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97今年多大了2023(97今年多大)

97今年多大了2023(97今年多大)

97岁杨振宁曾罕见分享长寿秘诀,坦言要活到108岁,翁帆一脸平静

杨振宁在97岁时,曾通过媒体,向大家分享自己的长寿秘诀。

并表示希望自己可以活到108岁,当时身在一旁的妻子翁帆,表情十分平静,让人猜不透内心想法。

等到杨振宁百岁之时,清华大学特意为其举办学术思想研讨会,杨振宁再次发表感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

但愿人长久,很容易理解,现实意义就是人的年纪能活得更长一些。

千里共同途是杨振宁想要对两人说的话,一是自己曾经的挚友、伙伴李政道,另一个就是给自己的妻子翁帆。

这句话的意思是感谢这两位志同道合的人长久陪伴,才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李政道不用多说,他是新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与杨振宁一起创造了当代世界科学的高峰,所以杨振宁要谢他。

但为什么要对翁帆说呢?因为至今仍有许多恶意的声音,认为两人的婚姻是一桩“生意”,翁帆完全是图财。

那么,杨振宁与翁帆是怎么结缘的?两人的感情又有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杨振宁与翁帆)

要回答这些,还要从杨振宁的婚姻开始讲起。

一、美丽的婚姻

杨振宁的婚姻最早还要追溯到1946年,当时他刚从西南联大毕业,准备远赴美国,学校为了让他“锻炼锻炼”,安排他去联大附中当高中数学的代课老师。

此时杨振宁年仅24岁,长得眉清目秀,阳光帅气,加上“神童”光环,杨振宁一出现,就在学校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左一为青年杨振宁,很帅气)

联大附中,杨振宁的出现给许多学生的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杨振宁长得阳光帅气,而且还是个有才的“大师哥”,自然是许多女学生暗自爱慕的对象,其中一位女学生叫做杜致礼,她是国民党中将杜聿明的女儿,是名门闺秀。

后来,杨振宁知道了杜致礼喜欢自己,即使两人相差7岁,他对杜致礼很满意。

但因国内局势起了变化,杨振宁也远赴美国,两人始终没有见面,没有通信,一直到1949年圣诞节,两人意外在一家餐厅见面,见面后两人决定不再犹豫,于是就确定了关系。

一年后,杨振宁和杜致礼踏入了婚姻的殿堂,当时杨振宁28岁,杜致礼21岁,其实从外表来看,杜致礼的长相与翁帆的长相与杜致礼很相似,因此有些声音认为,翁帆与杨振宁结合,是因为杨振宁仍在怀念自己的原配夫人,翁帆是杨振宁生活的“替代品”。

(杨振宁与杜致礼)

确实,杨振宁与杜致礼的关系很甜蜜,婚后,杜致礼甘愿放弃一切事业,辅助丈夫的工作,在她的帮衬下,杨振宁也全心全意地扑倒自己的事业上,因此他的科学成就一直在冲击着科学的最高峰。

在攻克难题时,杨振宁遇到了同样优秀的中国物理学家李政道, 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发表了一篇论文,推翻了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成为了历史上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杨振宁与李政道)

不到两年后,杨振宁提出了“杨·米尔斯理论”,更震惊了世界物理学界,成为了诺贝尔历史上的奇迹。

在那个年代,许多名人伟士都是女方甘居幕后、成全男方,而男方也懂知恩图报,功成名就后,依然带着妻子共享人间繁华,所以功成名就之后,杨振宁对她也很宠爱,带着她陪自己出席各种重要的场合,十分恩爱,两人的甜蜜关系也被人羡慕。

婚后,杨振宁夫妇生下了三个孩子,杨振宁很开明,他相信妻子的能力,因此三个孩子的许多事都由她负责,杜致礼也是相夫教子的一把好手,在她的培养下,杨振宁的三个孩子很有出息。

1995年,杨振宁还奋斗在事业上,他甘做绿叶,为新中国培养更多的人才,期间意外认识了翁帆。

二、意外结识

1976年,翁帆出生一个富裕的的家庭里,她的父母对她很喜爱,因此翁帆从小就被当成小公主一样宠爱。

小时候的翁帆不仅爱学习,而且对跳舞、歌唱也有很浓厚的兴趣,她的父母很注重这些方面的培养,所以小翁帆能歌善舞,而且形象、气质很好,身边也不缺少追求者。

1995年, 19岁的翁帆悄然出现在杨振宁的身边,不过当时她还是汕头大学的一名大一新生。

当时杨振宁来汕头大学授课,翁帆作为现场服务人员给杨振宁夫妇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看着这位和孙女年纪相仿的女儿,杨振宁夫妇这样评价道:“那是一位很勤快、漂亮、单纯的女孩!”。对她的喜欢、欣赏之情跃然纸上。

后来,翁帆与杨振宁夫妇保持着书信来往,但当时双方都没有多想,因此联系的频率也不高。

大学毕业后翁帆到汕头的一家企业工作,但实习一个多月后就离开了那家公司,然后到高尔夫俱乐部工作,可惜没有干多久就辞职了。

根据同事们的回忆,翁帆是个很天真的人,她很有修养,而且没多少心眼,也很淡薄金钱和名利,所以翁帆的性格很好,很单纯,但越是这样,却越容易被骗。

(翁帆的照片)

果不其然,辞职后不久后,翁帆只身来到了深圳,在此期间,她与一名普通的香港职员结婚,婚后翁帆放弃了事业,当了家庭主妇。

然而,翁帆的新婚丈夫却和她三观不一致,两人经常吵架,后来翁帆的丈夫还家暴了她,最终这段婚姻以离婚收场,翁帆的心情也一落千丈,她最终决定重返校园,以学习知识来慰藉自己。

这时翁帆的生活还与杨振宁毫无交集,但不久之后,两人的关系迅速产生了变化。

三、相差半个世纪的婚姻

2003年,杨振宁的夫人杜致礼去世,这让两人之间产生了交集。

翁帆原本就很崇拜杨振宁,她也知道杨振宁夫妇的关系很好,在得知杨振宁夫人去世的消息后,她觉得杨振宁肯定十分伤心,于是翁帆鼓起勇气,给写了一封信慰问杨振宁。

(杨振宁的照片)

看着这份来信,杨振宁有些茫然,她到底是谁呢?后来想了很久,杨振宁突然想到了,哦,原来是那个可爱的学生啊!

于是杨振宁给翁帆回信,对她的慰问表示了感激。

从此以后,两人经常互寄书信,内容刚开始由学术知识,变为生活分享,最终再到探讨人生、爱情等。

一方面是离婚不久的翁帆,一方面是经历丧偶之痛的杨振宁,自然有很多的共同语言,在此期间,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

一天下午,杨振宁鼓起勇气,他给翁帆打了一个电话,邀请她见面。

(杨振宁与翁帆的结婚照片)

两人既是笔友,又是师生,更是多年未见的故人,关系十分密切,所以翁帆同意了。

两人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他们一起聊起了人生,聊起了未来,杨振宁邀请翁帆一起去旅行,翁帆同意了。

后来杨振宁和翁帆去香港游玩,在经过一段很陡的路时,杨振宁很自然地拉起了翁帆的手,这一拉,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也寄予了两人即将携手共渡一生的美好寓意。

旅行回来后,杨振宁对翁帆产生了好感,他虽然知道两人年纪上的差距,但杨振宁还是鼓起勇气,打电话向翁帆求婚。

在谈起这段经历时,杨振宁说我这个人很老实,我有自知之明,我对她并无非分之想,只因我很害怕孤独,尤其是年老之后更害怕孤独,我不想效仿哈密顿,我只想拥有一个有尊严的人生。

(杨振宁与翁帆的结婚照片)

哈密顿是英国19世纪的数学家,他晚年丧偶,一个人过了很久,根据他的回忆录,独居的日子是无比孤独的,没人陪伴他,和他说话,而且自己家务搞的很糟糕,甚至连书页上都有食物的污渍,所以,杨振宁不想过这样的日子。

翁帆刚开始感到很意外,但是考虑了一会,她就调皮地对杨振宁说道,你见过谁求婚只打电话,不送花的?

杨振宁笑了,他说下次见面我肯定补给你。

翁帆也笑了,最终两人拿着一捧鲜艳的红玫瑰,走进民政局,领了结婚证,那年杨振宁82岁,翁帆年仅28岁,两人相差了54岁,相差了半个世纪。

在一次接受采访时,翁帆提到了这段经历,她说,当你崇拜的人向你求婚时,你是无法拒绝了,这就好比梦想照进了现实。

(杨振宁与翁帆的结婚照片)

两人结婚的消息犹如一颗重弹,深深地震动了科学界和新闻界,很多记者给翁帆打电话求证事情的真实性,然而她索性把手机关了机,还美美地睡了一觉。

于是一些小道记者开始做文章,认为翁帆别有用心,毕竟像杨振宁这样功成名就之人,很少会在晚年再婚,因为可能面临着遗产、舆论、家庭等方面的争议。

但小道记者的担心是多余的,诽谤更是可笑的。首先杨振宁的子女都很开明,他们对父亲的选择也表示了支持和祝福,其次翁帆的家庭也对她的作为表示了支持。

其次翁帆的父亲也支持女儿的决定,他说:我们支持小帆,她牺牲了自己,主动揽下了陪伴和照顾杨老的任务,我们感到十分光荣!

(杨振宁与翁帆的照片)

婚后杨振宁和翁帆感到很幸福,也没有因年龄、地位差距导致的鸿沟。

为什么如此,因为两人都经历过,都活得很明白,都理解了婚姻的本质,那就是平等和相互尊重。

杨振宁和翁帆都喜欢看书、散步,而且都没有熬夜的习惯,生活的时钟很相似。

在杨振宁身体还算硬朗时,他经常骑着自行车带翁帆到处兜风,更像是一对年轻人。

有时候两人还会共用一个耳机听音乐,还会坐在一个沙发上互相讲故事,他们的品味、三观出奇的一致,关系也十分甜蜜。

杨振宁的年纪虽然很大,但还保持着年轻人的浪漫,翁帆的生活也经常充满了惊喜,这让她很感动。

杨振宁会给翁帆写诗,还会给她送花,当翁帆睡觉时,杨振宁怕自己吵到她,会跑到厕所里看书,这让翁帆既感动,又心疼。

翁帆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杨先生比自己原来预想到的还要好,自己也很喜欢现在的生活。回看我们经历的时光,我们一直很平静的生活,我很享受这样的生活,因为他给我了一个纯净的世界。

(杨振宁与翁帆的照片)

虽然翁帆公开表达出了对杨振宁的钦佩和喜爱,但一些人还是认为翁帆图杨振宁的地位和钱。

2006年,两人用实际行动粉碎了这些声音,当年夫妻俩做了婚财产公证。杨振宁只把一栋房子作为了他们的婚后财产,如果他离去,房子属于翁帆,其余财产全部归自己的子女所有。

所以翁帆与杨振宁结婚不图钱,不图地位,而是看中了大科学家的纯真和善良,这才是保持婚姻纯洁、长久的真谛。

每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无论在任何场合,两人都牵手,经常十指紧扣,十分甜蜜,杨振宁曾经说过,牵着小帆的手,我感觉很安全、很放心。

(杨振宁与翁帆十指相扣)

所以两人心中并无芥蒂,而是相互支持,一起幸福的生活。

四、活到108岁

在97岁高龄时,杨振宁高兴地谈自己长寿的原因,他说可能是我的基因好,有长寿基因,总之我很幸运。

然后杨振宁顿了顿,说,其实平静的心态对健康有很大的益处,而且还要归功于现代医院的进步。

(杨振宁演讲照片)

杨振宁曾经透露过自己六条养生的方法。

一是读书。在杨振宁看来,读书即使提升自己科学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消遣,寻找慰藉的方法。

杨振宁说过,烦恼时看看书就平静了,在许多病情来源于不良情绪,读书可以帮助他把不良情绪消除掉。

二是良好的生活规律。71岁时杨振宁曾经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但是现在他的身体仍然很好,这主要是自己形成了很好的生活规律,早睡早起,从不熬夜。

三是注意饮食,一方面是荤素搭配,切忌油腻,二是少食多餐,经常给自己充电,让自己的血糖维持在时刻均衡的水平。

提到饮食方面,杨振宁对翁帆很感激,他说翁帆很注意烹饪,她之前虽然不会做饭,但是却愿意为我学做饭,她不仅在网上学,还向其他的太太们请教,而且每次做饭时他都要煮的烂一点,这样好消化,对我的身体有益。

(杨振宁与翁帆的照片)

四是合理运动。杨振宁年轻的时候很喜欢运动,特别爱走路,他说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他都喜欢用步行的形式去认识这个城市,上年纪后,杨振宁经常骑自行车,或者在家中骑脚踏车,他会开玩笑说,自己年纪大了,也懒惰了。

五是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杨振宁从不抽烟喝酒,其他对身体有害的习惯他也没有。

六是从不滥用药物。杨振宁曾经说过,我们只要有一点小病,就赶紧治,赶紧恢复正常,这就用了很多刺激性、大剂量的药物,这就是典型的小病大治。

应该先去诊断,然后再对症下药,比如一个感冒的症状,可能是病毒感染,也有可能是鼻炎,所以用药一定要慎重。

(杨振宁与翁帆的照片)

人不能经常使用药品,否则会产生耐药性,这样劳民伤财不说,还会让自己的身体经常遭受病痛,从而影响寿命。

不得不说,杨振宁在养生方面确实有一套自己的理论。

在“分享”自己的秘诀后,一次采访中,杨振宁开玩笑的说,我的年纪已经很大了,我的时间可能不多了。

这时翁帆突然说,可别这么说,你的身体还好着呢,还能活好久呢!随后众人哈哈大笑。

在97岁时,杨振宁通过媒体向翁帆表白道,翁帆是上帝给我的最后一个礼物,我希望可以活到108岁,那时我将是茶岁之间,而且她54岁,我刚好是她的两倍。

看着杨振宁天真的样子,翁帆在一旁很平静。

(杨振宁与翁帆的照片)

2022年9月22日,杨振宁迎来了100岁生日,他对妻子表示了感谢,幸福不言而喻,也让人无比羡慕。

结语: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杨振宁和翁帆结婚一事影响力巨大,自然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一个人不认可他们的婚姻,因为他们巨大的年龄差距。

但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幸福也是两个人的事情,我们作为外人无权干涉,而且杨振宁是新中国的功臣,所以他们的婚姻值得我们祝福。

编辑:十年

责编:林画

97岁杨振宁曾罕见分享长寿秘诀,坦言要活到108岁,翁帆一脸平静

杨振宁在97岁时,曾通过媒体,向大家分享自己的长寿秘诀。

并表示希望自己可以活到108岁,当时身在一旁的妻子翁帆,表情十分平静,让人猜不透内心想法。

等到杨振宁百岁之时,清华大学特意为其举办学术思想研讨会,杨振宁再次发表感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

但愿人长久,很容易理解,现实意义就是人的年纪能活得更长一些。

千里共同途是杨振宁想要对两人说的话,一是自己曾经的挚友、伙伴李政道,另一个就是给自己的妻子翁帆。

这句话的意思是感谢这两位志同道合的人长久陪伴,才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李政道不用多说,他是新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与杨振宁一起创造了当代世界科学的高峰,所以杨振宁要谢他。

但为什么要对翁帆说呢?因为至今仍有许多恶意的声音,认为两人的婚姻是一桩“生意”,翁帆完全是图财。

那么,杨振宁与翁帆是怎么结缘的?两人的感情又有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杨振宁与翁帆)

要回答这些,还要从杨振宁的婚姻开始讲起。

一、美丽的婚姻

杨振宁的婚姻最早还要追溯到1946年,当时他刚从西南联大毕业,准备远赴美国,学校为了让他“锻炼锻炼”,安排他去联大附中当高中数学的代课老师。

此时杨振宁年仅24岁,长得眉清目秀,阳光帅气,加上“神童”光环,杨振宁一出现,就在学校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左一为青年杨振宁,很帅气)

联大附中,杨振宁的出现给许多学生的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杨振宁长得阳光帅气,而且还是个有才的“大师哥”,自然是许多女学生暗自爱慕的对象,其中一位女学生叫做杜致礼,她是国民党中将杜聿明的女儿,是名门闺秀。

后来,杨振宁知道了杜致礼喜欢自己,即使两人相差7岁,他对杜致礼很满意。

但因国内局势起了变化,杨振宁也远赴美国,两人始终没有见面,没有通信,一直到1949年圣诞节,两人意外在一家餐厅见面,见面后两人决定不再犹豫,于是就确定了关系。

一年后,杨振宁和杜致礼踏入了婚姻的殿堂,当时杨振宁28岁,杜致礼21岁,其实从外表来看,杜致礼的长相与翁帆的长相与杜致礼很相似,因此有些声音认为,翁帆与杨振宁结合,是因为杨振宁仍在怀念自己的原配夫人,翁帆是杨振宁生活的“替代品”。

(杨振宁与杜致礼)

确实,杨振宁与杜致礼的关系很甜蜜,婚后,杜致礼甘愿放弃一切事业,辅助丈夫的工作,在她的帮衬下,杨振宁也全心全意地扑倒自己的事业上,因此他的科学成就一直在冲击着科学的最高峰。

在攻克难题时,杨振宁遇到了同样优秀的中国物理学家李政道, 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发表了一篇论文,推翻了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成为了历史上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杨振宁与李政道)

不到两年后,杨振宁提出了“杨·米尔斯理论”,更震惊了世界物理学界,成为了诺贝尔历史上的奇迹。

在那个年代,许多名人伟士都是女方甘居幕后、成全男方,而男方也懂知恩图报,功成名就后,依然带着妻子共享人间繁华,所以功成名就之后,杨振宁对她也很宠爱,带着她陪自己出席各种重要的场合,十分恩爱,两人的甜蜜关系也被人羡慕。

婚后,杨振宁夫妇生下了三个孩子,杨振宁很开明,他相信妻子的能力,因此三个孩子的许多事都由她负责,杜致礼也是相夫教子的一把好手,在她的培养下,杨振宁的三个孩子很有出息。

1995年,杨振宁还奋斗在事业上,他甘做绿叶,为新中国培养更多的人才,期间意外认识了翁帆。

二、意外结识

1976年,翁帆出生一个富裕的的家庭里,她的父母对她很喜爱,因此翁帆从小就被当成小公主一样宠爱。

小时候的翁帆不仅爱学习,而且对跳舞、歌唱也有很浓厚的兴趣,她的父母很注重这些方面的培养,所以小翁帆能歌善舞,而且形象、气质很好,身边也不缺少追求者。

1995年, 19岁的翁帆悄然出现在杨振宁的身边,不过当时她还是汕头大学的一名大一新生。

当时杨振宁来汕头大学授课,翁帆作为现场服务人员给杨振宁夫妇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看着这位和孙女年纪相仿的女儿,杨振宁夫妇这样评价道:“那是一位很勤快、漂亮、单纯的女孩!”。对她的喜欢、欣赏之情跃然纸上。

后来,翁帆与杨振宁夫妇保持着书信来往,但当时双方都没有多想,因此联系的频率也不高。

大学毕业后翁帆到汕头的一家企业工作,但实习一个多月后就离开了那家公司,然后到高尔夫俱乐部工作,可惜没有干多久就辞职了。

根据同事们的回忆,翁帆是个很天真的人,她很有修养,而且没多少心眼,也很淡薄金钱和名利,所以翁帆的性格很好,很单纯,但越是这样,却越容易被骗。

(翁帆的照片)

果不其然,辞职后不久后,翁帆只身来到了深圳,在此期间,她与一名普通的香港职员结婚,婚后翁帆放弃了事业,当了家庭主妇。

然而,翁帆的新婚丈夫却和她三观不一致,两人经常吵架,后来翁帆的丈夫还家暴了她,最终这段婚姻以离婚收场,翁帆的心情也一落千丈,她最终决定重返校园,以学习知识来慰藉自己。

这时翁帆的生活还与杨振宁毫无交集,但不久之后,两人的关系迅速产生了变化。

三、相差半个世纪的婚姻

2003年,杨振宁的夫人杜致礼去世,这让两人之间产生了交集。

翁帆原本就很崇拜杨振宁,她也知道杨振宁夫妇的关系很好,在得知杨振宁夫人去世的消息后,她觉得杨振宁肯定十分伤心,于是翁帆鼓起勇气,给写了一封信慰问杨振宁。

(杨振宁的照片)

看着这份来信,杨振宁有些茫然,她到底是谁呢?后来想了很久,杨振宁突然想到了,哦,原来是那个可爱的学生啊!

于是杨振宁给翁帆回信,对她的慰问表示了感激。

从此以后,两人经常互寄书信,内容刚开始由学术知识,变为生活分享,最终再到探讨人生、爱情等。

一方面是离婚不久的翁帆,一方面是经历丧偶之痛的杨振宁,自然有很多的共同语言,在此期间,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

一天下午,杨振宁鼓起勇气,他给翁帆打了一个电话,邀请她见面。

(杨振宁与翁帆的结婚照片)

两人既是笔友,又是师生,更是多年未见的故人,关系十分密切,所以翁帆同意了。

两人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他们一起聊起了人生,聊起了未来,杨振宁邀请翁帆一起去旅行,翁帆同意了。

后来杨振宁和翁帆去香港游玩,在经过一段很陡的路时,杨振宁很自然地拉起了翁帆的手,这一拉,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也寄予了两人即将携手共渡一生的美好寓意。

旅行回来后,杨振宁对翁帆产生了好感,他虽然知道两人年纪上的差距,但杨振宁还是鼓起勇气,打电话向翁帆求婚。

在谈起这段经历时,杨振宁说我这个人很老实,我有自知之明,我对她并无非分之想,只因我很害怕孤独,尤其是年老之后更害怕孤独,我不想效仿哈密顿,我只想拥有一个有尊严的人生。

(杨振宁与翁帆的结婚照片)

哈密顿是英国19世纪的数学家,他晚年丧偶,一个人过了很久,根据他的回忆录,独居的日子是无比孤独的,没人陪伴他,和他说话,而且自己家务搞的很糟糕,甚至连书页上都有食物的污渍,所以,杨振宁不想过这样的日子。

翁帆刚开始感到很意外,但是考虑了一会,她就调皮地对杨振宁说道,你见过谁求婚只打电话,不送花的?

杨振宁笑了,他说下次见面我肯定补给你。

翁帆也笑了,最终两人拿着一捧鲜艳的红玫瑰,走进民政局,领了结婚证,那年杨振宁82岁,翁帆年仅28岁,两人相差了54岁,相差了半个世纪。

在一次接受采访时,翁帆提到了这段经历,她说,当你崇拜的人向你求婚时,你是无法拒绝了,这就好比梦想照进了现实。

(杨振宁与翁帆的结婚照片)

两人结婚的消息犹如一颗重弹,深深地震动了科学界和新闻界,很多记者给翁帆打电话求证事情的真实性,然而她索性把手机关了机,还美美地睡了一觉。

于是一些小道记者开始做文章,认为翁帆别有用心,毕竟像杨振宁这样功成名就之人,很少会在晚年再婚,因为可能面临着遗产、舆论、家庭等方面的争议。

但小道记者的担心是多余的,诽谤更是可笑的。首先杨振宁的子女都很开明,他们对父亲的选择也表示了支持和祝福,其次翁帆的家庭也对她的作为表示了支持。

其次翁帆的父亲也支持女儿的决定,他说:我们支持小帆,她牺牲了自己,主动揽下了陪伴和照顾杨老的任务,我们感到十分光荣!

(杨振宁与翁帆的照片)

婚后杨振宁和翁帆感到很幸福,也没有因年龄、地位差距导致的鸿沟。

为什么如此,因为两人都经历过,都活得很明白,都理解了婚姻的本质,那就是平等和相互尊重。

杨振宁和翁帆都喜欢看书、散步,而且都没有熬夜的习惯,生活的时钟很相似。

在杨振宁身体还算硬朗时,他经常骑着自行车带翁帆到处兜风,更像是一对年轻人。

有时候两人还会共用一个耳机听音乐,还会坐在一个沙发上互相讲故事,他们的品味、三观出奇的一致,关系也十分甜蜜。

杨振宁的年纪虽然很大,但还保持着年轻人的浪漫,翁帆的生活也经常充满了惊喜,这让她很感动。

杨振宁会给翁帆写诗,还会给她送花,当翁帆睡觉时,杨振宁怕自己吵到她,会跑到厕所里看书,这让翁帆既感动,又心疼。

翁帆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杨先生比自己原来预想到的还要好,自己也很喜欢现在的生活。回看我们经历的时光,我们一直很平静的生活,我很享受这样的生活,因为他给我了一个纯净的世界。

(杨振宁与翁帆的照片)

虽然翁帆公开表达出了对杨振宁的钦佩和喜爱,但一些人还是认为翁帆图杨振宁的地位和钱。

2006年,两人用实际行动粉碎了这些声音,当年夫妻俩做了婚财产公证。杨振宁只把一栋房子作为了他们的婚后财产,如果他离去,房子属于翁帆,其余财产全部归自己的子女所有。

所以翁帆与杨振宁结婚不图钱,不图地位,而是看中了大科学家的纯真和善良,这才是保持婚姻纯洁、长久的真谛。

每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无论在任何场合,两人都牵手,经常十指紧扣,十分甜蜜,杨振宁曾经说过,牵着小帆的手,我感觉很安全、很放心。

(杨振宁与翁帆十指相扣)

所以两人心中并无芥蒂,而是相互支持,一起幸福的生活。

四、活到108岁

在97岁高龄时,杨振宁高兴地谈自己长寿的原因,他说可能是我的基因好,有长寿基因,总之我很幸运。

然后杨振宁顿了顿,说,其实平静的心态对健康有很大的益处,而且还要归功于现代医院的进步。

(杨振宁演讲照片)

杨振宁曾经透露过自己六条养生的方法。

一是读书。在杨振宁看来,读书即使提升自己科学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消遣,寻找慰藉的方法。

杨振宁说过,烦恼时看看书就平静了,在许多病情来源于不良情绪,读书可以帮助他把不良情绪消除掉。

二是良好的生活规律。71岁时杨振宁曾经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但是现在他的身体仍然很好,这主要是自己形成了很好的生活规律,早睡早起,从不熬夜。

三是注意饮食,一方面是荤素搭配,切忌油腻,二是少食多餐,经常给自己充电,让自己的血糖维持在时刻均衡的水平。

提到饮食方面,杨振宁对翁帆很感激,他说翁帆很注意烹饪,她之前虽然不会做饭,但是却愿意为我学做饭,她不仅在网上学,还向其他的太太们请教,而且每次做饭时他都要煮的烂一点,这样好消化,对我的身体有益。

(杨振宁与翁帆的照片)

四是合理运动。杨振宁年轻的时候很喜欢运动,特别爱走路,他说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他都喜欢用步行的形式去认识这个城市,上年纪后,杨振宁经常骑自行车,或者在家中骑脚踏车,他会开玩笑说,自己年纪大了,也懒惰了。

五是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杨振宁从不抽烟喝酒,其他对身体有害的习惯他也没有。

六是从不滥用药物。杨振宁曾经说过,我们只要有一点小病,就赶紧治,赶紧恢复正常,这就用了很多刺激性、大剂量的药物,这就是典型的小病大治。

应该先去诊断,然后再对症下药,比如一个感冒的症状,可能是病毒感染,也有可能是鼻炎,所以用药一定要慎重。

(杨振宁与翁帆的照片)

人不能经常使用药品,否则会产生耐药性,这样劳民伤财不说,还会让自己的身体经常遭受病痛,从而影响寿命。

不得不说,杨振宁在养生方面确实有一套自己的理论。

在“分享”自己的秘诀后,一次采访中,杨振宁开玩笑的说,我的年纪已经很大了,我的时间可能不多了。

这时翁帆突然说,可别这么说,你的身体还好着呢,还能活好久呢!随后众人哈哈大笑。

在97岁时,杨振宁通过媒体向翁帆表白道,翁帆是上帝给我的最后一个礼物,我希望可以活到108岁,那时我将是茶岁之间,而且她54岁,我刚好是她的两倍。

看着杨振宁天真的样子,翁帆在一旁很平静。

(杨振宁与翁帆的照片)

2022年9月22日,杨振宁迎来了100岁生日,他对妻子表示了感谢,幸福不言而喻,也让人无比羡慕。

结语: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杨振宁和翁帆结婚一事影响力巨大,自然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一个人不认可他们的婚姻,因为他们巨大的年龄差距。

但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幸福也是两个人的事情,我们作为外人无权干涉,而且杨振宁是新中国的功臣,所以他们的婚姻值得我们祝福。

编辑:十年

责编:林画

冯琳:以97的高分获得202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第一期冠军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冯琳:冠军之路上的不懈努力和才华绽放

副标题:97高分成就冯琳 荣获202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第一期冠军

第一篇章:冯琳的成长与热爱

冯琳,一个才华横溢、充满活力的年轻主持人,凭借出众的内外条件和对主持事业的热爱,以97的高分获得了202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第一期冠军,为她在主持界的发展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冯琳从小就展现出了对主持事业的浓厚兴趣。记得她小时候就喜欢模仿电视节目中的主持人,用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无穷的才华,搭建起自己的“电视台”,并担任起主持人的角色。这种对主持事业的热爱始终伴随着她的成长,成为她追求梦想、不断进取的动力。

第二篇章:才华的绽放与执着的追求

在步入中学时,冯琳开始加入学校的话剧团,并参与各类演出活动。

通过这些经历,她不断锤炼自己的演技和表演能力,逐渐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才艺。同时,冯琳也积极参加校园主持人选拔赛,获得了多次的优异成绩,备受学校和同学们的赞誉。

尽管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冯琳始终保持着一颗执着追求的心。她知道要成为一名出色的主持人,光有才艺远远不够。因此,她开始大胆尝试不同的主持风格,不断挑战自己,锻炼自己的技巧和台风。同时,她还积极参与各类电视台的实习活动,不断学习并吸收新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篇章:冯琳的备战与历练

随着时间的推移,冯琳逐渐步入了大学生活。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主持能力,她选择了就读传媒学院,专攻主持与传媒相关专业。

在大学期间,冯琳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类主持比赛和演讲活动,并屡屡获奖。这些荣誉不仅肯定了她的能力,也为她在主持圈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声誉。

在备战202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期间,冯琳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她通过研究往届比赛的录像和学习前辈们的表现,深入了解比赛的评分标准和要求。并且,她主动找到了一位知名主持人作为导师,进行技巧的指导和演讲能力的提升。冯琳的勤奋和聪慧使她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最终以97的高分荣获了第一期的冠军。

第四篇章:冯琳的梦想与未来

获得比赛的冠军并不意味着冯琳可以满足于现状。她有着更大的梦想,更高的目标。未来,冯琳希望能成为一名多才多艺的主持人,不仅可以擅长新闻类节目的主持,还能涉足综艺、访谈等多种类型节目。

她希望可以挑战自我,不断突破自己,在主持事业的路上追逐更加辉煌的成就。

第五篇章:冯琳的成功启示

冯琳的成功经历给了我们很多启示。首先,要有坚定的目标和对所从事事业的热爱。只有热爱,才能激发内在的潜力,让自己在事业上获得真正的成就。同时,要不断学习和进取,保持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求索。只有不断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冯琳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拥有激情和勇气,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取得成功。相信冯琳未来必将成为主持界的耀眼之星,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节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妙笔生花创作挑战#​

存钱不如存肌肉!这种病老年人需警惕

陈志芳

唐代诗人杜甫在《百忧集行》中写道:“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无独有偶,诗人白居易、刘禹锡也发出了“尽日闭门居”,“身瘦带频减”的感慨。

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类似的片段也在不断上演着。或许,您某天会突然发现,父亲健硕的身形好像缩水了一号,以前臂力惊人的他却没力气把米面等重物搬上楼;而以前健步如飞的母亲,四肢显得纤细了不少,已经很难追赶上您的步伐,很多时候需要走走停停。

这时,您需要留意,他们除了年龄增大导致四肢乏力外,还有可能患上了一种疾病——肌少症。肌少症,又叫肌肉衰减综合征、骨骼肌减少症、少肌症等,往往表现为虚弱、行走困难、容易跌倒、步态缓慢、四肢纤细和无力等。那么,什么是肌少症?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让我们一起揭开肌少症的面纱。

肌少症只是肌少吗?

国际肌少症工作组将肌少症定义为一种与增龄相关的渐进性、广泛性肌量减少、肌力下降、功能减退,进而导致活动受限、跌倒、骨折,甚至死亡的疾病。

肌少症不只是肌肉量减少,低肌力才是肌少症诊断的关键特征。伴有肌肉力量下降或躯体功能障碍的“肌少”才为“肌少症”,而仅有肌容量减少则称肌少症前期。以肌肉力量作为肌少症诊断依据的优点还在于能够有效识别肌少症性肥胖。许多人会把肌少症与消瘦联系在一起,但肥胖和肌少症也经常并存。肥胖也会增加肌少症的风险,因为这部分患者身体脂肪过度积聚的同时,也存在肌肉质量减少,导致瘦体重与脂肪比例失调,而肌肉内脂肪浸润增加也会影响肌肉力量和功能,进而加重肌少症。

肌少症有什么危害?

肌少症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肌肉质量和力量的减少会导致患者活动能力的下降,进而增加跌倒、骨折、致残甚至致死的风险。而且,肌少症还与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认知障碍等多种疾病相关,这对于很多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同时,肌少症还会使老年人精神遭受损害,有些老年人因为害怕跌倒而内心恐惧不安,甚至不敢活动,社会活动信心缺失,欲望降低甚至抑郁。白居易就给老朋友写信表达过类似悲观颓废的心境:“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而肌少症对个体健康的损害,必然导致护理和医疗成本增加,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肌少症患病率如何?

自2016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才正式将肌少症定义为一种疾病,而我国对肌少症的认识和研究也较晚。所以以前我们很少听到肌少症这个名词,但肌少症其实并不少见。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肌少症患病率约为 6%~12%,全球约有5千万人罹患肌少症,预计到2050年患此症的人数将高达5亿。在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为5.7%-23.9%,不同地区、不同性别老年人患病率存在明显差别,且随着年龄患病率显著增加。80岁及以上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可高达67.1%。

年轻人也会患肌少症吗?

所有的老年人都有患肌少症的风险,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各器官功能、激素水平改变,均可导致运动能力下降、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丢失。人体肌肉质量在30岁左右达到高峰, 到50岁左右开始逐渐减少, 此后每年损失约1% ~ 2%, 到80岁时损失可过半。所以,肌少症在老年人中最常见。这种只与增龄相关的肌少症称为原发性肌少症。此外,一些运动、营养、疾病相关因素,如长期卧床、久坐、长期酗酒吸烟、营养不良、原有的慢性疾病、手术、恶性肿瘤、内分泌疾病、多器官衰竭、多重用药等也可导致肌少症的发生。

所以,年轻人如果没有良好的饮食、运动习惯和健康状况,肌少症也会毫不手软地找上门。而只有趁年轻,多储备一些肌肉才能从容面对年老后的肌肉衰减。

肌少症筛查需要去医院吗?

目前欧洲肌少症工作组建议所有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应每年,或在发生重大健康事件后(如跌倒导致住院)进行筛查进行肌少症筛查。此外,如果存在以下任何情况也应该进行肌少症的筛查,如慢性疾病(心衰、慢阻肺、糖尿病、肾病)、功能下降或受限,非意愿性体重下降,抑郁情绪,认知障碍,反复跌倒,营养不良等,早期发现肌少症。

肌少症的筛查不一定非得去医院。使用一些小工具,在家也可以做肌少症的筛查。推荐使用小腿围或问卷进行筛查。小腿围测量应使用非弹性带测量双侧小腿的最大周径,界值是男性 <34 cm,女性<33 cm。如果您没有皮尺,还有一种替代小腿围的有效方法是“指环测试 (finger-ring test)”,人们用双手的食指和拇指环绕围住非优势的小腿最厚的部位,如果测量到的小腿刚好合适或比他们的手指环绕的圈还要小,患肌少症的风险就会增加。

指环测试

问卷推荐使用SARC-F或SARC-CalF自评调查问卷。SARC-F问卷内容包括力量,辅助行走,起立,爬楼梯,跌倒共计5项内容,总分≥4分为筛查阳性。SARC-CalF通过添加了小腿围提高了SARC-F的敏感性。SARC-CalF评分≥11分为筛查阳性。

筛查为阳性的个体则需要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肌肉强度、肌肉质量测定及肌肉功能评估,以确诊肌肉减少症的存在。

自评调查问卷

肌少症如何防治?

杜甫终年五十九岁, 于今天看来, 还算不上老,但杜甫一生经历离乱、逃难、遇险、不得志, 杯不常空,借酒浇愁;去蜀以后更是病病恹恹,“百病麇集”,活动大受影响;加之生活艰辛,营养难以保证,肌少症运动、营养、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可谓样样占全。虽然这些都是可防可控的危险因素,只可惜,在当时的环境下,杜甫压根就没有预防保健的意识和条件,焉得不速老?

未病先防的健康理念自古有之,一千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们还会再蹈杜甫之覆辙吗?这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和观念的转变。手术、药物、医生,究竟能为人的健康带来多大帮助?“预防终究才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肌少症的防治当然也是防大于治。

肌少症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戒烟酒、避免久坐、健康饮食等)、营养、运动和药物治疗。继发性肌少症主要是对基础疾病的治疗。运动是获得和保持肌量和肌力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大多数老年人存在热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因此,建议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平衡膳食和充足营养,必要时考虑蛋白质或必需氨基酸营养补充治疗。目前还没有以肌少症为适应证的药物,临床上治疗其他疾病的部分药物可能使肌肉获益,进而扩展用于肌少症。包括同化激素、β肾上腺能受体兴奋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生长激素等。

追求最高的健康水准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未来老龄化社会,远离肌少症是每位老年人的健康之所需。倡导健康的饮食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做好慢病管理,定期体检;了解肌少症,主动预防,改变我们可以改变的;早识别、早筛查、早干预。这样,我们离肌少症“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目标才会越来越近,老年生活的质量才能有所保证。同时,面对衰老,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正所谓“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也祝愿所有的老年朋友老当益壮!

(作者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社区保健科)

参考文献

1.Cruz-Jentoft AJ, Bahat G, Bauer J, et al. Sarcopenia: Revised European consensus on definition and diagnosis[J]. Age Ageing, 2019, 48(1): 16-31.

2.崔华, 王朝晖, 吴剑卿, 等. 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23) [J]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3, 42(2) : 144-153.

3.刘海霞,周萍, 张一娜. 肌少症的诊断与治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21 , 14 (4) : 434-439.

4.老年人肌少症口服营养补充中国专家共识(2019),中华老年医学杂志[J]2019.11(38):1193-1197

来源: 光明网-蝌蚪五线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