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娘家夫妻为啥不能同房呢(娘家夫妻为啥不能同房)

娘家夫妻为啥不能同房呢(娘家夫妻为啥不能同房)

如果老婆娘家是农村的,有长辈的话,建议回娘家同房不要同床

如果回到建国前,中国百分九十的都是农民,中国是5000年的文明古国,有很多礼节,也有很多讲究。特别是在农村,家里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老人比较信这些,为了让老人安心,有些忌讳应该知道。大年初二,中国传统是回娘家的日子,还是应该知道。最后祝大家新年愉快,兔年大吉!

回娘家

在我们这个国家,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有很多风俗习惯,古人云:入乡随俗。生活中应该很多礼仪,很多习惯,有很忌讳,还是要去注意。本是回家团聚,一家人开开心心的,不要因为这些事情,而闹得不愉快,让年迈的老人挂心。

为什么说女婿带老婆回娘家,不能同床呢?有很多种说法,不论是她的父母,还是爷爷奶奶都会有这种忌讳,现在大家都在城里安了家,有的习俗也还是讲究的,很多城里人逢年过节还是会回到父母身边,陪父母,走亲访友的过年。到底夫妻同床,有哪些忌讳呢?

回娘家

古代人或者说旧社会的人都是比较忌讳和保守的,很多风俗习惯都比较重视,对于一些忌讳老人们会认为是父母没有教,是你不懂礼节,一定要注意。

奶奶和孙子

一、同床在古代是污秽之事,回娘家夫妻同床本就是不好的象征,不吉利,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所以一般是不能在娘家的地盘上做这些事情的。

回娘家

二、嫁出去的女儿是别人家的了,不是自己人,在娘家行夫妻之事的,特别发出声音也会比较尴尬。迷信的说法,还会会给家里带来灾难,给家里带来不好的的兆头,现在基本父母都是50.60.70后的,还算比较开明,如果家里有爷爷奶奶的是比较信这个的。

新婚仪式

三、嫁出去的女儿在娘家同房,会给家里的弟弟带来不好的运气,如果弟弟还没有结婚,会让弟弟的的福运受损,导致自己的兄弟健康受损或者是运气受到影响。会给全家人带来不好的运势,对于家族的的声誉也会有影响。

闹混习俗

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习俗要遵守,对于迷信要破除,对于陋习要摒弃。现在什么闹洞房,非礼伴娘等等陋习也在逐渐的改变,对于一些迷信的东西,我们心里可能不认同,但是还是要尊重老人的心情。对于习俗,比如清明、端午、中秋、少数民族的等习惯要传承。

对于我的看法,作为新时代的人,对于这种封建迷信,应该要摒弃,要相信科学。

夫妻

1.夫妻同房本身并不可耻,并不会给任何人带来灾难,所以家破人亡是迷信封建,完全站不住脚,完全没有科学根据,完全是胡编乱造。

回娘家

2.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回娘家和婆家一样的,都是属于一家人,所以并没有分床的说法。特别是城里,一般都是三个卧室,房间本来就少,怎么去分呢,不分娘家婆家,都是一家人。

古时候交通不便

回娘家不能同房的由来,都是古代人迷信的说法。为什么古代人和旧社会的人会如此相信这些呢?主要还是在那个时候,信息流不发达,人员交流比较少,固有的思维,就会代代相传。古人和旧社会人为什么会有哪些说法,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1、古代人对于房事历来都是绝口不提的事情,必须关灯不出声,总觉得是不耻的事情,因此才会编出荒谬的言论。

照顾孩子

2、夫妻之间的男欢女爱之事,属于比较害羞的话,可能会发出声响,让家人感觉尴尬,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也是个理由。

古时候羞涩

3、还有一种说法,民间对于在娘家行房事,也有破解的法子,就是给红包消灾。要是自己实在怕这些传说,为了让自己安心,可以偷偷给家里藏一个红包就可以了。

一位奶奶

如果卧室很大的,可以放两张床,一人睡一张,孩子小的,可以一人单独睡,一人带孩子睡,这样既可以照料全家,又可以避免破坏习俗。

迈向新时代

不知道你生活在哪?你们那有没有这样的说法,如果真的有,建议大家还是注意点好。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欢迎大家讨论!

为啥农村女婿总被“针对”,回娘家都不能与媳妇同房?原因太真实

我国经历了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开始有了好转,许多地方都开始奔向“小康”生活了。而因为慢慢走进新的时代,我国古代一些较为传统的理念,很多地方都不存在了,但在农村里依旧有着传统的习俗,许多不好的理念依然存在。

重男轻女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主要热门话题,在以前还未“计划生育”的时候,有许多人都希望能产下一子,如果生的是女儿就继续生,有一些较为夸张的家庭,甚至生了七八个女孩,才诞下一个男孩,这正是“重男轻女”的理念。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在本村落里是“重男轻女”,如果是外地来的男生,娶了农村的女生,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但为何农村女婿在家里非常不受待见,就连跟媳妇一起回娘家后,甚至被要求分房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首先是农村的父母感觉有些不便,但如果安排夫妻同一间房的,也是担心他们搞什么“小动作”,要知道农村房子的隔音是非常差的,如果不小心动静大些,很可能在晚上吵得别人睡不着觉,所以才被那么多农村父母所拒绝。

而第二种就是有些难受感,毕竟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说走就走了。虽然会经常回娘家看看,但是老人们心情还是不怎么好。俗话说得好:“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对于老丈人来说肯定是不好受的,所以基本上对女婿的考核也很严格。

虽说农村当地的“婚姻关系”较为混乱,但是对于城市奔波的小伙伴们来说,找个闲暇的时间,到农村住上几天,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甚至家里有牛的还可以去放放牛,充实一下自己的生活。你对于到村里的女婿,是持什么看法的呢?

农村习俗:女儿和女婿回娘家为啥不能同房睡?并非迷信,2大说法

从古至今,农村都有很多传统的习俗,现在很多的习俗都还在农村流传着,那今天小编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农村的一个传统讲究,想必在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讲究,就是女儿出嫁后不能在娘家和丈夫同床睡,对于这种习俗,可能有些朋友不理解,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农村都有这样的讲究,那为什么回娘家,夫妻不能睡一起呢?下面小编就来告诉你这其中的讲究。

一、迷信的说法

对于这个问题,在老一辈人的观念里,女儿嫁出去就像泼出去的水,再回娘家也成了客人,而在农村,客人如果是一对夫妻,那是不可以睡一间床的,要留宿只能分开睡,那为什们有这样的讲究呢?按照小编老家迷信的说法有两个原因:

①坏娘家的时运

因为睡一起会给娘家造成不好的影响,迷信的说法就是会坏了娘家的运气,导致娘家有难,所以在小编老家是夫妻二人要是会娘家,那是一定要分开睡的。

②影响兄弟姐妹的健康

还有一种说法是如果夫妻睡在一起是会影响家里的兄弟姐妹的健康,在农村一直有重男轻女的现象,虽然现在这种思想观念也有了一些变化,但是在农村还是无法根除的,所以在以前对农村人来说女儿如果出嫁后再回到家里,就必须得和女婿分开睡,不然会影响到家里兄弟的健康,所以在农村大家是很忌讳的。上面这两个原因是小编老家的一些说法,在小编看来是有些迷信的,大家的家乡有这种说法吗?

二、现实的说法

上面说的两个原因是小编老家较为迷信的说法,有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这些说法很没有依据,但大家也知道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城市,对于男女的事都是比较隐晦的,所以与其说是迷信,还不如说是为了阻拦女儿、女婿睡一起的借口,从现实的原因来看,可以从下面3方面来说:

①农村比较保守

大家也知道,在农村大部分人还是很保守的,尤其是上年纪的老人,如果女儿、女婿睡一起,他们会觉得很不雅观,所以才不允许睡一个房间。

②拉近女儿与父母的感情

女儿和女婿回娘家,肯定是因为有事或者是想念父母才来到娘家看望父母的,所以女儿和母亲睡会增进母女之间的感情,这样也会增强夫妻之间的感情。

③避免父母尴尬

大家也知道在农村老一辈的人是比较传统的,他们的思想比较保守,所以为了避免尴尬,女儿和女婿也会主动地提出分开睡的,这样一来大家都比较自在,因为始终女儿嫁出去了,回来就就是客人,不再像没有出嫁前那样随意,回娘家还是要很讲究的。

上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小编老家的一种习俗,可能有些说法听起来没有那么靠谱,但是在小编老家就是这样讲究的,祖祖辈辈这样流传下来的习俗,大家也都是不敢触碰这个底线。但是这是小编老家的讲究,并不是所有的农村都有这样的习俗,小编的一些朋友所在的地方就没有这种习俗,相反他们认为,女儿、女婿回娘家是很重要的,夫妻分床会影响感情,所以没有分床睡的讲究。

不过话说回来,大家也知道现在尽管时代在进步,很多人觉得没什么,但是小编看来男女这些事一直都是比较隐晦的,所以不管是回到娘家还是去到别人家,为了避免大家尴尬,夫妻最好是分开睡。不过也要视情况而定,像在江浙一带,男的不叫娶,女的不叫嫁,也就是两头都是家,所以对于娘家、夫家的说法就比较淡,那么对回娘家是不是分房睡也就没那么讲究,所以这只是小编的观点,大家还是视情况而定。那以上的内容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对于女儿、女婿回娘家必须分开睡的习俗,大家的家乡会像小编老家这样讲究吗?你们对这个习俗有什么看法呢?要是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

山西民间的禁忌

山西民俗01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传统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一直占有绝对的多数,有关农业和土地方面的崇拜与信仰几乎可以代表全部的崇拜与信仰。

█ 晋城南社土地庙

农业的祭神活动源远流长,所祀之神可谓名目繁多。在山西几乎无村不建土地庙,无家不供天地爷;无处不塑龙王像。县城里必建城隍庙和八腊庙,每到春秋还有不少由官方主持的祭典,以促农种,以报秋实。

█ 太原马头水土地庙

█ 介休张壁土地庙

今天,城隍与八腊庙之祭祀已消逝。但在农村,与农事有关的古老传说中的人物如伏羲神农,黄帝,后稷,土谷、青苗、雹神,虫神以及与农家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时令节日,如门神、灶神、马神、牛神等等依然被人们所信奉,所信仰。

█ 汾阳龙天土地庙

在农民心目中,土地神是掌握土地和庄稼的神灵。它能够保佑禾苗壮大,能够防御风雹虫害,只要虔诚地供奉之,便会获得丰收。春日田事方兴,向土地神祈祷丰收,秋收后 ,向土地神表达谢意,这就是“春祈秋报”、“乡野春则祀谷,数百人鼓乐,旗帜前导,后有擎神者,以木雕刻如楼殿状,而面以金制,极工巧,一村中,多者数擎。秋则极赛张制,盛列珍馔。近年,城乡用面作麒麟、狮、象等形,涂以丹碧,加以金饰,彼此金饰,彼此争胜,用以供神。”(光绪泌源县志)平时也可用向土地神摆出各种要求。

█ 河曲乡村土地庙

█ 偏关老牛湾土地庙

伏羲、神农、黄帝作为三皇被人们共同尊为农业神师,我们在农村中看到的三皇庙、三皇祠即是祭此三者。传说中伏羲画八卦而定四方,作网置教民以渔猎,神农艺百谷而兴农事,尝百草,群药圃,轩辕造农具、定节气,均为发明农事之人。

█ 平遥县城隍庙

在晋南,农民们奉后稷为神农祖师,在迎神赛会及正月十五等日子,人们抬着后稷塑像及农具进行各种庆祝活动,以示奉祭 。因为史籍上说“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后稷教民稼穑,树世百谷,五谷熟而民人育。”所以他被封为农业祖师。特别是后稷是晋南人氏,故山西农民尤祭之。

█ 榆次城隍庙

农神崇拜与天地信仰是农业生产时对大自然依赖的结果,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农民们以为种子种在地里不仅是因其适应了自然而发育生长起来,也是上苍土地由于人们的虔诚与奉祭而赐福于人间的。

虽然,今天人们的各种崇拜与信仰已不完全顺应天人之间的赏与报,祈与祷的关系了,但习俗既久,移易也难,农民对土地的崇拜更多的是顺应习俗和传统。

山西民俗02

在民俗中,婚姻是合两姓之好,人生历程中最重要的大事。婚姻的好坏,对于当事人的一生幸福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婚姻的禁忌颇多。比如中国古代有同姓不婚的禁忌,特别是乱伦禁忌在世界各国都非常严格。在中国人眼里,乱伦不仅伤天害理,且为禽兽不如的行为。再婚禁忌也很严格。这里我们只谈常见的有关婚礼方面的一些禁忌。

相亲时如有盆碗等物摔碎,被认为是十分不吉利的,说明二人无缘颇为忌讳。打碎器皿有分、碎、烂、折的表述,而这些语言对于婚姻,对于生命均非好事,故其他一些庄重正式的场合,人们都有此忌。

█ 山西农村的婚礼,本组图片摄影:艺园

晋南闻喜在结婚的当日,男女双方在饮食中忌带荤、不准吃猪肉,据说如果吃荤两人便不能白头偕老,中途夭折死亡。而河津一带却与此恰恰相反,结婚当天必须杀猪并以猪头祭祖宗,供奉于祖宗牌位前。同时,还要用扫帚蘸着猪的热血在洞房的墙上划几个“十”字,有辟邪之意。

在晋中一带,新郎到岳父家迎接新娘时,一定要“偷”一个茶杯,所谓偷,就是女方看见也不能说,茶杯是一定要让新郎带上的,且必须完整带回,不得破损。否则,对于新郎新娘的婚姻有某种不祥的预兆。这里似乎是说日后待新娘要象对待这个杯子一样,小心爱护,好好照顾,珍惜珍爱。

在汾阳,新郎不偷茶杯而要输两个水碗,当地俗语叫做ZhunZhun,因为有“偷两 zhun zhun,快抱孙孙”之说,所以偷碗被赋予了抱孙子的含义。

新娘离开娘家时,过去要坐轿子,在雁北和吕梁的山区中人们常常乘一种颇有特色的“骡驮轿”,坐轿子是一定要挂上弓、箭和镜子的,现在这些习俗都已逐渐消失。但在很多地方,母亲还是要给女儿一面铜镜或现在样式新颖的镜子带上。它的用途并非用来梳妆打扮,是为了在路上避邪驱凶的。

█ 山西省平陆县的婚礼,本组图片摄影:薄新宁

山西很多地方,接新娘时,新郎往往要送一幅墨镜给女方戴上,似乎是取代了以前的红布盖头。而新人来回最忌走自己已走过的路,以避走回头路之嫌,当然也不能走办丧事人走过的路。

盖头与墨镜的作用都是避免与鬼神等不祥之物直接面向。婚礼队伍也怕中途通上如狗群打架,疯人病人等,怕冲了“花套”与喜庆,是不吉利的征兆 。碰上了是要倒霉的 ,以后不是妻死便是夫亡,要不就是多灾多难。这是任何一个结婚人家所不愿意看到的。结婚这一天也忌讳谈论什么与死、病有关的事情,也忌天气时阴时晴,人们总是把这些事情联想到婚姻的命运。

在一个村子里如果有两家办喜事,人们都忌落在后面。因一般再婚者山西方言称后婚,所以不愿意落个“后”字。而且也忌两结婚者相遇,偶而相遇则要交换所戴的鲜花或者手绢,这样才算吉利。

█ 文水县苍儿会的一眼窑洞里,一个新娘坐在土炕上要出嫁了,本组图片摄影:贺子毅

晋南一带,对于相同时间里村里同时举行婚事和丧事是极力回避的,办喜事者尤为不悦。迎亲的队伍也忌途中遇上诸如十字路口 、水井 、碾子、石头等物,如果避犹不及,则须用红布盖住,或用白石灰划线圈住。

而在吕梁、汾阳一带,迎亲队伍如果在半路与送葬队伍相遇,对于结婚者来说还是个好兆头,是吉利祥和的。也许是红白喜事都是喜吧,人们并无此忌,双方互扔钢嘣儿以示招呼。

新娘下轿后,有属相相克的人都要回避,以免对人对已之不吉。在五台县,厨师们还要把菜刀插入菜板底边,锁起厨房,全部回避。据说,厨师是新娘下车时相犯的主要对象,而菜刀更是不可示之于外的。此外,在新娘被接到婆家后,要在嫂嫂的陪伴下更换所有的衣服,换下来的衣服一般不再穿着回娘家,特别是鞋子是绝对不能再穿回娘家去,否则对于娘家兄弟极为不利。这似乎可以作为“嫁出去的女儿,拨出去的水”的注脚。

离婚女人,尤其是离了婚的青年女子所受禁忌尤多。她们被看作是某种不祥的尤物,充满着诱惑与不安,任何与异性的接触、多语、串门都是犯忌的。有些地方逢年过年竟然不许她们在娘家过年,如在娘家过年,会象扫帚星一样给娘家人造成妨碍。因此,每逢过年,离婚女子便要四外寻找住处,过了十五才能回家。离婚女人即使是再婚,结婚那天也不能从娘家大门出去,须由墙头爬梯而过。这对再婚女子来说,无疑是被钉在了耻辱的十字架上。

山西民俗03:山西民间的生活禁忌,避祸趋福的另类信仰

本文作者:乔润令

禁忌在山西民间称为忌讳。它是禁止同“神圣”或“不法”的事物接近,以避免招致惩罚,也就是对于某种神秘力量产生恐惧而采取的消极防范措施。与法律和道德规范不同的是,禁忌是建立在人们共同的信仰基础之上的,是对神灵崇拜和巫术信仰基础上的民间信仰,人们用以规范自己的信仰行为。

禁忌一般通过口头传承和行为示范在民间流传,达数千年之久。

禁忌的事项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可谓无奇不有。它渗透于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古籍记载的情况看,有的现在已经随着时间流逝了,有的则尚有残留,在今日文化与科学不发达的农村,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它还有着一定的市场。这里,我们只将在山西农村现实生活中流传较广的禁忌习俗论列如下。

在农村,人们都希望生男孩子,故孕妇忌讳别人说会生女孩,此时也忌讳送女孩穿用的东西。

在阳高,孕妇怀孕期间不能拔汗发,据说如果这样,将来的孩子会出疹。妇女怀孕的三个月、七个月及九个月的月首,夫妻不能同房。也不允许孕妇在此时喝凉水及吃凉食品,也忌吃兔肉,怕生破破嘴,怀孕三个月后的妇女不能洗澡。

旧时,有些地方妇女坐月子期间不允许吃鸡蛋,据说吃了面黄,但更多的地方则吃鸡蛋和米汤而忌吃鱼肉。这样,坐月子后女子连走路都没有劲,但是奶却特别多,现在孕妇专吃鸡鸭鱼肉和营养品,但缺奶者却比比皆是。

晋南,生了孩子第四、六天不准外人进产房,有四六之说,意思是这两天有邪气,如有外人进房会带来邪气,小孩就会中邪抽风。同样,孕妇生产后一个月内不得进别人家,俗传此时带着血身子,会给大家带来邪气。与怀孕时一样,产妇也不能进新房,忌参加红白喜事,据信四只眼看新人不好,埋死人也不能看,且腰上要系上一根红绳子,否则鬼缠身对双方都不好。

山西忌讳孕妇在娘家生孩子,也忌讳夫妻在娘家同房,晋南俗语道:“女婿上床,家败人亡。”

初一到初五,很多地方忌打碎东西,忌说不吉利之语。晋中一带正月里不吃包子,因有“气包子”之说,表示受气,生气,不吉利。

各地都有初一到初五不扫地、不泼水之禁,怕把财富倒出去,祁县一带是初一到十五都把扫地之土堆在家里,十五以后再倒掉。

山西各地都有“初五不出门,初六不回家”的俗传,认为初五出门会带来“穷土”。隰县一带平常象家里人出门后往往数天不扫地,忌扫地出门,否则会有不测之祸,不能平安回家。六月六在隰县也忌出门,据说是天下龙王磨刀之日,当天一般都要下雨,有“六月六,河水堆起羊骨头”的民谚,意即这天下雨连吃草的羊也可能淹死,当日一般不出远门以防不测之风云。

在很多地方看望亲人、病人一般不在中午、下午前往,而在每日清晨或上午为最佳时刻,否则会觉得对人家不礼貌,大有不义之举。在雁北一些地方老人病时忌送挂面,据说挂面代表年老久病,长期卧床不起。六十大寿时,礼品中必有麻花,麻花在本区域内代表长寿健康,而在晋南则不同,送挂面往往是礼尚往来之必备礼物,面条,挂面代表长寿。

在财产转移的买卖中,卖房子忌卖完柱脚,一般要留下一根做根,表示还要再建,卖牲口也忌带缰绳,表示留下它还要再养。这同养儿子留后同理,生生不息自在其中。

山西各地都有药锅不进家门的习俗。这是人们重视健康,忌讳送药上门的反映。在一个村中一般只有少数几家自己有药锅,一般人很少去买熬药器具,认为这是在买病进门,而拥有药锅者也乐于出借,认为这是送病出门。故而都是借用 ,用毕之后并不如期奉还,只是再有别人用时才去取,这样一直借传下去。如果奉还也忌拿进家门,常常是放在院中一个固定的地方,通报主人一声即可。

如果人们有病史,白马、黄牛的肉是绝对不能吃的,其它大牲口的肉也要少吃,但骡肉人们不忌,大概同骡子强壮结实有关。人们怕犯老病,母猪肉一般不吃,雁北一带也忌吃春天杀的羊,否则会旧病复发,猫狗也不能随意宰杀,因为它们不仅颇通人性,而且人们认为“猫狗七条命”,打死或吃其肉等于损自己的阴德,会在阴间受罪或转为猫狗。

很多地方忌畜牲半夜叫喊,也忌骡子不停地用蹄子挖地,认为这样很不吉利。晋南有些地方特别忌讳母牛在半夜叫,表示有人要死去。

在吕梁及河曲一带的山区,马鬃及牛骡身上的毛一般不予剪掉,待其自动脱落。老人讲:不如此,牲口干活时就不会出入平安,也会给主人带来灾难,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或者牲口半夜经常叫,主人一般都要把它卖掉或杀掉,以求得平安。

阳高,供敬祖宗的供品中要有肉制品,但供奉神灵则不能有肉制品,在为大仙爷供奉品时又必须有鸡蛋。

此外,山西各地还有忌讳黑夜扫地 、梳头 、更忌站在门里向门外泼水,或把水泼向太阳。灵丘一带不许给婴儿照镜子,认为这样会使孩子变成哑巴。晋东南有些地方儿女吃饭忌双肘放在膝上,认为这样会早死爹娘,女孩边梳头边吃东西也是犯忌的,俗信将来丈夫会扭着头发骂她。

山西民俗04

住宅房舍是人们定居的场所,也是人们一生当中近一半时间内的栖息地。特别是在农村,住宅作为个人财产的一部分,房子的多少、好坏,院落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家庭贫富和家庭成员是否能干的标志。所以,盖房子无论是对于结婚青年,还是家庭老小,都是一件头等重要的大事。

与城市建房一样,在自然环境中选屋建房要符合“大自然”的规矩。当然,农村住宅还要符合传统习俗的规矩。作为整个村庄的一部分,任何房舍的建设也要考虑与其他人家住房保持一种造型等方面的和谐。所以,住宅建筑不仅要处理好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也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的社会关系。同时还要与习俗与信仰保持一致。和谐是问题的关键,民间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家业兴旺、子孙昌盛,否则,家道衰败,子嗣无继,灾祸横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由此,在长期的历史风尘中就形成了一系列民俗禁忌、规矩和讲究。

█ 阎锡山故居

山西农村的住房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窑洞式住宅,一是建筑式房舍。按照中国人的建房规矩,选地要顺应自然地势,坐北朝南,这是根据地理气候环境,为了避风、向阳而设计的。靠山面水是一般的建房规则。忌讳房屋建在干燥无水处,或背阴潮湿的地方,同时也避免选择那些草木不生及正当流水的地方。凡是处在山谷冲射处、城门口、监狱门外、百川口的地方,绝不是建房的佳址。

总之,宅基地的选择一方面顺乎了自然要求,即有水有阳光,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求神话、避鬼崇、躲战乱、图清静、免灾害、多生殖、恐争讼的社会心理。

由于人口密度比较稀疏,也许还有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山西民间喜欢散居,山西也是个多山少平原的地区,因而坐北朝南的规矩在山区也有些变型。

在山西北部山区及吕梁一带主房的方向是依地型而定的,并不一定是坐北朝南。如在灵丘 ,一般东西南北哪面的山高,那一面就是土房的方向,其余面则是配房,这也许反映了人们的崇高心理。这当然是在四面环山的情况下的选择。

有些地方如临县,盖房子讲究对山不对沟,即背沟面山,以示吉利。但有些地方也不然,很多山区的房屋禁忌房子前面有高山和深沟,认为这是恶魔挡道,对主人不利。

█ 沁水县湘峪村,“十山九扭头,辈辈出诸侯”,樊山脚下走出了孙居相、孙鼎相等明代重臣

█ 临县碛口镇李家山村,形如凤凰展翅的布局,成为碛口晋商巨贾的家园

█ 临县碛口镇西湾村,又一处碛口巨商的家园

晋南一些地方的房屋建筑忌讳“靠空”,如果房子背后靠山崖、窖、地坑、沟渠等都会犯“空”,甚至连水井都是会犯忌的。但犯忌也有法破解,如果要清除这种现象,修上一条路横在房子与被忌者之间,就可以化“空”为实,清灾避祸。在平陆一带的很多村庄,细心观察可以发现,每个村庄的四个角上的房子往往略有变向,就是这种禁忌的结果,它反映了人们求“实”,求“稳”的心态。

“居不近市”,是山西民间习俗,这是中国传统主流价值观耻于经商的一种曲折反映。但农民们也非常忌讳自家的院落前面空旷而无遮掩,它往往给人以孤寂、单薄之感。

在晋中一带 ,我们进行田野调查时看到许多有趣的现象 ,一些村落中,那些建在村边及外围的院落,为了避免直对空野,他们所采取的办法是把院门转个方向朝村里开,不朝村外开。如果不得以朝外开,还有一个补救办法,即在大门顶上放一瓶子,叫“风水瓶”,把瓶口朝向空旷的门外,据主人说这样可以把野外吹来的邪气盛在瓶里面,以免影响住宅里人的平安。

今天,感兴趣的人在山西的许多农村都可发现,那些商店、学校等公共建筑往往都建在村庄的外围,背靠荒山野地,人们将这些建筑建在村庄外围,是要把原来处在村边的院落围在里面,禁忌的作用在这里是显而易见的。

在山西农村,建筑房舍很讲究格局,一般以一院四屋为定格,主房、偏房、院门、厕所各有定位,不可错乱,否则不吉。其中,特别忌讳把院落建成刀把形,刀把杀人不用刀,兆家败人亡。

在建房之时,门的设置属于“立门户”的大事,在建筑中是甚为重要的。院门被视为人的脸面一样是家庭的脸面,“立门户”甚至成了成家立业的代称,所以禁忌也最多。

一般讲,农村的院门忌冲河流、水井,恐被水射而生灾起祸。院门直对巷口也是不允许的,巷口是一支土箭,射向家中不祥。在晋南俗传“街门不走西北门,西北高而东南低,面向西北走脉气。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夏不凉。”如果不能避,就要在院门口上镶嵌一面镜子,即所指的“八卦镜”、“照妖镜”以破解,此种现象在晋南农村极为普遍。

此外,两户家门径直相对也是犯忌的,院门若如邻家相对,忌正冲,也忌门小。俗以为两门相对,双方都不吉利,尤其是门小的更遭其害。所以,在农村两门相接相对的现象极为罕见,即使有相对者也只是斜对,彼此错开。

█ 阳城县皇城村,大清相国陈廷敬故乡

█ 榆次常家庄园

█ 灵石县王家大院

对于一个院落来说,一般以向东的院门为善,向西的称阴门,除非万不得以一般不开西门,否则必须在门口安一屏障,或在胡同口正对的墙壁上镶块石碑,上面刻“泰山石敢当”之类的字样,以避邪风鬼魅的骚扰。

院门直对家门和窗户也是需要回避的。打对的门额窗额装镜子破解。此外,一般农舍院门之内也必有断壁墙以挡之。在吕梁一带,院门筑起来以后还要挂上桃木弓、柳木箭用以镇邪。

总之,这一类关于建房建院中门的开向 、方位的禁忌 ,一方面是与“开门卜凶吉”的俗信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门为家防之用”,都是尽量力求避凶趋吉的。当然,也是建房格局定位之中最受重视的。

房屋修好后,主人们喜欢在空荡荡的院子里点缀一些花草树木。对于山区农家小院来说,最好是种上几颗树,在离石一带讲究最好不种开花树,而在交城一带又忌种桑树,除了当地俗传的桑仙树“伤心”之外,作为一种禁忌,桑与丧谐音,人们认为这都具有某种传染性,不吉利,桑往往被人们谐音为丧失人口,留不住后代,所以不种。晋南有些村庄则忌在院中栽种葡萄树,认为不吉。

在同一处聚居的各家邻里,建房的高度按习俗应大体一致,忌南邻和西邻的房子高过自已的屋子。在晋南俗传“北高不算高,南高压断腰,东高不算高,西高压断腰”。如果一家的房子比另一家低了,那么就要在中间的房屋顶上多筑一砖高,或修筑一个小小的类似庙宇的亭子,以保持平衡。居高不让者,显然有居高临下之势,以势压人,据说会压了别人的运气和吉利,甚至风水。大病小灾都会归因于此。这种情况在农村会导致邻里纠纷,甚至会结下世代怨仇。

厕所的位置也是要慎重考虑的;一般安置在西南角,有“五鬼头上安茅房”之说,排水沟也不能通过别人家的宅院,更不可正对别人的家门。邻家屋檐的水也忌滴在院中,认为是污水、憨水,影响自家运气。此外,房屋顶上如修建吉兽猛兽者,也不能让脊瞰吻兽张开大嘴面对人家,有吃掉别人之嫌。这类禁忌在山西汾河古地的人口稠密村庄中更为多见,不仅具有巫术色彩,更有一些旧时代礼法的阴影。

女儿出嫁后不能回娘家过年,回娘家夫妻俩不能同房睡?该当真吗?

文丨饭饭妈

过年的时候,在微信群里看到这样一件事情,朋友小丽去年因为疫情的缘故,一整年都没有回过娘家,所以就想着今年过年的时候,回家多待个几天。

但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她家父母竟然让她不要回娘家,还表示女儿已经嫁出去了,就不能在娘家过年了,让她等到初三的时候再回娘家。

小丽虽然心有不悦,但毕竟是自己的父母,就没有说什么,一直等到初三才和老公回的家。

因为路途比较远,小丽就打算和老公在娘家住一晚再回去。

但是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小丽妈妈让小丽和自己的妹妹睡觉,表示老家有规矩,回娘家的夫妻不能睡在一起,不然会对娘家不好。

虽然小丽按照父母要求的做了,但心里还是觉得不太舒服,所以就在群里说了这件事。

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有这样要求的不仅是小丽父母,还有很多朋友家的父母,都提出了这个要求,甚至都没让女儿过年的时候回家。

那么为什么会有“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的习俗,即使回娘家,夫妻也不能睡一起”的说法呢?下面就带各位具体了解一下。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

其实在城市家庭,一般是没有这样的说法的,一般有这种说法的,多半是在过去或者农村地区。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说法出现的呢?

老人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有很多老一辈的人会有这样的观念,认为女儿嫁出去以后,就是别人家的人了,所以女儿即使回家,也只能算作客人。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老人会觉得女儿既然已经是外人,那就没必要回来过年,特别是在年三十,大年初一这样重要的日子。

那么这种观念在很多农村家庭依然存在,甚至还会影响到日常的生活,这在新闻报道当中并不少见。例如有的地方会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就是外人,所以在继承家产,分地分房的时候,就没有继承的权利。

过去家里没有太多的房间可以住

在过去,很多家庭的条件不是很好,可能一大家子人只能挤在一个屋里睡觉,所以根本没有小夫妻的私人空间。

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现在大家的经济条件好了起来,但是这一习俗却遗留了下来,所以会认为小夫妻回了娘家后,是不能睡在一起的。

有的地方之所以会有这种说法,是因为觉得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如果小夫妻俩同间房睡,可能会闹出一些不必要的尴尬,所以才会有不能睡一起的说法。

传统观念、迷信的缘故

那么有些家庭会有这样的讲究,其实和家里人太过迷信,相信传统观念有关。

因为在有些地区,人们认为小夫妻俩作为外人,如果同间房睡觉的话,会给家里带来晦气,所以不能让小夫妻同间房睡。

又有的家庭认为,小夫妻俩作为外人,在家里同间房睡觉,会商量着把家里的财气偷走,所以不能让其同间房睡觉。

那么这些想法都是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但因为祖祖辈辈一直这么流传,所以才会使得许多外嫁的女儿回家后,被家里人当成外人对待。

家长该如何让孩子正确面对习俗讲究?

那么面对各种各样的习俗、讲究,肯定不能照搬全收,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习俗、风俗都是好的。

所以在面对这些习俗、讲究的时候,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有着正确的认识,千万不能让孩子也陷入怪圈当中。

1)要让孩子正确认识习俗、讲究

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习俗、讲究,那么在面对这些的时候,孩子首先要有个正确的认识,要明白这些习俗、讲究的由来究竟是什么?

因为现在的孩子已经不同于过去,家长不能强制性地让孩子接受、理解这些,所以家长应该告诉孩子背后的故事。

那么孩子通过其背后的故事或原因,往往也能更好地去认识习俗、风俗,特别是对一些广为流传,带有正面意义的中国传统习俗,也能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

2)要让孩子分辨精华,去除糟粕

那么面对各种各样的风俗、习俗,家长也不能让孩子照搬全收,因为在这些里面,并不是所有内容都是好的,甚至有些是比较落后的糟粕。

因此作为家长,要让孩子进行分辨,明白哪些是可以延续下去的,而哪些只是单纯的封建迷信。

例如像“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回家过年”这种习俗就应该去除,毕竟像这种习俗只是封建迷信,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而且也不利于家庭和睦。

而像过年要串门拜年,迎财神这些有好寓意的习俗,家长就可以和孩子进行讨论,让孩子明白其为什么具有保留的意义。

3)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要相信封建迷信

那么作为家长,如果想要避免自家孩子受到封建迷信的影响,其实自己要以身作则起来,这样才能起到好的示范作用。

有的老人是重男轻女的思想,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如果孩子家长也是这样对待自己孩子的,那么这种糟粕思想只会代代相传下去,并不能从根本得到改善。

所以家长也要以身作则,让孩子明白哪些习俗是可以继续坚持的,哪些是要坚决抵制的。

面对现在各种各样的习俗,家长一定要做好甄别与教育。毕竟现在是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只有家长做好把关工作,才能让孩子在新的环境中成长。

那么有些过年的传统习俗,虽然在我们年轻一代人的眼里,似乎是不太合适的,但如果不太会影响到自身,其实也可以试着去遵守。

毕竟过年就是图个团圆、乐呵,没必要闹得大家都不愉快。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夫妻不能睡在一起?原来有讲究

昨天,我在妈妈群里看到一个话题引起了我的兴趣。一个小伙伴提到她是远嫁的,平时很少有时间回娘家,只有过年和暑假才回去住上几天。她的丈夫也会陪着她一起回娘家。

这样的情况已经成为了她们每年的惯例,她的妈妈也早已习惯提前把被子晒晒,给她们腾出一间屋子。然而,今年当她打电话告诉妈妈她打算带着孩子回娘家住一段时间时,妈妈却迟疑了半晌,然后问了句“你丈夫也来住吗?”

她纳闷极了,问妈妈到底发生了什么。她的妈妈支支吾吾地说“你弟妹怀孕了,辞职在家养胎。她说作为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后夫妻俩不能住在一起。”

听到这个,她的心中充满了郁闷。她的弟弟结婚的时候,她正好怀了二胎。她觉得这并没有什么,结果她的弟媳结婚几年都没有怀孕。后来她听说弟媳好像还埋怨她怀孕参加婚礼。

这让她感到非常沮丧。作为姐姐,在她看来,怀孕并不是不能参加婚礼的理由。还有,难道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连回娘家住几天都不行吗?

其实,在很多地方都存在类似的习俗,比如出嫁的女儿不能回娘家坐月子,大年三十那天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回娘家过年等等。

那么,为什么传统习俗中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时夫妻不能睡在一起呢?对此,有三种解释。

首先,有人说,如果娘家有兄弟,女儿回娘家坐月子、过年、夫妻睡在一起对娘家不好,会给娘家带来不好的运气。特别是会对娘家的男孩子的健康和运气产生冲击。

其次,过去大家家庭条件都比较困难,房子也比较少。嫁出去的女儿回家就相当于客人,尤其是女婿跟着一起回来。

娘家人要准备好酒菜,把最好的房间和铺盖腾出来。如果女儿和女婿迟迟不回家,娘家人会倍感压力,但又不好意思开口催促。因此,就制定了一个规矩,规定女儿和女婿不能在娘家一起住。这其实是一种变相地告诉女儿和女婿,想要同房就赶紧回家吧。

第三种说法是,出嫁的女儿总是回娘家住很久是不光彩的事。即使女儿和女婿一起回娘家住,也会引起许多闲话。

别人会认为女儿和婆家关系不好,所以才不得不在娘家住。特别是在中秋节和大年三十这样的团圆节日,娘家更不愿意让女儿和女婿回来。不是不想,而是希望女儿在婆家过得好。

娘家不好意思催促小两口赶紧回家,所以就只能制定这种规矩。

坦白说,对于出嫁的女儿来说,这样的讲究多少有些让人不舒服。如果是独生女,或许就没有必要讲究这些了。

但是如果娘家有兄弟,并且当地也流行这种习俗,还是尽量遵守一下为好。尽管听起来有些迷信,但为了家庭的和睦,还是应该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两口子高高兴兴地回娘家,也不能因为这个问题而扫兴。夫妻俩只是在娘家的这几天不住一起,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何必因此而闹得不愉快。

而且万一娘家真的有些让人忌讳的事情,被刚好落在你头上,那可就更加糟糕了。所以,对于这种情况,最好还是能够理解并尊重当地的传统习俗。毕竟,一家人的和睦才是最重要的。

老人言:夫妻两人回娘家,可以过夜,但不能同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