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孟夏是几月的别称(孟夏是几月)

孟夏是几月的别称(孟夏是几月)

“仲夏”、“孟夏”夏天在中国有多少名字?

“世间最美的文字,就是你的名字。”

从年龄到月份,从时辰到地名,从节气到颜色,中文里的名字,无一不美。

可是你知道吗?在古人超凡的文思里,每个夏天都被赋予了诗意的名字,美到极致!

1

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唐·高骈《山亭夏日》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唐·李昂《夏日联句》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清·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唐·白居易《观刈麦》

碧山亭馆抱回塘,门巷阴阴夏日长。

——明·张宁《为干景瞻题唐高骈山亭夏日诗画十韵》

最开始,夏天只有最朴素的名字——夏日,即使“夏日”如此普通,在诗人笔下,依然绽放出光辉。

朴素的名字,正如田垄的小麦,沉甸甸的果实,当夜里刮起南风,小麦呈现丰收的颜色,再热的天,再多的累,也值了。

2

三夏

情知三夏热,今日偏独甚。

——古乐府《子夜四时歌·夏歌》

三夏倏已半,烦蒸候正浊。

——明·韩日缵《夏日閒居》

“三夏”,是夏收、夏种、夏管的简称。旧时以阴历四月为孟夏、五月为仲夏、六月为季夏,此夏季的三个月,亦合称为“三夏”。另外还有三个夏天,即“三年”的意思。

3

初夏

江乡初夏暑犹轻,霁日园林有晚莺。

——宋·陆游《初夏》

一雨临初夏,惊雷昨夜新。

——宋·徐玑《初夏》

夏天慢慢进化,有了时间的差别,初夏、首夏、仲夏、长夏……

傍晚,微风拂过,荷花绽放,荷叶田田,伴着若有若无的淡淡清香,心也跟着静下来。

4

新夏

好景入新夏,幽人卧弊庐。

——宋·陆游《初夏夜赋》

残僧门径静于夜,新夏林塘暖自凉。

——宋·陈著《四月八日携子侄到上乘偶成》

新夏,同初夏,一切犹如新生,欣欣向荣,象征着美好与温暖、活力与乐观。

摄影 | 奉曦

5

孟夏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唐·贾弇[yǎn]《状江南·孟夏》

孟夏,是进入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四月为孟夏,用十二地支中的巳表示。

孟夏包括立夏与小满两个节气。“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明人《遵生八笺》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6

仲夏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唐·杜甫《夏夜叹》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唐·樊珣《状江南·仲夏》

仲夏,是指夏季的中间月份,即午月。午位,中夏之位,斗指正南,后天八卦离卦,万物至此皆盛。

仲夏的好,是写在季节上的。因为阳光充足,植物生长茂盛。仲夏的温柔里,包容着万象。

7

季夏

江南季夏天,身热汗如泉。

——唐·范灯《状江南·季夏》

季夏中气候,烦暑自此收。

——唐·白居易《永崇里观居》

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农历六月,称为季夏。

《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旦奎中。”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诸生独不见季夏之螇乎?音声入耳,秋风至而声无。” 韩愈 《贺雨表》:“伏以季夏以来,雨泽不降。”

8

长夏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唐·杜甫《江村》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张耒《夏日三首》

凉风遍广坐,长夏失重熇。

——宋·周必大《又次韵醵饮》

长夏,本指农历六月,亦泛指夏季,是谓夏季白昼特别长。《素问·六节藏象论》:“春胜长夏,长夏胜冬。”

在这季节里文人多喜独坐,静无一言,悠然自得,饮一杯浊酒,诗从心中来。

摄影 | 奉曦

9

晚夏

雨馀清晚夏,共坐北岩幽。

——唐·杜审言《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五首》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

——唐·骆宾王《晚泊江镇》

晚夏,即夏末时节。人们往往期待夏天早点过去,可等到真的要过去时,才发现,生命在缩短。热的时候只想逃热,热过去后,就是无可奈何的惆怅。

10

朱明

霁景朱明早,芳时白昼长。

——唐·白居易《裴常侍以题蔷薇架十八韵见示因广为三十韵》

春光才去又朱明。年华只暗惊。

——宋·张抡《阮郎归·金乌玉兔最无情》

水榭风亭朱明景,又别是、愁情味。

——宋·杜安世《卜算子·深院花铺地》

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

——《尔雅·释天》

因夏季“气赤而光明”,故夏季亦称“朱明”。《汉书·礼乐志·朱明》:“朱明盛长,敷与万物。”据先秦时代史料,夏天是由赤帝或者炎帝来管辖。

夏天炎热的时候,那是火神祝融在发威,自然朱明就成了夏天的代名词,或者叫朱夏。

11

昊天

夏为昊天。

——《尔雅·释天》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唐·杜甫《夏夜叹》

昊,元气博大貌。

《诗·王风·黍离》“悠悠苍天”疏引今《尚书》欧阳生说:“春曰昊天。”

《淮南子·天文》:“西方曰昊天,其星胃、昴、毕。”《楚辞》屈原《天问》“九天之际”汉王逸注:“九天,东方皞,(昊)天。”

12

炎节

夏天曰昊天,风曰炎风,节曰炎节。

——南朝·梁元帝萧绎《纂要》

单车动夙夜,越境正炎节。

——唐·钱起《送薛判官赴蜀》

悲炎节之赫羲,览祝融之御辔。

——晋·李颙 《悲四时赋》

炎古字形从二火,本义一般认为指火光上升。又可泛指焚烧。由焚烧引申为热、极热,如“炎热”“炎夏”等。

盛夏,阳光暴烈,蝉声鼓噪,让人深感夏天是个躁动炎热的季节。

13

槐序

槐序,指夏日也。

——明·杨慎《艺林伐山·槐序》

山园槐序,绿阴浓处晓莺啼。冰弦声动柔荑。

——清·陆求可《婆罗门引·赏夏》

槐树夏季开花,故名夏为“槐序”,可谓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

夏天开花的树很多,为什么古人对槐树有这么深厚的情结呢?

《礼记·王制》记载,上古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后以槐棘指三公九卿之位。可见槐树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以“槐序”代指夏天就一点不奇怪了。

海子说:“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那是因为,山河虽不是我的,但是我却拥有着山河。

对于古代的诗人来说,每一个夏天的名字,都是他们专属的“小确幸”。而我们又何其幸运,在今天读到这么多美好的夏日之名。

来源: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gxjhshys,原标题“在中国,每一个夏天都有自己的名字”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习语妙典|孟夏之日,万物并秀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大量引用中国古代经典名句,为中国政坛带来习习清风。无论是谈论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还是在国际场合阐述中国主张,总书记都善于从诸子百家和历代文人、政治家的经典名句中旁征博引,恰到好处地表达中国共产党人、中国的立场和观点,带给人们深刻的思想启迪、精神涵养与文化熏陶。

用典妙来无过熟。习近平总书记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丰富的阅历和敏锐的思考,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典故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特别策划“习语妙典”系列,与您一起学习。

【释义】

《遵生八笺》为明代学者高濂的养生学专著。据说作者年幼时曾患眼疾等病,经多方搜寻奇药秘方,始得康复,遂博览群书,记录在案,汇成此书。全书分为《清修妙论笺》《四时调摄笺》《延年却病笺》《起居安乐笺》《饮馔服食笺》《灵秘丹药笺》《燕闲清赏笺》《尘外遐举笺》八笺。

上述典故出自《四时调摄笺》,是关于农历四月的修养方法:“孟夏之月,天地始交,万物并秀,宜夜卧早起,以受清明之气。勿大怒大泄。”孟夏指农历四月,为夏季第一个月,号为正阳之月。此时天地之气相交,万物繁茂。依照时令,人们的起居宜早睡早起,以感受清明夜气。此时肝火旺盛,不可生大气、出大汗。应节制欲望,颐养气体,以防身体亏损。

【赏析】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开幕式当天是农历四月十九日,适值“孟夏之日”。此时的北京初夏刚至,风暖昼长,阳光明媚,蓝天、白云、山水和古建筑相映成趣,大地郁郁葱葱,一片生机盎然。在演讲开场白中,习近平主席将古人成句“孟夏之月,万物并秀”信手拈来,易“月”为“日”,与眼前万物勃发、生机盎然的京城美景相呼应,也让与会嘉宾们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堪称妙用天成。

古人云:“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恰逢良辰,更兼美景,又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之赏心,以及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之乐事,堪称四美并具!

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的演讲高屋建瓴,催人奋进,深刻阐释了丝路精神的丰富内涵,系统总结了“一带一路”建设4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全面描绘了建设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的“一带一路”的美好前景。同时,习主席还宣布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政策措施,呼吁各国“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造福世界,造福人民”。

8年多来,“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国家和国际社会积极而广泛的响应,我国朋友圈持续扩大,“一带一路”建设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克服疫情等困难,不断走深走实,为全球开放合作、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新动能。

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征程,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进发!

数博短评|在数字经济快车道上加速前行

孟夏时节,贵阳气候舒爽、风景宜人。阔别两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再次举办线下大会,令人充满期待。各方政要、专家学者、行业精英汇聚一堂,围绕2023数博会年度主题“数实相融 算启未来”畅所欲言、各抒高见,必将碰撞出更多思想火花、促成更多务实合作、收获别样精彩,为贵阳贵安坚定不移推进“数字活市”、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注入强大信心与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大数据发展十分关心,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5年6月视察贵州时指出“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向数博会发来贺信,2021年视察贵州时要求我们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为我们发展数字经济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贵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感恩思进、感恩奋进,率先在大数据“突围战”中抢先机,建设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大数据发展风生水起。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获批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综合算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加快发展数字新产业,数字经济增速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是五年前的五倍;加快解锁数字新技术,攻克了一批技术难题;加快打造数字新场景,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80%;加快构建数字新生态,大数据领域地方性法规制度、标准规范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作为数博会举办地、中国大数据产业策源地、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贵阳贵安坚定不移落实数字经济“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大力实施“数字活市”战略。聚力数字产业创新,产业规模持续壮大;聚力数字融合创新,产业转型深入推进;聚力数字基建创新,“东数西算”全面推进,数字产业高速增长,数字红利加速释放,大数据产业实现了从无中生有到落地生根再到风生水起的精彩三级跳,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数据、大模型、大算力给未来社会带来无穷想象空间,数字经济的澎湃动能已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我们要持续夯实数字底座、壮大数字产业、加快数字赋能、深化数字治理、优化数字生态,信心满怀推动数字经济在快车道上加速前行。

时移势易,初心未改。数博会已走过八年非凡历程,八年来,数博会的主题始终与时代同步,以最前瞻性的思维为大数据产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巩固“先机”抢“新机”,贵阳贵安有底气、有信心。让我们紧紧抓住“数据”核心生产要素和“算力”核心生产力,全力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核心区,顺“数”而为、算“启”未来、乘“云”而上,奋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赢得高质量发展的新未来。

贵阳日报评论员

今日立夏:夏浅胜春最可人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值此时节,风暖昼长,草木繁茂,万物由生到长,绿意葱茏的悠长夏日缓缓开启。

万物生长 正当农时

《历书》中有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标志着季节的过渡与更替,立夏也一般被视为“夏之首”。虽然气象学意义上的夏天还未真正到来,但此时白昼渐长,气温渐升,雷雨渐多,万物进入了生长的旺季。

以五天为一候,古人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此时,田间塘畔蛙声阵阵,谱写出一首热情洋溢的夏日奏鸣曲;蛰伏于泥土中的蚯蚓探出头来,翻动着身躯为土壤“舒筋活络”;乡间田埂的野菜藤蔓攀爬生长,在明媚的夏日中等待着果实的成熟。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正所谓春生夏长,夏季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节。“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农人们在田间地头忙着早稻插秧,水稻栽插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日渐繁忙。由于气温升高,菜青虫、潜叶蝇等病虫害逐渐出没,需要及早进行防范治疗。

焕发生机 活力四射

夏季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季节,这份蓬勃的生命力也感染了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留下一首首属于夏日的赞歌。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草木葱茏间,高骈欣赏着池塘中亭台楼阁的倒影,心情怡然舒爽;“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陆游看着衔新泥筑巢的燕子在欢闹,感叹百花已经开尽;“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远眺着一行白鹭在广阔平坦的水田上飞驰而过,繁茂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婉转动听的啼叫。

“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立夏时节,在自然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色之余,人间也充满着鼎沸的烟火之气。在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期间,人们纷纷走向户外,尽情欣赏这大地美景,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此外,全国超过31000场的营业性演出,近20部影片齐聚“五一档”……使得消费市场迅速升温,全国各地热闹非凡。

品尝三鲜 斗蛋吃蛋

随着季节更替,人们的生活方式随之发生改变,由此衍生出一系列有趣的立夏习俗。

在江南一带,素有“立夏尝三新”的习俗,即品尝新鲜的时令食物。由于地域和气候的不同,各地的“三新”略有差异,但一般都味道清淡。在扬州,樱桃、青蚕豆、蒜苗、苋菜等水果和蔬菜往往是“尝新”的首选;在苏州,人们品尝着新上市的樱桃,煮上一壶青梅酒,吃着以麦子为原料制成的食物,享受夏日的惬意时光。在安徽等地,人们还会用嫩蚕豆或豌豆,与鲜笋、肉一起煮成糯米饭,吃上一碗仪式感满满的“立夏饭”。

俗语有言,“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立夏之后,由于天气渐渐炎热,儿童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身体消瘦的状况,即“疰夏”。因此,一些家长会将煮熟的蛋放入五彩丝线编成的蛋套中,挂在孩子们的脖子上,以祈求安康。孩子们还会进行“斗蛋”,即以鸡蛋两端的尖者为头,圆者为尾,两蛋头尾分别碰撞直至一方破裂,争出斗不破的“蛋王”。在斗蛋、吃蛋的欢乐氛围中,满载着吉祥的祝福。

立夏还有“称人”的习俗,以观察夏季身体情况的变化。清代秦荣光的《上海县竹枝词》就生动描绘了当时“称人”的景象:“立夏称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人们在空地上挂起一杆大木秤,在秤钩上悬挂凳子或竹筐,大家轮流坐上称重,若体重增加,则称“发福”,体重减轻,则谓“消肉”。司秤人边打秤花边讲吉利话,表达着人们祈求夏日平安健康的美好愿望。

“夏浅胜春最可人”,让我们与春天挥手告别,满怀热忱地迎接初夏新篇!

(实习生梁昊怡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