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彀的意思解释(懿的意思)

彀的意思解释(懿的意思)

中国各代帝王难读的名字

据国防大学出版社《中国皇帝史》载: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清代宣统覆灭,我国封建社会共经历了352名皇帝,其中统一朝代的皇帝有146名。分裂时期的皇帝有206名,主要是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如果把秦始皇以前历时840年的东、西周朝和春秋、战国时代之王、公、侯加进去,就更多了,这些君王总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进去,中国帝王应该有829位。

上古时代:

颛顼(音zhuān xū), 高阳氏

帝喾:(音kù) 高辛氏

夏:

羿——寒浞:音zhuó,义:淋湿。

帝扃:音jiōng,义:门户。

履癸:音guǐ(第三声),义:天干的第十位,用于作顺序第十的代称。

西周:

懿(音yì,义:德行美好)

王囏:音jiān,古同“艰”。

幽王宫湼:音niè,义,同“涅”。

古公亶(音dǎn,义,实在,诚然,信然)父(太王)

东周:

惠王阆:音làng,义,门高的样子,空旷,没有水的城壕。

西汉:

元帝刘奭:音shì。义,盛。

成帝刘骜:音ào。义,千里马。

平帝刘衎:音kàn,有快乐的意思。

东汉:

章帝刘炟:音dá,义,火起、爆。

和帝刘肇:音zhào,义,开始、初始、引发。

安帝刘祜:音hù,义“福”的意思,千万别念成gu。

质帝刘缵:音zuǎn,容易被人念成赞(zàn),义,继也。

三国:

魏明帝曹叡:音ruì,有“深明、通”的意思。

常道乡公曹奂:音huàn,义,盛大、众多。

西晋:

司马邺:音yè。邺是魏晋南北朝时中城市之一。

东晋:

穆帝司马聃:音dān,义,耳朵长大的意思。

孝武帝司马曜:音yào,义,照耀;明亮,日、月、星均称“曜”,日、月、火、水、木、金、土七个星合称“七曜”,旧时分别用来称一个星期的七天,如“日曜日”是星期日,“月曜日”是星期一,其余依次类推。

十六国:

前凉高祖昭王张寔:音shí,同“实”,有\"放置、此”的意思。

前燕太祖文明皇帝慕容皝:音huàng,仅用于人名。

前燕景昭皇帝慕容儁:音jùn,有才智超群的意思。

前燕幽皇帝慕容暐:音wěi,形容光很盛的样子。

后秦:

武昭帝姚苌:音cháng,古代一种植物。

西凉:

昭武王李暠:音gǎo,或音hào。念gǎo形容“光明、明亮”,念hào同“皓”。

李 歆:音xīn,义,喜爱,羡慕;飨,祭祀时神灵享受祭品、香火。

南北朝:

南朝宋太宗明帝刘彧:音yù,形容有文才。

南朝齐武帝萧赜:音zé,有深奥的意思。

南朝齐明帝肖鸾 :音luán,义,传说凤凰一类的鸟。

北朝北周孝愍:音mǐn义,同“悯”。

北朝北周武帝宇文邕:音yōng,有和谐的意思,千万别念成邑了。

北朝北周宣帝宇文赟:音yūn,有“美好”的意思,多用于人名,千万别念成“斌”了。

隋朝:

恭帝杨侑:音yòu,义,相助。

唐朝:

武曌:音zhào,只有武则天一个人用过。

懿宗李漼:音cuǐ或cuī,形容水深。

僖宗李儇:音xuān,形容“聪慧、敏捷”。

昭宗李晔:音yè,形容火光很光盛大的样子。

哀帝李柷:音zhù,与“祝”同音。

五代十国:

后唐庄宗李存勖:音xù,意为勤勉,别念成“助”了。

南唐高皇帝李昪:音biàn,光明的意思,古代同“忭”,喜乐的意思。

南汉中宗刘晟:音shèng,光明、旺盛的意思。

南汉后主刘鋹:音chǎng,锐利的意思。

宋朝:

南宋孝宗赵眘:音shèn,有“谨慎”的意思,古同“慎”。

南宋度宗赵禥:音qí。

南宋瑞宗赵昰:音xià,是“夏”的古字,有“直”的意思。

祥兴帝赵昺:音bǐng,“明亮、光明”的意思。

西夏

末代皇帝李睍:音xiàn,睍睍,眼睛不敢睁大的样子。

明:

惠帝建文帝允炆:音wén,义,没有火焰的微火。

孝宗弘治帝朱佑樘:音chēng,在位18年。

世宗嘉靖帝朱厚熜:音zǒng,也念cōng。念zǒng时,有火炬的意思。

穆宗隆庆帝朱载垕:音hòu,同厚。

清:

世宗雍正帝胤禛:音zhēn,以至诚感动神灵而得福的意思.。

仁宗嘉庆帝颙琰:音yóng yǎn,

文宗咸丰帝奕詝:音zhǔ,智慧的意思,也念nuò。

德宗光绪帝载湉:音tián,形容水面平静。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各代帝王难读的名字

据国防大学出版社《中国皇帝史》载: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清代宣统覆灭,我国封建社会共经历了352名皇帝,其中统一朝代的皇帝有146名。分裂时期的皇帝有206名,主要是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如果把秦始皇以前历时840年的东、西周朝和春秋、战国时代之王、公、侯加进去,就更多了,这些君王总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进去,中国帝王应该有829位。

上古时代:

颛顼(音zhuān xū), 高阳氏

帝喾:(音kù) 高辛氏

夏:

羿——寒浞:音zhuó,义:淋湿。

帝扃:音jiōng,义:门户。

履癸:音guǐ(第三声),义:天干的第十位,用于作顺序第十的代称。

西周:

懿(音yì,义:德行美好)

王囏:音jiān,古同“艰”。

幽王宫湼:音niè,义,同“涅”。

古公亶(音dǎn,义,实在,诚然,信然)父(太王)

东周:

惠王阆:音làng,义,门高的样子,空旷,没有水的城壕。

西汉:

元帝刘奭:音shì。义,盛。

成帝刘骜:音ào。义,千里马。

平帝刘衎:音kàn,有快乐的意思。

东汉:

章帝刘炟:音dá,义,火起、爆。

和帝刘肇:音zhào,义,开始、初始、引发。

安帝刘祜:音hù,义“福”的意思,千万别念成gu。

质帝刘缵:音zuǎn,容易被人念成赞(zàn),义,继也。

三国:

魏明帝曹叡:音ruì,有“深明、通”的意思。

常道乡公曹奂:音huàn,义,盛大、众多。

西晋:

司马邺:音yè。邺是魏晋南北朝时中城市之一。

东晋:

穆帝司马聃:音dān,义,耳朵长大的意思。

孝武帝司马曜:音yào,义,照耀;明亮,日、月、星均称“曜”,日、月、火、水、木、金、土七个星合称“七曜”,旧时分别用来称一个星期的七天,如“日曜日”是星期日,“月曜日”是星期一,其余依次类推。

十六国:

前凉高祖昭王张寔:音shí,同“实”,有\"放置、此”的意思。

前燕太祖文明皇帝慕容皝:音huàng,仅用于人名。

前燕景昭皇帝慕容儁:音jùn,有才智超群的意思。

前燕幽皇帝慕容暐:音wěi,形容光很盛的样子。

后秦:

武昭帝姚苌:音cháng,古代一种植物。

西凉:

昭武王李暠:音gǎo,或音hào。念gǎo形容“光明、明亮”,念hào同“皓”。

李 歆:音xīn,义,喜爱,羡慕;飨,祭祀时神灵享受祭品、香火。

南北朝:

南朝宋太宗明帝刘彧:音yù,形容有文才。

南朝齐武帝萧赜:音zé,有深奥的意思。

南朝齐明帝肖鸾 :音luán,义,传说凤凰一类的鸟。

北朝北周孝愍:音mǐn义,同“悯”。

北朝北周武帝宇文邕:音yōng,有和谐的意思,千万别念成邑了。

北朝北周宣帝宇文赟:音yūn,有“美好”的意思,多用于人名,千万别念成“斌”了。

隋朝:

恭帝杨侑:音yòu,义,相助。

唐朝:

武曌:音zhào,只有武则天一个人用过。

懿宗李漼:音cuǐ或cuī,形容水深。

僖宗李儇:音xuān,形容“聪慧、敏捷”。

昭宗李晔:音yè,形容火光很光盛大的样子。

哀帝李柷:音zhù,与“祝”同音。

五代十国:

后唐庄宗李存勖:音xù,意为勤勉,别念成“助”了。

南唐高皇帝李昪:音biàn,光明的意思,古代同“忭”,喜乐的意思。

南汉中宗刘晟:音shèng,光明、旺盛的意思。

南汉后主刘鋹:音chǎng,锐利的意思。

宋朝:

南宋孝宗赵眘:音shèn,有“谨慎”的意思,古同“慎”。

南宋度宗赵禥:音qí。

南宋瑞宗赵昰:音xià,是“夏”的古字,有“直”的意思。

祥兴帝赵昺:音bǐng,“明亮、光明”的意思。

西夏

末代皇帝李睍:音xiàn,睍睍,眼睛不敢睁大的样子。

明:

惠帝建文帝允炆:音wén,义,没有火焰的微火。

孝宗弘治帝朱佑樘:音chēng,在位18年。

世宗嘉靖帝朱厚熜:音zǒng,也念cōng。念zǒng时,有火炬的意思。

穆宗隆庆帝朱载垕:音hòu,同厚。

清:

世宗雍正帝胤禛:音zhēn,以至诚感动神灵而得福的意思.。

仁宗嘉庆帝颙琰:音yóng yǎn,

文宗咸丰帝奕詝:音zhǔ,智慧的意思,也念nuò。

德宗光绪帝载湉:音tián,形容水面平静。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风华绝代的女孩名,每一个都美得让人砰砰心动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惊奇的际遇,比方说,拥有一个孩子,看着宝宝呱呱坠地,从小宝宝的模样,长大成为我们所期待的样子,真的是太惊奇了,所以,对父母来说,总是想把最好的东西带给孩子,其中这就包括给孩子起一个好名。同时,对于小女孩来说,有一个风华绝代的的名字,既能提升个人的气质,又能为人带来美的享受,因此,今天起名网就跟大家分享一些风华绝代的女孩名。

婧羽

在“婧羽”这个名字中,“婧”部首为女字旁,本义指女子身材姣好、有才能,将其入女孩的名字不仅非常的合适,还有有才气的美好寓意;“羽”是古代的五音之一,用作人名意指才华横溢,同时还给人一种身姿轻盈、温柔的感觉。因此,“婧羽”是一个很好的女孩名字。

染华

“染华”两字选自于文雅成语“染指年华”,展现出了高雅诗意的意境,让女孩身上有了一种很有涵养的气质,让人不自觉想要靠近。染选自“莲出淤泥而不染”,寓意女子始终能够守住善良的本心,华,指华丽、精致,象征生活富足。

华清

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言:“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华清”便是提取于此,用作女孩的名字显得很有文化涵养。其中,“华”字暗喻女孩有才华、能力出众;“清”的本义有清澈、清楚的意思,代表女孩内心清明、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翎裳

“翎裳”为羽衣,是天宫中的仙子羽衣。相对比常见的霓裳来说,翎裳更能凸显羽衣的富贵之感,就犹如凤尾羽所制出的缥缈仙衣,华贵而富有仙意,起作女孩名字罕见独特,也是一个冗长悦耳的名字。

子懿

“子懿”的读音为“zǐ yì”,读起来抑扬顿挫,响亮好听。其中,“子”指的是有才识、有品德的人;“懿”字在《尔雅》中有解释:“懿,美也”,指女子德行美好。所以,给女孩起名为“子懿”很合适,有德才兼备、有才气的美好寓意。

浅语

“浅语”浅语区别于常见的古风女孩名字,它给人带来一种风淡云轻的复古典雅之感,可谓是风华绝代,浅浅轻语独显女子柔情雅致,虽然轻柔但却能给人极强的古风之感,是一个罕见但却富有古风韵味的女孩名字。

诗苑

在“诗苑”这个名字中,“诗”字一字将女孩有才气的这一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之感。而“苑”字有“学术、文艺的聚集之地”之义,将二者搭配作为女孩的名字,显得才气十足,暗喻女孩多才多艺。

绯鸢

“绯鸢”字义即指红色的纸鸢,是一个罕见的,带有色彩古风女孩名字。它有极强的联想感,能令人联想起大家闺秀外出游玩的场景,富有古风韵味,倘若看到一幅典雅中带有生动感的复古画卷。

竹静

“竹静”这个名字源自于诗句“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很有诗意古风感。其中,“竹”是君子的代表,意指女孩有才气、品质高洁;“静”字则能彰显女孩文静的特点,也暗喻女孩生活安定顺遂,不受世俗的烦扰。

本文为起名网首发,禁止转载。

那些取自《诗经》的人名,又灵又美

不久前,《夜读》做了一期“那些取自《楚辞》的人名”,大家反响热烈,很多人都在留言里表示:

这不,安排上了!

又灵又美!

那些取自《诗经》的人名

01

【蓁蓁】

出自《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zhēn)。”

“蓁蓁”指茂盛的样子。另有“菁菁”(jīng,也指草木繁盛,“有杕之杜,其叶菁菁”)、“溱溱”(zhēn,指很多,“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02

【呦呦】

出自《小雅·鹿鸣》:“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

“呦呦”指鹿鸣声。叫这个名字的,有大家非常熟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也有人取这句的“鹿鸣”作名字。

03

【芃芃】

出自《鄘风·载驰》:“我行其野,芃芃(péng)其麦。”

“芃芃”指草木茂盛的样子。取这句的“行野”作名字也不错。

04

【陶陶】

出自《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陶陶。”

“陶陶”指和乐的样子。

05

【淑慎】

出自《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淑慎”指美好而恭谨。另外也有人取这首诗开头“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一句的“羽飞”为名。

06

【炜彤】

出自《邶风·静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彤”指红色,“炜”用来形容彤管明亮的光泽。这个名字现在被用得比较多了。

07

【惠然】

出自《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惠然”指友好和顺的样子。

08

【扶苏】

出自《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xí)有荷华。”

“扶苏”指一种小乔木。叫这个名字比较有名的大概是历史上的公子扶苏。

09

【令仪】

出自《小雅·湛露》:“岂弟(kǎi tì,同“恺悌”,和易近人的样子)君子,莫不令仪。”

“令仪”在《诗经》中出现多次,指优雅的风度、美好的品行。对于男女都比较合适。

10

【倬云】

出自《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倬”指大、浩瀚。历史学家许倬云的名字正是这二字。

11

【伊人】

出自《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伊人”指那人,心上之人。这句是诗经名句。

12

【子宜】

出自《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之子”指这个姑娘,“宜”指和睦,组在一起意境很美。

13

【穆清】

出自《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穆”指和美。要是正好姓穆,直接叫穆清风也很妙。

14

【苇杭】

出自《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苇”指用芦苇编的筏子,一说是苇叶,“杭”通“航”。谁说黄河宽又广?一片苇筏就能航。无论是情感还是气势都很足。

15

【敬梓】

出自《小雅·小弁(pán)》:“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古代桑、梓多植于住宅附近,后代遂为故乡的代称,见之自然思乡怀亲。清代著名文学家,写《儒林外史》的吴敬梓,想必大家不陌生。

16

【思成】

出自《商颂·那》:“汤孙奏假,绥我思成。”

“思”在这里是语助词,“成”指成功成就。这句的大意是“商汤之孙正在祭祀,祈祷先祖赐我成功”。叫这个名字的,大家比较熟悉的可能是建筑学家梁思成。

17

【徽音】

出自《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徽音”指美誉。据说林徽因的原名就是林徽音。

18

【维桢】

出自《大雅·文王》:“王国克生,维周之桢。”

“维”这里指“乃、是”的意思,“桢”指支柱,栋梁。大家可能从这句还能看出一位大家的名字,就是王国维。这首诗还有一句“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其中“缉熙”意思是光明,也可用作名字。

19

【斯年】

出自《大雅·下武》:“於万斯年,受天之祜。”

“斯年”形容久远。叫这个名字的有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

20

【思齐】

出自《大雅·思齐》:“思齐大任,文王之母。”

这里“齐”字读“zhāi”,指端庄,庄重。大家可能更熟悉《论语》里那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里就读“qí”了。用作名字也多读“qí”。

21

【佩玉、洵美】

出自《郑风·有女同车》:“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另外,“琼琚”指美玉,也可作人名。

22

【闻天】

出自《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仙鹤鸣声清亮上九天,这个名字比较有气势。

23

【攸宁】

出自《小雅·斯干》:“哕(huì)哕其冥,君子攸宁。”

“哕哕”指宽敞明亮的样子,“攸宁”大意为安居。

24

【骏德】

出自《小雅·雨无正》:“浩浩昊天,不骏其德。”

“骏德”指美好的品德。

25

【嘉卉】

出自《小雅·四月》:“山有嘉卉,侯栗侯梅。”

“嘉卉”指美丽的草木。一看就是个比较小清新的名字。

26

【南乔】

出自《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南乔”意即南方高大的乔木。整体来说,是个比较文艺的名字。

27

【雅南】

出自《小雅·鼓钟》:“以雅以南,以籥(yuè,乐器名)不僭(jiàn,乱)。”

“雅”和“南”整体上可以理解为高雅的音乐。如果希望孩子有音乐方面的艺术细胞,也许可以考虑这个名字。

28

【思柔】

出自《小雅·桑扈》:“兕觥(sì gōng,古代酒器)其觩,旨酒思柔。”

“思”在这里是语助词,“柔”指柔和。

29

【显允】

出自《小雅·湛露》:“显允君子,莫不令德。”

“显允”指光明正大。

30

【其琛】

出自《鲁颂·泮水》:“憬彼淮夷,来献其琛。”

“琛”指珍宝。

31

【德纯】

出自《周颂·维天之命》:“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德纯”顾名思义,指品德纯正。

32

【静姝、静好、静嘉】

“静姝”出自《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静好”出自《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静嘉”出自《大雅·既醉》:“其告维何?笾豆静嘉。”

大意都是安静美好的意思,寓意很好,但用得确实比较多了。

33

【邦媛、邦彦】

“邦媛”出自《鄘风·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邦彦”出自《郑风·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邦”指国家,“媛”指美丽的人,“彦”指杰出的人才。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组名字用来作姐弟、兄妹名挺合适的。

34

【子都、子充】

出自《郑风·山有扶苏》:“不见子都”“不见子充”。

“子都”和“子充”都是指美男子。

35

【巧倩、美盼】

出自《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这首诗用了很多词刻画卫庄公夫人庄姜高贵、美丽的形象,文字很美。

36

【舜华、舜英】

出自《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有女同车,颜如舜英。”

“舜华”“舜英”都指木槿花。《诗经》里一些寓意美好的植物也会经常被用来作名字。

37

【启明、长庚】

出自《小雅·大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金星晨在东方,叫启明;金星夕在西方,叫长庚。

38

【柔嘉、柔惠】

“柔嘉”出自《大雅·抑》:“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

“柔惠”出自《大雅·崧高》:“申伯之德,柔惠且直。”

两个词都是柔和、美善、仁惠的意思,比较适合女孩子。

39

【既清、既馨】

出自《大雅·凫鹥》:“尔酒既清,尔殽既馨。”

“清”和“馨”在这里虽然是用来形容酒和菜肴,却都是意思很美好的词。组合成“清馨”也可以。

40

【笃之、敬之】

“笃之”出自《周颂·维天之命》:“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敬之”出自《周颂·敬之》:“敬之敬之,天维显思。”

“笃”和“敬”都是很好的品格和意志,用来作人名也寄予着美好的期望。

文/央视新闻《夜读》整编

图/视觉中国

制片人丨王兴栋 主编丨王若璐

编辑丨杨瑜婷 校对丨高少卓

显得非常雅致,有才华文雅的女孩名字分享

作为千金,给刚出生的女儿取名可是一件大事,你们知道比较洋气的女孩名字有哪些吗?不妨看看小编推荐的一些显得非常雅致,有才华文雅的女孩名字,大家可以参考。

显得非常雅致,有才华文雅的女孩名字分享

  显得非常雅致,有才华文雅的女孩名字分享

  蔚桐

  蔚:指有文采、有才华、学富五车的意思。桐:指有气势、坚毅、有风范的含义。

  兰襟

  兰:指兰花,兰花品质高洁,有着“花中君子”之美称,象征美好、纯朴、贤德。襟:表示胸怀、抱负,如襟怀坦白,有大家闺秀的风范。

  暖蕴

  暖:指雪中送炭、温暖、乐于助人的意思。蕴:指积累某种力量,蕴含,以及汇聚各类资源的能力的意思。

显得非常雅致,有才华文雅的女孩名字分享

  子柔

  子,用作人名时显得非常雅致,其意是表示有才华、有文学的;柔:是突显女性特点,说明女孩温柔婉约。

  梦梵

  梦:表明女孩优雅梦幻,能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梵:表示清净,常见于佛教用语中。

  冉慈

  冉:和慈字都是指温柔、温和、善良、仁爱、孝敬之义。以此表明女孩是一个非常有孝心、懂得体贴他人的人。

显得非常雅致,有才华文雅的女孩名字分享

  若馨

  若:语气助词,其用意主要是辅助“馨”字,加强寓意与发音。有着“温馨、幸福、甜蜜”的含义,非常适合女孩起名。

  锦茜

  锦:寓指锦上添花,该字带有猪年喜用的金字旁,寓指前程锦绣。同时运用带有草字头的茜字取名,表示恬静、淡雅的含义。

  云雅

  云:大多是表示云朵的含义,所以该字也给人一种舒适、安逸的感觉。雅:是雅致一词的代表,比如文雅、高雅等含义。

  瑶凌

  瑶:意指美玉,所以在人名中表示女孩如玉一般美好、漂亮,形容女孩光彩照人。凌:表示冰的意思,说明女孩勇敢果断,而内在性格也是很稳重的。

“丑侯”吴质,得谥始末探微

曹丕命甄夫人出拜客,刘桢平视之,又命吴质谛视郭后,风气流荡若此。

宗法专制社会,“谥号”是替人臣和人主盖棺论定的标签儿。先秦时代美谥、恶谥并存,两汉之后美谥居多,偶尔夹杂一些诸如惠、殇、冲等“富有同情色彩”的中性谥号。

注:柔质慈民曰惠;短折不成曰殇;幼少短折曰冲。

三国时代,恶谥罕见,得谥者大多背负严重的政治污点。

如于禁的“厉侯”,揶揄其“滥杀无辜”,其实是禁樊城降羽,文帝杀鸡儆猴。或如关羽的“壮缪侯”,亦褒亦贬。

(禁)惭恚发病薨。谥禁曰厉侯。--《魏书十七 于禁传》

追谥羽曰壮缪侯。--《蜀书五 关羽传》

注:杀戮无辜曰厉;名与实爽曰缪。

比于禁的“厉侯”更恶劣的是“丑侯”。魏国镇北将军吴质。

丑的释义为“怙威肆行”,按今天说法即“狐假虎威、狗仗人势”。

“丑”是一个极端悖慢的谥号,轻易不会使用。“厉”仅针对受谥人,但“丑”涉及“怙威”,其所仰仗者,无疑“先帝”之威。

故谥人为“丑”,实际是在“变相辱骂先帝”。

吴质的“丑侯”,得谥原因极端复杂,改谥原因亦然。大致可归因为以下四点:

其一、吴质构罪文昭皇后(甄氏),为明帝所憎。

其二、吴质构罪文德皇后(郭氏),为郭后所恶。

其三、吴质构罪大将军曹真,为真子曹爽所恨。

最终吴质在正元年间(254-256)的改谥(改为“威侯”),是因曹爽党人覆灭,司马氏秉政,由此平反。当然,这也离不开吴质与司马氏的婚姻关系。

本文共 5500 字,阅读需 11 分钟

所谓“丑侯”

谥者,子议其父,而臣议其君也。需慎之又慎。

如开篇所述,“丑”义为“怙威肆行”。奸臣所故“怙”(仰仗)者,必为人主。故谥人臣为丑,等同于骂辱人主为“纵暴佞臣”的昏君。

历代对于“波及人主”的恶谥,均尤为在意。

举例来说,秦桧的谥号为“缪丑”。

这是典型的恶谥。“名实相爽”曰缪,“怙威肆行”曰丑。这高度概括了秦桧的负面履历。

但需要注意的是,秦桧的本谥并非“缪丑”,而是“忠献”。

是夜,桧卒,年六十六。后赠申王,谥忠献。--《宋史 秦桧传》

“忠献”是美谥,且沿用日久,历经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

高宗是秦桧靠山,姑且不论;孝宗继位,难道不知秦桧大奸,岳飞大忠吗?孝宗自然是知道的。

但若改谥秦桧,相当于骂辱养父“识人不明”,等同于“诽谤先帝”。

因此,孝宗万万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孝宗子光宗亦同理。

秦桧改谥已是宁宗朝,高宗的曾孙辈。时代久远,政治束缚相对小;且“开禧北伐”需要塑造舆论环境,故秦桧才从“忠献”贬为“缪丑”,而岳飞则被追封为王。

注:岳飞平反在孝宗朝,追封为“鄂王”则在宁宗朝。比秦桧的“申王”晚了半个世纪。

三国时代亦有例证。

典型者就是谥“荒”的贾充。

贾充是个无耻败类。其父贾逵名位非显,是曹魏一手擢拔;贾充却背恩负义,党附司马氏,乃至白日弑君,震动海内。

充曰:“畜养汝等,正谓今日。今日之事,无所问也。”(成)济即前刺帝,刃出于背。--《汉晋春秋》

充口碑极坏,生前便被人诟病。甚至出现“庾纯骂座,一众皆散”的闹剧。

注:庾纯敬酒,充不饮,纯骂“天下汹汹,由尔一人”。充大怒,纯又骂“高贵乡公安在”。事见《晋书 庾纯传》

“荒”谥本意是“昏乱纪度”,隐喻贾充“以下克上,大逆不道”。

但晋武帝深知,贾充干犯宫阙,白日弑君,实际出于司马昭的授意。若贾充得“荒”谥,无异于“变相骂辱文帝”。这是武帝断断不能容忍的。故武帝力排众议,改谥充为“武”。

礼官议(贾)充谥,博士秦秀议谥曰“荒”,帝不纳。博士段畅希旨,建议谥曰“武”,帝乃从之。--《晋书 卷四十-贾充传》

武者,刚强直理,克定祸乱。可见,西晋皇室对“贾充弑君”的政治定性有多么荒谬可笑:

曹髦击鼓而出,竟被司马氏视作“祸乱”;弑君贼贾充,却成了“克定祸乱”的大功臣。

上下无道到了这种地步,西晋短祚夭折,也实在咎由自取。

贾充干犯宫阙,初谥为荒

这就引出了吴质的问题。

吴质死于魏太和四年(230)。魏明帝明知吴质是先帝宠臣,却依然坚持谥其为“丑”。这无异是对文帝曹丕的变相否定。

明帝身为人子,却不敬其父。缘何如此?

文帝、甄后与明帝

有时,女人会成为男人炫耀的玩物,而人母则会成为人子愤怒的来源。

文帝寡恩薄幸,甄夫人不以道终,饮药鸩杀。故明帝身为人子,少年失母,与父不睦。

文帝崩而明帝拒绝送葬,便是典型明证。曹魏大臣当时便对此有非议。

(杨)阜上疏曰:“文皇帝、武宣皇后崩,陛下皆不送葬,所以重社稷、备不虞也。何至孩抱之赤子而可送葬也哉?”--《魏书二十五 杨阜传》

明帝与生父不睦,人所共知。但这并不能成为明帝憎恨吴质的理由。吴质出身单家,文采斐然,得曹丕青眼,是文帝一首擢拔的心腹,与陈群、朱铄、司马懿共称“太子四友”。

(懿)为太子所信重,与陈群、吴质、朱铄号曰四友。--《晋书 卷一-宣帝纪》

虽然吴质得罪过诸如陈群、董昭等肱骨重臣;党争之事,却属平常。断不会因此引起明帝特别反感。

注:“浮华子弟”操弄权柄、干预人事,明帝尤为注意;至于老臣间交构反目,倒并非明帝特所关注。

吴质真正构罪于明帝,恰恰是因吴质曾“轻慢”过明帝生母甄夫人,且操盘手是明帝生父曹丕。

曹丕表面上“矫情自饰”,骨子里却极端放纵。

比如王粲葬礼上,曹丕带头学驴叫;却在魏讽之乱(219)时,诛灭王粲二子,绝友人之嗣。再比如曹丕得立太子,竟兴奋得搂住幕僚辛毗的脖子,引来辛宪英的非议。

初,魏文帝得立为太子,抱(辛)毗项,谓之曰:“辛君知我喜不?”毗以告宪英,宪英叹。--《晋书 列女传》

曹丕对于“玩弄漂亮女人”,心态十分迫切、行为十分下流。经常把被自己玩弄过的美女叫出来,让好友们共同欣赏。

后宫禁脔,不仅不能成为“端坐深宫”的女主,反而成了被“猎艳视奸”的玩物。荒悖至此,读之可叹。历代史家对此、均持批判态度。

后世文人浮华轻薄之习,七人(建安七子)开之。曹丕命甄夫人出拜客,刘桢平视之,又命吴质谛视郭后,一时风气流荡若此。--《十七史商榷》

比如甄夫人就经常被叫出来,作为“炫耀之物”给曹丕的朋友展示。而五官将的文友儿也不以为意,无所回避。甚至“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有次喝高了,色迷迷地视奸了一遍甄夫人,满座哄笑,声闻内外。

太子尝请诸文学,酒酣坐欢,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众人咸伏,而(刘)桢独平视。--《典略》

注:以后文郭皇后之事看,平视者诸夫人者,岂独刘桢一人?

坐中众人咸伏,而桢独平视

事情闹得太大,竟传到曹操耳朵里。

曹操其实也是个“老不修”,最喜奸淫人妻;但听闻此事,也觉得太不像话。直接将刘桢流放,判了“劳动改造”,算是对曹丕犯浑的一次提醒。

太祖闻之,乃收桢,减死输作。--《典略》

吴质是曹丕密友,与曹丕感情好得几乎能穿一条裤子,二人诗文唱和,至今文字仍存。

太子南在孟津小城,与质书曰:“季重无恙!途路虽局,官守有限,原言之怀,良不可任。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魏略》载《与吴季重书》

注:吴质字季重。

吴质就是经常出席曹丕“炫妻大会”的人物之一。

刘桢已然如此,吴质可想而知。且质本就轻狂放纵、与人多牾;故构罪甄氏无可避免。

注:吴质放纵,亦轻慢郭夫人,后文会特别提到。

甄氏本非温良贤淑之人(我之前写过文章详细分析);为人善妒、擅室专宠,受此大辱,必然怀恨在心。曹叡身为人子,听闻生母受辱,也定然愤愤难平。

因此,吴质死后,被曹叡谥为“丑”,也便一目了然。

所谓“怙威肆行”,直译即“怙曹丕之威,肆意轻慢瞟视甄夫人”。当然,这些丑事,曹叡没办法拿到台面儿上明说;但览查史料,可知其情如此。

文德郭皇后

郭氏骄妒,谗废甄后。亦不免步人后尘,兔死狐悲。

吴质构罪甄夫人,上节已详述。但甄氏彼时已死,郭太后却健在。

注:甄夫人薨于黄初元年(220),吴质卒于太和四年(230)。

注:郭太后薨于青龙三年(235),吴质卒后五年。

郭太后与甄夫人一样,共为曹丕侧室;甄后废毙,郭氏正位中宫。巧合的是,郭氏与吴质亦不睦。

曹丕是个浪荡胚子,把“自己宠幸过的漂亮女人”拿出来给好友欣赏,已经成其恶习,积重难返。虽有曹操流放刘桢故事作为警告,曹丕却不改旧癖,依然故我。

郭夫人年轻时,也被曹丕拿出来,给好友们欣赏。在群狼下流的目光中,吴质表情最为猥琐。

曹丕为了展示自己的“大度”,居然让吴质“走近些看”。吴质仗着太子宠信,便色眯眯地逼近郭夫人,从头到脚把郭氏狠狠“视奸”了一遍,满座哄笑。

帝尝召质及曹休欢会,命郭后出见质等。帝曰:“卿仰谛视之。”其至亲如此。--《质别传》

注:“谛视”,即仔细观摩。“仰”指吴质按礼拜伏于地,需要抬头看。

郭氏性格比甄氏更加偏狭狠毒,对此必然怀恨。

郭夫人出拜,吴质仰谛视之

太和四年(230)吴质卒,郭夫人此时已成郭太后。

郭氏与曹叡虽不睦,但在“收拾吴质”的立场上,二人却不谋而合。

故吴质“怙威肆行”之丑谥,也是其构罪郭太后的反映。

吴质构罪明帝、文昭皇后、文德皇后;被打入另册不得翻身,理所当然。

但文昭皇后早殁(220),文德皇后在质死(230)不久亦薨(235),连明帝也壮年而逝(239)。而吴质的平反,却在曹髦秉政期的正元年间(254-256),可知其中必然另有隐秘。

这便是吴质构罪曹爽父子。

曹爽父子

一朝天子一朝臣。人子显赫时,必报其父旧怨。

曹爽是故大将军曹真长子,在齐王芳时代秉政十年(239-249),直至正始十年(249)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乱,将爽满门族灭。

曹爽在世,恰恰是吴质不得平反的根本原因。

曹爽之父曹真,与吴质极端不睦,乃至拔刃相向,势同水火。

曹真生前,曾与吴质共饮。在座者还有扬武将军王忠,中领军朱铄,骠骑将军曹洪。可以看作“文帝心腹”的小团体高级聚餐。

注:曹洪本与文帝不睦,下狱当死,涕泣告饶,得免。

曹真是个胖子,朱铄是个瘦子。吴质本就轻狂放纵,看见“胖子”和“瘦子”同席,越发觉得可笑,便找了一群侏儒,扮演曹真和朱铄,在大堂上唱跳,满座开怀。

质黄初五年朝京师。诏上将军及特进以下皆会质所,大官给供具。

酒酣,质欲尽欢。时上将军曹真性肥,中领军朱铄性瘦,质召优,使说肥瘦。--《质别传》

注:性即体,“性肥”即“体胖”。

这情形就类似乔弗里在婚礼上找侏儒表演“五王之战”一般;名为表演,实际是取笑曹真和朱铄。

吴质使俳优说“肥瘦”,以讥曹真、朱铄

“胖子”曹真见状大怒,骂座而起,拔剑呵斥。吴质亦在外领军(振威将军迁镇北将军),亦按剑挺身,且留下一句惊世骇俗的言论:

“曹子丹!你算什么东西!我吴质生吞活剥了你,都不用动动牙齿,晃晃喉咙!”

(曹)真愈恚,拔刀瞋目,言:“俳敢轻脱,吾斩尔。”遂骂坐。

质案剑曰:“曹子丹,汝非屠机上肉,吴质吞尔不摇喉,咀尔不摇牙,何敢恃势骄邪?”--《质别传》

注:“俳”即侏儒艺人,诙谐说笑,取悦人主。

满座皆惊,眼瞅着“流水席”就要成为“兵击场”,众皆避走,不欢而散。

自此,吴质与曹真的梁子就算是彻底结下了。

曹爽秉政后,昔日得罪过家父的吴质,是彻底不得翻身了。

“丑侯”的帽子,一戴就是二十五年(230-254/256)。

吴质平反

攀上一门好亲事,有时会成为改变命运的契机。此即所谓“婚姻是女人的二次生命”。女人如是,男人亦然。

吴质的平反,大致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无疑是曹爽的败殁。

爽死,诸弟并戮,三族皆灭,曹真绝嗣。故曹真-曹爽与吴质的矛盾也就不复存在了。

於是收(曹)爽、(曹)羲、(曹)训、(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张)当等,皆伏诛,夷三族。--《魏书九 曹爽传》

另一方面,是吴质与司马氏的婚姻关系。

晋景帝司马师,前后有三任正妻。其一是夏侯尚之女、其二是吴质之女、其三是羊衟之女。

景怀皇后崩,景帝更娶镇北将军濮阳吴质女,见黜,复纳(羊)后,无子。--《晋书 卷三十一 后妃传》

注:景怀皇后即夏侯徽,得知司马氏阴图大业,被丈夫司马师亲手鸩死。事见《晋书 后妃传》

吴质女与司马师成婚时间不长,不久即告离异。但吴氏与司马氏的交情,可见一斑。

鉴于吴质在建安年间(196-220),长袖善舞、交游于曹丕、曹植之间;颇疑其在太和年间,已逐渐倒向司马氏。当然,因吴质去世较早(230),故此仅作猜测。

注:质子吴应,在晋官至尚书;孙吴康“亦至大位”。

注:司马师鸩杀夏侯徽、改娶吴质女,可能与此亦颇有关联。非本文重点,不做展开。

因“曹爽族灭、曹真绝嗣”;以及吴质与司马氏的婚姻关系,其“丑侯”帽子,终于在正元年间(254-256)被摘掉。

质先以怙威肆行,谥曰丑侯。质子(吴)应仍上书论枉,至正元中乃改谥威侯。--《质别传》

考虑到高贵乡公崩于甘露五年(260),且曹髦过继给明帝为嗣;恐怕司马氏擅改明帝旨意(丑侯),亦颇激起曹髦不悦。

高贵乡公与司马兄弟反目,源自司马氏“干犯皇权”;而其跋扈行为,在“吴质改谥”一事上亦多有体现。

小结

吴质的“丑侯”恶谥,其实与其构罪朱铄、陈群、董昭均无甚关联,主要是构罪明帝与郭太后。构罪明帝是因吴质曾轻慢其生母甄氏,构罪郭氏亦然。

“丑”谥因涉及先帝,本需慎重赐予,但文帝对其女眷并不怜惜尊重,且因此与亲子反目,故明帝对其生父亦无甚父子恩情。

“丑侯”,名义是赐给文帝宠臣吴质,实际是人子对文帝放纵侮慢的发泄与痛斥。

至于甄后、郭后、明帝先后崩逝,吴质却依然不得翻身,乃至其子吴应前后奔走近三十载;其原因则是吴质构罪曹真,导致真子曹爽,对吴质也特别憎恨。

故齐王芳时代(即“曹爽秉政”时代),质亦不得平反。

由此可见,吴质仰仗文才、获宠人主,确是狗仗人势、作威作福之徒。

质出寒家,死生荣辱全仗曹丕,本难得到士族与皇族的接纳;却不知砥砺自持,反而轻狂放纵,乃至“谛视”太子妃;“骂座”上将军。悖慢如此,晚节不保,也算咎由自取。

另一方面看,得罪老臣未必可怕,可怕的是老臣之子掌权(曹爽),即职场所谓“欺老不欺小”;得罪人妻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妻之子登基(曹叡);即官场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如此,下场便难免更坏了。

我是胖咪,头条号历史原创作者。漫谈历史趣闻,专注三国史。从史海沉钩中的蛛丝马迹、吉光片羽,来剖析展开背后隐藏的深意。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加关注,我会定期更新原创三国类文章。

Thanks for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