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于到急事不求人免费给自己摇一卦(免费给自己摇一卦)

于到急事不求人免费给自己摇一卦(免费给自己摇一卦)

《易经杂说》:左右为难时,为自己摇一卦

《易经》是值得用一生来参详的书。

南怀瑾先生的《易经杂说》帮助我打开了易经的一扇大门,如果没有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会贯通,很难想象有第二个人能写出这种非常另类的易经解读。

读完南师的《易经杂说》,感觉文如其人,给我一种木火通明的通透之感,把一切大问题想透了,很多小的细节问题并不是太在意。因此,读南师的书特别过瘾,也非常适合于易经的入门书。

刚开始看《易经》的时候,感觉像是看天书,字难认,词难懂,内容艰深,符号也非常难记,也不知道初爻二爻三爻之间为什么在说三件不同的事,还有什么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五行天干地支,古代天文学中所涉及到的黄道12宫,28星宿等等,海量的陌生信息以一种铺天盖地的形式砸下来,非常容易形成信息超载,导致很快就会放弃学习易经的热情和冲动。

南师的《易经杂说》为了降低了解易经的门槛,在介绍《易经》时采取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办法,并且在书中大量穿插了很多古代的趣闻和一些名人典故,儒释道的观点相互佐证,以及他自己有趣的人生感悟,把这些东西穿搭进来,极大降低了阅读难度,增加了阅读的快感,读起来会有趣味性、知识性、启发性,各种的灵光闪现集合在一起,不知不觉会逐渐看到《易经》的宏大全貌。

01

易经中的哲学

《易经》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可以说是一本哲学书,专门研究变化以及变化辩证规律的哲学。易经就是辩证法,它的起源最早应该是从新石器时代初期,也就是8000到1000年这个时期就已经有了,它所达到的辩证思想高度超过了西方的辩证法。个人认为易经辩证法是建立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这种大道理性之上。

西方黑格尔的辩证法代表的是人类的理性,而易经所代表的是天道、大道的理性,也可以称之为是东方理性。中国文化从来不认为人有什么特别了不起的地方,认为人只是在不断学习和领悟这种自然大道背后的东西,而这个道本身也是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

《易经》中说:“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可以看出,《易经》作者都认为不要把易经当成圣经,不要把它当成不可动摇、不可更改的绝对真理,它也是要变的,唯变是从,只有变这个事是不变的。《易经》的作者并不认为他们掌握着绝对真理,更不敢以一种居高临下的眼光来傲视天地万物,提出唯变所适,只有用这样的心态才能接近理解大道理性,所以《易经》这种东方理性带有着谦卑之心,敬畏之心和包容之心。

易经辩证法是高维空间,在易经体系中会发现辩证运动是多维度同步展开的。比如一个卦象确定了一个辩证运动的时空关系,阴和阳可以理解为矛盾,六爻象征着变化,六爻的位置既规定了时间先后,也规定了空间顺序,时和空是包含在一起的。

如果从爻动的时间会看到,从第一爻到第六爻代表着事物从开始不断的发展演化,再到走向自己反面的这个辩证过程,比如乾卦,最初潜龙勿用,最终亢龙有悔,代表从崛起走向衰落的过程。

六爻的安排代表事物自身变化的一个辩证运动过程,这是从时间维度来看。爻动还有空间维度,比如第一二三幺组成内卦,代表事物内部在发生变化,四五六爻代表外卦,意味着内部变化之后向外部会彰显出来、扩散出去。

不仅内卦有空间顺序,卦内的六爻位置还形成了复杂的空间逻辑关系,比如爻与爻之间这叫相比,如果是阴和阳这叫亲比,内卦和外卦同样一个位置上,比如一和四,二和五,三和六这几组之间内外叫应,里应外合的应。

爻与爻之间上下也有关系,要么叫相乘,就是上面的乘坐着,下面的往前飞,要么叫相承,下面对上面叫承担的承。

内外挂的中爻也就是二和五这两个位置叫中,中也非常重要。如果是单数爻一三五和二四六,单数爻是应该是阳占的位置,二四六这个偶数爻应该是阴站的位置,这叫正。所以会看到得中,得正。

举个例子,这个爻如果处在二和四或者三和五,这是有重大差别的,二多誉四多惧,三多凶五多功。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第二爻代表事物变化刚刚开始发生,才到第二步,吉凶悔吝这几种前景还不太明显。而第二爻又正好处在内卦正中间的位置上,也是最有利的一个地位上,这叫得中,如果第二爻正好是阴爻,在第二爻这叫得中得位,事物发展的胜算就比较大,所以说二多誉。

四多惧,因为第四爻的位置不一样,由于它已经处在外卦了,一二三是内卦到第四就跳到外卦了,它在外卦是第一步,是出爻,同时又接近五爻,这个位置是君王,伴君如伴虎,越靠近领导,风险越大,周围人都会盯着你,无论怎么做都会有人打你小报告。第四爻的位置往上进不了外卦的顶层权力核心,向下又不接内卦的地气,四爻的地位非常的尴尬,办起事来总会磕磕绊绊,因为没有人想看到你过得很好,不管怎么动,事情就是不顺利,这叫动辙得咎,所以说四多惧这背后道理非常深刻的,不仅用到人事上,用到自然规律上,用到化学变化上,用到天体物理上,用到所有一切都一样。

第三爻跟四爻比较类似,它处在内卦的最后一步,也就是内卦之极,走到头了,向下不接地气,同时又远离外卦的权力中心,它离那个五爻还远着,还隔着四爻,所以如果在第三爻时这个人蠢蠢欲动向上爬,不小心就会摔下来,且会摔得很惨,所以叫三多凶。

那么五多功呢?三多凶五多功,为什么三多凶就是因为爬不上去会摔下来很凶险,五多功是功业的功,如果到了第五爻,地位不一样了,已经处在权力的正中心,如果正好是阳爻当权,你正好是阳爻,那是可以是光明正大的行使权利的时候,处在第五爻大概率会成功,就是建功立业,这就是爻位,你在二还是五,在三还是在四等等,每个位置都有每个位置背后深刻的大道。这些大道是天道,实际上是仰视于天,俯察于地,观察大自然,学习大自然后,从中领悟出来的,然后用六爻来进行描述,经过日积月累数千年,可能从公元8000年前就已经有《易经》的这种思路了。

易经非常古老,是建立在数千年人们观察大自然,学习大自然,抽象大自然中的规律形成的一种非常靠经验积累、但是大量经验积累起来的一种非常复杂的算法,来判断天、地、人这三者所有变化的通用规律。

如果我们来对比整个易经的卦爻辞会发现,在所有卦爻辞的总数中,关于二和五这两个位置的吉利的爻辞数量最多,占比最大。二和五加在一起总的吉利的爻辞占到所有爻辞的47%,二和五中出现凶的概率最低大概只占14%。在三和六,第三这个内爻的顶和外爻的顶这两个位置凶辞最多,合计占到62%,而三的吉辞吉利的这种卦辞最少,只占6.5%,还有一和四这两个爻位是代表有凶有吉,但是是凶中求吉,这种比例最多高达45%。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说明《易经》的作者们绝对不是随意在写卦爻辞,而是无意之间遵循着某种客观的统计规律,就是天道的理性,大道的理性,它会以统计规律的形式、概率的形式来展现出来。历代《易经》的作者绝不只是周文王,包括孔子写的《易传》,在他们之前有很多作者都在不断的试错,不断的修正,不断的优化这些爻辞,最终形成了一个我们现在看到的《易经》这样的一个传世版本。

当人们是从经验的角度不断在调优,不断在优化爻辞的时候,就越来越符合客观的统计概率,吉和凶的统计概率就出来了,这代表道法自然的结果,人不是靠自己的聪明,而是几千年的积累,所有人在不断的优化它。它不仅有时间维度,还有空间维度,还有内外关系的维度。

每一个卦象都包含自己的错卦,综卦,复卦和杂卦。中国的错综复杂就源于易经的卦象,如果哪个爻是要动的,还会产生新的变化。

什么叫错挂?错挂就是六个爻全反了,代表什么呢?按照南怀瑾的说法是,如果我们对外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但是我们内部观点不一致,内部完全相反,那就是错卦。看问题不能只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如果我们全部错了,站在你这个内部相反的观点来看,你看到了什么?综卦,综卦就是站在自己的对立面看问题,就是我们想做一件事,但是有阻力,你有外部世界的看法正好跟你相反,所以你不能只从你这个视角看问题,而要学会把它倒转180度,颠倒过来看,这叫综卦。

复卦是什么?就是交互卦,代表内外关系、内外因素会相互影响,公司内部团体的内部的人跟外部发生勾连,会产生新的状态,也就是在卦象中二三四和三四五分别形成两个卦,把它叠在一起,这叫交互卦或者叫复卦。

杂卦呢?就是自身上卦和下卦或者内卦和外卦颠倒一下,把内卦放到外面,把外卦放到内面,而这些错综复杂的这四种状态又会有自身的综卦和错卦,一个卦象中至少还有不同的潜在的变化状态,这就要求我们系统的学习从四个方面分析同样一个问题。

我们一般做事只是从自己角度看问题,而现在易经告诉我们得从错综复杂这四个卦象中来看,然后再颠倒过来,再考虑到变卦情况之下综合考虑所有因素,这件事是一个什么状态,这时你还会跟只从你这个角度看问题,还会产生同样的结果吗?

02

融 合

东方哲学的本质是象逻辑,西方的本质是概念逻辑,象逻辑和概念逻辑都是抽象,但抽象的方法不一样,概念逻辑是把事物抽象成规定性。定义a就定义了非a,a和非a自然形成对立,有对立就有矛盾,有矛盾就会产生辩证运动,正反合就出现了,然后推动事物不断的向前发展。

易经的逻辑不是这样,易经是取物抽象,把一个物放在这,从中间抽取那个象,比如说钱它所代表的“象”可以是天,是君主,是男人,是一匹马,是金,是水,是冰等等。钱所代表的这些事物是五花八门的,但是我们发现它所指的这些东西都有一种内在的逻辑的相似性,就是模式识别。而概念逻辑是不可能包含模式识别这么复杂的认知论的。

象逻辑和概念逻辑有一个天然的鸿沟,象逻辑天然就是无限性的,而概念逻辑自然本能就是有限的,所以易经辩证法实际上是以象逻辑来推演万事万物变化的规律,就是阴阳消长推动爻变,爻变引发卦变,卦变遵循特殊的卦变规律,当然最终这些规律本身也会变,所以万物生生不息,宇宙继往开来。

也正是由于这个鸿沟的存在,由于概念逻辑天生就是有限的,没有办法全面认知复杂系统,做不到研究经济系统,研究社会系统,所以西方的演绎逻辑和辩证逻辑发展到了面对复杂世界时候就玩不转了,尤其是经济,经济学是最明显的用演绎逻辑和辩证逻辑,尤其是用演绎逻辑往往得出非常不正确的推论,这就是为什么用经济学解释不了这个国家的发展和那个国家的发展,因为它太复杂,逻辑思维能力不够,用演绎逻辑发展到了极限也不够用,因为认知有缺陷,概念逻辑的基础就有问题,它天然适合于研究孤立、简单系的系统。

当然,概念逻辑的强项是对于简单、孤立的静态系统分析是非常强大的,只要把一个变量按住不变,其他变量随便变,然后就能找出这个变化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它在这方面是非常强大的,这也是东方逻辑比较弱的地方,我们一上来就走的是研究复杂系统的高端思路,但实际上轮子也很重要,没有轮子,跑到高端怎么上得去呢?也因此没有概念逻辑就没有现代的自然科学。

如果把东方的象逻辑和西方的概念逻辑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象逻辑应该代表着一个更高的境界,好比珠峰的顶端,概念逻辑实际上是成功的基石,用概念逻辑作为楼梯攀爬这种天梯,去登上象逻辑那个更高的境界,只要涉及到复杂社会,复杂系统象逻辑才好使,两者的结合,才能创造新的逻辑,才能创造新的思想方法和新的哲学。

事实上,我们要抛弃对易经的偏见,一般人会认为易经就是算卦、迷信。其实易经是在寻求万事万物背后变化的总规律,在求那个大道的理性,这远比亚里士多德、黑格尔这些人的境界要高,因为他们是人类的理性,易经是大道的理性,这两者是有本质差异的。

易经也是中国文化的源泉,实际上不管儒家思想,道家思想,还是后来的佛家思想,其实都是从易经思路解读的过程中产生的,那些新文化,包括王阳明的农场悟道实际上也是在解读易经的很多东西,他是一下把易经的问题想透了之后,再默默一想,跟他所读到的所有的儒家思想经验无不吻合,一下就明白了大道,然后创立了心学。

易经是中国所有的各种文化脉络的总的源头,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天然的活的灵魂。如果说中华文明延延续5000年长盛不衰,实际上易经已经自证了它的真理性。如果易经DNA错了,那剩下的东西都错了,如果剩下东西都错了,怎么可能连续5000年还生存,怎么可能现在还要跟美国PK?那不就是非洲一个部落,没有自己的文化,又谈何成为世界大国?

站在这个高度上来重新认识易经就会完全不一样了,如果高度再往上一层,要实现东方文艺复兴,就要实现东西方哲学的底层大融合,这种宗旨一定是要建立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之上,不应该把这两者区分开来,应该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在逻辑方法论上,应该是象逻辑、辩证逻辑和演绎逻辑三种逻辑深度碰撞之后,涌现出来了一种更高级的逻辑,然后由此我们才能创造新的思想,新的文化,新的艺术和新的科学,才能进入那种更高级的文明。

算卦准不准?如果事业、金钱和婚姻同摇一卦,你怎么解呢?

算卦这一行是个很古老的职业了,无论东方西方,古代现代,到处都能找到占卜者的身影。关于占卜的历史故事简直数不胜数。

那么,算卦这事到底准不准呢?

近代以来,科学思想大行其道,占卜这种事情大多被当作封建迷信,文化糟粕。可是预言事态发展变化的预测学却成了当代一个科学门类。

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利用各种预测理论和方法来进行社会、经济、军事等各项预测工作,运用各种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利用预测结果进行各项决策。

数字能量生命密码预测模型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能把算卦当作古代的一种预测学呢?

其实,就预测来说,咱们中国的《易经》还真的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学问。其中的八卦理论和各项卦辞、爻辞、象辞的解释妙用无穷。尤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目前的预测学还真的不能替代古老的算卦。

下面咱就找一个卦象看一看,如果想预测一下你的官运、财运和婚姻,如果摇到同一卦象,卦师如何给你提供一个精确的建议。

屯卦,六三爻。

爻辞: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

怎么解释?这要看你想问什么了。

先解几个字。“虞\"是古代的官名,指农林部门的官员。“几”是机警的意思。“吝”就是悭吝,

爻辞的意思:

追一头鹿的时候,追啊追,追到了森林边上。岔路很多,地形复杂。不巧,旁边没有熟悉地形的农林部门的人员,也就是相当于没有向导吧。

这鹿一头扎进了森林里,情况不明,怎么办?这时候要机警一点,权衡一下利弊得失。古人云:逢林莫入,穷寇勿追。

没有把握,不如放弃这头鹿吧。如果一定要去追逐,大概率不会有好结果。

象辞:

既然追逐的鹿跑进了树林里,身边没有好的向导,干脆就把这头鹿当作一只鸟一样,它要飞就让它飞吧。

孔子说过:“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继续追风险大,收益小,君子这时候应该放手了。如果硬要勉强去追,往往会陷入窘境。

先问事业。

一个人一心追逐权力,想在当下所处的环境体系下走上高位。可是很不幸,你的人脉资源匮乏,没有贵人指路,不得其门而入。

可能你满腹经纶,才华横溢,怎奈未遇见伯乐,前途渺茫,奈何,奈何!

怀才不遇吕秀才

这时候,你要机警一点,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要么你就乐天知命,老老实实工作;要不你就果断跳槽,寻求新的出路。

千万不要死心眼,一根筋的去追求高位,否则你会撞得头破血流。

如何?这个卦象的描述是不是很符合客观道理?

仔细看看你身边的人,那些在事业上得意的人,哪一个不是有人提携,得贵人相助?甭管他是不是裙带不裙带,潜规则不潜规则,总之那都是人脉不是?

不信邪的埋头奋斗在官场上是没有前途的。有才也好,无才也罢,要在事业上成功,无一不是有人发现、提携。

你看那韩信,同样的才华,在项羽那里没有用武之地。不得已,投奔刘邦,初期依然没有人把他当回事,当了一个管理粮仓的小吏。后来犯法,要被处死,同伙十三人都已经人头落地。

此时韩信遇到了第一个贵人腾公。腾公见他相貌非凡、气宇轩昂,一番交谈下来,很是钦佩,不但放了他,而且举荐他做了更高一级的管粮食的官员。

这样韩信就有机会接触到了他第二个贵人,也就是萧何。后来的事情大家就知道了。

韩信拜将

瞧瞧,没有伯乐,没有贵人,历史上还会有韩信这个人物吗?古今中外有才的人多了去了,绝大多数还不是仰天长叹、怀才不遇!

再问财运。

你初进一个行业,想大展宏图、财源滚滚。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如果你身边没有一个明白人给你指点迷津,分析前景,做好规划,扎实搞好可行性研究。

你头脑一热,一个猛子扎进去,十有八九折戟沉沙,亏损而还。这时候你就要及时警醒,不要一看到别人大口吃肉,就盲目的投入进去。里面的深浅和暗流你可能一点都不了解。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想吃肉就盯着自己碗里的就行了。没有把握的事情,就要懂得舍弃,非要去抢吃,嘿嘿,自己碗里的说不定也丢了。

养鸡挣钱,你去养鸡,咦,有禽流感;猪肉贵去养猪,嗯,猪瘟来了。我门口的那家饭店,五年来换了八个老板了。

小猪很能吃的

要不人家联想老总杨元庆就很有底气的放出话来,警告那些想要进军电脑行业的潜在竞争对手,想要造电脑?门槛高着呢!

那我问婚姻吧。

大师,我看上了一个人,想去追求一下。不过这个人比较高冷神秘,行事不按常理,行踪也没有规律,但我就是喜欢,您看能成功吗?

孩子,这个人这么不可捉摸,有人给你牵线吗?没有?你不知道他的底细,又没有人居中介绍,他对你又没有特别之处,你觉得你有希望吗?

啊,网恋哪?那就更不靠谱了。你看那天上的鸟儿,身姿是那么的漂亮,叫声是那么的好听,多可爱啊!

美丽的朱鹳

可是把它养在家里,不仅每天要收拾鸟粪,还要时刻小心空气中无孔不入、对人体有巨大危害的细小绒毛;关在笼中的鸟儿身姿伸展不开,叫声呜咽凄惨,哪里还有什么美感可言。

放手吧,放它远走高飞。有些人注定是供人欣赏的,有些鸟注定是在天空翱翔的。

不是有人说,天上的飞鸟排出的粪便都称为“天粪(份)”嘛,有幸掉到你头上那就说明你的运气来了!

要是你不懂得放弃,非要死缠烂打,闹不好就会鸡飞蛋打喽。

君不见,刘德华的粉丝杨丽娟从初中毕业就狂追刘德华,最后逼死了自己的老父亲,这就是不懂得放手和欣赏的结局。

《易经》告诉我们,人生最大的哲学就是存亡、进退、得失。

该进的时候进,该退的时候果断的退;该得的得,不该得的果断的放弃。这是体现一个人有没有智慧的标尺。

多少人在进退、得失上被欲望控制了头脑,不知进退、得陇望蜀,最后头破血流。

算卦算卦,老祖宗的卦还真是神奇啊!

金钱卦——学会起卦,自己为自己算卦不求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够提前占卜即将发生的事情,或者找一些师傅去占卜自己的未来,我们不在这里讨论这些占卜是不是有意义,存在即为合理,也是人们的一种心理寄托。今天想跟大家聊的是如何利用金钱卦来给自己占卜呢,仅当娱乐与大家分享分享。

金钱卦

用三个铜钱卜卦的方法,现在不容易找到外圆内方的铜钱,可以借用现代硬币也可以(据说5角硬币是比较合理的),横竖都是一正一反两面,任意将一面作为阳面,一面作为阴面,将三个钱卵摇一阵后丢下来,如果说其中两个钱为阴面,一个钱是阳面,便以阳面为主,记录一个“·”的几号,代表这是阳爻,因为照《易经》的道理是阳卦多阴

,普通说法便是“物以稀为贵”。 如果卜出的钱是两个阳面一个阴面,就是阴爻,记录一个“::”的记号,如果三个钱全是阳面,记号是一个“O”,这就叫做动爻,要变阴的,阳极则阴生。如果三个钱全是阴面,作的记号是“*”,这是要由阴变阳的动爻。,这样连续作6次,完成六爻,装卦的顺序是由下向上依次排列,第一次所卜得的为初爻,第二次为第二爻,依次上去最后到上爻,这是目前卜卦的方法。“一”一横为阳,“--”两横为阴。如天风姤卦 ☰☴就是以阴爻为主。

铜钱

出现动爻如何断卦:

六爻安定的,以本卦卦辞断之。

一爻动,以动爻之爻辞断之。

两爻动,则取阴爻指爻辞以为断,盖以“阳主过去,阴主未来”故也。如天风姤☰☴卦,初六,九五两爻皆动,则以初六爻断之,九五爻为辅助之断,“阳主过去,阴主未来”,其中大有学问。

所动两爻同是阳爻或阴爻,则取上动之爻断之,如水火☵☲既济卦,初九、九五两爻皆动,则以九五爻的爻辞为断。

三爻动者,以所动三爻的中间一爻之爻辞为断。

四爻动者,以下静之爻辞断之。

五爻多动者,取静爻的爻辞断之。

六爻皆动的卦,如果是乾坤二卦,以“用九”、“用六”之辞断之。如☰☰乾卦六爻皆动,则为群龙无首,吉。

除乾坤两卦外其余各卦,若是六爻皆动,则以变卦的彖辞断之。

易经64卦

古人有句老话,有疑则补,无异则不补。一件事情,在两难之间,往东往西皆亦对,两个方向都对,而又需要确定究竟往哪一个方向最对,自己无法确定的时候才去占卜。如果自己的智慧,可以去解决问题,则应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而不必去占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