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至阴至阳之体什么意思(至阴至阳)

至阴至阳之体什么意思(至阴至阳)

古中医的分类法,至阴穴,至阳穴的解读和妙用

古派巨灵针灸,尊崇《黄帝内经》《难经》等古中医经典

中西方的分类方式很不一样,我们古人善于把属性相似的东西归做一类,然后用加以区分。了解古人对事物分类的思维,对学习古中医有很大帮助。

本文来自黄贵生老师(古派巨灵针灸传承人)讲课笔记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

——《周易·系辞》

我们看这一句: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这一句到了后来通俗化之后,变成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方以类聚,这个方字解释很重要,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的思维方法。

学习针灸,需要这样的思维方法。这个思维方法,是要做出一些框框,然后把万物都放在这些框框里归类。比如阴阳,我们把所有的事物都分做阴,阳。把阴的事物归类到阴的框框,把阳的事物都归类到阳的框框。

五行也是一样,把所有的事物都分别归类到木火土金水这五个大框框里,最大的框框,周易那里叫做方,类,群。方是比类还要大的框框。比如说,我们看现在的物联网,有各种各样的群,群里有相同兴趣的人聚在一起,这个很符合这一句“人以群分”。

当然这些框框可以有各种各样的。五输穴就是把身体里具有相同,相似的穴位归类到五行这个五个框框里。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五脏六腑也要归类这些框框里头;所有的病症也要归类到这些框框里;身体的各个部位也要归类进这些框框里;天底下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归类到五行里头,在同一个框框里的事物都是有着内在的关联。然后医家利用这些内在的关联进行比较,然后加以运用。

所以我们看经脉分做六经,从太阳,少阳,阳明,到太阴,少阴,厥阴,这六个框框,这是另外的一套分类方法,也可以把万事万物归到这六个框框里去。身体的各位部位即可以放进五行这五个框框里,也可以放进太阳、厥阴。。。等这六个框框里。

所以至阴这个穴位,可以对应身体所有至阴的部位;至阳这个穴位,可以对应于身体所有至阳的部位。只要你明白,什么是至阴,怎么去分类至阴,就可以了。

穴位名,是一个非常大的学问,是什么人去给穴位命名的,似乎很难找到书籍的记载了。给穴位命名的人,都是大家。药王孙思邈说"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穴性,不可以按照药性来分类。近代的针灸学者把穴位的穴性,用药性来进行解释,虽然也是标新立异。但是到后来在教学上过分着重的把药性代替了古典穴性的意义,那就是把针法当做了药法的小奴仆了。诸位,针灸是古学,要学好针灸,还需要学好国学。同一个穴位,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比如,至阴,

按照井荥输经合的分类方法,它是井穴;

按照五行的分类方法,它是金穴,膀胱经属水,至阴是水中金,水经金穴;

按照子母经穴的分类,至阴是膀胱经的母穴;金能生水之故。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腨)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趾外侧。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腨)如裂,是为踝厥。

是主筋所生病者。。。。

膀胱经主筋所生病者,水生木之故。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终于至阴,是为阳极生阴。由于至阴穴,至阴的属性,所以可以用至阴穴治疗与阴相类的病。

女人的胞宫属于极阴的地方,任脉是阴脉之海,起于胞宫,所以胞宫是与至阴穴相应的,胞宫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用到至阴穴,比如胎位不正,胎衣不下,等等,可以用至阴穴。

又因为膀胱经主筋所生病者,用至阴可以治转筋,当然治抽筋,尤其是小腿抽筋。最著名的穴位是承山穴。老人家晚上睡觉抽筋,用承山,加上巨灵针灸的气血标靶,百治百验。

曾经有一位法国人,每天晚上抽筋数小时,痛不欲生,在法国各大医院求诊十数年,吃了各种的药,各种的维生素片片,到处求医,甚至去找法国本地的巫女,吉普赛人的巫术等等,都没有效果。后来经我在法国的亲戚的介绍,从法国跑到丹麦来求医,在丹麦租了个房间,住下来了,意思是不治好抽筋不回法国了。我给用了至阴,承山穴+气血标靶,治疗了二十多天,不抽筋了,晚上睡的好好的。他害怕病情反复,继续在丹麦住了两个月,天天跟着我屁股跑。最后放下心来,肯定不复发了,满怀欢喜回法国去了。

阴符经说"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丘处机祖师说"人先生两目,死先死二目"。

眼睛属于阳,是至阳的地方。一目之中,元精、元气、元神皆在内。目疾,为阳病,至阴治目疾。至阳之病,以至阴治之,这个是阳病阴治的原则。所以眼睛干,尤其是老人家眼睛发干,用少泽+至阴。为什么用少泽穴?

学生:小肠经主液

广东狮岭黄贵生:对,小肠经主液所生病者。少泽是手太阳小肠经的井穴。眼睛发干,是液所生病,所以用少泽,立竿见影的效果,各位不妨临床实验一下。

注:黄贵生老师是古派巨灵针灸唯一传承人,出生于古中医世家,在欧洲行医三十多年。黄老师曾经走遍祖国各地,世界各地艰苦搜寻古派针灸的余脉,结合黄家祖传针法,终成一家。由于国内很多针灸传承已经消失,黄老师希望将流失海外的古中医传承带回祖国!

黄贵生老师教欧洲学生学习古派针法

大龄女也要注意!「肾虚」不是男人的专利

是否上了年纪的人都会有那么一点「虚虚的」?是的!女人过了更年期,男人过了中年危机,其实「虚」就会开始悄悄地上身。妳可以问问身旁的长辈们,更年期后最有感的老化现象是什么?

我想应该是体力,体力明显变差或不如从前了。一个人的元气和精神状态,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精、气、神」,最明显的衰退会发生在50岁前后,这就是中医所讲的「肾虚」。

「肾虚」不是男人的专利,50+大龄女也要注意

「肾虚、肾亏」不是男人的专利啦,50+大龄女也会!年轻男生最爱用中医名词来互亏「肾虚」,彷佛「肾虚」就丧失雄风,没有男子气概了。其实这真的误会大了!所谓「肾虚」,从来就不是单指男性的性能力,而是人体的自然或病理现象。

中医基础理论有提:「肾主藏精,主水液,主纳气,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是说肾代表一个人的先天之气,就是妳的基因、妳的DNA;也是所有脏腑阴阳之本,因为肾为命门,若命门火衰,脏腑也无力。那么这个从出生时就已经注定主导妳体内精气神的两颗腰子,为什么年纪大了,50+以后才开始不够用了呢?

一、肾为五脏所主,又称「命火」

中医说两肾之间有一把火,叫做「命门之火」,小时候命门火是熊熊烈火,一直烧一直烧,到了步入50+老年期,就会变成酒精灯的温火或者打火机的小火,人人都一样。这把火是妳初生之时带来的生命能量,又称为元神之火,可以燃烧很久提供能量给五脏六腑使用,然而年纪渐长,火力不够了,如果没有适时地加油,火就会变弱。

所以为何小孩子「至阴至阳之体」容易全身热呼呼、活动力旺盛;经过青春期、成人期、中年期后,渐渐地我们感觉到能量变弱,下半身容易感到冷;等过了人体生育能力划上句号的更年期,也就是50+之后,更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体力不行、健康状态开始走下坡,也就是命门火衰了。命门火衰不是指死亡喔,大龄女可不要胡思乱想。

二、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开窍于耳及二阴,在液为唾

除了体力变差,50+还会感到冲击的身体老化现象,有膝盖变弱、关节喀喀响、牙齿变差、耳朵听力变坏、连口水都变少了。还有大小便容易有状况,大龄女容易尿频、尿少无力、或尿不干净,连大便也是有一天没一天,要嘛有气没力大不出来,要嘛羊便便一颗一颗的,蹲马桶都要蹲很久,这些都跟肾的生理功能老化有关。

三、肾藏精、肾藏志

「肾藏精」,主导人体发育、生长与生殖功能,所以我们从0岁到18岁发育完毕,18~50岁期间身体细胞、脑细胞和体重也一直长一直长,中间还长出好几个小孩来。等到更年期一过,50+女人的生殖功能也结束了,于是肾的主要任务已完成,「肾精」就准备退休了。

「肾藏志」,「志」指的是记忆力、也是意志力(Stamina)。年轻人的脑子好,除了博学多闻,最重要的就是能强记,「强记」代表记忆力强,这些在中医看来,就是肾气充足的表现。我们来回忆一下,年轻时除了读书之外,漫画、电影、时尚杂志、畅销歌曲,是不是随便看看就很容易记得?然而年长以后记忆力开始衰退,旁人交代什么事情都是转身就忘,也只是刚好而已。「志」还有意志力的意思,50+以后,做事比较坚持不住,耐力、持续力较差,这也是年轻时无法想象的。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中医的「老人学」里,因此非常重肾的调理。虽说肾的精气神是爸妈给的「先天之气」,但是「先天之气」也要好好保养和增强,才能提供后天使用源源不绝。以现代人长寿的条件来看,50+根本只是老年人的幼幼班,后面还有40~50年要过,虽是社会上的老年族,却是老人中的嫩婴。所以50世代要及时把握这幼儿园时期,好好学习、好好吸收营养,将来才会长得高又壮!

现代医生告诉50+ 女性的【养肾三大原则】一、养肾精:饮食有节、身心休憩

有部90年代的美国影集叫做『黄金女郎』(The Golden Girls),戏里没有年轻的俊男美女撑票房,但是四位大龄女奶奶们的组合演出却非常有趣,其中最令人惊讶的是这四位老女人都非常有活力,不仅开车煮饭样样自理行动自如,还能谈恋爱调情交男友,非常可爱。想要老年时好好地过,还有力气与男人吵架,就要靠大龄女的「肾精」指数。

「肾精」要如何保养?养精蓄锐是其一,积极提升是其二。养精蓄锐包括规律的生活起居、饮食有节、身心勿过劳等,尤其是年纪不小了,不要每天都燃烧自己工作到累坏,老了就要认命,要过朝十晚四或更为朴实无华的的半退休岁月,不要过着明日的精力今日预先提款的日子。至于积极提升「肾精」,那就要靠运动了,不喜欢竞赛型运动?那就以身体锻炼为主,可以在户外打太极、打拳、瑜伽、经络操、健走、慢跑、高尔夫球等等,能接触阳光和大地、提高心肺能量、温暖全身的运动,都可以凝聚「肾精」。

二、养肾气:多按摩涌泉穴、俞府穴和肾经

有没有听过老太太放声骂人很过瘾的?一个老人是声如洪钟或者气若游丝,与「肾气」的强弱有很大的关系。50+ 以上讲话中气十足,就叫做「肾气」盛。要养「肾气」,除了以上第一点的条件统统要做到,还要多加按摩身体重点部位,像是腰间两肾、脐下丹田、两脚膝盖和足底,也可以多按肾经经络的各个穴位,像是脚底的涌泉穴到胸口两旁的俞府穴。此外, 多唱歌、朗诵、练习呼吸法, 也都可以提升「肾气」。「肾气」足,除了讲话有力、也站得久、更是走路有风。

三、滋养肾阴、肾阳:善用药膳滋补

50+大龄女想要有气场, 就要养「肾阳」; 想要更漂亮,就要养「肾阴」。「肾属水、黑色入肾」,任何汤汤水水的补汤都利于人体吸收,任何黑色食物也都入肾。食物里补肾的有黑糯米、紫米、黑豆、黑木耳、茄子、葡萄、桑椹等,补肾的中药有杜仲、何首乌、桑寄生、续断、补骨脂等等。

此外,想要进一步展现精神抖擞的自己,就要加强补「肾阳」,肉桂、芡实、山药、羊肉、栗子、胡桃、黑芝麻等都可以多服用。大龄女还想要美艳动人的话,就再多食补「肾阴」的食物,像是枸杞子、菟丝子、干贝、牛奶、羊奶等。

大龄女想要青春美貌,不老童颜,50+的保养永远不显迟。社会上不是也有这样的都市传说,「40 is the new 30」,现在的30 岁女人像从前的20 岁,而50+根本是以前的40 而已。女人想要不会老,永不放弃的积极心态最重要,保养的方法真的很多,让医生陪妳一起健康又美丽的逆龄!

端午节不可小视,纯阳之日,到底是驱邪祛病,还是毒月毒日?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端午节不可小视,纯阳之日,到底是驱邪祛病,还是毒月毒日?

今日端午节,大家沉浸在假期欢乐,忙着吃粽子、避暑热时,不能轻视这个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端午节,被成为纯阳之日,老祖宗都非常重视这天,南方认为这天纯阳,可驱邪祛病,而在北方很多地区,称这天是“毒月毒日”,要小心谨防。

端午节究竟有多厉害,为啥要这样讲究?

一、纯阳之日,邪物实力最弱,也最容易现出原形。

《新白娘子传奇》中,白娘子现出大蟒蛇的原形,把许仙吓得进黄泉,时间就是端午节。

作为童年记忆,至今仍记得,小青和白素贞对端午日的恐惧,急切地要回山中避暑。

白素贞为了陪许仙过节,仰仗着千年修为,在家中过节,但也是坐立不安,最终在许仙一杯雄黄酒的催化下,现出大蟒原形!雄黄酒是至阳之酒。

为啥蛇怕端午?就是因为端午纯阳的属性:蛇本五行属火,又在纯阳之日,那是有热毒的。

不仅是蛇,凡是五毒及虫类等,甚至民间认为邪祟、鬼魅都怕端午。

《红楼梦》中的端午节,就发生了怪事:宝玉要看宝钗戴着的红麝香手串,宝钗竟然把整个膀子的都露出来了。

整个膀子噢!

“宝玉在旁边,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

这段诱人的情节,大家只看到了满眼的红色泡泡,很少人想到,这其实是一次大型的妖物现原形现场。

露出膀子,在红楼时代,是非常非常非常出格的。

宝姐姐不一向是端庄淑女吗?怎么突然像青楼女子的做派了呢?

因为宝钗的住所就像一个阴森的蛇洞呀!她本就是蛇精哦!这也就难怪她患有热毒之症了吧?

在端午这天,不好好待在蘅芜苑避端阳,却偏偏跑出来,难怪现出了原形:这宝钗,哪是什么大家闺秀,就是一个装淑女的蛇精!

所以,端午节这日极毒,让一切隐瞒、遮掩的事物,无处遁形,让一切邪祟无处藏身。

所以趁着这一天驱邪祛病,是有道理的,尤其南方湿热,趁着端午节,让浩然之气驱除身体里留存的阴邪之气,确实有道理。

在南方某些地方,有喝“阳水”的习俗。何谓阳水?就是在端午节的午时(11时13时)这个时段晒的水,就称为阳水。

二、端午极阳,一阴始生。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盛极必衰,此消彼长,周而复始。

当“阳”走到顶端的时候,下一步就该“阴”气日渐旺盛。

一年365天,冬至日是至阴之日,而端午(夏至)是至阳之日。

虽然冬至至阴,但也是一阳始生的日子,从趋势上看,阳气日渐旺盛的时段;而端午日,虽然至阳,但也是一阴始生之时,以后阴气呈现日渐旺盛的趋势。

所以你看,端午节后,潮湿之气悄然生出,暑热之气在此后日渐强盛。

过了端午,蛇虫、阴邪之物也日渐增多。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非常精通阴阳之理的,他曾借贾雨村、史湘云之口,大谈阴阳之数。

你可以发现,红楼梦黛派和钗派的争斗,从端午节开始,是个关键节点。

在端午之前,黛派之“礼”绝对占上风,钗派只敢偷偷摸摸行动,勾引宝玉去梨香院,被黛玉用“礼”敲打得没有还嘴之力。

从端午节开始,钗派开始打破“礼”的局限,用歪门邪道,让自己站住“礼”的地步。

比如元春赐给宝玉、宝钗同样的床上用品,貌似以赐婚的方式,让金玉良缘有“礼”可依。

但细究却不是那么回事,宝玉有父母、奶奶,哪里轮到元春一个姐姐赐婚?这本身就打破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规则。

从根上就不正,哪来什么金玉良缘的名正言顺?

但钗派不管这些,脸往兜里一放,开始和黛派分庭抗礼。最终四大家族走向覆灭之路。

所以,古人非常重视端午这一日是有道理的。因为从今天开始,阴邪之气日渐强盛,无论是疾病还是毒虫,都要开始防范,切不可沉浸在阳气正盛的错觉里,最终招致病灾、不利之事!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80味常见中药材,阴阳五行属性归类,一看就懂,对治病很有帮助

我们一提到中医,自然就会少不了中药。我们提到五行,自然想到金木水火土。一般情况下,人们很难将中药和五行联系到一起,可事实上,中药与五行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家想知道吗,那么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它们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吧。

80味药物阴阳五行属性归类简论:

(1)、木性药(阳):有宣发之功,可补肝益肾养心泻脾抑肺。

①、木中木(阳中少阳) 4 桂(肉桂),木中木。辛、甘,热。入肾、脾、膀胱经。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桂心,木中木。辛、甘,热。入肾、脾、膀胱经。味厚燥性,助心阳、交心肾,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桂枝,木中木。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经通脉。羊肝,木中木。甘、苦,性凉。入肝经。补气血、调水道,补肝益肺、明目止咳。

②、木中火(阳中正阳) 1 蜀椒,木中火。辛,温。有小毒。归脾、胃、肾经。温中散寒,驱虫止痛。

③、木中土(少阳中阴) 6 生姜,木中土。辛,温。入肺、脾、胃经。散寒发表,温中止呕,止咳化痰,解毒。干姜,木中土。大辛,大热。入肺、心、脾、胃经。回阳救逆,温中散寒,温肺化饮,温经止血。炮干姜,木中土。平,温。入肺、心、脾、胃经。温中止泻,温经止血。粳米,木中土。甘、苦,平、微寒。入脾、胃、肺经。益气生津,补益脾胃,顾护胃气,培补汗源。阿胶,木中土。甘、平。归肝、肺、肾经。补血止血,滋阴润燥。伏龙肝,木中土。辛,温。归脾、胃经。温中止血,和胃止呕,涩肠止泻。

④、木中金(阳中少阴) 4 细辛,木中金。辛,温。入肺、肾经。祛风散寒,止痛化饮,开窍。山萸肉,木中金。酸、涩,微温。入肝、肾经。补肝益胃,涩精敛汗。矾石,木中金。酸、涩,寒。归脾、大肠、肝经。解毒杀虫,止泻止血,祛痰开窍。细辛根,木中金。辛,温。入肺、肾经。祛风散寒,止痛化饮,开窍。

⑤、木中水(阳中正阴) 2 苦参,木中水。苦,寒。入心、肝、大肠、小肠、胃经。清热燥湿,祛风杀虫。附子,木中水。大辛,大热。有毒。入心、脾、肾经。回阳救逆,补阳益火,温中止痛,散寒燥湿。

(2)、火性药(阳):有温煦之功,可补心益肝养脾泻肺抑肾。

①、火中火(阳中至阳) 2 旋覆花,火中火。苦、辛、咸,微温。入肺、脾、大肠、胃经。消痰降逆,行气下水。鸡心,火中火。咸。入心经。补心安神、镇静神经,治五邪。

②、火中土(至阳中阴) 2 泽泻,火中土。甘、淡,寒。入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泄热。黄饴,火中土。甘、酸,温。归脾、胃、肺经。补中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

③、火中金(阳中太阴) 2 厚朴,火中金。苦、辛,温。入肝、胃、肺、大肠经。行气燥湿,降逆平喘。葶苈子,火中金。苦、辛,大寒。入肺、膀胱经。泻肺平喘,逐饮行水。

④、火中水(阳中至阴) 5 戎盐,火中水。甘、咸,寒。入心、肝、肾、膀胱经。平血热,助水脏,清热利水。栝蒌,火中水。甘,寒。归肺、胃、大肠经。清热化痰,宽胸开结,润肠通便。芒硝,火中水。辛、咸、苦,大寒。入胃、大肠、三焦经。泻热导滞,润燥软坚。硝石,火中水。苦、咸,寒。入心、脾经。利尿泻下,破坚散结。海蛤,火中水。苦、咸,寒。归肺、胃经。清肺化痰,软坚散结。

⑤、火中木(阳中太阳) 4 大黄,火中木。苦,寒。入脾、胃、大肠、心包、肝经。攻积导滞,泻火解毒,逐瘀通经。代赭石,火中木。苦,寒。归肝、胃、心经。平肝潜阳,降逆,止血。葱叶,火中木。辛,热。入胃、肺经。利五脏,清热散寒,发汗通脉,消水祛肿。芥子,火中木。辛,温。入肺、胃经。温中散寒,豁痰利气,通经止痛。

大黄

(3)、土性药(亦阴亦阳):有运化之功,可补脾益肺养心泻肾抑肝。

①、土中土(亦阴亦阳) 2 人参,土中土。甘,微苦,微温。入脾、肺经。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固脱生津,安神。牛脾,土中土。甘、微酸,温。入脾经。补脾健胃,消积除痞。

②、土中金(中之少阴) 4 麦门冬,土中金。甘、微苦,微寒。入心、脾、胃经。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白酨浆,土中金。酸、甘、微苦,微温。入肝、脾、胃、大肠经。清热利咽,泻湿退黄,消肿敛疮。苦酒,土中金。酸、甘、微苦,微温。入肝、脾、胃、大肠经。清热利咽,泻湿退黄,消肿敛疮。酢,土中金。酸、甘、微苦,微温。入肝、脾、胃、大肠经。清热利咽,泻湿退黄,消肿敛疮。

③、土中水(中之至阴) 2 茯苓,土中水。甘、淡,平。入心、肺、肝、膀胱经。淡渗利水,健脾补中。瓜蒂,土中水。苦,寒。有小毒。归胃经。涌吐痰食,祛湿退黄。

茯苓

④、土中木(中之少阳) 5 炙甘草,土中木。甘,平。入心、肺、脾、胃经。补中益气,清热解毒,润肺祛痰,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升麻,土中木。辛、甘、微苦,凉。入肺、脾、胃经。发表透疹,解毒升阳。半夏,土中木。辛,温。有小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甘草,土中木。甘,平。入心、肺、脾、胃经。补中益气,清热解毒,润肺祛痰,缓急止痛,调和诸药。黄芪,土中木。甘,温。入肺、脾经。补中益气,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水消肿。

⑤、土中火(中之至阳) 2 大枣,土中火。甘,微温。归脾、胃经。补中益气,缓和药性。鸡子黄,土中火。甘、平。入心、肾经。滋阴养血,益胃除烦。

大枣

(4)、金性药(阴):有敛固之功,可补肺益肾养脾泻肝抑心。

①、金中金(阴中少阴) 3 五味子,金中金。酸,温。归肺、心、肾经。敛汗止渴,敛肺止渴,涩精止泻,安神明目。胡麻油,金中金。甘,微温。入肝、肾、大肠、小肠经。疗疮滑胎,凉血止痛,生肌解毒,治瘖生发。犬肺,金中金。酸,温。入肺经。温中补肺,止咳降逆,行气下水。

②、金中水(阴中正阴) 3 薯蓣,金中水。甘,平。归肺、脾、肾经。健脾补肺,益肾养阴。王瓜根,金中水。苦,寒。入胃、大肠、心、肺、膀胱经。泻热利水,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益气生津。地榆,金中水。苦、酸,寒。入肝、大肠经。凉血止血,收敛解毒。

③、金中木(阴中少阳) 4 枳实,金中木。苦,微寒。归脾、胃经。破气行积,化痰除痞。牡丹皮,金中木。辛、苦,微寒。入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石膏,金中木。辛、甘,大寒。入肺、胃经。清热泻火,止渴除烦。雄黄,金中木。辛,温。有毒。归肝、胃经。解毒杀虫,祛痰。

枳实

④、金中火(阴中正阳) 3 豉,金中火。甘、辛、微苦,偏凉。归肺、胃经。发汗解表,调中下气,清热除烦,除躁降逆。皂角,金中火。辛、咸,温。入肺、大肠经。祛风痰,开窍闭,除湿毒,消肿,杀虫。咸豉,金中火。甘、辛、微苦,偏凉。归肺、胃经。发汗解表,调中下气,清热除烦,除躁降逆。

⑤、金中土(少阴中阳) 2 芍药,金中土。苦、酸,微寒。归肝、脾经。生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杏仁,金中土。苦、微辛,微温。有小毒。归肺、膀胱经。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芍药

(5)、水性药(阴):有润滋之功,可补肾益肺养肝泻心抑脾。

①、水中水(阴中至阴) 3 地黄,水中水。甘、苦,凉。入心、肝、肾经。滋阴凉血,清热生津。熟地黄,水中水。甘,微温。入肝、肾、脾经。滋肾填髓,补脾益阴,利脉止泻。猪肾,水中水。咸、苦,平。入肾经;滋阴补肾,益气固精,敛汗聪耳,消积利水。

②、水中木(阴中太阳) 9 黄芩,水中木。苦,寒。入肺、心、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栀子,水中木。苦,寒。入心、肝、肺、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薤白,水中木。辛、苦,温。归肺、胃、大肠经。通阳散结,下气行滞。韭叶,水中木。辛、微酸,温。温脾益胃,止泻散冷,助肾补阳,固精暖腰,散瘀逐痰。柴胡,水中木。苦、微辛,凉。入肝、胆、三焦、心包经。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麻黄,水中木。辛、微苦,温。入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知母,水中木。苦、寒。入肾、胃、肺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赤小豆,水中木。甘、酸,平。归脾、心、小肠经。利水消肿,利湿退黄,解毒排脓。葱白,水中木。辛,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③、水中火(阴中至阳) 2 黄连,水中火。苦,寒。入心、肝、胆、脾、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栗子,水中火。咸、甘,温。入脾、肾经。养胃健脾,补肾强筋。

④、水中土(至阴中阳) 1 术,水中土。苦、甘,温。入脾、胃经。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

⑤、水中金(阴中太阴) 3 竹叶,水中金。甘、淡,寒。归心、小肠经。清热除烦,利尿。龙胆草,水中金。苦,寒。入肝、胆、胃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木通,水中金。苦,寒。入心、小肠、肺、膀胱经。清热利水,通经下乳(古称“通草”,今称“木通”;今之“通草”,古称“通脱木”)。

以上,我们简单了解了一下这80种中药材与五行的关系,相信大家对它们又有了新的认识。五行是我们中国人独有的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而中药也是我们中国独有的文化,这两者共通又各自作用,希望我们普及的这些小知识对大家有些帮助。

“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并未失传,书中解释,多年后被小龙女练成

正所谓“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读完金庸十五部武侠作品后,在下发现金老先生当年并非单纯地想写几部武侠作品,他其实暗中在完成一项壮举,他写的是一部自春秋战国而延续到清朝年间的武侠史诗!

为何这么说?各位看官细看,郭靖所学“越女剑”源自春秋战国时期越女阿青传授给越国士兵的剑术影子;郭靖、洪七公所学“降龙十八掌”乃北宋年间萧峰与虚竹共同修订而来,而一灯大师更是段誉的亲孙子;张三丰曾在华山之巅受杨过指点,峨眉派祖师乃郭靖的女儿郭襄;令狐冲所学剑术源自独孤求败,杨过亦是其传人,而武当派张三丰亲笔所写的《太极拳谱》更被日月神教所得;《侠客行》中屡次提及张三丰,《鹿鼎记》里曾提及令狐冲与独孤求败,甚至提到了南宋武林怪杰欧阳锋!

可见金庸十五部作品之间都有联系,它们并非单独的,而是集中在一起,凑成了一部金庸武侠史诗。恰如孔孟虽然已死,但他门的著作却流传到现世,明白这一前提咱们即可来聊一聊金庸笔下的一门绝世神功——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此功与小龙女有极大联系!

这套武功有三个名字,连载版中称为“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功”(参考了释迦牟尼佛出生时的情景故事);三联版中名为“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新修版中则改名为“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个人认为“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这个名字最为响亮,因此这篇文章就用这个名字。

此功需以最上乘内功为根基才能修炼,天山童姥因练错神功,所以每隔数十年便能够返老还童一次,恢复神功需要吸食生物的血液(酷似吸血鬼),小说中无崖子、李秋水应当都有学过部分心法,因此他们也和天山童姥一样容颜不老。自打《天龙八部》这套小说结束以后,这门神功就失去了踪迹,然而通过对《神雕侠侣》中古墓派武功的分析后,在下又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这套神功其实并没有失传,其残卷被林朝英得到,后来小龙女亦练成了其中的奥妙法门,从三个细节入手即可得知真相。

细节一:颠倒内力。据小说记载,这门内功原名“独尊纯阳诀”,在武学中属于至阳绝学,女性为阴,因此不适合女子修炼,天山童姥心高气傲将至阳功法颠倒为至阴,改其名为“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可见这门内功也存在颠倒阴阳内力的法门。

古墓派《玉女心经》中也存在一个特点,可以将阴阳内力互相转换——“玉女心经顺行乃至阴,逆行即为纯阳。这里不是阳转阴,而是“纯阳”转“至阴”,“至阴”便“纯阳”,与“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相似度极高。

细节二:吸血。童姥身体如果不吸收生物血液,那么将面临散功之苦,修为也无法恢复,在《神雕侠侣》中有一个细节,小龙女身受重伤时,杨过曾让她吸食自己的血液,小龙女吸完以后立马有了好转趋势——杨过是补养失血后的疲倦。小龙女服食杨过的鲜血后精神大振,两个时辰后,自知性命算是保住了,睁开眼来,向他微微一笑。各位请注意,小龙女之所以受伤乃是因为修炼《玉女心经》时出了岔子,而她吸完血以后立马精神好转,这一点酷似童姥修炼“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出岔子后要吸收鲜血的表现。

细节三:容颜不老。无崖子、李秋水的容貌都不会老,小说里虚竹第一次见到八九十岁的李秋水时,对他的外貌有过一番评价——虚竹躺在地下,透过她脸上所蒙的白绸,隐隐约约可见到她面貌,只见她似乎四十来岁年纪。她大约年轻了一半岁数,古墓派武学也有这样的作用——小龙女此时已过二十岁,只因她自小在古墓中生长,不见阳光,皮肤娇嫩,【驻颜内功】又高,看来倒似只十六七岁一般。她在与杨过相遇之前,罕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最能伤身损颜,她过两年只如常人一年。若她真能遵师父之教而清心修练,不但百年之寿可期,且到了百岁,体力容颜仍不亚于五十岁之人。

这里所讲的“驻颜内功”极大可能就是“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

结合林朝英的武学特点(古墓派武功招式潇洒,酷似逍遥派武学。林朝英身世离奇,从不提自己的门派来历,酷似逍遥派门人风格),可见当年那套“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并未失传,情况或许如后世的“吸星大法”与“北冥神功”一样,林朝英只得到了一部分残卷,所以小龙女练成了一部分精髓。同时也可以解释为何身为小龙女的徒弟的杨过居然不会这门武功,因为童姥的这门武功适合女子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