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办案手记七:能不能让自己人审自己啊?
作者:赵波
广东啸风律师事务所副主任
深圳卫视财经生活频道嘉宾律师
小赵老师在2015年参与了一个故意伤害(重伤)案的辩护(记忆中,这是参与的唯一一个重伤的案件),案件本身很简单:2012年6月的某个晚上,被告人和女友、朋友一起在KTV唱歌,其女朋友先乘坐电梯下楼,在电梯中与“被害人”发生争执(当然争执原因双方各执一词,也无法查实。),后被告人的朋友先与“被害人”互殴,后被告人徒手加入,最后“被害人”一方一人重伤、一人轻伤。
最终本案没有采纳辩护人提出的共犯实行过限,被告人不应承担重伤的结果的辩护意见,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四个月,去年被告人刑满释放后居然来请我喝酒,回忆了一下当时的一个细节。
被告人当时就提出:人民陪审员能不能选普通的市民,而且最好经常出入KTV,亲眼见过KTV的纠纷甚至冲突的人,虽然当时没有实现,也不可能实现,但是这一提法理念是古老的,同时理念也是先进的。
记得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犯罪嫌疑和审判形式一章中就主张:优秀的法律应当为主要法官配置一些随机产生的而不是选举产生的陪审官,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感情做出判断的无知,较之根据见解做出判断的学识更可靠一些。每个人都应当由同他地位同等的人来裁判,这是最有益的法律。当犯罪侵害的是第三者时,法官就应该一半是与罪犯地位同等的人,一半是与受害者地位同等的人。
人民陪审制度,任重而道远!
成稿于2021年3月23日10:50 G818前往韶关
时政微观察丨从首次提出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感受这些力量
“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2005年8月12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中写下这样一段话。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2023年10月7日至8日,一场重要会议——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
在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今天,我们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可以读懂什么?《时政微观察》为你解读。
真理的力量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几个月前,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指出“‘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两个结合”意味着不仅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运用条件融会贯通,还要对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然于胸、运用自如。
△2023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前,到中国国家版本馆考察。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朱熹园的一番话,揭示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并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聚焦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书记鲜明提出一系列重大创新理论——
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并将其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着眼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明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等。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洪向华在接受《时政微观察》采访时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还充分运用、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并使之持续生长,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
实践的力量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出明确要求: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这次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中,总书记再次强调这一要求,并对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如何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提出了“七个着力”。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从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以“九个坚持”概括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到党的二十大从五个方面重点部署文化建设工作,再到“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既有认识论又有方法论,既有宏观层面的整体指导,又有具体层面的实践路径。
刚刚落幕的杭州亚运会上,从吉祥物“江南忆”、会徽“潮涌”、奖牌“湖山”,到洋溢江南韵味的亚运场馆,从亚运村“文化小屋”的非遗体验,到累计推出30条城市采风路线……传统文化底蕴汇聚成“中国式浪漫”,传递着泱泱大国的文化自信与时代内涵。
透过北京冬奥会、中非合作论坛、上海进博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一个亘古亘今、日新月异的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
△2023年10月8日,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闭幕。
实践充分表明,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还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
洪向华教授认为,“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性。习近平文化思想会随着时代发展与实践深化而不断发展和深化,并以此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进而更好地指导中国实践。
人格的力量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本人也是一个中华文化的热烈拥护者、忠实学习者。”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视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及全国,考察文化遗产,探寻文明根脉。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市殷墟博物馆考察。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步入殷墟博物馆,观摩青铜器、玉器、甲骨文等文物,总书记点明此行深意:“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到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调研,强调要“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国历史研究院,从对历史的思考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
△福建南平武夷山朱熹园
福建武夷山朱熹园,在印有朱子名句“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的墙前,习近平总书记驻足良久。他多次引用这句古语,回答“为了谁”这个根本命题。
为了“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带领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了“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他推进改革,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因为“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他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因为“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他号召全面从严治党……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他曾引用诸葛亮的《出师表》表达自己的心情。
“5000年的历史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认清了5000年,我们就会自然地形成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自信的底蕴、底气也是这么形成的。了解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我们才能更深刻理解现在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愿望。”201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来到濠江中学,与同学们谈古论今。
古与今、回顾与展望,文化犹如一条纽带,连接了过去和未来,传承了悠久的历史文明与朴素的现实奋斗。
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我们不仅体会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更加感受到了大国领袖的人格力量。正如多年前,习近平在一篇序文里写道:
“今天,我们踏着来自历史的河流,受着一方百姓的期许,理应负起使命,至诚奉献,让我们的文化绵延不绝,让我们的创造生生不息。”
△2023年9月23日,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同出席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合影留念。
思想与时俱进,文化代代传承。
习近平经济思想、法治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强军思想、外交思想、文化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照亮民族复兴的前行之路。
新征程上,我们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我们的事业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封神》陈牧驰承认二婚!结婚恋爱时间线曝光,更多信息被扒!
#头条创作挑战赛#
10月12日,“陈牧驰 二婚”成功燃爆词条。刚凭借《封神》走红的太子,先是被曝和陈冰的恋情,后是被曝二婚,着实过于炸裂!
有网友扒出陈牧驰的结婚登记信息,姓名、出生日期全都对的上,就连登记员的信息都被扒出和当年值班人员吻合。
之后陈牧驰也没有躲闪,很快给出回应,承认二婚!
陈牧驰表示自己确实有过一段婚姻,之后和平分手,两人也没有孩子。但女方是素人,希望大家不要打扰到她。
陈牧驰承认二婚后,彻底燃爆词条,网友也是震惊不已,直言:“人还是不要轻易立flag”。
陈牧驰曾在采访中说:“我一定不会塌房”,没想到打脸来得这么快。
其实除了二婚,陈牧驰还被曝和陈冰恋爱。
10月上旬,有媒体拍到陈牧驰与陈冰商场挑戒指,牵手逛街,疑似恋情曝光。可以看到两人打扮得都十分休闲,先是一起到商场选戒指,挨得也十分近,俨然是一对小情侣。
之后两人还手牵手一起逛街,虽然牵手的姿势有些奇怪,但陈冰确是全程将手搭在陈牧驰手上。
这还没完,又有瓜主发现两人于一起从杭州出发,行程一致,疑似同行,为恋情再添佐证。
不止如此,网友扒出两人疑似去年5月便在一起。
去年5月份,从陈牧驰和陈冰的动态中可以看出,两人的IP地址都在山东。
去年11月,两人的IP地址又双双变成了北京。
去年11月12日这一天,两人相差不到1个小时发布动态,都是在餐厅用餐的画面。
在陈牧驰餐桌对面有一副黑色墨镜,而陈冰正好也戴了黑色墨镜,网友猜测两人是一起用餐。
此外,网友扒到陈冰妈妈频繁点赞陈牧驰的相关动态——
虽然陈牧驰没有回应和陈冰的恋情,但种种迹象都让人觉得两人确实是在恋爱。
对此,不少粉丝抗拒不已,直言过气的陈冰配不上当红的陈牧驰。
的确,凭借一部《封神》,陈牧驰的确飞升为当红人气小生。而陈冰虽然参加过《中国好声音》,但这些年早已人气凋零,更何况陈牧驰比陈冰还小7岁,堪称“姐弟恋”。
没想到恋情还没撇清,陈牧驰便被爆料二婚,他本人也火速承认,结婚和恋爱的时间线也被扒出。
陈牧驰被扒是2020年3月23日登记结婚,2021年8月20日离婚。但和陈冰是在2022年11月才被拍到去咖啡店,即便按网友推测2022年5月便同在山东,当时陈牧驰也已经离婚。
对此,有网友表示只是二婚算不上什么黑料。
甚至有人夸赞陈牧驰和刘宇宁一样真诚,虽然二婚傍富婆,但算不上道德问题。
在《封神》之前,陈牧驰不过是一位籍籍无名的小演员;一部《封神》让他跻身流量之列,却也被流量所累。但归根究底,陈牧驰只是一位演员,拍戏之余,恋爱自由。愿大家少一点抹黑,多一些祝福吧。
本文为原创,抄袭必究;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杭州亚运会丨潮起钱塘江,澎湃亚细亚——写在第19届亚运会开幕之际
新华社杭州9月22日电(记者林德韧、夏亮、郑梦雨)良渚之光,秋分之辉。23日晚,万众期盼的杭州亚运会将在钱塘江畔的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开幕。亚洲体育健儿齐聚西子湖畔,以体育的名义,奏响“心心相融,爱达未来”的时代乐章。
这是杭州与亚运的相聚。从北京到广州,再到杭州,亚运会第三次结缘中国,必将成为又一场载入史册的“双向奔赴”。
这是中国与世界的相聚。33年时代回响,亚运等大赛不断促进中国与亚洲和世界的相会相知。
这是历史与未来的相聚。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在之江大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这片山水秀美、人文荟萃的土地,融通了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精神向广阔的未来扬帆起航。
这是2022年3月30日拍摄的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右)和杭州奥体中心网球中心(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继往开来,杭州开启亚运新篇
2015年9月16日,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时任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亲王在第34届亚奥理事会代表大会上宣布——中国杭州获得第19届亚运会举办权。
掌声雷动,杭州与亚运结下历史之缘。
8年来,杭州亚运会筹备既有万事俱备的期待与喜悦,又承受了疫情影响下的压力与挑战。历尽万水千山,盛会终于在2023年的丰收时节盛装上演。
小朋友在位于杭州市拱墅区的武林广场与杭州亚运会吉祥物合影。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亚运会,共有超过1.2万名运动员报名参赛;这是项目最多的一次亚运会,霹雳舞等新项目将首次亮相;这是覆盖面最广的一次亚运会,前所未有地设置5个协办城市;这是线上与线下广泛参与的一次亚运会,在2000余名火炬手参加线下火炬传递之余,线上的“亚运数字火炬手”活动参与总人数在开幕前已突破1亿人,参与人群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浙江拥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从数万年前出现人类足迹开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浙江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立足中国,放眼全球,走出了一条坚实而宏阔的发展之路。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千百年来以美景闻名天下的杭州,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阔步向前,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2003年以来,杭州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悉心守护着宝贵的文化传统和人文情怀。经济上,杭州的国内生产总值在2022年达到了近1.9万亿元,在全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与此同时,在以社会治安、文化底蕴、文明程度等为指标的中国城市幸福感评价体系中,杭州也屡获好评。
9月20日,市民在观看火炬传递。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独特的人文基因和历史传承,滋润了这方开放包容自信、勇立时代潮头的土地。当杭州牵手亚运,注定将上演一段不平凡的故事。
浙江省省长王浩说:“8年的亚运筹办历程,极大提振了浙江人民的精气神,全面提升了交通、环境、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发展壮大了体育、旅游、会展等产业。我们相信,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必将进一步激励全省人民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必将推动浙江在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多元舞台,四海同赴亚运之约
从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到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到2023年的杭州亚运会,中国第三次成为亚运会的东道主。
面对来自杭州的亚运邀约,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积极响应,亚奥理事会45个成员全部报名,韩国、蒙古国、巴勒斯坦等国家和地区都派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亚运代表团,超过12000名的运动员报名总人数创下历届亚运之最。这次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的亚运会,寄托着亚洲人民对和平与交流的美好期待,展示出亚洲人民团结合作的共同心愿。
9月9日,机场工作人员与杭州亚运会志愿者引导中国香港代表团成员办理入境相关手续。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越南国会副主席陈光方说,杭州亚运会是属于亚洲各国和地区运动员的一次盛会,将增进亚洲国家和地区间的相互理解与团结友好,为建设日益强大、繁荣的亚洲作出贡献。
国际奥委会委员、泰国奥委会副主席帕塔玛表示,亚洲是一个充满多元文化的地区,对运动员以及各代表团而言,亚运会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通过体育这一纽带进一步深化相互理解与交流”。
杭州亚组委副主席、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周进强表示:“杭州亚运会是亚洲体育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体育铺路架桥,文明交流互鉴,相信这也将是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亚洲同呼吸,世界共命运。厚重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将通过亚运舞台尽情绽放,为亚洲迈向更美好的未来奠定又一块基石,也为世界的和平与进步贡献属于中国、属于亚洲的独特力量。
亚奥理事会代理主席拉贾·兰迪尔·辛格说:“我相信,我们将看到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亚运会。”
点亮明天,亚运见证“未来已来”
连接过去与未来,贯通现实与梦想,杭州亚运会展示了一条通向美好明天的发展之路。
未来,是一个智能的世界。杭州运用海量创新元素为亚运会办赛、参赛、观赛注入新的活力。体育赛事数字办赛平台“亚运钉”实现数十万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组织在线、沟通在线、业务在线”大协同。数字参赛服务平台“杭州亚运行”可随时随地提供新闻资讯、翻译热线等便捷贴心的“指尖服务”。数字观赛服务平台“智能亚运一站通”打通各类亚运场景,集成各类城市服务,为观众提供购票、出行、观赛、住宿、用餐和旅游等28项服务……一项项全球首推、首创、首用的技术应用,为杭州亚运会装上科技之眼、创新之翼,绘就体育与科技交汇的智能图景,呈现别具一格的亚运风采。
9月12日,媒体记者体验AR智能巴士。当日,杭州亚组委举办亚运村媒体开放日活动,重点展示亚运村内绿色、智能、文化的元素。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未来,是一个绿色的世界。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56个竞赛场馆中,新建场馆仅12个,其余均为旧馆改造提升。杭州亚运会将实现亚运史上首次全部竞赛场馆常规电力使用绿电,绿色能源支撑杭州亚运会低碳运行。位于杭州富阳水上运动中心的屋顶“空中花园”,具备固碳释氧、隔热保温、减轻雨水径流功能,预计每月节水约1000吨;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实现导光管无电照明系统和水循环利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采用冰蓄冷系统,夜间制冰蓄冰、白天融冰释能,减少高峰用电负荷。绿色不仅成为杭州发展动人的色彩,也映衬着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正如西湖边的一座公园里,马可·波罗雕像基座上刻着这位旅行家对13世纪末杭州城的印象——“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
这是2023年6月28日拍摄的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体育馆(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未来,是一个多元的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和平地互相交流,文明之间相互借鉴,共谋发展。作为各代表团运动员交流沟通的主要场所,亚运会的赛时大本营亚运村被打造成为了一个安全、温馨、舒适的“亚运之家”。亚奥理事会代理主席拉贾·兰迪尔·辛格在参观运动员村后表示对运动员村的建设非常满意。他说,在像亚运会这样的大赛里,运动员村非常重要,所有的服务都要以运动员为中心,在这一点上杭州亚运会做得很好。
杭州亚运村村长李火林也表示:“这次亚运会期间,恰逢中秋和国庆双节,我们精心准备了‘遇见中秋’‘遇见江南’等主题的文艺演出,还将举行杂技、民乐等丰富的活动,让亚运村居民在赛事之余沉浸式感受中国文化魅力和风采,留下美好的杭州亚运记忆和人间天堂回忆。”
“临浙江以北脊,壮沧海之宏流。”波澜壮阔的钱塘江奔腾前行,与大海碰撞出美丽的浪花。杭州亚运乘着时代的浪潮,携手亚细亚伙伴,共同绘制出一幅文明交融、点亮未来的壮美画卷。
一周数读
原标题:一周数读
71人
当地时间8月16日,印度喜马偕尔邦灾害管理首席秘书安卡·夏尔马表示,暴雨已致喜马偕尔邦71人死亡。该邦首席部长苏克温德·辛格·苏库表示,重建因暴雨受损的基础设施将需要一年时间。据报道,当地时间13日以来,印度喜马偕尔邦遭暴雨袭击,引发多地山体滑坡。
超4000人
据联合国新闻网消息,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沃尔克·图尔克15日表示,持续至今的苏丹武装冲突已导致超过4000人死亡。他还说,受冲突影响,苏丹的粮食不安全状况恶化,超过2000万人受到影响,至少70万名儿童面临严重营养不良和死亡的风险。此外,截至本月8日,冲突已导致苏丹400多万人流离失所。
12%
俄罗斯中央银行15日宣布,自即日起将基准利率上调350个基点至12%,以稳定价格,控制风险。俄罗斯卢布汇率近期持续走低。莫斯科交易所8月14日开盘后交易数据显示,卢布对美元汇率自2022年3月23日以来首次突破100比1。(郭济 辑)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