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杂谈:中医典故及术语小解
中医药学有五大优势和特点发挥中医药学现有的优势和特点,是振兴中医的方向。同现代医学相比,中医药学有五大优势:
一、早已形成的整体模式。中医的病因学涉及自然、心理和社会等诸多因素;在治疗方面有一整套的生理和心理疗法,从而形成其独具的整体医学模式。
二、独特的理论体系。由阴阳、五行、八纲、四诊、气血、经络等一系列学说,组成了完整、严密和科学的中医药学体系。
三、灵活的辨证方法。中医治病的辩证方法是具有多样化的。既有大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和三焦辩证,又有八纲辩证和脏腑辩证,辩证处方的方法因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四、特殊的治疗手段。除服药外,中医还采用诸如针灸、推拿、气功、拔罐等特殊手段进行治疗,并能使某些比较棘手的疑难杂病取得满意的疗效。五、科学的药物配伍。同药异量,或同药同量而药物泡制工艺不同时,则功能和主治与原方也完全不同。中医这一科学而独特的配伍理论与方法,是现代医学所无可比拟的。
祖国医学四个代称的典故岐黄 相传黄帝和他的臣子岐伯都会治病。黄帝曾与岐伯论医而作《内经》,他们被认为是医家之祖,后来便以“岐黄”为中医学术的代称。
悬壶 据《后汉书·费长房传》载,东汉方士费长房见“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座,市罢,跳入壶内”这里说的是卖药,但因古代医药不分家,就把“悬壶”作为行医的代称,称颂医生“悬壶济世”。
青囊 据史书记载,三国时名医华佗在被曹操杀害之前,曾将一个装满医书的青囊交给看守的狱吏。华佗死后,靠青囊使一部分医术保存、留传了下来,因而“青囊”也成了医术的代称。明代沈绎诗曰:“白发至亲惟叔婶,青囊传世有儿孙”,即用此典。
杏林 三国时医生董奉,隐居江西庐山。他为人治病不取酬金,只要求:重病者治好后在山上植杏树五株,轻病者治好后植杏树一株。数年后,“愈人无数,得杏树十余万株,蔚然成林”。后人遂以“杏林”代称中医界。
儒医 顾名思义,“儒医” 一词与中国儒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我国古代,儒家学说长期占据着思想界的主流地位,宋代名儒范仲淹的“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大意是“若当不成宰相普济万民,可以当良医为人民消除痛苦、利泽苍生”。
的确,中医药治病救人和儒学的治国平天下的有很大的相似性。儒医成为人们对从医人员最髙的称谓,这种情况也是在宋代表现得最为突出。
宋代,朝廷设立了专门的医学教育机构,还按照等级划分任命医官,为很多儒生提供了入仕的另一种途径。宋代儒士学医的风气甚浓,医学著述颇丰。一些怀才不遇的儒士还通过借医之称来满足自己身心需求。因此,儒医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
大夫 郎中 医生一词,始见于《 唐六典》:“ 医生四十人”,即指学习医学的人。唐代置学习医,故有了“医生” 之称。医生还有大夫、郎中、杏林等别称。“大夫”、“郎中”是我国古代的官名,但更多的人熟知的这两个词是对医生的称谓。
大夫是北方人对医生的尊称。大夫本是官名。三代时,天子及诸侯皆设之。分为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3 级。秦汉以来,有御史大夫、谏大夫、太中大夫、光禄大夫等名。宋以前,对医生的称呼较为复杂,一般根据其专科进行称呼,如食医、疾医、金疮医等。加之唐末五代以后官衔泛滥,以官名称呼逐渐形成社会风气。宋徽宗时期将医官放到大夫官阶下,因此从那时起北方人尊称医生为“大夫”。为了区别于官名,将称医生为“大夫”的“大”读成 dài,而不读 dà。
郎中是南方人对医生的尊称。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尊称医生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后官衔泛滥所致。
阴阳鱼 阴阳鱼也即是我们常说的太极图,这一图标之所以被视为中国古代中医药的志徽广为流传,原因在于它一方面蕴含了中医的治疗原理,另一方面也彰显了古代中医的髙尚医德。我国的中医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而阴阳鱼图中,白鱼代表阳,黑鱼代表阴,黑白之间用“S”形曲线分隔,寓意不断变化的、此消彼长但又始终保持均衡的阴阳关系。另外,阴阳鱼的鱼眼时刻不闭,寓意医生们为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昼夜不停。
中医术语小解四诊、望闻问切是众所周知的中医术语。此外还有许多这样的中医行话,兹择若干介绍于后。
五气、五味、五臭 是中医史上常见的概念。五气,皮肤对温度、湿度的感觉,即温、凉、寒、燥、湿;五味,舌头对食物的感觉,即咸、苦、酸、辛(辣)、甘(甜);五臭,鼻子闻到的五种气味,即羶、焦、香、腥、朽。
五劳七伤 在中医学里有个“五劳七伤”,也有人写作“五痨七伤”。何谓“五劳”呢?我国汉末医学家张仲景在其所著《金匮要略》中说,“五劳”就是五脏劳损,即心劳、肝劳、脾劳、肺劳、肾劳。“七伤”又是指什么呢?隋朝太医巢元方等人所撰写的《诸病源候论》中指出:忧愁思虑伤心;大怒气逆伤肝;大饱伤脾;形寒饮冷伤肺;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恐惧不节伤志;风雨寒暑伤形。
八纲辨证 是中医分析疾病的常见方式,即指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方面去归纳概括病变的部位、性质和印证双方力量消长情况。
八法 中医学名词。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治疗方法的总称(见《医学心悟》)。汗法有开泄腠理、解除表邪等作用。吐法有涌吐痰涎、胃中食积及毒物等作用。下法通便除积、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等作用。和法有和解表里、理气和中、扶正祛邪等作用。温法有回阳救逆、温中祛寒、温通血脉等作用。清法有清热解毒、清气凉血等作用。消法有消食导滞、消瘀散结、化痰化湿等作用。补法有补益精血、培补元气等作用。
十问 中医学名词。问诊的主要内容。明张景岳把问诊的重点归纳为:“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色脉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清陈修园删去末两句,补上“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问诊内容更为全面。
何谓十八反、十九畏:
十八反 半蒌贝蔹芨攻乌(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藻戟遂芫具战草(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诸参辛芍叛藜芦(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硫磺畏朴硝),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巴豆畏牵牛),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官桂畏赤石脂)。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礛炙煿莫相依。
略懂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配伍讲究“十八反、十九畏”,中药若相恶、相反配伍,轻则可降低疗效,重则可产生不良反应或毒性,是为配伍禁忌。药有相反之说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五代时韩保升《蜀本草》指出“相反者十八种”,迨至金代,张元素将“十八反、十九畏”编成歌诀(见上)广为流传,并相沿至今。
然而,在历代医家的临床运用中,有的也“违背常理”,常将药物相恶、相反配伍使用,奇怪的是,这些药物配伍后,不但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反而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如“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篇》之甘遂半夏汤(甘遂、半夏、芍药、甘草、蜜)是甘遂、甘草同见一方;《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篇》之赤丸(伏苓、细辛、乌头、半夏)是乌头与半夏同用;药王孙思邈所著《千金药方》之风缓汤也是乌头与半夏同用;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小青龙汤下“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是半夏与附子同用;元代医家朱丹溪《脉固证治》中莲心散,是芫花与甘草同用。
近代一些名中医违背“十八反、十九畏”者也大有人在。如张绪培将浙贝与川乌、草乌配伍用于治疗痹疹;李永清用附子与半夏、瓜蒌相配治疗肺、脾、胃、心系病症;近代著名的中医学家朱良春先生经验丰富,名驰南北,蜚声海内外,遣方用药从来都是“有斯症用斯药”,从不受“十八反、十九畏”的约束。
综上所述,“相反、相畏”如果说是实践经验,那末很有可能古人把偶然当作了必然。“十八反”中大戟、芫花、甘遂、乌头、藜芦都是剧毒之物,就是不配其他药都会因用量太大、煎煮不当、服药太多或体弱不支而出现中毒,甚至死亡。现代很多关于中药配伍禁忌的实验研究也屡见报道,如甘草、甘遂合用,毒性大小取决于甘草的用量,两者剂量相等或甘草大于甘遂剂量时,毒性较大;贝母、半夏分别与乌头配伍未见毒性增加。
中医治病以辩证论为最高准则,药物对人体的宜忌不能脱离辩证来评论,只有把药物的四气五味结合人体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立法处方,才是辩证的最高境界。
附:中医常用术语解释大全1.五心烦热:指两手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
2.肺金:传统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用五行的属性分别脏腑器官的特性,称肺属金。
3.痰火:指无形之火与有形之痰煎熬胶结贮积于肺的病证。
4.君主之官:君主,指心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的意思。
5.虚喘:是肺肾之虚,尤以肾不纳气为主。
6.厥:即厥症。泛指突然晕倒。
7.荣、卫:营气、卫气。
8.肝痿:又称筋痿。
9.气逆:指气上逆而不顺。
10. 三焦:分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下,脐部的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的部位,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从生理角度上讲,还包括肝,故下焦往往肝肾并提。
11. 真火:指肾阳。
12. 血为营,气为卫:营指营气,是血中之气,卫指卫气,起卫外作用,固表作用。
13. 龙雷之火:指肾火,心火。心肾之火。龙火,指肾火;雷火,指心火。
14. 相火:和“君火”(心火)相对而言,一般指肝肾的相火。
15. 神:神气,传统中医有心藏神的说法。
16. 肝气:指肝脏的精气。
17. 肝血:指肝脏所藏的血。肝血与肝阴不能截然分开。
18. 肾火:肾是阴脏,内藏水火(即真阴,真阳),水火必须保持相对平衡。
19. 心火:广义泛指心的功能活动,狭义指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
20. 肾气:肾精化生之气,指肾脏的功能活动,如生长,发育及性机能的活动。
21. 肾水:指肾脏的阴液也称肾阴。
22. 先天:人身生命,发育生殖的本源,与后天相对而言。
23. 后天:指脾胃。人体的出生后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要靠脾胃之气吸收水谷精微以滋养供给。
24. 肝为肾之子:按五行学说,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所以肝为肾之子,而肾为肝之母。
25. 骨蒸:“骨”表示深层的意思,“蒸”是熏蒸的意思,形容阴虚潮热的热气自里透发而出,故称为骨蒸。
26.心肾不交:心在上焦,属火;肾在下焦,属水。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能温养肾阳;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和肾水就是互相升降,协调,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肾不交是指心阳与肾阴的生理关系失常的病态。心居上焦,肾居下焦。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关系,称为心肾不交。主要症状:心烦,失眠,多梦,怔忡,心悸,遗精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及慢性虚弱病人。
27. 任脉:起于小腹内(胞中)沿着脊椎骨内部上行。同时又出于会阴部,上至前阴,沿着腹部正中线,通过脐部,上至胸部,颈部,是阴部经脉的总纲。
28. 君:即君药,指这个处方中的主药。
29. 真水:指的是肾阴,是与肾阳相对而言,肾阴指本脏的阴液(包括肾脏所藏的精),是肾阳功能活动的基础。
30. 肝木,脾土:中医五行学说:把肝归属于“木”,因为肝主疏泄条达:把脾归属于“土”,因脾主消化饮食,把饮食的精华运输到全身,故同土的生化万物的特化相联系。
31. 腠理:指人体皮肤,肌肉和脏腑的纹理,是气血流通灌注之处。腠理外连皮肤,为卫气散布和汗液等渗泄的通路。
32. 往来寒热:恶寒和发热交替出现,定时或不定时发热的情况。
33.君相二火:即君火和相火。君火,指心火。因心是所谓“君主之官”,故名。相火,与君火相对而言。二火相互配合,以温养脏腑,推动功能活动。一般认为命门,肝胆,三焦均内有相火,而相火的根源主要发自命门。
34. 冲脉: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小腹内(胞中),沿着脊椎骨内部上行。同时由阴部的两侧,夹脐两旁向上,到胸部而止。
35. 恶血:即败血。
36. 败血:瘀血的一种,指溢于经脉外,积存于组织间隙的坏死血液。
37. 带脉: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季胁部,横行环腰部一周。
38. 脾气:指脾的运化功能。
39. 命门:有生命之门的含义,有生命的关键之意。它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和维持生命的要素。有指两肾为命门。
40. 潮热:发热如潮水一样有定时,每天到一定时候体温就升高(一般多在下午出现)。
41. 痈:病名,风疮面浅而大者为痈,因气血受毒邪所困而瘫塞不通所形成的。
42. 手汗:指手掌心潮湿多汗的症状,多为脾胃湿热引起。
43. 前阴:又称“下阴”指男,女外生殖器及尿道的总称。
44. 后阴:即肛门部。
45. 死血:指瘀血。
46. 湿痰:痰证的一种。多由脾失健运,湿蕴酿痰所致。症见痰多稀白,或黄滑而易出。
47. 木:即麻木。
48.神明:即“神”的概念。“神”是神志,知觉,运动等生命活动现象的主宰,它有物质基础,由先天之精生成,由后天饮食所化生的精气来充养,才能维持和发挥它的功能。在人体它位居首要地位。前人把大脑、中枢神经的部分功能和心联系起来,故又有“心藏神”的说法。
@头条小助手 声明:文章图片来源网络,侵删。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有问题可留言,觉得对您有所帮助,记得看后点击关注,后续内容更好看
中医养生在于顺应四时之变
《黄帝内经·灵枢·五乱》有言:“五行有序,四时有分,相顺则治,相逆则乱。”意思是说五行木、火、土、金、水,生克有次序,春夏秋冬交替循环,顺应这种变化就正常,违背这种变化与次序就反常。其思想与《老子》中的“人法地,地法天”是一致的。那么如何顺应四时之变而调整生活呢?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有“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jiē)疟(nüè),奉收者少,冬至重(chónɡ)病。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sūn)泄,奉藏者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chè),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jí)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wěi)厥(jué),奉生者少”。
意思是说,春天的三个月,是所谓“发陈”(推陈出新)。这一季节天地间万物都显现出勃勃生机,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当入夜就睡觉,早早起床,漫步在庭院里,披头散发,解开衣带,舒展形体,为的是使精神愉快。提倡生长而不要滥杀滥伐,提倡施与而不要夺取,提倡奖励而不要惩罚,这是适应春天时令的需要,是保养生气的方法。如果违背了春生之气,就会伤及肝,到了夏天就会发生寒性病变,使提供给夏天成长的东西减少。
春天主木,木主肝。如果顺应此季节之养生,肝则旺而生火。如果不顺应此变,肝没有得到很好的养护,至夏天木则不足以生火,所以会影响夏天之养长。
夏天的三个月,是所谓“蕃秀”(草蕃木秀)。这一季节天地之气相交(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万物开花结果,此时人们应当夜深才睡觉,早早起床,不要厌恶白天天太长,让心中不存在郁闷,使精神的英华适应夏天的气候,使气息得以通畅,对外界事物有兴趣,这是适应夏天时令的需要,是保护养长之气的方法。如果违背了夏长之气,心会受到伤害,到了秋天会发生疟疾,使提供给秋天收敛的能力下降,冬天还会再次发生疾病。
夏天三个月重在养长,仍然是养阳,利于发泄伸展,并且夏季主火,火主心,心气旺。如果夏天心气未得养护,火克金,就会影响到秋天之养收。也会影响到冬天之养藏,因为水火不能既济,影响心肾之和谐。
秋天的三个月,是所谓“容平”(收容冬藏)。这一季节天高风急,地气清明,此时人们应当早睡早起,和鸡的活动相仿佛,以便保持神志的宁静,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带来的影响。收敛神气,以便适应秋季容平的特点,不要神思不定,可保持肺气,这是适应秋天时令的需要,是保养人体收敛之气的方法。如果违背了秋收之气,肺就会受伤,冬天就会生顽固不化的泄病,使提供给冬天潜藏之气的能力下降。
秋天主金,金主肺。如果不能很好地养护肺,自然会因金生水的相生关系不能发挥好,而影响肾脏机能的正常运行。一旦冬季来临,冬主水,水主肾,由于金生水的力量不济,而影响肾脏之功能。
冬天的三个月,是所谓“闭藏”(紧闭坚藏)。这一季节水寒结冰,大地龟裂,要避免阳气外泄,此时人们应当早睡晚起,一定要等到天亮才起,使神志深藏于内,好像是个人的隐私似的,严守而不外露;又好像得到了渴望要得到的东西而把它藏起来一样。要注意避寒,注意保暖。不要使肌肤开泄,那样会损失阳气。这是适应冬天时令的需要,是保养人体机能的方法。如果违背了冬藏之气,就会伤肾。到了春天的时候就会发生痿厥病,用来提供给春天生养的东西就会减少。
冬天主水,水主肾。肾若没能得以很好的养护,必然会影响春天肝脏的正常运行,所以说“奉生者少”。
此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序例》中还讲了饮食方面的变化。“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省苦增辛以养肺气,长夏省甘增咸以养肾气,秋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省咸增苦以养心气。”意思是说春季少食酸味,多食甜味,以养脾气;夏季少食苦味,多食辛辣味,以养肺气;长夏少食甜味,多食咸味,以养肾气;秋季少食辛辣味,多食酸味,以养肝气;冬季少食咸味,多食苦味,以养心气。
原因何在呢?春季木旺克土,酸味属木,甘味属土,因此春季木旺,如果不减酸味食物,就会使很旺的肝气伤害土性的脾气;夏季火旺克金,肺属金,苦味属火,辛辣味属金,所以多食辛辣少食苦味,以泻火而补肺气;长夏土旺,土旺克水,咸味属水,苦味属火生土,所以少食苦味,多食咸味,达到抑土补肾之效;秋季金旺克木,辛辣属金,酸属木,所以少食辛辣,多食酸味,可泄金养肝;冬季水旺克火,所以少食咸味,多食苦味,具有抑肾养心气的作用。
注意此处之“省”的意思,省是减少,减少即是减一些,但不是不吃,并且比平常还要吃得多一些。因为春天主木,木主肝,酸属于木,如果酸性食物太少不足以支撑木旺之情势,既要在春天多食酸性食物,又要省吃。多吃以支撑肝的旺势,省吃以减少对土的克的力量,以保护脾胃,实际是恰到好处的吃。同样,夏天既要食苦味,又要减少苦味食物。长夏既要吃甘甜食物,又要减少吃。秋天既要吃辛辣,又要恰到好处的吃,使之不过量。冬天也是有度地食咸性食物。
骂人时后面带个「哒」,效果立马变得萌萌哒!
▼
通常来说,一个高逼格青年
在日常交流中会极力避免两种东西
一个是感叹号
一个是语气词
感叹号让人看起来一!惊!一!乍!
语气词全带着口字旁
简直就是文字版噘嘴卖萌
令人联想起非主流时代的刺球鱼
可是,文字君发现
要是没了萌萌哒语气词
我们好像……就……
不会说话了呢……
▼
语气词活泼跳跃,声调上扬
再平铺直叙听上去都像是问句
管他什么傲娇直男、抠脚女汉
在语气词面前全都被收拾得可可爱爱
句首加上「呐」,摇身一变日剧风
「呐,文字君,你的话一定可以的呢」
不得不说
日剧腔调深得语气词卖萌之精髓
「可恶,果然还是不行的吗?」
「即使是我这样卑微的存在
也会被世界温柔相待的吧!」
「哒」则可以和任意「的」字互换
「好哒」「我哒」「可以哒」
连用「哒」就连骂人都萌萌哒
「他妈哒」「滚你丫哒」「你大爷哒」
「呀」的可爱就简直不用多说了
它拥有了专属吉祥物——鸭
「哼」是一声娇嗔
「吼」是尴尬但不失礼貌的沟通神器
「哟」是爱的粉色魔力圈
「嗯」和「哦」
单字使用,看起来凶狠冷漠
叠用嗯嗯立即变乖巧可爱
哦哦,是恍然大悟
淋语系的语气词
看起来就是一脸欠揍样
噜、嘻嘻
偶尔还会发出一些未知物种的叫声
嗷呜、啾咪
/一个标准啾咪/
追星的啊啊啊啊啊啊停不下来
社交网站上一片哈哈哈哈哈哈哈
互联网上遍地都是
呜呜鬼、嘤嘤怪,没事就哭唧唧
略略精偶尔也会喵喵喵、咩咩咩
语气词虽然貌似拖沓
对主要意思的表达无甚鸟用
但却实实在在可以起到
缓和气氛,让说话人萌萌哒的作用
/作家马伯庸用语气词把和菜头变得更柔美/
▼
只需要稍微回想一下就可以发现
除了萌萌哒语气词泛滥成灾
我们经常使用的流行语
多多少少都有点成年人说小孩话
「口齿不清」的卖萌倾向
(请大声朗读)
旁友、童鞋、粑粑、麻麻
(h 和 f 完全弄混)
怎么肥四
灰常
(l 和 n 傻傻分不清)
流弊
(z 和 zh 还是分不清)
小火汁
妹纸
(发不出 r 音)
吃youyou(肉肉)
……
互联网是一个大型托儿所吗?
那么问题来了
平时都正正常常的,咋村里一通网
我们就个个变这么软糯了?
▽
首当其冲的原因可能是
我们对可爱的东西毫无抵抗力
一词的含义就是,具有婴儿的特质
/圆圆的头、大眼睛、小鼻子、小嘴、天真、单纯、无辜、说话不清楚……/
长得好看不一定能当饭吃
但长得萌真的可以
可爱可以说是一种古老的生存之道
外形可爱的幼崽会勾起人
强烈的
想捏、想养、想照顾的冲动
(试想一下流浪老鼠和流浪猫的待遇差别)
反过来,即使是个大男人可怜兮兮
只要说话人想表现出同情
也会说他「还只是个孩子啊」
去年某男星家暴,为他辩解的人不就说:
他是个阳光大男孩!
▽
中文环境中还有一个词和撒娇密切相关
嗲功,长期被当做女性生存之道
柔弱胜刚强的斩男术
嗲字的来源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说洋泾浜英语dear音译
老外张口甜心闭口蜜糖的轰炸下
向来情感内敛的中国人看来确实超嗲
二说就是吴方言地区本土造字
小女孩撒娇总是脆生生地叫爹、爹、爹
就干脆在爹旁边加个口字表示撒娇
嗲声嗲气,无论吴侬软语还是台湾腔
受人喜欢也不是没有道理
上世纪20年代就连北京方言
也出现过「女国音」现象
女学生夹着舌头说话
嗲得酥而不腻
/试试?/
不过通常一结婚,她们咬舌儿的毛病就全好了
生物界也有类似的现象
比如,狗面对入侵者,声音粗糙、低沉
当它来向你乞求怜爱的时候
就变成了尖细的嗷呜嗷呜
捏着嗓子发出的这种高音调
在生物的意义上就代表着
体型小,亲近、讨好、无害
但真正让卖萌势力席卷全世界的
还是日本ACG圈
萌的本义也和中文一样:
指草木发芽,比喻事物的开始
后来衍生为对某事物燃烧强烈的喜爱
严格上讲,萌的范围应该大于可爱
在「圈地自萌」这个词里「可爱」就不能替代萌
从动漫到萌经济
可以说日本对我们今天的萌文化影响至深
▼
前两年互联网上还有过一阵自称宝宝的风潮
算得上是卖萌风的巅峰称号
言下之意就是说
我年龄小、能力弱、纯真可爱
应该被对方帮助、宠爱、包容
现在我们管别人叫小哥哥、小姐姐
其实也还是这个路数
如果把这种状态看作
以弱卖弱、全网撒娇
确实还蛮惹人厌的
但另一方面,流行语卖萌也因此
变成了一种安全型废话
主动示弱讨好,新时代的自谦
是有礼貌的表现,也是降低姿态求合作的表示
「我是弱鸡,还请大佬罩着我带我飞」
比如,合作双方沟通
一方嘴上老师长老师短、辛苦了鸭
小马奔腾,好哒是哒可以哒
全都是为了说出最后那句
「这个方案可以再改一版吗?」
做铺垫
再如,淘宝客服体
亲亲来亲亲去
好的呢,是的呢
也是为了迅速拉近距离
确保自己这个月业绩不要太难看
日子一长,这些撒娇网络用语
还真就成了我们这个时代
约定俗成,用于陌生社交的套话
▽
其实管他萌怎么卖
嗲怎么发
可爱如何装
网络世界说到底还是成年人的游乐园
干嘛要一直绷着脸当无聊的大人呢?
能够撒娇发嗲说童言童语也是大家
为数不多的能够回归单纯的途径之一了吧
在这个意义上,网络情缘那也真算是
「你我初初相遇
胡闹得像两个醉生梦死的孩子」
▼
千万不要好奇四川人给朋友取的备注名
朋友们,真的,
有事没事,
千万不要好奇,
在你朋友的手机里头,
自己是个啥子备注名!
不然就会跟昨天的我一样,
由于找不到自己的手机,
拿莽娃儿的播了一个,
这一播手机没找到不要紧,
倒是看到他给我的备注,
直接气笑了!
他居然给我备注的是:
惹!
不!
起!
来不及找他算账,
我又朝下头随便刨了几个,
母老虎、
一家之煮、
养猪场头号大猪
... ...
呵呵,
好说不说,
等于说我还算是不错的那一个了?
1、@圆脸小妹
我有一个塑料姐妹,
之前一直觉得她好有才啊,
可以根据每个人的特色给不同朋友改备注。
长得胖的叫胖娃儿、闷墩儿,
瘦的就叫干仙儿,
又高又瘦的叫竹竿竿儿,
黑点的叫黑娃儿。
直到看到她给我的备注:
地转转儿。
2、@长颈鹿脑壳上的啾啾
实不相瞒,
我朋友看了我给她们的微信备注,
说我可以直接改行切开一个动物园。
净是些丁丁猫、嗯嗯儿、切猫儿,
要不然就是乌梢蛇、牵牛子,
总之莫得一个正常的。
3、@名唤阿猫阿狗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没得事就不要去看四川人手机头的备注名,
不然,我真的怕你笑出点啥子好歹!
一次看到我爸的微信,
有个叫张母狗的,
以为是出轨了,
后头发现是和我们家狗狗配种的狗主人!
4、@爆辣炒米粉
愤怒了,愤怒了!
看了我集美的微信通讯录,
还以为我会成功跻身明星美女圈。
啥子春熙路angelababy、二环路林青霞、
郫县刘亦菲、龙泉张曼玉... ...多得起串串。
直到我翻到了自己:
西门贾玲。
5、@这人身份不一般
我就想问哈,
到底有好多男生,
热衷于给自己的兄弟伙些,
改备注改成自己儿子的?
大儿子、二儿子、三儿子... ...
整个群聊里头,
一群儿子围到他说话,
关键是,
儿子这么多他都不得记乱,
还可以分辨到底哪个儿子是哪个人。
6、@孤枫自飘零
我老公给他一个经常开黄腔的朋友备注:
素质教育的漏网之鱼。
因为我喜欢吃猪蹄子,
给我备注:爱吃脚皮。
7、@读paper第一名
别个闺蜜给自己改备注都是些好听的,
啥子千玺女票、腿长一米八之类的。
我的闺蜜给我改名:
奶茶毒贩。
8、@小吴飞车
除了给朋友取名,
四川人给对象取的名更要命。
我在学车的时候发现,
我们教练给他老妞儿的电话备注名是危险分子!
来电铃声是防空警报。
咱就是说,
教练平时活得到底有好小心翼翼啊!
9、@钻石顶级会员
我客户有一个她非常喜欢的男娃儿,
当作梦中男神那种,
于是给别个改的备注叫:
阿祖都望尘莫及。
但是我见过本人,
是个现实版的矮大紧哈哈哈哈!
最后,说!
跟我一样有被朋友取的备注名笑到的人,
有哪些?
来源:李伯清
啾啾~~唧唧~~咕咕~~嘎嘎~~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成电校园里共生活着雀形目、鹳形目、佛法僧目、鹤形目、鷿鷈目、雁形目、鸽形目、鸡形目、犀鸟目、鸻形目等10目28种鸟类。
今天,小编奉上一份由
计算机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王梦涵同学
在校园里拍摄的《成电观鸟图鉴》
带着大家一起来认识这些小可爱们
作者简介
王梦涵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本科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博物爱好者,本科期间曾创办校级生物类社团,带领同学们一起认识校园内外的花鸟鱼虫,参加观鸟比赛,喜欢亲近大自然,去过许多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并在植物分类学主要科研机构参与过学习。研究生学习空闲时间喜欢在清水河校区游荡,用相机记录遇到的一草一木、一鸟一虫,希望电子科大能拥有一个观鸟爱好者协会,让更多同学能领略到自然之美,走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来源:电子科大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