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繇的意思和读音(缦的意思)

繇的意思和读音(缦的意思)

《阿房宫》翻译特殊句式等

原文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 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译文   

六国灭亡,秦始皇统一了天下。蜀山的树木被伐光了,阿房宫才盖起来。(从渭南到咸阳)阿房宫占地三百多里,楼阁高耸,遮天蔽日。从骊山向北建构,再往西转,一直延伸到咸阳。渭水和樊水浩浩荡荡,水波荡漾地流入阿房宫的围墙。每隔五步一栋楼,每隔十步一座阁。走廊宽而曲折,(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噘起。楼阁各依地势而建,像是互相环抱,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集,屋角互相对峙。盘旋地、曲折地,像蜂房,像水涡,矗立着不知有几千万座。长桥横卧在渭水上,(人们看了要惊讶:)天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横空而过,彩色斑斓,(人们看了要诧异:)不是雨过天晴,哪里来的彩虹?楼阁随着地势高高低低,使人迷糊,辨不清东西方向。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一天之内,一宫之中,而天气竟会如此不同。   

六国王侯的宫妃、女儿、孙女,辞别本国的楼阁宫殿,乘着辇车来到秦国。早晚弹唱,成为秦王朝的宫女。(光如)明星闪亮,是(宫女们)打开梳妆的镜子;乌云缭绕,原来是她们正在早晨梳理发髻;渭水河面上浮起一层垢腻,原来是她们泼掉的脂粉水;空中烟雾弥漫,是她们在焚烧椒兰香料。如雷霆般的声音响起使人骤然吃惊,是皇上的宫车驰过;听那车声渐远,不知驶到了何方。任何一部分肌肤,任何一种姿容,都娇媚极了,耐心地久立远视,盼望皇帝能亲自驾临。可是有许多宫女整整等了三十六年,还未见到皇帝。燕、赵、韩、魏、齐、楚收藏的财宝,聚敛的金玉,搜求的珍奇,这都是多少世代、多少年月以来,从人民那里掠夺来的,堆积得像山一样。旦夕之间国家灭亡,珠宝都被运进阿房宫。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石,随意丢弃,秦人看见了也不觉得可惜。   唉!一个人的想法和千万人的想法是一样的(都想过好日子)。秦始皇喜爱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业。为什么搜刮老百姓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像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让那(阿房宫中)负载大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多;架起侧梁的椽子,比织布机上的女工还多;显眼的钉子,比谷仓里的稻米还多;横直密布的屋瓦,比(老百姓)身上的衣服上的线还要多;纵横的栏杆,比天下的城郭还多;乐器的演奏声,比闹市的人说话声还多。秦统治者穷奢极侈,使天下的老百姓敢怒但是不敢言。秦始皇却越来越骄横顽固。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四方响应,函谷关被攻破,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   唉!使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己,而不是秦国;使秦国灭亡的是秦国自己,而不是天下百姓。唉!如果六国统治者都能爱护本国老百姓,那么就有足够的力量抗拒秦国。如果秦国统治者同样能爱护六国的人民,那么秦就能从三世传下去,甚至可以传到万世都为君王,谁能够灭掉秦国呢?秦人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哀叹,只好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叹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再让后世的人为后世哀叹了。

2.一词多义

(1)一   

①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   

③用心一也 (专一)   

④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一体)   

(2)爱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④晋陶渊明独爱菊(喜欢)   

(3)族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②士大夫之族(类)   

③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

(4)焉   

①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盘旋着,屈曲着,像蜂房水涡。用于形容词后,相当于然:……的样子。)   

②或师焉,或不焉(助词,可不译。)   

③且焉置土石(何况往哪里放置土石?哪里。疑问代词。)   

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在那里,于之。兼词。)   

⑤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   

(5)而 

①骊山北构而西折(表并列)  

②不敢言而敢怒(表转折)  

③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并列)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递进) 杳不知其所之也。

(6)之

①杳不知其所之也(动词,到)

②秦人视之,亦不甚惜。(代词,那些宝物)

③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助词,的)

3.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①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云,名词作动词,出现了云;龙,名词作动词,出现了龙)   

②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名词作动词,出现了彩虹 )

③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金、珠,把鼎,把玉,把金子,把珍珠当作。名词作动词。) ④族秦者秦也(族,名词作动词,灭族)

⑤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    

(2)数词作动词,六王毕,四海一(毕,完结,指为秦国所灭;一,,统一)

(3)名词作状语  

①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向北、向西 骊山,从骊山 ,名作状)      

②朝歌夜弦(歌、弦,名词作动词,吟唱、弹奏。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③廊腰缦回(腰名词作状语,像人腰一样)   

④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       

(4)意动用法,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以……为鉴)   

(5)为动用法,秦人不暇自哀(哀,为……哀叹)  

4.古今异义   

(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宫室建筑的精巧 ;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2)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指天气;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今义:筹划、计划或组织 )  

(4)可怜焦土( 古义:可惜;今义:怜悯 )   

(5)直走咸阳(古义:跑,奔,此处解释为趋向;今义:行)

5.特殊句式

(1)定语后置

①钉头磷磷

②瓦缝参差

③管弦呕哑   

(2)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①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③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④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⑤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⑥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历史名树之“木中之王”一一梓树

梓树树干挺直,伞形树干巨大

在中国古代,梓树被称为“万木之王”、“北方红木”,细心的人还会发现家长给孩子取名的时候,一定要选一样寓意最好的字,其中“梓”字使用的频率非常高,可是古人习见的梓树,在现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找到,在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有时可觅其踪迹,其中在邢台沙河市柴关乡古村石门沟村和王硇村还有遗存。

梓树花朵十分漂亮

梓树原产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地,是古代人工栽植最早的乔木之一。《诗经》很早就有“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意思是说桑树与梓树是父母种植的,所以应对它恭敬。只是为什么是这两树而非其他树呢?朱熹曰:“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诗经》中把桑树和梓树视作父母,与当时的生产方式有关。在农业社会,人们常常在房屋周围种植桑树和梓树,因为桑树可以养蚕,进而织布穿衣,梓树可以食用,也可入药治病。桑树和梓树是与人们关系最亲密的两种树,而这些树往往是我们的父母、祖父母种植的,我们的父母、祖父母养育了我们,他们种植的桑梓也为我们提供衣食材料。所以,看见桑梓,就想起父母的养育之情,想起自然对我们的馈赠,我们就要恭敬的表达对父母的感恩和对物力的珍视。正是由于古人有房前屋后种植桑梓的习惯,久而久之,“桑梓之地”便成为家乡的代名词。

木中之王一一梓树

梓树属紫葳科梓属植物,可高达15米以上,树冠呈伞形,树干笔直,叶子呈对生,呈阔卵形,长宽接近于相等,其花一般顶生,圆锥花序,花冠呈钟状,内面带有两条黄色花纹及紫色斑点。梓树生长在海 拔较低的低洼山沟及河谷,喜欢光照环境,耐严寒,适应性强。

楸树花与梓树花的区分

梓树之所以被称作“木中之王”,是因为它的树形和作用。梓树的树冠开展,很像帝王的琉璃冠,而梓树全树可入药,药用价值极高。此外,梓树还可以制作各种器具,可以说它浑身上下都是宝。

梓树枝繁叶茂

梓树高大端庄,枝繁叶茂。春夏黄花满树,淡黄色的花朵缀满枝头,景色颇为壮观;秋冬线状蒴果悬挂如簪,形态非常可爱,具有很好的观赏效果,是理想的行道树、庭荫树和公园的观赏树种。

作为绿化树的梓树

由于梓木材质优良,用途广泛,自古以来人们认为“木莫良于梓”,故常以其指代人才。梓树高大,主干通直,纹理美现,是建筑宫殿、楼堂、古塔等用作立柱的上好材料。江南名搂岳阳楼,气势壮阔,构制雄伟,支撑奇绝飞檐的12根圆柱,全部是巨大通直的梓木。此外樟木在室内装饰、工艺美术、军工和舰船等行业有广泛的用途。

楸树和梓树叶和果的区分

古人很早就对梓木加以利用。人们一般会用梓树制作琴底,用梧桐制作琴身,所谓“桐天梓地”,这与梓树的优点相关,与其生长迅速,木质轻而易加工,木材纹理漂亮不可分割。

岳阳楼的立柱全由梓木支撑

梓树始终在我国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古代的雕版印刷中,梓木是制作雕版的首选,直到如今,人们往往把刻印书籍称为“付梓”,可见其影响之大。

梓木雕版印刷代替活字印刷

梓树嫩叶可食,饥荒年可代粮食,老叶、果实、树皮及木材药效良好,在缺医少药的年代,为保证人们的健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梓树叶和果实

梓树在传播中国文化、弘扬华夏文明等方面发挥过巨大作用,我国古代人民都有房前栽梓、屋后植桑的习俗,因而桑梓情就是对家乡的怀念之情。成浯“恭桑敬梓”,意思是对两树心怀敬意,体现中国人叶落归根和不敢忘本的观念。名字中的“梓”字有茁壮成长、生生不息的含义,“梓”字是常吉利的取名用字,能给孩子一生带来好运。

校园内的古梓树,更显底蕴深厚

在历代文人的笔下,梓木这一意象常常出现,或象征高洁、恭孝等情操,或表达悲伤思念等情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唐代柳宗元听到黄鹂鸣叫,勾起思乡之情,遂题诗巜闻黄鹂》,诗中有“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梓木生长迅速,材质优良,经常被人们砍伐,因此很多文人借用梓木指代自己的胸怀才略受排挤、贬斥的遭遇。

梓字含义茁壮成长、生生不息

时至今日,人民只要看到桑树和梓树,内心自然而然生发出对故乡故园的深深眷恋和长久相思之情,桑梓文化已完全融入到中国传统文明的精神血脉延续当中。

沧桑古老的梓树成为石沟门古村落代表性物种

让我们继承好桑梓文化,为建设美好的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