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三十 | “撑门柴(cái)”备好了吗?迎开门大吉啦!
新年出门
首先向吉利方向起步
谓之“出行”
或称“出方”
由于这是一年的第一次开门
被赋予了丰厚的意蕴
主要是预兆一年的吉与利
所以人们对此慎之又慎
风
俗
讲
究
“出行”有哪些讲究和习俗?
快来了解一下!
腊月三十日贴对联时,家家户户都在自家大门口或大门对面的照壁上贴有“开门大发”或“开门大吉”或“出方大利”的大红门帖。一年的第一次开门被称为“开财门”。先要鸣鞭炮,对大门作揖磕头拜门神后才开大门,选择“大利方向”走出第一步。
早在春节前一天的
腊月三十
就要做好出行的各项准备
用红布或红纸缠在约一尺长的木柴两头,叫“撑门柴”(孝感方言“柴”与“财”同音,均读cái),院门、大门、堂屋各两根,分别在两扇门边摆好。如有耳门(堂屋正门旁边的门),每个耳门一根。在大门外做好“出行宝”,或称出行墩、元宝座,是用黄泥巴或沙土制成的形似元宝的泥蜡坛,供出行时两端插蜡烛、中间插香之用,同时象征“出门得宝”。清洗茶盘,备好三牲祭品、香蜡纸炮、黄表、茶酒等物。
出行时间在除夕夜子时
即现代零时
当“定更(ɡēng)香”燃到第四根,即现代零时,就要出门迎接新年,因而有的地方“出行”也称“接年”。
开门之前,所有的门都是掩上的,用撑门柴撑住门。家主人净面、净手、更衣,全家人保持肃静。主人再次在神前点蜡、燃香、升表,敲磬三响,鸣二五短炮,然后把神前三牲祭品、斋饭及香蜡纸炮、净茶净酒一应物品移入茶盘中(无茶盘的用竹筛子),一人拿着一挂千响的长鞭炮,一人拿着点燃的“发宝”(浇过油的火把,以芦苇制成),象征“日子越过越火爆”。主妇前去开门。将堂屋门边的撑门柴移至两边,升表,鸣炮,作揖,开堂屋门,同时说声“开门大发”;再按此程序依次开大门,开院门……
接下来就是
最有仪式感的环节
大门、院门打开后,在出行宝前放好茶盘,摆好拜席儿。在燃烧着的发宝火焰上点燃一对蜡烛,插在出行宝两端,又在蜡烛上点燃五炷香,插入出行宝中间。按历书所说的方向(一般是东南方)祭拜四方神。(“四方神”指福、禄、寿、喜,有的说是喜、贵、福、财。由于喜神代表着四方神,听以又称出行这一仪式为“接喜神”或“迎喜”。)主人向南跪拜,紧接着全家成员依次一跪三叩首,并燃放鞭炮。接着化表,面对前方把净酒、净茶一一倾倒在地面。
一些地方在出行仪式结束后,由当家人从大门外抱回一把事先预备好的干柴,以讨吉利,谓之“发财”或“开门进财”。或者让小孩抱几块劈柴进屋,进门时高喊“柴(财)来了!柴(财)来了!”以此讨个开门彩。最后端着装满祭品的茶盘前往土地庙烧香叩拜,祈求一年顺遂。
本
地
溯
源
清光绪《孝感县志·节序》载:
元日蚤(早)起,男女肃衣冠,焚香楮钱,拜天地家神,卑幼拜尊长,名曰“拜年”。爆竹开门,向吉方拜,名曰“出方”。
出行之俗应是源自
先民的击鼓逐邪
先民相信在一年最后一天击鼓驱鬼逐邪,来年才可以祛病消灾。《吕氏春秋·季冬纪》注谓“前岁一日,击鼓驱疫疠之鬼,谓之逐除,亦曰傩(nuó)。”击鼓“逐除”应是当时的风俗,后来演变成为每年除夕新旧年交替之际敲钟“分岁”的习俗。直至今天,除夕半夜12时家家户户竞相鸣鞭。
旧时的孝感农村,家家户户神龛上都有“磬”,用铜或铁铸成,烧香敬神时都要“敲(kāo)磬”三下,发出三声悠长的钟鸣,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这应该是古代击鼓敲钟“逐除”的遗意。后经发展,不再限于除夕,凡烧香敬神都要敲击铜磬,素有“烧香不敲(kāo)磬,上天不应”之说。
再
看
今
朝
当今,农村家家有电视机,除夕守岁不再是苏东坡描述的“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的情景了。
农村出行的时间也不再是鸡叫三遍后,东方欲晓时,而是北京时间24时(零时)。
除夕之夜,孩子们吃着瓜果点心,和大人们一道饶有兴致地欣赏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精彩节目,直至迎春接福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真是“爆竹声声、报天地新春到;梅花朵朵、催人间气象新”。老人欣逢盛世,倍觉精神矍铄。
诗
作
欣
赏
古代的诗人写下不少
除夕改年更岁的诗句,如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李世民《守岁》)
“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
(骆宾王《于西京守岁》)
“冬逐更筹尽,春随斗柄回。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
(李德裕《岭外守岁》)
对此欢乐之夜,孝感市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年逾八旬的萧生民先生作七律一首:
《春节》
楼头云彩任飞扬,锦绣笙箫出画廊。
笑口欲开春又至,芳心犹在老何妨。
眼看世界千般好,人与梅花一样香。
对景不忘扬国粹,每逢佳节便情长。
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
“撑门柴(cái)”备好了吗?
距离春节还有
1
天
来源:孝感日报 《孝感(孝南)民俗文化丛书》之三 节令文化
制作:韩书林 盛为华
审核:焦志新
终审:朱霞
出品:孝感日报政务新媒体部
陶燕‖扮年
腊月二十四一过,大家见面常问的一句话不再是“你吃了吗?”而换成“年办齐了吗?”
办年,就是置办年货。现在细想,我倒觉得用“扮年”更合适些。家家户户,男女老少,从里到外,装扮一新,迎接新年。
“扮”房子主要靠贴春联,贴年画。
记得小时候,每到腊月二十四,父亲大手一挥,哥哥弟弟和我就跟着一起“扫尘”。先撕掉旧的门联、门神、年画,然后清理各种杂物,扫除角落里的灰尘。这叫辞旧迎新。清扫好了,父亲就在堂屋支起大方桌,摆上笔墨红纸,书写春联。那年月的春联都是手写的,父亲写得一手好楷书。我们在一旁帮他抻纸。父亲把自家的对联写好了,还帮着别人家写。看着他一笔一划地写,字迹工整有力,联文也写得喜庆满满,我心里老痒痒。后来,哥哥会写了,除了大门联由父亲写,其余的房门、后门都由哥哥写。再后来,父亲又教我写,哥哥负责大门联,让我负责房门联兼带厨房门联。我紧握着毛笔,压抑着喜悦,慎重其事地,歪歪扭扭地写着“百味盐为主”,“千珍米最真”。字虽写得稚嫩,但父亲的笑脸却让我喜形于色。再后来,看着我和哥哥写得有滋有味,弟弟不甘心年年抻纸了,他也央求着要写。我就把多余的红纸片裁成一寸见方的红纸条,一笔一划教他写,教他贴。比如,“开门大吉” “出方大利”贴在门神边,“正大光明”贴在窗框上,“六畜兴旺”贴在猪圈旁,“鸡鸭成群”贴在鸡窝旁。弟弟一本正经地写着,有模有样地贴着。看着自己的杰作派上了用场,弟弟兴奋地跳着、叫着,像一只刚学会下蛋的鸡在院子里疯跑。
贴年画要简单些。堂屋正中的墙上,毛主席的画像是要年年换新的。日历也是要年年换的。门神“秦叔宝”“尉迟公”和“关羽”“张飞”轮流站岗。我房间墙上的明星照去年是龚雪,今年换上周慧敏,都是我喜欢的女明星。当然,不是我喜新厌旧,而是觉得新年就应该有新气象。哥哥弟弟共一个房间,香港歌坛的“四大天王”轮流上墙。父母的房间花开富贵,奶奶的房间蟠桃献寿。
房子装扮一新了。母亲和奶奶在厨房也忙得不亦乐乎。蒸、炒、煎、炸,不同寻常的各种香味,就从厨房里飘出来,进到每个房间,逗留一番,再优雅地飘出屋外。母亲准备的新衣,也让我们偷着乐,有事没事跑过去摸两下看几眼,只等一声令下,便喜滋滋地迅速换上,然后像新媳妇一样,红着脸出来,规规矩矩地围坐在年饭桌边。满桌子的菜肴是色香味俱全。浓浓的年味,一下子弥漫在眼里,鼻子里,嘴巴里,直至心里。鞭炮一响,装扮一新的年就来了!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我们仨相继成家,奶奶和母亲却相继过世。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哥哥弟弟各自在外成家立业。老房子和老父亲都太孤单。于是每年春节,我们就轮流把父亲接到一起过年。
现在办年简单。春联大多印制,年画也少人贴,年货进超市置办,半天便可齐全。少了“扮”年的细碎,年味似乎是淡了。
作者的父亲在写福字。
庚子的年过得让人揪心,难忘,年味不忍再提。辛丑的大年即将来临,虽然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取得了抗击新冠疫情的巨大胜利,但防控依然不能放松,倡导就地过年,所以,我和先生的两头家人今年就各自小家团年了,父亲就近跟我们一起过年。
虽然今年办年简单,但年还是要“扮”起来的。春联必不可少,我们家的春联一直是手写,先生的书法好,家里的春联全他写,不仅如此,还在书房义务书写“送联下乡”的春联,忙得不亦乐乎。我和女儿负责厨房的活儿。房间早已清扫干净,年货也已置办齐全。父亲没事就看新闻,他一直在关注国外的疫情,因为孙儿在国外留学,做爷爷的心里一直牵挂着。随着疫苗的接种,随着不断有向好的消息传来,父亲心情也好起来。一不留神,父亲出门了,回来,左手提着一个大大的中国结,右手提着两串红红的灯笼。啊,这个——挂哪儿呀?我看着墙壁光洁的简约居室,这个——不好挂!父亲看着我,有点手足无措。还好,先生及时出来,用眼神制止了我要皱起的眉头。“爸,这个好,喜庆,过年就要红红火火,我来挂。”先生挑个地方搭上粘钩挂上中国结和红灯笼,素洁的房子顿时就有了过年的味道。
一高兴,父亲居然拿起了毛笔,在大红的纸上写下一个大大的“福”字,他的字依旧是那么刚劲有力。我们拍手叫好,女儿也蠢蠢欲动。先生裁好红纸,我们轮流上场,每人书写一个“福”字——或楷或行或草,各具特色。最后,拿着自己写好的“福”字,欢欢喜喜地照了一张全家福。
作者的女儿在写福字。
照完全家福,女儿兴奋地发抖音在朋友圈炫福,家人们在群里纷纷点赞祝福,群里热热闹闹,远在海外的侄儿也大受感染,他不知哪儿弄来纸墨,通过视频,煞有介事地写下一个“龙”,一个狂草的“龙”,写的是龙飞凤舞,让父亲大加赞赏。记得出国前的一个春节,侄儿也迷上了写春联,他缠着爷爷教他写正楷的“龙”隶书的“龙”,让我的先生教他狂草的“龙”。他说要好好练练这个“龙”字,把这个“龙”写到国外去。
窗外的街市热闹着,红灯笼挂满了两边的街巷,街边的红梅也开了,一树一树,红红的一片,今年的红梅开得真早啊,把年装扮得更美了。
作者简介:陶燕,女,湖北黄梅人,湖北省作协会员。曾在《中国青年报》、《中国文化报》、《长江文艺》,《湖北财税》、《黄冈日报》、《鄂东晚报》、《黄梅》、《黄梅文艺》等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多篇,并多次获奖。
审核:周火雄 编辑:秋歌
出天方(散文)
(图片来自网络)
出天方(散文)
作者:李朝俊
风息雪飘,灯亮地白,对联夺目,门神耀眼,年到人间。
守年庚的父亲,轻轻地叫醒我,附耳说“起来出天方了!”
顿时我睡意全无,一个鲤鱼打挺,精神抖擞地套上厚棉袄,穿上新棉鞋,在热水盆里洗好脸,戴好棉帽子。
伸手在柴禾铁盆火里烤了烤,抬头望见天下雪了,喜出望外地真想跑进雪窝打滚撒欢儿。过年有规矩,大人年前交待一遍又一遍,父母盼望好年景彩兆头,全在初一出天方中。出天方非同一般,手握挂满鞭炮大竹杆的人,不是父亲就是大哥,二哥和我远远的看着,最多是二哥点根烟,吹大火焰上前点鞭炮。母亲和二姐小妹,按习俗不过问谁举竹杆,谁点火燃放鞭炮,只参加拜天跪地,礼神敬祖宗仪式。
出天方是家庭长子承担重任的岗位,不是一般家庭成员能胜任的。我直到结婚生子,从海边探亲回家陪母亲过年,才有机会撑竹杆出天方。这震耳欲聋的响声,这一家老小的欢笑,这过了年就得踏上赴边关的前行路,触景生情地感到担当顶门柱,肩上有沉甸甸的使命责任。真切地感悟到过世父亲当年的不易,对世代出天方的传统,有了全新的认知,从个人情感升华到传承文化血脉中。
父亲出天方,出得风生水起。手拿艾蒿火媒,用嘴“噗噗”一吹,烟去火旺,红纸包裹的鞭炮,露出了灰白的,一、两寸长的炮念线,火光映照,一红,一灰,一蓝,三色对接,闪出火花,放出光芒,竹杆随声响轻转。吉利到来的天方,慢慢转动的竹杆,神往幸福的我们……好一幅家庭亲人团圆的温暖画面。瞬间炮声响彻云霄,鸣叫回音连绵不绝,将雪夜照出年的色彩,把年味浓进长长的声音里,弥漫在烟火飞腾的庭院上,直到最后一个炸雷炮,冲向天际,闪着火焰,散飘四方,所有的吉祥美好事物,伴着出天方炮鸣节奏,全部走进家来,落满庭院,散入房间,随了父母的心愿。
灯火通明的庭院,白雪耀眼的庭院,鞭炮齐鸣的庭院,照亮了年初一的夜空,唤醒了新年新天地的热闹。爆竹红纸屑,随吉利到来,落满雪地,此刻拾炮的我,可以自由跑动,兴奋在欢乐年味里。
记得出天方的大竹杆,有两丈多长,上细下粗,直溜溜的一色翠青,是从竹林竹杆王边上挖出的,只有过年出天方才能挖这样的大竹杆,平时我们是不能轻易进竹林的,那是竹子的天地,家里财富的宝藏。
寓意竹子拔节冲天,节节高的炮仗挂杆,竹梢留得长长的,大鞭炮从上绕杆缠到半腰,竹杆头弯弯的如谷穗,竹杆立在院中如通天杖,似乎直抵神秘的苍穹天庭,握住竹杆的人胸有成竹,神情自若,壮严神圣,威风凛凛。
出天方前,父亲让大哥和二哥,有时我也帮个手,先将桌子放稳在庭院之中,迎着大门口,摆上供品,先供天供地,随之供各路神明,最后供祖宗先人。桌上摆有整条熟鱼,整只熟鸡,整块水煮过的刀头肉,还有不常见的整盘水果,整瓶醇香的白酒。杀了年猪,还要将整个肥猪头,煮熟摆上桌面。
父亲将扇形的黄表纸,三张折叠一蘖,手捏一角,抖开倒立,火媒一燃,焰苗窜起,火头青蓝,火中明黄。纸燃香绕过后,那心中敬重的神灵人物,各享美酒佳肴之后,驱驾返程归位远方。
我家天方出过,别家天方跟进。一家鸣响百家争鸣,“咚咚”“噼哩啪啦”的此起彼伏远村近邻,千村万户鞭炮声中迎新春。
人世间的新年到来,母亲和二姐小妹,忙着厨房的蒸菜下饺子。父亲带着哥哥们和我,到一里外的南山老坟院,给先人拜年请安。一阵阵鞭炮响,一堆堆纸钱烧,一群群人跪拜,血脉在亲情中奔腾延续……
带着雪花,带着笑声,带着快乐,涌进庭院,涌进堂屋,围坐在堆满亲情的初一饺子宴上。
民间大年初一出天方,表达的是普天同庆的美好,表达用双手创造幸福的雄心壮志。现在想来,我家出天方,父母出的是心劲,万字头的大挂鞭,虽是省吃俭用生活中的一次豪华,隆重鞭炮鸣响的是父母新年规划蓝图的号角,是父母对子女奋进向上的深情期盼。
年年父母将出天方,当作过年的头等大事。在他们心中,天方出得越早越好,越显得全家心往一处使劲,这向天地神明表明心的虔诚,意志的无比坚定。熟悉天干地支的父亲,守年庚一过子时,就将早早准备好的供品摆好,叫醒大人小孩起来出天方。炮响天方出向四面八方,出向风调雨顺,出向人丁兴旺,出向喜庆祥和。出天方的鞭炮声,在父母听来,是春雨润物的畅快声音,是地里庄稼拔节旺长的声音,是打麦割稻压豆扬场饱满颗粒落下的声音,是售粮售猪售竹器后数钱的声音……
出天方,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习俗,世界文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鲜活在人们过年的墙壁上。“出方大利”,写满大红宣纸,或苍劲,或稚嫩,或丰满,或瘦小,透着浓浓年味,浓浓生活真情,写满人们灿烂的表情,写在新春忙碌的身影里。(2020年1月18日于西城区枣林前街70号)
注:出天方指大年初一乡村迎新年的一种习俗,包括敬天地神灵祖宗先人,鸣放鞭炮,点焟烛,磕头上香等,各地民俗不尽相同。
发财中国年之八:春联贴上墙,收债嘴莫张
-
-
以前,年三十,孩子们的头等大事:写春联和贴春联。
春联不是买的吗?怎么还需要写?
这是现在的大部分小孩子对春联的第一印象:看呐!用塑料袋套好的春联,还是烫金的!
可我们小时候,春联都是自己用毛笔写的!
毛笔可是稀罕物!现在不要说毛笔了,连钢笔都少见得很,触目所及,都是一次性的水性笔,写完即扔。不像钢笔,写完了可吸墨再写;也不像毛笔,写之前还要兑好墨汁,甚至磨墨。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很多学生虽然知道,但会用之、善用之,寥寥无几。
不像我们小时候,学写毛笔字是读书识字的必修课。
虽然这门必修课修习得不咋的,毛笔字也写得歪歪扭扭,但并不妨碍我在春节前夕或红白喜事等时候展露一把。
读小学的时候,在碧二小学参加过一次书法比赛,跟我同桌的刘喜亚得了书法比赛第一名。刘喜亚成绩中等偏上,毛笔字写得好!
我们村子里也有毛笔字写得比较好的,譬如“猪爹”。“猪爹”以前是当工人的,生了5个儿子1个姑娘。每年写春联都不用年历本上的。
那时候,每到过年前夕,街上会有专门的年历本出售,内容主要是编辑了一些关于二十四节气、春耕秋收、传统节日习俗等,本子的最后则是当年的应景春联。
“猪爹”写的春联,都是自创的。让人至今难忘的是有一年的大门上贴的春联:才云富贵华是宝。可惜年代久远,只记得上联,用了几个孩子的名字串在一起。下联的大意是二老辛苦了。
从内容上来看,当时“猪爹”的第五个儿子还没有出生。所以才会点4个儿子和1个姑娘的名字,并特地注明女儿是个宝。
“猪爹”的才气,全落在了一才叔,也就是“猪爹”的大儿子身上。
一才叔结婚分家后,每年也是自己写对联,不用年历本上的。记忆最深刻的是有一年写在自己房门上的一副对联:年年难过年年过。也只记得上联,忘了下联。
初一拜年的时候,当大人们都在寒暄、递烟、喝茶的时候,我最喜欢跑到“猪爹”和一才叔的家里看对联。他们的对联不一定对仗工整,但抒发了乡里人的一种心境。“穷人叫花子,都有三天年。”
看得多了,有时候我也会不照着年历本上的春联誊写,而是胡乱诌上几句。譬如“眼望个高心中宽,儿大等急要用钱”、“春到山村天晴好,蓓蕾花开福来到”。
前面一副对联是写我父母多年的心情,一方面望着我们兄弟几个长大成人,心中宽慰,另一方面又为儿子的成家立业着急。后面一副对联将我侄子辈的几个名字嵌入其中,寄予了对春天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现在过年,图简便,很多人家只把大门、房门、大窗户贴上对联就了事。而我小时候,我爸为了激励我们写对联,会要求我们将我家的大门、房门、过道门、楼梯门、厕所门、猪栏门、前窗、后窗、厨房窗户……只要是外面的人能看到的地方,都贴上对联。
贴的多,肯定写的多。因为是用墨汁现写,就存在一个晾干的过程。写完一张,需要及时拿到一旁晾干。一间房间摆不下,两间房间摆。
大门的对联一般是我二哥操刀,他的毛笔字比我写的圆润多了。其余的对联,基本上就由我代笔。写得多时,有时候一本年历本上的春联不够用,就用自己学过的诗句来冒充,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
门联一般9个字或11个字,窗联一般7个字,横批4个字。再加上“开门大发”、“出方大利”、“百无禁忌”、“童言无忌”、“出入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等。
凭着写春联的这门“手艺”,我还能混到一碗汤喝。本家的一位奶奶,家里没有男丁,每年的春联,都是她准备好红纸,托我来写。写完了帮她贴好,她会下一碗鸡蛋面予以感谢。一吃好多年。
当所有的春联全部写好了,就要张罗着贴春联的工作了。春联看似简单,几张红纸加几幅年画,实际上种类繁多,需两个人配合,够忙活好一阵子。
光是熬浆糊,就要熬好半天。浆糊由面粉直接加水,在煤气炉子上熬制而成。边熬边需要用筷子搅拌,熬干了,不经用;熬稀了,用不上。
孩子们最喜欢贴春联。
贴春联之前需要将所有的春联、年画等进行分类。大门上除了贴春联、门神、大福字,还要贴五福图和开门大发;正大门的树上贴“出方大利”;客厅里贴“百无禁忌”、“童言无忌”、“出入平安”;米仓上贴“五谷丰登”;猪圈和鸡窝上贴“六畜兴旺”……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上新春联和年画,同时撕下旧春联和年画。撕下的旧春联和年画,会扫到装垃圾的地窖上堆起来,点上火,烧起来。最好还要冒点烟,炊烟袅袅,很有诗情画意。
贴上春联后,意味着要过年了。
写春联一般是年三十的上午开始写,吃了中饭就开始贴。老家的习俗,不能到贴了春联的人家里去讨债。不欠外债的,或者已经和债主们打好招呼的,没有其他人上门的,想什么时候贴都可以。
“打人不打脸,三十莫讨钱。”有些老实的人家,在债主登门之前,一般不会急着贴春联;也有一些老赖的人家,早早地就把春联贴上,人家若是来讨债,那就是打脸、扯皮的事了。
这都是以前的规矩,现在通讯发达了,有什么事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很少再出现贴了春联后,还有债主“打上门”的情况了。
贴上春联后,父母会告诫我们,不能再到别人家里去了,要去也只能第二天去。
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到人家去,那就是拜年了。
-
-
配图来自我家老屋,拍摄于2013年春节。
-
-
- 随手加粉是一种美德 -
--
--
--
这些春联你见过么?据说城里没有,农村家家户户都贴
对于中国人来说,有几样东西是过年中必不可少的,其中春联是其中最具文化感觉和承载年味的一项。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盘点一下那些在农村随处可见,在城里凤毛麟角的各种春联。
门神和小字联
门神和小字联
这两幅春联是农村贴在大门上的门神春联,这道大门一侧是家,一侧就是外面的世界,两幅威武门神守护家门,实在霸气。我想给大家将介绍的并非门神,而是门神边贴的小字春联:出方大利,开门见喜。这样的小字春联在城里是见不到的,在农村随处可见,寓意新的一年出门在外顺顺当当,喜事多多临门。寄托着朴实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景。
小字联
凡是和外面世界接触的大门,不管是前门还是后门都会贴上这样的小字联。
小字联
堂屋供桌一侧的墙面上要贴两幅小字联:百无禁忌,万事如意。这副小字联的用意很有意思。过年对于中国农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这个重要节日中很多平时可以说的话是不能说出口的,比如一些带着晦气的话,不吉利的话。人们认为过年期间,祖先英灵和天上的神仙会在家,这时候说话一定要注意,不能说触霉头的话,被祖先和神仙听到了不好。但有时候说话说快了或者没有注意也会说出不好的话,于是就有了这俩幅小字联:百无禁忌,万事如意,意思是别当真,说错话了,希望一切顺顺利利。一些地方也会贴上:童言无忌,万事如意。因为小孩子是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过年说错话也很正常,所以童言无忌,万事如意,从这个层面上讲,农村的这幅小字联还是很有意思的。
财神联
财神是农村每家每户春节都会贴的,这种财神联在城里是根本见不到,城里人都是直接供奉一尊财神像。
水井小字联
在过去,农村是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水井,通过压水机来将地下水抽取出来供全家做饭洗衣洗漱之用,水井对农村人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水井上也是需要贴春联。同是水在农村还有财的意思,于是细水长流也有财源滚滚之意。
小字联
农村每家每户都会养一些猪羊牛等,六畜兴旺这幅小字联便寄托了农民对自己家养的猪牛羊等动物的美好祝愿,通常会贴在猪圈或者牛栏,羊圈等地,也有地方是:槽头兴旺。(槽是盛放动物食物的器皿)
小字联
养鸡养鸭对于农村来说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养鸡,不但能吃到美味的土鸡,还能吃到营养的土鸡蛋,于是鸡舍上也会有自己的春联:鸡鸭成群。
祖先牌位
只要是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这附照片中的物件是多么的重要:祖先牌位,必立于堂屋供桌正中间。逢年过节或者是家里有大事发生,例如结婚生子或者有亲人去世等都需要在祖先牌位前焚香烧纸以告知祖先。
这些只有在农村才能见到的各种用途,各种美好愿景的春联为农村的春节增添了浓浓的年味,这些城市中见不到的春联无一不表达着朴实的农民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待和祝福。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感慨年味淡了,其实大家不妨去农村走走,那些独具特色的小春联,那些看似庸俗和落后的祭拜仪式,都是过年才有的浓厚年味,也许能让你找回一些小时候的过年的感觉。
美滋滋的年味
一年一度的春节(即过年)快到了,不觉令人想起记忆中的年味。
那还是当年计划经济的年代,老百姓的一应过年的物资都由供销社统一安排供应。
记得在那腊月天,供销社总要临时搭几台大灶台,一是炸豆泡,二是炸雪枣。油炸豆泡这大家都知道,但油炸雪枣,也许很多年轻人不知道。雪枣工序比较复杂,先要用糯米粉蒸成坯子晒干,然后放滚油锅内炸成豆条那样大小,炸好后捞起来再粘拌白沙糖,这样,雪枣加工工序基本完成。这是老百姓过年期间走亲访友拜年的必备礼品(一般自己舍不得吃)。
快到年关时,老百姓也都是家家忙年。虽然那时物资匮乏,但好歹有个年。一般家庭都在供销社扯些布料(当时布料要凭布票供应),请裁缝师傅上门为家人做一天新衣服过年,当时市场上也根本没有成品衣服买卖。(做衣服也主要是为孩子们做)。当时一些年轻小伙子作兴做大衣,买一床便宜毛毯做里子,外面再用蓝毕叽做大衣面料,(中间一般不再填绒)过年穿起来,风光得很。当时我家家大口阔,想都不敢想穿大衣。直到多年后(改革开放后),市场上有军大衣出卖时,我第一时间买了一件有毛领的军大衣,记得那年穿着这件新军大衣过年时,心中甭提多高兴了,过年期间还穿着那件大衣在家门口照了一张得意照片,这件军大衣给我增添了不少年味。
作者当时的照片。这件衣服也是当年过年时买的一件新衣(军装式样)
做糖粑。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糖粑是家家必备的过年“糕点”。做糖粑很费功夫,从凌晨到晚上要一整天时间。一般是凌晨起来煮糯米饭,糯米饭煮好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干大麦芽(小麦芽不行)让糯米饭慢慢发酵,要发酵至中午时分,再捞取发酵好的糯米饭(要挤干水分),然后灶中生大火让发醇的糯米水反复烧沸,直烧至成糖浠(用锅铲弄起成晶莹的酱黄色片状方可)。然后将事先备好的糯米炒米籽倒入锅中的热糖浠中,再将炒米籽与糖浠在锅中用锅铲铲拌后,趁热打进木盆中(木盆事先要铺垫一块干净的衭子),然后人站在盆中将糖米籽踩实踩紧再倒入竹制筐中切成糖粑片,这样香甜美味的过年糕点才算大功告成。如果谁家糖粑弄得多的话,则要熬夜很晚。但尽管辛苦点,人们为了这香甜的年味,心里却是美滋滋的高兴不已。
贴对联。当时是没有对联买卖的,都是自己写或请人写对联。我们生产队家家都是拿一张红纸请我那位在生产队当会计的六叔帮写对联。每家除写大门对联外,还要写不少红纸签贴于自家室内的墙上。例如:不禁童言、开门大吉、出方大利、人财兴旺、人寿年丰、四季发财、六畜兴旺等等。另外大门头上除贴春联横幅外,还贴“挂门钱”,即剪纸式样的长方形门花。门口贴上对联,室内贴上红纸条,这样更显得年味十足。
不同的年俗。我们老家附近有个叫殷家岭墩哈,他们过年的风俗与我们略有不同。我们除夕吃年饭是大年三十夜,而他们除夕吃年饭是大年三十凌晨,他们塆子大年三十那天,五更起床做年饭,年饭做好后,家家户户鞭炮齐鸣(现在有礼花),然后全家便吃年饭,年饭吃好了才基本天亮。这也是他们的年俗年味。不知其他殷姓人家是否也是这种年俗否?由此看出我们中华大地的年俗也是百花齐放,繁华灿烂。
现在人们生活好了,生活水平大大改善,不少家庭伙食天天像过年一样。因而有少数人抱怨现在过年再也找不到以前的年味。但我认为这是不妥的偏见。民间有一种说法叫“过了腊八就是年”。到腊月份,大家都纷纷腌制大鱼大肉,都在纷纷为年节而忙碌中,难道这不是年味吗?
年味,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每当我回味那浓浓的年味时,心里总是美滋滋的。
过年后,不少地方还有搭台唱大戏的习惯。唱戏期间更增添了不少年味,东道主的村子几乎家家户户接自己的亲友前来看戏。这样不仅增添了年味又增添了亲情。黄梅是黄梅戏的发源地,是“一去二三里,村村都有戏”。因此过年期间那更是唱戏唱得欢天喜地。剧中不仅唱黄梅戏,而且还有老采茶戏,老黄梅调等等。唱戏活动一般都延续到二月初。唱戏是过年的延续,把年味唱得更浓更欢。
这真是:新年年年有,吉庆年年浓;新年年年乐,年味年年丰。
美滋滋的年味啊,就在我们心中。
作者简介:
昔日的我,吃过苦受过累,为生计为事业,努力拼搏过。天道酬勤,终于拼出个靓丽的家、靓丽的人生。当初曾开办鄂东首家民营经济信息公司,经励精图治,事业也算风声水起。因此曾被选为县政协委员、县总商会常委。如今,虽身残却志不馁。虽身患脑梗,行动极为不便,并完全丧失体力劳动能力。但仍乐观向前不悲观,每天坚持拄杖健身行。并边走边拍,注意发现和捕捉美。同时在病中坚持笔耕不辍,用心书写弘扬正能量的美丽之篇,乐把生活过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