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九天门大开嫁娶择日(九天门)

九天门大开嫁娶择日(九天门)

西游记有四大天门,为何孙悟空只敢走南天门?另外三天门守卫是谁

文|一鸣惊人录

编辑|一鸣惊人录

在西游记中,天庭有东南西北四个门,为什么孙悟空每一次闯入天宫都只敢走南天门呢?

难道仅仅是因为距离近吗?还是说这是玉帝给他留的后门呢?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看,这西游记天庭四大天门的守备实力到底怎样。

东天门

按照西游记原著里的地理记载,东天门下就是孙悟空居住的东胜神州,按地理条件来说的话,距离孙悟空最近的应该就是东天门了。

但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妙严宫,一直都是坐落在东天门的附近,太乙救苦天尊也顺便看管着东天门。

太乙救苦天尊是什么人物?青玄九阳上帝、东极青华大帝。

他跟南极长生大帝一同作为玉皇大帝的左膀右臂,本身在道教中也具有极高的地位。

这太乙救苦天尊到底有多厉害呢?唐宋时期有一篇经文叫做《太乙救苦护身妙经》,书中记载:太乙救苦天尊是东方长乐世界大圣大慈的仁者,掌管三界救苦之事。

他的实力可是相当厉害,他身下坐着的九头狮子,张口就能打开幽冥的大门。

虽然在西游记中,太乙救苦天尊从未有过直接出手的记录,但作为东天门看守的同时,他还是幽冥的实际掌管者,自身实力可不是南天门那几个天王能够比拟的。

他不仅实力强悍,自身还具有数以万计的分身为他办事,书中有描述他分身化身的句子:

太乙救苦天尊化身如恒沙数、物随声应

或住天宫,或降人间、或居地狱,或摄群耶

或为仙童玉女,或为帝君圣人、或为天尊真人,或为金刚神王

或为魔王力士,或为天师道士、或为皇人老君,或为天医功曹

或为男子女子,或为文武官宰、或为都大元师,或为教师禅师

或为风师雨师,神通无量,功行无穷,寻声救苦,应物随机。

可以说,不管对象是不是人,只要你需要获得他的救助,并且念诵他的名号,他就能立马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你身边,救人于水火之中。

三界中能做到像他这样的,可没有几个,他的实力可见一斑。

就连元始天尊都赞扬他,说他是最尊最贵、最圣最灵的尊神。

而当时的孙悟空,本身战斗力虽然很强,甚至敢号称齐天大圣,众多天兵天将都打不过他,但他的真实实力其实只算是中上的层次, 如若对上这般圣人,孙悟空就要好好掂量掂量自己了。

更何况,在后来的取经路上,仅仅是太乙天尊的坐骑出场,就把孙悟空一行人折腾得够呛,不去搬救兵差点连经都取不了,把守东天门的太乙救苦天尊当然更为强悍。

所以这东天门虽说距离他最近,但他是一点都不敢走的。

那对比有太乙救苦天尊坐镇的东天门,其他三门的实力又如何呢?

咱接着往下看。

西天门

西天门之下便是西牛贺洲,距离西方佛教的所在地灵山相当的近

所以有人啊,这西天门的看守者就是如来佛祖。

这一观点好像是挺像一回事儿的,毕竟距离近嘛,但其实这话根本经不得推敲。

天庭是道家创立的,属于道。而如来佛祖释迦牟尼则是西方佛教的至高佛,被人尊称为佛祖。

虽然西游时期佛道两家关系密切,但让人堂堂佛祖去做道家天庭的看门人,这怎么看都说不过去啊。

而且西牛贺洲根本就不是佛教的地盘,只有到了西方天竺国大雷音寺,才算是如来能够管辖的地区,这西天门根本不是如来能够染指的。

但实际上在西游记里,孙悟空也曾去过两次西天门,当时接见孙悟空的,是四大天王中的持国天王。

说起这四大天王,基本上每个门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就像小区里看门的保安,虽然就“天庭小区”只有几个门,但是他们也要轮流换班看管,所以在哪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而这西天门如果只有一个持国天王的话,孙悟空自然是不惧怕的,他不走这西天门的原因,就是因为这西天门后不远处,有一座巨大的宫殿,名曰勾陈上宫。

这勾陈上宫是勾陈大帝的居所,说起这位大帝,可能很多人都没什么印象。

勾陈大帝又称“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是天庭四御的其中之一。他是斗姆元君的长子,紫薇大帝的亲兄弟。

《晋书·天文志》中有记载:

“钩陈口中一星曰天皇大帝

其神曰耀魄宝,主御群灵,执万神图。”

他的职责是协助玉皇大帝掌管南北极,顺便统御众星,主掌人间兵革之事,是一位相当强悍的天神,他也被人称为“武神”或者是“战神”,但最广为流传的称呼还是“天皇大帝”这一名号。

天皇大帝与北极紫薇大帝作为我国古代的星辰崇拜之一,其名号响亮实力高强,跟随玉皇大帝统率天地万神,手中还有着万神图这样的法宝,实力比起太乙救苦天尊也是毫不逊色的存在。

道教典籍《上清灵宝大法》里对天皇大帝的描述是:

“乃北极帝座之左,有星四座,其形联缀微曲如勾,是名勾陈。

其下一大星正居其中,是为天皇大帝也。

其总万星,位同北极却为枢纽,而天皇亦随天而转。”

意思是,天皇大帝虽然坐的是北极星的帝座,但他的地位却是所有星辰的中央,就连二十八星宿都是归他掌管

只不过天皇大帝虽然地位高实力强,但终究也只是尊神,他也是要跟着天走,直接听命于天道的,这么说也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超级大神了

在西游记中,四御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出过手,因为他们压根就瞧不上孙悟空这“齐天大圣”,孙悟空也只是能在各个天兵天将之间呈呈威风,真要遇上这四御之一的天皇大帝,他还是只能乖乖束手就擒。

所以孙悟空也十分识趣,知道鸡蛋砸不过石头,所以闯天宫时,也没有选择有勾陈天皇大帝居住的西天门。

东天门有太乙救苦天尊,西天门有勾陈上宫天皇大帝,这北天门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北天门的位置距离东胜神州也不比南天门远,孙悟空为何最终会选择南天门呢?

北天门

接下来咱们看这北天门,北天门下面是四大部洲的北俱芦洲,而北天门和东西天门不太一样,他是有尊神直接镇守的。

紫薇大帝就居住在北天门的不远处,他派遣真武大帝前往看守北天门,真武大帝是何许人也?

真武大帝又叫玄天上帝、佑圣真君、玄武大帝,比较为人熟知的其实是九天荡魔天尊这一敕号。

在古代,九代表的是极,就像皇帝有九五至尊之称一样,九天也就是至高天的意思,能被玉皇大帝封敕号为九天,可见其地位之尊。

他在西游中虽然地位不如四御,但却是直接听命于玉皇大帝跟元始天尊的天神,也算是两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真武又称玄武,所以他是北方之神,而北方属水,所以他也是水神,是为司空水土之官。

因为雨水是所有生灵都需要的东西,所以真武大帝经常被人直接当做水神供奉。

不止于此,因其玄武龟之性,真武大帝还能占卜凶吉,更是长寿的象征。

而他作为一个能被封为大帝的人,实力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孙悟空当年想要请他帮忙,他看都不看一眼就直接拒绝了,只是让座下的两个童子去援助孙悟空,而这两个童子还真就把这妖怪给摆平了。

他的童子都这么厉害,自然是不用说身为大帝的他了。

而这荡魔天尊正是世间一切妖魔的克星。

要知道,孙悟空早期的时候也不过是一只妖猴罢了,那时的他正被真武大帝所克。而且就算孙悟空真的攻下了北天门,真武大帝的背后就是紫薇大帝的紫微宫,两个大帝一齐出手,多少个孙悟空都不够他们俩收拾的。

所以孙悟空也明白,这北天门他闯不得。

何况他只是想打上凌霄宝殿,直接问候四御之首的玉皇大帝,也就没有必要再去招惹四御的其他大帝。

而这南天门的背后正是玉皇大帝的凌霄宝殿,孙悟空自然也没有必要南辕北辙去北天门晃悠。

这又是紫薇大帝又是勾陈大帝的,实力一个比一个强悍,这么看来孙悟空经常走南天门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其他几个大门驻守的神仙实在是太厉害了,完全不是孙悟空能招惹的,孙悟空自己欺负欺负南天门的四大天王得了。

很显然孙悟空的思路非常清晰,其他的三路根本打不过,那也就没有必要去浪费那个时间。他本就是一个毛毛躁躁的人,直接啃下南天门后的凌霄宝殿达成他的目的就足够了。

可其他三天门都这么强,难道南天门就很弱吗?

其实对比其他三路来说,南天门并不弱。

南天门作为天庭的正大门,守门的大将足足有八名,虽然实力不比真武太乙,但他们背后的九重天可以直通凌霄宝殿,四御之首的玉皇大帝就坐镇在这里,可以说是三界最安全的地方了。

但孙悟空为什么还敢闯入南天门呢?

首先是因为,虽然玉帝很强,但看门的大将们却并不强,他起码还有打上天宫的希望。

更何况这本就是与天做斗争,那自然是光明正大走正门更符合孙悟空的“英雄气概”。

这就是孙悟空为什么放着其他三个门不走,选择独闯南天门的原因了。

2021年结婚吉日参考!结婚、领证、改婚期可以提前考虑哦

因为很多新人因为这次的疫情婚礼取消或者延期了~所以另谋吉日会是很多延期新人要面临的问题~

值得欣喜的是,现在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好啦~所以咱们也要振奋精神,提前规划好自己的大事小事,让生活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啊~

不过目前现实情况是,很多新人将婚礼延期到后半年会遇到很多被动选择,比如场地没档期,各方人员不好协调,当天日子不如意~当然,如果你不想扎堆儿结婚,不妨考虑一下明年的好日子,所以蚌埠乐嫁网提前把明年的好日子整理出来了,供大家参考一下啊~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领证,结婚,改婚期都可以提前安排啦~

ps:不要嫌早,毕竟很多好日子是要靠抢的呀~

一月

一月的宜嫁娶的日子一共有十一天:分别为1、5、6、8、14、15、17、22、27、28、30

其中,在节假日的分别是:1、2、3、17、30

二月

二月的宜嫁娶的日子一共有八天,分别是:5、8、11、12、17、23、24、26日。

因为2月正直春节,正常情况下:2021年2月11日-2021年2月17日 是春节假期(其中2021年2月7日 、2021年2月20日正常上班调休)

所以,二月在节假日的日子有:14、17

(ps:2月14不是黄道吉日,但那天应该会蛮火)

三月

三月宜嫁娶的日子一共有十二天,分别是1、4、7、8、9、14、19、20、23、25、28、31日。

其中在节假日的是:7、8、14、28

四月

四月宜嫁娶的日子一共有五天,分别是1、8、11、12、20、24日

四月有清明节假期,假期在4月3日—5日,不过不影响吉日,吉日在节假日的只有一天:11日

五月

五月宜嫁娶的日子一共有十三天,分别是2、4、6、8、10、12、15、16、18、19、22、27、30日。

五月一般都是结婚的旺季,但好在2021年吉日比较多,而且还有五一假期(4月30日-5月2)

所以五月在节假日的吉日有:1、2、8、15、16、22、30

六月

六月宜嫁娶的日子一共有十四天,分别是1、2、3、5、9、10、12、15、18、22、24、25、26、30。

六月有端午假期,假期在6月12日-14日,不过不影响吉日安排,在节假日的吉日有:5、12、26

七月

七月宜嫁娶的日子一共有十天,分别是3、8、9、13、14、15、16、25、28、31。

七月一般不属于婚礼旺月,不过其实七月的天气还是蛮好,大家不妨考虑一下这个月哦,在节假日的吉日有三天:3、25、31

八月

八月宜嫁娶的日子一共有十七天,分别是1、2、6、7、9、10、12、14、16、20、21、22、23、24、26、28、31日。

在节假日的吉日有:1、14、21、22、28

九月

九月宜嫁娶的日子一共有十一天,分别是2日、3日、4日、5日、13日、14日、19日、22日、26日、27日、29日。

九月有中秋假期,假期在9月19日-21日(9月18日调休),所以,九月在假期的吉日有:4、5、19、22、26

十月

十月宜嫁娶的日子一共有九天,分别是4日、7日、9日、11日、12日、18日、21日、23日、25日。

记得,十月不仅有国庆大长假,还是历年的婚礼旺月:10月1日-7日是假期(9日和0日是调休)

所以,这个月在假期的吉日有:1、2、3、4、5、6、7、23

ps:有些不是老黄历中的吉日,但蚌埠乐嫁网觉得应该会挺火,所以放上去啦~

十一月

十一月宜嫁娶的日子一共有十一天,分别是1日、2日、4日、5日、8日、11日、12日、20日、24日、26日、30日。

在节假日的吉日只有一天:20日

十二月

十二月宜嫁娶的日子一共有八天,分别是2日、6日、7日、10日、18日、19日、27日、31日。

在节假日的吉日有:18、19日

好啦,以上就是2021年的黄道吉日参考,不过在这里,蚌埠乐嫁网还是要申明一下,在整理这份吉日清单时,看到了不同版本的吉日,所以选择的吉日是相对来说版本比较多的那一种。

在选择举行自己的人生大事前,如果你定的日子是那种双吉日(比如又是黄道吉日,又是节假日的那种),最好提前八个月或一年去定团队!

但如果你讲究这个,也可以完全不管。毕竟有两个相爱的人,天天就都是好日子呀~

古人眼里的“天文学”,九天、七曜、三光,到底是什么?

最近开始读张岱的《夜航船》啊,这是一部既有趣又枯燥的书,我这里是当读书笔记来写的,读一段写一点,心情好就多写点,心情不好就少写点,实在偷懒就只摘抄原文和翻译。有兴趣的观众老爷可以点赞、转发、关注一波,时常来看看。

今天第一篇,从什么叫九天、三光、七曜、七襄开始说起。

九天

东方苍天,南方炎天,西方昊天,北方玄天,东北旻天,西北幽天,西南朱天,东南阳天,中央钧天。

屈原《离骚》有:“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指着九天赌咒发誓,这里九天是天的中央和八方,即东、南、西、北,东北、西北、西南、东南,中央。

古人还有九重天、九霄的说法,也是九天,这里是指天的最高处,也用以形容极高之处,稍带一句题外话,按照道教的设定,共有三十六重天,这个我也没有修过仙,就不是特别了解了。

为什么“九天”指天的最高处呢?

古人认为,九是纯阳之数,万物起于一,极于九,《易经》中也以阳爻(奇爻)为九,代表至阳。“九”就是最大的数,代表着极,所以天分九野,天下九州,一言九鼎。

因此,九天也可以代指人力所不能及之处,比如宫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岂是你普通人说去就能去的?所以唐朝王维诗云:“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说宫殿的门犹如九重天门,极言其深邃伟丽。

李白诗《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也多次提到九天,唐玄宗西巡蜀地,这不是蜀道难吗,能在蜀道上开辟出剑阁这样巍峨的关隘,建造出成都这样繁华的城市,那岂不就像是九天开辟的一样吗。

七曜、三光

日、月、星谓之三光。

日、月合金、木、水、火、土五星,谓之七政,又谓之七曜。

五星古称辰星、太白、荧惑、岁星、镇星。

天有三光,地有五行,所以这个五星又对应五行,班固《灵台诗》说:“三光宣精,五行布序”,灵台是祭祀的高台啊,所以这首一首祭祀诗,代表皇帝祈求上天,带给人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说日月星在天空闪耀,五行和谐分布,这样就祈求就能灵验。

中医也有三光的说法,但说法不一,有说天之三光日月星,人之三光两目心,也有说人之三光是精气神,后来被广大的劳动群众总结出了一句养生俗语: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

这是题外话。

七襄

日月所止舍,一日更七次,谓之七襄。

这一句就很麻烦。

如果去翻书或上网查,很多地方就愣头愣脑丢给你一句《诗经·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好家伙,这还不如不解释。日月所止舍还没搞懂,又多出来个织女。啥意思,织女一天蹦跶七次,就叫七襄了?

好在咱们的古代先贤有给经典作注的习惯,郑玄有一笔笺注说:“襄,驾也。驾,谓更其肆也。从旦莫七辰一移,因谓之七襄。”这句就是说织女星改变它的位置,旦莫就是旦暮,从早晨到傍晚,这一段时间是白天啊,所以说织女星要在白天移动七次,叫做七襄。

天有十二辰,所以一天有十二个时辰,织女星白天移动七次就停下了吗,并没有,从旦至莫要运行,从莫至旦同样在不停地运行,周而复始。

再回到“日月所止舍”,舍是指星宿运行所到之处,天上星宿那么多,当然不只是织女要运行了,日月星辰都在不停地运行,每一辰运行到每一舍,这样的“舍”在白天要经历七个,故而是日月所止舍,一日更七次,谓之七襄。

为什么《诗经》里面恰好要说织女星呢?

因为《诗经·大东》是一首讽刺诗啊,“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紧接着一句就是“虽则七襄,不成报章”,说你织女星天天跟那儿蹦来蹦去,也没见织出什么锦绣文章;

然后又说把织女她们家老公拎出来阴阳怪气了一番:“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你名字叫牵牛,天天跟天上闪一闪的,也没见你真牵着牛去耕地啊。

最后什么启明星、长庚星,一个都没有逃掉被阴阳怪气的命运,说他们歪歪扭扭,站没站相地排列在银河系两边。

表面上是在骂星宿,实际上是在骂什么嘛,是在骂包括天子在内的王公贵族,天天穿着锦衣华服,手握权柄,但不办实事儿,尸位素餐呐!

皇帝的第一个早朝,一首诗却引来三大诗人杜甫王维岑参应和,经典

唐朝安史之乱,一场人间浩劫持续了数年之久。等到它终于走向终结,天之骄子唐明皇也被迫走下了金銮,唐肃宗登上宝座。公元758年春天,满朝九品以上的官员齐齐登上大殿,参加每月初一、十五各一次的早朝。这种早朝和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参加的,每日一次的早朝相比,就显得意义不同了。而这次早朝又是逢安史之乱后,肃宗正式于大明宫临朝的第一个早朝,意义更是非凡。这天,朝中重臣贾至做了一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专门来庆贺肃宗皇帝的第一次早朝盛事。贾至不仅自己作,还将此诗遍示于朝中大臣。当然,一众臣子们自然不会不懂事地看看就完了,所有人都撸起袖子来,纷纷提笔应和。

这一次的应和之诗究竟写了有多少篇,如今已无可考。流传至今的,只剩下唐代诗坛上赫赫有名的三位大文豪的应和之作,分别是杜甫、王维、岑参的三首。就当时的官阶来说,王维与贾至应该是一个品阶的,而杜甫和岑参就属于二人的下属了。但就诗人的身份来讲,王维、杜甫、岑参则无疑是旗鼓相当的,并且这三人的作品也明显要比贾至的原作《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水准更高。那么在三位大文豪之间,三首应和之作,又该怎样来一辨高下呢?这可就是见仁见智了,至今也没个结论。我们尽可按自己的个人喜好来观赏这三首诗作。当然把三首诗作摆在一块来对比一下,研究各位文豪的风格差异也是一件相当有趣的事情。

奉和中书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岑参的这首《奉和中书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优势在于属对精巧工整,文字典雅绮丽,从听觉与视觉上来讲都是上乘。此诗以时间为序,从天明时分所见皇城晨景,以及去早朝途中的风光写起,至百官到达宫中参加早朝的情形,最后写到贾至一首诗歌引来百官共和,还不忘赞美一句贾至的诗是阳春白雪,自己不得不献丑。在后人对岑参、王维、杜甫三首和诗的评论之中,站岑参这一边的人似乎比赞王维、杜甫的要多。此诗在文字上的优势,想来是为他赢得赞誉的主要原因,尤以颈联“花迎、柳拂”之句更是得到了高度赞美。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王维的《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胜在气势开阔,颇有皇家气象,将整个早朝的庄严华贵、浩大雄伟的气势渲染得相当到位。诗歌从皇帝准备早朝写起,到九重门打开,万国使臣朝拜,皇宫内外气势宏大。结尾同样归到贾至,言其早朝之后还要回到凤池为皇帝写诏书。此诗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井然而立体地渲染了早朝盛景,就一气贯通而又开阔华贵的气象而言,它的优势是很明显的。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龙蛇动,

宫殿风微燕雀高。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杜甫的《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在他的一生诗作里是一首非常少见的应制诗,而它的整体风格也不同于他的其他个人自由原创诗作,全不见沉郁顿挫之风,而是典雅工整、挺拔严谨,与岑参的绮丽精巧、王维的气势夺人相比,这一首气质雄健、风姿挺拔,而又生动鲜活,一扫多数宫廷应制诗作的刻板谨慎。全诗前四句写早朝时皇宫的景致,后四句写贾至出生望族,世代受皇恩,令人称羡。在后世的评价里,推崇这一首也是相当多的,尤以颔联“龙蛇、燕雀”之句最为生动。

应制诗作历来难写,要想写出新意、写出风格,都是需要大费心思的。这三首应和诗都与三位文豪平日诗作风格迥异,却又都是高水准。可见真正的大手都是全能的,不管什么风格,随手写来都成佳作。关于这三首,到底孰优孰劣,历史似乎也给了评判,《唐诗三百首》中收录了王维和岑参的两首,却把诗圣杜甫诗作忽略,不知道各位读者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