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儿童节属于传统节日吗?(儿童节是不是传统节日)

儿童节属于传统节日吗?(儿童节是不是传统节日)

儿童节“遇见”端午节,孩子们在快乐中感受传统文化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悠悠艾草香,甜甜粽子尝。当端午节遇上儿童节,当传统遇上童趣,会碰出怎样的火花?”5月29日, 湖北省丹江口市妇联、新港管理处妇联在新港中心幼儿园开展了“粽香飘五月 巾帼在行动”爱心妈妈结对帮扶主题活动。

活动中,巾帼志愿者们为小朋友们讲起端午节的来源和习俗,组织孩子们开展端午知识有奖问答。在等待着煮熟粽子的时候,爱心妈妈们拿出准备好的材料,用口罩、艾草、丁香缝制香包,送给孩子美好的祝福。孩子们在妈妈们的指导下认真制作香包,填充艾草、穿针引线、轻声交流、相互帮助,现场气氛温暖祥和。该市妇联执委、爱心女企业家廖莉还为结对儿童赠送了《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作为六一儿童节的礼物。

爱心妈妈陈莹莹说,通过此次话端午、品端午活动,让孩子不仅感受到了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也感受到爱心妈妈们对他们的关心。在加深孩子们对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了解,让孩子们树立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从我们每个人做起”的意识。(图/文 巫铭铭 朱静 刘卉卉)

壹邦科普:儿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

六一儿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

传统节日指的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除夕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文化节日。

所以从上文的介绍可以看出来,六一儿童节并不是一个传统节日。

那么儿童节是怎么来的呢?是什么时候开始有儿童节的呢?

儿童节也叫国际儿童节,这个节日是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抚养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而设立的节日。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我国和其他国家的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于是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虽然六一儿童节不是传统节日,但它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一个重要的节日。在我们国家,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家长们会给孩子们买礼物,组织各种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关爱和快乐。同时,学校、社区等等也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为孩子们带来欢乐。

在中国文化中,儿童一直被视为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活动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节日,更是一个表达社会对孩子们关爱和支持的方式。这个节日的庆祝活动,也反映了我国对儿童教育和成长的关注,以及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儿童节究竟是父母的节日还是儿童的节日?

儿童节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节日,但它究竟是父母的节日还是儿童的节日,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话题。就我个人看来,虽然儿童节是为了庆祝孩子们的节日,但父母在其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父母是孩子们的积极引导者。在儿童节这个日子里,让父母参加孩子们的活动,能够更好的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热情,也能让孩子们更加理解儿童节的含义。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容易产生竞争和冲突,父母作为调解员,能够及时化解矛盾,维护家庭和睦,这也符合儿童节传递亲情、友情、爱心的主题。

其次,父母参加孩子们的活动,也是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的爱。父母给予孩子们的支持和鼓励,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重要的支撑。参加儿童节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们实现自我,展现自己的才华,另一方面也能让父母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需要,拉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总的来说,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参与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儿童节的含义。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在活动中父母的参与度需要适当控制,不能过多干预孩子们的思考和行为。我们应该尊重孩子们的意愿和价值观,鼓励孩子们进行自主思考和决策。

因此,我认为父母应该适当参加孩子们的儿童节活动,以体现对孩子们的支持和关爱。同时,父母也要学会适当回避和引导孩子的情绪和思考,让孩子们真正体验到儿童节的快乐和意义。

中国古代有没有儿童节?14岁之前的岁月,到底哪个时代更贴近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马上就要过六一儿童节了,这是一个国际性的节日。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儿童节应该是非常难忘的时刻,从出生到14岁之前,这一年龄段的小朋友,每一年都有一天是专属于他们的节日。虽然儿童节属于儿童,但是大人的参与(或者说是干预)还是必不可少。

实际上,很多国际性的节日,它的确立并不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儿童节也同样如此。孩子并不知道,这个每一年开心的时刻,其实是因为二战时期发生的一桩惨案而形成的。今天,并没有人专门来纪念,而是以开怀释放天性的童真乐趣而替代。

但是,请不要忘记,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残暴地洗劫了距离捷克首都布拉格20公里的利迪策村,当时共有88名正值花季的儿童被害。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苏联莫斯科召开执委会,会议确定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23日作出决定,规定6月1日为新中国的儿童节,1950年6月1日,毛主席还亲笔为儿童节题写“庆祝儿童节”。

也就说,自此以后中国的孩子才有了过儿童节的日子。虽然儿童节只有半天,并且会参与到各种表演和活动当中去,但是孩子们还是挺高兴的,大多数的家长都会在这一天,尽量带着孩子吃好的,买玩具,看动画片,总之并没有什么约束,所以对于孩子们来说,应该是最快乐的时光。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这一样一个本身就注重仪式感和节日的国度,古代有没有儿童节呢?

不好意思,中国其实从来没有什么专属于某个群体的节日,虽然也有因为纪念某人的节日,但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数都能跟每一个人扯上关系,当然着重点不同罢了。

显然,中国古代没有儿童节。但是没有儿童节,并不代表中国人不重视童年,不知道给孩童时代的人予以快乐的童年。

我们今天对古代有一些误解和偏见,就是觉得那些封建社会时期,人们是刻板而规矩多多,甚至各种约束的,小孩子也是备受管教,丝毫没有解放天性。如果你要是这么想,那就真的大错特错了。实际上,中国很多传统节日之所以能传承到今天,就是因为孩子们得到了更多的快乐和放松,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真正喜欢过各种节日的,在古代孩子们肯定比大人要多。

正如今天,过年过节,成年人反而觉得可有可无,甚至有些畏惧,只有孩子们心中充满欢喜。

对于儿童,中国自古以来都不是铁板一块,虽然我们的教育里对品德要求很高,对规矩也有很多,但是并不妨碍,对儿童的那种体贴和温情。

孔子都曾经赞成弟子曾点的话:“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和几个成年人、几个孩童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这不是赞成儿童的喜乐吗?当然这就是古代的上巳节。当然这里儿童的参与也是学习礼仪,通过郊游的一些仪式,让他们慢慢习惯传统文化。寓教于乐。

除此之外,端午、中秋、七夕、除夕、春节、元宵等等,古代的儿童都是主要参与者,哪怕是古时候,商家也懂得依然是孩子和女人的钱最好赚,这些节日里面,一定会有很多丰富的元素是跟童趣息息相关的。

可见,古代并没有刻意把儿童给单列出来过节,而是让传统从小就浸入他们的骨子里面,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传统,我倒是觉得今天的儿童节当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那些传统节日,更应该多让我们的孩子们去了解和参与,不仅增添乐趣,还能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感受,这也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在这里,祝福每一个孩子在自己的童年,总是欢乐多多,无忧无虑,岁月静好,一切都能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