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2020年33岁是哪一年的(33岁是哪一年的)

2020年33岁是哪一年的(33岁是哪一年的)

他突然病逝,年仅33岁!这种癌症开始盯上年轻人,警惕——

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 记者 张力

据澎湃新闻10月11日报道,“90后”知名网络历史小说作家李云帆(笔名:七月新番)于2023年9月27日21时50分在昆明家中病故,年仅33岁。此事引发广泛关注,相关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

七月新番出生于1990年8月,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网络历史题材小说代表作家,著有作品《战国明月》《秦吏》《汉阙》《新书》《匡扶汉室》等。

据报道,七月新番讲述历史故事、展现民族精神的小说《秦吏》曾入选2020年“优秀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网络文学出版工程”。2021年入选第四届茅盾新人奖提名奖。

今年稍早前,七月新番的最新网络小说《匡扶汉室》突然停更,并在网络平台透露:“虽然很不愿意接受,但最近做的CT报告单上清楚地写着,肺部原发病灶增大,更要命的是,连肝脏也有了转移灶这个结果”。

据悉,去年4月份,因为持续一年多时间的乏力、疼痛和咳嗽,病灶不像普通感染,疑似恶性肿瘤,七月新番辗转到了成都的华西医院,最终经过肺部穿刺活检,确定患的是肺癌。

肺癌,正在年轻化!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致命疾病之一。尤其是晚期肺癌,死亡率非常高。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肺癌新发病例患者为82万,占据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的首位。WHO预测,到2025年中国肺癌发病人数将增加至100万以上。

值得警惕的是,近年来,肺癌呈现年轻化趋势。

据健康时报报道,一项刊发在《中国肺癌杂志》的研究曾统计过南京市胸科医院1996年到2005年10年间的肺癌病例,发现肺癌的平均发病年龄在下降,后5年中小于50岁的病例数较前5年有明显增加。

2019年12月5日,前首钢篮球队长吉喆因患肺癌逝世,年仅33岁。

吉喆2014年参加比赛时 健康时报记者 牛宏超摄

2018年12月1日,前女足国脚张欧影,因肺癌病逝,年仅43岁。

为什么年轻人也开始被肺癌盯上?浙大二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兰芬说,现在年轻人熬夜、加班导致身体过劳,在劳累情况下身体抵抗力会变差,自身对于致癌因素的免疫力变弱,这就加大患上肺癌的概率。不吸烟的肺癌逐渐增多,与环境、饮食、遗传因素都有关联。

肺癌有哪些症状?

肺癌有哪些症状?健康时报报道称,肺癌症状的有无和明显程度与肿瘤的发生部位和生长方式有很大关系,例如:

(1)肿瘤生长如靠近胸部外周,症状出现较晚,且只有肿瘤突破脏层胸膜刺激壁层胸膜后才出现胸痛;

(2)有些肿瘤靠近胸部中央,相对较早出现咳嗽、咳痰、气喘症状;

(3)如果肿瘤侵犯了血管,会出现痰中带血,甚至大咯血。

提醒!早期筛查很重要

浙大一院呼吸内科医生介绍,肺癌的发生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与遗传相关,外因涉及广泛,如职业因素、慢性感染、维生素缺乏、大小环境的污染等等。为了提高治愈率,肺癌的早期筛查很重要。

下列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筛查:

(1)每天吸烟超过20支,烟龄大于20年;

(2) 被动吸烟者;

(3)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4)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

(5)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综合澎湃新闻、健康时报、中国新闻网

2023年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主题发布:强肌健骨,防治骨松

中新网北京10月11日电 (记者李纯)10月11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应急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国记协办公室等单位联合指导下,“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2023年健康骨骼科普传播大会”在北京举办。会上,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共同发布了2023年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主题:“强肌健骨,防治骨松”,呼吁各界共同关注肌肉减少与骨质疏松的密切关系,更好应对骨质疏松带来的危害。

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孔灵芝表示,希望今年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主题的发布能够传播更契合我国人群的健康骨骼领域知识和话题,更有针对性地助力公众骨骼健康。

2023年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主题发布。图片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提供。

快速自测,知晓风险

谈及如何知晓骨松风险,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主任委员夏维波表示,当人感到肌肉无力、爬楼困难、提东西没有劲头的时候,应当意识到肌肉和骨骼的流失,提倡40岁以后开始骨密度筛查,及时了解骨骼健康状况。

同时,调查显示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人群的步速明显低于正常群体,步速测试同样可用于肌少症和跌倒风险的筛查与评估。如果步速等于或低于0.8米/秒,提示应当进一步进行肌肉量和骨密度的检查。

更为简便的方法是测量小腿腿围,小腿最粗处腿围小于33厘米,或者用双手食指和拇指环抱小腿最粗处,如能够抱住,则提示存在肌少症风险,应进一步进行肌肉量和骨密度的检查。

有钱难买老来“瘦肉”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常务委员于康提醒老年人,肌少症增加老人跌倒、骨质疏松、骨折和全因死亡风险。不要越老越追求苗条,相对于“有钱难买老来瘦”,更应该倡导“有钱难买老来‘瘦肉’”。

于康给出了肌少症营养管理的建议。在合理摄入蛋白质方面,建议每一公斤体重摄入1.2克至1.5克蛋白质,并均衡分配在三餐之中。例如,早晚各一盒牛奶;1到2个鸡蛋;3至4两瘦肉(红肉1两,加去皮鸡鸭肉2至3两或鱼类3两);豆腐1到2两,以及运动后补充适量蛋白粉等。

同时,还应注意适量补充钙、维生素D、Omega-3脂肪酸、抗氧化营养素等。

牢记防跌倒12字口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伤害防控室主任段蕾蕾表示,在我国,跌倒是老年人发生创伤性骨折的最主要原因。希望大家能记住防跌倒的12字口诀:要锻炼、要服老、要适老、早治疗。

要锻炼,即任何时候开始防跌倒的锻炼都不晚,可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金鸡独立、提踵、坐站、八段锦、弹力带练习等。

要服老,即接受增龄导致身体机能退化的现实,接受使用必要的适老辅具。同时,早晨起床、起身、站立,走路、上车等动作一定要“慢一点儿”。

要适老,即建议有老年人的家庭进行必要的适老化改造,包括灯光适宜、地面平整防滑、安装扶手、通道顺畅等。

早治疗,即老年人应积极治疗骨骼肌肉疾病、眼部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前庭功能疾患等,如发生跌倒,无论受伤与否都要及时告知家人或医生。

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2023年健康骨骼科普传播大会”,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应急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国记协办公室指导下,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国家行动办公室、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与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共同举办,并自2020年起每年发布世界骨质疏松日的中国主题。2023年的会议得到了优时比中国的支持。(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韩国停用虚岁引发热议,它从何而来?

潮新闻 记者 陆遥 实习生 单予晴

昨天,因为不再按虚岁计岁,韩国人集体减龄了。

韩国法制处定于28日正式实施周岁计龄法,若无法律上特别规定,当天起行政和民事上的年龄均按周岁计算,法令、合同、公文中标注的年龄均以周岁为准。

据此,不少韩国人将“年轻”一至两岁。

虚岁,这个东亚特有的文化传统,再一次引起了网友热议。

韩国首尔街头,图源视觉中国

01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虚岁这个算法,东亚各国一直在用,有啥稀奇的?为什么要突然取消?

实际上,虚岁年龄在韩国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法律体系中应用非常广泛。韩国有三种计算年龄的方式,分别是“虚岁”、“周岁”和“年岁”,在不同领域经常发生三者混用的情况,听起来就让人“两眼一黑”。

第一种是“虚岁”,即出生当日就算1岁,每逢新年1月1日加一岁的方式,是韩国人日常生活中使用最普遍的年龄。据《朝鲜日报》统计显示,82%的韩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虚岁”。

第二种是“周岁”,即国际通用的周岁,即刚出生为0岁,每过一次生日加一岁。主要在刑法和民法等法律相关及公文、医院处方和媒体上使用。

第三种是“年岁”,即刚出生为0岁,无论何时过生日,每逢1月1日加一岁。主要用于《青少年保护法》和《兵役法》,计算征兵、入学、饮酒和吸烟的法定年龄等,方便执法。

韩国的生日晚餐,图源视觉中国

这种不同的年龄计算体系经常引发混乱。比如疫情期间,韩国政府曾实行“防疫通行证”制度,规定18岁以上民众前往公共场所,须持有完成新冠疫苗接种证明或新冠病毒检测阴性证明,否则就会被罚款。这里的18岁指的是“年岁”,但是,接种疫苗方面适用的却是周岁年龄,民众们也因此经常混淆。

因此,为了减少因年龄计算体系混乱而产生的不必要的社会和经济成本,本次韩国开始实行“减龄”法,从今年6月28日开始将法律、社会年龄统一为周岁。通过此次修订,除其他法令有特别规定外,所有领域将统一按周岁计算年龄。

根据新规定,若今年已过生日,当下年份减去出生年份即为周岁年龄;若未过生日,就要在周岁的基础上减去一岁。

例如,以6月为基准,1991年5月出生的人用2023年减去1991年,从原本的虚岁33岁变成32岁;1991年9月出生的人用2023年减去1991年后,需要再减去一岁,从33岁变成31岁。

不过,韩法制处表示,目前只会对个别法进行修改,考虑到小学就学年龄、烟酒购买年龄、兵役义务、公务员考试等领域在一线管理上存在困难,短期内不会要求上述领域适用周岁标准。

02

生活中,我们也常说虚岁。常常看见腊月出生的人这样调侃:“我生下来才三天已经两岁了。”

其实,“虚岁”就是一项起于中国的“专利”。除了韩国,在中华文化圈中的一些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都有虚岁的说法。而在欧美等国家,则一直采用周岁的计算方法,近代后周岁计岁法才从西方传入中国。

和韩国沿用公历、每逢元旦加一岁的虚岁相比,中国古时候定下的虚岁有所不同。

过年拿红包的孩子,图源视觉中国

中国的虚岁从一算起,逢春节长一岁,遵从农历。每逢春节,家中长辈给小辈压岁钱这一传统,就具有祝福小辈平平安安过一年、长一岁的双重含义。

古人没有“虚岁”“周岁”之说,所谓的岁,指的就是上述这种唯一的计岁方法。

公元七世纪,“0”到“9”这十个阿拉伯数字就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至14世纪才传入中国。有的说法认为,虚岁计岁法的产生,是因为中国古代没有“0”的概念,没有以零为起点的观念。

此外,“过生日”这一概念,其实古人最早也是没有的。古代与其最接近的概念应该是“生辰”“诞辰”,以时辰为最小记录单位,年、月、日、时四个生辰要素,往往是并列的。南北朝之前,生日甚至是个有些感伤、“emo”的日子,古人觉得在自己生日那天必须感念父母的生养之苦,南朝梁元帝每逢这一天还要斋戒,宣讲佛法。魏晋以后,才陆陆续续有了庆生、祝寿的说法,并且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维护传统,如唐太宗坚决不搞生日庆贺,提倡“感伤”反思。

十二生肖剪纸,图源视觉中国

第二种虚岁起源的说法,和十二生肖有关。

应该说,属相是中国古代最热门的计岁方法。这种记岁方法首先以年为单位,每一年对应一个属相,不计月日和时辰;其次,没有空缺位置,也就没有零的概念,不计出生的时间,哪怕是刚出生的婴儿也会占个属相。所以,有些学者认为,虚岁就是这种属相计岁导致的结果。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过年增岁的起源,要从“年”和“岁”的传说说起。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年”是一种生活在海里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每到除夕便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过年放鞭炮就是在驱赶“年兽”。而“岁”又作“祟”,传说是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会在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专门残害孩童。

由于古人缺乏时间的抽象概念,只能把年、岁当作一种动物或者妖怪。当“年”“岁”被赶走以后,便是“又熬过了一个年了。”

春节有一副经典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反映了春节增岁的意义。

03

话题上了微博热搜后,我看到了好多网友的调侃。

“干脆不用再叫哥哥姐姐了,可以和我们一样随便一点。”

“以后他们讨论年龄大小也要先问生肖,再问具体月份了。”

“恭喜XX重获25岁体验卡。”“XXX在40岁的边缘反复试探。”

“一觉醒来掉了一个辈分。”

突然“变小”了一两岁,韩国人买账不?

韩国2022年9月进行的一项政府调查显示,86%的韩国人表示,新法律生效后,他们将很高兴用新的方法计算自己的年龄。

有韩国民众在推特上表示:“我要年轻两岁了,太开心啦。”“我是12月生的,按老方法我出生才1个月就2岁了。现在我能回到真正的年龄了。”

不过,也有的人认为,因为新颁布的统一年龄制度是以本人生日为基准,而每个人的生日不一样,会带来大量混乱情况。

喜欢看韩剧的朋友应该知道,韩国的前后辈等级是十分严格的。韩国人日常见面,要先问明白对方的年龄,才能决定怎么说话。能用平语互称“亲故”(“朋友”的韩语谐音)的,只能是同龄人,其他人要么是需要用敬语的“前辈”,要么是可以说半语的“后辈”。

韩国人的一些反应,图源微博

现在用周岁计岁后,有的人小了1岁,有的人小了2岁,“前辈”突然变成“亲故”,也怪不得一些人直呼辈分算得“CPU都要被干烧了”。

也有一些中国网友说,虚岁从小到大已经用得习以为常,“不就是加一两岁的事嘛”。不管哪种计岁方法,方便、顺嘴才是王道。

你平时习惯用虚岁吗?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