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人姓名趣谈
蒙古族也特别敬重自己的姓名,通常选择最理想的词取名。上辈人说:“宁可砸碎身骨,不损自己的姓名。”这是因为父母起的名字深含着对自己的爱,对自己一生的美好祝福,因此是神圣的。历史上,有许多英雄人物留下了芳名,这些名字,显示着家族的骄傲,也反映了本民族历史发展的荣耀。蒙古族人的姓名具有本民族历史发展的特征:
一.在十三世纪,蒙古社会出现了许多历史人物。他们的名字,大都取自于古蒙古语和不同部落间的语言。其中,有些名称的词义不明,需要进一步考证。
先说说蒙古人的姓氏。《蒙古秘史》记载,都蛙锁豁儿的四个儿子,形成了四个姓氏;其弟朶奔篦儿干与妻子阿阑·豁阿所生的儿子中,其中四个形成了朶儿波特氏,第五个儿子孛端察儿与原配夫人所生的儿子形成了孛儿只斤氏。就这样,在当时形成了弘吉剌、兀良哈、札儿赤兀惕、蔑尔乞、泰亦赤兀惕、合答安等许多姓氏。除此以外的蒙古人都姓乞颜,其词义为从高山泻下的急流。也有人说,其义与呼伦贝尔三大河流中的一条河有关。在当时,人们认为姓乞颜的人特别勇敢。乞颜氏在也速该时发展为乞颜孛儿只斤,到成吉思汗时发展为乞颜孛儿只斤黄金家族,其中的孛儿只斤姓变成了如今的包姓。
古时蒙古人姓氏都有一定的意义。如孛端察儿抓来的女人所生的儿子,起名为巴阿里歹,其子孙形成了巴林氏,即此名与被抓有关。另外,札木合的祖先札只剌歹氏,后来演变为札答阑姓,其意与外来女人所生有关。
其次,关于古时蒙古人的名字。据考证,大部分名字的内容与个人的形象有关,如:察合台(脸白的),孛儿只斤(紫色眼睛),苏孛台(大口的),都蛙锁豁儿(一只眼),莫古斤苏勒图(有猪尾的),蒙力克(脸上有痣)等。另外,一些姓名的词义有其特殊成因。《蒙古秘史》中出现的一些人名,有些出自临近氏族部落的语言,有些则来自突厥语。如斡惕赤斤,突厥语的意思为火神,成吉思汗最小的儿子即以此取名,表示继承家业(祭火者)。另外还有一些名字,如:兀格台(睿智的),别力古台(吉祥的),俺巴孩(大的),博尔忽(奴隶的)等,都与突厥语有关。
成吉思汗这一称号,许多专家对其义有着不同的解释。有人说是一种吉祥鸟的鸣叫声;有人说是海洋或湖泊的谐音;有人说是出自古时萨满教的祭火词“成吉思帖木儿父亲,青青石头母亲。”这句话,由此这一称号便与天神有关。
再者,成吉思汗原名帖木真,其义不祥。《蒙古秘史》中记载,成吉思汗之父也速该同塔塔人打仗,将其首领帖木真兀格俘虏时,恰好也速该的儿子降生,因此取名帖木真。另外,帖木真的弟弟帖木格,妹妹帖木仑,同现代蒙古语“铁”相仿。
关于称号中的“汗”,其义与“王”同义。古时蒙古各部落首领称“汗”,自蒙古大帝国建立后,成吉思汗已经升为“可罕”。
成吉思汗胞弟合撒尔,是科尔沁人的祖先,名扬天下。他的名字有着深刻的含义。有人说与天狗有关。当时传说,天上的凤凰下了两个铁蛋,一个孵出合撒儿狗,另一个孵出巴撒儿狗。合撒儿狗是浅黄色的,人们敬之为天狗,从而把特别能搏斗的狗称之为“合撒儿狗”。这些传说与合撒儿的性格相符,因此这样解释,与蒙古社会的狩猎生活和喜爱猎狗有关。
史书中在合撒儿名字上边加“哈布吐”(射箭准)和“拙赤”两个称号。《蒙古秘史》记载:“帖木真九岁时,拙赤合撒儿七岁”。拙赤这个词在当时很流行。成吉思汗的大儿子叫拙赤。他的一个牧马人叫拙赤塔儿马拉。忽图剌合罕的大儿子也叫拙赤。据考证,拙赤与猛兽有关。以此取名,表示勇敢。如今这个词指马厩、马桩子、鱼刀子。
古代的游牧的部落狩猎时,常用猛兽或猎狗取名是可以理解的。蒙古人的祖先,孛儿帖·赤那(苍狼)和豁埃马阑(惨白鹿),并不是有些人所说的狼和鹿,而是指以狼和鹿取名的两个人物,此说法有力的驳斥了蒙古人起源说的一些谬论。
另外,古代蒙古人名常带“台”字词尾。如塔力台,窝果台,察合台,别勒古讷台等,表示所属关系。区别阳性和阴性词的词尾有“斤”。
以上是古代蒙古人取名的一些特点。从中可以看出,当时蒙古人从氏族部落走向统一的蒙古帝国这段时期的起名意识。
二.明清时期的蒙古人起名也有特点。这一时期的起名特点,主要反映的是蒙古社会大分裂和佛教文化对蒙古社会的影响。
蒙古帝国经过元朝的统一,到后来逐步走向四分五裂。其中伊儿汗国、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等,向地中海、俄罗斯等西方发展,渐渐远离了蒙古社会,蒙语姓名逐渐消失。元朝统治的蒙古社会,在明清时期形成南、北、西三个主要部分。西部卫拉特蒙古,在语言上独立发展;南部蒙古分为东三万、西三万和科尔沁部三个部分;北部为外蒙古。各地方言活跃,生活习俗各不相同,从而蒙古人的姓名有了地区特点。
十七世纪,东部蒙古人姓名中,有许多地方口语词和满语词,现代人不易理解。例如,嫩科尔沁的祖先,奎孟和·塔斯哈喇和他的后人纳穆赛、都拉尔、埃纳嘎、孔果尔、翁阿岱、奥巴、喇嘛西西等人的名称,在西部蒙古名称中很少见,其义不易理解;科尔沁部蟒古斯的子孙宰桑、乌克善、苏那木、东和尔、额森、乞塔德、顿哈等人的名称有地方特点,其义不明,也没有留传到后人。还有一些满语名称,如:艾兴嘎(有利的),巴达扔嘎(兴旺的),赛冲阿(可赞的),胡图扔阿(有福的)、少兴阿(孝顺的),额勒登格(有光的)、安巴海(大的)等,这些名字,反映出当时东部蒙古人与满族人的密切关系,也反映了满族社会对东部蒙古人影响之深广。
这一时期,内蒙西部蒙古人名字主要来自蒙古语。例如,从1324年到1401年间,皇族名称中的也森帖木儿、图格帖木儿、陶欢帖木儿、特古斯帖木儿、呼和帖木儿、乌力吉帖木儿等都出自蒙语名词。1403年,巴颜孟和之子巴图孟和统一蒙古,出现了满都海斯琴、图门扎萨克图汗、宝音策臣汗和图日宝力道、阿拉坦汗、乌鲁斯宝力道等历史人物的蒙古名称,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使蒙古人的名称在蒙古社会正统地位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从忽必烈统治开始,整个蒙古地区,藏语和梵语的名称迅速增加。这一时期,随着佛教在蒙古地区广泛传播,经文的名称成为时尚。蒙古族统治阶层里出现了藏语名称,蒙古族群众迷信藏语名称,请喇嘛给自己儿女起经文名。据专家统计,1963年,蒙古国一个村屯藏文名称人口占到了45%,其大部分是1912年以前所起的名字。
在蒙古社会广泛传播藏语名称,反映出当时蒙古人的迷信思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佛教文化在蒙古地区没能够在蒙古语上传播,而是在藏语基础上传播了佛教文化。所以,蒙古族人对自己的藏名只听其音,不明其义,但深信它能带来好运。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探讨其含义,作一个明白人。
蒙古史上土默特·阿拉坦汗的真名叫阿南达(喜悦),其子僧格(狮子),其孙苏木如(山名),以及后辈子孙中,宫布(诚信)、拉扎布(天助)、敖儿布(宝贝)等,都是藏语和梵语词。如今五十岁以上的普通人也有许多使用藏经名称的,如:甘珠儿,确吉,敖力玛,罗卜桑,满珠希利,杨吉玛,达尔玛等,这些都是佛名和佛经名。另外,如:阿迪雅(福气),吉格木德(平安),敖斯尔(光),桑布(光),嘎拉桑(好命),拉西(吉祥),担巴(崇上),巴拉登(精力旺盛)等带有祝福意义的名称也都来自藏语或梵语词。扎布(保佑)和苏荣(守戒),通常用作名词词尾,如:达尔玛扎布,丁和尔扎布,杨森扎布,旺森扎布,伊德玛扎布,努力玛扎布,努力玛苏荣等,取意为某某佛保佑的意思。而女人的名字之后往往加个“玛”字。
使用经文上“日、月、星、辰”的藏语、梵语名称也不少,解释如下:
达 瓦--月亮,星期一;
苏木雅--水星,星期二;
拉哈瓦--火星,星期三;
普日布--木星,星期四;
巴 桑--金星,星期五;
宾 巴--土星,星期六;
尼 玛--太阳,星期日。
与此相关的名字,如:达瓦,达瓦拉西,拉西达瓦,尼玛拉西,巴拉吉尼玛,达瓦夫等,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藏语及藏传佛教对蒙古地区文化的影响。
三.到了现代社会,蒙古族人姓名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名称也是丰富多采,反映了蒙古人当家作主,向往美好未来的新思维。
首先,藏语名称已不多见,代之而来的是汉语名称的增加。特别是内蒙古东部的蒙汉聚居区,许多人蒙汉语兼通,取汉名、用汉姓的很常见,反映出我国民族关系融洽的新形势。
如今,蒙古语名字大都取自于现代蒙古语,词义明白,意义鲜明。除了单词外,还有复合词的名称。如:毕力根达来(智慧的海洋),恩和巴图(和平坚固),乌恩宝音(真正的福分),特古斯朝克图(精力流沛)等。这些名字,通常一个名称含有几个内容,书写起来字数较多,所以平时简化成一个词或一个音节称呼,如:朝格巴达拉胡简称朝克,那仁格尔勒简称那拉。
其次,蒙古人的名字同巴雅尔(幸福)有关的内容很多,如:恩和巴雅尔(和平幸福),特古斯巴雅尔(全福),乌力吉巴雅尔(吉祥、幸福),孟和巴雅尔(永久幸福)等。还有吉尔嘎朗(幸福),庆格乐(幸福),巴雅斯古朗(高兴)等,都是反映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蒙古人出于善心,盼望名称带来好运,常用宝音(好运),布和(结实),朝鲁(石头),巴图(坚固),乌尔图那顺(长命),照那斯图(百岁),那顺布和(命结实)等词取名,喻意一生平安,长命百岁。
女人的名字多与美丽、睿智等词语相关,如:高娃(美丽),哈森高娃(美玉),齐齐格(花),莲花(荷花),海棠(花名),托亚(霞光)等;又如:乌云(智慧),斯琴(聪明),斯琴高娃(聪明美丽),乌云其木格(智慧又好看)等等。女人的名字,装点自己的同时,也点缀了生活的美。
值得探讨的是如今蒙古人的姓氏,一种是蒙语名称未冠姓的,如:巴图,巴雅尔,朝克图等,只有名字,没有姓;第二种是蒙名冠汉姓,这其中一部分原本是汉人,在蒙古族地区日久天长,变成了蒙古人,而其姓氏未变,从而蒙名冠姓;第三种情况是历史上的蒙古复音姓简变为单音节姓,比如库伦旗部分姓王的蒙古人,原是察哈旺钦家族的人,又如历史上蒙古兀良哈氏,如今变成了吴姓,孛儿只斤变成了包姓;第四种情况是有些蒙古名称冠以古代蒙古姓氏,如:兀良哈·巴图,合答安·苏和,泰亦赤兀惕·乌力吉等。实际上,古代蒙古姓氏早已失传,有的多音节姓变成了单音节姓;第五种情况,有些蒙古文人在自己的名上加父亲的名,或父名的头一个音当作自己的姓氏,如:策·达木丁苏荣,博·仁钦,特·白音等,此种情况在蒙古国较为普遍。
四.蒙古人姓名发展的历史传统。
首先,蒙古人历来不习惯于名称冠姓。古时有过冠姓的蒙古名,如:苏勒德台·楚伦,扎礼儿台·木华黎,扎只剌歹·扎木合等,这是少见的特殊情况,大部分名称则是两个内容的组合,用薛禅(睿智),篦儿根(明智),达尔罕(自由),安巴(大的)等词修饰正名,表明其身份、地位、功劳等。除此之外,未见以父亲的名字当作姓氏加在自己名上的情况。蒙古人特别敬重上辈人的名字,不能随意直呼其名。比如成吉思汗的名字,他的四个弟弟、四个儿子的名称从未冠其姓孛儿只斤,更没有提到父辈人的名字。
蒙古人见面不问姓什么,而是直接问其名字。如今有些人名字上冠以爷爷和父亲的名,如:格·特·白音,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格某某的孙子,特某某的儿子,白音。这种形式的名字,其好处在于能区别同名人,也就是说重名的机会很少。然而,这种起名方式恐怕只有俄罗斯人才能理解。
其次,蒙古人名称的内容。
崇拜英雄,盼望好运是蒙古名称历来的主要内容。因此与“巴特尔(英雄)”有关的名称成为一个历史传统。例如十三世纪时,蒙古部落有合必赤巴特尔,其后代合不勒罕之子巴儿壇把阿秃儿,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把阿秃儿等。历史上还有哈敦巴特儿(坚强的英雄),呼儿乐巴特尔(生铁英雄),楚伦巴特儿(石头英雄),纳臣巴阿秃仑(鹰的英雄),苏和巴特儿(斧头英雄)等等。如今,各种以“巴特尔”命名的人,传遍蒙古族各地。
再者,蒙古族人名中,复合名和双名现象多见,复合名中有两种语词的组合,如:阿拉坦敖其尔,是蒙语词与藏语词的组合;双名中有蒙名与满名或蒙名与汉名的组合,如:皇太极的正妻是蒙古人,满名为哲哲,蒙名为额尔敦其其格;皇太极的大妃也是蒙古人,汉名为海兰珠,蒙名为哈日珠拉;孝庄文皇后的蒙名为布木布泰,汉名为大玉儿;前国家副主席乌兰夫,这是他的蒙名,汉名则为云泽;又如:革命家哈丰阿,汉名滕续文;巴拉吉尼玛,又名代钦他拉,等等。
旧社会,蒙古子弟当喇嘛,都得取一个藏名。如科尔沁照日克亲王乌克善的第十五代亲王额尔根必力格,当喇嘛之后改名为舍旺东日布。这种藏名现象现已消失,蒙汉双名情况则较普遍。
解放前的三百年间,蒙古人把好运寄托在藏名上,迷信色彩较浓;如今的蒙古人名,用现代蒙古语词语刻划着美好的生活。
总之,蒙古族姓名学有如一棵大树,而历史传统则是大树之根,有了它,这棵大树才能更加枝繁叶茂。
所参考书籍:
一、《蒙古秘史》
二、蒙古国特木尔策扔著《蒙古语词汇学》
作者:涛高,男,蒙古族,生于1936年,内蒙古民族大学教授,蒙古历史学家,蒙汉兼通,可用蒙汉两种语言进行创作。
蒙古族人姓名趣谈
蒙古族也特别敬重自己的姓名,通常选择最理想的词取名。上辈人说:“宁可砸碎身骨,不损自己的姓名。”这是因为父母起的名字深含着对自己的爱,对自己一生的美好祝福,因此是神圣的。历史上,有许多英雄人物留下了芳名,这些名字,显示着家族的骄傲,也反映了本民族历史发展的荣耀。蒙古族人的姓名具有本民族历史发展的特征:
一.在十三世纪,蒙古社会出现了许多历史人物。他们的名字,大都取自于古蒙古语和不同部落间的语言。其中,有些名称的词义不明,需要进一步考证。
先说说蒙古人的姓氏。《蒙古秘史》记载,都蛙锁豁儿的四个儿子,形成了四个姓氏;其弟朶奔篦儿干与妻子阿阑·豁阿所生的儿子中,其中四个形成了朶儿波特氏,第五个儿子孛端察儿与原配夫人所生的儿子形成了孛儿只斤氏。就这样,在当时形成了弘吉剌、兀良哈、札儿赤兀惕、蔑尔乞、泰亦赤兀惕、合答安等许多姓氏。除此以外的蒙古人都姓乞颜,其词义为从高山泻下的急流。也有人说,其义与呼伦贝尔三大河流中的一条河有关。在当时,人们认为姓乞颜的人特别勇敢。乞颜氏在也速该时发展为乞颜孛儿只斤,到成吉思汗时发展为乞颜孛儿只斤黄金家族,其中的孛儿只斤姓变成了如今的包姓。
古时蒙古人姓氏都有一定的意义。如孛端察儿抓来的女人所生的儿子,起名为巴阿里歹,其子孙形成了巴林氏,即此名与被抓有关。另外,札木合的祖先札只剌歹氏,后来演变为札答阑姓,其意与外来女人所生有关。
其次,关于古时蒙古人的名字。据考证,大部分名字的内容与个人的形象有关,如:察合台(脸白的),孛儿只斤(紫色眼睛),苏孛台(大口的),都蛙锁豁儿(一只眼),莫古斤苏勒图(有猪尾的),蒙力克(脸上有痣)等。另外,一些姓名的词义有其特殊成因。《蒙古秘史》中出现的一些人名,有些出自临近氏族部落的语言,有些则来自突厥语。如斡惕赤斤,突厥语的意思为火神,成吉思汗最小的儿子即以此取名,表示继承家业(祭火者)。另外还有一些名字,如:兀格台(睿智的),别力古台(吉祥的),俺巴孩(大的),博尔忽(奴隶的)等,都与突厥语有关。
成吉思汗这一称号,许多专家对其义有着不同的解释。有人说是一种吉祥鸟的鸣叫声;有人说是海洋或湖泊的谐音;有人说是出自古时萨满教的祭火词“成吉思帖木儿父亲,青青石头母亲。”这句话,由此这一称号便与天神有关。
再者,成吉思汗原名帖木真,其义不祥。《蒙古秘史》中记载,成吉思汗之父也速该同塔塔人打仗,将其首领帖木真兀格俘虏时,恰好也速该的儿子降生,因此取名帖木真。另外,帖木真的弟弟帖木格,妹妹帖木仑,同现代蒙古语“铁”相仿。
关于称号中的“汗”,其义与“王”同义。古时蒙古各部落首领称“汗”,自蒙古大帝国建立后,成吉思汗已经升为“可罕”。
成吉思汗胞弟合撒尔,是科尔沁人的祖先,名扬天下。他的名字有着深刻的含义。有人说与天狗有关。当时传说,天上的凤凰下了两个铁蛋,一个孵出合撒儿狗,另一个孵出巴撒儿狗。合撒儿狗是浅黄色的,人们敬之为天狗,从而把特别能搏斗的狗称之为“合撒儿狗”。这些传说与合撒儿的性格相符,因此这样解释,与蒙古社会的狩猎生活和喜爱猎狗有关。
史书中在合撒儿名字上边加“哈布吐”(射箭准)和“拙赤”两个称号。《蒙古秘史》记载:“帖木真九岁时,拙赤合撒儿七岁”。拙赤这个词在当时很流行。成吉思汗的大儿子叫拙赤。他的一个牧马人叫拙赤塔儿马拉。忽图剌合罕的大儿子也叫拙赤。据考证,拙赤与猛兽有关。以此取名,表示勇敢。如今这个词指马厩、马桩子、鱼刀子。
古代的游牧的部落狩猎时,常用猛兽或猎狗取名是可以理解的。蒙古人的祖先,孛儿帖·赤那(苍狼)和豁埃马阑(惨白鹿),并不是有些人所说的狼和鹿,而是指以狼和鹿取名的两个人物,此说法有力的驳斥了蒙古人起源说的一些谬论。
另外,古代蒙古人名常带“台”字词尾。如塔力台,窝果台,察合台,别勒古讷台等,表示所属关系。区别阳性和阴性词的词尾有“斤”。
以上是古代蒙古人取名的一些特点。从中可以看出,当时蒙古人从氏族部落走向统一的蒙古帝国这段时期的起名意识。
二.明清时期的蒙古人起名也有特点。这一时期的起名特点,主要反映的是蒙古社会大分裂和佛教文化对蒙古社会的影响。
蒙古帝国经过元朝的统一,到后来逐步走向四分五裂。其中伊儿汗国、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等,向地中海、俄罗斯等西方发展,渐渐远离了蒙古社会,蒙语姓名逐渐消失。元朝统治的蒙古社会,在明清时期形成南、北、西三个主要部分。西部卫拉特蒙古,在语言上独立发展;南部蒙古分为东三万、西三万和科尔沁部三个部分;北部为外蒙古。各地方言活跃,生活习俗各不相同,从而蒙古人的姓名有了地区特点。
十七世纪,东部蒙古人姓名中,有许多地方口语词和满语词,现代人不易理解。例如,嫩科尔沁的祖先,奎孟和·塔斯哈喇和他的后人纳穆赛、都拉尔、埃纳嘎、孔果尔、翁阿岱、奥巴、喇嘛西西等人的名称,在西部蒙古名称中很少见,其义不易理解;科尔沁部蟒古斯的子孙宰桑、乌克善、苏那木、东和尔、额森、乞塔德、顿哈等人的名称有地方特点,其义不明,也没有留传到后人。还有一些满语名称,如:艾兴嘎(有利的),巴达扔嘎(兴旺的),赛冲阿(可赞的),胡图扔阿(有福的)、少兴阿(孝顺的),额勒登格(有光的)、安巴海(大的)等,这些名字,反映出当时东部蒙古人与满族人的密切关系,也反映了满族社会对东部蒙古人影响之深广。
这一时期,内蒙西部蒙古人名字主要来自蒙古语。例如,从1324年到1401年间,皇族名称中的也森帖木儿、图格帖木儿、陶欢帖木儿、特古斯帖木儿、呼和帖木儿、乌力吉帖木儿等都出自蒙语名词。1403年,巴颜孟和之子巴图孟和统一蒙古,出现了满都海斯琴、图门扎萨克图汗、宝音策臣汗和图日宝力道、阿拉坦汗、乌鲁斯宝力道等历史人物的蒙古名称,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使蒙古人的名称在蒙古社会正统地位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从忽必烈统治开始,整个蒙古地区,藏语和梵语的名称迅速增加。这一时期,随着佛教在蒙古地区广泛传播,经文的名称成为时尚。蒙古族统治阶层里出现了藏语名称,蒙古族群众迷信藏语名称,请喇嘛给自己儿女起经文名。据专家统计,1963年,蒙古国一个村屯藏文名称人口占到了45%,其大部分是1912年以前所起的名字。
在蒙古社会广泛传播藏语名称,反映出当时蒙古人的迷信思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佛教文化在蒙古地区没能够在蒙古语上传播,而是在藏语基础上传播了佛教文化。所以,蒙古族人对自己的藏名只听其音,不明其义,但深信它能带来好运。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探讨其含义,作一个明白人。
蒙古史上土默特·阿拉坦汗的真名叫阿南达(喜悦),其子僧格(狮子),其孙苏木如(山名),以及后辈子孙中,宫布(诚信)、拉扎布(天助)、敖儿布(宝贝)等,都是藏语和梵语词。如今五十岁以上的普通人也有许多使用藏经名称的,如:甘珠儿,确吉,敖力玛,罗卜桑,满珠希利,杨吉玛,达尔玛等,这些都是佛名和佛经名。另外,如:阿迪雅(福气),吉格木德(平安),敖斯尔(光),桑布(光),嘎拉桑(好命),拉西(吉祥),担巴(崇上),巴拉登(精力旺盛)等带有祝福意义的名称也都来自藏语或梵语词。扎布(保佑)和苏荣(守戒),通常用作名词词尾,如:达尔玛扎布,丁和尔扎布,杨森扎布,旺森扎布,伊德玛扎布,努力玛扎布,努力玛苏荣等,取意为某某佛保佑的意思。而女人的名字之后往往加个“玛”字。
使用经文上“日、月、星、辰”的藏语、梵语名称也不少,解释如下:
达 瓦--月亮,星期一;
苏木雅--水星,星期二;
拉哈瓦--火星,星期三;
普日布--木星,星期四;
巴 桑--金星,星期五;
宾 巴--土星,星期六;
尼 玛--太阳,星期日。
与此相关的名字,如:达瓦,达瓦拉西,拉西达瓦,尼玛拉西,巴拉吉尼玛,达瓦夫等,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藏语及藏传佛教对蒙古地区文化的影响。
三.到了现代社会,蒙古族人姓名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名称也是丰富多采,反映了蒙古人当家作主,向往美好未来的新思维。
首先,藏语名称已不多见,代之而来的是汉语名称的增加。特别是内蒙古东部的蒙汉聚居区,许多人蒙汉语兼通,取汉名、用汉姓的很常见,反映出我国民族关系融洽的新形势。
如今,蒙古语名字大都取自于现代蒙古语,词义明白,意义鲜明。除了单词外,还有复合词的名称。如:毕力根达来(智慧的海洋),恩和巴图(和平坚固),乌恩宝音(真正的福分),特古斯朝克图(精力流沛)等。这些名字,通常一个名称含有几个内容,书写起来字数较多,所以平时简化成一个词或一个音节称呼,如:朝格巴达拉胡简称朝克,那仁格尔勒简称那拉。
其次,蒙古人的名字同巴雅尔(幸福)有关的内容很多,如:恩和巴雅尔(和平幸福),特古斯巴雅尔(全福),乌力吉巴雅尔(吉祥、幸福),孟和巴雅尔(永久幸福)等。还有吉尔嘎朗(幸福),庆格乐(幸福),巴雅斯古朗(高兴)等,都是反映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蒙古人出于善心,盼望名称带来好运,常用宝音(好运),布和(结实),朝鲁(石头),巴图(坚固),乌尔图那顺(长命),照那斯图(百岁),那顺布和(命结实)等词取名,喻意一生平安,长命百岁。
女人的名字多与美丽、睿智等词语相关,如:高娃(美丽),哈森高娃(美玉),齐齐格(花),莲花(荷花),海棠(花名),托亚(霞光)等;又如:乌云(智慧),斯琴(聪明),斯琴高娃(聪明美丽),乌云其木格(智慧又好看)等等。女人的名字,装点自己的同时,也点缀了生活的美。
值得探讨的是如今蒙古人的姓氏,一种是蒙语名称未冠姓的,如:巴图,巴雅尔,朝克图等,只有名字,没有姓;第二种是蒙名冠汉姓,这其中一部分原本是汉人,在蒙古族地区日久天长,变成了蒙古人,而其姓氏未变,从而蒙名冠姓;第三种情况是历史上的蒙古复音姓简变为单音节姓,比如库伦旗部分姓王的蒙古人,原是察哈旺钦家族的人,又如历史上蒙古兀良哈氏,如今变成了吴姓,孛儿只斤变成了包姓;第四种情况是有些蒙古名称冠以古代蒙古姓氏,如:兀良哈·巴图,合答安·苏和,泰亦赤兀惕·乌力吉等。实际上,古代蒙古姓氏早已失传,有的多音节姓变成了单音节姓;第五种情况,有些蒙古文人在自己的名上加父亲的名,或父名的头一个音当作自己的姓氏,如:策·达木丁苏荣,博·仁钦,特·白音等,此种情况在蒙古国较为普遍。
四.蒙古人姓名发展的历史传统。
首先,蒙古人历来不习惯于名称冠姓。古时有过冠姓的蒙古名,如:苏勒德台·楚伦,扎礼儿台·木华黎,扎只剌歹·扎木合等,这是少见的特殊情况,大部分名称则是两个内容的组合,用薛禅(睿智),篦儿根(明智),达尔罕(自由),安巴(大的)等词修饰正名,表明其身份、地位、功劳等。除此之外,未见以父亲的名字当作姓氏加在自己名上的情况。蒙古人特别敬重上辈人的名字,不能随意直呼其名。比如成吉思汗的名字,他的四个弟弟、四个儿子的名称从未冠其姓孛儿只斤,更没有提到父辈人的名字。
蒙古人见面不问姓什么,而是直接问其名字。如今有些人名字上冠以爷爷和父亲的名,如:格·特·白音,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格某某的孙子,特某某的儿子,白音。这种形式的名字,其好处在于能区别同名人,也就是说重名的机会很少。然而,这种起名方式恐怕只有俄罗斯人才能理解。
其次,蒙古人名称的内容。
崇拜英雄,盼望好运是蒙古名称历来的主要内容。因此与“巴特尔(英雄)”有关的名称成为一个历史传统。例如十三世纪时,蒙古部落有合必赤巴特尔,其后代合不勒罕之子巴儿壇把阿秃儿,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把阿秃儿等。历史上还有哈敦巴特儿(坚强的英雄),呼儿乐巴特尔(生铁英雄),楚伦巴特儿(石头英雄),纳臣巴阿秃仑(鹰的英雄),苏和巴特儿(斧头英雄)等等。如今,各种以“巴特尔”命名的人,传遍蒙古族各地。
再者,蒙古族人名中,复合名和双名现象多见,复合名中有两种语词的组合,如:阿拉坦敖其尔,是蒙语词与藏语词的组合;双名中有蒙名与满名或蒙名与汉名的组合,如:皇太极的正妻是蒙古人,满名为哲哲,蒙名为额尔敦其其格;皇太极的大妃也是蒙古人,汉名为海兰珠,蒙名为哈日珠拉;孝庄文皇后的蒙名为布木布泰,汉名为大玉儿;前国家副主席乌兰夫,这是他的蒙名,汉名则为云泽;又如:革命家哈丰阿,汉名滕续文;巴拉吉尼玛,又名代钦他拉,等等。
旧社会,蒙古子弟当喇嘛,都得取一个藏名。如科尔沁照日克亲王乌克善的第十五代亲王额尔根必力格,当喇嘛之后改名为舍旺东日布。这种藏名现象现已消失,蒙汉双名情况则较普遍。
解放前的三百年间,蒙古人把好运寄托在藏名上,迷信色彩较浓;如今的蒙古人名,用现代蒙古语词语刻划着美好的生活。
总之,蒙古族姓名学有如一棵大树,而历史传统则是大树之根,有了它,这棵大树才能更加枝繁叶茂。
所参考书籍:
一、《蒙古秘史》
二、蒙古国特木尔策扔著《蒙古语词汇学》
作者:涛高,男,蒙古族,生于1936年,内蒙古民族大学教授,蒙古历史学家,蒙汉兼通,可用蒙汉两种语言进行创作。
汉语中“我”的多种说法
汉语当中关于“我”的说法还是有不少的,我简单整理了可以表达“我”的92种说法,列在下面。希望各位友友能够继续补充添加。应该还有不少没有整理上的。
通过“我”这一个字的多种表达,可以了解我们国家的汉语语言是非常丰富的。我们现在学的普通话,只是其中一部分。如果学习各类方言,你或许会感觉到进入了汉语语言的汪洋大海。如果喜欢学习方言,真是有的学了。且不说古汉语、现代汉语方言,仅仅现代的方言就够你学的了。
汉语中用于表达“我”的字、词:
阿
阿加
阿拉
阿侬
阿奴
阿台
阿阳
哀家
碍
嗳
俺
俺仂
媪
卑职
本府
本宫
本官
本人.
本帅
本王
本座
鄙人
敝人
不才
不肖
不谷、不榖
曹
臣
臣妾
俄
恩个
嗯
嗯奴
儿
耿
孤
孤家
寡
寡人
假
绝乌
伉
块
老道
老夫
老纳
老僧
老子
没你
咩
某
乃公
奴婢
奴才
奴家
偶
贫道
贫尼
贫僧
仆
妾
妾身
人家
洒家
山人
私
晚辈
为父
为妻/为妾
为兄
我
吾
下官
小道
小的
小弟
小官
小可
小奴
小人
小僧
小生
小乙
小子
依
余
予
在下
咱
咱家
朕
自个
六年级上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课文这样学,知识点牢牢掌握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是围绕“重温革命岁月”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今天要预习的这篇课文《狼牙山五壮士》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讲述了五位战士舍身取义,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和安全,英勇杀敌,勇于牺牲的英雄事迹。五壮士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可歌可泣,课文中的动作描写和情态描写还原了当年惊天动地的战争场面,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雄已逝,精神长存!让我们带着敬意认真的阅读这篇文章吧!
一、本课生字词较多,我们先来讲解:
【寇】kòu (日寇)(敌寇)(穷寇莫追)字义:①盗匪,侵略者 ②敌人来侵略
【副】fù (副手)(副食)(名不副实)字义:①②③
【榴】liú (榴莲)(石榴)(手榴弹)字义:石榴,落叶灌木果实可食用。
【弹】dàn (子弹)(炮弹)(弹丸之地)字义:①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东西。②可以用弹力发射出去的小丸。
【抡】lūn (轮拳)(抡刀)(抡动)字义:手臂用力挥动。
【贯】guàn (贯穿)(籍贯)(腰缠万贯)字义:①连贯,穿通②旧时把方孔钱穿在绳子上,每一千个叫一贯。③原籍,出生地。
【棋】qí (棋盘)(象棋)(星罗棋布)字义:文娱用品名,有象棋、围棋等。
【悬】xuán (悬崖)(悬殊)(悬案)字义:①挂,吊在空中。②距离远③没有着落,没有结果。
【沸】fèi (沸点)(沸水)(热血沸腾)字义:开、滚,液体受热到一定温度急剧转化为气体、产生大量气泡。
【涧】jiàn (山涧)(溪涧)字义:夹在两山间的水沟。
【雹】báo (冰雹)(雹子)(雹灾)字义:冰雹,一种自然现象。
【屹】yì (屹立)(屹然不动)(巍然屹立)字义:山势高耸,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悦】yuè (喜悦)(愉悦)(和颜悦色)字义:①高兴,愉快②使愉快
【屈】qū (屈膝)(受屈)(屈指可数)字义:①低头,使屈服②使弯曲,跟“伸”相对③委屈。
二、课文内容预习导读
第一部分(第1 自然段)——接受任务。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当时的战争形势。从“集中兵力”“大举进犯”可以看出敌人兵力强大,敌众我寡,与下文五位战士接受任务形成对比,表明任务艰巨。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诱敌上山。通过动作、神态的描写,分别描写每位战士在战斗中的表现,通过对“点”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战斗的场面。从中我们体会到,虽然战士们杀敌时的动作、神态不同,但他们想拖住敌人、消灭敌人的心是一样的,对敌人的仇恨也是一样的。
“沉着”写出了班长的镇定;“吼”表现出副班长对敌人的憎恨;“抡”刻画了宋学义为了让手榴弹消灭更多的敌人而拼尽全力希望扔得更远的动作。“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写出了两个小战士战斗时的专注。
“横七竖八”“许多”说明敌人损失惨重,反衬了五位战士的英勇顽强。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引上绝路。第一条路可以很快与连队会和,但是会暴露连队和群众;第二条路可以保护连队和群众,却会使自己陷入绝境。这里写了两种选择的不同后果,为下文写五位战士的选择做铺垫。后又通过语言描写,“斩钉截铁”“走”把班长决定选择第二条路,决定舍生取义时的坚决果断,毫不犹豫表现得淋漓尽致。“热血沸腾”和“紧跟”表明战士们的想法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更能突出战士们不怕牺牲,舍生取义的革命精神。(课后题可参考)
第四部分(第4、5自然段)——顶峰歼敌。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后,再次痛击敌人。第4自然段班长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抢前一步’“夺过”“猛地举起”表现了班长的当机立断、身手敏捷、有勇有谋。“砸”表现了班长对敌人的强烈仇恨。(课后题课参考)
“石头像雹子一样”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时密集、迅猛、有力。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五位壮士英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叽里呱啦”“纷纷滚落”形象地描绘出敌人狼狈的样子。
“又一群”写出了敌人的数量之多,这与五壮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侧面表现了五壮士的英勇顽强,无所畏惧。“拔出”“拧开”“扔”写出了班长动作很利落,表现了他的果断、勇敢和对敌人的仇恨。
第五部分(第6—9自然段)——英勇跳崖。五位壮士完成任务后英勇跳崖,壮烈而豪迈!“屹立”突出表现了战士们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眺望”饱含着战士们对群众和连队的深情祝福。“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这一神态表现了战士们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心情。五壮士把生死置之度外,心中只有群众和部队的安危,表现了他们热爱祖国、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说”“砸”“走”“跳”“昂首挺胸”写出了战士们视死如归、英勇无畏的精神。(课后题课参考)
“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充分体现了五壮士英勇豪迈的英雄气概。
六年级第5课《七律·长征》预习笔记,缅怀先烈,继承长征精神
六年级第一单元《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等手写笔记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