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十二时辰,分别对应现在几点钟?
现在我们采用的是24小时计时,可是在古代就是以12个时辰为一天。那么按照同样的计算,古代的一个时辰就相当于说现在的两个小时。
之所以会有小时这个称呼,是因为当时钟表刚刚传入中国,那个时候就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然后新时间的那个点就叫做小时。随着钟表的广泛的普及下来,所以大时这个词就消失了,大家普遍沿用了小时这个词。
古代的一天有12个时辰,那么它们分别对应我们现在的几点钟呢?
古人非常的聪明,他们当时没有现代的计时器,于是他们就采用中壶滴漏的方法来计时,那么一整天就可以分为12个时辰,即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子时对应的就是半夜的11:00~1:00,亥时对应的就是1:00~3:00,寅时对应3:00~5点距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以此类推,就可以算出时间的分布。
如果将十二个时辰,具体的对应现代的时间,如下:
【子时】又叫子夜,它对应现代晚上11点到1点,古人这个时候早就睡觉,不会像我们现代还在熬夜。
【丑时】叫做鸡鸣, 它对应现代晚上1点到3点。
【寅时】又称黎明,它对应现代晚上3点到5点。这个时间段就是快要天亮的时间,如果想要看日出的话,就要在这个时间段里起床。
【卯时】又名破晓,它对应现代晚上5点到7点。破晓顾名思义就是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也就是天亮了。
【辰时】被叫做食时,它对应现代晚上7点到9点。这个时间段就是古人吃早饭的时间,其实和现在吃早餐的时间很相近,这个时间进食最为合适。古代人一般就是两餐制,所以这个点吃早饭很合适。
【巳时】又称隅中,它对应现代晚上9点到11点。这个时间接近中午。
【午时】叫做正午,它对应现代晚上11点到13点。在电视剧中时常出现的午时三刻,就是对应着这个时间。因为太阳处于最中间的位置,最热也是阳气最为集中的时候。一个小时有4刻,一刻大概在14.44分钟,粗略等于15分钟,午时三刻就是中午11时 43.2分。
【未时】又名日跌,它对应现代13点至15点。 日跌,也就是太阳要下山的时候了。
【申时】叫做夕食等,它对应现代15点至17点。这就是晚饭的时间。很喜欢古人以吃饭的时间来命名时辰,非常的贴切合适。
【酉时】就是傍晚,它对应现代17点至19点。在这个时间里意味着太阳落山了。
【戌时】叫做黄昏,它对应现代19点至21点。看到这里就会想起一句诗词,“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个时候就是去看夕阳最好的时候了。
【亥时】叫做人定,它对应现代21点至23点。这就是大家该睡觉时间了,人们都安定下来,所以9点到11点是最佳的睡觉时间,古人对时间的把控也是非常完善的。古代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继承和保留正确的就很好。
古代的十二时辰,每个时辰都别赋予了很好听的名字,多一点用心,就让生活多了美。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分别是什么意思?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分别是什么意思?
子:
《说文解字》:“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称。象形。”。 犹阳气动万物滋萌若刚出生之婴儿者是子字之范式。
“子”犹阳气动万物滋萌若刚出生之婴儿者。
“子”读zǐ ㄗˇ。
相与比述本义:表示儿女。(地支的第一位,属鼠。)
丑:
《说文解字》:“丑,纽也。十二月,万物动,用事。象手之形。时加丑,亦举手时也。”。阴至极以转换为阳之枢纽之时犹十二月万物动用事若举手扭曲之时者是丑字之范式。
“丑”是阴至极以转换为阳之枢纽之时犹十二月万物动用事若举手扭曲之时者。
“丑”读chǒu ㄔㄡˇ。
相与比述本义:表示外表扭曲而可恶。(地支的第二位,属牛。)
寅:
《说文解字》:“寅,髌也。正月,阳气动,去黄泉,欲上出,阴尚彊,象宀不达,髌寅于下也。”徐锴曰:“髌斥之意,人阳气锐而出,上阂于宀(
),所以摈之也。”。
(宀:参见三画之五“宀”)
(一:参见一画“一”)
(人:参见二画之一“人”)
犹正月阳气欲上出万物始生然阴尚强阳不能径遂若在其屋之下者是寅字之范式。
“寅”犹正月阳气欲上出万物始生然阴尚强阳不能径遂若在其屋之下者。
“寅”读yín ㄧㄣˊ
相与比述本义:表示恭敬畏惧。(地支的第三位,属虎。)
卯:
《说文解字》:“卯,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象开门之形。故二月为天门。凡卯之属皆从卯。”。犹万物冒地而出开门之形者是卯字之范式。
“卯”犹万物冒地而出开门之形者。
“卯”读mǎo ㄇㄠˇ。
相与比述本义:表示两部分的连接处犹木器上安榫头的孔眼。(地支的第四位,属兔。)
辰:
《说文解字》:“辰,震也。三月,阳气动,靁电振,民农时也。物皆生,从乙、匕,象芒达;厂,声也。辰,房星,天时也。从二,二,古文上字。”
(乙:参见一画“乙”)
(匕:参见二画之二“匕”)
(厂:参见二画之一“厂”)
(二)即“上”(上:参见三画之一“上”)
乙、匕、厂、(二)“上”四范式叠加:犹三月阳气动雷电振相与比述物皆伸舒而出之时者是辰字之范式。
“辰”犹三月阳气动雷电振相与比述物皆伸舒而出之时者。
“辰”读chén ㄔㄣˊ。
相与比述本义:言万物之蜃。(地支的第五位,属龙。)
巳:
《说文解字》:“巳,巳也。四月,阳气巳出,阴气巳藏,万物见,成文章,故巳为蛇,象形。”。犹怀孕胎儿已经成熟者是巳字之范式。
“巳”犹怀孕胎儿已经成熟者。
“巳”读sì ㄙˋ。
相与比述本义:在胎包中成长的小儿。(地支的第六位,属蛇。)
午:
《说文解字》:“午,啎也。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此予矢同意。”。阴阳交泰之正阳犹阴气欲从下向上啎逆阳,若矢冒地而出者是午字之范式。
“午”是阴阳交泰之正阳犹阴气欲从下向上啎逆阳,若矢冒地而出者。
“午”读wǔ ㄨˇ。
相与比述本义:白天太阳正照之时。(地支的第七位,属马。)
未:
《说文解字》:“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于未。象木重枝叶也。”。
(一:参见一画“一”)
(木:参见四画之一“木”)
一、木两范式叠加:象木重枝叶犹万物生成有滋有味者是未字之范式。
“未”是象木重枝叶犹万物生成有滋有味者。
“未”读wèi ㄨㄟˋ。
相与比述本义:万物生成有滋有味。(地支的第八位,属羊。)
申:
《说文解字》:“申,神也。七月,阴气成,体自申束。从臼,自持也。吏臣餔时听事,申旦政也。凡申之属皆从申。”。
(臼:参见六画之十六“臼”)
(丨:参见一画“丨”)
臼、丨两范式叠加:阴气成体遇阳破壳现身形犹物皆成其身体各伸束之使备成者是申字之范式。
“申”是阴气成体遇阳破壳现身形犹物皆成其身体各伸束之使备成者。
“申”读shēn ㄕㄣˉ。
相与比述本义:表示犹物皆成其身体各伸束之使备成者。(地支的第九位,属猴。)
酉、丣:
《说文解字》:“酉,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象古文酉之形。凡酉之属皆从酉。”。秀者物皆成已入以闭门而就犹黍成可为酎酒者其有实之酿酒之器形是酉字之范式。
丣:古文“酉”
《说文解字注》第2958页:“(丣)古文酉。从丣。从丣、一闭以之。戼为春门。万物巳出。丣为秋门。万物巳入。一闭门象也。管子幼官篇。春三卯同事。秋三卯同事。惠氏士奇云。春当作三戼。秋当作三丣。取许书为说也。虞翻别传曰。翻奏郑玄解尙书违失云。古大篆丣字、读当为桺。古桺丣同字。而以为昧。甚违不知葢阙之义。玉裁按壁中古文尙书作昧谷。郑注尙书依之。今文尙书作桺谷。郑注周礼缝人取之。今文古文本有断难合一者也。郑本不误。而仲翔谓其改丣为昧。其他三事亦皆仲翔误会。说详古文尙书撰异。凡畱聊桺刘字从丣。”
(戼:参见八画之二十二“戼”)
(一:参见一画“一”)
戼、一两范式叠加:犹万物巳入闭门言其成就者是丣字之范式。
“酉”是秀者物皆成已入以闭门而就犹黍成可为酎酒者其有实之酿酒之器形。
“酉”读yǒu ㄧㄡˇ。
相与比述本义:犹万物巳入闭门言其成就者。(地支的第十位,属鸡。)
戌:
《说文解字》:“戌,灭也。九月,阳气微,万物毕成,阳下入地也。五行,土生于戊,盛于戌。从戊含一。”
(戊:参见五画之十一“戊”)
(一:参见一画“一”)
戊含一两范式叠加:阳气微万物毕成阳下入地犹象六甲五龙相拘绞天地之气归于一者是戌字之范式。
“戌”是阳气微万物毕成阳下入地犹象六甲五龙相拘绞天地之气归于一者。
“戌”读xū ㄒㄩˉ
相与比述本义:犹象六甲五龙相拘绞天地之气归于一者。(地支的第十一位,属狗。)
亥:
《说文解字》:“亥,荄也。十月,微陽起,接盛陰。从二,二,古文上字。一人男,一人女也。从乙,象褢子咳咳之形。《春秋傳》曰:‘亥有二首六身。’。”。微阳从地中起接盛阴犹怀子欲生时是亥字之范式。
“亥”是微阳从地中起接盛阴犹怀子欲生时者。
“亥”读hài ㄏㄞˋ。
相与比述本义:阳气根于下。(地支的末一位,属猪。)
农历天干地支排序
人生六十年多一甲子。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从甲子开始依次搭配,形成干支纪元法。
十天干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依次排序。
十二地支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排序。
干支依次搭配排定如下: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