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郴州地名源流考
《史记·项羽本纪》:“汉之元年四月……项王出之国,使人徙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又暗令九江王英布派部将,追杀义帝于郴。自此后,郴县名载国史。历代国史、地方志皆云:秦始皇二十六年 (前221),置郴县。(1)治今市老城区。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分长沙郡南部诸县置桂阳郡,治郴县城。自此后,郴县县城,均为郡、州、军、路、府、区治。郴县历有宣凤、敦化、郴阳、郴州、苏仙之称。其政区地名,皆有历史文化渊源可考。
郴,战国时,读为“林”、“菻”,三者同音通借,当为楚南重邑。
一是商代甲骨文中有“林”之地名,从双木,会意为林,其地望当与商邑之縠地相距不远。商代有林方,当指方国名。自此后,至先秦前,“林”多借代为地名。
二是战国中末之交,楚国楚悼王用吴起为相“变法”图强(前386-381),《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始有“苍梧”、“洞庭”之名,2002年湖南《里耶秦简》出土,明载楚已置苍梧、洞庭二郡,又载有“苍梧林县”。这证实楚苍梧郡辖有林县。
三是《韩非子》中有“林人卞和”,献璞玉于楚厉王蚡冒(?~前741)之载。南宋《舆地纪胜》:“在湖广郴州永兴县荆山观傍有玉洞,世传卞和取玉之地。”
“荆山”,历为楚人封国之地,因国邑近荆山,故有此称。“荆山观”之荆山,极有可能楚王蚡冒“始启濮”《国语·郑语》时,征伐楚之东南百濮之地。楚军征濮南迁后,族居此地怀念故土,故名“荆山”,后于此建观,故名荆山观。后一部分楚人,又入耒水上游,族居在崇山四合,一水南流之古林丛中,聚落为族邑,以越语愿意,依楚语读写为“林”。春秋初,“林人卞和”,极有可能为战国楚苍梧郡林县(邑)卞和的出生地。
四是战国之际,林、菻可同音通借。菻,源于《鄂君启舟节》铭文,是楚悼王(前401~前381)颁给鄂君启的航运通行免税证。安徽大学何琳仪教授释其“菻”地名为“郴。”菻,古文中多释为蒿类植物。《说文》:“菻,蒿属。”《集韵·寝韵》:“菻,或从廩。”何琳仪教授对新蔡《楚简》文:“庄王於林丘之岁”,释“林”,可读“廩”。并引《左传·庄公八年》《史记·齐太公世家》《左传·襄公十九年》证之。廩,古文本义,指谷仓。楚人可能借“廩”读“林”为“菻”,意为产生古木、蒿、谷的地方。
五是春秋中期,楚庄王(前613~前591)立威成霸时,《韩非子·有度》载楚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天下大事尽在楚”时,其时“林”(楚族邑)地楚、越人,向楚国贡献苞茅、莪蒿,用以缩酒、药用,以贡周朝或楚王室自用,故楚王室又称其产地为“菻”。后于此置楚之大聚落族邑(村邑之类),因未筑城,读写为“林”。《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亦于此明载为“林”。由此推知,“林”应为楚置苍梧郡时所置县邑或军邑无疑。
六是地下文物有证。2003年至2004年郴州市区苏仙桥发掘汉至宋简读1000多枚,第1组79枚载:“郴县,汉时所置,为长沙林县。”其中“长沙林县”当读为楚之长沙郡林县,因汉时置郴县,属桂阳郡,郡辖无林县。《汉书·地理志下》载:“桂阳郡,高帝置,莽曰南平。属荆州。”辖县有:郴、临武、便、南平、耒阳、桂阳、阳山、曲江、含洭、资阳、阴山共11县。并无林县之载。(3)
七是“郴”字为秦国臣相李斯所造。郴,源出秦篆。秦篆,又称秦小篆。《说文解字》:“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秦始皇乃令李斯乃推行统一全国文字,逐有“秦篆”流布。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23),秦始皇登泰山,李斯始用秦篆作《泰山刻石》铭文,后又有《峰山》、《琅玡台》等秦篆碑刻。之后郴、攸、茶、耒阝(耒)等县级地名,皆在秦篆中出现。
八是《淮南子》载: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派大将王剪率50万大军,平定岭南,大军改下番禺(今广东番禺市),后又被越人所败。秦军只好退守五岭之北“林”地。这里是秦军征战岭南百越的前沿阵地,进退可据,始为军邑或县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于此置县,因其时“林中有邑”,故得名“郴”,属苍梧郡(4) (秦始皇二十五年,于今湖南宁远县九疑山一带置苍梧郡治)。清嘉庆《郴州志》:“郴,林邑也。”共和国《汝城县志·大事记》载:“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因避帝赵光义讳,改郴义县合为桂阳县,隶属荆湖南路湖南道林州军。”林邑“林州军”应是楚之林邑、林县,秦之“郴县”之遗制。亦佐证楚置林邑、林县。
九是战国中后期楚南“鄙”邑,也佐证楚置“林”县。鄙,源出《鄂君启舟节》铭文“内壨(其字“土”实为流水状)庚鄙”(其字状非此,谭其骧教授考证为“鄙”) 四字,学者考证后认为 即“入耒水”之意。耒水,古称壨 、[氵雷]、耒阝、洡,古时皆可通借。至战国末,读写为[氵雷],秦初又读写为耒阝。(5)庚,古文本义,指道路通行。《左传·成公十八年》:“以寒夷庚”。杜预注:“夷庚,吴、晋往来之要道。”《正字通·广部》:“庚,路也。”《小尔雅·广言二》:“庚,通也。” 谭其骧教授在其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战国楚越》中,明确标记在今永兴县城郊北。古文字学家朱德熙先生释为“郴”字通假字。张式成教授考证后认为释“鄙”较确切。并认为“鄙”实为楚南大县“林”县之边邑。(6)是可认同,由此,亦证实战国中晚之交,楚国于此置苍梧郡林县,其边邑“鄙”,初为军事邑,置林县后,当为乡邑属之。
综上所述,郴地在战国中晚之交楚“吴起变法”(前386~前381)时,己置苍梧郡之林邑或林县(县治林)。林、菻、郴,古文中皆可同音通借。郴地为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县,其字为秦篆,当为秦相李斯所造,意为“林中之邑”。这表明其时郴县县邑,就设在楚林邑或县邑的地方。
宣凤。《汉书·地理志下》:“桂阳郡,高帝置。莽曰南平,属荆州……县十一:郴,莽曰宣凤。”临武、便、南平、耒阳、桂阳、阳山、曲江、含洭、浈阳、阴山10县。共和国《郴县志·大事记》:“新始建国元年(9),桂阳郡改称南平郡,郡治迁南平亭(今属耒阳),郴县改名宣凤县,隶南平郡。”由此可知,王莽始建国元年(9),改郴县为宣凤县,为王莽篡汉时所为。
宣凤,何以为名?宣,古今文本义,指宣扬、传播。《书·皋陶谟》:“日宣三德。”《左传·昭公十二年》:“宠光之不宣”杜预注:“宣,扬也。”《广韵·仙韵》:“宣,本也。”后在各种语境中引义各异。不过,在甲骨文中,其字形如同高大的屋宇内有小室。《说文》:“宣,天子宣室也。”亦或为宣之初义。
凤,古今文本义,指凤凰。《管子·封禅》:“今凤凰麒麟不来,嘉谷不生。”《论衡·问孔》:“凤鸟河图,明王之瑞也。”《尔雅·释鸟》:“鸥、凤,其雌皇。”郭璞注:“瑞应鸟。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许。”
宣凤,其义难释。不过,可能含有宣扬“天凤”年号之意,故名。取其瑞祥。实与王莽篡汉乱改地名相关。公元9年,王莽篡汉称帝,国号“新”,改年号为天凤。《汉书·王莽传中》载:王莽改制,首从郡、县更名始,“岁复变更,一郡至五名易,而复还其故。”王莽乱改郡、县名,一是将原郡、县名,改成带“亭”字的地名有360例,“以应符命”。二是将原郡、县地名,改成带“治、安、宁、平、顺”等字的地名有108例。三是取“美、信、睦、昌、凤”等吉祥之名59例。四是用同义、同音字改地名40例。五是用反义字串改原郡、县名。如改“无锡”,纯为文字游戏。六是对有少数民族区域的郡、县,使用歧视、侮辱性字眼。如改长沙郡为填(镇)蛮郡,共10例。(7)
王莽改桂阳郡(治郴县)为南平郡,当属第二种情况;将郴县改为宣凤县,当属第三种情况。以上改名虽有企愿、瑞祥之意,但没依据,纯属主观意望。有人认为,王莽改桂阳郡为南平郡,当与汉武帝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出桂阳、下湟水,平定南越国有关。但其时,已距汉武帝南平南越有100余年。可见王莽改桂阳郡为南平郡,是脱离实情的。
王莽乱改政区地名,使“吏民不能记”,乱象叠起,加之王朝腐朽,公元23年,终于导致绿林、赤眉大起义,王莽为乱兵所杀。之后,东汉立,又复西汉郡、县名。东汉建武十一年(35),南平郡复为桂阳郡;宣凤县复为郴县,属荆州桂阳郡,郡治复迁郴县治。(1)74
敦化。敦,古今文本义,指质朴、淳厚。《老子·第五十章》:“敦兮若其朴。”河上公注:“敦者,质厚。”《孟子·万章下》:“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荀子·儒教》:“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化,古今文本义,指教行。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化象人一正一倒之形,即今俗谓翻跟头。《国语·晋语》:‘胜败若化’韦注:‘化,言转化无常也。’后多引申为感化之义。”《书·大诺》:“肆予大化诱我友邦君。”《礼记·学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说文·七部》:“化,教行也。”敦化一词,源出《中庸》:“小德川流,大德敦化。”词义为德政淳厚之意。
敦化之名,实与楚王马殷政权避讳事相关。《太平环宇记》:“晋天福初,避庙讳,改郴州为敦州,郴县为敦化。汉初,州县名悉复旧。”《舆地纪胜·五七》、《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皆有类似记载。由此可证,敦化之名实与楚王马殷政权避石敬塘高祖讳所致。
《新石五代史》载:五代十国时云:唐末,藩镇割据,纷纷拥兵自重,盛唐由盛而衰。在半个世纪中,北方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割据政权,史称“五代”。南方及河东有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10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国”,统称“五代十国(907~960)”。据《旧五代史·世袭列传》、《新五代史·楚世家第六》载:十国中马殷拥兵割据今湖南“封楚王”, (8)盛时拥有二十一州。
唐末,郴人陈彦谦聚兵称都统割据一方,唐光化三年(899),马殷部将李琼攻占郴州、连州,至此,今湖南全境尽归马殷占据。马殷割据政权形成后,立即向中原五代政权称臣。开平元年(907),后梁太祖朱温封马殷为楚王。后晋时期(936-947),为晋高祖石敬塘所建,传二代十一年。这时期,楚王马希范(899-947),为马殷第四子继楚王位,在位期多次上表称臣,累获后晋王朝封赏。(9)
《新五代史·卷八·晋本纪第八》:“曾祖郴谥曰孝简,庙号隶祖,祖妣安氏谥曰孝简恭。”封建社会,新朝始立,开国皇帝要追尊世祖谥号、庙号、陵号,入宗庙奉祀。皇帝世祖虽死,也要避讳,故称庙讳。因石敬塘曾祖石郴追尊为孝简帝,郴州犯讳,故改郴州为敦州,改郴县为敦义县。(1)75
后汉隐帝乾祐三年(950),敦州、敦化县,又复为原名。郴县,属潭州郴州。北宋乾德六年(963),郴州改为郴州军,郴县属荆湖南路郴州军。
郴州。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507)改桂林郡为郴州(旋作罢),州治郴县县城。(1)15郴州之名,始载地方志。不久,又复桂阳郡,属衡州。《梁书·武帝中》载:梁天监六年,夏四月已酉,“分湘广二州置衡州。”由此推测“郴州”之置,应在梁天监六年(507)夏历四月之前。
隋开皇九年(589),改桂阳郡为郴州。炀帝大业三年(607),郴州又复称桂阳郡。大业十二年(616),桂阳郡又改为郴州,越年又复故称,属潭州。唐武德五年(622),桂阳郡改为郴州。至唐隶宗乾元元年(758),郡、州互易4次(1)75,桂阳郡改为郴州后,州治迁驻平阳亭(今属耒阳市),直至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州治又复迁原郴县县治。唐代,郴州、桂阳郡先后属潭州、江南道、江南西道、潭州。
隋、唐时代,导致桂阳郡、郴州数次互易其名,当与隋、唐时代整顿州、郡及县级地名相关。《隋书·地理志》《隋书·卷四六·杨希尚传》《资治通鉴·卷一七五》载:隋文帝杨坚纳杨尚希及大臣苏威之议,于开皇三年十二月甲午(584年1月18日),下令废508郡、22州。开皇九年(590)平陈,又废原陈朝境内109郡。“寻以户口滋多,析州置县。”(10)至开皇末年,置州296个。大业二年(606)并省诸州,至大业五年(609),全国政区有184个郡、县1245个。
《旧唐书·玄宗纪下》载:天宝元年(742)九月“丙寅,改天下县名不稳者及重名者一百一十处。”经地名学学者华林甫教授考证:天宝元年更改县名92处(其中改重名48处,改不稳县名44处),加上该年重名应改而未改者18处,共110处。(7)147涉及桂阳郡者有安陵县改为高亭,因德州平原郡有安陵县,故改。南平县改为蓝山县,因渝州有南平郡,故改。与此同时,唐朝又改国内300多州为郡,到乾元元年(758),又将郡改为州。隋、唐之际,由于朝廷整顿、撤置郡、州、县,导致桂阳郡、郴州,互易频繁,当为主因。其中具体原因,不可细述。
郴阳。何以得名?郴,字出秦篆,谓之“林中有邑”。阳,古今文本义,指明亮。《周礼·秋官·柞氏》:“夏日至,令刊阳木而火之。”贾公彦疏引《尔雅》:“山南曰阳。”《玉篇·阜部》:“阳,山南水北也。”后人聚落成邑,皆以山南水北为阳。
郴阳得名,当与郴水有关。郴水,于唐末五代初,改为郴江。源出郴县(今苏仙区)江口乡骑田岭东北麓狗肚山,流经江口、小溪(今良田镇)、坳上诸乡而入郴州市区,曲行35公里至秋溪水(西河口),再东经约1.3公里于郴县桥口镇瓦窑村入郴县内,再经1.5公里汇入东江(耒水)。全长约75.7公里,河床比降3.9‰,流域面积772平方公里。(11)沿途纳6条小溪而渐成50余米宽的河流。
然而,郴阳作为地名,最早见于南宋词人秦观《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沈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此词作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除夕,作者谪徙郴州时,寄意寒深,抒情哀怨,身世飘零感慨,为秦观词中最为凄婉之作。有学者考证:秦观当年写有“郴州旅舍”,即今苏仙区苏仙桥头附近。因昔古渡街位于苏仙岭之南,傍郴江古渡,故有郴阳之称。亦云唐代郴县治,位于郴水绕城西北而经处,故有郴阳之称。由此得知,郴阳得名于北宋,甚至更早。从秦观词中得知,郴阳当指郴州。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郴州军(知军)改名郴州,郴县易名郴阳县,州治郴阳县城,以唐、宋时“郴阳”地名为名。(1)19十四年(1277)改郴州为郴州路,郴阳县属之。明洪武九年(1376)改府为州(直隶州),撤郴阳县域为州辖境。清代郴州直隶州沿袭明制,属湖南省衡永郴桂道。民国2年(1913)9月,废郴州直隶州,复郴县,属衡永桂道,次年属衡阳道。民国11年(1922),至共和国成立后,县名不改,县治原址,县域略变,归属有郴州之州、专区、行政区、地区革命委员会、行政公署、市。(12)
1994年12月17日,撤销郴州地区设置地级郴州市,撤销县级郴州市,改置北湖区(县级),属湖南省郴州市 (13) ,区治路仙街道办事处骆仙西路2号。1995年3月,撤销郴州地区,置郴州市,撤郴县置苏仙区,区治郴州市区苏圆路。(14)
苏仙,何以为名?2015年《湖南行政区划大典·郴州市》载:苏仙区由“‘苏仙传说’(已被列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苏仙岭风景区(天下第十八福地),而将郴县更名为苏仙区。”这说明苏仙区实因苏仙岭而得名,而苏仙岭源于“苏仙传说”。
苏,古文本义,指紫苏,一种有辛辣味可食的香料,亦指姓。《通志·氏族略三》:“苏氏,已姓。颛帝裔孙吴回为重黎,生陆终,陆终生昆吾,封于苏……至周武王,用(苏)岔生为司寇,邑于苏,子孙因以为氏,世居河内。”
仙,古文本义,指神仙。《史记·孝武本纪》:“安其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字汇·人部》:“仙,神仙。”《释名·释长幼》:“老而不死曰仙。”皆指那些传说中长生不死的人(实无稽之说)。
岭,古文本义,指山岭深邃之貌,今释为有路可通的山或山脉。《文选·杨雄<甘泉赋>》:“岭巆嶙峋,洞亡厓兮。”李善注引《埠苍》曰:“岭巆,深无厓之貌。”谢灵运《初县郡》诗:“登岭始山行。”《广韵·音韵》:“岭,山深貌。”
苏仙传说,为汉民间传说故事。相传西汉桂阳郡治郴县(今苏仙区)少年草药郎中苏仙,名耽,桂阳人,早年丧父,与母相依为命。有一年瘟疫流行,他便与母用桔叶及根、井水,配马岭山桃石,熬制汤剂,救治无数病人。后随道士出游。民间传他已跨鹤成仙,并衍为“神奇出生、神鹿哺乳、孝顺母亲、种橘驱疫,得道成仙”等核心母题为主要内容的传说故事群。共和国《郴县志》亦详载。晋代葛洪《神仙传》中首载,后道教典籍、笔记小说,大肆铺陈宣扬,历代文人诗人杜甫、王昌龄、元结等均有题咏。唐开元十九年(731),郴人在苏仙井旁进祠。北宋真宗赐名为“集灵观”、“桔井观。”苏仙传说,影响深远,派衍《孝子神仙》、《桔井泉香》、《桔井流芳》、《天下第十八福地》等典故;派衍出来鹤楼、桔井观、苏母祠、苏母墓、苏仙桥、鹿角亭、遇仙桥、乳仙亭、白鹿洞、跨鹤台等道教名胜。今深得海内外华人欣赏,游者不绝。
参考文献:
[1] 郴县志编纂委员会.郴县志·大事记[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5:12.
[2] 魏昌.楚国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54.
[3] (汉)班 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下[M].北京:中华书局,1999:1279.
[4] 彭雪开.秦置攸县及时间考[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5] 彭雪开. 耒阳地名源流考[M].株洲:湖南工业大学湘东历史文化研究所内部文稿,2016:-10- 10.
[6] 张式成.郴州古代人文地舆考识[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7] 华林甫.中国地名学源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30.
[8(宋)欧阳修.新五代史·楚世家[M].北京:中华书局,1999:540.
[9](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中华书局,[M].北京:1999:681-731.
[10](唐)魏徽撰.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549.
[11]湖南地名志纂委员会. 湖南地名志[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09:1404.
[12] 湖南省民政厅编.湖南省行政区划大典·第四卷[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15:3.
[13]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志编纂委员会..北湖区志(1990~2004年)[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1:11.
[14]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志编纂委员会.苏仙区志(1989~2002年)[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30.
整理:周凯清、曹露露
校对:罗洋、粟娟
责编:文学容
审核:刘年喜
彭雪开老师原创,欢迎读者评论转发!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地名传播!
中国史书:大秦是古埃及,而波斯来源于古印度
首先道个歉,前几天写过一篇文章,认为大秦起源于安纳托利亚半岛,也就是现今土耳其,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因为考证了一下条支国位置,条支就是波斯语对阿拉伯人的称呼Tazi,也就是大食,条支大食是一回事。条支国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奈半岛以及地中海东岸以色列巴勒斯坦一带,而条支王城可能就是耶路撒冷。
既然甘英试图从条支出发去大秦,而且声称“渡海南下”,那怎么也不可能是土耳其。
《后汉书》:和帝永元九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度......自此南乘海,乃通大秦。
当然更不可能是意大利,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风土人情,大秦都跟意大利驴唇不对马嘴。
大秦在哪里?
我国史书对大秦的称呼有三个,按先后顺序为黎轩、大秦、拂林。之所以可以确定大秦就是古罗马帝国,证据有很多。
第一是拂林这个称呼来自波斯语,波斯语把Rome读成Fume,中国古代早期对西域知识,大多来自安息,所以就译成了拂林。
顺道一说,有种文物叫醉拂林,刻有希腊酒神的形象。这个酒神算古希腊还是古罗马抑或贵霜的,说不清楚,唯一能说清的是,这东西是中国原产,而且是隋唐之后才有,隋以前就没拂林这个称呼。
近期西安某隋朝古墓出土了一个醉拂林,有好事之徒赶紧拿这个说:“中国挖出了古希腊酒神,还不承认有古希腊?”
这东西跟古希腊有毛的关系,跟东罗马有关系还差不多,毕竟叫醉拂林。
第二是大秦与中国古代来往很多,多次派使者进贡,当然这些你在西方史书中看不到。每次使者过来都表明了王号,比如汉桓帝时期,大秦王安敦派使者首次进贡。
《后汉书》: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
罗马帝国早期有个安敦尼王朝,也就是所谓五贤帝时期,安敦尼王朝的每个皇帝,都可以称安敦王。这个安敦尼王朝时间从公元96-192年,延熹九年则是166年,时间恰好对应。
再比如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拂林王灭力伊灵改撒再次派使者进贡,这个拂林王就是拜占庭皇帝尼斯福鲁斯三世。这哥们全名叫Melissenus Nicephorus Kaisar,灭力伊灵是他的名,该撒就是凯撒。
《宋史》:元丰四年十月,其王灭力伊灵改撒始遣大首领弥厮都令厮孟判来献鞍马、刀剑、真珠。
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大秦还很弱小,也不叫大秦,而叫黎轩,所以史记对它的描述只有很简单的一句话。
《史记》:(安息)其西则条枝,北有奄蔡、黎轩。
张骞连描述它的兴趣都没有,只是拿它当工具来描述安息地理位置,安息西边是条支,北边则有两个国家,一个叫奄蔡,一个叫黎轩。
黎轩什么时候开始引起汉朝注意了呢?东汉班超派甘英出使,甘英听说西方有个大国,很有兴趣,本打算去一趟,走到了海边准备乘船的时候,被安息人拦住了。
安息人阻挠的原因很简单,他们想垄断汉朝贸易,也就是丝绸之路。安息长老给甘英灌了锅迷魂汤,“路很远,要是不刮风,三年也走不到。”
甘英去的时候,黎轩已经不叫黎轩了,正式改名叫大秦。
《后汉书》: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
大秦的来源,说法有很多,甘英说那里的人长得很像中国人,又很羡慕秦朝,所以取名为大秦。这个说法,贯穿我国史书始终,也算是官方定义了。
但我觉得,这恐怕是个误会。
黎轩来源于黎凡特,也就是所谓日出之地,包括今天的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以色列约旦和巴勒斯坦地区,当时还在条支国手里,所以黎轩最早应该在黎巴嫩和叙利亚一带。
张骞说黎轩在安息北,安息当时是个横跨中西亚的大国,大概东起伊朗,西至地中海。奄蔡就是阿兰,里海东岸的一个游牧民族,它在安息的东北方,伊朗高原正北是里海,所以黎轩只能在安息的西北方。
这里只能是叙利亚,所以没毛病,黎轩最早起源地就是这里。
张骞去的时候,黎轩还是个小国,但到了甘英,黎轩就变成了大秦。
张骞于公元前130年首次出使西域,而甘英则是公元97年奉命出使西域,中间隔着200多年,也就是说,在这200年间,黎轩实现了飞跃,一跃而成为地中海首屈一指大国。
最明显的标志是,条支领土被大秦占了。
张骞对条支的描述是,条支国有弱水和西王母。
《史记》:安息长老传闻条枝有弱水、西王母。
弱水和西王母也是判断条支位置的重要依据,弱水是死海,而西王母则指西奈半岛上的月神山(西奈山)。
注:弱水本意指死亡之水,山海经称其在昆仑山下,流沙之滨,所以张骞和甘英不约而同把死海误认为了弱水。
但到了甘英去的时候,弱水和西王母,则变成大秦属地。
《后汉书》:或云其国西有弱水、流沙,近西王母所居处,几于日所入也。
鱼豢写《魏略》时,还特意为此吐了个槽。
《魏略》:前世又谬以为弱水在条支西,今弱水在大秦西。
很明显,鱼豢在吐槽《史记》,说它写错了,弱水是大秦的领土,而不是条支。
鱼豢敢吐槽,就说明他做过调查,自打丝绸之路开通,中原与西域来往频繁,鱼豢找几个安息商人问问路并非难事,说不定还见过大秦商人,所以他在《魏略》里对大秦的描述,是历代最详尽的。
但其实并非《史记》写错了,而是大秦变强了。甘英公元97年抵达地中海东岸,想想在他去之前发生了什么大事?
对,基督教兴起,基督教那就是公元1世纪的事。
甘英对大秦的描述,带有明显宗教特征。
《后汉书》:城中有五宫,相去各十里......其王日游一宫,听事五日而后遍。
王城里建了五所宫殿,宫殿就是大教堂,基督教有五大教堂,拉特朗大殿、圣伯多禄大殿、圣保禄大殿、圣老楞佐大殿及圣母大殿。
《后汉书》:置三十六将,皆会议国事。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
36将就是36个枢机主教,也叫红衣主教,是天主教核心,他们组成的枢机团,也是天主教核心管理机构,甚至拥有选举教宗大权。
所以甘英才说,大秦国王不是世袭,而是靠选举产生。
古希腊古罗马吹嘘的最古老选举制,就来源于此,这个选举制非但不先进,反而是落后代名词,因为这表明了他们是宗教国家。
宗教领袖当然得选举,只有世俗领袖才会世袭。
甘英试图从条支国,也就是以色列一带,打算乘船南下去大秦国,那么他能去哪里?
只有一个地方,埃及。
犹太神话里,月神叫辛(sin),西奈山就是月神山,西奈半岛也因此得名(sinai),所以大秦这个名称真正来源是月神sin,西奈山也是基督教的圣山。
希伯来语称西奈山为har sinai,可不就是大秦。
我们可以猜想,基督教兴起之后,黎轩变成了基督教国家,那么它第一个念头,当然是夺回西奈圣山。而夺取西奈半岛后,黎轩则以圣山为名,改名叫了大秦。
是不是合理到挑不出毛病?
占领了西奈半岛,也就自然发现了非洲大陆,于是大秦顺利来到古埃及定居,这也与圣经描写一致。
旧约称,先祖亚伯拉罕出生于两河流域,听从神的指示前往日出之地,然后又去了埃及定居。
西奈半岛全是沙漠,除了基督徒,还真没啥人对这里感兴趣。甘英选择坐船去大秦,也是因为如此,穿越沙漠的风险可比坐海船大得多。
旧约的《出埃及记》里,先知摩西离开埃及重返迦南,选择路线也是绕着红海走,没敢横穿西奈半岛。
现在是不是有点明白,为什么基督教伪造历史总是围绕这一带做文章,这里真就是基督教老家,他们就是在这里起源,兴起,发达。古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根本就是一回事。
我现在有个疑问,所谓古埃及文明,究竟是古埃及人留下的,还是古罗马帝国?西方为什么要掩盖黎轩搬家到埃及的历史?
如果是古罗马遗址,那根本谈不上5000年,最多2000,因为基督教自公元1世纪才兴起。
这里还有个细节,甘英说大秦人长得很像中国人。
《后汉书》: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
想想古埃及壁画中,古埃及人的长相,是不是也很像中国人?
埃及就是大秦,有几个明显证据。
《后汉书》:(大秦)而道多猛虎、师子,遮害行旅。
老虎且不说,你告诉我意大利半岛哪来的狮子?
《魏略》:大秦国俗多奇幻,口中出火,自缚自解,跳十二丸,巧妙非常。
打从张骞起,就介绍黎轩人擅长一种魔术,叫眩,安息王听说汉天子稀罕这个,还特意送了几个黎轩魔术师过去表演。
《史记》:(安息王)而后发使随汉使来观汉广大,以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
如果你想给西亚古文化找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魔术,阿拉伯魔法师的大名各位应该都听过,而吐火至今仍是巴勒斯坦传统风俗,每逢大事必有喷火表演。
你何时何地听说过罗马人或意大利人有这艺能?
最明显例子在《新唐书》。
《新唐书》:自拂菻西南度碛二千里,有国曰磨邻,曰老勃萨。其人黑而性悍。
碛就是沙土,新唐书说拂林西南2000里都是沙漠,那里有两个国家,一个叫磨邻,一个叫老勃萨,那里的人又黑又凶悍。
虽然不明白磨邻和老勃萨是现今那里,非洲历史更空白,但可以很肯定,那就是非洲大兄弟无疑。
你别告诉我意大利半岛西南有2000里沙漠,还有黑兄弟。
如果可以确定大秦就是古埃及,那么罗塞塔石碑,都灵王书这些东西,你说它们是真还是假?
最后说一下波斯,波斯一词最早出现于《北齐书》。
《北齐书》:波斯国,都宿利城,在忸密西,古条支国也。其王姓波氏,名斯。
《新唐书》:波斯,居达遏水西,距京师万五千里而赢......人数十万,其先波斯匿王,大月氏别裔,王因以姓,又为国号。
首任波斯王姓波名斯,为啥起这个怪名字,因为他祖先叫波斯匿王。他是大月氏分支,趁着安息衰落,占领了条支国,自立为王。
波斯怎么会扯到大月氏身上?公元前130年左右,大月氏人被匈奴赶到了阿富汗,我们古书称之为大夏。大月氏占领了大夏,然后又南下占领了印度北部,创建了贵霜帝国,于是这部分印度人也成了大月氏人,所以他们其实是古印度人。
安息帝国本来是中亚最强的大国,但到了隋唐,渐渐就不行了。大唐建立安西都护府的时候,堂堂大安息帝国,已经变成了安国,昭武九姓之一(西域以昭武为姓的九个小国)。
还好后代出了个安禄山,总算为祖上争了点光,不过这似乎也不算啥好光。
北齐王朝时期(公元550-577年),一支大月氏人趁着安息衰落,跑去抢了条支国土地,为了表示与安息人不同,他们从祖先名字中摘了两个字,自称波斯。
这个波斯匿王可不是王号,他其实就是佛教里的明光王,佛陀释迦牟尼两大护教法王之一。波斯匿王是人家名字,梵语叫Prasenajit,又译卑先匿王,据说他是佛陀的好友兼徒弟,跟佛陀同龄。
那么问题来了,波斯建国于6世纪末,条支也毁灭于这个区间。从公元前130年张骞出使西域,到6世纪波斯建国,条支国至少有700年的历史。
条支国在西亚历史上非常重要,它跟安息、大秦、波斯都有密切关系,为什么西方史书从来找不到它的记载?
更搞笑的是,现在强行解释成塞琉古帝国,咱就别说北齐书了,甘英出使西域那都公元1世纪末了,他亲自到了条支国,可塞琉古帝国早在公元前就灭亡了。
第二个问题,波斯王是古印度人,波斯一词也是他自创,这是人家祖先的名字,他们跟伊朗高原古民族没半点关系。
那么,为什么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语就有了波斯这个单词,比如希罗多德就在其著作中,把阿契美尼德王朝称为波斯人。
这是未卜先知吗?古希腊人提前1200年,就猜到有一支印度人跑到西亚建国,而且起了波斯这个名字?
秘境苍梧,你在何方
初冬的仙境张家界,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在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式暨文化旅游推介会的讲话热情洋溢,第一句“‘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这是旅行家徐霞客不计朝暮之久、不计山海之远的旅行志向。”
苍梧,你在山海哪一方
《周书》记周成王举行诸侯大会,各方国进献贡物有长沙鳖、仓吾翡翠。长沙鳖为古生物斑鳖,仓吾翡翠即苍梧国的美丽鸟儿,这是已知“苍梧”的较早记录。到《山海经》和《史记》,指出舜帝“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就是说九嶷山、今永州属于苍梧国的边鄙之地,那么苍梧国都或苍梧郡治究竟在哪?
2002年,省考古研究所发掘湘西龙山县“里耶秦简”,其中14-177号残简记有“苍梧郴县”的重要政区。《战国策·楚策》记“楚,天下强国也,南有洞庭、苍梧。”《后汉书》具体到“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这说明战国早中期楚军在南岭一带征服百越后,以衡山为界,在湖湘南北设洞庭、苍梧两郡时置郴县;并承续苍梧国都原址以郴县为苍梧郡治,乃是南岭地域第一县。秦始皇灭楚国后,保留“苍梧郴县”一段时间,以利统治南岭、湘水上游,后废苍梧、洞庭两郡,置长沙郡,辖郴县。
独树一“字”,耸立南岭
由于秦始皇焚书及义帝迁都郴县遭项羽弑害,造成苍梧、郴县史料毁失,使得扼五岭南北通道的湘南郴州,那卓然英挺的“郴”字,长期成为一个谜题。
而“郴”字的形体结构造型别致,诠释了一个汉字一座城、一个汉字一部史的魅力。例如秦末楚汉相争,汉王刘邦战胜西楚霸王项羽,建立汉朝,增设郡国,首个即以郴县为治所的桂阳郡。为何不继续叫“苍梧”呢?因为汉王朝发现郴县在战国还是药桂产地,医药书记“桂生桂阳”。他们喜爱桂的颜色香气药理作用,“桂赤色,汉家象”,所以置桂阳郡、郴县为治,“郴”字愈显重要。汉武帝时,将苍梧郡重设于岭南。
说文解字,郴韵无穷
古文字,其象形笔画描摹事物形状的同时,记录蕴藏了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析“郴”字“从邑,林声。”对“邑”释为“邑,国也。”《说文解字注》注明“古,国邑通称。”可知,“郴”在桂阳郡、苍梧郡之前是一个古方国,读音至东汉都为“林”。方国“林”的根又扎在历史哪一个端点呢?
战国名著《韩非子》古本“和氏”开篇,即说“春秋林人卞和,得璞于荆山,奉献楚厉王……”,南宋地理志《舆地纪胜》佐证“在湖广郴州永兴县荆山观傍有玉洞,世传卞和取玉之地。”这块取自古郴之鄙(永兴县)玉洞的璞玉,经楚王宫玉匠精心雕凿,成了传国玉玺。按春秋楚庄王吞并一国便改为一县的做法,南岭方国林就成了春秋楚国之林县,故“林人”卞和得到宝石要献于楚王,历代围绕它的争夺十分离奇。我国历史地理学奠基人谭其骧院士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在战国“楚越图”中,将“方林”标示于南岭郴州。再看《汉书》记载当时全国唯一的“金官”,设于桂阳郡;这揭示了上古郴州就具备华夏矿物晶体之都、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的资质。
1995年河南新蔡葛陵出土一批战国楚简,其中平夜君成墓的竹简,出现一个上从“草”、下从“廪”组成的字,专家考据就是那时的“郴”字,该字与1987年湖北荆门出土的包山楚简150号一字相同,系“郴”通假字,即“郴”字前身“菻”。湖北荆门楚墓葬时间在公元前381年左右,它提醒我们“郴”地行政区划历史应由公元前221年,至少向前推进160余载;它是战国楚国苍梧郡县,这在公元前385年至前381年,迄今2400余年;“菻”是一种药,即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药物学家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一种植物。由于春秋战国采集、外运多,需要盖仓廪储存,所以写成上从“草”下从“廪”的字,秦代规范为“郴”。通过考古成果,从文物角度来发掘“郴”的人文意义,非常必要,因文物是各历史时期遗存的物质载体,可坐实指明所稽考事物的历史、地理、文化、科技、经济诸性质。
郴字读音“林”在中古转为“青”,湘南方言的“青”无后鼻音,现一些地方仍叫郴州为“青究”,即保留的古音。“郴”的今音在南北朝首次改桂阳郡为郴州时定音。
神农作耒,郴夭助力
“郴”字来源,除了其自然、地理、药物特征外,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名因素;传说神农炎帝作耒于郴,其助手郴夭出力甚多,神农炎帝就将南岭一带封予郴夭管理,故这里就叫“郴”。
《汉书》记“郴,耒山耒水所出”,清乾隆年历史学者王万澍根据前人史考和自己研究撰写的《衡湘稽古》,记神农炎帝与臣工“作耒耜于郴州之耒山”,两相契合;说明这个中华民族史的重大事件并非虚妄无稽。郴夭作为神农炎帝的助手,《通志·氏族略二》有注“郴,芈姓”,可予旁证。芈姓,《辞海》释为“春秋时楚国祖先的族姓。《史记·楚世家》“芈姓,楚其后也。”《国语·郑语》注“融(祝融)之兴者,其在芈姓乎!”祝融,《山海经》记为神农炎帝的重孙,也被尊为炎帝。据此可知,郴夭后代与炎帝祝融同期,都是楚国的芈姓始祖。
《衡湘稽古》稽考“郴夭作扶耒之乐以荐犁耒”一节:神农炎帝 “乃命郴夭,作扶耒之乐,制丰年之咏,以荐犁耒。《衡湘传闻》曰:郴夭者,郴人也,因赤制作耒耜于郴,夭乃为扶耒之乐以献于帝……”。这可理解为:南方部落联盟首领神农炎帝,发明了世界上最初的农耕工具耒、耒耜,命臣工制造。南岭部落首领郴夭专为创作音乐演唱方式,向人们推广农具与农耕技术。“制丰年之咏”则说明农具推广开后,获得了丰收,郴夭又创制韵语,用演讲方式让人们传诵、欢庆,进一步推介使用工具和农耕生产方式的益处,故炎帝陵筑有咏丰台。郴夭作为神农教民耕种的主要助手,与其共同开创了农耕文化,是参与发明并普及农具者之一,是首个农耕技术的推广者,也是创作祭祀音乐、韵语的音乐家,还能绘制神农的画像。这样的能人,应是南岭的“郴”氏族首领,也是上古中国最早进入原始农业社会的部落联盟的大祭司。
由神农与郴夭共同开创的南岭绿色耒菻文化,系炎黄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人类里程碑式的发展一页。
纵观湖湘,除了仙境张家界、秘境湘西,还有个神奇之境郴州……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郴州市义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式成口述 李秉钧 整理)
历史上真实的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外物资的交流及造纸术的西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外的物资交流超过两汉。
由于萨珊王朝的兴起,丝路受阻。但是,养蚕技术先是传到于阗,而高昌、焉着也相继掌握了技术。
后来景教僧侣把蚕种带到拜占廷,地中海地区和波斯都有了自己的丝纺织业,因而南北朝后期就有波斯锦传到中国。斯但因在敦煌、玉门关、楼兰、唐朗、和阗、黑城、高有玛尔(Koyumal)和巴士高有玛尔(Bash—Kovumal)都发现了各种丝绸,其时代自汉及唐;不但有中国的,还有一部分是粟特产品。
近年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在嘉峪关、于阗、吐鲁番、巴楚,都发现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丝绸。
斯坦因在楼兰发现的佉卢文书,有好几处谈到丝绸,还有一处谈到“目前没有由中国来的商贾,因此丝债现在不必调查。”在敦煌发现的粟特文书简中,谈到向国内(指萨马尔干)发去绢帛若干捆。以上两件文书都是三国两晋时物,所说丝绸大部分靠内地供应。在吐鲁番出土十六国时期的衣物疏中,丝绸制品名称大量出现,并说到高昌地区丝织手工业的发展。
当然,这种地方的产品是远远满足不了西方各国的需要的。北齐后主为了给穆皇后造真珍裙挎,派人运送锦彩三万匹,意图和北周进行物物交换。这些运送锦彩的人都是“商胡”。(见《北齐书•后主穆皇纪》)
后来北齐又和吐谷浑进行交易。有一次被北周凉州刺史史宁规知,出兵拦截,在凉州以西赤泉附近,俘虏吐谷浑仆射乞伏触扳、将军翟潘密、还有商胡二百四十人,骡六百头,杂彩丝绢以万计。(见《周书•吐谷浑传》)
南朝和西域各国来往,其中当然也包括丝绸的输出。
东晋末年,法显在师子国看到商人供养王佛的晋地自绢扇,这当是从海路运去的。
罗马(或拜占庭)在没有掌握养蚕技术之前,是通过由波斯(或稍后的萨珊王朝)买来纺好的生丝或役有捻好的丝等原料,然后进行纺织。拜占庭、埃及和叙利亚是三个主要纺织工业中心。
他们能够纺织华丽的丝绸锦缎,以金线和丝线互相交织。这种纺织品,大约与《魏略•西戎传》所说的金缕绣,《吴时外国传》所说的金缕织成(见《太平御览》卷八一六)相当。
到了公元553或554年以后,拜占庭掌握了养蚕术以后,情况就发生变化了。
但是应该指出,西方史家常说自从马可•奥勒留于公元6年遣使汉朝之后,罗马役有再向中国派遣过使节。或者说罗马的两位使节分别于公元226和284年到达中国,这是最后的两次尝试。
到了七世纪,拜占庭才又派使节来华。
因此,他们得出结论说,“中国与罗马在人员交往方面一共中断了四世纪之久”。(见《丝绸之路》第148页)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事实上,在东晋穆帝讫哀帝兴宁元年(345—363),拜占庭和东晋曾有过来往。北魏太安二年(456)和和平六年(465),拜占庭的使者两次到达平城。
东晋和拜占庭的来往,见《晋起居注》(《太平御览》卷七八七引)。拜占庭使者的北魏访问,见《魏书•高宗纪》)。《晋起居注》称拜占庭为蒲林,《魏书》称拜占庭为普岚,这就造成了很大麻烦。实际上蒲林、普岚,只是拂菻的不同译名。
古无轻唇音,拂、普、蒲读音相近,林、岚、菻尾音都收,从声韵学来看,很容易解释。
如果根据这种说法,拜占庭和中国的通使,多出东晋一次,北魏西次,所谓中断了四世纪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中国造纸术的西传,也是一件大事。
关于这个问题,应当分两步说,
一是纸的西传,它比较早。
一是造纸术的西传,它比较晚。
根据考古和文献记载,西汉已经有了纸。不过这种纸还不能广泛应用。东汉蔡伦以后,纸才广泛流行。
有了纸以后,竹木简犊和绢帛并没有立即退出历史舞台。自东汉以迄魏晋,都是简、纸、绢并用。
曹丕把自著的《典论》送给孙权和张昭,一部以素,一部以纸。通常的文书大量应用简牍。新疆出土过不少西晋的简,也有东晋时用纸书写的文书。
纸正式取代简犊,是在东晋末年。《桓玄伪事》云:“古无纸,故用简,非主干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见《太平御览》卷六○五)桓玄的话当在元兴元年(402)前后,这在文化史上应该算是一件重要记事。
从考古材料看纸的传播情况,新疆一带在汉代不是没有纸,但比较少。
斯坦因在敦煌找到的三张纸,可能是汉代的。至于其发现的粟特文书,斯氏虽定为东汉末年之物,实应写于永嘉乱后,这不是最早的纸。
斯文赫定在楼兰发现的纸,有嘉平四年(252)、咸熙二年(265)、永嘉四年(310)等年号。
斯坦因在罗布泊附近发现的纸,有奉始六年(270)、永嘉六年(312)年号。
普鲁士探险队在吐鲁番发现最古的纸是隆安三年(399)的,日本桔瑞超等人发现过元康六年(296)写本《诸佛要乐经》和有名的前凉西域长史李柏文书。
解放后,我们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发现大量文书,上起前凉,下至唐中叶。
较早的文书有前凉、前秦、北凉、西凉乃至高昌的。
从这些文物来看,魏晋时期大体上纸和简并用,十六国时代已成为纸的普及时期。
此外,在焉眷、库车、巴楚、和阗等地,还发现过古代焉耆文和龟兹文乃至梵文残卷,其时代也不早于魏晋。
有的书谈到,在萨珊王朝时期,纸已经传到波斯,但数量不多,价钱还很贵。
造纸术的真正西传,还要晚到唐代天宝十载(751)怛罗斯战役之后。
印度离中国比较近,来往比较频繁,对于蚕丝和纸的认识比西方清楚,输入的时代比较早。
季羡林指出在侨低厘那所著《治国安邦术》(Arthasatra)中说过:“侨奢那(KauSeya,野蚕丝)和产生在脂那(即中国)的成捆的丝”。
《摩奴法典》中也有好几处讲到丝。语法学家波儞尼在其著作中用过Kauseya这个词。
胝厘耶和波儞尼,据说是公元前四世纪的人物,《摩奴法典》是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后二世纪的作品,这可见印度对于蚕丝知道的很早。它既有从中国输入的蚕丝,又有本地的野蚕丝。它一直了解丝是虫子生的,丝是茧抽成的,就这一点说,印度人比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高明得多。
在唐代义净等人所著的《梵语千字文》等书字,载有绢、绫、锦、绣的梵语,而《翻译名义大集》(Mahavyutpatti)中所载有关梵语尤多。
不过话虽如此,一直到唐代,丝绸在印度还没有普及。
中国外传的技术还很多,如冶铁术即其一例。
中国的漆器、铜器、玉器、瓷器和桃、杏等水果,肉桂、大黄、黄连等药材,以及茶叶等。输出都是从海陆两路。
时代有早有晚。丝绸输出减少以后。瓷器就成为主要输出品,大批由海路运销,在英文中瓷器(China)竟成为中国的国名。
在南洋一带考古发掘中,出土过汉代的陶瓷。
在埃及西亚的出土瓷器中,以唐代及其以后的器物居多。
茶叶在英语中叫tea,是从厦门话传译的,波斯语、印度语、俄语中叫cai,是从北方话传译的。
名称的不同,也反映输出道路的不同。
《史记》沙特传,富得流油
波斯之西有三面临海之地,极广大,南北四千四百八十里,东西三千八百里,今阿拉伯半岛也。地虽广,然多狂沙,无江河,甚旱,所能居者不过数城。半岛有数国,最大者称沙特,唐人称大食。
时有穆罕默德,大食之圣也。其人谦谦,多谋,从事公平。谟氏布达圣文,扬善行,众议曰:“昔者汉朝陈平分肉均,故能宰制天下。今谟公如此,天下幸甚。”归之如流。唐朝贞观六年(公元632年)薨于麦地那,父老闻之,莫不泣下。
其后,四大哈里发执政,国势强。哈塔卜时,大食北攻东罗马,克大马士革。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于尼哈温(今伊朗哈马丹)灭波斯兵之余烬,波斯乃亡。四大哈里发之后,唐高宗显庆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即位哈里发,都于大马士革,称倭马亚国。先者,哈里发如尧禅舜、舜禅禹。至阿维叶,仿禹传启,遂家天下,唐人书之白衣大食。
大食意在并四海,凡拂[fú]菻[lǐn](东罗马)、欧罗巴、阿非利加、天竺(印度),大食人皆曰:“早晚属我。”拂菻势强,大食三攻其都(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而不克。拂菻屯军北非,自埃及西向至摩洛哥,大食一朝而扫之。摩洛哥与西班牙止隔浅海,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大将齐亚德督师渡海登陆,西班牙人不敌,倭马亚并其地三分之二。大食欲并法兰西,虽为其所败,然所得之地已数倍于四大哈里发时。其盛时,西极大西洋,南尽尼罗河,北至里海,东临印度河。唐之强,犹以大食为劲敌也。
其制:哈里发以下设诸部,类六部也,户部为上。朝廷牧民,分其疆为九省,置艾米尔,总督之意。总督之牧地方,哈里发多不问,唯每省度支使听命于哈里发,所税之物皆纳于朝。其地皆属王室,先朝之民欲续耕其旧地,税之可也。大食地广,民俗不一。
图-沙特农田
哈里发曰:“王室皆行阿拉伯语,汝等可善习之。”故民多习,今所谓同化也。玄宗天宝九载(公元750年),倭马亚为阿拔斯所代。阿拔斯多著黑衣,故称黑衣大食。武后时,大食欲献狮子,宰相姚璹(读“熟”)谏之。曰“狮子专食肉,远道传致,肉既难得,极为劳费。陛下鹰犬不蓄,渔猎悉停,岂容菲薄于身而厚给于兽!”遂罢其进。
是时,唐经营西域,置安西都护府,北至多坦岭,西尽药杀水(锡尔河),与大食接。大食慕东方之富盛,又闻玄宗宠杨氏,国忠乱于朝,适可图也。初,大食东方总督优素福语其二子曰:“先入唐者为唐王。”二子遂争先,东略之,皆为唐所败。九载,高仙芝攻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附近),王本请降,仙芝许之,然复屠戮,老少皆不免,西域人怨仙芝。石国太子奔走,求于大食。其王喜曰:“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吾其时也。”仙芝久有取大食之意,大食未动,王师已急驰七百里,至怛罗斯城。
仙芝能与大食战者,有葛逻禄为盟。葛逻禄贪大食之金帛,背盟攻王师。仙芝大败,士卒死伤略尽,所幸者数千人而已。大食虽胜,然王师在西域势犹强,大食尚畏,不敢东略。未几,安禄山反,唐大衰。
大食定都巴格达,世之雄城也,与长安名齐。然大食王公食民利以自肥,百姓皆瘦,面有菜色。有贤者叹曰:“闻燕雀处堂,子母相乐,自以为安。突决栋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祸将及,其是之谓乎!”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义帜猎猎于四野,狼烟熊熊于天下。
起义虽败,亦以动其根基,如屋之无梁,源之将竭。倭马亚之裔拉赫曼立国于西班牙,而地方割据之势成,跨州连郡者不知凡几。至五代初亡时,帝国所能号令者,仅巴格达数城而已。又伊德里斯国、法蒂玛国称绿衣大食、哈姆丹国、萨曼国、塞尔柱国等。辽道宗清宁元年(公元1055年),塞尔柱克巴格达,哈里发,汉献帝耳。
塞尔柱,曹操也;花剌子模,刘裕也;至蒙古大盛时,阿拔斯事已不可为。元宪宗蒙哥八年(公元1258年),巴格达陷,屠之。越二年,大马士革陷,阿拔斯亡。又二百余年,哈里发亡于奥斯曼。
明清时,有元帅名沙特者兴,历十世至伊本·沙特(以下简称伊本)。伊本生于清光绪初,其时,半岛诸侯数百割据,互有杀伐。伊本及壮,叹曰:“众皆乌合,安能复祖宗之业?”遂行至科威特求兵,得枪三十、骆驼四十。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虽众星散,犹有六十壮士,伊本督之克利雅得。其城居半岛之中,虽处风沙而能居高雄于天下。至丙寅年(1926年),伊本已极尽疆域,称汉志国王。壬申年(1932年),伊本曰:“天下一家,不分彼此,可定国名为沙特阿拉伯。”化家为国者,东有陈武帝(陈霸先,其先胡公满),西有伊本之沙特。
今之天下,务在经济,而经济之行,贵在石油。沙特之石油,称天下最富者。已探定之储积,三百六十三万万(363.5亿吨)。天下十分,沙特占其二。复有天然气之积,亦足以敌国。沙特虽无近世欧罗巴、美利坚之工业化,有石油即可扼工业化之颈。沙特,遂富甲于世。
初,沙特富于财而短于兵(军事实力较弱),故附于美利坚。今者,美利坚衰,惧王权旁落,语沙特等国曰:“若为吾敌乎?若为吾客乎?”沙特自不愿与美利坚为敌,亦不愿为美利坚之客。美利坚所言客,奴也。
史上十大帝国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在想这里的大帝国是指什么,如果用强大来诠释的话,第三帝国无疑算其中一个,作为二战欧洲策源地,拿着大炮,要打波兰打波兰,想扫西欧扫西欧,想打苏联打苏联……
不过,我仍然把它排除在外,何故?
这里的“大帝国”必须满足如下三个条件:领土广大,由多种族多民族构成,显然第三帝国无疑算是单一制国家,民族一点不多,也谈不上多元化,有些犹太人还搞搞恐怖政策吓跑了,一点不兼容,肚量太小,要加个大帝国名誉称号估计比较困难。
当然下面的榜单将根据影响力、持续时间和帝国本身的强大程度进行选取,您或许会对榜单中的一两位有不同意见。不过有意见也没用 ,因为帝国就在那里,不会因为你得意见而改变什么。
此外,这个榜单的一个条件是所谓的“大帝国”必须被一位皇帝或国王统治过,因而如美国和苏联这样的现代帝国将被排除在外。反正美国和苏联也不是帝制,更谈不上帝国。
而进榜的帝国将大致按照影响力和国家体积进行排序,你没看错,我也没打错 ,基本就是按体积和影响力来排名的,就是这样简单。
第一:蒙古帝国,最大疆域:约3300万平方千米
蒙古帝国(1206-1259),正式国号为大蒙古国,是一个横跨欧亚两洲的全球帝国,也是历史上连续性版图最辽阔的国家。
其实我觉得大英帝国也可以争争第一得荣誉称号,不过我却没有用它,原因是大英帝国满世界跑,领土太过支离破碎,一点不连续,还是委屈一下了。
蒙古人武力兴盛的时期曾发动三次蒙古西征,一路打,一路灭,一路砍,一路杀,一路大砍大杀,一路乱砍乱杀 ,灭亡几十个国家。
成吉思汗的誓言:要让世界臣服于他的脚下,而他基本上也做到了。
他首先整合了蒙古各部,随后便将视线转向了中国,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蒙古帝国的领土可从越南一直到匈牙利,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疆土连贯的帝国。
不幸的是,这个帝国扩张得太大了,因而变得难于控制,各文化群体之间也没有什么团结可言。在打仗方面,蒙古人的确是勇猛无畏的战士,但在治国方面却没有多少经验。在历史上,蒙古人凶猛残暴的形象也是颇为著名。
第二:大英帝国,最大疆域1300万平方英里(不是平方千米)
大英帝国面积之广大,堪称是历史上最大的帝国。
接近地球总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也不知道南极洲算不算?并控制着超过5亿人口——这个数字也是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日不落帝国并非虚名, 不过西班牙倒是比较不爽,毕竟西班牙算是日不落帝国1.0版本。
如此庞大的大英帝国自然给它曾征服过的地方留下了丰厚的遗产,比较滑稽的是,除了非洲那发展不起来的穷地方,其它被其统治过的地方貌似都发展不错,比如香港,新加坡…
当然,经过不断的传播,英语如今已然是世界上第一大使用最广的语言,许多语言学家都一致同意,英语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世界的标准语言。听说俄罗斯不服,中国也有一部分人对此并不感冒,毕竟对于东方人来讲,字母文字比较难。
介于这种种的成就,大英帝国无疑堪称是人类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帝国。让他排第二,有点不厚道了。
第三:俄罗斯帝国,最大疆域2280万平方公里
俄罗斯帝国,亦简称为沙皇俄国、沙俄、帝俄或俄国,是1721年彼得大帝加冕为皇帝后,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为止的俄罗斯国家,同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国家,由罗曼诺夫王朝统治。
提到帝俄,许多国家恨得牙痒,远到欧洲的波兰,土耳其,甚至本来的兄弟乌克兰,都对其不怎么友好,不过东方人倒是对其相当友好,也倒是,东方人大方,为了伟大同志加革命友谊,送点东西也正常,毕竟家大业大,就爱送礼。
全盛时的疆域,北起北冰洋、南达黑海南部、西起波罗的海、东达阿拉斯加(1867年前),1897年的人口普查登记,俄国共有1亿2,560万人,至1914年达到1亿6,570万人,仅次于大清帝国和大英帝国。
发生在17世纪俄罗斯的扩张,最终导致在17世纪中叶,俄罗斯完全征服西伯利亚之后,俄罗斯的领土到太平洋和波俄战争(1654—1667年)之后的左岸乌克兰,不过,就是沙皇自己都为这个不是太费力的巨大成功正经了,在整个西伯利亚,扩张和征服都是靠的一群流氓和罪犯,压根没有几个职业军人,唯一的阻力满清帝国,却是个外强中干的虚胖帝国,基本没费什么事,就在这个生病的胖子身上割了好几大块肉,满意而归。
征服西伯利亚,这个标志着俄罗斯帝国的成立。
俄罗斯帝国的国力在19世纪达到空前鼎盛,是当时的世界列强之一,自称第三罗马,但在19世纪后期的欧洲相继进行工业革命时没有紧随时代的步伐,导致其经济实力在20世纪初期的尼古拉二世时代远不及欧洲几大强国,尽管在此期间推行了几次较为成功的改革(如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1914年8月,政局动荡不定的俄罗斯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不知道沙皇怎么想的,自己后院都要起火了,还去打外战。
不堪的战局直接导致了在1917年爆发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签署退位声明,俄罗斯帝国灭亡,俄罗斯共和国和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但同年就被镰刀锤子通过十月革命暴力推翻,被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与苏联取代。
第四:大清帝国,极限疆域1300万平方公里(其它王朝暂时不算,毕竟中国大一统王朝毕竟多)作为中国人应该都比较了解,前期基本没得说,要打蒙古打蒙古,要打准格尔就打准格尔,武力强盛,最大兵力20万,最后却统治了上百倍人口的汉族,不能不说是一次巨大的成功,某些西方历史学家认为,满清骑兵是十七世纪世界上最强大的骑兵。
清前期地图
但以中后期表现来说,还真不好说,乾隆巅峰时期打个缅甸还打不下来,后期和别的国家基本打不过,没办法,大刀毕竟挡不住子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表现相当稳定,基本打不过,远的不熟,打不过,近的太熟,打不过,这样就比较麻烦了。
清后期地图
最后爆发兼容民族和制度双重诉求的革命,清帝国的统治土崩瓦解,也结束了中国的千年帝制。
第五:罗马帝国,最大疆域590万平方公里(不好意思,有点小)
罗马帝国的创始者本是一群农民,他们与群狼斗争以保护自己的家畜,最后竟一步步建立了史上最伟大的帝国,堪称是一段传奇。
罗马帝国(古罗马)在军事和政治系统上皆有过人的成就,也是延续时间最长的帝国之一。
从其建立到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古罗马共延续了整整2214年!古罗马对西方世界贡献极大,实际上,许多历史学家认为罗马帝国堪称是一个完美的帝国——影响深远、社会公平、寿命长久、土地广阔、军力强大、经济优越。
罗马帝国自奥古斯都开创帝国制度(公元前27年),至君士坦丁十一世时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陷(1453年)为止,中国史书称为大秦、扶菻。
罗马疆域的全盛时期是图拉真在位末年(117年),罗马帝国此时总共控制了大约5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地中海成为其内湖,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君主制国家之一。(不好意思,这句话基本每个帝国都会出现,可能还不止一次)
历史上再强大的帝国,其实和开公司一样,也是有年限的,公司开久了,是要关门的,帝国也一样,376年,罗马帝国一份为二,在476年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皇帝惨遭废除,西罗马帝国彻底灭亡。
而东部帝国直到1453年5月29日为奥斯曼帝国的穆罕默德二世所灭,史学家多称其为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
第六:奥斯曼帝国,630万平方千米
奥斯曼帝国在其全盛时期(十六到十七世纪)横跨三大洲,控制了南欧、西亚和北非的大块领土。
奥斯曼帝国雄踞东西方交流中枢长达六个世纪。当初欧洲人就是为了打破奥斯曼的路上封锁,其实主要是打不过,要不是后期沙俄崛起,硬刚奥斯曼几百年,西亚现在还真不好说什么情况。
奥斯曼帝国位处东西文明交汇处,并掌握东西文明的陆上交通线达六个世纪之久。在其存在期间,不止一次实行伊斯兰化及现代化改革,使得东西文明的界限日趋模糊。对东西方文明的传播和融合有着巨大的贡献。(这句话应该比较熟)
奥斯曼帝国对西方文明影响举足轻重,其建筑师希南名留至今。
奥斯曼帝国建立于1281年,灭亡于1922年。奥斯曼苏丹是伊斯兰世界的领袖。16世纪日趋鼎盛,成为世界强国。
其领土在17世纪达最高峰。其海军更掌控地中海。但奥斯曼帝国于17世纪趋于衰落,在与俄国,奥地利,英国等西方强国作战中败下阵来,沦为“欧洲病夫”,失去了其广大的领土。一战时参加同盟国阵营。战败后被迫签订亡国的《色佛尔条约》。土耳其爱国青年凯末尔领导起革命,击退欧洲势力,建立土耳其共和国,奥斯曼帝国至此灭亡。
第七:神圣罗马帝国,60万平方千米。。。
什么?第三帝国都没上榜,为什么有神罗?
额,主要还是考虑到它的影响,寿命,有点编不下去了…
神圣罗马帝国一度是中世纪的“超级大国”。在其全盛时期,神圣罗马帝国由法国东部、意大利北部、波兰西部部分领土和整个德国组成。
虽然与其他帝国相比神圣罗马帝国似乎是小了一点,但他在中欧历史上的影响力在今天都能感觉到。韩国人就不要说话了,没影响到韩国,毕竟太远。
神圣罗马帝国的寿命之长,竟令人难以置信地从中世纪早期一直延续到了19世纪。
在最后一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西斯二世退位后(后来此人成为了奥地利帝国的弗朗西斯一世),帝国随即为法国的拿破仑所击败,并在1806年8月6日正式瓦解。
随着神罗的崩溃,瑞士、荷兰、奥地利帝国、比利时、普鲁士帝国、列支敦士登公国、莱茵联邦和法兰西第一帝国等国纷纷开始了自己的崛起之路。子孙众多呀!
神圣罗马帝国 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名字很长很有特点,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君主制帝国。
帝国的版图以德意志地区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和勃艮第王国还有弗里西亚王国(今低地国家)。
在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它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和其他区域。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整个帝国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松散的联盟 ,神圣罗马帝国,其实名不副实,既不神圣,也不是罗马,更不是帝国。
虽说如此,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拥有实际权力的皇帝统治的国家,中世纪时演变成承认皇帝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第八:波斯帝国,全盛时期800万平方公里
波斯帝国当年基本统一了全中亚(注意,不是全亚洲,是中亚),帝国由不同的文化、王国、帝国和民族组成。
它也是古代历史上最大的帝国。帝国由居鲁士大帝建立,横跨亚非欧三大洲。
第九:阿拉伯帝国,1340万平方公里
倭马亚阿拉伯帝国是四个哈里发王朝中的第二个,(和蒙古四大汗囯类似?)在穆罕默德死后建立。
王国由倭马亚王朝统治,这个名字来自王朝第一位哈里发的曾祖父倭马亚·伊本·阿拜德·沙姆斯。虽然倭马亚家族最早来自麦加,王朝却以大马士革为首都。(有性格)
自建立以来,这个国家最后变成了一个占地500万平方英里的巨大帝国,这样的领土面积不仅是前无来者,同时也是历史上第五大疆土连贯的的帝国。
倭马亚是历史上最大的阿拉伯穆斯林国家。自穆罕默德起到1924年,先后出现了数个哈里发王朝,而最后一个就是上面说过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
第十:马其顿帝国,最大疆域:和波斯帝国差不多
亚历山大大帝从马其顿出发,远征埃及,东东征印度,一直打到恒河,所向霹雳,他还有一个很有名的老师———亚里士多德
要不是突然死亡,会不会进入扫荡完印度呢?
日本发现唐朝酋长墓碑,身份引专家激烈争论,反衬清朝的无能
清朝时期的租界,是我国近代屈辱史的一个缩影,这块由外国人在中国领土上划定的区域,西式建筑和外国人往来聚居,俨然是一个“国中之国”。
鲜为人知的是,在唐朝,也有专供外国人居住的区域,名叫“蕃坊”。所不同的是,“蕃坊”是唐朝主动设立的,管理这块区域的蕃长也由唐朝官府任命,唐朝为此还制定了专门法律条款:“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同一国的老外发生纠纷,按其本国法律处理)。
唐朝为什么要给外国人划定专门的区域,并且还要让渡部分“司法权”呢?其实,这跟唐朝时期在华外国人激增有关。唐朝时境内安定,国力强盛,来华的外国人总数超过十数万。这些人中既有藩属国的质子,也有前来经商贸易或留学深造的。
当然,还有一类身份非常特殊的,以至于直到今天依然让专家学者们争论不休。在日本东京上野日本国立博物馆就发现了一块唐朝景云元年(710年)的酋长墓碑,根据墓志显示,墓主是“大唐故波斯大酋长、右屯卫将军、上柱国阿罗憾”。
300余字的墓志铭梳理的墓主的一生,也透露出1条重要信息:墓主叫阿罗憾,是故波斯国人(指波斯萨珊王朝,公元651年被阿拉伯所灭),入籍大唐,受封右屯卫将军,同时还担任大酋长(在华波斯族群的首领),寿命95岁。
据《新唐书》记载,波斯萨珊王朝灭亡时,波斯王子卑路斯来唐朝求援,但唐高宗以路远为由,拒绝出兵援助,卑路斯于是留在了长安,官拜右武卫将军。但是阿罗憾这个名字却并没有出现在上述记载当中。
由此,也引发了专家学者们对这位神秘大酋长身份的激烈争论。有人认为卑路斯避难吐火罗,遣使向唐朝求援,这位派出的使者就是阿罗憾。
也有人认为阿罗憾是景教徒,主要任务是传教使者。因为在墓志中有这样一句:“(唐高宗)又差充拂菻国诸蕃招慰大使,并于拂菻西界立碑,峨峨尚在。宣传圣教,实称蕃心”。
拂菻指的是当时的东罗马帝国,这条碑文记载也由此产生一个疑惑之处:并不信仰景教的唐高宗,为什么会派一名景教徒到景教发源地去传教?如果阿罗憾真是传教使者,为何《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却没有对这位著名人物的丝毫记载?
显然,一个华籍波斯人以唐朝使者的身份,千里迢迢跑到东罗马帝国立乐块碑,显然不是为了传播景教,而应该是宣扬唐朝皇帝的圣意和汉地的教化,颇有点宣威各国,划定国界的意思。而碑文中也的确提到了“诸国肃清,于今无事”。
阿罗憾墓志的发现,让我们一窥唐朝强盛的同时,也见证了唐朝的国际视野,同时,也反衬了清朝的无能。
这里为什么要莫名其妙提到清朝呢?阿罗憾在出使归来后,武则天出于铭纪功德的需要,命阿罗憾牵头在洛阳修建天枢,此后,阿罗憾也定居并最终安葬洛阳。清朝末年时,阿罗憾墓碑在洛阳出土,但因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这块重要的碑刻被日本夺走,藏入了东京上野日本国立博物馆。
国内能见到的,只剩下清朝大臣端方收藏的墓志拓本。如同清末屈服不平等条约把领土租借出去一样,这块见证了唐朝开放、强盛的墓主石刻,也因清廷无能而流失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