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晓是什么意思和含义(晓是什么意思)

晓是什么意思和含义(晓是什么意思)

汉字五行的判断方法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有很多智慧都体现在汉字里。每一个汉字都有一个五行相对应,那么怎样判断汉字的五行呢?

判断汉字五行属性的原则是:一义、二音、三形、四其它。即有义从义,无义从音......

一、用字义判断汉字的五行属性

所谓字义,就是字的意蕴,许多汉字从字义上可以确定五行。如:

艺、芳、柯、家、甲等归入木类。

五行木

光、灯、耀、日、炎等归入火类。

山、岩、峰、地、矿等归入土类。

金、刘、锦、成、申等归入金类。

泉、霖、雯、霏、雨等归入水类。

有的汉字,如果仅从字形或偏旁部首看,就会对其五行属性得出错误的结论。例如:

沐――字的本义是洗头发。沐澡(洗头洗澡)、沐芳(用香草水洗头)、沐盆(盥洗盆)。从字义上看都与水有关,所以它的五行属性是水。如果用字形判断,左シ右木,水生木,就会得出其五行属木的错误结论。

荆――字的本意是落叶灌木,叶有长柄,掌状分裂,开蓝紫色小花,枝条可编筐篮等(亦称楚):紫荆、荆条、荆棘、披荆斩棘。按字义很容易确定其五行属性为木。但有人定性为水的,不准确。

荊 图

泥――有人认为是水土兼有,相当于丑土,所以属土。实际上,泥是由水和土组成的,土本克水,水多土流,土被水反克了,所以泥字总体五行属水。如果水少了就不成为泥(流体),而是(湿)土了。从泥字的本义看:形声,从水,尼声,本义泥水。所以它也应该是属水的。

家――古人最早的家是草木结构或土木结构,所以五行属性为木。以字形判断就不好作结论。

刘――兵器名;从金,从刀,本义、杀、戮。从字义看,它应属金。

二、以字音判断汉字五行属性

(一)、以五音判断汉字的五行属性

音律是中国古代关于音乐和其权衡事物的一门学说,并且认为音律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五音分别为:宫、商、角、徵、羽。

宫属喉音,五行属土,为五音之首,其音极长极下极浊。例字:晓、夏、麋……

商属齿音,五行属金,其声次长次下次浊。例字:请、新、装……

角属牙音,五行属木,其声长短高下清浊之间。例字:建、群、艺……

徵属舌音,五行属火,其声次高次短次清。例字:短、头、顶......

五行火

羽属唇音,五行属水,其声极短极高极清。例字:傍、并、明……

(二)用汉语拼音中的声、韵母判断汉字五行

此法仅作为字音判断五行的辅助方法,实际运用并不多。汉语拼音中声、韵母对应的五行属性如下:

g k h------------------------属木

z c s d t n l j q--------------属火

a o e ie ai ei ao ou an en ang

eng er in---------------------属土

x zh ch sh r i----------------属金

b p m f v u y w--------------属水

例:赶(gan)、开(kai)-----属木

宁(ning)、李(lǐ)---------属火

啊(a)、奥(ao)---------------属土

匈(xiong)、众(zhong)----属金

博(bo)、普(pu)-------------属水

三、以字形判断汉字五行属性

许多汉字在字形上包含了木、火、土、金、水,这可以直接看出来。如:

木、本、朴、术、机、桥、榕、林、桶......五行属木。

火、灿、炎、炬、烽、煌、煜、炜、志......五行属火。

土、地、坤、坪、坡、坦、坤、岩、增......五行属土。

五行土

金、鉴、钢、铁、铜、锡、钧、钛、银......五行属金。

水、泉、溪、冰、汇、江、泽、派、涛......五行属水。

偏旁部首的五行属性

五行 ——部首

木———丨 木 艹

火 ———火 日 心 灬 忄丁

土 ———土 玉 石 山

金 ———┖ 金 刀刂 ノ 戈 彡

水——— シ 水 川 シ泉

以字形判断五行属性,简单直观,比较好把握。不再举例说明。

四、关于汉字五行阴阳属性的问题

汉字的五行属性有阴阳之分,区分其阴阳属性的基本原则是:根据五行喻物归类进行推断。五行喻物归类如下:

甲木属阳, 一般指森林大树, 性质强壮。如:甲、松、柏、榆、杨......

乙木属阴, 指小树花草之类, 性质柔软。如:乙、花、草、芳、艾......

丙火属阳, 指太阳, 炎炎炳照之意。如:丙、昊、炎、烨、日......

丁火属阴, 指灯火, 炉火等, 火势不稳定, 得时有力, 失时无力。如:丁、灯、炒、光......

戊土属阳, 指大地的土, 广厚茂盛, 又指堤坝之土,可有力地防止河川泛滥。如:戊、戌、辰、地、田、坝......

己土属阴, 指田园之土, 不如戊土广厚但易栽植。如:己、未、丑、圃、园......

庚金属阳, 指铁, 刀剑, 矿石等, 性质坚硬。如:庚、申、锋、锐、剑......

辛金属阴, 指珠玉, 宝石, 砂金。如:辛、酉、西、兑......

五行金

壬水属阳, 指大海之水。如:壬、子、海、洋、河......

癸水属阴, 指雨露之水, 也有闭藏和内在萌生之意。如:癸、亥、泉、溪、汤......

许多字从表面看并不好确定其五行阴阳属性,需要根据字义结合五行喻物归类来综合考虑确定。另外,许多字的五行都是阴阳兼有的,有的偏阳性,有的偏阴性,有的则属中性,判断比较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五、判断汉字五行小结

对汉字五行属性的判断,绝大多数字都有共识。极少数的字确实存有争议,对于有争议的字如何处理呢?一是先主后次综合分析;二是参考较权威的定性结果,如大的起名网站和权威的《姓名学》书籍上对汉字五行属性的定性;三是起名时尽量回避有争议的字。

汉字的五行属性,不能用对应的身体器官来划分。比如五行中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的五液是泪、汗、涎、涕、唾。能说泪属木、汗属火、涎属土、涕属金、唾属水吗?这显然是错误的。

五行水

五行对应人体器官主要用以判断身体健康状况的。比如某人木过强则可能泪多,火过强则容易出汗……。但不能因此就说泪属木、汗属火……。

人教版语文八上三单元《答谢中书书》课文详解

一、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梁时思想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

2.背景链接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就属于此类。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3.文体知识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二、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歇(xiē) 颓(tuí) 沉鳞(lín) 能与其奇者(yù)

2.理解词语。

(1)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2)四时俱备(四季)

(3)晓雾将歇(消散)

(4)夕日欲颓(坠落)

(5)沉鳞竞跃(指水中潜游的鱼)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3.古今异义

(1)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2)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精神萎靡)

4.一词多义

(1)欲

夕日欲颓(将要)

实是欲界之仙都(欲望)

(2)自

自康乐以来(从)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5.词类活用

夕日欲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坠落。)

三、重点句子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四、整体感知

1.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文章思路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

(2)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接着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

(3)结尾以感叹总括前文。

五、深层探究

1.作者分别从哪些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

多种视角相结合。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接着平视“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2.作者笔下的景色很美,美在哪里?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其三: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史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六、语言赏析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乱”字用的好不好?为什么?文中类似的词语还有什么?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起伏的群山和青林翠竹中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猿鸟乱鸣,渲染了山林中万物清晨醒来的欢欣热闹,为幽静秀美的山川增添了勃勃生机。

“乱”把猿鸟的动作、声音和活动的状态准确的表现出来。

类似的词语还有“交”“将”“欲”“竞”等。

七、探究写法

1.描写细致。

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长伴林泉的志趣。文字明朗,毫不雕琢。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这三句是写静景,写得形色俱备,精彩纷呈。作者先以“入云”表示山之高峻与雄伟,以“见底”表示水之清澈与透明,一仰一俯,视野开阔,山水尽收眼底。接着移步换景,由清流而写两边的景物。可写之景物必定多不胜数,但作者抓住其色彩给人以具体的视感:五彩缤纷的石壁,郁郁葱葱的树林,碧绿青翠的竹园。一年四季,景物之茂盛,色彩之斑斓,足以让人大饱眼福。以此突出江南景物特点。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作者描写自然景物时,扣住最能表现景色特征的时间——早、晚来描绘。在旭日东升、晨雾将散的一片寂静里,山林中呈现一片猿鸟争鸣的欢腾景象。“乱”字写出了猿鸟争鸣的喧闹景象,使整个山林充满着勃勃生机。夕阳将要落山时分,余晖照映着水面,层层粼波之中,不断有鱼儿从水中争相跃起。“竞”字写出鱼儿争先恐后跃出水面的场景。一早一晚,一空中一水面,一鸣一跃,构成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立体流动画面。

2.抒写奇美。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中展现了多种“美”。一是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二是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四是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八、文章主旨

《答谢中书书》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观点,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高雅之士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九、全文图解

总引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答 仰视——高峰入云

谢 四季景 俯瞰——清澈见底

中 写景 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

书 日变景 晓雾将歇

书 夕日欲颓

抒怀 欲界之仙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十、改写散文

山川景色的奇美,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有高雅情怀的人才会品味出山川之美,我现在将人生的感受说给你听,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啊!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清澈见底的溪流明净清新,山水相伴相映真是神采奕然,情味盎然啊!峰高水清,明媚悠然。水的动势给山增添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相映成趣,美不胜收!两岸石岩壁立千仞,五色争辉,众彩纷呈。青翠的竹林与五色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如同五彩锦缎上缀以碧玉翡翠,真是一幅美轮美奂的奇妙画卷啊!

晨雾的美更是让人窒息。白雾先是缭绕不绝,像是柔曼的轻纱,亲吻着天空,垂询着大地。继而如絮如带,再而是似烟似缕最后不见雾纱,只见晨曦,猿猴,鸟儿的鸣叫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傍晚,夕阳的余晖铺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宛如一条金丝带,闪烁着点点金光,在水面上不停地跳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也争相跳出水面,仿佛在欣赏这奇丽景色。

这简直是人间仙境啊,自南朝谢灵运以来,就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妙景色了,能够把我的感受讲给您听,真是美哉乐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