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小年祭祀灶王爷的食物(祭祀灶王爷的食物)

小年祭祀灶王爷的食物(祭祀灶王爷的食物)

小年将至,买年货祭灶王,别忘了吃它,寓意:日子红火,好事不断

导语:小年将至,买年货祭灶王,别忘了吃它,寓意:日子红火,好事不断!

小年,又叫祭灶日,是春节之前比较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年忙”的开始。因为南北风俗不同,北方地区一般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而南方地区则是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虽然,南北方小年的时间不同,但是风俗却大致相同,像打扫卫生、置办年货、祭灶王、吃灶糖、沐浴理发等等。

俗语说:“腊月二十三,糖瓜粘,腊月二十四,扫房日”。这扫房日比较好理解,就是打扫卫生,那这个“糖瓜粘”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个“糖瓜粘”就是吃灶糖的意思。

灶糖是我国的传统小吃,也是麦芽糖的一种。因为麦芽糖的粘性很大,如果把它拉成长条形的糖棍就是“关东糖”或“芝麻糖”,如果把它拉长扁圆形就是“糖瓜”。相传,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都会骑着马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他这一年在人间的所见所闻,而灶糖就是为灶王爷准备的。给灶王爷吃灶糖,可以粘住灶王爷的嘴巴,让灶王爷嘴甜一些,多在玉帝面前说些好话,让家里的日子过得更红火,好事不断!

市场遇到它,我从不手软,一次准买5斤,香甜酥脆,营养又解馋!每到冬天,都是关东糖的生产旺季,走在北方的集市上,到处都可以看到卖关东糖的商贩。关东糖的口感香、甜、酥、脆,有一股非常浓郁的香甜味,咬一口香酥掉渣,深受人们的喜爱!并且,它的价格也不贵,一般只卖7-8块钱一斤,相比现在超市里五花八门的糖果可要便宜多了!

关东糖的配料很简单,主要是由小米、大黄米、稗子米、大米、玉米、大麦芽等作物制作而成。但是,关东糖的制作工艺却比较复杂,包括泡芽、掐芽、蒸饭、蹲缸、发缸、熬浆、炒糖、上糖、扣糖、切糖、汽糖、挂芝麻等十余道工序。而复杂的工序则决定了一个人是无法制作完成的,必须由很多人一起合作才可以。

在制作关东糖的时候,熬糖和揉糖这两个工序很重要。在熬糖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火候,否则做出来的糖就没办法再加工,吃起来不脆,也揉不成型。另外,在揉糖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糖膏熬好后,要放在案板上使尽全力地去揉。并且,在揉的时候,还要掌握一些技巧。因为只有把糖膏揉好了,做出来的关东糖吃起来才会酥脆可口,又香又好吃!

关东糖不仅好吃,营养价值也很高,因为它是用纯粮食制作的,吃起来特别健康!并且,在关东糖上还有一层白芝麻,而白芝麻富含的营养物质特别丰富,常吃白芝麻不仅可以调节胆固醇,还有护肤润肤、美白肌肤、补血养血等功效!如果您在市场上遇到关东糖,一定不要错过哦!

您喜欢吃关东糖吗?过小年,您的家乡都有什么习俗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留言分享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乐于分享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如果您喜欢厨娘的分享,就转发+收藏+点赞支持一下吧!您的每一个赞,都是厨娘继续努力的动力,感谢支持,感恩陪伴!

本文由秀厨娘原创,抄袭必究!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腊月二十三“吃麻糖,祭灶神”,咬1口香脆诱人,护发又补脑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腊月二十三就是小年了,随着时间推进,年味儿越来越浓。在这一天,有一个习俗就是吃麻糖。腊月二十三“吃麻糖,祭灶神”,咬1口香脆诱人,护发又补脑。麻糖是一种香酥可口、美味健康的小零食。为了达到更健康的目的,营养师大乔加入了黑芝麻、花生。大家注意要小火儿熬糖浆,让糖浆到达116度左右,如果没有温度计,可以用筷子蘸一点糖浆,如果糖浆拉出的丝变硬就可以了。由于糖浆很容易降温,所以要快速搅拌剩下的食材。希望大家喜欢小编做的这款麻糖。

花生黑芝麻糖

By 秋天到枫叶红

配料:

白糖 150克、麦芽糖 170克、花生 250克、玉米油 20毫升、白芝麻 50克

烹饪步骤:

1.花生我还是用最方便的微波炉烤熟的,然后去除外衣;黑芝麻也用微波炉焙熟。

2.准备好所需材料。

3.20克的油倒入奶锅,加入白糖。

4.用小火融化,使融化的糖变成棕红色。

5.加入麦芽糖,小火慢熬糖浆。

6.一直将糖浆熬到微微沸腾,大约140度左右。

7.如果有烘焙温度计可以直接测量,没有的,接一碗凉水,用筷子蘸一下糖浆,然后放入凉水中,拿起来糖如果是脆的,说明糖就熬好了。

8.糖浆熬好后,将混合好的花生芝麻倒入熬好的糖中

9.迅速拌匀,关火。

10.烤盘铺上保鲜膜或油布,将制作好的糖放入烤盘,戴上防烫手套按压,整好形,稍微晾凉一些

11.再根据自己的喜好切块,我感觉还是稍温热时切块好,凉透的很脆,切的时候容易碎。

烹饪小贴士:

1、麻糖以香、甜、薄、脆、白的独特风味闻名于世,博得消费者的赞美。麻糖甘甜可口,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有润燥、暖肺、养胃等功效。色泽淡雅,酥脆香甜,口感细腻,风味独特。

2、小年还有扫年的习俗,北方人称“扫房” ;南方人称“掸尘”。这一天人们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据《拾遗记》记载,此习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是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

3、小年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大门上的对联,是下家的门面,特别受重视。

大家喜欢吃什么口味的麻糖呢?

喜欢美食杰的文章请点赞、关注、分享!你有什么观点和想法,欢迎在下面踊跃留言和大家一起讨论。

小年将至,买年货祭灶王,别忘了吃它,寓意:日子红火,好事不断

导语:小年将至,买年货祭灶王,别忘了吃它,寓意:日子红火,好事不断!

小年,又叫祭灶日,是春节之前比较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年忙”的开始。因为南北风俗不同,北方地区一般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而南方地区则是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虽然,南北方小年的时间不同,但是风俗却大致相同,像打扫卫生、置办年货、祭灶王、吃灶糖、沐浴理发等等。

俗语说:“腊月二十三,糖瓜粘,腊月二十四,扫房日”。这扫房日比较好理解,就是打扫卫生,那这个“糖瓜粘”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个“糖瓜粘”就是吃灶糖的意思。

灶糖是我国的传统小吃,也是麦芽糖的一种。因为麦芽糖的粘性很大,如果把它拉成长条形的糖棍就是“关东糖”或“芝麻糖”,如果把它拉长扁圆形就是“糖瓜”。相传,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都会骑着马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他这一年在人间的所见所闻,而灶糖就是为灶王爷准备的。给灶王爷吃灶糖,可以粘住灶王爷的嘴巴,让灶王爷嘴甜一些,多在玉帝面前说些好话,让家里的日子过得更红火,好事不断!

市场遇到它,我从不手软,一次准买5斤,香甜酥脆,营养又解馋!每到冬天,都是关东糖的生产旺季,走在北方的集市上,到处都可以看到卖关东糖的商贩。关东糖的口感香、甜、酥、脆,有一股非常浓郁的香甜味,咬一口香酥掉渣,深受人们的喜爱!并且,它的价格也不贵,一般只卖7-8块钱一斤,相比现在超市里五花八门的糖果可要便宜多了!

关东糖的配料很简单,主要是由小米、大黄米、稗子米、大米、玉米、大麦芽等作物制作而成。但是,关东糖的制作工艺却比较复杂,包括泡芽、掐芽、蒸饭、蹲缸、发缸、熬浆、炒糖、上糖、扣糖、切糖、汽糖、挂芝麻等十余道工序。而复杂的工序则决定了一个人是无法制作完成的,必须由很多人一起合作才可以。

在制作关东糖的时候,熬糖和揉糖这两个工序很重要。在熬糖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火候,否则做出来的糖就没办法再加工,吃起来不脆,也揉不成型。另外,在揉糖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糖膏熬好后,要放在案板上使尽全力地去揉。并且,在揉的时候,还要掌握一些技巧。因为只有把糖膏揉好了,做出来的关东糖吃起来才会酥脆可口,又香又好吃!

关东糖不仅好吃,营养价值也很高,因为它是用纯粮食制作的,吃起来特别健康!并且,在关东糖上还有一层白芝麻,而白芝麻富含的营养物质特别丰富,常吃白芝麻不仅可以调节胆固醇,还有护肤润肤、美白肌肤、补血养血等功效!如果您在市场上遇到关东糖,一定不要错过哦!

您喜欢吃关东糖吗?过小年,您的家乡都有什么习俗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留言分享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乐于分享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如果您喜欢厨娘的分享,就转发+收藏+点赞支持一下吧!您的每一个赞,都是厨娘继续努力的动力,感谢支持,感恩陪伴!

本文由秀厨娘原创,抄袭必究!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为什么腊月二十三要用糖瓜祭灶?传说糖瓜能粘住灶王爷的嘴

评剧艺术家新凤霞在《节日的吃》里,描写老天津祭灶时小孩子念的顺口溜,十分有趣:“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上天,好话多说随风推船。灶王爷腾云前面走,灶王奶奶紧跟在后颠。灶王爷点起一把火,灶王奶奶用小扇子扇。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灶王爷回宫降吉言。”

其实,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在河北石家庄赵县,腊月二十三的黄昏,家家户户都会在灶王爷神像前烧三炷香,供上水果、糖瓜和喂马的清水草料。烧完香,还会揭下一年来烟熏火燎的灶王爷画像焚化,祭灶人边烧神码便念叨,祈求“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祭灶的事,通常由每家每户的男人操办,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这是因为传说中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为避“男女之嫌”,才不用女人祭灶。

灶王爷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角色?为什么要给他供以糖瓜和喂马的草料?原来此公乃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专司饮食之神,是家家必供的一家之主。对灶神的祭祀源于对火的自然崇拜,后来发展成祭祀先炊之神,汉代以后受神仙思想及道教影响,灶神成为专司监察善恶、掌管家庭成员命运之神。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这位大人要骑马返回天宫述职,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来人间的善恶,以便决策向人间降福或降灾。所以,灶王爷行前,一定要为他备足坐骑的饲料,至于说供糖瓜就更加意味深长了。糖瓜咀嚼起来嘴里甜且极黏,能粘住灶王爷大人的嘴,防止他见了玉皇大帝“满嘴跑火车”,让他少说为佳。

糖瓜的制作很讲究,是麦芽糖做的。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甜瓜形或南瓜形就叫做“糖瓜”。记得小时候,学校门口就有一位提着竹篮专门卖关东糖的老头,糖软化后可以随意抻着玩。糖瓜,则是过年时才可吃到的稀罕物。隆冬时节,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酥、香、甜,别有风味。

旧时,糖瓜在赵州的年集上随处可见,有推着小车卖的,还有的就地儿铺块包袱,上面是山堆似的糖瓜,大人孩子围成圈,挤都挤不进去,卖糖瓜的是年集上的一道风景。如今,赵州集市上糖瓜几乎绝迹了,唯有城东杨户村的贾令志老汉还在做这种原味老糖瓜。这些年,老贾一直在石家庄市卖糖瓜,他说:“特别是腊月二十三这天,好多人是看了我摊位上的牌子,才想起祭灶和小时候吃糖瓜的事。”

民间供奉的灶君神码各不相同。武强年画里的灶神像皆突出主神头部,俗称大脸灶,神案前设聚宝盆及鸡犬,两侧有属吏仙童,虽是小神,但却相当有气派。我在武强年画博物馆就曾见到过至少四种以上的灶君神码。一种为灶神夫妇形象,神案前有宝马驮着钱财珠宝,两旁有门神侍立,画面两侧又竖排绘有八仙形象。灶王府上方置当年节气表,装饰二龙升腾及快马报事的使者奔向南天门的图像。另一种双座灶君神码中仅刻灶君夫妇而无属吏仙童,但神座下端有牛郎织女图像,有祈祝农业丰收、丰衣足食及家宅和美之意。最有意思的是那种线墨版的灶君像。灶神两侧有两位夫人,神案下方为大门,有秦琼、尉迟敬德守卫,又有马童牵着马。

在民间,灶王爷的传说也很多,家乡一带流传着这样一段故事。说灶王爷叫张生,家大业大,媳妇李氏孝敬老人,持家有方,甚是贤惠,美中不足的是不生育。过了几年,张生娶了第二房媳妇郭海棠,虽说貌若天仙,长得没挑儿,但是个游手好闲的角色,乡下称这种人是老鼠嫁猫——光吃不劳。

张生娶了郭海棠后,对李氏横挑鼻子竖挑眼,后来干脆把李氏休了。李氏从此更勤劳了,没日没夜地干,日子越过越好,不几年就成了骡马成群的大财主。再说张生和郭海棠懒惰成性,谁也不肯干活,坐吃山空,几年下来把个偌大的家业散净,连饭都吃不到嘴里,美人儿郭海棠硬生生地饿死了。张生无奈,只好拉上枣木棍子要饭吃。这年腊月二十三,他要饭要到李氏家,李氏隔着门缝一瞧是他,恻隐之心顿生,便叫侍女把他领进厨房,让他尽着饱吃。张生正狼吞虎咽地吃着,李氏进来了,两人一照面,张生羞得脸红脖子粗,一头扎进了灶火里烧死了。张生到了天上,向玉皇大帝认了错,玉皇就封他为灶王爷,掌管各家祸福。

迎小年:何时贴灶王爷?有啥讲究?辞灶准备什么供品?涨知识了

#红红火火过大年#

导语

迎小年:何时贴灶王爷?有什么讲究?“辞灶”准备什么供品?一文全讲清楚,真涨知识!

民谣:“二十三,糖瓜粘”。明天就是腊月二十三了,民间传统小年,据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汇报这一家人一年来的工作、生活等等情况,有哪些善恶美丑,可见,这次汇报非常关键。那过小年人们怎么过?有什么讲究呢?我是畅谈生活点滴,今天就和大家交流畅谈。

1、什么时候贴灶王爷?

老话说:“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腊月二十三,北方过小年,这天灶王老爷要上天汇报事情。为此,在民间非常重视,希望灶王爷到玉皇大帝哪里多多美言,通常,在这一天人们祭拜灶王爷。

那什么时候贴灶王爷画像?大家可能有疑问,到底是过小年呢?还是大年三十?当然各地习俗不大一样,各有各的特色。但是,贴灶王爷一般是在六月二十三,过小年,也是辞灶所需。这时候,人们祭拜灶王爷,然后送灶神上天言好事。

2、贴灶王爷像有什么讲究?

老话这样说,说:“灶爷看着锅,必定欠帐多”,老话什么意思呢,我们继续交流探讨。

原来,这是贴灶王画像的要求。意思是说,贴灶王爷画像时,要把握好贴的高度。告诉人们贴的不能太高,不能让灶王爷看到锅。否则,不利于财运亨通,往往预示着来年欠账多。

而且贴灶王爷时,一定要端端正正,不能倾斜,显的不尊重灶王爷,要是一生气,那肯定不会说好话了。

3、“辞灶”准备什么供品?

童谣唱到:“二十三,糖瓜年”!正是祭拜灶王爷是的必需品!我们看看辞灶,还有哪些供品?

辞灶:也就是祭拜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从童谣中,我们可以听到。这个糖瓜是少不了的,粘呼呼的,据说,一是糖瓜甜,让灶王爷嘴巴甜,甜言蜜语,多多美言!二是糖瓜粘,黏住灶王爷的嘴,刚说好的,不说孬的!

还有草料、水、麦麸等等,给灶王的坐骑食用,因为灶王爷要骑马上天汇报,把马喂饱喂好,才欢快到达。当然,各地习俗不同,祭品也不一样,但寓意都是美好吉祥,希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正如老人们所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上天;上天住七天,回家过新年”。到了大年三十就回来了。

另外,老人们还说,祭拜完灶王后,大家别忘吃一块糖瓜,寓意明年生活甜甜蜜蜜,幸福美满。

民俗·日常|小年:给灶王爷“粘嘴”的糖瓜,你准备好了吗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编者按】和节日节气相关的民俗,传承了上千年,蕴藏了祖先的智慧和文化。在现代社会,我们与传统民俗渐行渐远,但在某一个时刻,我们仍会被清明、谷雨等二十四节气的名字惊艳,会被元宵的“花市灯如昼”打动,会在春节和中秋从遥远的他乡奔赴故乡。民俗是流淌在血脉中的属于中国人的记忆。

在虎年开端,澎湃新闻与华东师范大学民俗研究所合作,推出传统民俗节日栏目,介绍那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节庆以及与之相关的民俗,这些民俗并未消失,依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1月25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是传统的“小年”。

如果说元旦是西方人新年的开始,春节是国人新年的开始,那么小年便是诸多节日串联而成的“过年”的开始。

“过了小年就是年。”南北方过“小年”的日期略有区别,北方是农历腊月二十三,南方是腊月二十四。虽然日期略有区别,但是,传统的小年到来,都意味着中国最大的节日春节正式拉开了序幕。人们要开始洒扫除尘,为过年最好准备。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项民俗,是“送灶神”。

送灶神 视觉中国 资料图

“糖瓜粘,醉司命”

小年是充满世俗烟火气的一个节日,恐怕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个节日。

“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我们中国人意中的神鬼,似乎比活人要老实些,所以对鬼神要用这样的强硬手段,而于活人却只好请吃饭。”

在小年,大江南北都有“糖瓜”“麻糖”一类的糖果出售。鲁迅在1926年腊月《送灶日漫笔》中所写的这段文字,描绘的正是小年时候的景象。

在民间传说里,小年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在这一天他要回到天庭向玉帝报告这一年人间的情况。对这位在世俗社会掌管家庭的神灵,大家既有敬畏的情绪,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却又忍不住编排他几句“八卦”,让灶神的形象多了几分“不完美”,却也多了几分“接地气”。

“糖瓜粘,醉司命。”这句民谣反映了祭灶习俗。“糖瓜类似于‘封口费’。”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民俗与非遗研究室主任毕旭玲介绍,在祭灶过程中,有供麦芽糖的习俗,还有的地方会把酒糟涂在灶门上。糖瓜粘嘴,酒糟醉人,起到的作用都是让灶神上天之后“多言好事”,至少“粘住了嘴”,讲不出坏话。

“麦芽糖是从淀粉类食物中提取的,在吃饭也不一定吃饱的时候,麦芽糖就是一种奢侈品,酒酿也是如此。这些东西很珍贵,所以用来祭神,其实也是‘贿赂’神。这是民间思维,麦芽糖很粘,灶神受了最好的贿赂,嘴巴又被粘住张不开,大约上天庭后,既不好意思,又说不出坏话了。” 毕旭玲说。

与之类似的还有“烧马送灶王习俗”,祭灶过程中会用秫秸插成灶马、灶鸡,好让灶王爷骑马上天。范成大的诗《祭灶祀》就提到了这样的场景:“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以前还有给灶王备轿,但太慢,就淘汰了,改成灶马,还要备灶马吃的豆类等供品,所谓‘一碗草来一碗料,一碗清茶饮马浆’。” 毕旭玲说。

作为掌管人间家庭的神灵,会贪恋甜食,还需要乘坐凡人敬供的“风马”才能上天,这让灶王这个神灵,多了许多“人间烟火”式的可爱。

灶神:与世俗连接最紧密的神灵

“在中国人的想象里,天庭和人间是一样的,也有很多缺点和家长里短。”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田兆元说,很多人认为,希腊神话中的诸神都有缺点,都很生动,而中国的神都是很威严的,以观音菩萨为代表,“但从灶神就可以看出,中国神话中的神并不都是威严的。灶神体现了中国神话的高度生活化。”

灶神除了贪嘴,还有很多故事。在传统年画中,灶神有时一人独坐,有时身侧有一位“灶王奶奶”,有时身边左右各有一位女性陪伴,这又是民间流传的另一则灶王故事。

在这个民间故事里,灶神本人姓张,他曾抛弃结发妻子另娶,结果被卷走财产惨遭抛弃,在沿街乞讨时遇到已经改嫁的前妻十分后悔,所以玉皇大帝才任命他为灶王爷,让他看好人间的好坏是非上天汇报。

“在中国神话中,人和灶神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一方面,人们对灶神很尊敬,另一方面,又把他想象得和人一样有缺点,于是灶神在民间故事中产生了许多变体。”田兆元说,灶神最初的原型是炎帝或祝融,是“三皇五帝”之一,是火神和帝王的结合,他化身为神,管理着千家万户。灶神信仰体现出对主流神话的传承,是对中国传统神话的皈依,是一种很重要的叙事。

但灶神作为“一家之主”,又是和人关系最密切的神,于是被赋予了更多生活化的想象。在这样的想象之中,灶神也会花心,会悔恨,是一个“有缺点的人物”。中国人和灶神之间的关系也很微妙,大家对着灶神既总结一年收获、祈求平安,又供麻糖,试图用“贿赂”的方式讨好神,有时尊敬,有时又看似不敬。

“这是因为人们把灶神想象成家庭生活中的管理者,这样他就有了普通人的情感,就有了这样的故事。”田兆元笑称,灶神的遭遇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世人的警戒:“不要花天酒地,不要娶两个老婆,人必须向善。”

2021年2月4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湖北宜昌,一市民家摆放糖果、水果、花生、茶水,焚香祭灶神。 视觉中国 资料图

灶台消失,灶神在城市如何传承

灶神信仰是我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灶神的职责最初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又发展到掌管家中一切事物。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灶被视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如今,在广大农村地区,小年送灶王仍是作为春节开幕序曲的一项重要活动。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游红霞记得,住在重庆垫江的母亲每年仍会忙着祭灶,“祭灶前,要把锅碗瓢盆清理干净,锅里没有水滴。非闰年要求12炷香、12对蜡烛、12束长钱(一种纸钱),若是闰年,则各13套。祭灶的供品有糖果(嘴甜)、水果、豆果、祭茶(古俗要求12杯,闰年则多一杯)等,还要点七星灯,就是用一个碟子,盛上菜籽油,放置七根灯芯,照亮灶神上天的路。”而到了除夕,最重要的事则是在零点到来时“迎灶神”,灶王归位,新的一年才算开始。至于“女不祭灶,男不拜月”的传统,老百姓不在意,灶神大概也并不会在意。

随着城市化发展,传统的灶台消失了,灶王渐渐退出了城市的厨房。

“小年是中国最大节日春节的开端,在春节这个节日系统中十分重要,如果开端都丧失了,节日文化传承就不完整了。灶神是天神在家中的代表。他不只是一个小小的神,而是代表天神对每个家庭的护佑,从小年‘送灶神’到除夕‘迎灶神’,前后约一周时间,有的地方更久。代表春节到来的第一声锣鼓是由灶神敲响,除夕最隆重的时刻他也有出场。”田兆元认为,虽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传统信仰有所削弱,但灶神作为春节重要的符号,依旧有存在的价值。通过创新灶神像,宣传小年文化等方式,灶神在现代社会依旧有空间。

“我们都忘记了灶神曾经是火神祝融,通过火星车祝融号和‘火神山’才想起这位中国神话中的‘火神’。但其实在传统神话系统中,我们的家中就有祝融驻守。有灶神在,我们就有平安感了。”

(本栏目与华东师范大学民俗研究所合作)

责任编辑:陈诗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