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97的今年多大年龄2022(97的今年多大年龄)

97的今年多大年龄2022(97的今年多大年龄)

今天起!儿童身高标准变了,快看看你家孩子达标了吗?

来源:【现代教育报】

↑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春天是万物开始萌芽生长的季节

《黄帝内经》有讲:“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世界卫生组织也曾研究证实:孩子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季节性

孩子的身高,总是让家长充满焦虑和期待

为了让孩子在长个儿黄金期“窜一窜”

家长们使出了浑身解数!

但其实

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身高生长标准

家长不必提前焦虑

今天(3月1日)起

我国将施行最新版《7 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

其中明确规定了

不同年龄儿童生长发育的

各项指标

新标准怎么看?

看什么?

对于儿童生长状况的评估,新标准从年龄到项目都更加科学详细了。

先来说说这张表格,具体怎么看:

● 表格的最左边是孩子的年龄(月龄),家长可以先确定自己孩子年龄的行数;

● 表格顶行中的P是百分比的意思,分别代表3%、10%、25%、50%、75%、90%、97%的身高百分比;

● 孩子的年龄和身高所对应的表格沿着身高列向上看,表格第一行对应的就是孩子身高所处的百分位数值区间了。

家长要注意的是,孩子的身高不是越高越好,在相应年龄段的范围内保持稳定才是最好。

根据新标准提示,家长可get到

孩子的身高百分位数值在P3~P97都属于正常身高;

<P3,则表示孩子的身高在该年龄段的偏下水平,属于未达标,需要引起重视,必要时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做相关检查;

≥P97,则表示孩子的身高属于该年龄段的偏上水平,长得过高也需要家长引起重视,必要时要检查孩子是否是激素分泌过多、骨龄偏大等,以免孩子过早停止发育。

如果孩子大于7 岁,则可参考国家卫健委2018年发布的《7 岁~18 岁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等级评价》。其中,将孩子的身高发育分成了5个等级:

下等:身高<-2SD

中下等:身高≥-2SD且<-1SD

中等:身高≥-1SD且≤+1SD

中上等:身高>+1SD且≤+2SD

上等:身高>+2SD

注:SD为标准差

孩子的生长发育

会被什么影响?

按照最新的标准,孩子身高处于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有

遗传因素:父母双方的遗传因素决定了儿童生长发育的“轨迹”。身高生长是复杂生物学过程,其中60%~70%由遗传因素调控,父母身高作为家庭遗传特征评估指标,对儿童身高的影响自出生时即已体现。

环境因素:营养素的供给充足且比例恰当,加上适宜的生活环境,使得儿童生长发育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专家对53155名3~7岁儿童进行分析发现:挑食儿童生长发育水平、身高等均低于不挑食患儿。

疾病对生长发育的阻扰十分明显。长期慢性疾病影响患儿体重和身高的增长;内分泌疾病常引起骨骼生长和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可造成生长迟缓。

良好的居住环境,如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居住条件舒适,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的护理、体育锻炼、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安定的社会环境等等,均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如何抓住“环境红利”期,帮助孩子长高高:

想让“环境因素”发挥出最大效能,家长可帮助孩子做好以下4件事:

1.睡好觉

生长激素只在进入深层睡眠后才会慢慢释放。因此,睡觉时间充足、睡眠质量高,才能让激素充分释放,让身高“蹭蹭蹭”往上走。

晚上9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特别是晚上11点前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达到最高。

早上6点前后的一两个小时,生长激素也有一个分泌小高峰。因此,要保证孩子在这两个时间段的深睡眠。

此外,不同年龄的孩子,每天需要的睡眠时间不同。

2.吃好饭

家长们普遍关注孩子补钙、补维 D、喝牛奶,这都没问题。

但要提醒大家,更要重视“营养均衡,食物多样”。可以参照《中国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2022)》《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中针对儿童食物的食材种类推荐,来给孩子搭配。

3.多运动

跑步、跳绳、摸高等跳跃性运动,篮球、足球、羽毛球以及游泳等伸展性运动都可以。

但是,少做举重、哑铃、举沙袋等负重运动。

这些负重运动具有压迫性,对骨骼还未定型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要少做或不做,以免损伤骨骼,影响身体长高。

4.心态好

孩子精神压力大、长期抑郁也会影响长个。

当然,尊重孩子的生长规律,不“揠苗助长”,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身高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健康和快乐更重要,不是吗?

来源:父母志 首都教育 丁香医生

编辑:姜思瑶

编审:郝彬

终审:王宇 苏金柱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本文来自【现代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今天起!儿童身高标准变了,快看看你家孩子达标了吗?

来源:【现代教育报】

↑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春天是万物开始萌芽生长的季节

《黄帝内经》有讲:“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世界卫生组织也曾研究证实:孩子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季节性

孩子的身高,总是让家长充满焦虑和期待

为了让孩子在长个儿黄金期“窜一窜”

家长们使出了浑身解数!

但其实

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身高生长标准

家长不必提前焦虑

今天(3月1日)起

我国将施行最新版《7 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

其中明确规定了

不同年龄儿童生长发育的

各项指标

新标准怎么看?

看什么?

对于儿童生长状况的评估,新标准从年龄到项目都更加科学详细了。

先来说说这张表格,具体怎么看:

● 表格的最左边是孩子的年龄(月龄),家长可以先确定自己孩子年龄的行数;

● 表格顶行中的P是百分比的意思,分别代表3%、10%、25%、50%、75%、90%、97%的身高百分比;

● 孩子的年龄和身高所对应的表格沿着身高列向上看,表格第一行对应的就是孩子身高所处的百分位数值区间了。

家长要注意的是,孩子的身高不是越高越好,在相应年龄段的范围内保持稳定才是最好。

根据新标准提示,家长可get到

孩子的身高百分位数值在P3~P97都属于正常身高;

<P3,则表示孩子的身高在该年龄段的偏下水平,属于未达标,需要引起重视,必要时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做相关检查;

≥P97,则表示孩子的身高属于该年龄段的偏上水平,长得过高也需要家长引起重视,必要时要检查孩子是否是激素分泌过多、骨龄偏大等,以免孩子过早停止发育。

如果孩子大于7 岁,则可参考国家卫健委2018年发布的《7 岁~18 岁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等级评价》。其中,将孩子的身高发育分成了5个等级:

下等:身高<-2SD

中下等:身高≥-2SD且<-1SD

中等:身高≥-1SD且≤+1SD

中上等:身高>+1SD且≤+2SD

上等:身高>+2SD

注:SD为标准差

孩子的生长发育

会被什么影响?

按照最新的标准,孩子身高处于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有

遗传因素:父母双方的遗传因素决定了儿童生长发育的“轨迹”。身高生长是复杂生物学过程,其中60%~70%由遗传因素调控,父母身高作为家庭遗传特征评估指标,对儿童身高的影响自出生时即已体现。

环境因素:营养素的供给充足且比例恰当,加上适宜的生活环境,使得儿童生长发育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专家对53155名3~7岁儿童进行分析发现:挑食儿童生长发育水平、身高等均低于不挑食患儿。

疾病对生长发育的阻扰十分明显。长期慢性疾病影响患儿体重和身高的增长;内分泌疾病常引起骨骼生长和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可造成生长迟缓。

良好的居住环境,如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居住条件舒适,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的护理、体育锻炼、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安定的社会环境等等,均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如何抓住“环境红利”期,帮助孩子长高高:

想让“环境因素”发挥出最大效能,家长可帮助孩子做好以下4件事:

1.睡好觉

生长激素只在进入深层睡眠后才会慢慢释放。因此,睡觉时间充足、睡眠质量高,才能让激素充分释放,让身高“蹭蹭蹭”往上走。

晚上9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特别是晚上11点前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达到最高。

早上6点前后的一两个小时,生长激素也有一个分泌小高峰。因此,要保证孩子在这两个时间段的深睡眠。

此外,不同年龄的孩子,每天需要的睡眠时间不同。

2.吃好饭

家长们普遍关注孩子补钙、补维 D、喝牛奶,这都没问题。

但要提醒大家,更要重视“营养均衡,食物多样”。可以参照《中国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2022)》《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中针对儿童食物的食材种类推荐,来给孩子搭配。

3.多运动

跑步、跳绳、摸高等跳跃性运动,篮球、足球、羽毛球以及游泳等伸展性运动都可以。

但是,少做举重、哑铃、举沙袋等负重运动。

这些负重运动具有压迫性,对骨骼还未定型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要少做或不做,以免损伤骨骼,影响身体长高。

4.心态好

孩子精神压力大、长期抑郁也会影响长个。

当然,尊重孩子的生长规律,不“揠苗助长”,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身高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健康和快乐更重要,不是吗?

来源:父母志 首都教育 丁香医生

编辑:姜思瑶

编审:郝彬

终审:王宇 苏金柱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本文来自【现代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