)、拜贺(祝贺对方)、拜服(佩服对方)。
【带垂词】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表示对对方的敬重。如:垂爱(在书信中说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说别人对自己的重视)。
【带大词】称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大人(在书信中称长辈)、大驾(敬称对方)、大名(称对方的名字)、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大作(称对方的作品)、大札(称对方的的书信)。
【带芳词】用于对方或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芳龄(称对方的年龄,对方应是年轻女子)、芳邻(称对方的邻居)、芳名(称对方的名字,对方应是年轻的女子)。
【带俯词】在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的理解)、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某职务)、俯允(称对方或上级的允许)。
【代高词】称对方相关的事物。如:高见(称对方的见解)、高寿(多用于问老人的年龄)、高足(称别人的学生)、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带贵词】称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问对方要做什么)、贵庚(问对方的年龄)、贵姓(问对方的姓氏)、贵恙(称对方的病)。
【带恭词】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如:恭贺(祝贺)、恭候(等候)、恭请(邀请)、恭迎(迎接)、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带华词】称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华诞(称对方的生日)、华堂(称对方的房屋)、华翰(称对方的书信)。
【代敬词】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如:敬告(告诉)、敬贺(祝贺)、敬候(等候)、敬请(请)、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
【带惠词】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意思是请保存)、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人做某事)、惠赠(指对方赠与财物)。
【带屈词】用于说对方的行动。如:屈驾(用于邀请人,意思是委屈大驾)、屈就(用于请人担任职务,意思是委屈迁就)、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带雅词】用于说对方的情意或行动。如: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雅正(指出批评,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对方时,请对方指教)。
【带语词】用于说对方的身体或行动。如:玉体(说对方的身体)、玉音(在书信中,称对方的书信或言辞)、玉成(感谢对方的成全)。
中国人不可不知的谦称敬语
图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中国自古就有重礼节的优良传统,在日常交往中,人们经常要借助谦词敬语来表示尊敬、礼貌、问候、祝颂等。准确得体地使用谦词敬语可以体现出一个人修养与品位,所以谦词敬语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是不可或缺的。
所谓谦词,就是表示谦虚的言辞。所谓敬词,是指敬称他人或与他人有关的人和事时所用的词。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谦词敬语。
谦 词一、“拙”字一族: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
拙笔:称自己的文章和书画。如:拙笔一幅,敬请惠存。拙见:称自己的见解。拙著(拙作):称自己的作品。拙荆:古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二、“小” 字一族: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如:小弟有一不情之请。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可:谦称自己(多用于早期白话)。如:小可不才。小人:古人指地位低的人,后来地位低的人也用于自称。如:小人不敢。小生:青年读书人自称(多见于早期白话)。小店:称自己的店。小照:指自己的尺寸较小的照片。如:附小照一张。三、“薄” 字一族:称自己的事物。
薄技:微小的技能,谦称自己的技艺。如:薄技在身。 愿献薄技。薄酒:味淡的酒,常用作待客时的谦词。如:薄酒一杯,不成敬意。薄礼:不丰厚的礼物,多用来谦称自己送的礼物。如:些许薄礼,敬请笑纳。薄面: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情面。如:看在我的薄面上,原谅他一次。四、“贱” 字一族: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贱姓:与“贵姓”相对,谦称自己的姓。如:(您)贵姓? 贱姓王。贱内: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多见于早期白话)。贱事:古人称自己的私事。五、“敝” 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敝姓:称自己的姓。如:(您)贵姓? 敝姓王。敝人:对人称自己。敝处:谦称自己的家或停住的地方。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六、“鄙” 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鄙人:谦称自己。鄙意:称自己的意见。鄙见:称自己的见解。七:“愚” 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谦称。
愚兄:对比自己年龄小的人谦称自己。愚见:谦称自己的意见。如:愚见浅陋抛砖引玉。愚以为:谦称自己认为。如:愚以为不可。八、“忝” 字一族: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忝列:有愧被引入或处在其中。如:忝列门墙(愧在师门)忝在:有愧处在其中。如:忝在相知之列。忝任:有愧地担任。如:忝任宰相之职。九、“敢” 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敢问:冒昧地询问,请问。如:敢问先生贵姓?敢情:请求。如:敢情先生替我写封信。敢烦:冒昧地麻烦你。如:敢烦小姐办件事。十、“劳” 字一族:烦劳,请别人做事所说的客气话。
劳驾:麻烦你。劳步:用于别人来访。如:您公事忙,请问不要劳步。劳烦:麻烦别人。如:劳烦尊驾。劳神:客套话,用于请人办事。如:劳神代为照顾一下。十一、“家”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
家父、家尊、家严、 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十二、“浅”字一族:较少。
浅见:浅显的见解。浅释:浅显的解释。十三、“舍”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
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十四、“老”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十五、“寒”字一族:较少。
寒舍:对人称自己的家。寒门:自指出身低下。十六、“不”字一族:
不才:没有才能。不敢当:表示承担不起(对方的招待、夸奖等)。不敏:不聪明(表示自谦)。不佞:没有才能。不肖:品行不好(多用于子弟)。十七、管”字一族:较少。
管见:浅陋的见识。另外,还有些零散谦词,数量不多,也容易掌握。如下:
妾:古时女子谦称自己。寡人:本来是君王的谦称,即寡德之人。奴:青年女子自称。犬子:称自己的儿子。过奖:谦辞,过份的表扬或夸奖。 后进:学识或资历较浅的人。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词)奴家:青年女子的谦称。仆人:男子的谦称。不才、鄙人、在下、卑下、窃:“我”的谦称。过奖:指对方的表扬或夸奖。见笑:指自己言行的拙劣被人笑话。托福:指对方福气使自己幸运。高攀:指与地位高的人交朋友或结亲戚。恕:请对方宽恕原谅自己。涂鸦:比喻书法拙劣或胡乱写画。错爱:表示感谢对方的爱护、培养。蓬筚生辉:用以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称谢别人题赠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蓬筚:即“蓬门筚户”的简称,用蓬草、荆竹作门的草屋比喻穷苦人家。敝帚自珍:一个破扫把,自己也十分珍惜。比喻自己的东西再不好也值得珍惜。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贻笑大方:贻,留给;大方,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学者或行家笑话。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敬谢不敏:敬,恭敬;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指恭敬地表示没有能力或不能接受(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忝列门墙: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表示自己愧在师门。信笔涂鸦:形容字写得很坏。 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才疏学浅:见识不广,学问不深。德薄才疏:薄:浅;疏:空虚。品行和才能都很差。德薄能鲜:德行浅薄,才能低下。挂一漏万:挂,列举;漏,遗漏。提到一个,漏掉上万。形容列举到的很少,遗漏掉的很多,很不完备。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一枝之栖:只求得到一个藏身的地方,是自谦不存奢望的求职用语。恭敬不如从命:与其态度谦逊有礼,不如遵从人家的意见。望尘莫及:同对方相比,差之甚远。一得之遇:一得,一点心得;愚,愚见。谦称自己的一点愚昧的见识。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职位不做事;素餐,白吃饭。谦称自己未尽职责。不足挂齿:足,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说。事情轻微,不值得一提。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绠短汲深:绠,打水用的绳子;汲,从下往上打水。吊桶的绳子很短,却要从深井里打水。比喻能力微薄,任务重大。东涂西抹:本指妇女涂脂抹粉。后常用作提笔作画、写字或作文的谦辞。区区此心:区区,微小、微薄。形容微不足道的一点心意或想法。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愚笨的人多次思虑问题,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得到一定的收获。也作“愚者一得”。管窥蠡测: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蠡,瓢。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大海。比喻眼光狭窄,见识浅陋。也作“以管窥天,以蠡测海”。班门弄斧:班,指古代的巧匠鲁班。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聊表寸心:聊,略微;寸心,微薄的心意。略微表示一下心意。避让贤路:交印辞职,给才德高的人让路。常作老年引退的自谦辞。刍荛之见:称自己浅陋的看法。马齿徒增:称自己白白长了年岁。敬 词一、“令”字一族:尊称他人的亲属,相当于“你的”。
令尊:称对方的父亲。如:令尊亲手交给我的。令堂:称对方的母亲。如:令堂病体如何?令郎:称对方的儿子。令爱(媛):称对方的女儿。令亲:称对方的亲戚。二、“尊”字一族: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
尊上:称对方父母。尊亲:称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托。尊意:对方的意思。三、“高”字一族:敬称别人的亲属或事物。
高堂:尊对方父母。如:高堂在,不远游。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职位。如:另谋高就。高论:称别人的议论。如:解读金庸的高论。高见:称对方的见解。四、“拜”字一族:用于动词之前表示尊敬。
拜访:看望别人。拜望:指探望别人。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五、“先”字一族:表示已死,用于尊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先帝:称已死皇帝。 如:先帝乃开国之君。先考(先父):称已经死去的父亲。 如:纪念先父郁达夫。先慈(先妣):称已死母亲。 如:先慈清苦。先贤: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 如:海外游子念先贤。六、“华”字一族:称美之词,通常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
华诞:称对方的生日。 如:祝贺巴金百岁华诞。华堂:称对方的房屋。华翰:称对方的书信。七、“谨”字一族:多用于署名下。
谨禀:用于祖父母及父母。 如:儿子国藩谨禀。谨肃:用于尊长。 如:护院会谨肃。谨启、谨白:用于平辈。 如:吴将军长白谨启。谨复:用于复信。八、“台”字一族:表示称呼对方或跟对方有关行为。
台驾:旧称对方。 如:怎奈台驾见了圣上。台甫: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如:见面问我台甫。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 如:主席先生台鉴。台端: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如:惊闻台端家庭变故。九、“垂”字一族: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为。
垂问: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如:垂问西土风情。垂爱: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 如:得到学术界、书法界同仁们的广泛支持和垂爱。垂青:称别人的重视。 如:台商垂青黄帝故里。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如:伏自将军垂念。十、“贤”字一族:表示对尊辈、平辈或晚辈的敬称。
贤宰:称知县。 如:寄语河南贤宰。贤家:称对方。贤弟:称自己或对方的弟弟。贤郎:称对方的儿子。 如:已与贤郎当面言定。十一、“屈”字一族:
屈驾:委屈大驾(多用于邀请人)。屈就:多用于请人担任职务。屈居:委屈地处于(较低的地位)。屈尊:降低身份俯就。十二、“老”字一族:用来尊称别人,有时特指老年人。
老伯、老大爷、老太爷:可尊称老年男子。老前辈:尊称同行里年纪较大、资格较老、经验较丰富的人。老兄:尊称男性朋友。老总:尊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某些高级领导人(多和姓连用);现也指一些公司的总经理或董事长。 “老”字用于表示姓氏的词后,也可以表示尊重,如称巴金为巴老。十三、“俯”头一族:旧时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理解。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俯念:称对方或上级体念。俯允:称对方或上级允许。十四、“光”字一族: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
光顾(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称客人来到。光临:称宾客到来。十五、“雅”字一族:用于称对方的情意、举动。
雅教:称对方的指教。雅量:称对方的度量大。雅兴:称对方的兴趣大。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十六、“芳”字一族:用于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芳邻:称对方的邻居。芳龄:称对方(多用于年轻女子)的年龄。芳名:称对方(多用于年轻女子)的名字。十七、“华”字一族:称对方的有关事物。
华诞:称对方生日。华翰:称对方的书信。华堂:称对方的房屋。华宗:称人同姓。十八、“叨”字一族:
叨光:沾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叨教:领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谢)。叨扰:打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十九、“玉”字一族:指对方身体或行动。
玉成:成全。玉音:尊称对方的书信、言辞(多用于书信)。玉体:称对方身体。玉照:称对方的照片。二十、“大”字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大伯:除了指伯父外,也可尊称年长的男人。大哥:可尊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男人。大姐:可尊称女性朋友或熟人。大妈、大娘:尊称年长的妇女。大爷:尊称年长的男子。大人(多用于书信):称长辈。大驾:称对方。大师(大师傅):尊称和尚。大名:称对方的名字。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大作:称对方的著作。大札:称对方的书信。廿一、“贵”字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年龄。贵国:称对方国家。贵姓:问人姓。贵校:称对方学校。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廿二、“恭”字一族: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
恭贺:恭敬地祝贺。恭候:恭敬地等候。恭请:恭敬地邀请。恭迎:恭敬地迎接。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廿三、“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
惠存: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廿四、“奉”字一族: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
奉达:告诉,表达(多用于书信)。奉复:回复(多用于书信)。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或陪同做某事。奉劝:劝告。奉送:赠送。奉托:拜托。奉迎:迎接。奉赠:赠送。廿五、“某下” 一族:表示对别人的敬称。
殿下:对帝王的尊称。阁下:称指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多用于书信中,外交场合)。麾下:指将帅。膝下:给父母或祖父母写信时,常在开头的称呼下面加“膝下”。足下:尊称朋友。此外还有——
鼎力:大力(表示于请托或感谢)。包涵:请人原谅。斧正:请人改文章。留步:(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止步。笑纳:(用于请对方收下礼物)请接纳收下。府上:称对方房屋。指正:(用于请人批评自己的作品或意见)指出错误,使之改正。赐教:给予指教。久仰:(多用于初次见面)仰慕已久。璧还:归还物品。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不吝赐教: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鼎力相助: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洗耳恭听:洗清耳朵,恭敬地听讲。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多用于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大材小用: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于低下职位,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率先垂范:带头给下级或晚辈作示范。虚怀若谷:谦虚的胸怀像山谷一样空旷深广。形容非常谦虚。例如:他对群众诚恳热情,虚怀若谷,使每个见过他的人都深受感动。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位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等待客人,表示尊敬。也泛指留出位置恭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