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1977年多少岁2023(1977年多少岁)

1977年多少岁2023(1977年多少岁)

1977年12月14日,31岁的李九莲被押到了刑场...

1977年12月14日,31岁的李九莲被押到了刑场。倔强的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就是写了一篇日记竟然招来了杀身之祸!

在那个年代,时局动荡,很多的孩子出生不久便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夭折。

李九莲的家庭也不例外,命运并没有眷顾这个多姊妹的家庭。时局的变化让家中的姊妹相继离世,最终只有三个姊妹得以长大成人,李九莲便是其中之一。

李九莲的母亲是一位普通工人,而父亲则是一名老共产党员,正因为有他父亲的原因,作为女孩的李九莲才得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

学校中的李九莲也没有辜负家庭对她的期望,努力学习,发奋图强,一度从学校中脱颖而出。在求学期间,她相继加入了中国共青团、学生会和团委宣传部,并在其中担任了干部职务。

正是这些学生干部的经历,提高了李九莲的思想觉悟。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经历了多年战乱而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966年,中国社会也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而身处红色家庭的李九莲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

此时的她,依然参与各种斗争和运动,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国家能够变得更加美好。

然而事与愿违,在这个时代,她感觉自己看不到人民生活的日益富足。

她开始无数次反思自己的行为,无数次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感到愤恨,无数次地质问自己这到底是不是自己所想要看的景象。

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反思之后,李九莲还是决定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来,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同时将自己的错误与问题全部写在了纸上。

在她的日记中,始终将“说真话”这一原则放在首位,不光有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的感慨与悔恨,还有很多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揭露与批判,比如有权有势之人利用职权随意打压、贬低他人,使无辜之人受害。

她的日记以一个青年人的视角揭露了当时社会存在了诸多问题与弊病,这也标志着李九莲思想的觉醒。

1969年,不满于社会现状的李九莲将自己的思考通过书信的形式告诉了自己远在福州的恋人曾昭银,希望他能够同自己一样,在思想上觉醒。

此时的李九莲,认为爱情是纯洁、纯粹而且至高无上的,面对这对恋人,她觉得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说的。

但是,曾昭银辜负了她的期望,为了立功,他将这封信交给了自己的上级。

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李九莲被捕入狱。

被自己挚爱和信任的人出卖,李九莲深受打击,心情一度跌落到了谷底。但是她并没有选择屈服,而是通过绝食和静坐等方式来继续表达自己的抗议。

直到1971年,李九莲才得以从狱中被放出来。

长达数年的牢狱生活并没有让李九莲放弃自己的信念,她依然坚持说真话,仍然用写日记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种种社会现状的不满。

但在一次为被捕学生申冤的活动中,李九莲再次被捕入狱。

这一次,她所写的日记也得以曝光于众。

日记中,她所表达的对社会现状的揭露彻底惹怒了上级领导。最终,李九莲被判处死刑。

当李九莲得知自己将要踏上刑场时,她表现得异常平静,没有大喊大叫,而是写下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当时的心情。

执行死刑当天,李九莲被死死地捆在了十字桩上。为了防止她再说些什么,她的嘴被尖锐的竹签穿过,血和皮肉从中间绽开。

此时的李九莲仍然眼神坚定,没有丝毫动摇自己的信念,李九莲被枪决时,年仅三十一岁。李九莲死后,她的家人将她的遗体暴露于荒野。

直到1980年,李九莲才得以获得了平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李九莲的平生夙愿也最终得以实现。

李九莲,一个在混沌年代敢于说真话的青年人。她的故事告诉我们要不能随波逐流,要坚守自己的信仰。

虽然她的一生充满荆棘与坎坷,但是她的勇气和精神始终鼓舞着我们为祖国的强大而坚守本心、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陆华东.从和平斗争到武装起义[D].江西师范大学,2007.DOI:10.7666/d.y1224015.

1977年,她16岁,因长相美丽出现在1元纸币上,如今怎么样了?

前言

1977年,一个16岁侗族少女的侧脸被印在了新版一元纸币上,一时间名声大噪。然而在繁荣的表面下,她的生活依然清苦。

在贫困的阴霾下,她不忘初心,继续用双手绘就自己的人生。她就是石奶引。

一、

1977年的一个夏日,贵州从江县的山间小路上,一位中年男子提着画箱四处张望。他时不时停下脚步,在速写本上涂涂抹抹。

这人就是第四套人民币设计者——侯一民。为了落实上级“要充分体现广大劳动人民的形象”的指示精神,他特意来到边远山区,寻找设计灵感。

这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在山村小道上漫步写生。忽然,一群嘻嘻哈哈的少女迎面走来,中间一个长发披肩、瓜子脸、皮肤白皙的姑娘格外引人注目。

侯一民立刻拦住她,恳请为她画一张素描像。姑娘有些羞赧,还是答应了。侯一民立刻取出画笔,飞快地绘制出一个栩栩如生的侧影素描。

“谢谢你,画得真好!”姑娘红着脸说。侯一民也由衷赞叹她那张姣好的面庞与坚毅的眼神,正符合他心目中劳动人民的形象。

这个姑娘名叫石奶引,1961年生,今年16岁。她生在一个典型的贵州农村大家庭,兄弟姐妹共6人,生活清苦。她从小就肩负起帮补家计的责任,无论洗衣煮饭还是田间劳作,都积极投入。

尤其是她对传统的蓝靛靛染印花布手艺展现出极高的天赋,只要她亲手织就的布,质量和花色都远超其他人。这为家里增加了不少收入。她把织布当成自己的责任,任劳任怨、诚实劳动。

石奶引的朴实善良和勤劳乐观的性格也给乡亲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村里的姑娘们都愿意和她一块去山上采茶,她们说,石奶引总是最先面对困难,而且唱歌也最动听。

这天她正是和几个姐妹出门准备购买刺绣用的针线,才“有幸”被画家相中。画完画后,石奶引也就把这事抛在脑后,和姐妹们继续赶路去买针线了。

而那张素描,也成就了她的一生。

二、

10年后,第四套人民币正式发行,石奶引的侧脸画像被选中,印在了一元纸币的正面。

一个做针线活的农村少女,被国家选中,成为13亿人民每天流通使用的货币人物,这在当时可谓震惊全国。

很快,有人发现了这张画像的真实原型,并把消息传到了石奶引家。

当一张熟悉又陌生的自己倩影呈现在眼前时,睡梦中的往事开始苏醒。原来,十年前画家留下的素描,居然成就了她的“纸币之路”。

“我也上钱啦!”石奶引有些不好意思地对家人笑着说。对一个山区农村出生的普通妇女来说,这样的殊荣简直难以想象。

然后,各地的记者开始蜂拥而至,要对这位“纸币妹子”进行采访报道。石奶引的名声迅速传遍了全国各地。

起初她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关注有些不太适应,但很快就调整了心态。对于各种商业合作的机会,她婉言谢绝,没有利用这份名气谋取任何利益。

“我还是我,还要劳动养家呢。”她这样想。

因为她知道,仅仅凭一张画像换取的名声终会褪去。支持一个家的,仍然是自己的双手与汗水。

三、

名声来得快,去得也快。不过数年,石奶引的知名度就渐渐淡出公众视野。她的生活也回到了原点,在这片山间田野里重复着劳作的日子。

1987年的时候,22岁的石奶引嫁给了同村青年石学海。两家都很贫困,生活依靠低保度日。即便如此,这对恩爱的夫妻也过得很知足。

“咱们俩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总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石奶引常常这样鼓励丈夫。

为了多挣点钱改善生活,石奶引又重新拿出了织布机。她仍然保持着一丝不苟的作风,用心经营每一匹布。这给她的小家庭增加了不少收入。

然而,长年累月的辛劳还是在她脸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那双曾经洁白的手,也因为粗重的劳作变得粗糙了起来。

而她的画像,还静静地印在人民币上,牢牢保存着她16岁时的样子,和现在判若两人。

正当石奶引以为自己会就这样一直过完这平淡的一生时,命运却再次为她打开新的大门。

2017年,国家打响脱贫攻坚战,各地专家纷纷投身其中。一个叫凌裕平的果树专家来到了石奶引的村子,并在听说她的故事后主动找上门来。

“阿姨,您当年的勤劳善良深深打动了我。我想在您的家先试点,看看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大家脱贫。”他诚恳地说。

石奶引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凌裕平为她家改良了土壤,引进了养殖鱼和中药材种植,一年下来,石家的收入就翻了两番!

看到成效,凌裕平又把这套方案推广到更多贫困户家中,很快,整个村寨都沐浴在脱贫的春 风中。石奶引也由此成为了村里的脱贫楷模。

2021年,在田间劳作了大半辈子的石奶引,终于靠着自己双手改变了命运,实现了小康生活。

而她的故事,也成为脱贫路上一座熠熠生辉的丰碑。

四、

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1977年画家侯一民没有偶然发现石奶引,她的人生是否会有所不同?

或许她不会享受到短暂的名声,但也许可以少受些打扰,专心为家谋生活。

但她勤劳的品质,乐观进取的精神,都绝不会改变。正是这份韧性支撑她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最终在脱贫的道路上绽放光彩。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名声大小,而在于通过双手和汗水创造价值。石奶引的一生,就是对这个真理最好的诠释。

她没有被一时的成名冲昏头脑,而是保持住了初心。她也没有在贫穷中灰心丧气,而是继续坚持努力。终于,她以脱贫楷模的光环圆满人生,这是对她励志故事最好的注脚。

无数像石奶引这样勤劳善良的劳动者,他们用双手书写的传奇,也在激励着我们每个人。

结语

让我们记住那张印在钞票上的侧影,更要铭记她用双手书写的人生传奇;让我们学习她的朴实善良,更要传承她的勤劳与坚韧。

延迟退休大局已定!1967-1977年出生的人,3类人发愁,4类人高兴

由于我国已经进入到了老龄化社会,未来几年退休老人数量会越来越多(预计今后每年都将会有2000多万),而参加社保的年轻人数量却是越来越少。据权威机构预测,未来5-10年,国内养老基金的缺口将达到8-10万亿。这也意味着,参加社保的年轻人所缴纳的养老金将不足以赡养数量如此庞大的老年人群体。

于是,我们国家决定将在2023年启动延迟退休政策。对此,有社保人士提出异议,最近这两年,受疫情反复、实体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国内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如果不让大量老职工退休,那么大量年轻人将无法替换,这将会进一步加大就业方面的压力。所以,建议延迟退休政策是否可以到2027年全面落实。这也意味着,1967年-1977年出生的人,很可能会赶上延迟退休的“首班车‘。

如果延迟退休按照社保人士的建议,到2027年正式实施,那么受到影响的人主要有三类:1、1967年出生的男性,他们到2027年时正好是60岁,刚好到达了法定退休年龄;2、1972年出生的女干部,到了2027年她们正好达到了55岁的退休年龄;3、1977年出生的女职工,到2027年也达到50岁的法定退休年龄。

实际上,如果一旦在2027年正式实施延迟退休政策,以上这三类受影响的人群,将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先说会有三类人群发愁:第一,1977年出生的女职工。本来她们到2027年达到了50岁的退休年龄,就能领取一份养老金,而现在工作年限又要被延长,这是她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值得一提的是,基层女职工不仅工作辛苦,而且收入也较低,如果延迟退休,还要继续缴纳社保,这些人当然会发愁。

第二,1967年出生的男职工。很多男性职工工作在一线岗位,长期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工作有些力不从心,所以他们希望能够早点退休,把自己的岗位让给年轻人。如果还要延迟几年退休,他们觉得这样的劳动强度有些吃不消。

第三,部分1972年出生的女干部。比如像教师、护士等既从事的是脑力劳动,但又需要体力的女性群体。拿教师职业来说,除了每天要备课、批改学生作业之外,还要站在课堂上连续上好几节课,这对于老师的精力和体力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所以,部分女教师希望能按时退休或退居二线,把自己的工作岗位让给年轻人去做。

再来说一下,对延迟退休比较高兴的4类群体:1、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平时工作比较清闲,收入也很稳定,这类人员当然希望晚几年退休,还能拿到较高的退休金。

2、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这类群体收入较高,手里的权力也很大,如果过早退休,不仅收入会减少,手里的权力也会丧失,而且退休在家也会觉得很无聊。所以,企事业单位领导当然希望能再多干几年退休。

3、国企的专业技术人员。这类专业技术人员,由于求学的时间较长,参加工作时就已经30岁了,而现在正是有着丰富工作经验,以及精力充沛的时候,如果过早退休,也是我国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

4、社保缴费还没满15年的群体。很多人由于各种原因,虽然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却社保还没交满15年,这类人当然希望能延迟几年退休,这样就可以让用人单位再替自己多交几年社保,个人缴纳社保的压力也就可以减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