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合婚

女人戴嘎乌盒好吗(噶乌盒不能随便戴)

女人戴嘎乌盒好吗(噶乌盒不能随便戴)

民间的八大辟邪“法器”,你一定都见过,排第一的让人意想不到

在很多老人的心里还是带有一些迷信的,认为这世上有鬼神之说,其实这个东西只是一个人的信念而已,你相信它就存在,不相信它一定不存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常会听到一些人说“真是见鬼了”,也会有不少人会去寺庙或者道观里请些“法器”回家镇邪,可见相信这些说法的人还真是不少。

在日常的生活里,可以镇邪的“法器”还不少,小编收集了民间八大辟邪“法器”,今天来跟大家来讲解一下。当然小编不是在这里宣扬迷信,只是针对我国民间的一些风俗来和大家探讨的。其中有几种你一定见过,第一让人意想不到。

第八位大米。在古代的丧葬习俗中,一般会给去世的人带上一把大米,以至于在“路上”不会饿着,这源自于五谷辟邪一说。后来不知道从哪里就传出了大米可以镇鬼魂,尤其是糯米,据说驱邪效果会更好。早年的香港恐怖片把糯米吹的都神话了。

第七位钟馗天师画像。钟馗乃是传说中的抓鬼天师,不管是什么妖魔,都会惧怕他的画像,就好比犯人遇到警察一样。但是,这个画像一定是需要“大师”来画,一般在市场上卖的那种都是没什么用的。

第六位桃木剑。古时候相传桃树枝能避鬼魂,驱妖魔,所以从茅山术中衍生出了桃木剑这个“法器”,在很早的时候桃木剑就成了老百姓家里的镇宅宝物。

第五位狗牙。狗牙可以驱邪的说法在历史上流传已久,据民间故事传说,天狗曾用牙齿咬掉了恶魔的头,所以妖魔见到狗之后就非常害怕。并且狗身上的灵气全部聚集在狗的牙齿上,所以民间就有把狗牙用红绳穿起来挂在脖子上。

第四位五帝钱。在古代,皇帝就是上天之子,具有很旺的福气,每个皇帝都会制造属于自己的铜钱。而我国古代有把铜钱串起来辟邪的风俗,据记载,将古铜钱用红绳串起来,然后系在腰间或者挂在脖子上。这些古铜钱一般都是经过很多人之手的,所以聚集了很多人的元气,可以让脏东西远离自己。特别是哪位皇帝建立了丰功伟业,那么这个朝代的铜钱就更受追捧。

第三位铜镜。在很的法器之中,有不少人说铜镜的辟邪能力是很强的。在古代,古人认为铜镜五行属金、水,非常的克制邪魅。很多百姓人家都在自己家里悬挂明镜,驱散邪魅,就好比传说中的“照妖镜”。

第二位朱砂。朱砂又名丹砂,最早出自于秦始皇时期,经过专家检测,包括秦始皇陵都有朱砂的存在。丹砂有防腐的功效,加之又是红色的,所以古人就认为丹砂有驱鬼辟邪的作用。

第一位一身正气。不管什么时候都是邪不胜正的,这正是凭的一身正气。特别是一个正直的人,那么无论他处于什么地方,他都不会遭到邪物的侵犯。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平日的生活中多积德行善,积累刚正之气。反之,如果做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那么人的身体一定会不舒服,还会引起疾病。

奶奶说佩戴守护佛做个开心享福之女

翡翠开心佛是女生的守护佛~

守护幸福快乐~带来好运

戴佛也寓意着带福戴翡翠开心佛寓意着带来开心快乐

福气满满平平安安

嘎乌盒:一所随身携带的袖珍“房子”,方寸之间的庄严净土

嘎乌是藏语音译,是可随身携带的袖珍佛龛。也叫嘎乌盒。

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冬天的一个清晨,天蒙蒙亮,在通往学校的街旁出现了一群人。他们席地而坐,其中的不少人甚至是席地而卧。从他们不论男女均黝黑发亮的脸庞,以及那种真正意义上的皮袄,可以直观判断出他们是来自草原深处的纯牧民。想来一定是前往甘南等青海以东的地方朝圣,尽管途经城市,依旧是按照草原上的习惯,天色向晚时就地露营。他们一定是昨夜就在这儿的。

我有些好奇地放慢了脚步。就在这时,人群中的一位高大男人起身开始跳起了舞。他行云流水的身姿让我立刻明白学校表演节目时所跳的藏舞不过是一点形式。随着他的舞蹈,人群中几个大小不一的孩子开始笑出了声。跳舞的男子注意到了我,他变换了舞姿:身体倾斜着,同时以倾斜的身体为轴心,开始快速旋转,两条腿交替着作为支点。这是一种高难度的技巧吧?他就这样旋转着接近了我,然后停在我面前,用露出满口白到不能再白的牙向我表示问候。

我发现他胸前挂了好几串饰物。其中一个类似小盒一样的东西,看着眼熟。我过后才想起,这个盒子的形状和我们经常见到的一处石刻佛像的背饰相同。下面是倒梯形,上面是两条弧形朝中间靠拢然后在最中间交汇,上挑形成一个尖。

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嘎乌盒,不过那时候我不知道这叫嘎乌盒,也不知道嘎乌盒的作用。

等后来,我们一位室友有一个在其他学校就读的朋友,是位藏族小伙子,经常来过来玩,大家熟悉起来。有一次他就带着这样一个小盒。我想起几年前的经历,就问他这个叫什么?小伙子只简单说这个叫“嘎乌”,就不愿多说,而且明显表现出不愿进一步交谈的意思。等他走后,我们就问室友,嘎乌是什么?室友回答我们说就是护身符。啊,原来如此。

就因为室友的一句话,我在很长时间错误地将嘎乌理解维护身份的藏语音译。

现在自然知道了嘎乌不是附身符的藏语音译。

嘎乌的作用,通俗说就是袖珍型佛龛,一个可以随身的小房子,一小块存在于我们身上的庄严净土,用来安置随身佩戴的佛像。

嘎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伴随藏传佛教的兴起而兴起,距今已经有千余年的历史。有着虔诚信仰的藏族同胞喜欢将佛像随身携带,以便能随时得到佛菩萨的保佑。同时也是警惕自己奉行诸善,日夜精进。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修行者而言,随身携带佛像,可作为顶礼之用——这也是唐卡(平面佛像)应运而生的原因之一。到了后来,随着泥擦擦佛像的诞生,广大藏族同胞更加喜欢将这种小型的立体佛像随身携带。不过由于藏族同胞认为,将佛像直接和身体接触,是为不敬,所以嘎乌应运而生,这就是嘎乌的缘起。

通常,嘎乌盒里面是佛像,也有藏族同胞会将一些圣物放在嘎乌盒里随身携带。如活佛高僧所赐的甘露丸,或者高僧上师的头发等物,以及写有经咒的护身符等。

千余年以来,嘎乌盒的制作材质包罗万象,通常有金、银、铜、铁、钛等金属,以及木材。在历史时期,还有象牙、犀牛角等为材质的嘎乌盒。嘎乌盒没有严格的尺寸,小则几厘米,大的有十公分左右。通常是依据所供奉的佛像等定制。从形状而言,还有圆形的嘎乌盒。

不同的地区,人们对嘎乌盒的大小各有偏好。根据有关资料,在旧时,西藏贵族还有将嘎乌盒佩戴于头部的习俗,也是彰显身份的标志。

由于嘎乌盒特殊的作用,所以在外部都会装饰以玛瑙、绿松石等,并镌镌(镂空)精美的吉祥物图案和其他纹饰,如十相自在图、金刚杵和左旋海螺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嘎乌盒的制作也越来越含有时代因素,如正面的盖子可采用透明钢化玻璃,而老式的嘎乌盒只在中间留有一定的空间,其余部分不透明,材质和盒子本身相一致。

由于嘎乌盒制作精美,特别是材质精良的老式嘎乌盒,有着一定的收藏价值。近些来年,嘎乌盒出现在民间收藏界。但是由于嘎乌盒是属于个人的珍宝,通常会作为传家宝传给子孙,所以在收藏界流行的老式嘎乌盒并不多见。另一方面,如今在有的地区,嘎乌盒的制作已经完全采用机械加工,甚至空嘎乌盒也可以作为一种工艺品和商品进行流通。

而对于藏族同胞而言,饱含着信仰力量的嘎乌盒,不管是进入收藏界还是成为商品,都有些不以为然,认为这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而若能将嘎乌盒做正途之用,则非常高兴地随喜,这正是信仰的体现。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嘎乌盒里的信仰

“嘎乌”,是藏语的音译,指护身佛的盒子。盒子里一般装有小佛像、印着经文的绸片、舍利子或者甘露丸、由高僧念过经的药丸,以及活佛的头发、衣服的碎片等。作为护身、减小业障和增长修行之用。 其中,以活佛的尸身血水合泥做成的佛像或泥片最珍贵。如果泥片又经活佛念过经,加持过,就更珍贵了。

对于藏族百姓而言,将小佛像或高僧大德加持过的物件装在嘎乌里,是一种宗教行为。出于尊敬的心理,藏族百姓认为直接佩戴佛像是对佛的不尊敬,佛像直接和人的皮肤接触,属于污渎佛像的行为,所以会用嘎乌盒把佛像装起来再佩戴以减小罪过。而且未经主人允许,嘎乌盒是不允许别人随意触摸的。每当遇上重大节庆,便会看到熙熙攘攘的八廓街上,绚丽多彩的藏装,还有各式各样的嘎乌,非常端庄华贵。所以说,一个小小的嘎乌盒,不仅仅只是佛像的载体或容器。更是藏族百姓内心深处最为敬畏的清净地。

佩带嘎乌也极为讲究,男子一般斜挂于左腋与左臂之间,女子则用项链或丝绸带套在颈上悬挂于胸前,四品以上贵族则将嘎乌戴在发髻中作为官位的标志。嘎乌有金、银、铜造等,盒面上多镶嵌有玛瑙、松石,并雕刻有多种吉祥花纹图案,形状大小不一,挂在脖子上,垂在胸前。佩戴嘎乌,一方面有护身的意思,另一方面也有装饰的意思。因此,藏族同胞多在出门时佩戴。

在泰国地区,嘎乌盒的使用也是非常多的。在泰国,佛像多数是用香灰、寺庙泥土、高僧加持物、舍利子、甘露丸等通过研碎再用模具压制成佛像的,称之为“佛牌”,而西藏地区称这种佛像为“擦擦”。由于这样做成的佛像不能遇水的而且比较容易损坏,所以它们就会用嘎乌盒来把佛像装起来佩戴,以起到保护和防水的作用。

而印度、尼泊尔等地佩戴的佛像也会用金、银、铜、锡等金属按照普通佛像的比例经过缩小来做成的佛像,这样也不易直接悬挂,况且金属容易被汗水腐蚀,所以也会用嘎乌盒来把佛像装起来佩戴。

在佩戴嘎乌盒的地区,出于尊敬的心理,有人认为佛像直接和人的皮肤接触,属于污渎佛像的行为,是对佛的不尊敬,所以才会用嘎乌盒来把佛像装起来再佩戴以减小罪过。

后来,藏人们将这种随身嘎乌与唐卡相结合,就有了一种微型唐卡——嘎乌唐卡

藏民们将自己所修持的本尊,由佛画艺人绘制成微型唐卡的形式,装在精致的小盒子(嘎呜盒)里,佩戴于胸前或者是腰间,以便随时随地的进行观想与礼赞。

嘎乌唐卡是用于观修、供奉、设坛、装饰、传法等用途的微型宗教艺术品。其形制较小,便于携带,宗教功能非常丰富,是藏族具有民族代表性的艺术品和宗教用具,反映了藏族人民的审美意趣和宗教归向。

嘎乌唐卡的具相而微和便于携带,使得她被从高僧大德到牧民群众的各类僧俗阶层喜爱、接受,成为修行佛法和供养三宝中必备的用具。从广义上讲,供奉、佩戴嘎乌唐卡是一种藏族特有的信仰习俗,与藏族的其他信仰习俗一样,它的丰富多彩和深刻内涵从根本上体现了宽容博大的佛教精神,一种对一切生物的无限慈悲和怜悯之情,同时又表达着人类追求和谐,宁静善良的美好愿望。

佩戴嘎乌的禁忌:

1.洗澡或者如厕时,必须把嘎乌盒放到干净的地方。

2.如果嘎乌盒的绳子磨损了或者断开了,这时候不要乱想,重新换一根就可以了。

3.除了自己的家人,不要让其他人触摸到自己的嘎乌,以免影响灵气。

4.嘎乌自身近期运势有所影响。最好不要外人去摸、玩弄等。

5.如果自己的嘎乌盒坏了,不能佩戴,不可以随便丢弃掉,必须还给寺庙或者埋到树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