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凤鸣歧山四方扬女命(凤鸣岐山四方扬)

凤鸣歧山四方扬女命(凤鸣岐山四方扬)

“凤鸣”喻指夫妻感情和洽

凤鸣花谷位于凤鸣镇所辖9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之一的江渔村。说到“凤鸣”,顾名思义,指凤凰打鸣、吟唱。上网询问“度娘”,词意却不仅于此。

凤鸣,比喻优美的乐声。语见刘向(汉)《列仙传·萧史》:“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亦见冯梦龙(明) 《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七回:“穆公命巧匠,剖此美玉为笙。女吹之,声如凤鸣。”

此外,比喻夫妻感情和洽。语见吴坰(宋) 《五总志》:“白屋同愁,已失凤鸣之侣;朱门自乐,难容乌合之人。”

有个著名的成语叫“凤鸣岐山”。凤鸣岐山的典故,指的是周朝将兴盛前,岐山有凤凰栖息鸣叫,人们认为凤凰是由于文王的德政才来的,是周兴盛的吉兆。也以凤比喻周文王。

岐山是周朝的发源地,也叫西岐,现在的地方是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凰,祥鸟,雄曰凤,雌曰凰,天下有德乃现。这是一般辞书对“凤凰”的解释。传说周文王在岐山时,有凤凰来岐山。

说到彭山凤鸣镇,此地位于眉山市彭山区东南,彭祖山蔍、岷江之滨,依山傍水,绿水青山,人杰地灵,和熙宜居。南北朝时期(公元535年)即为县治所在地,那可是千年古镇。岁月悠悠,传说无止境。相传城北古柏参天,苍松叠翠,榕茂遮日,竹影溪水,凤凰栖止,鸣脆悦耳而得名。公元1932年始称“凤鸣镇”。

如今,凤鸣镇地处成都平原经济圈,是彭山区委、政府所在地,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距成都市区60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41公里,南距眉山市东坡区18公里,东临岷江。

国内“凤鸣镇”并非彭山独有,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重庆市云阳县凤鸣镇、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凤鸣镇、四川省西充县凤鸣镇、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凤鸣镇、四川省合江县凤鸣镇均以“凤鸣”命名。

周的起源探秘——从凤鸣岐山说起

文史随笔

周的起源探秘

——从凤鸣岐山说起

十几年前,有个玄幻电视剧叫《封神榜之凤鸣岐山》,在电视上很是热闹了一阵。这个剧是从明朝小说家许仲琳的奇幻神话小说《封神演义》改编而来,主要讲述姜子牙一干人等帮助武王姬发讨伐商纣的故事,“凤鸣岐山”典故为许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竹书纪年》中记载: “文王梦日月著其身 ,又鷟鸑(音yuè zhuó,凤之别名)鸣于岐山”。《国语·周语》有:“周之兴也,有鷟鸑鸣于岐山”。《诗经·卷阿》吟道:“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这是“凤鸣岐山”的历史典籍出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周人是有鸟崇拜的习俗,因此,当有凤凰(笔者认为是中华锦鸡,周人活动地区常见)在岐山栖息鸣叫时,周人认为凤凰呈祥兆瑞——太平盛世要出现。周文王借机大造舆论,让人们认为这是上天谕旨,是周王施德政、周人要兴起的征兆。当然,这一切都是文王借助天命号召民众、暗中实施兴周伐商的策略。后来,文王仁德治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以至于天下诸侯纷纷前来归附,好似“百鸟朝凤”一般。最后的结局我们都知道了,文王之子武王姬发翦商成功,并建立了周朝。

周是我国历史记载上古时期的第三个朝代。周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正式进入了封建社会时代,特别是周礼成为了中国两千多年统治国家的基本伦理法典。这么重要的一个朝代,是什么人建立的?他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据《史记·周本纪》《诗·民生》《山海经》和《国语》等的记载,周的始祖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其兴“在陶唐、虞、夏之际”,帝舜“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弃是帝喾子、帝喾乃黄帝曾孙,“昔少典娶于有蛟氏,生黄帝、炎帝”,而少典出自氐,有蛟出自羌。说实话,研究周史资料相较于夏商可谓是丰富的多,但是,在向上溯源时,就和夏商一样问号多多。好在现代考古实践成果日渐增多,通过史料和文物二元法使得我们的研究更加接近历史真相。我们结合各个研究成果,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大胆推论。

从大夏河古羌人中走出的黄帝,是在其父少典的带领下走向黄土高原的,而周人自认的始祖弃,则是黄帝后人的一支,也是当时进入中原的诸夏之一。我们知道,上古时代羌氐是一回事。《国语》中说,“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姜羌又是一回事,有人望字生义,说姜和羌都是西部牧羊人,是母系和父系的表征。这显然不对。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说明上古时代人们有对牛羊崇拜的习俗,应该是牛神的意思,这才是姜和羌的原始本意。

再说氐人,笔者推测这是古羌语的发音,从现代藏语中发现diba(氐孛)是天人的意思,di是指上天;从古籍中发现契丹语dili(狄历)也是指天人的意思,li是词语后缀表示尊称。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这个氐人,就是天人。羌(姜)氐同源,都是天神之意,这才更加符合上古社会萨满教的文化源出。

一开始,周人的祖先应该被称为氐人。这就是少典的由来,典,就是氐。而姬和稷,也是氐的转音。氐和姬(稷),是文字发明后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性标注的结果。由此,笔者有理由相信,那个至高无上的“帝”字,也是从氐而来。甚至对古代少数民族的称呼中“狄”“翟”也是同源异写。

再说这个弃,也就是周人的高祖后稷,是有邰氏之女姜原之子,有邰氏本是炎帝之后的姜姓国。《诗经·生民》里说,姜原是踩了上帝的脚印怀了孕,生下了后稷。姜原觉着这么生孩子不祥,就把他丢弃了很多次,结果每次他都死不了,姜原觉得这是天意,只好收回来把他养大,还给起个名字叫“弃”。弃长大之后,擅长农业,善于种植各类农作物,帝尧知道了,提拔他当了“农师”,就是主管农业的官。这里要提到的是,弃是尧的同父异母弟弟。到了帝舜的时候,封弃做了“后稷”,又赐姓为“姬”,把邰封给了后稷。这个稷,是根据周人早期的族名ji音的意写,表达了稷的职务属性。从这个时代开始,周族人开始被人称为“稷人”或“邰人”。

同时根据陶寺遗址发掘研究,陶寺遗址为尧舜时期城址。由此可以推断,“稷人”这时期应该在山西临汾一带活动,那个母家的姜邰就是后来舜封的稷邰,应该也在山西临汾一带,今天山西的稷山、吉县和翼县,可能就和稷人活动有关。

我们又在《左传》中看到,“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是不是很奇怪,稷又扯到了炎帝(号烈山氏)的儿子柱,有点乱。笔者以为,上古人们有以国为名或是以名为国的习俗,这里提到的“烈山氏炎帝”,相当于后世“汉朝皇帝”的意思,这个炎帝应该是指生了柱的那个炎帝吧。而这个柱为稷比弃早,弃是柱稷的晚辈,真正意义的后稷了。这个柱稷和弃稷应该是舅甥的关系,都为后稷(也作司稷,后来的司农),后来弃稷还可能继承了柱稷的邰地。这个周人公认的始祖弃后稷,作为帝喾的儿子,从尧时作了农官,到了帝舜时封了“后稷”,赐姓为“姬”,又被封在邰地。

从《尚书·尧典》中我们看到,稷和禹同朝为官,关系很融洽。禹接受舜的禅让后,后稷应该是很拥护禹,并受到禹的信任,由此还可能有了姻亲关系(这也是周后人自称“我有夏”的起因)。后稷这时紧跟禹,一开始在山西南部(安邑为中心)活动。不久,启迁都阳翟。据偃师二里头(河洛古城)夏城考古发现,为夏早期文化遗址,推测是启城。因此,后稷也随之迁徙至河洛一带。

接着我们从《史记·周本纪》中知道,“后稷卒,子不窋(窋,音zhu,二声)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这个讲述是大有问题的,后稷兴于夏,到夏政衰,也就是夏末孔甲,应该有四百多年的时间,不窋是哪个后稷的儿子,司马迁没说清楚。但是,笔者肯定地说,这个不窋不会是弃稷的儿子,应该是第二十几代孙子。因为他们是世袭,所以都叫后稷。其中一个后稷为避“太康失国”之祸,于是带领稷人西迁,到达陕西关中的邰地(武功)一带生活,至少到少康复国后,稷人在邰地生活了大约六七十年才离开,又回到了夏都。这时夏都又迁到了晋南。

作为最后一个后稷的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自然不再称呼后稷。据有人考证,戎狄间当指今天的陇东庆阳。可以推测,一直从事农耕的周人,由于与戎狄杂处,应该是过着一种半耕半牧半猎的生活,他们叫邰人。好在时间不长,其孙子公刘带领周人南迁到了豳(邠)地,今天的彬县一带。这时的周人叫“豳人”,他们有猪崇拜习俗。根据《诗经·公刘》的记载,自后稷一直到公刘时代,都是居住在邰,这是因为邰是他们祖先的封地名称,所以后代所迁之地也就都叫邰。直到商王祖乙封高圉为邠(豳)侯,周人开始出现在商人甲骨文中,其中一个邠侯叫太公诸盩,是文王的四世祖。

到了商武乙时,也就是太王古公亶父(《竹书纪年》中称周公亶父)之时,因为受到戎狄的侵扰,周人从豳迁到“岐”,受到商王的册封并赐周地,从此周人以地名为国号,周人由此开始。太王的儿子是季历,史料记载颇为详细,不再啰嗦。

最后,我们来看看这个周是怎么来的?

《说文解字》说,周者,密也。从用、口。职留切。《字源》也说,构形不明。有人说,甲骨文“周”是一个象形字,像四方的田地里长着植物。显然对寻找周字的本源相去甚远。基本常识告诉我们,人类先有语言后有文字,古人一是信仰萨满教,相信天地万物皆有神灵,二是族名和国号其义必然是高大上的,也即有神圣之意。再结合周人与戎狄杂处的生活背景,长期从事农耕的特点,其文化语言方面华夷共用影响极深。这就是我们探源“周”字的钥匙。

周字开始叫zhou,可能是从商封周开始。有学者认为,周就是氐的音转。虽然现在两字音差较大,但是其义还是有所取的。我们知道,上古社会人们习惯以族氏或是国号为姓,反过来也常常以姓氏为族名和国号。特别是华夷共处时代,父子爷孙不避名讳,相继沿袭续取能量和祖宗庇佑以为荣。这就是周人从后稷到殷商末期的周文王一千多年,世系只记载了十五代王的一个重要原因,同名的太多,先后顺序很容易搞混。

语言的稳定性有时要比文字可靠。笔者从《音韵汇集》中找到了周的广东客家几个地方方言读作zhu\zhiu 。在《古韵》中发现周上古音读作diao。

先看周zhu\zhiu,从有关周的史料记载的名号找,最早的后稷柱,到最后一位后稷不窋,他们都叫zhu。是不是很巧。藏语就把“祝”叫zhu,意思是主管祭祀的人。原来,后稷不是主管五谷农耕的官,是负责管理祭祀土地五谷之神的祭司。不窋就是父祝,父在古代汉语里是指祖神,父亲是后来才有的含义。商人为周人造字的时候,显然是清楚这个“周”的含义的。“周”字甲骨文不是象形字,也不是田里长满了整齐的禾苗。周字,是会意字,田是上古统治者狩猎的区域划分,田字格里的中间都有一个点是丁(指成年人)。其意事实是,天圆地方,后稷在对土地神和上出“五谷”之神献祭祭品摆放的场面。这也是后来祭祀社稷的来源。古人对土地上四季稼禾的生长轮回,感到很神秘,又感到恩泽无限,所以献祭之时要做到严肃神秘神圣,要周到全面细致,这也是密和周等意的来源。

再看周diao,这个音显然是从古羌语来的,蒙古语本来是发两个音节di,ao,di就是氐,ao就是敖,意思是祭天。只是后来,汉语合音快读成了周diao,并由此引伸出许多与雕有关的词意了。

周到商末读作周zhou时,则取了藏语“龙”的意思了,周文王被拘羑里演八卦就有了“飞龙在田”“飞龙在渊”“飞龙在天”的爻辞。至于,周与农田农业有关的解释,纯粹是周朝建立以后的文人,为了美化周的先祖,联系了后稷的官职并望字形而生新义的结果。

这个“盩”(zhou)是怎么回事?有说是周先公名。有说是山曲。从找到的金文就可以看出,其字本义是在杀俘献祭牺牲。再次为我们说明那个叫古公诸盩的老祖先,是一个地道的大祭司,不光杀牲献祭,还杀人献祭。

总体来看,周人在夏时代,其文化经济都在学习夏人,并也以夏人自居。在商代时期,周人的经济文化与商人相比差得就更远了。从出土的甲骨可以看出来,百分之八九十是没有卜辞的,并且从季历才开始有卜骨的。由于其文化的落后,其周祖的世系记载明显不如夏人和商人的清楚。但是,周人明白自己的不足,知耻而后勇,到了周公时代,广罗人才,博采众长,制定了周礼,开创了一个礼制的新时代。

图片来源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