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5号人的性格分析男(5号人)

5号人的性格分析男(5号人)

小学5-6年级必知《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特点关系(附简笔画素材)

《三国演义》就像是一部长长的连环画故事,里面有很多勇敢、聪明的英雄。这些英雄都住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中国,他们参加了很多惊心动魄的战争,出了很多高明的计策。

首先,我们要认识三个最重要的英雄:刘备、曹操和孙权。他们都是当时的大boss,就像是游戏里的最高级角色,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领地和手底下的人。

刘备,他的目标是帮助百姓,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他有两个很厉害的兄弟,关羽和张飞,他们跟刘备一起,打败了很多坏人,守护了好人。曹操,他非常聪明,对自己的目标有着坚定的决心。尽管他有时会做一些不太好的事情,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他的才华和勇气。孙权,他是东吴的领袖,他继承了哥哥孙策的遗志,领导着自己的人民,保卫自己的领地。

在他们的故事中,会遇到一些非常聪明的人,比如刘备的谋士诸葛亮,他总能想到一些巧妙的方法,帮助刘备解决很多困难。还有赵云,他是个大英雄,每次都能在关键时刻救出有困难的人。

三国演义就是一部关于智勇双全的英雄们如何在战争和困难中,用智慧和勇气帮助人民,保卫自己家园的故事。我们从中可以学到勇敢、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1. 刘备:刘备是刘关张的刘,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君主之一。他有一颗仁慈而廉洁的心,被称为“仁者之帝”。刘备性格温和,善于倾听和理解别人的意见,能够团结不同的人才,以帮助他实现自己的理想。他非常注重礼仪和人情风格,重视传统的美德和价值观。然而,他有时也表现出犹豫和优柔寡断的一面,这使得他在面对复杂的政治局势时常常陷入困境。

刘备:性格温和,善于倾听和理解别人的意见

2. 关羽:关羽是刘备的义弟,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以勇猛和忠诚闻名于世。拥有出色的武艺,擅长马术和刀枪,他对刘备和刘备的家族忠心耿耿,从未动摇过。他有着忠诚、正直和有责任心的性格,不畏艰险,能够勇往直前。关羽也有强烈的正义感,他一直努力保护百姓的利益和尊严。然而,由于他过于信任人,他有时会陷入困境,容易被敌人从背后袭击。

关羽:拥有出色的武艺,擅长马术和刀枪

3. 曹操:曹操是东汉末年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以睿智、勇敢和果断而闻名。他善于谋略和组织,为人机敏,能够迅速应对变化的局势。他制定了许多政治和军事计划,为自己争取利益。曹操对自己的家族和朋友忠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常常采取残酷的手段。他深知权力的重要性,并且对待政敌毫不留情。曹操的性格复杂多样,既有仁慈的一面,也有狡诈和残忍的一面。

曹操:以睿智、勇敢和果断而闻名

4. 孙权: 孙权是孙策的弟弟,是东吴的建立者,也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继承了兄长的事业,展示出了出色的领导才能。有着镇定和灵活的性格,能够冷静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局势。他重视人才选拔和善于运用,能够赢得许多忠诚的支持者。孙权对待百姓态度友善,他通过改革和发展,为东吴带来了繁荣和稳定。当然,有时会被权力所蒙蔽,采取激进和不明智的决策。

孙权:有着镇定和灵活的性格,能够冷静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局势。

5. 赵云: 刘备麾下的将领,以其无敌的战斗力和忠诚闻名。他勇猛、机智,有着高尚的品德和忠诚的心。赵云对刘备有着无比的崇敬和忠心,甘愿为之殚精竭虑,不惜生命。他在许多战斗中表现出色,大大提升了刘备的声望。重视荣誉和义气,他不愿背叛他人,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信仰。然而,赵云有时也表现出过于冲动的一面,容易受到敌人的诱惑。

赵云:勇猛、机智,有着高尚的品德和忠诚的心

6. 张飞:张飞是刘备和关羽的好友,以其豪勇的性格和强大的实力而著名。他身材高大健壮,勇猛无敌,常常用一条丈八蛇矛杀敌。性格直率,豪迈大胆,不畏惧任何敌人。对刘备兄弟情深厚,为了保护他们,愿意付出一切。然而,也有时情绪不稳定,爱生闷气,容易陷入争吵和冲突中。尽管如此,一直以自己的实力和勇敢而闻名,并为刘备的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飞:性格直率,豪迈大胆,不畏惧任何敌人

《三国演义》中人物关系的一部分,要完全理解整部作品的人物关系,中小学生们欢迎通过阅读全书,深入理解和分析其中的人物和事件。1. 刘备、关羽和张飞:这三者是结义兄弟,共同经历生死,互称为兄弟。他们一起在混乱的末世中奋斗,努力为百姓创造一个和平的世界。关羽和张飞对刘备忠诚至死,是刘备的重要支持。

2.刘备和诸葛亮:诸葛亮是刘备的重要谋士,视刘备视为兄长般的存在。刘备三次上山请诸葛亮出山,体现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尊敬和信任。诸葛亮则对刘备倾尽全力,辅佐他实现统一天下的愿望。

3.曹操和司马懿:司马懿是曹操麾下的主要谋士,继诸葛亮之后的另一位重要的智者。曹操对司马懿的才智和忠诚大加赞赏,司马懿也一直效忠于曹操,后期则为曹魏之权力做出辅佐。

4.孙权和周瑜:周瑜是孙权的谋士兼朋友,他们的关系密切。周瑜初期主张联合刘备共抗曹操,积极策划赤壁之战,对孙权江东的统一和扩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赵云和刘备:赵云是刘备的重要将领,以其勇武和忠诚深得刘备的信任。他深得百姓的爱戴,被称为“常胜将军”。

6.曹操和吕布:他们的关系起初较好,两人并肩作战,共同平定黄巾之乱。然而,在“白门楼之叛”之后,两人的关系急剧恶化,最后曹操处死了吕布。

数字密码4-6号人性格解析#数字密码

数字密码4-6号人解析。

数字密码4的人追求安全感和秩序,善于组织和规划,给人以安全稳定的感觉。他们目标明确,善于集中精力追求自己的目标,目光敏锐,能够迅速解决问题。因此,他们的事业和财运都很成功。

然而,他们不喜欢冒险,因此不太愿意自己创业,而是更愿意让别人承担风险,自己则轻松发展。

虽然他们不如1、3号人有创意,但他们的精益求精的才能却是无人能及的,他们对数字也很在行。因此,与数学有关的行业如会计、科学工程以及安全稳定的行业都很适合他们。

数字密码5的人喜欢自由和冒险,具有演讲和推销的才能,善于说服和宣传,但不喜欢被责任或时间束缚。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节奏完成事情,适合独立工作,大多数时候都很独立,无忧无虑,举止优雅,备受关注。因此,他们的人缘很好,能够轻松与人交流,谈笑风生。

他们口才极佳,声音悦耳动听,甚至可以通过口才赚钱。他们善于沟通,社交能力强,适合从事销售、促销和广告等行业。他们也适合从事媒体、演艺、政治、运输和营养等领域的工作。

数字密码6的人追求和谐和治疗,善于做出决策,善于解决他人的问题,善于面对自己的问题,善于照顾他人。正因为如此,他们对治疗有着神奇的天赋,几乎不需要刻意学习。教育只是为了提高治疗技巧,提供更好的工具给他们使用。

治疗的形式很多,音乐和其他艺术也是治疗的方式,因此他们在艺术方面也表现出色。他们擅长管理、人际交往和理解他人的感受,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能让人感到如沐春风。如果他们是作曲家,他们的音乐可以治愈听众的伤痛。如果他们是厨师,他们的菜肴也能让客人感到舒适和健康。

好了,4-6号人的分析到此结束。感谢您的观看,感谢!

聚焦“大五”人格特质!心理学家带你细数人格的这几点构成因素

人格,人皆有之。可什么是人格呢?粗略说来,就是一个人的癖好、信仰、思维及行为方式的综合。显然,这是某种“高层次”的功能,是精巧高等的精神活动,或许还是巨型大脑赋予人类独有的能力。但令人惊讶的是,有相当多的人认为人格根本不是来自大脑。

过去,人们曾笃信身心二元论,认为意识和肉体是分开的。不论你对脑有多少认识,它毕竟是肉体的一部分,是一个实质器官。二元论者主张,人的那些相对难以界定的、富有哲学意味的元素(信仰、态度、爱恨等)取决于其心灵,或者说“精神”以及其他任何诸如此类用来指称一个人非物质方面的词语。

后来,到了1848年9月13日,发生了一次意外的爆破事故,铁路工人菲利亚斯·盖吉(Phineas Gage)的头被一根一米长的铁棒刺穿。铁棒从他左眼下方刺入头骨,完全穿透左侧额叶,最后从头顶穿出,落在25米开外。铁棒的力道非常强劲,相比之下头骨就像纱布窗帘般轻易就能刺穿——当然了,比剪纸还是要强一些。

如果你以为这场事故要了盖吉的命也很正常,因为哪怕放到今天,“脑袋被粗大的铁棒戳穿”听起来也是必死无疑。更何况,事故发生在19世纪中期,那个年代不小心碰伤脚趾都有可能因为坏疽而丧命。然而盖吉没死,他竟然活了下来,并且还活了12年。

至于他为什么能够幸存,人们认为部分原因在于铁棒非常光滑、尖锐,穿透速度又极快,因此造成的伤口出乎意料的清晰和“干净”。铁棒几乎把盖吉左半球大脑的额叶损毁殆尽,但大脑本身具有惊人的补偿机制,另一半大脑立即接手顶替,负责提供正常功能。后来,盖吉成为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的经典案例,因为很有可能正是所受的伤造成了他性格上的急剧转变。他从一个脾气温和、干活勤恳的人变成了个不负责任、脾气暴躁、满口脏话甚至精神错乱的家伙。盖吉的遭遇强有力地引发了人的性格产生于大脑运作的猜想,“身心二元论”因此受到冲击。

不过,关于盖吉的性格变化有各种大相径庭的报告。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长期受雇担任公共马车的车夫。这是一份需要强烈责任心以及大量交流的工作,倘若他的性格真有过破坏性的改变,那么后来肯定也好转了。但那些戏剧性的说法一直流传,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心理学家(那时候,这份职业由热爱自我吹捧的富裕白人男性占据主流,而现在……算了,不提了)抓住盖吉的案例借机推广他们有关大脑运作的理论,而假如他们提供的依据根本没在地位低下的铁路工人身上发生过,事情的真相又会是什么样呢?毕竟那是19世纪,没有脸书来让我们从盖吉本人身上找到真相。关于盖吉性格大变的那些极端描述大多在他死后才冒出来,因此他也就不可能予以驳斥了。

可是,就算真有人古道热肠地想要调查盖吉实际上经历了怎样的性格或智力变化,又该如何去做呢?智商测试还要再过半个世纪才问世,并且测出的也只是有可能受影响的一方面。盖吉的例子让我们对人格至少有了两点坚定的认识:人格是脑的产物;确实很难用客观、有效的方式测量人格。

斐瑞斯(E. Jerry Phares)①和查普林(William Chaplin)在他们2009年出版的《人格导论》(Introduction to Personality)一书中就“人格”提出了一个为绝大多数心理学家认同的定义:人格是一个人有别于其他人的特征性想法、感觉和行为的模式,并且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的一致性。

在下面几节中,我们要来看一些迷人的问题:用于测量人格的不同方法;是什么让人愤怒;为什么人们最终会被迫去做某些事;以及,放之四海皆准的良好人格代表——幽默感。

完全没有个性 (人格测试的可疑运用)

我三岁时,妹妹凯蒂出生,那时我自己的小脑瓜也还嫩得很。我俩同父同母,在同一个地方共同成长。那是20世纪90年代,在威尔士一个山谷里的偏僻小村庄。总的来说,我俩的生长环境以及DNA都十分相似。

说到这里,你大概觉得我和我妹的性格也会非常相似。事实却恰恰相反。我妹妹,说得委婉些,是一个异常亢奋的难缠角色;而我呢,从小就乖得不得了,以至于别人要戳我一下才能确定我是不是醒着。现在我俩都已长大成人,但还是截然不同。我成了一名神经科学家,她则是专门做纸杯蛋糕的烘焙师。听起来好像我在秀优越感,其实真的没有。随便问谁好了,你更愿意聊一聊关于大脑的科学研究还是纸杯蛋糕?看出哪个更受欢迎了吧。

我说这段逸事是想告诉大家,即使两个在出身、环境和遗传上都十分相似的人,仍可能有迥然相异的个性。更何况从总人口中找出的两个完全陌生的人,谁有把握来预测和衡量他们的个性?

以指纹为例。指纹从本质上说就是我们手指、脚趾末端的皮肤纹路。说起来简单,可几乎全世界每个人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指纹。如果说小小几片皮肤的表面纹路就可以提供足够多的变化,令人拥有可以区别于他人的特征,那么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人脑,依靠其数不胜数的细微神经连接和复杂特性所产生的结果会创造出多少可能的变化呢?试图利用简单的笔试来确定一个人的人格特质,那纯粹是徒劳,无异于想用一把塑料铲雕刻出总统山。

然而,目前的理论均主张,人格中存在可预测、可识别的成分,即可以通过分析鉴定出来的“特质”。就像无数指纹都可以归于三种基本图案(弓型、箕型和斗型),多样化的人类DNA也只是由四种核苷酸(鸟嘌呤、腺嘌呤、胸腺嘧啶、胞嘧啶)的不同排列产生,许多科学家都认为人格也可以看作是某些全人类共有的特质进行了特殊的组合和表达。就像吉拉德(J. P. Gillard)在1959年所说的:一个人的人格,就是他的各种特质的独有模式。注意他的用词“他的”。那是在50年代,显然女性要到70年代中期才被允许具有人格呢。

不过,那些特质又是什么呢?它们如何组合成一个人的人格呢?目前最主流的当数“大五”人格特质,主张人格由五方面特质组成,类似于不同的颜色可以由红、蓝、黄三色组合而成。这些人格特质往往在不同的情境中保持一致,因而可以用来预测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

该理论认为,每个人的人格都会落在大五人格特质各维度的两极之间:

开放性(Openness)反映了你对新体验的开放程度。假如受邀参观一个腐烂猪肉雕刻展,处于开放性两极的人也许一个会说:“好啊,必须去啊!我还从来没见过用变质肉做的艺术品呢,肯定有意思!”而另一个会说:“不,那不在镇上我常去的地方,所以我没兴趣。”

责任感(conscientiousness)反映的是一个人在计划、组织和自我规范方面的倾向。极具责任感的那类人大概会在答应参观腐肉展之前规划好最佳公交路线、万一遇到交通堵塞时的后备方案,并事先去打一针破伤风加强剂。而毫无责任感的一类大概会答应十分钟后在那儿碰头,然后也不请假就翘班跑了过去,并且选择凭直觉找到展览地点。

外向性(extroverts)是主动的、活泼的、寻求关注的,而内向性(introverts)是安静的、内敛的、偏爱独处的。受邀参观烂猪肉展时,极端外向的人不仅乐于参加,还会带上自己匆匆忙忙完成的作品来显摆,并把展品一一拍照发到朋友圈;而极端内向者因为从不和别人多聊所以根本没收到邀请。

宜人性(agreeableness)反映个人行为和态度多大程度上受社交和谐需求的影响。十分宜人的人只要邀请者不介意(因为他们不想给人添麻烦)肯定会答应参加腐肉雕刻展;而完全缺乏宜人性的人恐怕打从一开始就不会收到任何人的邀请。

神经质(neurotic)的人在受邀去腐烂猪肉雕刻展时会谢绝并详细说明理由。参见伍迪·艾伦。

撇开虚构的艺术展,以上便是组成大五人格的各种特质。有大量证据表明它们相当稳定,比如一个宜人性得分高的人在各种情境中均一致地表现出宜人倾向。还有一些数据把某些人格特质与特定的脑活动、脑区关联起来。人格研究领域鼎鼎大名的汉斯·艾森克(Hans J. Eysenck)称,内向者的大脑皮质觉醒程度(大脑皮质内的刺激和活动)高于外向者。一种解释认为,内向者不需要太多刺激。相比之下,外向者想要更频繁地被激发出兴奋状态,并围绕这一点发展出相应的人格。

近期一些扫描成像研究,例如瀧靖之(Yasuyuki Taki) 等人的工作显示,神经质程度高的人,其背内侧前额叶、左半球内侧颞叶(包括海马后部)等脑区面积低于平均值,而扣带回中部较大。这些脑区常被认为与制定决策、学习和记忆有关,可见神经质的人比较难以控制或难以抑制多疑的猜测,并且不太能意识到这些猜测并不可靠。另外,外向者的眶额皮层(orbitofrontal cortex)表现出活跃度增加,该区域与决策制定相关,或许也有可能是决策制定区域的活跃度提升,导致外向者不得不表现活跃,更频繁地做出决定,从而产生行为较为外向的结果?

还有证据表明,人格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根据1996年郑文宇(Kerry L. Jang)、利维斯利(Livesley)和弗农(Vernon)等人发表的一项研究,对近300对双胞胎(包括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的分析数据表明,大五人格特质的遗传率在40%~60%。

上面几段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存在人格特质,具体说来可以概括为五种,该理论获得了大量证据支持,并且似乎存在一些相关的脑区和基因。那么,还有什么问题呢?

首先,很多人认为大五人格特质并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人格的复杂程度。它给出了一个不错的总体范围,但幽默感被放在了哪里?对宗教或是迷信的倾向程度呢?还有脾气呢?批评者认为,大五人格更多表明了“向外的”人格,即它所描述的特质全是由他人观察到的,可大部分人格是内在的(幽默、信仰、偏见等),它们大多数时候占据着我们的头脑且不一定表现在行为上。

我们已经看到,有证据表明人格类型可以反映在脑的构成上,也就是说具有生物学基础。可是,脑是灵活多变的,会根据经历相应地发生改变。因此,我们看到的脑的构成很可能是人格类型的结果,而非原因。极度神经质或外向的状态意味着会经历一些与众不同的体验,而这些体验反过来会体现在脑的结构组成上。不过,这是假定数据本身百分百确凿的情况,实际上未必如此。

此外还有大五理论形成方式带来的问题。它是基于对数十年来人格研究得到的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在第4章讨论过)的结果。不同研究人员采用种种不同的分析方法重复发现了这五种特质,但又能说明什么呢?毕竟因素分析只能考察已有的数据。这里采用的因素分析就如同为了采集雨水而在全镇不同地方放上几个大水桶。假如有一个水桶总是比其他水桶先装满,你可以说其所在地的雨量比其他地方大。知道这一点固然不错,但这一现象却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以及雨是如何形成的,还有其他哪些重要方面在起作用等。大五人格告诉了我们一些有用的信息,但那只是理解人格的开端,并非结论。

这里之所以聚焦于大五人格,是因为它的应用最为广泛,但绝不是唯一的方法。20世纪50年代,弗里德曼和罗斯曼②提出了A型人格和B型人格的分类,其中A型人格好胜心强、追求成就、急躁易怒且雄心勃勃,而B型人格则恰好相反。如果把这两种人格类型联系到职场,那么A型人格的人常因为他们的性格特点而升到管理岗位或高级别职位。但另有研究发现,A型人格患上心肌梗死或其他心血管问题的概率是B型人格的2倍。拥有一种会要命的人格可不是什么值得鼓励的事情。但后续又有一些研究指出,易患心脏病的倾向是其他因素造成的,比如吸烟,饮食习惯差,每8分钟怒吼下属的个性,诸如此类。后来人们发现把人格分为A型和B型的方法过于笼统,有必要采用更细致的分类,因此关注特质中更多的细节。

各种特质理论采用的实际数据大多基于语言分析。例如19世纪的弗朗西斯·高尔顿爵士(Sir Francis Galton)和20世纪50年代的雷蒙德·卡特尔(液态智力和晶态智力背后的男人)考察的是英语,评估了其中反映人格特质的词汇,如“紧张(nervous)”“焦虑(anxious)”和“多疑(paranoid)”等可以用来描述神经质,而“乐于交际(sociable)”“友好(friendly)”“给予帮助的(supportive)”等则用于描述宜人性。理论上讲,可供描述的人格特质有多少,此类词语的数量就有多少,也就是所谓的“字汇假说(Lexical Hypothesis)”。所有描述性词汇经过整理和分析,从中归纳出特定的人格特质,同时为后续理论的形成提供大量数据。

然而这种方法也会带来问题。首先它依赖于语言,但语言随文化而变化,并且还是不断地变化。另一些持怀疑态度更甚的人则提出,特质理论之类的方法局限性太大,不能真正地反映人格,因为没有谁会在所有情景中都表现得一样,外界环境很重要。比如外向型的人可能是活泼的、容易兴奋的,但他们在葬礼或是重要的商务会谈中不会表现出同样的行为方式(除非有什么深层次的问题),也就是说人们会根据场合做出不同的应对。这种理论被称为情境主义(situationism)。

尽管存在诸多科学上的争论,但并不妨碍人格测试的普及。

花几分钟做个测试,然后就能知道自己符合哪种类型其实挺好玩儿的。我们觉得自己是某种类型的人格,再由测试结果来证实我们猜测的正确性。有些是免费的在线测试,出现在某个简单搭建的网页上面,还每隔6秒钟就弹出一个框来要求你注册个在线赌场之类的。经典的罗夏测试(Rorschach test)就是让你盯着一团没有明确含义的图形,然后说出自己看到了什么,比如“破茧而出的蝴蝶”啦,或是“问了我一大堆问题的那个心理治疗师被打爆的头”啦。这种方法也许可以透露出人格中的某些方面,但却无法进行验证。一千个非常相似的人看同一张图可以给出一千种不同的答案。严格说来,倒也正好确切地表明了人格的复杂多样,但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无甚用处。

人格测试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它最令人担忧也是最广泛的应用是在商业上。你们或许听说过MBTI(全称是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这是世界上用得最多的人格测试工具之一,价值数百万美元。可问题在于,MBTI测试并没有得到科学界的支持和证明。它看似严谨,听似有理(也使用特质量表,其中外向-内向最为人熟知),可它的基础是热心的业余爱好者根据单一信源拼凑起来的,几十年前没有经过检验的假设。虽然如此,从某个时候起,它被那类希望以最有效的方式管理员工的商业公司看上并加以利用,继而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起来。如今,MBTI有数十万死忠粉。不过话说回来,星座不也一样嘛。

有人把MBTI的流行归结于比较直接、容易理解,能帮公司把雇员归入合适的类别,有助于预测雇员的行为并采取相应的管理。你雇用了一个内向者吗?那就把她安排到一个独自工作的岗位,别去干扰她。与此同时,找些外向者,让他们负责公关和招聘,他们喜欢做这类事。

尽管理论上没有问题,但实际应用却不可能奏效,因为人类从来不那么简单。很多企业把MBTI纳入其雇佣政策,而该系统的前提是应聘者百分百诚实并且对测试目的一无所知。假如你去应聘一个职位,他们给你做一套测试,题目问:“你乐于与他人共事吗?”你不可能回答“不,其他人都是猪队友,都该弄死”,哪怕你确实是这么想的。大多数人的智力足以在这种测试中安全过关,因此其结果并无意义。

有很多不懂科学却又不知道有什么更好方法的人,在大肆宣传和炒作下,把MBTI奉为不容置疑的黄金标准。什么情况下MBTI才会绝对可靠?只有在每一个完成了MBTI测试的人都积极按照人格诊断行事的前提下。然而人们并不会那么做。虽说如果雇员们符合简单有限的几种类型确实可以让管理者更加省力,但这并不意味着现实中就是那样。

总而言之,如果我们的人格没有从中作梗,人格测试就会更有用啦。

发火吧 (人为什么会愤怒,以及愤怒有什么好处)

布鲁斯·班纳有句著名的台词:“别惹我发怒。你不会喜欢我发怒的样子。”发怒的班纳会变成绿巨人浩克——这个闻名世界的漫画角色受到无数人的喜爱。可见台词说得不对啊!

但话说回来,谁又会喜欢别人生气的样子呢?诚然,有些人路见不平时会爆发“正义之怒”,而支持者会为他们喝彩加油。但一般情况下,愤怒被视作负能量,主要原因在于它会引发不理性的行为,带来混乱甚至暴力。既然愤怒如此具有破坏性,为什么人脑在遇到哪怕是看起来最无足轻重的小事时也会积极地制造愤怒呢?

愤怒究竟是什么?它是一种情绪上和生理上的唤起状态,通常出现在某种界限遭到侵犯时。走在路上被人撞了?那是身体界限被侵犯。有人借了你的钱却不肯还?那是资产界限被侵犯。有人表达了让你感到极度无礼的观点?那是精神界限被侵犯。假如有人很明显是故意侵犯,就属于挑衅,唤起的程度更甚,产生的愤怒更强烈。其中的差别就好比是不小心打翻了某人的饮料,还是故意把饮料泼到对方脸上。后者不仅侵犯到个人界限,并且是故意为之的损人利己。大脑对发帖恶意挑衅的反应可比互联网出现得早多了。

演化心理学家提出的愤怒校正理论(recalibration theory)认为,愤怒是为了应对类似的上述场景而演化出来的一种自卫机制。愤怒让人在潜意识里对可能吃亏的情况迅速做出反应,有助于取得均衡、确保自身不受损害。设想有一个灵长类祖先,正凭借他那刚发育的大脑皮质精心制作一把石斧。打造新兴“工具”费力又费时,不过物有所值。接着,石斧刚做完就有人过来把它占为己有。默默坐着思考财产与道德的本质可能会让这个灵长类看起来比较智慧,然而用猿人般的老拳愤怒地挥击在小偷的下巴上却可以让他保住工具,尊严再次被践踏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从而地位和交配的机会都得以提高。

不管实际怎样,至少理论上如此。演化心理学似乎习惯于这么来简化事情,所以常常也会把人激怒。

从严格的神经生物学角度来讲,愤怒往往是对危险做出的反应,而“威胁检测系统”与愤怒大有关系。杏仁核、海马、导水管周围灰质以及中脑的各个部分负责了大部分感觉信息的基础加工,组成了人的威胁检测系统,起着触发愤怒的作用。然而,正如我们先前所说,人脑在现代社会依然使用原始的威胁检测系统来导航,把同事老是学你的丑态而害你被大伙儿笑话看作是一种“威胁”。尽管没有受到任何实质性伤害,但你的尊严和社会地位受到了威胁。结果,你发怒了。

一些利用脑部扫描成像的研究,比如澳大利亚的查尔斯·卡弗尔(Eddie Harmon-Jones)和艾迪·哈尔蒙-琼斯(Eddie Harmon-Jones)等人开展的工作,显示出被激怒的受试者在其眶额皮层有活动增强的现象,而该脑区常与情绪控制、目标导向的行为有关。也就是说,当大脑希望什么事发生时,它常会借由情绪来引发或鼓励相应的行为促使此事发生。拿愤怒来说,你的大脑感知到有事发生,并确定这事儿不太开心,为了以满意的方式有效地应对此事,大脑做出的反应就是产生了相应的情绪(愤怒)。

这样一来问题就更有趣了。愤怒被看作是消极的、负面的、不理性甚至有害的。结果,愤怒有时却是有用的、有益的。各种各样的焦虑和危险引起压力/应激,而应激是个大麻烦,原因主要在于它会引起皮质醇的分泌,产生令人不适的生理变化,对健康不利。不过,也有很多研究,例如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Universit?t Osnabrück)的米格尔·卡曾(Miguel Kazén)等人所做的工作发现,愤怒的感觉会降低皮质醇水平,从而减少应激可能造成的伤害。

对此存在一种解释,研究显示③,愤怒时大脑左半球、中间的前扣带回和额叶皮层活动增强。这些脑区与动机的产生和行为反应有关。大脑左右两个半球都会产生动机和应答,但各司其职:右半球对不愉快的事情产生负面的、逃避的、退缩的反应;而左半球则产生积极的、主动的、靠近的行为。

简单说来,当威胁或难题呈现在这一动机系统面前时,右半边说着“不要,危险,往后退,别把事情搞得更糟!”,让你退缩或逃避;左半边则说“不,我还没体验过,让我来对付”,然后撸起袖子埋头苦干。就像我们常用的比喻,头脑里真的有一个魔鬼和一个天使。

人格较为自信、外向的人可能左半边占主导,而神经质或内向型的则也许是右半边。但右半边施加的影响不会对显现的威胁造成任何改变,因此威胁依然存在,使人焦虑,造成压力。从现有数据来看,愤怒会增强大脑左半球系统的活动,就像把犹豫不决的人从跳水板上猛推下去那样,可以促使一个人采取行动。同时,由于皮质醇降低了,使人“僵住”的焦虑反应也因此缓和。最终,造成应激的事情得到处理,皮质醇水平随之继续降低。④类似地,研究还显示,愤怒会让人以更乐观的方式思考,不是去害怕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而是鼓励人们去设想各种需要应对的情形(哪怕想错了),从而把各种威胁减小到最低程度。

研究还表明,明显的愤怒在谈判中很有用,即使双方都怒气冲冲的,却能说明达到目标的动机更强,对结果更乐观,也隐含着说话更诚实的意味。

这些结果都质疑了应当克制怒火的想法,反而建议我们为了释放压力、达成目标而把愤怒发泄出来。

不过,和其他问题一样,愤怒也没那么简单。毕竟,它来自大脑。我们想出了很多压抑怒火的方法,考虑到愤怒的反应非常迅猛,像“数到十”或“做几次深呼吸再回答”等经典的策略确实很有道理。

人愤怒时,高度活跃的眶额皮层参与了情绪和行为的管理。更确切地说,这部分会调节和过滤情绪对行为的影响,压抑或拦截那些更强烈和/或更原始的冲动。当我们极有可能在强烈情绪的驱使下做出危险举动时,眶额叶皮层像某种应急措施一样介入进来。就像龙头漏水的浴缸上有个防溢水出口,虽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可以阻止事情进一步恶化。

强烈的愤怒并不总是表现为即刻的内心感受。有些恼火的事情会让人接连几小时、几天甚至几星期心绪难平。最初引起愤怒的威胁检测系统涉及海马和杏仁核,而这两个脑区我们都知道与形成情绪丰富的生动记忆有关,因此使人动怒的情景会保留在记忆中,让我们反复回想,或者用更正规的术语来说,就是让我们不断“反刍”。参与实验的被试者在咀嚼当初让他们发怒的事情时,其内侧前额叶皮层显示出活动增强,而这个脑区也与制定决策、计划以及复杂的思维活动有关。

因此,生活中常出现怒火迟迟难消,甚至愈积愈盛的现象,尤其是在未能对令人恼火的小事做出反应时。愤怒会让大脑想要处理恶化的事态,可如果遇到的是一台不给你找零的自动贩卖机呢?或是在高速公路上遇到有人野蛮超车呢?再或是老板在离下班还有4分钟时跟你说要加班呢?这些都让人生气,但又无可奈何,除非你愿意搞破坏、撞车、被炒鱿鱼。偏偏所有事情还可能都发生在同一天内。于是好几件恼火的事同时挤在脑中挥之不去,而大脑又没有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行为反应系统中左边那部分催着人赶紧采取些行动,可又有什么能做的呢?

此时,一名服务员偏偏还不小心错把你点的拿铁做成了美式,于是你终于忍无可忍,对着倒霉的服务员火力全开,把他痛骂一顿。这就是心理上的“转移”。大脑积累了愤怒,但却没有出口,为了释放压力,在遇到第一个有望发泄的目标时就把愤怒转移了方向。而那个无意间打开了怒气闸门的人可就不好受了。

当你愤怒又不想把怒气流露出来时,灵活多变的大脑还有办法发动不那么狂暴的攻击。你可以采取“被动攻击”,以别人无法反对的行为给其生活造成痛苦。比如你平时说话相当和蔼,但现在对他不理不睬或是不冷不热,或邀请你们共同的朋友参加社交活动但就是不叫他等。这些行为都没有明确的敌意,但却能造成一种不确定性。对方会不开心或不舒服,又不能肯定你是在冲他发火。人类的大脑不喜欢模糊和不确定,会为此感到痛苦。于是,尽管没有社会准则上的暴力或者侵犯,对方还是遭到了报复。

被动攻击法之所以奏效,是因为人类非常擅长识别他人有没有在生气。一颗正常的大脑会从肢体语言、表情、音调、举着生锈的大砍刀一边叫一边追的动作等各种细微的线索推断出愤怒的情绪。这种能力很重要,我们不喜欢别人发怒,因为那意味着一种潜在的威胁或是伤害性举动。当然看到别人发怒也说明对方已经受到了某种侵犯。

另一点务必记住的是,感到愤怒和对愤怒的回应不是一码事。愤怒的感觉可以说每个人都一样,但对愤怒做出何等反应则因人而异,这也是人格类型的指标之一。受到别人威胁时的情绪反应是愤怒;采取某种行动对相关责任人造成伤害则是攻击(aggresssion);为了达到满意的结果,思考如何对某人造成伤害,就是敌意(hostility),是攻击中的认知成分。抓到邻居往你的车上刷脏字时,你感受到的是愤怒;想着“我非得教训那家伙不可”时,就是敌意;最终往邻居家窗户丢了一块板砖作为报复,那就是攻击⑤。

那么,我们到底要不要让自己发火动怒呢?我不是在建议你一被同事惹毛就找他们吵架或是把他们塞进办公室的碎纸机,只是想让大家明白,愤怒并不总是坏事。关键要适度。怒气冲冲的人往往比礼貌提出要求的人更容易得到优先照顾。于是,你会发现有的人在意识到发火有好处后就经常用此伎俩。久而久之,大脑把不断发火与奖赏联系起来,越发鼓励这种行为。结果你就会见到有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碰到一点点小麻烦就发火,然后这种人就成了明星主厨什么的。至于是好是坏,看你怎么想吧。

相信自己,你什么都做得到……只要是合理的 (不同人寻找并运用动机的差别有多大)

“过程越艰难,终点越美好。”

“努力之于一个人,正如地基之于一栋楼。”

这年头,无论走进健身房、咖啡馆还是单位食堂,没有不被这类无聊励志格言包围的。前面关于愤怒的一节探讨了情绪如何通过复杂的大脑通路调动一个人以特殊的方式回应威胁,而我们在这里要谈一谈更长期、积极的调动——动机。相比于被动的回应,动机更像是主动的“欲望”。

什么是动机?我们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缺乏动机——各种安排因为拖延而泡汤的时候。拖延,就是做不该做的事情的动机(我当然知道,要想写完本书我不得不把无线网络关掉)。从广义上,动机可以说是一个人为完成项目、实现目标或取得结果而保持兴趣、不断工作所需的“能量”。有关动机的一种早期理论来自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弗洛伊德的享乐原则(hedonic principle),有时候也被称为“愉悦原则”,主张活着的生物都要寻找、追求能带来愉悦的东西,避免引起痛苦和不适的东西。我们对此很难否认,因为有关动物学习的实验确实向我们展示了这一点。把一只老鼠放入盒子,然后给它一个按钮。纯粹出于好奇,老鼠去按了那个按钮。假如按完按钮就有可口的食物出现,老鼠很快就会频繁地去按压,因为它把按压动作与食物奖励联系起来。要说它突然充满十足的动机去按压按钮倒也没错。

这种经多次实验验证的过程叫“操作性条件反射”,即某种奖赏会增加或减少与之相关联的特定行为的现象。同样的现象在人类身上也会出现。假如孩子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干净就会得到一个新玩具,那么他们很有可能愿意再次打扫。这对于成年人同样有效,只需要变一变奖赏的内容。最后,打扫房间之类的烦心事就与积极的结果建立起新联系,执行起来就有了动机。

弗洛伊德的享乐原则看似得到了支持。不过,人类与其烦人的大脑什么时候这么简单过?日常生活中有无数例子可以证明,比起单纯的寻求愉悦或避免不快,还有更丰富的动机。毕竟,人们一直在做的很多事并不能提供立竿见影或显而易见的愉悦。

就拿去健身房来说吧,剧烈运动固然可以产生欣快感或舒适感,但并不是每次都会发生,再说要达到那个程度还会让人精疲力竭,可见健身并不一定让人得到明显的肉体上的愉悦(去健身房就像打一个大喷嚏那么舒服的感觉我还没体验过)。可人们不还是照样去健身房?无论动机是什么,显然不止获得即刻的身体愉悦那么简单。

还有一些例子。比如有的人经常做慈善,把自己的钱捐给素昧平生者;有的人抱着微弱的升职希望不停地拍难以取悦的老板马屁;有的人为了学习锲而不舍地阅读一些难啃的书。这些都不会立刻带来愉悦,有时甚至还让人感觉痛苦,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应该避开才是。实际却恰恰相反。

以上例子说明弗洛伊德把问题想得过于简单了⑥,我们需要一个更复杂的解释。比如,可以用“需求”来替代“即刻的愉悦”。1943年,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了 “需求层次”,主张有几类事物是所有人类正常生存所必需的,因此产生了获取它们的动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常以金字塔形表示。最底下的一级是生理需求,比如食物、水、空气(少了空气的人无疑会产生强烈的驱动力寻找空气)。接着是安全需求,包括庇护所、个人安全、财产安全,使身体免受伤害的保护等。然后是“归属感”,人作为社会生物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同、支持和喜爱(或至少是交流)。监狱中把单独监禁视为一种严重的惩罚,其原因就在于此。

再往上是“尊重需求”,不仅要被认可或喜爱,还要真正被他人尊重以及自尊。人们重视和遵守道德,并希望为此受到他人尊重,能实现这一目标的行为表现就成了动机来源。最后还有“自我实现”的需求,指的是发挥出个人潜能的渴望(动机)。比如你觉得自己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画家?那么实现它便是你的动机。由于艺术是主观的,严格来说你也许已经是世界上最好的画家了。如果是这样,干得漂亮。

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会被动机驱使着去满足第一层需求,接着是第二层、第三层……继而想要满足所有需求和欲望并成为尽可能优秀的人。这确实是个不错的理论,可大脑并没那么井井有条。很多人并不遵循马斯洛的层次,有的人愿意拿出自己的最后一分钱帮助有需求的陌生人,或是不惜牺牲自己也要拯救处境危险的动物(除非那是只胡蜂),尽管动物并不会因为你的英雄主义而表示出尊重或是给予你奖励(胡蜂更是不会,还大有可能蛰你,并且奸笑)。

性也是其中一例,作为一种强烈的动机,相关证据随处可见。马斯洛把性放在需求层次的最底层,认为这是一种原始的、强大的生理欲望。可就算没有性,人也完全可以活下去。无性生活或许令人不爽,但完全忍受得了呀。再说,人为什么需要性?是寻求快乐和/或繁殖的原始冲动,还是想要与某个人亲近、亲密的欲望?也许是因为他人把性能力看作一种值得尊重的成就?总之,性存在于各个层次。

有关人脑工作方式的近期研究提供了另一种理解动机的途径。很多科学家把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区分开来,也就是说,我们的动力究竟来自外界因素还是内在因素呢?外在动机来自他人。有人付钱请你帮他们搬家,虽然你并不想去,因为很无聊,而且要搬的东西很重,但看在有经济报酬的份上你还是去了,这属于外在动机。情况还可能更微妙一些,比如大家都开始戴“流行的”黄色牛仔帽,你想赶时髦,也去买了一顶戴在头上。可能你并不喜欢黄色牛仔帽,觉得这帽子好傻,但别人说它是当前的潮流,于是你也要来一顶。这也是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我们被自己的决定或欲望驱使着而想要去做什么。一个人基于自己的经历和学识,认为帮助病人是高尚的、有益的,由此产生了学医并成为医生的动机。这就是内在动机。而如果学医的动力是因为人们付给医生很多钱,那就更多以外在动机为主。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之间以及两者内部均存在着巧妙的平衡。1988年,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和瑞安(Ryan)提出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描述了不存在任何外在影响、纯粹出于自身的内在动机。该理论主张,人有满足三大需求的动机,分别是自主性(autonomy,即对事物的掌控)、胜任力(competency,即擅长于某些事)和归属感(relatedness,即因为所做的事而受到认可)。这些都能说明为什么一个事无巨细样样要管的领导那么讨厌,因为一个时时盯牢你、在最简单的事情上也要指手画脚的人剥夺了你对事情的掌控,削弱了你足以胜任的信念,并且鉴于他们大多看起来挺反社会,你也不太可能产生与他们是同类人的感觉(如果你落到了这种人手里的话)。

1973年,莱泊尔(Lepper)、格林(Greene)和尼斯比特(Nisbet)提出了“过度理由效应(overjustification effect)”。研究人员向几组儿童提供彩笔等美术工具,并告诉其中一部分儿童使用提供的工具会得到奖励,而另一些儿童则没有奖励,可以自由决定要不要使用。一周后,没有奖励的那些孩子反而更想要再次使用美术工具。把创造性活动看作满足自己的开心事的人所感受到的动机,要强于那些为了获取他人奖励的人。

看起来,相比于他人提供的正面结果,与自身行动相关联的正面结果更有分量。谁知道下次还会不会得到别人的奖励呢?于是动机就减弱了。

结论显而易见,奖励实际上会降低完成任务的动机,相反,给人更多掌握感或自主性则能增强动机。这个结论被商界(以极大的热情)拿去使用,主要是因为如此一来就有科学依据说付给雇员更多钱不如给他们提供更大的自主性和更多责任。有些研究者对此表示赞同,但也有很多数据并不支持该观点。假如付工钱会削弱动机,那么一年拿好几百万的高管层一定啥也没干。只是谁也不会说出来,即便富豪们缺乏做任何事的动机,他们也可以请有动机的律师来做。

大脑的自我倾向可能也是动机的一个因素。1987年,爱德华·希金斯(Edward Tory Higgins)提出自我差距理论(self-discrepancy theory),主张大脑有一系列“自我”。其中,“理想自我”是想要成为的自我,源于一个人的目标、偏见和优先项。比如你本是一个来自因弗尼斯⑦的矮墩墩的程序员,但理想自我可能是生活在加勒比海小岛上古铜色皮肤的排球运动员。后者是你的终极目标,是你想要成为的人。

还有“应该自我”,指的是为了达到理想自我而感觉自己理应如何表现。“应该自我”不吃垃圾食品、不浪费钱、练习排球,还关注巴巴多斯的房地产价格⑧。两个自我都提供动机,理想自我提供积极的动机,激励人采取行动离理想更近一点;应该自我提供负面的回避动机,让人避免去做远离理想的事——你想点份比萨当晚餐?那可不是你应该做的,继续吃青菜吧。

人格与动机也有关系,一个人的控制源( locus of control,也叫内外控倾向)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控制源指的是人们感觉事件在多大程度上受自己掌控。一个自我中心型的人会觉得整个地球都绕着他转,为什么不呢?也有的人非常被动,总是感觉自己受周围环境的左右。控制源与文化有一定关系,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成长起来的人从小被灌输能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因而他们会感觉自己对生活有较强的控制;而生活在极权社会中的人恐怕就会有不同的感受了。

被动受害者的感觉是很有坏处的,会迫使大脑处于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人们感到自己无法改变处境,因而缺乏尝试改变的动机。结果,人就不再去尝试,但什么也不做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于是人的积极性和动机继续降低,由此造成恶性循环,最终陷入无能为力的困境,因悲观而麻痹,动机荡然无存。经历过失恋痛苦的人恐怕对此深有体会。

动机究竟产生于脑中哪个位置?目前还不清楚。可能涉及中脑的奖赏通路;考虑到动机牵涉到情绪,因此还与杏仁核有关;由于很多动机基于计划和对奖赏的期待,那么与额叶皮层和其他执行区域的联系也是有的。还有人提出,存在两个独立的动机系统,比较高级的认知型为我们提供生活目标和雄心壮志,而比较基础的反应型则发出类似“可怕,快跑!”或“看!蛋糕!吃了它!”的指示。

不过,大脑还有些其他怪癖会产生动机。20世纪20年代,俄罗斯心理学家布尔玛·蔡格尼克(Bluma Zeigarnik)在餐厅里注意到,服务生似乎只在客人点的菜还没上齐之前能够记住点单,一旦上齐,相关记忆好像就忘光了。后来她在实验室里设计了测试,让被试者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并在一部分被试者完成任务前打断他们。其后的评估发现,那些遭到打断的被试者对测试任务记得更牢,并且还想着要完成已经结束的测试,尽管做完并没有奖励。

这项研究提出了现在所说的“蔡氏效应(Zeigarnik effect)”:大脑很不喜欢未完成状态。电视节目那么喜欢设置吊胃口的环节也是同样的道理,未完待续的故事会吸引观众看到最后,只为终结不确定感。

如此看来,激励一个人做事的次优方案就是让事情做一半、留一半,同时限定解决问题的几种方案。至于更有效的激励方法,我就留到下一本书里再告诉大家吧。

是为了搞笑吗? (幽默的出其不意与不合常理)

“解释笑话如同解剖青蛙。有助于你理解,但青蛙死了。”语出E. B. 怀特。⑨不幸的是,科学里头尽是些严酷的分析和解释,所以科学和幽默往往看起来相互排斥。尽管如此,对于大脑在幽默中所起的作用人们还是试着做了一些科学探究。本书前前后后讲到了许多心理学实验,关于智商测试、单词背诵测试、为了食欲或味觉精心准备食物等。它们中有一个共同点,也是无数其他心理学实验都具备的一个条件,那就是遵照特定的操作,用专业术语来讲,就是有“变量”。

心理学实验涉及两种变量: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和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自变量由实验者操纵(比如智力实验中用的智商测试题、记忆分析时用的词汇表等,都由研究人员设计和/或提供);因变量是实验者根据被试者的反应测量到的数据(比如智商测试的分数、记住的物体数量、哪些脑区被激活等)。

在激发所期望的反应时,自变量需要稳定,比如说测试全部完成等。那么问题就来了:想要有效研究幽默是如何在脑中运作的,你首先需要让被试者体验到幽默。在理想情况下,你要拿出某种让所有人、无论是谁都觉得好笑的东西。能搞出这种东西来的人,当科学家肯定干不长,因为渴求拥有这种技能的各大电视公司很快就会花大价钱把他们请去。尽管职业喜剧演员为实现类似的效果经年累月地苦练,但还从来没有哪个喜剧演员能讨所有人喜欢。

更麻烦的是,喜剧和幽默有一个共同要素,那就是“惊奇”。人们在头一回听到喜欢的笑话时哈哈大笑,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更多次听到同一个笑话后就觉得没那么好笑了,因为听过就不新鲜了。因此,想要重复实验⑩的话,就还需要另一种百分百能不断引人发笑的方法。

环境设置也要考虑。实验室的环境大多干净整洁、几乎无菌,它的设计以尽量减少危险、防止干扰实验为目的。这么做非常适合科学研究,却与营造欢乐的气氛相悖。而如果要扫描大脑,事情就更难办了。比方说核磁共振,要把人关在又窄小又寒冷的仪器舱,同时磁场还会发出巨大的噪音。这可绝不是让人有心情欣赏敲门笑话(11)的最佳场景。

不过,还是有一些科学家没被这些巨大的障碍所阻挠,尽管他们用来研究幽默机制的是一些奇怪的策略。比如研究幽默的运作机制及其在不同人群中有何差异的英国教授山姆·舒斯特(Sam Shuster),专门骑了辆独轮车在纽卡斯尔市的闹市区转悠,记录人们对此有何反应。尽管研究形式新颖,但是在人人都会觉得好笑的候选内容名单上,“独轮车”排进前十的可能性极低。

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南希·贝尔(Nancy Bell)教授也做过一项研究,在随意聊天时故意说一个烂笑话,以此测试人们对不成功的刻意搞笑有什么反应。那个笑话是这样的:“大烟囱会对小烟囱说什么?什么也没说,因为烟囱不会说话。”

人们的反应从尴尬到直接抗议都有。总的来说,没有人真心喜欢这个笑话。所以这到底算不算是对幽默的研究都有待商榷。

以上测试严格说来都属于间接的研究,考察的是人们对试图搞笑的人有什么反应与行为。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有些事情好笑?大脑中发生了什么让我们情不自禁地产生大笑的反应?从科学家到哲学家对此多有思考。尼采主张,笑是人们感到生存的孤独和生命的有限而产生的反应,尽管从尼采的大部分作品来看,他对笑并不熟悉。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笑是由于释放出了“心理能量”,或者说紧张。在此基础上,后来发展出了称为“释放论(relief theory)”的假说,其基本论点是大脑感觉到某种形式的危险或威胁(针对自己或他人),而一旦危险解除,没有造成伤害,为了释放压抑的紧张并强化圆满的结局,笑就产生了。所谓的“危险”可以是自然界实质存在的东西,也可以是某种难以解释或无法预测的情况,比如笑话中不合常理的情节,或是被社会约束所压抑的欲望和反应(冒犯性笑话或禁忌笑话常能引起爆笑的原因可能就在于此)。这种假说尤其适用于解释打闹剧(12)。一个人踩到香蕉皮滑倒后露出一脸茫然的表情很好笑,但倘若此人踩到香蕉皮后头部撞地死了,显然就一点也不好笑了,因为那是“真正的”危险。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D. 海华丝(D. Hayworth)基于此提出一种假说,认为笑的物理过程实际上是人类用来互相通知危险解除、安然无恙的一种方式。至于这种说法把那些声称“笑着面对危险”的人置于何处,就不知道了。

更早的哲学家如柏拉图提出,笑是优越的表现。当有人摔倒或是说了蠢话、做了傻事时,我们会发笑,因为他们的地位变得比我们低了。我们笑是因为我们喜欢这种优越感,想要强化他人的失败。他的说法肯定可以解释“幸灾乐祸”的快感,可是你看国际喜剧明星在舞台上昂首阔步,为体育场里数千名哈哈大笑的观众表演,不可能所有观众都心想“那家伙真蠢,我比他强多了”吧。所以,这个假说也不全面。

有关幽默的各种理论大多会强调前后矛盾、违背预期所产生的作用。大脑总想要密切注意外界环境和头脑当中的动向。为此,大脑有一套方法来简化工作,比如模式(schemas),即大脑思考和组织信息的特殊方式。特定的模式往往应用于特定的情境:饭店里、海滩上、工作面试中,与某个人或某类人打交道时等。我们预期此类情境会以特定方式发展,产生的后果也在有限的范围内。过去的记忆和经验还会告诉你在认识的环境和场景中事情“注定”会如何发生。

理论认为,当事情的变化出乎人们的预料时就产生了幽默。笑话里的逻辑不按常理出牌,事情没有按照我们满心以为的那样进展。没有人会因为觉得自己是一副窗帘而跑去看医生,也几乎不会有无人看管的马走进酒吧。(13)当遇到这种逻辑矛盾或前后不一致时,由于引发了不确定感,就有可能出现幽默的效果。大脑不擅长处理不确定,尤其当这种不确定意味着它用来构建和预测世界观的方式有潜在的缺陷(大脑预计某件事会以某种方式发生,实际却没有,这意味着重要的预测或分析功能出现了根本问题)。接着,矛盾被巧妙的语言或是“包袱”消解。为什么拉长脸?马就是长了张大长脸啊,可酒保是在问情绪不快的人!这是个双关语!我听懂了双关语!随着矛盾被中和,或许还学到了东西,问题的解决给大脑带来了积极正面的感觉。我们通过哈哈大笑表明对问题解决的认可,同时笑声还能带来很多社会效益。

这还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惊奇”那么重要,为什么重复讲的笑话就不那么好笑了。因为最初造成幽默的前后矛盾不再新鲜,于是削弱了效果。大脑记住了这个套路,知道里面的矛盾是无害的,因此不再受到同样的影响。

大脑对幽默的处理涉及很多脑区,比如中脑边缘奖赏通路,因为要产生笑作为奖励;海马和杏仁核也有关,因为我们需要记忆来告诉我们应当发生什么,从而才会有预期的落空和相应的强烈情绪反应;额叶的多个区域也起了作用,因为幽默的很大一部分来自预期和合理性受到干扰,而这些都要用到我们的高级执行功能;还有在语言加工中起作用的顶叶区域,因为很多喜剧效果来自双关或是打破语言规范。

幽默和喜剧的语言加工作用要比很多人以为的更整体。讲述风格、语调、重音和时机等,都事关一个笑话的成败。有个非常有趣的发现事关以手语交流的失聪者的发笑习惯。在一般的语音交谈中,有人讲笑话或段子时,听者会在停顿或句末哈哈大笑(如果好笑的话),发笑时机基本上是在笑声不会干扰笑话的讲述间隔。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笑声和笑话的讲述通常都基于声音。但对于靠手语交谈的人来说就不同了。在用手语表述笑话或段子时,按说中途任何时候发笑都可以,都不会打断笑话。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研究显示,失聪者也在同样的停顿和间歇时发笑,尽管笑声并不会干扰手语的表述。语言和言语加工显然影响着我们对发笑时机的感觉,所以何时发笑不一定像我们以为的那么不由自主。

据目前所知,大脑中并没有专门的“发笑中心”,幽默感似乎由数不清的连接和过程产生,是人的发育过程、个人偏好和无数经验共同塑造的。这或许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笑点。

一方面,一个人对喜剧和幽默的品位似乎是个性化的,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证明他人的存在与反应对此深有影响。笑具有的社交功能毋庸置疑,人类能够体验很多与幽默一样迅猛而强烈的情绪,但大多不会导致不受控制的大声发作(比如说哈哈大笑)。把自己乐不可支的状态公之于众是有好处的,因为人们不论愿意与否,都已演化成会被逗笑的样子。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罗伯特·普罗文(Robert Provine)开展了一些研究,表明人在与他人共处时,笑的可能性是独处时的30倍。和朋友在一起时,哪怕没有讲笑话,也会笑得更多、更欢。对所见所闻的评论、共同的回忆,或是关于共同熟人的听来十分无聊的八卦,都可以成为笑料。和一大群人在一起时,笑要容易得多,这也是为什么脱口秀很少会一对一进行的缘故。幽默的社交互动特征还有一点十分有趣:人脑似乎非常擅长区分真笑和假笑。伦敦大学学院的苏菲·斯科特(Sophie Scott)发现,在辨认一个人的笑是发自内心的还是装出来的时,哪怕两者听起来非常相似,人们的判断也有极高的准确率。当你听到劣质情景喜剧里明显的“罐头笑声”(14)时,是不是也觉得说不出的难受?人们对笑有着强烈的反应,人为操纵这种反应总会令人感到抗拒。

试图搞笑却没成功,是一种沉重的失败。

别人给你讲笑话,很明显是出于想逗你笑的意图。讲笑话的人自以为懂你的笑点,有本事让你笑,进而相信自己能控制你,也就比你优越。假如是在众人面前这么做,那么就更是在强调他的优越感。所以一定要让你笑出来才行。

结果你却没笑,笑话完全没效果。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背叛,是从若干层面上(主要是潜意识上)对讲笑话人的冒犯。难怪讲笑话的人常会因此生气(随便去问任何一个努力搞笑的喜剧演员就会知道)。然而要充分理解这一点,你就必须理解与他人的互动对我们的大脑运作会产生多大的影响。而这就需要专辟一章来讲讲了。

只有深入,才能掌握,你懂的。

①斐瑞斯,任职于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也是《临床心理学:概念、方法和职业》的合著者。——译者注

②迈耶·弗里德曼(Meyer Friedman)和瑞·罗斯曼(Ray Roseman)均为美国心脏病学家。——译者注

③顺带一提,在有关愤怒的研究报告中会提到“向被试者呈现为了提高愤怒程度而设计的刺激”,但很多情况下,这句话意味着他们基本上就是在侮辱志愿者。可以理解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做更直白的说明,毕竟心理学实验依赖于志愿者的参与,如果人们发现参与意味着被捆在扫描仪上听科学家使用多姿多彩的比喻骂你妈有多肥,那大概就都不会来了。——作者注

④同样的研究也指出,愤怒会妨碍人在完成复杂认知任务时的表现,说明了为什么愤怒让人无法“好好思考”。虽然没什么帮助,但也是整套系统里难以避免的。遇到危险时,有时我们可以冷静地从方方面面评估,确定总体来说应对的风险过大,最好绕开。可愤怒却会阻碍理性的思考,扰乱精确的分析,迫使人上前挥舞老拳。——作者注

⑤攻击也可以在并不愤怒的情况下发生。像橄榄球、足球等身体接触的体育项目中常有攻击行为,但并不需要愤怒。促发攻击的动机只是打倒对方的求胜欲。——作者注

⑥弗洛伊德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甚至过了一个世纪仍有很多人追随他的理论。这或许看起来挺奇怪的。的确,他在整个精神分析领域做了开创性的工作,理应因此受到赞美,但这并不等于他最初的理论就一定是正确的。心理学和精神病学都有模糊、不确定的因素,很难给出证伪性的定论,因此弗洛伊德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他是该领域的始创者,但就像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并因此永远被人铭记一样,我们现在并不会把他们设计的飞机用于飞往南非的长途航班。时代进步了,仅此而已。——作者注

⑦因弗尼斯(Inverness),苏格兰最北方的城市。——译者注

⑧巴巴多斯(Barbados),位于加勒比海与大西洋边界上的岛国。——译者注

⑨E. B. 怀特(E. B. White,1899——1985),生于纽约,作家,著有《夏洛的网》《这就是纽约》《重游缅湖》等作品。——译者注

⑩重复实验听起来也许像是浪费或偷懒,但在科学研究中,重复极为重要。因为重复一项实验并得到同样的结果有助于确认所得结果的可靠性,证明它们不是出于意外的运气或暗中操纵。由于人脑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稳定性,重复实验在心理学上成了一个特别大的问题。大脑的特性甚至阻挠了对它的研究,也是它又一个令人讨厌的特点。——作者注

(11)敲门笑话是一种以双关语为笑点的笑话,通常由两人对答组成。——译者注

(12)一种喜剧类型,又称棍棒喜剧,因为演员在剧中常以击板互相追打,发出响声,引发喜剧效果而得名。——译者注

(13)原笑话为:从前有一匹马,走进了酒吧,坐在吧台前向酒保点了一杯酒。酒保说:“你的脸好长啊!”——译者注

(14)罐头笑声又称背景笑声,指在“观众应该笑”的场景中插入录好的笑声。这为美国电视首次使用,并被称为罐头笑声(canned laughter)。——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