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四季、时辰、人物的成语锦集
描写四季的成语
春天: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春意盎然、春意正浓、风和日丽、春花烂漫、鸟语花香、百鸟鸣春、百花齐放、莺歌燕舞、万紫千红、春雨如油、生机勃勃、春色满园、春意盎然、和风细雨
夏天:赤日炎炎、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挥汗如雨、大汗淋漓、鸟语蝉鸣、万木葱茏、枝繁叶茂、莲叶满池
秋天: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送爽、秋菊怒放、秋菊傲骨、秋色迷人、秋色宜人、金桂飘香、果实累累、北雁南飞、满山红叶、五谷丰登、芦花飘扬
冬天:天寒地冻、北风呼啸、滴水成冰、寒冬腊月、瑞雪纷飞、冰天雪地、冰封雪盖、漫天飞雪、白雪皑皑、冰封大地
描写一天时间的成语
早晨:东方欲晓、旭日东升、万物初醒、空气清醒、雄鸡报晓、晨雾弥漫、晨光绚丽
中午:烈日当头、丽日临空、艳阳高照、万里无云、碧空如洗
傍晚:日落西山、夕阳西斜、残阳如血、炊烟四起、百鸟归林、华灯初上、夜幕低垂、日薄西山
夜晚:夜深人静、月明星稀、夜色柔美、夜色迷人、深更半夜、漫漫长夜
形容花草的成语
花:花红柳绿、花色迷人、花香醉人、花枝招展、百花齐放、百花盛开、百花争艳、绚丽多彩、五彩缤纷、万紫千红、春暖花开、鸟语花香、姹紫嫣红、花红柳绿、百花争艳、锦上添花、春花秋月、花团锦簇
草:绿草如茵、一碧千里、杂草丛生、生机勃勃
树:苍翠挺拔、郁郁葱葱、枯木逢春、秀丽多姿、青翠欲滴、林海雪原、耸入云天
山:寸草不生、山清水秀、青山绿水、高耸入云、崇山峻岭、山明水秀、山穷水尽、大好山河、地动山摇、高山深涧、悬崖峭壁、峰峦雄伟、漫山遍野、江山如画、锦绣山河、荒山野地
水:水流湍急、水平如镜、高山流水、千山万水、水滴石穿、水乳交融、滴水不漏、洪水猛兽、流水无情
描写天气的成语
雪:大雪纷飞、大雪封山、鹅毛大雪、漫天飞雪、瑞雪纷飞、风雪交加
雷电:电光石火、雷电大作、惊天动地、春雷滚滚、电劈石击、雷电交加
雨:阴雨连绵、牛毛细雨、秋雨连绵、随风飘洒、倾盆大雨、狂风暴雨、大雨淋漓、暴雨如注、大雨滂沱、瓢泼大雨、大雨倾盆、风雨交加、风调雨顺、和风细雨、狂风暴雨、春风化雨、风雨飘摇、斜风细雨
风:秋风送爽、金风送爽、北风呼啸、微风习习、寒风刺骨、风和日丽
云:彩云满天、天高云淡、乌云翻滚、彤云密布、九霄云外、腾云驾雾、壮志凌云、风云变幻、风起云涌、行云流水、风卷残云、浮云蔽日、孤云野鹤、烟消云散
日:旭日东升、日上三竿、一轮红日、日高三尺、艳阳高照、烈日当头、骄阳似火、日影西斜
天空:碧空万里、浩浩长空、晴空万里、万里无云、碧空如洗
描写说话的成语
直言不讳、无所顾忌、拐弯抹角、真心诚意、故弄玄虚、侃侃而谈、滔滔不绝、虚情假意、推心置腹、旁敲侧击、喋喋不休、慢条斯理、含糊其词、振振有辞、肆无忌惮、大言不惭、娓娓动听、绘声绘色、对答如流、自圆其说、闲言碎语
描写热闹繁荣的成语
摩肩接踵、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纷至沓来、花花世界、举袖为云、挥汗如雨、络绎不绝、门庭若市、万人空巷、水泄不通、人声鼎沸、人欢马叫、人山人海、震耳欲聋、座无虚席
描写人物的成语
人物神态:心旷神怡、心平气和、目不转睛、呆若木鸡、眉开眼笑、愁眉苦脸、愁眉紧锁、目瞪口呆、垂头丧气、嬉皮笑脸
友情:推心置腹、肝胆相照、情同手足、志同道合、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同甘共苦、关怀备注、心心相印、海誓山盟、拔刀相助、亲密无间
心理活动:忐忑不安、心惊肉跳、心神不定、心猿意马、心慌意乱、七上八下、心急如焚
努力:见贤思齐、名列前茅、平步青云、弃暗投明、弃旧图新、青云直上、水涨船高、痛改前非、突飞猛进、脱胎换骨、再接再厉
人物神态:神采奕奕、眉飞色舞、昂首挺胸、惊慌失措、漫不经心、垂头丧气、没精打采、愁眉苦脸、大惊失色、炯炯有神
学习:学无止境、真才实学、学而不倦、发奋图强、废寝忘食、争分夺秒、孜孜不倦、笨鸟先飞、闻鸡起舞、自强不息、不甘示弱、全力以赴、力争上游、披荆斩棘
容貌或体态: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出水芙蓉、明眸皓齿、美如冠玉、倾国倾城、国色天香、鹤发童颜、眉清目秀、和蔼可亲、心慈面善、张牙舞爪、愁眉苦脸、冰清玉洁、雍容华贵、文质彬彬、威风凛凛、老态龙钟、虎背熊腰、如花似玉、容光焕发、落落大方、骨瘦如柴、大腹便便、面黄肌瘦、其貌不扬、蓬头垢面、弱不禁风
骄傲:班门弄斧、孤芳自赏、居功自傲、目中无人、妄自尊大、忘乎所以、惟我独尊、自高自大、自鸣得意、自我陶醉、自命不凡、目空一切
人多:人山人海、人声喧哗、人声嘈杂、人如潮涌、摩肩接踵
高尚:暗室不欺、不同流俗、不欺暗室、不忘沟壑、赤子之心、德厚流光、高情远致、高山景行、功德无量、厚德载物、蕙心纨质、见危授命、精金良玉、敬老慈幼、良金美玉、明德惟馨、年高德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青天白日、山高水长、拾金不昧、玉洁松贞、云中白鹤、志士仁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尊贵:不虞之誉、不言而信、不恶而严、荣华富贵、山中宰相、师道尊严
宽容:海阔天空、呼牛呼马、豁达大度、既往不咎、宽大为怀、宽宏大量、网开一面、息事宁人、下不为例、以德报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知情达理
出名:草木知威、驰名中外、大名鼎鼎、德高望重、风云人物、功成名遂、功标青史、赫赫有名、举世闻名、如雷贯耳、声振寰宇、威望素着
杰出:风流人物、风华正茂、伏龙凤雏、盖世英雄、盖世无双、鹤立鸡群、鹤鸣之士、金榜题名、举世无双、绝世超伦、昆山片玉、人中之龙、首屈一指
助人:将伯之助、解衣推食、救死扶伤、绝甘分少、普度众生、轻财好施、设身处地、疏财仗义、为民请命、雪中送炭、与人为善、云行雨施、仗义疏财、助人为乐
荣耀:生荣死哀、死得其所、万古千秋、万古流芳、为国捐躯
有志气:乘风破浪、顶天立地、鸿鹄之志、九天揽月、夸父追日、老骤伏枥、老当益壮、力争上游、陵云之志、猛志常在、磨杵成针、十载寒窗、铁杵成针、心小志大、胸怀大志、雄心壮志、移山倒海、迎头赶上、愚公移山、争强好胜、知难而进、治国安民、志在四方、中流击楫、壮志凌云、自力更生、自强不息、自求多福、自食其力、有志者事竟成、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春/
好句
✍ 1、春天来了,万物从沉睡中苏醒,春草、树木开始抽出嫩芽。
✍ 2、春雨来时,我快步走上了小路,呼吸新鲜的空气,接触春的气息,心情格外舒畅。
✍ 3、山上这儿一片红,那儿一片白,远看就像在绿色的山上镶了一颗颗红宝石,飘着一朵朵白云,多像一幅无边无际的水彩画呀。
✍ 4、春雨刚过,幼嫩的花草顶着一串串水珠,贪婪地吮吸着大自然的甘露,高大的白桦树抽出新枝条,一片片娇嫩的小叶芽从枝条里钻出来,也要喝个痛快。
✍ 5、河对面,一片绿油油的麦苗迎着春风摆动,和垂柳互相问好。
春/
好段
✍ 1、春天来临,小河两岸的野花、枯草、杨柳,在河水的轻抚中,揉弄着黄眉绿眼,舒展着轻软的胳膊。当晨雾消失,太阳升起的时候,阳光洒在河面上,露出一大片红色,多像美丽的少女脸上的红晕。渐渐地,河面镀上一层金光,微风吹拂,顿时,金缎被扯成无数块小片,在河面上飘荡着„„再看看河中那密密麻麻的小鱼,嬉戏的鸭子,还有岸边漂浮的像小铜钱般大小的浮萍,这一切使小河春意浓浓、生机勃勃。
✍ 2、春天,春姑娘披着绿纱衣悄悄地走来了,她把温暖抛向了大地,抛向会变色的“地毯”。小草从地下钻出来,在春雨的滋润下长高,在阳光的照耀下长壮。没过几天,这草地就变成了一块绿色的“地毯”。此时,草地上到处充满了生机,小草只有一厘米高,绿得可爱,踩在脚下,像是一块大海绵。
夏/
好句
✍ 1、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一会儿便是乌云滚滚、电闪雷鸣。
✍ 2、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里跳动着走来了。七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般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躲得无影无踪。
✍ 3、火球似的太阳高悬空中,炙烤着大地,地上热浪腾腾,灼面而来。如果在水泥场上刷上一层面糊糊,定能很快烤成一大块香喷喷的烙饼,叫人眼馋。
✍ 4、风来了,云黑了,电闪了,雷公公跑来了,哗!哗哗!大雨快活地落下来。
夏/
好段
✍ 1、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的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的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
✍ 2、我爱鸟语花香的春天,更喜欢绚丽多姿的夏天。夏天虽然炎热,但它也给人们带来不少欢乐。小朋友们脱去了春装,穿上了短衣短裤,爱美的小女孩则穿上了漂亮的连衣裙,象翩翩起舞的蝴蝶;男生们换上短裤在清澈见底的游泳池中游泳。夏天的景色也是很美丽的。树木长得郁郁葱葱,阳光从枝叶间照射出来。池塘里的荷花还含苞待放,多情的蜻蜓就早已经落在上面了。花丛中,美人蕉和紫罗兰争奇斗艳的开放。
秋/
好句
✍ 1、秋天带着一身金黄,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到了人间。
✍ 2、秋光绚丽,金风送爽,如海的高粱举起火把,无边的大豆摇响铜铃。
✍ 3、啊,秋雨把梧桐哥的衣裳打黄啦,给秋天添上了一身神秘的彩装。
✍ 4、草坪边上的枫树开始飘下几片黄中透红的落叶,它们像小鸟在飞。啊!原来是秋风让落叶长了翅膀。
✍ 5、树叶由绿变黄了,纷纷扬扬地打着旋儿落了下来,软绵绵的样子;枫树上的叶子红红的
✍ 6、好像一团大红云似的,树叶在秋风的催促下,在空中跳着舞,终于掉到河流里,好像一只小船似的飘来飘去。
秋/
好段
✍ 1、一年四季中我最爱秋天。爱秋天的天,高远而纯净;爱秋天的风,清新而凉爽;爱秋天的雨,绵密而灵逸;爱秋天的色彩,缤纷而绚丽;爱秋天的气氛,成熟而迷人。
✍ 2、秋天,树叶黄了,挂在树上,好像一朵朵黄色的小花;飘落在空中,像一只只黄色的蝴蝶;落在树旁的小河里,仿佛是金色的小船。
✍ 3、金秋十月,树上那稀稀拉拉的叶子,干得像旱烟叶一样。大地妈妈敞开宽阔的胸怀像是在迎接、拥抱归来的孩子,落叶回到大地妈妈的怀里,甜蜜地跟泥土睡在一起。
✍ 4、秋天是丰收的季节,高粱低下头,脸红红的;玉米长出长长的胡须,像是在说:“快来收割吧。”真的是,秋风一吹,到处是一片金黄,到处是片片红云。 秋天,收获的是春天播下的希望;秋天,收获的是春天的种子。啊,我爱秋天!几片树叶落在地上,风儿吹着它们旋转飞舞。
冬/
好句
✍ 1、纷纷扬扬,一场瑞雪,清晨,遍地皆白,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
✍ 2、凛冽的寒风卷着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而来,顿时,一座座山银装素裹,漫天皆白。
✍ 3、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在这广漠的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 4、冬天,雪花像晶莹透明的小精灵,调皮地翻着跟斗飘落在山腰上,落在大地上。草原上白雪皑皑,是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棵棵苍松仍油绿一片,只是上面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风儿拂过,美丽的雪球簌簌地落下来,雪末儿映着阳光,像五光十色的玉屑。
冬/
好段
✍ 1、冬天来了,冬像一位爱干净的小女孩儿,浑身雪白,连幕布也由金黄而变得雪白了。冬戴着雪白的绒帽,浑身穿着白色的绒衣裤,脚上着一双白皮靴,就像一个可爱的白绒球一般。她用胖胖的小手,指挥着雪花向大地飞舞,去清除那里的污垢。雪花们顺从地听从冬的指挥,舞动着美丽的六角形身体,飘落在大地上。不一会儿,大地便白茫茫一片,成了白雪世界。
✍ 2、冬天到了,清晨风吹在脸上很像刀割一样,我们穿的衣服也变多了。树上的叶子有的变黄了,纷纷飘下来,有的叶子变红了。屋顶上有一层白霜,早上起来觉得很冷。说明冬天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了,离我们越来越近。
我是超人老师,每天为大家更新小学、初中资料。如果觉得好的话,记得关注我哦。
5 个关于 duck 鸭的成语
As easy as duck soup:轻而易举,小菜一碟He always says, making money for himself is as easy as duck soup. 他总是说,挣钱对他来说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
To take to something like a duck to water: 轻而易举做某事I thought he was going to have a hard time learning English, but he has taken to it like a duck to water. 我以为学英语对他而言会很困难,没想到他很自然很轻易地就学会了。
To pour water on a duck's back:白费力气,无济于事Don’t talk to him about it. No matter how hard you try, you are not going to change him. It would be like pouring water on a duck’s back. You aren’t going to see any results. 别跟他说这么多,无论你多努力,都无法改变他的。就像往鸭背上泼水一样,不过是白费力气。你不会看到任何结果的。
To have one's ducks in a row: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做好充分准备Just when I felt like I had all my ducks in a row, the company decided to change its policies. 正当我觉得做好充分准备的时候,公司决定改变政策。
To be like water off a duck's back: 耳边风What he says doesn’t bother me. His words are like water off a duck’s back. 他说什么都无法困扰到我,因为他的话就像耳边风一样,根本听不见。
烧烤里的“礼乐”精神
来源:大众日报
原标题:肉串、心管、板筋、烤韭菜、烤蘑菇……当这些食材的名字出现时,每个人心底对烧烤的渴望就被唤醒了。你以为你只是撸了顿串,不,那还是一种文化的“味道”——
烧烤里的礼乐精神
为什么烧烤会这么火爆?烧烤为什么能成为夜生活的“C位担当”?诗歌里的烧烤,是什么“味道”?历史上的山东人,又是怎么撸串的?烧烤文化还能彰显出千古礼乐归东鲁?大俗即大雅,请看记者的文化解读。
反映了济南文化的包容性
夏日的晚上,人声鼎沸的烧烤店里,三五好友马扎上一坐,撸串的生活就在泉城济南的夜幕下“上演”。
济南的露天烧烤被取缔前,都是以地摊儿为主的经营模式,在接地气的地角开店:胡同口、街两边、马路牙子上,全都是铁桌板凳配马扎,烧烤扎啤配龙虾。一到春夏季节,夜幕降临,马路边深吸一口气,都是烧烤的味道。近几年来,出于环保需要,济南烧烤搬进了室内,但坐马扎练摊的习惯没有变。
烧烤多在夜间。实际上,济南的夜市由来已久。“津浦胶济铁路参错,汽动鸣雷,挥汗成雨,灯辉不夜,道洒无尘,是以五方杂处,万货云集。经营伊始,发达如此,将来状况如何其恢扩更当如何耶”形象描述了开埠仅十年后济南的“夜经济”之繁盛。
20世纪80年代,烧烤便在济南火了起来。作家魏新在《烤的串》中曾提到,济南第一批烧烤集中出现在经一纬九路附近,因此那里的烧烤多以“一九”命名。彼时的烧烤,价格低廉,却奠定了济南烧烤文化的一大灵魂——市井。
“90年代人们的经济收入低,路边的烧烤给市民一种安全的消费感受。”济南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征说,而且济南悠久的商业传统和交通枢纽的位置,集聚了省内甚至北方的大量人流物流。市井的就是大众的。烧烤迅速征服了济南人的味蕾和钱包,成为了济南人夜晚的一大活动。
十几年来,“济南的羊肉串好吃”“去济南必吃羊肉串”的类似说法在网络、旅游攻略、外省人来济见闻中广为流传。时间久了,济南一度有了“串儿都”之称。
“串儿都”就是说济南人爱撸串、吃烧烤。曾当选过“金牌导游”的山东人宝哥告诉记者,很多外地游客来济南的目的地之一就是济南的烧烤店,在逛完了大明湖趵突泉等知名景点后,一定要喝一杯扎啤、吃一顿济南的烧烤。
在年轻人云集的B站,外地人来济南吃烧烤的“探店”视频非常火爆,甚至还总结出一道在济南吃烧烤的基本流程:进门找桌坐下,先点基本菜:花生毛豆拍黄瓜,豆腐皮土豆丝加啤酒,加上一盘“嘎啦油子”,各种小串送上来,最后来盘红艳艳的小龙虾。
青岛人大翔曾来济南出差,去朋友推荐的一家烧烤店“探店”。“在济南吃烧烤,根本不需要点菜。就是过去那种吃夜摊儿、大排档的感觉,很爽!”
烧烤为什么这么受欢迎?老金烧烤泉城路店店长武峰认为,客观上说,夏季来临,人们喜欢在外面撸串、喝啤酒消夏。当下受疫情影响,电影院、KTV、桑拿、游乐场,很多没复工开业,撸串释放,吃顿烧烤,便一跃成为舒缓压力的最佳方式。
济南烧烤为什么这么火?魏新在《烤的串》中说,“济南的小串品种多,味道足,细嫩口感恰到好处。”内蒙古的烤全羊虽然很好吃,但吃几口就容易饱,济南的小串可以吃很多,聊很久。
“济南烧烤的红火还跟山东人的豪爽义气有关。”王征说,烧烤文化反映了济南文化的包容性。“济南大雅大俗,雅过许多城市,也俗过许多城市。”
升腾的烟火气,最抚慰人心
这几年,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火爆,却在一些济南人中引起议论。“市面上那么多美食纪录片竟然都没提过济南,济南的烧烤文化必须拥有姓名。”武峰戏谑说。
即便如此,《人生一串》中对于中国人爱吃烧烤的挖掘,也让人深深感到烧烤这种烹饪方式背后的那些“嬉笑怒骂,柴米油盐,人间戏梦,滚滚红尘”。
济南有多少家烧烤店?记者没查到确切数字。但热爱撸串的济南人张庆镭说,每个济南人都有自己的“私房”烧烤店。除了知名的品牌烧烤店,很多济南人都能说出街角不起眼的烧烤店。有的店面很小不起眼,但推门一看,里面坐满了人。
济南人对烤串的热爱,让很多饭店起死回生。采访中,一位餐饮界人士提到一个故事:多年前,玉函路北口有家做牛尾和牛排的饭店,生意一般,后来转变经营思路,改卖烤串,做成了知名品牌,成为很多外地人来济的必去之地。
在济南,一起吃过饭,可能只是泛泛之交,而一起撸过串,则显得关系亲密。宝哥告诉记者,最喜欢烧烤摊的烟火气、惬意、放松和畅快的体验。烧烤摊上没有什么高消费,点菜时不用反复掂量,花生、毛豆、拍黄瓜,上点烤串和啤酒,大家平起平坐,谁也不用矫情。
“当你坐在马扎上撸起串喝起啤酒,你已经卸下了种种身份和生活压力,人生种种都在串里、酒里。”宝哥和朋友最爱去的,是家门口的烧烤店,夏日的傍晚,穿着拖鞋走过去,寻个座儿坐下,三五好友聚在一起,看个球赛,工作、家庭都聊聊,诉苦谈心,十分惬意。
烧烤文化曾弥漫礼乐精神
烧烤,可能是人类最原始的烹调方式了。济南大学文旅烹饪学院教授朱海涛说,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烹饪方法,如果从人类使用火开始计算,烧烤已经有170万年的历史了。烧烤最初是在火上将食物烹调至可食用,在人类学会用火之后到陶器发明之前这段漫长的时间里,我们的祖先一直沿用着这种烹饪方式。
汉代的《白虎通义》一书就总结过“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直到“禽兽不足”。晋代的《帝王世纪》中记述先秦史时说“庖牺‘取牺牲以供庖厨,食天下。’”庖牺就是我们的华夏先祖伏羲,是制服野兽的意思。在《易·系辞》中又说伏羲“结绳而为网罟”,即织渔网捕鱼。
烧制熟的食物,无论从味道还是营养健康的角度,显然更符合人类的身体需求。烧烤,也很有可能是人类能够成功钻木取火的本能驱使所致。
古代没有“烤”字,只有“炙”字,《说文解字》中提到,“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这个汉字形象表达出烧烤的美味:就是把肉放在火上烤。成语“脍炙人口”中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
《诗经·小雅》中对烧烤多有记载。如《小雅·楚茨》中记载:“执爨踖踖,为俎孔硕,或燔或炙。”说的是贵族们祭祀祖先时,必须要用烤肉。《小雅·瓠叶》中记载“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说明当时的人们就已经知道:烤肉必须要配上酒才够味。
与时下我们眼中有着浓浓烟火气息和市井味道的烧烤不同,最初,烤肉、酒都是“稀缺”物品,为贵族们祭祀或食用。《礼记·曲礼上》记载的“毋嘬炙”这三个字,说的是:吃烤肉不要一口吞下,要注意形象、细细品味。这和我们如今用牙齿撕扯肉、大口撸串喝扎啤的烧烤文化相去甚远。
的确,先秦时代的“烧烤文化”弥漫着浓浓的礼乐精神。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在《百家讲坛》“漫话《诗经》”时也曾提到,在《诗经·小雅》中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的宴飨诗,是对当时礼乐文化的一种文学表现。宴饮中的仪式,体现了礼的规则和人的内在道德风范。宴飨不是单纯为了享乐,还有政治目的。周之国君、诸侯、群臣大都是同姓子弟或姻亲,周统治者十分重视血缘亲族关系,利用这种宗法关系来加强统治。在这些宴饮中,发挥的是亲亲之道,宗法之义。
历史上,山东人这样“撸串”
汉代墓葬中出土的大量画像石、画像砖上,都曾留下过古人烧烤的情景:偌大的厨房里,有人宰羊切肉、有人穿串、有人烧烤、有人端盘子……场面很是热闹。马王堆一号汉墓就出土过烤肉用的扇子。而张骞出使西域,让各种香辛料也开始风靡起来,极大地丰富了烤肉的味觉层次。
在临沂的五里堡村,考古学家还发现过两幅东汉晚期的石残墓画像,上面都刻有烤肉串的景象。两幅画中的人物用两根叉的工具来串肉,然后放在鼎上烧烤,并且用扇子扇火,就像现代人烤羊肉串一样。其中一幅画中,“烤肉师傅”的身后,还有圆形案板,上面还有切好的肉块;另一幅画中,“烤肉师傅”身后悬挂着动物的腿、羊牛的头等。
这两幅画堪称是古代古人朋友圈里的“相册”,再现了一千八百多年前山东人的烤串、撸串风貌。沧海桑田没能损坏这些画面,栩栩如生的程度几乎能让人看到古人嘴角流下的口水。
魏晋南北朝时期,烧烤这种饮食方式从贵族开始向民间普及。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还专门列有《炙法》篇,记载了21种烤肉的方式。
历史上的山东人或许带着“烧烤”的基因。朱海涛幽默地说。贾思勰出生于山东益都,也就是今天的寿光。他在《齐民要术》中介绍其他烹饪法时,只是着墨于讲解制作过程,唯独对于“炙”这种烹饪法,既有制作过程亦附加有诸多精辟的赞誉。
比如,“炙豚法”就有“色如琥珀,又类真金,入口则削状若凌雪,含浆膏润,特异凡常也”,如“棒炙”就有“迥转急炙,色白热食,含浆滑美”,如“牛肱炙”就有“逼火急炙,令上劈裂,然后割之,则脆而甚美”,如“灌肠法”就有“两条夹而炙之,割食甚香美”等等,不一而足。
“宋代山东人更是极品‘吃货’,经常围炉而坐饮酒烤肉。”朱海涛说,山东济南人、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说的就是在战场上烤肉,分给部下。其中提到的“八百里”是一种珍贵的牛。《世说新语·汰侈》记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八百里炙”就是烤牛肉。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日用之首。华夏大地上,各类烹饪方式、烹饪器皿演变的背后,是古人科技和人文进步的直接体现。而最早出现的“烧烤”文化,也绵延几千年,从人类的本能发展成一种现代人必不可少、充满浓浓人情味的消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