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老奶奶庙是指的哪位神仙(老奶奶庙)

老奶奶庙是指的哪位神仙(老奶奶庙)

四万年前,老奶奶庙篝火闪耀

暮春时节,二七区樱桃沟景区内绿树成荫,颗颗晶莹如红宝石般的樱桃挂满枝头,一派宜人风光。而早在4万多年前,这里已是郑州先民生活的乐园——位于景区内的老奶奶庙遗址,就发现以灰烬堆积为中心的居住遗迹以及数量众多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不难想象,当时的人们已熟练掌握了用火技术,不但会使用工具,还会打制加工,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书写了郑州地区旧石器文化繁荣的新篇章。

遥望岁月星河,那闪烁于老奶奶庙遗址的星星之火,清晰照亮了我国境内更新世人类发展连续性的特点,带来了一场考古界的“地震”。

老奶奶庙的惊人发现

位于二七区樱桃沟景区内的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东距代家门村约500米,西临贾鲁河上游九娘庙河,遗址西北角建有一座小庙,当地称老奶奶庙,遗址也因此得名老奶奶庙遗址。

“2011年至2012年夏季,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合作发掘老奶奶庙遗址,揭露面积近50平方米,发现石制品数千件,动物骨骼及碎片数以万计,数十处用火痕迹,以及多层叠压、连续分布的古人类居住面。”郑州市文物局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老奶奶庙主要文化层的年代测定结果为距今4万年前后,结合附近遗址释光测年数据来看,该遗址的实际年龄应早于45000年,遗址地点的时代主要分布在距今5万年~3万年期间。

老奶奶庙遗址因附近的老奶奶庙得名 记者 王秀清 摄

从文物部门公布的发掘成果来看,老奶奶庙遗址发现的大量石制品、动物骨骼等遗物与多个用火痕迹共存,清楚地反映了当时人类居址结构复杂化的发展趋势。难以想象的是,发掘出数以万计的动物骨骼中,有马、牛、鹿、羊与猪等,还有数量较多的鸵鸟蛋皮碎片,骨骼上没有食肉类或啮齿类动物啃咬的痕迹,显示这些骨骼完全是人类狩猎和消费猎物的活动结果。另一引人瞩目的现象则是较多骨片的大小比较接近,很多骨片长度集中在10厘米上下,正好方便手握使用,有的残片上还有打击修理的痕迹,个别还有明确的使用磨痕,这些都表明,该遗址的居民除了使用石制品外,还大量使用骨质工具。

中国人从哪里来的新视角

人类诞生于何时何地,一直是人类学家关注和研究的话题。有专家从DNA研究入手,发现东亚男性的Y染色体跟非洲人祖先身上的染色体相同,由此得出了中国人的祖先来源于6万年前的非洲。

然而,老奶奶庙遗址的发掘成果,则推翻了“非洲人是中国人以及东亚现代人的祖先”这一说法。

原来,位于中国与东亚大陆核心地区的嵩山东南麓,正是晚更新世人类与文化向南北与东西方向迁徙与交流的中心,老奶奶庙遗址的时代也处于现代人类及其行为出现的关键时段,老奶奶庙遗址的考古发现,对于深入探讨人类起源与发展问题尤为重要。

“老奶奶庙遗址以及郑州地区属于距今5万年至3万年的数百处旧石器地点与数以万计文化遗存的发现,填补了过去中原地区遗迹东亚大陆这一阶段旧石器文化发现的空白,这里显示出的文化特征均可找出与本地区更早期文化的密切关联,却看不到来自西方同时代人类或文化影响的迹象。”主持发掘老奶奶庙遗址的北京大学考古学家王幼平曾表示,老奶奶庙遗址所发现的骨制品加工特征,与本地区更早的发现一脉相承。这些出自中原地区的新发现,与中国及东亚现代人起源于非洲的论断明显相悖,而很清楚地展示了我国境内更新世人类发展的连续性特点,为研究现代人及其行为在东亚地区出现和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视角。

文化遗存惠泽后世

漫步于如今的樱桃沟,垂钓、烧烤的市民比比皆是。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老奶奶庙遗址在几万年后的今天,重新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这不禁令人回想起王幼平在《四万年前中原人类的生活实证——郑州老奶奶庙遗址的考古发现》中的深情叙说。“老奶奶庙是郑州地区常见的那种青砖小庙,低矮、窄小,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离想象中红墙碧瓦距离很远,但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庙,愣是让考古界发生了‘地震’。让人们牢牢记住了贾鲁河边这座巴掌大小的小庙。4万年前,这里已经活跃着一支古老的郑州人了。”

记者 左丽慧

编辑 永东

一晚上放映上百部电影!河南这个庙会活动盛况空前

作者:九都黄龙

早在明朝嘉靖十九年,进士蒋虹泉在河南浚县为官三年,他的儿子蒋思孝在家病了三年,这时有人对蒋知县说,碧霞元君灵验的很,劝他到浮丘山碧霞庙进香。蒋知县半信半疑,但还是去进了香。当时的碧霞庙很小,将知县为了儿子尽快痊愈,就对碧霞元君许愿:“让我儿子的病好了吧,我为你建行宫,塑金身”。事有凑巧,这位县太爷许愿后不到十天,他儿子的病果然好了。于是蒋知县兑现承诺,他广积资财在浮丘山大兴土木,为碧霞元君建造行宫,工程历史21年才得以竣工。

碧霞宫建成后名气大振,每到农历正月、五月、八月善男信女从四面八方赶来,“奔走络绎,日夜不止”,他们庄重、肃穆的向元君老奶奶祈福还愿。他们进殿后小心翼翼上香,接着双手合十,叩首叩首再叩首,那种发自内心的虔诚令旁观者动容。

到了傍晚,众多的还愿者在碧霞宫广场四周,为碧霞元君放映电影,电影多达上百部,通宵达旦,热闹非凡,形成一处独特奇观。

摄影原创:刘平周

这个泰山老奶奶修行的旧址,灵秀通幽,如今一般人不知道

千年古松,郁郁如穹顶华盖。苍翠遒劲,仙迹掩映若现其中。

东岳泰山碧霞元君,民间亲称“泰山老奶奶”,乃汉明帝时西牛国一女,凡名石玉叶,14岁入泰山后石坞天空山黄花洞修行道教。又称“玉女修真处。此处元君庙,是旧址,庙后有黄花洞。传古时尧曾登此山,故又称尧观台。

宋真宗东封泰山,赐名为“昭真祠”,封玉女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明朝时,将昭真祠又更名为“灵应宫”,后又扩建,增大规模,为碧霞宫。赐号“碧霞元君”。

元君庙周围有明人王之纲“玉女修真处”、吴同春“岱岳奥区”、吴献台“丛翠”及清人宋思仁“石坞云间”、周汉“松峰叠翠”、武廷适“雪云凝”等题刻。

此处乃半山腰原址,后人玉皇顶重修碧霞元君殿,以供封禅拜谒。

石洞内有“灵异泉”、又名“来鹤泉”。洞内奇冷,盛夏尚存冰柱,赵国鳞有“洞名黄花冽清泉,六月寒冰坚玉柱”的诗句。

熙熙攘攘名利所,从来真境少人寻。

崖上原有清代乾隆皇帝《桃花峪》诗刻:“春到桃花无处无,峪名盖学武陵乎。五株不见苍松老,半点何曾受污涂。”石刻于建国后因采石而毁。

岱岳钟灵秀,别径可通幽。修真觅仙处,苍柏云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