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合婚

点岁灯的由来(点岁灯)

点岁灯的由来(点岁灯)

中秋节的小知识:月饼何时出现?为何要祭月?

中新网北京9月29日电(记者 上官云)“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轮明月,寄托了人们的无限情思。

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孟令法表示,中秋在先秦时代就是一个重要的计时节点,在唐代定型为节日。月饼与月亮外形相似,全家于中秋节一起赏月吃月饼,故月饼也被赋予“团圆”之意。

在漫长的岁月里,建立于月亮崇拜这一原始信仰上的中秋节,习俗不断丰富,其核心主题则是以月圆之兆,期盼团圆,庆祝丰收,寄托思乡之情,融洽亲友邻里关系。

中秋为何称“仲秋”?

中秋亦称“仲秋”,有“月夕” “追月节”“秋节”等称谓。

据中国天文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第二个月,古人常以“孟(伯)、仲、叔、季”排序,故农历八月又称“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为“中秋”。

作为计时标记,其文字记载或可追溯至先秦时代。如《周礼·春官·宗伯》即载:“中秋夜迎寒,亦如之”,而其《天官·冢宰》则言“中秋,献良裘,王乃行羽物”。

可以说,先秦时代的“中秋”尚未形成“节日”,但《周礼》所载表明,上层社会此时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礼物互赠习俗,这为后来中秋节俗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祭月习俗有哪些寓意?

“祭月”作为一种信俗活动,起源于古人的自然崇拜,诸如蟾蜍、玉兔、桂树、嫦娥等信俗象征则是与之对应的想象产物。

相关史籍显示,较为原始的“祭月”活动曾定在干支历的“秋分”之日。作为不同计时方式,秋分的确定要早于中秋节的普及。

随着干支历为夏历取代,又因两节邻近,祭月逐渐融入中秋活动。古人的祭月礼仪复杂且有等级、地域差异,但其目的不外乎祈求福佑、托月追思,表达对阖家团圆、生活美好的期盼。

古人如何祭月?

古代,民间祭月仪式相对简单。

一般来说,人们于中秋之夜在庭院设香案,上安“月神”牌位,并以时令瓜果和糕点为供品,如西瓜、苹果、石榴、葡萄、菱角等,月饼则是必不可少的。

祭月场所布置完毕,主祭随后就位,依据“赞诗”“上香”“奠酒”等顺序祭月。祭毕,全家老少团座一起,叙话家常,饮筵赏月。

随着时代的发展,祭月的娱乐性大大增强,在宋代已有表现。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即载:“中秋节前……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十分热闹。

赏月象征阖家团圆?

赏月是中秋节较为核心的集体活动,大体形成于魏晋时期,兴盛于唐宋。传说赏月习俗与“嫦娥”神话有关,有象征阖家团圆的寓意。

其实,赏月是“祭月”的一种延伸。《礼记·祭法》规定:“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汉郑玄注:“夜明,月坛也。”唐孔颖达疏:“夜明着,祭月坛名也。”

赏月习俗之外,投壶、击鼓传花以及诗文唱和等游戏行为也充实了中秋节的集体活动,如今中秋出游亦成人们的重要选择。

为何要饮桂花酒?

桂花酒在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从屈原《九歌·东皇太一》所写“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即可知道,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在酿饮桂花酒。

中秋节饮桂花酒的习俗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目前尚无定论,但从现存古诗文大可推之于唐或之前,如颜真卿写道:“桂酒牵诗兴,兰釭照客情”,而“吴刚伐桂”神话也常用来解释桂花酒的来历。

桂花本身也是一味中药,俗谓桂花乃百药之长,浸有桂花之酒有开胃醒神、健脾补虚之功效,因言“饮之寿千岁”。在中秋节这一团圆日饮桂花酒,不仅具有强身健体之实效,还有向月神祈求延年益寿之意蕴。

古籍记述了桂花酒的酿造方法。一种是“桂花泡酒”,即将新鲜桂花浸泡于白酒之中;一种是“桂花酿酒”,即将所采桂花同蒸好的糯米一起搅拌酒曲等原料,装缸发酵。

月饼有哪些类型?

吃月饼是当下中秋节最为典型的集体习俗。从神话传说角度看,人们将江浙一带在殷商时用于祭祀闻仲的“太师饼”视为月饼起源,但并无史料支撑。

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卷十六中记“月饼”,同时期的周密亦于《武林旧事》卷六“蒸作从食”中载有“月饼”,因而月饼在宋代即已出现。

后来,月饼逐渐成为一种节令食品,且发展出多种样式,如广式、晋式、京式、苏式等,作为重要时令礼品,对联络亲朋好友间的感情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形状与中秋明月相似,且全家于是日欢聚一堂,赏月食饼,故其被赋予“团圆”之意。

这些习俗包含什么意蕴?

赏月和吃月饼是中秋节的典型习俗,此外,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中亦有相对独特的民俗活动,但其形成并非一蹴即就,而是在相对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得以集体传承。

如潮汕地区流行中秋吃芋头;江西吉安有中秋用稻草烧瓦罐,并浇醋以发香气的习俗,北京一带则有中秋供兔儿爷习俗,后来,“兔儿爷”逐渐演变成特定时节的儿童玩具。

总之,中秋节的节日意蕴包含了“祈福”“感恩”“会亲”“竞技”“娱乐”等多重要素,是人们勘察区域或民族文化个性的重要参照。

中秋节也要赏花灯?

在人们印象中,元宵节要赏花灯,其实在中国的岁时节日中,人们通常把春节、元宵节和中秋节称为“三大灯节”。相较于元宵节,春节和中秋节的“灯”元素就少了很多。

古籍对中秋节“观灯”习俗的记载,较早出现在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中,其卷三《中秋》写道:“此夕浙江放‘一点红’羊皮小水灯数十万盏,浮满水面,烂如繁星,有足观者。”

结合文献与田野调查可知,在中秋节的各种“灯”里,除了柚子灯,还有南瓜灯、桔子灯等,而燃“塔灯”、挂“草灯”、玩“果灯”等则意在驱鬼辟邪。

这些“灯”的制作、使用模式及寓意与元宵节完全不同。它们多以真实的瓜果及建筑材料临时制作,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趋吉避凶,有彰显丰收之意。(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明媓:供面灯文化及仪轨

面灯是吉祥祝福的化身,寓意着是人在当下奉灯始到下次奉灯时止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事业顺利、平安吉祥、诸事顺遂、处世安隐。

传面灯

古印度有解夏、解冬二日供糍粑灯的传统,我国有七月十五和正月十五蒸面灯的风俗,佛法和中国文化巧妙的融合,实属法喜充满之事。

祖先牌前面灯

祖先牌位前的面灯必须有灯,并悬书幡,撤供时念诵真言,祖前燃面灯,撤供后,不介意者可食,介意者施与鱼。

佛前面灯(不燃灯)和佛前面燃灯(食用油)两类,供后可食、可结缘(送福灯)。

佛前供面灯

莲花面灯寓意着团圆和美,和谐美满,点燃荷花面灯,满怀思念已故的人,又或以福佑自己事业有成、在学业上能够一帆风顺。

蒸面灯

莲花灯以荷花为灯底,代表着一种洁身自好、清廉正直的高尚品质,莲花面灯的寓意佛光普照,莲花面灯照亮每个人的心,象征神奇瑰丽的色彩纯真质朴的艺术境界。奉二盏即内外吉祥。奉四盏分别代表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幻,祈求一年四季平安。奉八盏即八方来财无有恶缘。奉十盏即虚空十方慈光普照诸事顺遂吉祥!

佛前面灯·无灯可燃·慈光常照·食者平安

供面灯仪轨,奉国主思想名·诵“福灯如来”圣号九声三拜·长跪云白·三拜·长跪奉忏香礼请诸如来·三拜·维那本师药师弥陀各三称·维那长跪念供灯祈愿文“愿灯器等同三千大千世界,愿灯汁广如周边四海,愿灯芯高如须弥山王,愿灯数每一佛前一亿盏灯,愿灯光照亮由顶直至无间地狱一切幽冥黑暗之处,让三恶道的众生现见光明,得到解脱,往生净土。”·维那举腔唱诵“燃起佛前灯,灭除心头火。愿以大智慧,照破众无明。”·香赞·念诵佛号开始传灯奉灯(传灯时双手平托灯盏平举齐眉,再平放)·普贤行愿品偈颂·主法托法灯到祖先牌前点燃祖师面灯·主法至佛前长跪说三皈法并云白奉仏灯·主法就地一拜起具离坛·维那回向三皈。

正月点灯的由来

在我的家乡陕北,从我记忆起,就有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初六、十五、二十三彻夜点灯(使光源发光)的习俗,以前不通电的时候,家里点的是煤油灯,院子点的是马灯,大概在1987年前后,家里都通了电,就把点煤油灯和马灯换成了灯泡,随着光景的变好,大家都开始在灯泡外再罩个红灯笼,一眼望去各家都是红彤彤的一片~~至于为什么在那几日里电灯,问过不少人,好像没有人能解释的清楚,你们那边有点灯的习俗吗?也是只有那几天点吗?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点灯吗?我在网上找到了以下几种答案:

煤油灯

马灯

一是佛教说,东汉明帝提倡佛教,佛教在正月十五这天,僧人有观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明帝就令土族的庶民都挂灯,从此以后就有了点灯的仪式;二是道教说,即道教的一种祈福方式,通过点灯来求神明赐予吉祥、顺遂、安泰、财富,使通向智慧、光明、财富的彼岸,达到前程明亮,消灾延寿,事业增长,业障尽除的美好寓意;三是广东说,点灯即是添灯,取添丁的谐音,意为人口兴旺。

大红灯笼

你有点灯的更好解释吗?

古镇沧桑话演武:(三)古镇年节风俗 婚俗

卷首语:

历史在前行,社会在发展,生命在传承中延续。社会需要历史,历史需要记忆传承,世界上任何事物总要有记忆传承,春节过年就是一个很好的契合点。

承前启后,去旧迎新,继往开来,这个就是春节过年至今存在的意义。保护挖掘春节过年历史文化,传承千百年来老祖宗留下来的乡土民俗民风,是我们一代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春拜年

过年的习俗,是由中华老祖宗们数千年来敷衍生息,逐步流传,继承下来的一种岁首祈福,岁末庆祝等的习俗。

到了汉武帝刘彻的时候,也就是公元前104年,由司马迁提议,汉武帝颁布“太初历”开始,就将每年的新年定在正月初一。也就是正月初一过大年。

但是春节这个名称却只有百年的历史。是由辛亥革命以后北洋政府总统袁世凯颁布的;将阳历每年的一月一日定为“元旦”,将农历的每年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中国自古以来有句俗话;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尽管各地春节过年习俗不同,但是,大体上是大同小异的。

今将我们小时候(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当地(汾阳老汾州府一带)春节过年习俗来一个点滴回忆。

过年,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文化。汾阳人过年,追求体面、喜欢排场,内涵丰富、形式独特,无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少,他们都会在饮食、穿戴、礼仪等方面精心讲究、细心运作。汾阳人过年,既有其它地域人群所共同沿袭的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许多风俗习惯,也有缘于特殊的历史渊源和地理环境(特别是受州府文化影响),而多年逐步形成的独一无二的乡土特色。

它其实体现的是一种饮食文化、宗教文化、伦理文化,甚至体现的是一种政治文化、精神文化。同时也体现出了当地的文明程度,它包括了上层的和民间的物质取向和意识形态两个方面。究其原因,主要的还是应该与汾阳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历史有关。

尤其是明朝庆成王和永和王,设王府于汾阳,更是把皇家的衣着、饮食、礼仪等讲究以至饮食品种、制作方法带到汾阳,所以直接影响到汾阳民间,继而影响到汾阳人过年的习俗。

当地年节风俗大体上如下:

初一祭天,

初二祭财神,

初三敬祖,

初四拜姻亲,

初五为开市之日,谓之"破五"。

八日"祭星"日,食羊肉馅火烧(饼),俗称"祭星火烧"。

十五日吃元宵。

二十、二十五日为大小添仓,家家设仓官神位,供"添仓饼","素糕"。

二月初一为中和节,家家食对月饺子,为"祭日"。

二月二,"龙抬头",食煎饼,谓之扯龙皮。

四月初八为浴佛日,民间举行集会,家家请客庆祝。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食粽子,饮雄黄酒。

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民间设宴祭祖。

八月十五,家做团圆月饼分而食之,期望家家团圆。

九月九日为重阳节,祭土地神,食重阳花糕。

十月初一,做酒菜祭祖,送寒衣。

十月十五为下元日,家家以丰富食品菜肴上坟祭祖。

冬至,家家食羊肉胡萝卜饺子。

腊月初一,爆炒黄豆;玉米等分而食之,意在消除一切恩怨。

腊八食粥。

二十三吃粞瓜祭灶,使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腊月初一

  春节是中国民间传统,隆重盛大的一个节日,而在我们汾阳演武古镇当地还是最显热闹,红火,最富有特色,历时最长的一个节日,断断续续一直到来年二月二龙抬头吃过煎饼才算过完年。

有当地俗话为证: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

下面是那时候过年的一些风俗遗事。

网图 过年扎牌楼

(一)那年那月过大年;

悠悠岁月,六十来年的时间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但回忆起那时候春节过年的一些童年往事,还是感慨万千,回味无穷。

差不多一个甲子的时间过去了,好多童年往事虽然不是那么记忆犹新,可是每每回忆起来,有些往事还是如昨日般的历历在目,令人难以忘怀。

网络图片 过年

记得那时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大饥荒的时候,大食堂刚刚停办不久,人们就赶上了1961年的春节过年。

吃大食堂每天清汤寡水,饿的人们面黄肌瘦的日子刚刚过去几个月,就到了1961年的春节了。吃大食堂,人们家里什么东西都没有了,大食堂停办以后,人们才逐步置办锅灶,准备柴米油盐酱醋茶,而且,那时候人们普遍没有经济来源。可想而知,那个春节过年是多么的贫穷乏味呀!

记得那年春节过年,生产队给每人发了一斤白面,其余有些红面,玉米面什么的。而且按人头,不论大人小孩每人通通都是发一元钱。人们曾经形象地说;压岁钱。每人一块钱的压岁钱。你说一人一斤白面,一人一块钱,虽然那时候物价便宜,但一块钱能做什么呀!又是春节过年的时节。

记得那时候别的东西非常便宜,但那时候胡萝卜非常之贵,五毛钱一斤。那时候人们曾经形象地说;背上一袋胡萝卜,上北京,到天津,回来还剩两块五。说明了那时候物价的便宜,胡萝卜的昂贵价高。

网络图片 过年年画

年画

再花几毛钱买上几张漂漂亮亮的年画,那简陋的家里边就显得有点富丽堂皇起来了

俗话说:有钱没钱,干干净净过年。尽管人们口袋里没有几个钱,但打扫的干干净净的居膳(居膳土话指卧室念居shuo四声),也是要装饰的漂漂亮亮。有钱讲究,没钱迁就,富有富的活法,穷有穷的过法。

于是,花毛数钱买两张花窗子(花窗子旧时候用我们当地叫做麻纸画下贴在窗户上的一种花花绿绿的纸片),内容一般都是欢乐喜庆,吉祥如意等的图案。例如:年年有鱼,花开富贵等。再花几毛钱买上几张漂漂亮亮的年画贴起来,那简陋的家里边就显得有点富丽堂皇起来了。  1961年的春节过年,好多人家都是过年早上吃上一顿饺子,初二就是杂面或者什么的了,留下一些白面还要预备有客人来招待客人。那可是真正应了那句老话,过年吃饺子,头一回。

  尽管那时候物质贫乏生活贫困,但是那时候的人们对于春节过年还是非常讲究的。腊月二十三,打发灶马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擦抹打扫干干净,二十五买下白菜胡萝卜,二十六集上割下猪羊肉,一直到了除夕夜接神,迎神,大年初一供奉天地君亲师一样不少,讲究还是不小。只不过因为各种物资匮乏,什么都是打迁迁就。

  但虽然是打迁迁就,可是春节过年该讲究的还得讲究,还都得说喜庆吉利的话,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为此我们当地还曾经有一个段子,说的是有一户人家过年的故事:腊月二十九是我们演武镇年前最后一个大集,那户人家要做一些盅盅肉,肉菜都有了,但还缺一些“葱儿、芫荽、姜”。于是打发他小子上集市上去买。他小子是个愣头青,而且脑子有点迟钝,记性不好。他老子就怕他误事,以咐(以咐土话指告诉、叮嘱,叮咐)他那个愣头青小子,要买的是“葱儿、芫荽、姜,葱儿、芫荽、姜”。

随即将钱给了他小子,并且再次告诉他买“葱儿、芫荽、姜”,剩下的钱可以买一些他喜欢吃的东西。

那个愣头青小子早就想逛大集去了。一听到大集上买东西,而且还有富余钱可以买东西吃,不禁高兴地跳起来。接过他“大”(父亲)给的钱就奔出门,一路上蹦蹦跳跳,兴高采烈,而且他也怕忘记了他“大”告诉他要买的东西,因此,他一边蹦蹦跳跳兴高采烈的向大集上奔去,一边口里还念叨着他“大”以咐要买的东西:“葱儿、芫荽、姜”,“葱儿、芫荽、姜”。

口里还念叨着他“大”以咐的要买的东西:“葱儿、芫荽、姜”,“葱儿、芫荽、姜”

但乐极生悲,正当他念叨着“葱儿、芫荽、姜”,“葱儿、芫荽、姜”,蹦蹦跳跳走着的时候,一不小心踩在了路上人们扔下的一片烂白菜帮上,“嗤溜” “啪!”的一下,那个愣头青小子摔倒在地上,手里的钱也不翼而飞了,这一跤摔得不轻也不重。

那个愣头青小子一股饥眯(饥眯土话指聪明,明白,不儍),一个鲤鱼打挺赶紧爬起来,也顾不得拍身上的土,连忙将散落在地上的钱拣了起来,数了一数,还好钱都在,一个也没有丢失。但这一跤摔的那愣头青小子站在那里忘乎了所以,忘记了他“大”告诉买什么东西了。站在那里抓耳挠腮好半天也想不起他“大”以咐买什么东西了。

正当他想回去问一下他“大”买什么东西的时候,突然前面不远处有一个摊位上的老板在大集上兜售他卖的东西:“金金、连子、香(备注1),金金、连子、香,过年祭祖供神仙的金金、连子、香。”

那个愣头青小子正在思考琢磨着他“大”以附买什么的时候,听见老板叫卖过年用的“金金、连子、香”,是否和他“大”以附的过年用的“葱儿、芫荽、姜”相似,一拍脑袋,过年用的,对!就是它,过年用的“金金、连子、香”。

大集上卖的东西:“金金、连子、香

于是,那个愣头青小子兴冲冲地过去买下了过年用的“金金、连子、香”。就这样那个愣头青小子将他“大”以咐买过年做肉用的“葱儿、芫荽、姜”,买成了过年上供用的“金金、连子、香”。

并且将剩下的钱买了一个糖葫芦,高高兴兴地吃着糖葫芦回去交差去了,交差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了。

招财进宝

 而到了除夕夜接回各路神仙后,他老子叮咛孩子们大年初一过年期间要说吉祥喜庆的话,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到了大年初一早上,他那个愣头青儿子,早上起来穿上他母亲给做下的新衣服,穿鞋的时候,鞋是他母亲给他做的三鼻子新布鞋(三鼻子鞋,我们当地那时候普遍穿的一种布鞋,手工纳底,鞋面上有几个鞋鼻子,非常结实,现在都已经绝迹了),一般新布鞋,都是非常紧,穿过来很不好穿,有的人家大多是除夕或者早几天就让孩子们穿上了,为的是将鞋踩开,往后就好穿一些了。

三鼻子新布鞋

但他母亲怕她这个愣头青小子早几天将鞋穿脏了。所以没有早一些给他穿。因此,到了大年初一的早上,他那个愣头青小子穿鞋的时候,偏偏那个愣头青小子还是个急性子,左穿右穿穿不上,火的他“啪,啪,啪”用力踢着炕跟,嘴里还狠狠的骂道;“什么烂鞋,死人大,棺材小,怎么穿也穿不上”。  

听见他说不吉利的话,火的他老子吹胡子瞪眼,但因为大年初一又不好意思发作。又因为这一天他家的火火,有点倒排,他准备监一下烟囱(备注2),但监烟囱要看风向,所以,他老子火的对愣头青小子说道;“往后可再也不敢说不吉利的话了。去,出去看一下今天刮的什么风。”  只见他愣头青小子,穿着新三鼻子布鞋,噔噔噔地跑到院子里,看了看,不见什么动静,看不出有什么风呀!于是,墙角边找了一块半头砖,朝天上一扔,“啪”!半头砖直碌碌地落在地上了,“直风”!

愣头青小子欢快地告诉他老子;直到早几年过年的时候,人们闲聊起来还往往说起这个故事。

年画

故事讲完,再说一下那时候的压岁钱,记得那时候的压岁钱,大多是一两毛钱,就那样孩子们还是非常高兴。过年,一毛钱买上一把鞭炮,一把鞭炮100响,而且,还舍不得一下放了,而是将鞭炮拆开,放到家里,口袋里装上一二十个,放了再拿。有的不响的,还要掰开,地上摆一个有捻子的鞭炮,将掰开的鞭炮对着有捻子的鞭炮,用香火再点着,你听吧!“哧,哧,哧,啪!”的一声。那时候我们孩子们谓之于姑子撵和尚。看一看现在孩子们的压岁钱,那两者简直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再说一下那时候春节过年的水果;记得那时候春节过年,哪有什么新鲜水果,就是普通的苹果,梨都没有,更不要说什么香蕉,橘子等等什么别的水果啦。只有干枣,果子片,杏干,和核桃等。如果有的人家买上一点栗子,那就是非常奢侈的了,孩子们口袋里装上几个,一连几天都舍不得吃,遇到别的小朋友还要拿出来炫耀一下,直到抬(抬当地土话念t ae指藏)的干巴巴了才舍得吃下去。  

尽管那时候春节过年物质生活是相当贫穷乏味的,但那时候的孩子们却是自由快乐的,无拘无束,自得其乐。那时候我们孩子们大多是十岁左右,正是南宋诗人辛弃疾说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时候。记得那时候春节过年那几天,我们孩子们也是无拘无束,玩耍得不亦乐乎。

但有时候又好像是没有家教还是自寻快乐,不知道是哪个孩子心血来潮,我们一帮孩子们,一个个穿的新衣服,手里拿着竹板,装扮成乞丐,要饭的,到了邻居门口,打着竹板,口里还念念有词;“爷爷,奶奶,大伯,大娘,叔叔,婶婶,可怜可怜吧!给上一口吃的吧!”但是邻居们一出来,我们孩子们便一溜黄尘都跑了,一会儿再去另一家,惹得有些邻居们嫌弃。你说,那时候的孩子们是多么任性调皮捣蛋呀!

颩色儿

有时候,我们孩子们也会玩一些耍钱的游戏,就是那时候的颩升神官,或者颩色儿,颠钱等(升神官、颠钱,笔者纪实自转体乡村故事回忆录“草根春秋”文章《儿时赌博》中有详细介绍),但也就是输赢一二分钱的赌博,最多输赢也就是一二毛钱。

升神官图片

古代孩子们玩耍掂钱游戏

总之,1961年的春节是非常贫穷,艰辛的。到了1962年以后,就一年比一年好起来了。几十年的时间一晃而过,每每回想起那时候的过年生活,真是感慨万千,感想颇多。

(备注1)金金,连子,香;那时候祭祖供神仙用的东西,金金是大约有5厘米见方,一种是表面金色的,一种表面是银色的,人们买回来再叠成元宝等形状用来上供。连子就是红、黄、兰、紫、白五色纸,见方三四十厘米左右,也是用来上供的。香就是普通上供的香。

(备注2)监烟囱;我们当地为了火火着的顺畅、火旺,有时候根据风向,将烟囱上的风向砖进行一下调整。

(二)从当地的春节习俗说起:  那时候我们当地对于春节过年有句俗话;“富盼过年,穷怕过年。”

如何说起;从我们那里春节过年的一些民俗风情中就能看出端倪。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开始,到正月二十五老填仓节为止,其中以除夕夜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举行以祭祀神佛、祭祀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的庆祝活动,形成了以祭灶、除尘、贴年画、放鞭炮、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我们当地叫熬年)、送压岁钱、祭神、祭祖、拜年、闹元宵等等许多独具特色的中国民间春节习俗。中国地大物博,各民族众多。而中国有句俗话;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因此,各地的春节习俗也是不尽相同的。

腊月初一 “咬炒”

其实,我们那里的春节习俗从腊月初一就开始了。

腊月初一“咬炒”,“咬炒”就是晌月(我们那里管农历11月为晌月)二十九或者三十日,将黄豆或者玉米在沙鏊里炒出来,预备在腊月初一“咬炒”。

人们为了好吃,在早一天就将黄豆泡发起来,在房屋外边冻上一夜,再用沙鏊炒出来,又香又脆非常好吃。

将当年的新玉米粒晒干,也是在沙鏊上急火炒出来(那时候我们当地农村还没有爆炒花机器),就是香喷喷的爆玉米花了。

关于“咬炒”我们那里有几层意思;一种“咬炒”,指的就是咬贫,咬穷,将一年来的贫,穷通通咬烂,吃到肚子里,期盼来年运气转来,富贵临门。

二一个“咬炒”指的是;咬去疾病,灾难,将一年来的疾病,灾难也是通通咬烂,吃到肚子里,也是期盼来年时来运转,通通顺顺。而且,一直要咬到初七,谓之“咬七不咬八”,咬去贫穷,咬去疾病,咬去灾难。

前两个“咬炒”是人们普遍的期盼,美好的愿望。

而再一个“咬炒”就是有点相反的了。它指的是穷人们一年里最不好过的日子的开始;因为“年关”快到了,以前人们普遍日子不富裕,差不多穷人们都要借钱借债过日月,特别是还要借高利贷。那时候,一到腊月,也就是吃了炒花以后,债主就开始要债了,因此,穷人们的日子就开始不好过了,谓之年关到了。

那时候,我们当地还有一个风俗谚语;“得病的炒花,加病的粥(指腊八粥),要命的粞瓜(指腊月二十三供奉灶马老爷的供品),救命的角儿(我们当地指饺子,这里是指过年的饺子)。”

这个也有几层意思;主要就是以前一到腊月年关将近,债主也就是富人有钱人,就开始向穷人们要债了,因此,穷人们的日子就开始不好过了,也就是得病的“炒花”:到了吃腊八粥的日子,有钱人就加快了要债的步伐,因此就成了穷人们加病的“粥”了;一到了腊月二十三,离过年剩下七八天了,有钱人就更加加紧变本加厉的要债了,因此就更加成了穷人要命的“粞瓜”了;但好像是约定俗成,或者还是潜规则什么的,反正是一到腊月三十吃过“翻身火烧”以后,吃过年的饺子开始以前,不管欠多少钱,有什么原因,都不能再要债了。

这可能是历来人性化的一个规则吧!不管怎么样,你总得让穷人们也过一个平安年吧!谁也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绝,况且,还都是乡里乡亲,明年再说。所以,盼到吃角儿的时候,就可以松一口气了,今年的年关就可以过了。因此这就是“救命的角儿”。

你看吧!多么形象贴切的比喻,真正是耐人寻味,回味无穷。

腊八粥

而这个风俗谚语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针对患疾病的人,特别是患疾病的穷人的一种说法;因为一到腊月“咬炒”时候,一般正是三九,四九的时候,是一年里气候最冷的时候,俗话说;“三九四九,冻死黑狗。”人们普遍感冒患病的比较多,因此是得病的“炒花”;到了吃腊八粥的时候,天气更冷了。

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蛤蟆。”气温更加下降,有病的人如果不注意,贪好吃,吃多了腊八粥,消化不掉,就会加重病情,因此,就成了加病的“粥”;到了腊月二十三,供奉灶马老爷粞瓜的时候,更是到了快过年了,人们更加忙上了。打扫卫生,预备过年的东西,还要给孩子们做新衣服,大部分人们是忙得头昏脑胀,有的甚至是精疲力尽。因此,对于有疾病的人来说,就是到了更加要命的时候;再一个粞瓜是甜的,对于有疾病的人来说,是不可以吃的,如果不注意,就怕对身体不好,因此就是要命的“粞瓜”;不过,熬到过年吃角儿(也就是饺子)的时候,也就又算熬出头了。要债的也不来了,心情也比较好了。过年了,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下来。

只要是一到过年,基本上也就离春天不远了(有时候腊月就立春),阳气上升,地气也开了,春暖花开的日子也快到了,对于患病的人来说,阳气上升,对于疾病是非常好的事情,因此就成了“救命的角儿”了。

总之,不管什么风情民俗,大多是人们盼望美好,期盼幸福的体现。

腊月二十三,打发灶马老爷上了天

 那时候虽然从腊月初一就进了年关,有了年味,但是年味是逐步显现的,我们古镇每年六个大庙会,而且,农历每个月的二,六,九日是赶大集的日子。

你看吧,从腊月初一“咬炒”开始,初二就是赶大集,下来,腊月里还有八个大集,以后的大集就是一个比一个红火,热闹,直到腊月二十二日赶过大集,就是腊月二十三,通常人们说的“小年”,也就是灶马老爷上天的日子了。

从这天以后,飘荡在古镇四周,老街道上,各个农家小院的年味更浓了,人们也更忙碌开了。  从腊月二十二日集,到腊月二十三古镇上到处都有卖粞瓜的,人们不管贫穷富贵,家家户户都要购买一些,供奉灶马爷爷,也就是“祭灶”,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鞭炮齐鸣,打发灶君老爷上天。  

而且我们这里还有一个民谣;“腊月二十三,打发灶马老爷上了天,贡献的粞瓜园又甜,请对玉皇大帝进好言。”

这个习俗也是有几层含义。一个含义是,人们期盼灶马爷爷上天言好事,道吉祥,所以供奉粞瓜,因为粞瓜是甜的,让灶马爷爷吃上一些甜头(是否神仙也有吃人嘴短的说法,不得而知),到了玉皇大帝那里说好话,报平安,期盼来年通通顺顺。

另外还有一个含义,说的是有一些作恶的人,或者是做过一些不人道的事情的人,怕自己做的事情被灶马爷爷上天汇报给玉皇大帝,所以也是供奉粞瓜,因为粞瓜不仅是甜的,还是粘的,粘住灶马爷爷的嘴巴,就不会让玉皇大帝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了。

而且还振振有词;“今年腊月二十三,打发灶马老爷去上天,没有什么好贡献,吃个粞瓜把嘴粘。”

不过不管如何,好多民谣都是反映了人民大众仰恶向上,期盼来年五谷丰登,平安通顺的美好愿望。

二十四擦抹打扫干干净

 那时候,物质虽然不丰富,但富有富的过法,穷有穷的活法,那就是我们当地人们经常说的“穷讲究”。

你看吧!一过腊月二十三“小年”以后,人们打扫厅堂,清洁卫生,割肉,置酒,买菜,添衣。

我们当地的一首民谣说的非常贴切;“腊月二十三,打发灶马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擦抹打扫干干净;二十五买下白菜胡萝卜;二十六集上割回猪羊肉:二十七笊了豆芽洗了足;二十八黑的白的(指馒头,油糕)蒸下两卜落;二十九提上壶壶打下酒(也有说,割下对子写下字);三十门神对子贴到街门;初一打扮起来拜节”。  

民谣说得非常形象贴切。  

说的是过了腊月二十三“小年”以后,过年剩下七八天了,人们一天比一天忙碌上了,打扫厅堂,拆洗被褥,置办年货,加工制作过年的食品,经商做买卖的还要收账,再一个二十三祭灶,打发灶君老爷上天以后,除夕夜才能迎接回来,这一段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记叙(我们当地土语,指百无禁忌),每天都是好日子。

因此,娶媳妇,嫁闺女的格外多,人们谓之于;“赶乱岁”。岁末年终,人们趁着至过年的闲暇这几天,对于平时难得有时间精力操办婚事的人来说,搭一个过年的顺风车,就着给孩子们办了婚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人们都是忙的头昏脑胀,甚至有的是焦头烂额了。

那时候人们大多数不富裕,但花上几毛钱买上几张富丽堂皇的年画一贴,家里顿时亮堂起来了。

题材方面,那时候的年画迷信成分基本上被剔除了,以新人物、新社会风貌为内容的年画涌现出来,成为人民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富丽堂皇色彩明亮的年画

   窗花贴好以后贴年画。年画,其构图丰富,色调艳丽,充满独有的精致与秀美。知名的桃花坞年画是用一版一色的木版套印方法印刷。一幅画要套四五次甚至十几次色,还要经过描金、扫银、敷粉等工序。看着那些纯手工的精细制作,深谙了年画或者说是民间木刻艺术的精妙绝伦。

富丽堂皇色彩明亮的年画

一张张年画如一缕缕春风,使平淡的日子一下子变成了色彩斑斓的样子,也给辛苦奔波一年的人们带来无限希冀。很少有人计较年画的内容细节,在意的是它带来的新气象、新色彩,夸张也好,渲染也罢,反正使每家每户都热气腾腾,喜气洋洋。

因为有了年画,即便春节过去很长时间,喜庆的气氛和快乐的心情仍会长久延续。

年画中的仕女画

年画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内容上喜庆、欢快,色彩对比强烈、鲜艳夺目;格调上则充满浪漫主义及理想主义色彩;题材上繁复纷杂,如富于喜庆色彩的风俗、生活、传统戏曲、小说人物、故事、仕女、婴儿、山水、花鸟、新闻轶事、吉祥图案等。比之其他绘画种类,年画更重视装饰性与娱乐性,并根据其地区的环境特色,又发展出门画、历画、中堂、四扇屏、窗顶、窗旁、炕围、福字灯等样式。

年画在艺术手法上常用谐音寓意形式,如松、鹤、桃、灵芝象征长寿,莲花和鱼寓意连年有余等。在表现历史故事及戏曲题材的年画中,又有单幅画、组画连环画(或称屏画)等样式。年画还强调人物形象俊美、标题吉利,以表达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年画在创作上则密切适应群众需要,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年画中的四扇屏 特别是那些色彩明亮人物俊美的四扇屏年画更是令人喜爱

到了二十九 ,三十上午,男人们孩子们贴对联,花红纸,(花红纸,我们当地的一种叫法,有的地方叫门吊,门挂),花红纸与对联配套贴挂,花花绿绿,内容一般是四个字,国泰民安,岁岁平安,连年有余,富贵满堂等期盼吉祥,富贵,平安,幸福的字样。

过年的传说

旧时春节贴对联

下来还要贴各个神仙牌位,院落上首正中间供桌是供奉玉皇大帝,院落门上是门神,门洞有个堂堂是土地神位,灶台上是灶马老爷神位,堂屋里还有观世音菩萨,财神神位等,而且,还有供奉黄大仙,狐大仙等的牌位。  各个时期的对联,也能够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社会特点,那个时期的对联大多是期盼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幸福祥和,喜庆吉祥的对联,以及辞旧迎新,移风易俗等对联。

贴门神

  贴完了对联等,下来还有还有祖宗牌位,有的大家族还要挂出来家族神轴(我们当地叫神子,指祖宗神位)。

大家族的神位是用巨幅彩绢精制而成,有的还是清朝服饰,顶戴花翎,庄重肃穆。有的是瓜壳小帽,大长辫子。年三十由家族族长挂到墙壁上,初一的那天让同族晚辈瞻仰供奉(原来我们古镇有两三个家族祠堂,可惜,由于天灾人祸等等原因都毁于一旦,至今是荡然无存了)。

家族神轴

家族神轴

那时候过年各种物质是不能与今天同日而语的。尽管物质贫乏,但各方面还是很讲究,要说是就是“穷讲究”。大门,房屋都要贴上春联,插上柏叶,而且,牲口圈,猪羊圈,鸡窝,都有小红纸写的红单联;什么“膘肥体壮”,“六畜兴旺”,“猪羊满圈”,“鸡鸭成群”。连马车上也是贴的“出入平安”,“一日千里”等。就连家里的衣柜上,面缸上都要贴上红纸条。什么“衣裳满柜”,“米面如山”,“财源滚滚”等等。而且,放炭的炭仓上还要贴上“炭积如山”等。总之,都是表达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吉祥等美好愿望。

年画贴好以后女人们开始刮胡萝卜,剁羊肉,制作初一过年吃的饺子馅。我们那里过年大部分是羊肉胡萝卜馅饺子,也有部分是猪肉胡萝卜馅或者猪肉白菜馅的。

贴完所有对联,也就到中午了。年三十,差不多家家户户都要吃“翻身火烧”,也有的早上吃,一般是中午吃。

我们那里“翻身火烧”大部分是羊肉胡萝卜的,选择羊肉的心窝部位,和胡萝卜(我们当地产的黄胡萝卜,特别是三泉镇聂生村产的黄胡萝卜)剁得细细的,用羊尾巴油焙出来,你看吧!一到那个时候,家家户户老远就能闻到香喷喷的羊肉火烧味道。

那个羊肉火烧,真是一咬一口油,真是香喷喷的好吃极了。而且寓意深远,“翻身火烧”,顾名思义,表达人们期盼来年富贵敲门,锦上添花,生活更上一层楼。

年三十下午,一般男人们再将水缸挑满水,帮助女人们整理一下过年的东西,就可以出去逛一逛了。

那时候,也没有电视什么的。无非是左邻右舍邻居家里走一走,唠唠家常,或者是人们聚在一起玩耍赌博,那时候我们那里麻将还没有怎么玩开,基本上就是玩丢骰子(色子),纸牌,押宝,推牌九,掂钱,(前面已有介绍)丢神神锅什么的,大都是小打小闹,主要是那时候人们普遍不富裕,谁口袋里也没有几个小钱,输赢也就是几块钱,顶多特殊的输赢几十块钱。

而且,大多数傍晚还要回来帮助女人们包初一吃的饺子,另外还要接神。

女人们年三十下午还是不得闲,整理准备过年供奉用品,包初一早晨吃的饺子。那时候人们为了喜庆,吉利都要在饺子里包上铜钱,或者钢镚(硬币)期盼吃出铜钱硬币的人,来年财源滚滚,万事如意。

包完饺子还要整理准备一家大小过年穿的衣服,那时候人们衣服都是自己制作,或者缝纫铺里加工,做出来以后,还要自己钉纽扣,那时候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们那里还没有通上电,你看吧!昏暗的煤油灯下,往往是女人们一针一线钉纽扣的身影。  

年三十,孩子们期盼已久的春节就要到了,孩子们都是兴高采烈,有的已经将过年的新衣服都穿上了。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打闹玩耍,不亦乐乎。

最开心的是放鞭炮,那时候放鞭炮那里有像现在这么放鞭炮,一放一大盘,孩子们顶多买上一把,一把一百个,好像是一毛钱到两毛钱吧,就那个还是不能一下子都放了,而是拆开,一个一个放,而且,如果有不响的,还要掰开了,点那个火药放。  

到了晚上,接神,给孩子们压岁钱,吃年夜饭,守岁。这个也是那时候春节过年的重要议程。  接神的时候,在各个神仙牌位的前面点灯,然后,燃放鞭炮,迎接腊月二十三上天述职汇报人间状况的神仙们回到人间。

女人们年三十下午还是不得闲,整理准备过年供奉用品,包初一早晨吃的饺子。

  守岁, 熬年,那个真正是熬。那个时候根本没有现在繁华,富裕,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而且连电还没有,冬天天黑得又早,如果守岁一晚上,十来个小时,昏暗的煤油灯下,现在的人是体会不到那时候人们的煎熬的。

春节守岁

对于守岁有的地方传说是;老人们守岁可以益寿延年,孩子们守岁可以为长辈延年增寿。那时候还没有什么电视收音机的,别的娱乐活动也没有;守岁的时候,煤油灯下,全家大小坐在一起,聊一聊家常话,聊一聊全家一年来的生活以及各方面的情况,谈一谈明年的新打算,这样全家上下齐努力奋斗,还可以促进家庭和睦。

总之,不管怎样,守岁,也是表达了人们期盼幸福,安宁,祥和的一种愿望。

孩子们的压岁钱

那时候令孩子们盼望的就是压岁钱。那时候的压岁钱大部分是一两毛钱,但就是一两毛钱,孩子们也是非常高兴。其实,压岁钱并不是说钱多就好,它主要是象征意义,得到压岁钱,象征孩子们又增加了一岁了,也是人们对于孩子们来年平平安安的期盼。

有的压岁钱是大人们在孩子们拜年的时候当面给与,有的是在孩子们睡觉以后,悄悄的压在孩子们的枕头底下。顾名思义是压睡钱,也是压岁钱。

据说最早的压岁钱记载,出现于汉代,传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祟”与“岁”谐音。因此,压住“岁”,就压住邪“祟”。

其实,汉代那个时候压岁钱也叫压胜钱,或者叫大压胜钱,那个钱,不是市面上流通能买卖东西的货币,而是为了佩戴玩耍专门制作成货币形式的一种辟邪品,比一般铜钱都大。大部分正面铸有各种吉祥语;“年年太平”,“岁岁平安”,“去邪除凶”,“千秋万岁”等,背面是灵符,龙凤,龟蛇,双剑,北斗七星什么。

总之,不管怎么,压岁钱也是千百年来人们表达了对于平安,吉祥,喜庆的一种期盼和愿望。  

那时候我们当地人们有句民谣;“有钱没钱,欢欢喜喜过年”。那时候,尽管人们不富裕,但是,不管丰盛也罢,不管简朴也罢,对于过年,人们还是普遍重视的。因此,对于春节过年人们大都是尽力而为,隆重简朴。

那时候守岁也叫熬年,顾名思义,熬年,熬岁月,何尝不是熬人生岁月的写照。

到了初一,人们鸡鸣即起,首先燃放鞭炮,谓之;“开门炮”

过年放鞭炮

到了初一,人们鸡鸣即起,首先燃放鞭炮,谓之;“开门炮”,鞭炮,也叫炮竹,炮仗,辞旧迎新,驱除邪祟。

古老的时候叫“开门爆竹”,传说,那个时候一到过年,有个叫“年”的怪兽就出来扰乱民间,侵害人们,但是,“年”有个弱点,害怕较大的声音,那个时候,还没有出现火药爆竹这一类,人们想出办法,在“年”怪兽来的时候,点燃竹子,于是,竹竿爆裂开来,发出了“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声音,吓得“年”不知所措,落荒而逃。

后来,慢慢的有了鞭炮,鞭炮的“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声音代替了燃爆竹子的声音。同时也起到了驱赶“年”怪兽的目的。  

放完鞭炮以后开始敬神,供奉玉皇大帝(我们当地叫天地爷爷),观世音菩萨(我们当地叫观音爷爷),财神爷爷,灶马爷爷,门神,土地以及各路神仙。再还有供奉黄大仙,狐大仙的牌位。

点灯上香,供奉花馒,各类果品,烧金元宝,黄表纸等,期盼今年通通顺顺,财源滚滚,万事如意。保佑一家大小平平安安,健康快乐。而且还讲究春节过年一天神仙牌位前的香火不能断,差不多的时候就得接香,点灯。  其次,供奉祖宗牌位,也是点灯上香,供奉各类果品,花馒,烧酒,饺子等。而有的大家族,更是隆重,挂出祖宗神轴(我们当地叫神子)让全家族老小供奉瞻仰祭奠,期盼祖先保佑全家平平安安,一顺百顺。  供奉以后,就开始拜年了,依次,家族长辈,亲戚,邻里。孩子们也可以得到红包,喜钱。

年夜饭

那时候一到过年,当地社首,就要组织闹红火,什么大头娃娃,跑旱船,赛推车,高跷,舞狮子,八音会等等,锣鼓喧天,挨家挨户拜年祈福。每到一家,户主捧出香烟茶水招待闹红火的人们,吹吹打打,热闹一番,户主再付给闹红火的人们一些钱物。那时候一家就是给个十头八块元,或者给上一条香烟。  

那时候,春节期间,村庄里还要制作高大的柏叶牌楼,装扮的花花绿绿,煞是好看。象征着松柏常青,喜庆吉祥。还要制作两个高高的大秋千,供人们春节过年期间玩耍。而且,秋千也是寓意深远,谓之于登高望远。因为玩秋千要站在秋千踏板上用力蹬才能荡起来,用力越大,荡的越高,也就看的越远。  一过初一,新娶的媳妇们就开始走亲戚拜年了,初二拜岳父母,初三,初四依次七大姑八大姨,各个亲戚都要拜到,有的新郎新娘一直到了初七八还闲不下来。每天是鸡鸭鱼肉,吃的新郎新娘都发起愁来了。  初三,我们当地谓之于“鬼节”,“鬼节”一般不出门,家家包饺子,供奉祭奠祖先给他们过节日,表达对祖先的缅怀和感恩。

初四,是供奉财神的日子,专门供奉各路财神,期盼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锦上添花。这一天也是拜姑姑的日子。

初五, 我们当地还有一个风俗,就是初一至初五各家各户都不能打扫卫生,一直到了初五早上,家家户户才开始过年以后的第一次大扫除。初五我们当地谓之“破五”,也是我们当地称之为“送穷日”,于是家家户户将过年几天来的垃圾通通打扫干净,放在一个簸箕里,端到屋外,谓之“送穷”也叫“送穷神”。

正月初六,我们当地称之为“开市日”也就是春节过年期间关门休息了的大大小小店铺门市,在初六这一天,重新开张;谓之;“六六大顺”,这一天也是吃“开市饺子”。

正月初七,是“人日”,也就是人类的生日,从这一天开始,就可以吃家常便饭,过平常的日子了。

正月初八,我们当地称之为“七时爷爷”(七时爷爷,我们当地土语。指七星爷爷,也就是北斗七星。当地土语星星叫时秀,所以七星爷爷叫做七时爷爷)生日,家家户户设坛点灯,供奉北斗七星,主要是供奉饺子,而且,还有歌曰;“七时爷爷吃饺子,吃了饺子保小子”(指保佑孩子),以此期盼各路星宿保佑孩子们健康平安。这一天还要吃“祭星火烧”,祭拜诸位星君,避除不祥。这一天有的人家还会搞一些“放生”活动,将自己家里的鱼,鸟类,或者购买一些小动物放归大自然,也是一种祈福保平安增寿愿望。

正月初九日我们当地是“天地爷爷”生日,也就是玉皇大帝诞生之日,这一天专门隆重供奉玉皇大帝。

初十是“石头”生日,所有石头用具,石磨,石碾子,石碌墩等石头制作的用具禁忌动用,甚至有的还烧香点灯祭拜。

正月十三当地称之为“小人日”,这一天大人小孩都不能使用针线,怕得罪小人,被小人盯上,而且还有谚曰;“初三 十三 二十三,就怕小人瞎隔翻”。

正月十五闹元宵

到了正月十五,又是一个过节的高潮了。吃元宵,闹花灯,闹社火,放烟花,踩高跷,荡秋千,人们扶老携幼,三五成群,走亲访友,游玩踏春,当地称之为“十五十六游百避”。意思是十五十六这两天游玩“百无记叙”(当地土语指百无禁忌),什么也不用讲究。

还有一说;十五、十六这两天郊游踏春,外出游玩可以避祛百病,保佑一年里平安健康。

“十五十六游百避”

  正月二十是当地“小填仓”节,二十五是“老填仓”节。这两个节日基本上是一样,只是“老填仓”节比“小填仓”节要隆重一些。

我们当地有句俗话;“十里习俗不一般”,我国地大物博,而且也有句俗话;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添仓节也是各地习俗不一样。虽然有几个版本,不过也是大同小异。其中,有纪念为民舍命的仓官说;有女娲炼石补天说;谓之“天穿节”。

正月二十是当地“小填仓”节

我们当地填仓这个节日,也是非常讲究。这一天,人们早早起来,各家各户首先添满水缸。其次,有的还要到野外,捡拾柴火,寓意添薪添仓,期盼丰收年年有余。

人们用软糕面捏成鸡,鱼,狗,驼炭毛驴,偷油老鼠,仓官老爷,及包袱,口袋,元宝,还有许多灯瓜瓜。

这一天当地人们用软糕面捏成鸡,鱼,狗,驼炭毛驴,偷油老鼠,仓官老爷,以及包袱,口袋,元宝,还有许多灯瓜瓜,将捏好的灯瓜瓜摆到捏好的鸡,鱼,狗,毛驴,老鼠,仓官老爷以及包袱,口袋,元宝等上面,里面置上线捻子,倒上麻油,到了晚上通通都要点着。

各种动物等都有各自的摆放地方,仓官老爷摆在天窗上,狗摆在大门口,鸡放在鸡窝上,鱼漂在水缸里的水面上,毛驴放在牲口圈,老鼠摆在炕上,包袱摆在衣柜上,口袋摆在面缸上,元宝放在钱柜上。

到了晚上,所有的灯瓜瓜都点上,明明晃晃,星星点点,非常好看,而且各个灯瓜瓜寓意深远,不过大都是纪念仓神,表达了人们期盼仓神保佑家家户户招财进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富贵有余。  

你看吧!一到晚上,孩子们每人手里都把着几炷香,三五成群在大街上跑来跑去,口里反反复复念念有词;“添! 添! 添仓来!金子钱元宝添到恩行(恩行方言指我家行方言念huo或)来,麦子豆豆添到囤囤来,好面(白面)豆面添到瓮瓮来,钱银子添到柜柜来。”也是表达了孩子们期盼家里招财进宝,年年有余的一种祈福心情。  

这一天,有的人家还要用灯瓜瓜,预察这一年的雨水;具体是用糕面捏上十二个灯瓜瓜,各个按月作上记号,摆到蒸笼里,到了约定时间,揭开蒸笼开那个灯瓜瓜里的蒸汽水多,就是代表那个月里雨水多,再根据情况安排今年的农作物种植计划。  老填仓这一天,嫁出去的姑娘,都要回娘家给娘家人祈福添财,表达期盼娘家人这一年里招财进宝,富贵有余。中午吃油炸糕,寓意今年步步登高,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

一般说来,一过老填仓,年就算过完了,当地也曾有句谚语;“一过老填仓,从头受栖惶”。说明了一年的春种秋收又要开始了。

网络图片 二月二龙抬头

 不过,也有的说,过了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年才能算过完,二月初一我们当地风俗是吃对月饺子,回味这一个月里的过年快乐生活。

而二月二又是一个节日,当地谓之;“二月二龙抬头”,是农事节,春耕节。敬龙祈雨,辟邪消灾。也是男性剃头的日子,你看吧!这一天大街小巷的理发铺大部分是人满为患,大人小孩都赶的这一天剃头理发,谓之剃龙头,预示今年一年里有个好的开端。

中午一般都是吃煎饼,煎饼象征龙麟,寓意也是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总之,二月二后地气开,阳气上升,气温回暖,雨水慢慢增多,新的一年里各种春耕生产,农事活动也开始了。

因此说来,那时候(指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中期)我们当地的年味,直到“二月二龙抬头”以后才能够算过完年。

而我们当地还有一句俗话;“好过的时节(指各种节日),难过的日月”。意思是节日再怎么样一年之中也是有数的几天,打迁一下也就过去了,下来以后的漫长岁月才是需要认真计划对付的。

那时候虽然物质生活相当贫乏,人们普遍不富裕,过年的各种商品,是不能与现在同日而语的。但是那时候却是讲究颇多,复杂纷繁,热闹排场。

回忆起来真是令人回味无穷,耐人寻味。不过各种风俗习惯,都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一种精神寄托,美好愿望,以及祈福期盼。

纵观当地春节过年的各种习俗,主要就是体现了中国数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过年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家庭伦理文化等。

同时从腊月初一“咬炒”开始,到二月二“龙抬头”吃煎饼过完年,大部分民俗,都是以吃为主,充分体现了中华数千年来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丰富多彩的春节过年文化。

(三)那年那月闹红火:

欢快的锣鼓敲起来,高亢嘹亮的唢呐吹起来,闹红火的人们扭起来。“快看!快看!闹红火的过来了!闹红火的过来了!”

“啊呀!那不是我家她二姨吗?年纪一大把了还赛推车哩!”(赛推车,当地的一种闹红火形式,赛念shai三声)

“哈!那个扛算盘的好像是咱们村的治安主任!”

“哎!那个坐旱船的漂亮媳妇是谁家的呀?”

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演武古镇春节元宵节期间闹红火的一些个镜头。

闹红火 扭秧歌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经过了吃大食堂以及大饥荒的艰难困苦时刻,经过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四清运动,以及触及人们灵魂的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农村的经济有所发展,人们的生活也有所提高,虽然还谈不上什么富裕,但总可以吃饱穿暖了,人们的精神面貌也相继发生了大的变化。

人!都是有一些欲望的,吃饱穿暖的同时,人们对于精神上的享受也有了进一步的需求,尤其是在这个传统红火热闹的春节过年时候。那时候电视机也没有,人们没有什么别的娱乐形式。于是,春节期间那个传统的闹红火形式就成了当时独特的一种渲染年俗,闹元宵的形式了。

那时候的闹红火大多是传承前人们留下来的一些传统节目,还有人们与时俱进,自编,自导,自演的一些节目,虽然没有什么豪华的舞台背景,没有什么高端的设备,也没有什么华丽的服饰。但它红火,热闹,朴实,自然,虽然有的也有一些重口味,但它只是为了衬托喜庆,欢笑,博人一乐,并不是宣扬什么黄色的东西。

锣鼓喧天八音会等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汾阳围铙 当地叫捣铙

那时候的闹红火是对年俗起到了一种承前启后的连接作用,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立足本地,丰富了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渲染热闹了年节的气氛,使当地的年味更浓,更醇,更喜庆。表演的人都是人们熟悉的人,熟悉的方言俚语,而展现的是当地的一些民俗风情,以及一些当地老百姓生活中发生的故事,这样的闹红火更接地气,而且还有人气。因此,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那些个扭秧歌,赛推车,跑旱船,大头娃娃等以及敲锣打鼓虽然有些俗气,甚至土得掉渣,但它红红火火的场面能够让人们感觉到过年的气息,闹元宵的热闹,让人们感受到这个“年节”过得有滋有味,开开心心,在欢乐热闹中减少一些烦恼和压力,带来一些别样的喜庆。继而将前人们流传下来的那些传统节目传承下去,在乡村这个广阔的大舞台上绽放开来。

同时由于那个闹红火立足当地,贴近乡土文化,传承了当地的一些民俗风情,宣传移风易俗,潜移默化之中,使得老百姓远离赌博和封建迷信,乡村民风为之焕然一新。

闹红火是对乡村年节文化的继承和坚守,它已超越了单纯的娱乐功能,在丰富人们文化生活,渲染年节气氛的同时,作为一种乡村文化符号,也成为了凝聚人们情感,促进乡村文明,推动乡村和谐发展的一种良好载体。

那时候一到过年的时候,我们演武古镇就有一些人自发自愿地组织起来闹红火。不外是传承前人们流传下来的一些节目,扭秧歌,跑旱船、划旱船、赛推车, 大头娃娃,踩高跷,锣鼓喧天八音会等。

扭秧歌;扭秧歌一般都是一些漂亮的大闺女小媳妇,身穿花花绿绿的服饰,描眉画眼,浓妆艳抹,头带插花,手摇扇子,随着锣鼓唢呐的节点,轻盈欢快的扭来扭去。引得旁边观看的人也不由得跟着音乐鼓点及她们的步伐扭来扭去。

扭秧歌

  旱船;旱船起源很早,与祭祀有关。据说2000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而死,每到端午节,人们在江中赛龙船以示纪念。

据《湖广志》记载,云梦县因河浅不能竞舟,便用竹和纸并成龙船,鸣锣击鼓,游行于市。这种活动流传下来,形成了旱船。后来逐渐流传到各地。

据《明皇杂录》,唐代已有山车旱船。宋《武林旧事》等书,则记载了宋时旱船的盛大场面。

旱船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划旱船,一种是跑旱船。

  划旱船时,表演者中有一名“艄公”划桨引船,在前头带路,做出各种各样的划船动作。而乘船者在表演中,往往是走快速碎步,这样能使船身保持平稳的状态前进,犹如在水面上漂动的船那样,颇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

划旱船表演由一位年轻女子立于旱船中,称为“坐船姑娘”, 还有一人饰演小丑,右手拿一把破蒲扇,左手拿一把桨,鼻子被抹上白色的粉,额下夸一个大胡子,在旱船周围来回扇动蒲扇,从而引发观众的笑声。

划“旱船”时,一般使用的伴奏乐器是锣、鼓、钹等打击乐器,也有的地方加上一至两支喷呐伴奏、气氛热烈,情绪活跃,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和民族色彩。其余人在边上敲锣打鼓吹唢呐,旱船便根据节奏的变化进行表演。

  旱船的表演和道具人物都简洁、明快、朴实,生活气息浓厚,是群众特别喜欢的一种民间文艺。

划旱船领航人拿着桨,船队的表演路线全靠他指挥来行进。乘船者不止一只船,三五成群,一线儿排开,与“船公”默契配合,时起时伏,随着“波浪”旋转、颠簸,犹如是水上跑船时的生动画卷。在前进中,要跑出各种平时训练好的套路,起伏波动、生动活泼,吸引着看“红火”的人们。

划旱船

划旱船在表演中,一般是一个艄翁引多只船前进,也有的是双公划一只船前进,这个是划旱船。

另外一种是多船没有“艄公”而由一只船在前边领头前进。这个是跑旱船。

跑旱船在前进中,要跑出各种平时训练好的套路,起伏波动、生动活泼,吸引着看“红火”的人们。

跑旱船

跑旱船

旱船的制作,多用竹、木、秫秸扎成船形骨架,旱船的大小不等,随人意而定。船形骨架的中间用竹竿绑个“井"字架,“井口”既是船舱的部位,也是表演者的部位,顺着船舱的四角竖4根竹竿,为船舱的4个柱子,然后在上面绑制船舱的顶部。有的在船头塑以龙、鹤、鸡、鱼等祥瑞动物形象,船围上的装饰简繁各异,纸扎、彩灯、明镜、彩绸、流苏等,都用来作为美化点缀,精巧华丽、美观大方。船中间留出可容一人站立的空间,表演者居船中,船系其身,然后再着彩服装以假腿、盘在船前,双手扶船,犹如坐在船上。船形下边围着蓝布或白布,上边绘以水纹,遮住表演者的腿脚,即可表演。

划旱船

 坐船姑娘(即表演者)的服饰是古典民间服饰,头部将发盘成大抢头插花即可,她手握船舷,与脚下步法配合,表现船在旋涡和波浪中起伏。

划船老翁是头戴毡帽或草帽圈,身穿老生古装,一般划船老翁的经典扮相是脸部淡彩挂白色长髯口(戏剧里用的胡子),划桨时不停吹胡子,让白胡子飘起来。他做“虎跳”、“旋子”、“扫荡腿”等,以示与风浪搏斗。

“旱船”妙在一个“跑”字, 表演者中有一名“艄公”划桨引船,在前头带路,做出各种各样的划船动作。而乘船者在表演中,往往是走快步,赶碎步,船身起伏平稳前进。 旱船所扮演故事,根据情节而定,装饰也随其内容而定。

  表演内容多为古代戏剧中与船有关的故事,如《打渔杀家》、《许仙游湖》、《秋江》等,现代剧有《小媳妇回娘家》、《运送军粮》、《丰收运粮》等,形态各异,扮相逼真,活泼可爱。

  旱船文化是人类社会共有的文化形象,文化内涵丰富,同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紧密相关,与当地沿袭的历史风俗习惯紧紧相连。它诞生于民间,积聚于民间,作用于民间。

旱船活动时配以腰鼓、推车、彩车、锣鼓队、高跷,大头娃娃等表演形式,那正是异彩纷呈, 红红火火,热闹非凡。

旱船精神充满活力与激情,是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着持久爆发的力量,象征着奋勇争先的意志,象征着团结协作的胸怀,象征着胜不骄败不馁的毅力,象征着灵活配合的智慧。

目的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大吉大利。它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深深地影响着人们,塑造出当地独特的灵魂和人文性格。

划旱船;划旱船是两个人一组,一般是男女搭配。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还真是那个道理。坐旱船的一般往往是一些漂亮的小媳妇,身段优雅,扮相俊美,迈着轻盈盈的小碎步随着音乐的节拍飘来飘去。前面是一个年轻小伙子装扮得老艄公,手握桨板,也是迈着轻巧的步子,随着坐船的步伐节奏而摇来摇去。尤其是那些个坐船的少妇,优美的身段,漂亮的面庞,花花绿绿的服饰,阿娜多姿的舞步,不时地引来观看人群的喝彩叫好声。

你看吧!旱船前面划桨的“艄公”身手矫健、大步前行,后面坐船的 “娘子”扮相俏丽、碎步跟进,身体随着鼓点左右摆动,可不就是一幅活生生的春日行船的幸福图景吗!

而还有一个看点就是旱船旁边那位专事搞怪的丑角,他右手拿把破扇,左手拿把船桨,鼻子抹上白粉,绕着船身跑来跑去、姿态灵活、表情夸张,把观众逗得笑声阵阵。

闹红火 划旱船

有看头的莫过于赛推车;那时候的赛推车就有点重口味了,一般赛推车三个人一组,一般两男一女,一个男的在后面推推车,其中一个半老徐娘浓妆艳抹,穿戴的花花绿绿,两个耳垂上,各挂一个染成红色的棉花团,装扮的妖里妖气,好像以前青楼里的老鸨一样,骚气撩人。在推车里轻盈盈的摇来晃去,还不时的抛眉弄眼。

而推车前边还有一个专门逗人发笑的小丑。曾有几年扮演小丑的是当时第一生产队的王玉才,他是一个赶大马车的,不修边幅,平时就爱喋杂溜平(当地土成语 指瞎说八道),逗人取乐,开人玩笑。因此,赛推车扮演小丑,那正是当地人们俗话说的;瞌睡给了一个枕头。

你看吧!他打扮的獐头鼠目,猥琐不堪,身穿一身皂,手拿一个沉甸甸的木头棒槌,不时的在推车的前后左右挑逗那个坐推车的半老徐娘,插科打诨,有时还专门出乖露丑以引人们发笑。其中,不乏有些动作带点下流做派引起人们的哄笑。

赛推车

而当时赛推车深得人们青睐的还要数原来我们村第一生产队的一个女人,当时也就是四十开外,瘦瘦的身材,可能因为当时家庭条件不太好,显得有点老相,松弛布满皱纹的脸颊,化妆打扮起来,活脱脱一个半老徐娘毛大姑的形象,还真巧了,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就知道人们叫她毛大姑。

毛大姑虽然在节目里表演得惟妙惟肖,甚至有点轻佻,但她在生活中却是善良,厚道,勤俭持家的一个人。

而还有一个吸引人的看点赛大头(shai三声);那时候的那个大头娃娃表演,就有一些重口味儿童不宜了。

大头娃娃表演,我们当地叫作赛大头,两个男人合作,一个人扮男的,一个人扮女的。那时候年龄小,也不太懂他们表演的是什么,内容好像是西厢记里的一段故事吧!张生戏莺莺,具体表演好像是张生与崔莺莺两个人从相识,相恋,相亲,相爱到拜天地,入洞房的一个情节。

扮演男大头娃娃的也就是张生的,是当时第二生产队的一个叫汪富林的,高高的身材,精神矍铄,排行第二,人们也叫他二布林,经常见他是笑眯眯的。扮演女大头娃娃也就是崔莺莺的,是当时第一生产队的王学礼,不太高的身材,显得比较瘦弱,平常不卑不亢,不苟言笑。

他二人身高一高一矮,相得益彰,表演过程惟妙惟肖,那诙谐滑稽的肢体语言,不时的引起人们的哄堂大笑

他二人身高一高一矮,相得益彰,表演过程惟妙惟肖,那诙谐滑稽的肢体语言,不时地引起人们的哄堂大笑。只不过到后来入洞房的表演动作有些太露骨,有些猥琐下流,有点儿儿童不宜了。

看得那些漂亮的大闺女小媳妇们是面红耳赤,尴尬不已。而那些个半老徐娘及男人们中间的老油条们则是哄堂大笑!

汾阳地秧歌

汾阳地秧歌

汾阳地方秧歌

汾阳上世纪初的踩高跷

而那个闹红火闹元宵的队伍中,还有一些人手端一杆大烟枪表演旧社会的老财主,当时的村治安主任温耀友则扛着一个大大的算盘扮演旧社会地主老财的大管家。游行队伍中还有穿的邋里邋遢的旧社会里的农民。也还有戴高帽子装扮成地富反坏右分子,牛鬼蛇神的,也不乏有赌徒的形象等等。

还有一些人手端一杆大烟枪表演

总之是五花八门,杂七杂八,锣鼓喧天,彩旗飘飘,最前面的是学校里的铜鼓洋号,中间还有我们村的两班响器,器乐齐鸣,浩浩荡荡,热闹非凡,招摇过市。

而闹红火的队伍,在大部队南北正街等巡游以后,就轮到去古镇各个机关所在地闹红火了,机关单位闹完了以后,就到老百姓家的院子里,或者门前闹红火。

老百姓也是为了一年的平平安安,通通顺顺,也为了年节的红火热闹而欢迎他们的到来。那时候人们大都是淳朴善良,热情厚道,加之那时候人们闹红火纯粹是为了热闹,再一个还有一些祈福祈平安的意思,对于金钱看的还不是那么重视,况且,那时候的物价便宜,而闹红火的人们也不太讲究什么,到了一家红火热闹一番,当时也就是放上几个二响炮,点上一包鞭炮,砌上一些圪枝茶,给上一条香烟,那时候农村一般两毛钱多的香烟就是凑乎的了,给上一条香烟,也就是个两块多钱,有的或者给上一些自己家烤下的月饼,糖果一类,一般也花不了几个钱。

那时候人们曾形象地说道;一条烟,一包鞭(鞭炮那时候一包鞭炮一百个两毛钱),几块钱就能红火热闹闹半天。

这样的闹红火闹元宵一般每年都要闹好些天。

还有的时候还有一些外村的闹红火的队伍来我们古镇红火热闹一番。他们或者表演地秧歌,或者是踩高跷、八音会什么的,总之是热闹红火。

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闹红火闹元宵的一些杂七杂八,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那闹红火的价码就逐步逐步提高了,从十块钱,二十块钱,五十块钱,到一百块钱,而相继配套的也不一样了,香烟是成百块钱一条,炮也成了二十多响的了,鞭炮也是成了一万响的了。

一年又一年,岁月并不如烟,那时候有的人家闹红火,掏几块钱也是比较困难的,现在闹红火,人们掏一两百块钱可能也是不在话下吧!

虽然人们现在的钱比较多了(相对而言),但随之而来的是物欲横流,人情淡薄了!

不知是否?

(四)春节的尾声——填仓节:

正月二十是我们汾阳当地“小填仓”节,二十五是“老填仓”节。这两个节日基本上是一样,但在我们当地“老填仓”节比“小填仓”节要重视隆重一些。

中国传统节日填仓节

填仓节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来说,填仓节是旧历正月的最后一个节日。如果说“腊八”是春节的序幕,那么“填仓节”就是春节的尾声了。

女娲炼石补天说,谓之“天穿节”

填仓节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宋代就有填仓节的记载了,不过那时的填仓,还有填饱肚腹的说法。

传说该日吃饱喝足,一年都不会挨饿,如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正月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飨竟日,客至苦留,必尽而去,名曰填仓。”

《京岁时纪胜》:“(正月)二十五日为填仓节。”届期,人们或饱食以表示填满了仓,或用灰等围出仓的形状,在其中放些粮食以示仓满,或祭祀仓笼之神,以祈一年粮丰仓满。

填仓节分大小,小填仓在农历正月二十,为祭以祈年丰,亦称“小天仓”、“小添仓”;大填仓则在二十五。

填仓节还有籴米积薪,收贮煤炭,采购日用之需的说法。清朝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说:“京师之民不事耕凿,素少盖藏,日用之需,恒出市易。当此新正节过,仓廪为虚,应复置而实之,故名其曰为填仓。”

当然,填仓节最常见的说法,还是祭祀仓神,以祈求当年五谷丰登,粮食满仓。

填仓节风俗图

填仓节的来由有几个版本。其中,有纪念为民舍命的仓官说;

这个传说它来自于很久很久以前一个的壮烈凄美的故事。那时天下连续三年大旱,粮食颗粒无收,百姓饥寒交迫。官府不但不体恤于民,而且变本加厉征税纳赋。

一位看管官仓的仓官爷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要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便在正月廿这天,假借玉皇旨意,告诉过往百姓,让他们默记在心,互相转告,正月廿五晚上到官仓取粮。当日晚,仓官爷爷开仓放粮,饥民们取走了一囤囤、一仓仓的粮食。仓官爷爷望着空空如也的官仓,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便放火烧仓,最后自己纵身投入火海。人们为纪念这位舍身为民的仓官爷爷,以自己的风俗仪式,祭祀这位不知名的仓官爷爷。

于是,便有了这一年一度的填仓节。

填仓节风俗图

还有女娲炼石补天说,谓之“天穿节”; 很早以前,以正月二十五为“天穿节”,相传这一天为女娲补天日。

女娲氏,采来五色彩石日夜冶炼,正是正月廿五这一天,终于把破裂的天空修补好

据古籍记载,女娲创造天地和人类数年后,发生了颛顼和共工之间的夺位之战。战争非常激烈,最终共工大败。

文献中记载,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柱析,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矣。”

意思是共工战败了,就怒而撞向不周山,结果导致了天塌地陷,天倾地斜,大水随之汹涌而来,淹没了大地村庄,猛兽巨鹰横行扑食难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

这时被称为人类始祖的女娲氏,采来五色彩石日夜冶炼,炼了七七四十九天后,正是正月廿五这一天,终于把破裂的天空修补好。

女娲炼石补天说,谓之“天穿节”

女娲氏又斩断巨龟的四条腿,用来支撑天的四方,并且杀死猛兽巨鹰,治退洪水,使百姓安居乐业。

汉代《淮南子》中就有“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水”的记载。

为了纪念女娲氏,人们就在正月廿五这天吃烙饼、煎饼,并要用红丝线系饼投在房屋顶上,谓之“补天穿”。

苏轼曾有:“一枚煎饼补天穿”的诗句,故正月廿五又称为“天穿节”、“天仓节”。说明这个节日由来已久。

关于这个节日,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节日时间有所不同,节俗也不一样。

清人俞正燮《癸巳存麓》记载:“《拾遗记》曰,江东俗正月二十四日为天穿。……池阳以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缕系饼投屋上,谓之补天。”又载“《荆楚岁时记》曰,江南俗正月三十日为补天日,以红丝缕系煎饼置屋上,谓之补天穿。

填仓节风俗图

而西汉名将战神韩信也与填仓节有关,据清韶公的《燕京旧俗志》记载:“相传仓神为西汉开国元勋韩信,俗称之曰韩王爷。”

仓神又称廒神、苍王、仓官,最早的仓神是天上的仓星,后来慢慢的被人格化,因韩信在历史上知名度比较高,他曾做过管粮的小官,功高盖世,却惨遭杀害,后人出于对他的悲惨遭遇的同情,而把他奉为仓神和粮行的祖师爷。

而还有一种传说;祭“仓神” ;填仓节这天,粮商米贩都要祭“仓神”。仓神就是老鼠,号为“大耗星君”,《东京旧俗志》说它“掌管仓中之耗子”。

填仓节风俗图 老鼠嫁女

老鼠在北方被称为“耗子”是从五代的后唐(923-936)开始的。

当时的租庸使(即财政大臣)孔谦,常巧立名目搜刮百姓,种种苛捐杂税之外还要设“附加税”,“附加税”之外又加“雀鼠耗”。

比如丝棉绸麻每缴纳十两加耗半两,粮食每石加耗二升,强制人们支付仓库中雀鼠损耗的亏空。由此,北方俗称老鼠为“耗子”。

人们对官场上的耗子和仓库里的耗子深恶痛绝而又无可奈何,只能在填仓节时祈求仓神关照,让粮米满仓,别让老鼠“耗”得太多。

剪纸 填仓节风俗图 老鼠嫁女

填仓节是老鼠嫁女的日子,老鼠嫁女一向是中国民间年画或剪纸的传统题材,鼠新郎、鼠新娘以及鼠傧相、宾客等等一如人间的场面,虽然无不尖嘴细腿,却都穿红衫着绿裤,摇摇摆摆,结队成行,隆重而滑稽。

填仓节 民俗节日

我国地大物博,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当地也有句俗话;“十里习俗不一般”。

因此,填仓节习俗也是各地不一样。虽然有几个版本,不过也是大同小异。

第一种传统民俗是这一天要吃饱喝足,这样一年都不会挨饿,会很顺心。实际是以酒食饱腹为填仓,北方主要吃饺子或合子,吃饺子为“填仓”,吃合子叫“盖仓”,以期新年收成好。

第二种传统民俗是在这一天要蓄米积薪,收贮煤炭,把这叫做“填仓”。实际是提醒人们,居家过日子实属不易,要时时注意积攒过日子的必需之物,不要过了今天不顾明天。这正是中国人特有的勤俭节约的美德。

这一天要蓄米积薪,收贮煤炭,把这叫做“填仓”

第三种传统民俗流传于农户,这一天把少许灰撒在场院的地上,画成粮囤的形状,在其中放少许谷物,象征围仓,同时,在谷物上压住石头,称为打囤,这是一种企盼丰收的仪式,叫做“填仓”。

把少许灰撒在场院的地上,画成粮囤的形状,在其中放少许谷物,象征围仓,

填仓节讲究喜进厌出,这一天,囤里要添粮,缸里要添水,门口放些煤炭以镇宅,以便求得一年顺当富足。农民也忌在此日卖粮食,但是粮店却喜欢在这一天收购粮食,为的是讨个喜兆。至今,一些上年纪的城市居民,仍习惯在填仓日购米买面。

网络图片 正月二十是当地“小填仓”节

我们当地填仓这个节日,也是非常讲究。这一天,人们早早起来,各家各户首先添满水缸。其次,有的还要到野外,捡拾柴火,寓意添薪添仓,期盼丰收年年有余。

人们用软糕面捏成鸡,鱼,狗,驼炭毛驴,偷油老鼠,仓官老爷,及包袱,口袋,元宝,还有许多灯瓜瓜。

这一天当地人们用软糕面捏成鸡,鱼,狗,驼炭毛驴,偷油老鼠,仓官老爷,以及包袱,口袋,元宝,还有许多灯瓜瓜,将捏好的灯瓜瓜摆到捏好的鸡,鱼,狗,驼炭毛驴,老鼠,仓官老爷以及包袱,口袋,元宝等上面, 灯瓜瓜盛麻油,棉花做捻子。

各种动物等都有各自的摆放地方,仓官老爷摆在天窗上,狗摆在大门口,鸡放在鸡窝上,鱼漂在水缸里的水面上,毛驴放在牲口圈,老鼠摆在炕上,包袱摆在衣柜上,口袋摆在面缸上,元宝放在钱柜上,到晚上点燃祭祀。

到了晚上,所有的灯瓜瓜都点上,你看吧!屋子里,院子里,明明晃晃,星星点点,香火缭绕,十分壮观,非常好看。

明明晃晃,星星点点,香火缭绕,十分壮观,非常好看。

有民谣云:"点遍灯,烧遍香,家家粮食填满仓。"

而且各个灯瓜瓜都有它的寓意;狗摆在大门口表示狗看门;鸡放在鸡窝上表示鸡下蛋;鱼漂在水缸里的水面上表示年年有鱼;毛驴放在牲口圈表示六畜兴旺;老鼠摆在炕上表示老鼠嫁女;包袱摆在衣柜上表示衣服满柜;口袋摆在面缸上表示粮食满仓;元宝放在钱柜上表示招财进宝。

不过大都是为了纪念仓神,表达了人们期盼仓神保佑家家户户招财进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富贵有余。  

那时候到了晚上,孩子们每人手里都把着几炷香,三五成群在大街上跑来跑去,口里反反复复念念有词;“添! 添! 添仓来!

金子钱元宝添到恩行(恩行方言指我家,行 方言念huo)来,

麦子豆豆添到囤囤来,

好面(白面)豆面添到瓮瓮来,

银子元宝添到柜柜来。”

而且孩子们稚嫩的声音高高低低,抑扬顿挫,悦耳动听。这个童谣切实表达了孩子们期盼家里招财进宝,年年有余的一种祈福心情。

表达了孩子们期盼家里招财进宝,年年有余的一种祈福心情

这一天,好多人家还要用灯瓜瓜,预测这一年的雨水;具体是用糕面捏上十二个灯瓜瓜,各个按月作上记号,摆到蒸笼里,到了约定时间,揭开蒸笼看那个灯瓜瓜里的蒸汽水多,就是代表那个月里雨水多,再根据那种庄稼在哪个月需雨水最多来推断这一年收什么, 再根据情况安排今年的农作物种植计划。

灯瓜瓜,预测这一年的雨水

当地填仓节还有一个忌讳,那便是“禁止外借”,指的是自己既不能在当天向人借东西,他人向你借东西也要拒绝,因为天仓节的寓意是积攒储存,不是散出外借。

老填仓这一天,嫁出去的姑娘,都要回娘家给全家人祈福添财,表达期盼全家人这一年里招财进宝,富贵有余。

如今,添仓节的祭祀活动早已淡薄了,有些地方甚至已经销声匿迹了,但仍保留了吃糕的习俗,只不过吃素糕变为吃油炸糕了。

我们当地一般中午大多数吃油炸糕,“糕”谐音“高”,有生活步步高吉庆之意;寓意今年步步登高,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

填仓节,其实更多的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

填仓节,其实更多的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肚子是人的食府之仓,吃饱了,喝足了,力气足了,精神气儿好了,心气儿也就高了。

一般说来,一过老填仓,年就算过完了,当地也曾有句谚语;“一过老填仓,从头受栖惶”。

说明了一年的春种秋收又要开始了, 一切工作就要步入正轨了。

让我们铆足干劲,努力拼搏,在新的一年里粮满仓,钱满柜,步步登高,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

(五)年的余波——二月二龙抬头:

鲁迅在《祝福》里曾说:“旧年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这确实道出了人们对春节的重视。过年的习俗,大抵源于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忙了一年的人们到了这农闲时刻,大多的休闲、娱乐、祭祀活动都集中在岁末年初了。

鲁迅先生

旧时没有现代社会的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享受,而农历年正处在农闲时刻,所以过得隆重而又绵长。

红红火火,吃吃喝喝,忙碌了一个月,出了正月,就算基本过了年,但还有一点余波,那就是“二月二、龙抬头”, 过了“二月二、龙抬头”,这样才算真正过完了旧历之年。

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它是一个节气点。“二月二”在农耕文化中,标志着阳气自地底而出,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

二月初二是一个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旧时有的地方称土地诞辰。传说是土地神生日,称“土地诞”。土地神主管风调雨顺、人畜平安,因而受到人们的敬仰。

二月二“龙抬头”是指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到处生机勃勃。

龙抬头风调雨顺,人抬头五福临门,自古以来人们都将二月二龙抬头作为一个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因此理所当然有很多风俗以及“规矩”。

农历“二月初二”其实是一个祭祀龙的节日。中国民间传说,每逢这天,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

二月初二龙抬头

有的地方这天又叫“春龙节”。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龙,鳞中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这大概就是“春龙节”习俗的最早记载。

旧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名人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春雨贵如油",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我国北方广泛地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同时,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蠢动,疫病易生,人们祈望龙抬头出来镇住毒虫。青龙节二月初二日,俗称青龙节。青龙节的渊源,与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有关。惊蛰过后,大地复苏,阳气上升。民谚就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俗话讲:“惊蛰过,百虫苏。”青龙节里,中国民间流行着许多驱毒的活动。早上,人们起床时,忌说“起”字,恐怕一切毒虫也应声而起。北方民俗喜煮蔓菁汤,遍洒屋内墙缝、墙角,炕席底、床下,谓之“禁百虫”。也有的集合村民,抬着神像,到各家门首,向院内洒米汤,意喻将瘟疫禳而散之。人家用石灰在厕所及门前围上一条线,称作除瘟。也有的用豆、麦面搓成灯捻形式,埋在土中,称之为“薰蚰蜒”。

从科学角度看,农历二月初二还是“惊蛰”前后,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农民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了。所以,古时把“二月二”又叫做“上二日”。因此,盛行于中国民间的春龙节,在古时又称“春耕节”。据说,这一天如果还没有醒的话,那轰轰隆隆的雷声就要来呼唤它了。

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有众多的中国节日食俗活动。大家食油煎年糕,称“撑腰糕”,以示即将开始农事,需强健身体之意。据《古禾杂识》记载:“二月二日土地生日,俗食油熯年糕,谓之‘撑腰’。是日乡间下瓜茄诸菜种。庙中或醵钱奏乐一天,晚放花爆。”

这天摊煎饼和吃炒豆的人最多。中国民间认为,这天是东海龙王的生日,煎饼是龙王的胎衣。吃煎饼,是为龙王嚼灾,扔煎饼,是为了掩埋龙王的胎衣。

而农历二月二吃炒豆风俗的形成,据说和一则民间传说有关。相传武则天夺唐室江山以后,改国号为周,自称周武皇帝。天上玉帝知道后大发雷霆,命太白金星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

这一下可苦了天下百姓,人们怨声载道,不禁失声痛哭。司管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遭难,喝足天河水,喷洒人间,拯救万民。玉帝得知此事,将玉龙打下了凡界,压在山下,并立石碑一通,上写:“玉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百姓为救玉龙,想尽了办法。这年的农历二月二,人们发现玉米和黄豆都是金黄闪亮,很像金豆。如将豆一炒,不就是金豆开花了吗?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各家各户都炒了许多玉米和黄豆,有的供到院里,有的端到玉龙身边。镇压玉龙的大山是太白金星的拂尘,这天,太白金星发现天下金黄一片,以为金豆开花了,便收了拂尘。玉龙这才腾空而起,回到了天上。此时,正是春雨贵似油的季节,玉龙不顾玉帝禁令,又“哗哗”下起雨来。此后,中国民间便形成了习惯,每到农历二月初二,人们都有要炒玉米、炒黄豆等。

同时在二月二这天,民间还有个剃头的习俗。因为从春节前的腊月二十七到正月一个月,大家为了欢度节日,都不会剃头。二月二正是龙抬头的日子,人们头发长了,需要理发。北方这天要给少儿剃头,少儿生来来的时候,或全发,或部分留着胎毛,等待长到六岁或九岁的时候,再二月初二这天,请舅舅把那撮头发剪下来,然后,亲戚朋友什么的都来祝贺。龙抬头这天剃头理发,寓意会有好运。

二月二 龙抬头 男人都要剃头

在一些地区,还有一个很重大的民俗事项——打粮食囤。每到“二月二”的前天晚上,人们总要把院子里的地仔细扫一遍,因为明天要“围粮囤”。二月二当天刚亮,家里的男子会拿一点烧柴后的青灰,在地上画上很大一个圆圈,在圆圈的中间,用瓦片盖上几粒麦子或大豆等,寓意农作物丰收。这个民俗一般会由家里男性来做。那时候,家中院子里打了很多粮食囤,有时候,还嫌不多,也会在胡同里打上一些。在围粮囤时还会唱:“二月二,龙抬头,大囤小囤往外流。”根据院落大小,这样的粮囤要围二、三个,这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期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财源滚滚。

有的地方在二月二这天,男人要去水井里挑水时,不能直接将水桶放进去,需要拿一个小火柴棒或者土坷垃,先往井里投一下。意思是,提醒一下井里的龙,“今天你抬头,我怕桶直接放进去,会磕着你的头,怕你疼。”

做完这一切,才能烧火做饭。二月二节日时,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二月二,炒料豆,去病又长寿。”这是老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也是每个人儿时的幸福记忆。炒料豆的原料主要为黄豆,也有人用青豆、玉米炒。

到了二月二当天傍晚,乡村里,一群群的孩子们,会拿着瓦片,哥哥领着弟弟,姐姐领着妹妹,唱着歌,祈福和祈盼美好。因为二月二之后,离惊蛰这个节气很近,一些虫子就开始出来,孩子们担心被蜇,便会说“拍,拍,拍瓦了,蝎子出来没爪了。”这句话说完,孩童身后跟着的年龄很小的小妹妹便开心极了,“以后,蝎子都不会蜇俺了。”

这个民俗一般会持续一两个小时,等到天快黑尽时,家家户户才把孩子们领回家。

(六)那时候春节玩耍的两种古老游戏——打秋千 跌敝游:

时光回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那时候春节的前十几天, 村庄里就已经热闹忙活起来了,人们忙着置办过年的东西,打扫房屋,女人们则给孩子们置办过年穿的新衣服。

而一些人则忙着准备器材搭秋千(秋千我们当地叫做游车,但车不念车,土话叫起qi,游起qi。荡秋千我们叫打游起qi)。

欧阳修一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说不尽的柔肠百转,想不到秋千也能被寄予这样婉转的情怀。其实不仅是欧阳修,很多诗人都曾在诗中写过秋千这样的题材,由此不禁让人产生联想,在古代,秋千是怎样的一种娱乐项目?

秋千的起源可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老祖先们为了谋生,需要上树采摘野果或猎取野兽。在攀缘和奔跑中,他们往往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或跨越沟涧,这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

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摇荡摆动,上树或跨越沟涧,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

传说为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开始仅是一根绳子,双手抓绳而荡。后来,齐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带入中原。至汉武帝时,宫中以“千秋”为祝寿之词,取“千秋万寿”之意,以后为避忌讳,将“千秋”两字倒转为“秋千”。

以后逐渐演化成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到了唐宋时代,秋千成为专供妇女玩耍的游戏,以练习轻捷、矫健。

至于后来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春秋时期在中国北方就有了。

《艺文类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当时拴秋千的绳索为结实起见,通常多以兽皮制成,故秋千两字繁写均以“革”字为偏旁,千字还带走字,意思是揪着皮绳而迁移。

秋千古文

汉武帝时宫中盛行荡秋千;唐人高无际《汉武帝后庭秋千赋》云:“秋千者,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荡秋千在当时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荡秋千,日后主要为宫中、闺中女子的游戏或传统节日广场狂欢内容

古人荡秋千

唐代宫廷把荡秋千称为“半仙戏”,五代王仁裕在其笔记《开元天宝遗事》中说:“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市民因而呼之。”

宋代出现了“水秋千”。据南宋吴自牧《梦粱录》等书的记载,不管是在北宋都城汴梁的金明池,还是在南宋都城临安的西湖、钱塘江,都举行过这种杂技表演。每逢夏季举行水秋千表演时,上自皇帝妃子、王公大臣,下至庶民百姓,竞相观看。表演之前,先在水中置两艘雕画精美的大船,船头竖起高高的秋千架。

表演时,船上鼓声大作,船尾上杂耍艺人先耍练上竿,然后表演者按次序登上秋千,奋力悠来荡去。当秋千悠到和秋千架的横梁相平之时,他们双手脱绳,借秋千回荡之力跃入空中,在空中翻个跟斗,然后投身入水。因表演者姿势各异,看上去惊险优美而又变化无穷。“水秋千”类似现代跳水运动,是宋代杂技的新发展,在中国杂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颇有影响。

古人荡秋千

唐宋之后,荡秋千习俗普及全国,盛况空前。

《古今艺术图》上说:“此(荡秋千)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敏捷)者。”(见清翟灏《通俗编》卷三一)山戎是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属地在北京市及其周围地区,秋千原是其进行军事训练的工具。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带兵打败山戎后,将其国土划归燕国,秋千也随之向南流传,后来逐渐演变成游戏的用具。

秋千是一种体育娱乐运动。因其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很快在各地流行起来。

汉代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习俗活动并流传。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种现代体育项目的兴起,秋千运动除在少数地区仍广为流行外,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已成为儿童的专项活动。1986年2月,国家体委制订了《秋千竞赛规则》(草案),同年,秋千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到1999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秋千已发展为包括6个单项的较大项目。

秋千运动不仅是一项精彩的竞赛运动,更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培养勇敢精神。同时,它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健康发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那时候每年过年元宵节期间,基本上是正月期间, 我们那里的人们都有荡秋千的习惯。一过腊月二十,人们就开始在村街口开阔处和自家院内搭起高低不同的秋千架。

那个秋千差不多有十几米高。据了解,制作秋千都是本村的那些能工巧匠们利用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用具,采用木头嫁接术等制作而成。其绑扎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所用器具多取材于农具,绑扎过程分为定地形、挖坑、摆形、扎绳、起架、固定等环节, 总之是要结实牢靠,安全第一。

搭秋千

搭秋千是一个累活、技术活, 一般都是一些胆大、心细、麻利、壮实的男人们去制作。他们首先将两根笔直粗壮的松木杆深深的埋到挑选好的地方,一般是在村街口开阔处的道路两边。在两根木桩的顶端架上一根横木,成为横梁,再将横梁牢牢地固定结实,在横梁上再套上两个那时候农村家家户户离不了的笼兜上用的笼兕(笼兕si指笼兜提梁),将秋千的绳子牢牢地捆绑固定在笼兕上,绳子下面再固定一块大约一米多长、七八寸宽的木板,就是秋千的踏板。 这样,一个秋千便矗立在蓝天白云下了。

一个秋千便矗立在蓝天白云下了

据有经验的人说,立那个秋千必须要捆绑牢靠,绑扎牢固一个是安全,再一个是晃动起来时起伏感强,这样秋千很容易荡高。

那时候电视机还没有,人们过年玩耍的东西也不是太多。所以,那时候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

而在好些个秋千中,就数我们演武村庄后街上和南演武那里的两个高大秋千红火热闹,从早到晚,人来不断,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荡秋千的人们站在上面悠荡时,绝对惊险刺激。

好些年轻人从秋千搭成到正月尽,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以后就农忙开始了),基本上每天都要荡一阵子,其中十四、十五两天是高潮,荡秋千的人们站在上面悠荡时,绝对惊险刺激。

荡秋千可以使人心旷神怡,锻炼身体和意志。无疑,这是一种有益的民间体育游艺活动。一些地方的群众认为,荡秋千能祛除疾病。这也许就是荡秋千能世代相传、经久不衰的原因。连那些不会走路的孩子和年过古稀的老人,也要在别人的扶持下荡上几下。

年过古稀的老人,也要在别人的扶持下荡上几下

青少年男女和壮年人就更不用说了。

荡秋千的形式有多种,有单人荡、双人荡;有立荡,也有坐荡。荡秋千时双手紧握绳索,两脚踩稳踏板,先叫一个力气大、跑得快的人送秋千。当他双手抓着秋千绳一阵猛跑,将你送到一定高度后,猛一松手,同时很快跑开,秋千便在空中急速地摆动起来。

荡秋千是一种体能与心智的展现,光靠蛮力不行,还得使巧劲儿。每当秋千摆到最高处即将下落的一瞬间,荡秋千的人就会猛地做出下蹲姿势,顺着秋千摆动的方向使劲一蹬,秋千便在空中划出一条长长的弧线。随着秋千的来回摆动,荡秋千的人也越发兴致高涨,将全身的劲儿都用在两只脚上,起劲儿地、一次又一次地蹬踏板。

将全身的劲儿都用在两只脚上,起劲儿地、一次又一次地蹬踏板。

秋千越来越高,人们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加油声、吆喝声、嬉笑逗骂,应有尽有,笑声和着秋千的摆动,将场上的气氛不断推向高潮。

若是双人荡秋千,一般都是相向而立,而且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才会越荡越高。如果你用劲他不用劲,或者两人用力方向不一致,秋千就飞不起来,只能在低空摆动;假如你不会荡,那就干脆不要用劲,让伙伴带着你在空中飘荡好了。

若是遇到荡秋千高手,那就更有看头了,他们往往会把秋千荡得与横梁相平,身体顷刻变成天地间的一条平行线。

每当这时候,场上就少了些喧哗,多了些紧张,有的人甚至屏住呼吸,眼睛紧紧盯着秋千上的人,生怕出现什么闪失。直到秋千摆得越来越低,速度越来越慢,人们才恢复了先前的欢笑,场上的气氛开始重新活跃起来。

他们往往会把秋千荡得与横梁相平,身体顷刻变成天地间的一条平行线。

荡秋千还成了村民年复一年、传承民间的游乐活动

记得那时候,我们村有一个姓王的青年,中等的个子,瘦瘦的,一说起荡秋千,他两眼放光,行话就滔滔不绝。只要他站在秋千旁,不用去争,就有人说:“咱先叫‘秋千高手’荡一个,饱饱眼福,咋样?”

立即就会有人回应:“好!”那个年轻人也不客气,抓住大绳用力一拉,两只脚轻飘飘地就站在了吊板上。

他摆出一个弓形,双腿用力向前,秋千慢慢启动,越起越高。每要下落时,便把大绳往两边一放,用力一蹲,形成回力加速运动。当秋千到达顶峰时,便用力前驱,整个身体迅速下落、猛然回升,那架势酷似《西游记》里神兵天将般威武。

只听到“呼”的一下上去了,“呼”的一下又下来了,来来回回。他身轻如燕,就几个来回,就荡平了秋千梁,在场的人们不禁唏嘘惊呼,叫起好来。真是惊险刺激。

秋千到达顶峰时,便用力前驱,整个身体迅速下落、猛然回升,那架势酷似《西游记》里神兵天将般威武。

秋千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思,在欢声笑语中,抖擞着精神,把快乐带到半空,向人们展示着傲视与悠然的神态。

孩子们的简易秋千

而在荡秋千的那些日子里,在家做饭的小媳妇、大姑娘的心也就飞向秋千场,待到锅一刷,碗一洗,便一溜烟地跑出来,开始和男人们争抢秋千。也常常是青年男女相遇、接触的好机会。

也常常是青年男女相遇、接触的好机会。

这时秋千场就更热闹了:这个正在上边荡得起劲儿,那个已经急不可待,早在下面喊开了;秋千还没停稳,就围上一圈人,拉着秋千绳讨价还价,但很快达成协议,秋千又开始飞舞起来。一天当中,秋千场上人们络绎不绝,走了一拨又来一拨,直到傍晚时分,天色暗下来了,村头才恢复了宁静。

而到了秋千的空闲时间,那正是半大孩子们荡秋千的好时机。小点的孩子,母亲揽着坐在吊板上,互相轮换着推着后背荡秋千。稍大一点的孩子,刚一放学就急急忙忙往秋千架下赶,争着荡个秋千才肯回家。他们学着大人的架势,使劲地荡,憋得小脸通红。虽荡不高,眼角眉宇间却透着掩饰不住的兴奋和喜悦。

他们学着大人的架势,使劲地荡

秋千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思,在欢声笑语中,抖擞着精神,把快乐带到半空

荡秋千还成了村民年复一年、传承民间的游乐活动,那样的情景可惜现在不多见了。

而当时我们那里还有一种游戏,土话叫做“跌敝游”。顾名思义是一个坑爹整人的游戏。

“跌敝游”的制作是先竖一根木桩,将下端固定,再在上端设轴装一大车轮, 用销子牢牢地固定好。这就是一个简单的“跌敝游”道具了。

玩耍的时候,一个人背朝下,躺到“跌敝游”上面车轴的下部,另一个人趴到“跌敝游”上部车轴的上面,一双手用力抓住车轱辘。然后,游戏就可以开始了。

游戏挺简单,就是躺在下面的人用双脚使劲的蹬那个车轱辘,这时候车轱辘也跟着转了起来,下面的人将它蹬的越快越好,这时候在向心力的作用下,趴在车轱辘上面的人就会斜斜的向四周摔。此时,很多胆小的人都被吓哭,有的嗷嗷直叫。中间要是趴在车轱辘上的人,支持不住掉了下来,那就是输了,也就成了“鳖”了。

如果到了一段时间,没有掉下来,可以轮换。不过,这个游戏也是有恐高症,或者是晕车的人不能玩耍。你如果是晕车的人,趴上去,一时三刻就天旋地转头晕脑胀的不行了。

这个游戏是否和航天员训练时坐的“旋转椅”有些相似。不过,由于这个“跌敝游” 游戏过于刺激,有时还会出危险,兴了不多年就消失了。 它已经成为历史的故事,留在了一些上年纪人的记忆里了。

以上就是那时候春节期间,村民们玩耍的两种古老游戏。

(七)那年那革命化的春节:

春节是什么?春节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根据农耕习俗,节令,需求,由农耕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娱乐文化,信仰祭典文化等方面传承下来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春节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承载了前一年的丰硕成果,启动了下一年的殷切希望。春节是一个年与年,时间与节令,岁末与岁首,非常紧凑,非常完美的契合点。春节也是每年岁末庆贺,来年岁首祈福的一个乡土,民俗,饮食,娱乐,祭典等汉民族文化非常浓厚的一个农耕传统盛典节日。历经数千年来异彩纷呈,丰富多彩的习俗积淀,形成了中国民族底蕴深厚,非常独特的一种春节文化。

但是,在上世纪文化革命时期,传统独特的春节文化,基本上消失得所剩无几了。各种迷信祭典全部取消,旧的一套过年习俗基本取消。

随之而来的是抓革命,促生产,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过革命化的春节。

本文介绍的就是那时候我们那里过革命化春节的一些点点滴滴的回忆片段。

红红火火过春节

时间到了1969年了,文化大革命已经进入了第四个年头了,1969年7月23号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停止两派武斗,收缴两派武器的“七二三”布告。“七二三”布告发布以后,立马就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从那以后,动乱的文革逐步平静下来了(实际上文革也就是从1966年的刚开始至“七二三”布告发布了的那三年)。

随即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抓革命,促生产运动。农村也掀起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农业学大寨高潮。

农业学大寨

当时我们那里也是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抓革命,促生产。并且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活动,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1969年的冬天,我们汾阳那里展开了一个规模宏大的文峪河清淤工程。

工地上人山人海,红旗招展。河床里,大堤上,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劳动大军

记得那个工程规模宏大,土方量巨大,工程期也比较长。

1969年秋收还没有扫完尾,汾阳几个公社的人马,就开上了工地。我们大队部的驻地是我们公社一个靠近文峪河的村庄,叫师家庄。我们生产队的人马,分别住在了村庄中部一个小四合院的西房里,以及另一个院落里。我们住的房东姓赵,是当时演武镇供销社的一个售货员。女房东及她家的老奶奶对我们非常友善,不仅给我们生火,滚开水,有时候还给我们送一些稀罕的菜肴什么的。至今回想起来,还是充满了感激之情。

工地上的劳动大军

记得那时候每天天还不太亮,大约早上五点多钟,我们就起床了,冬天的早上五点钟,天还是黑咕隆咚的,我们简单地洗漱一下,便是吃饭时间,记得我们大队的大伙房是在该村的大队部院子里,早饭一般是各个生产队打回来,再分开吃,有时候工程紧了,就送到了工地上吃。那时候虽然是定量,但基本上也能够吃饱。早饭是玉米面窝窝头,一个半斤干面重的窝窝头,每人两个,还有一些白菜,胡萝卜菜,中午饭一般也是窝窝头,隔几天改善一下生活,就能够吃到白面馒头了,也是每人半斤重的馒头两个。晚饭一般是红面搅榆树皮面擦片子。

工地离我们驻地大约还有二三华里,每天早上黑咕隆咚的我们就上工了,一般以生产队为单位,各自打着红旗就上到了工地。开始干活了,天还是蒙蒙亮的。

记得当时我们一个生产队分配下大约二十米的清淤任务。清淤刚开始,我们是用卜蓝(一种柳编下的放土工具)从河床里来抬土,分别往大堤两边倒,分工合作,有的人用铁锹往卜蓝里装土,两个人抬一副卜蓝。随着工程的进展,河道的加深,后来卜蓝里抬的就是泥了,满满的一卜蓝泥,差不多有二百多斤重吧,而且,还是在河道底部,往上抬都是几十米的陡坡,可想而知那是多么的艰苦呀!当时我才十七八岁了,抬那么一卜蓝泥,就感觉到非常吃力。没有经历过那个场面的人,是体会不到什么叫吃苦的。

那年田里的大秋庄稼还未收完,大部队就开上了清淤工地,整个冬天也没有休息一天。后来逐渐入冬了,刮风下小雨照样上工,就是到了数九寒冬也是照常上工。甚至是下雪天,只要不是大雪纷飞,就的继续干活。

当时我们一个生产队分配下大约二十米的清淤任务

而且那时候我们大队讲究的是“六对六”,什么叫“六对六”,“六对六”就是早上六点上工,晚上六点收工。那时候的口号就是;“活着干,死了算”。工程上每天都是早饭,午饭,两顿饭送到工地,遇到冬天狂风怒号的日子,那就更遭殃了,不说冷冻,单说那个饭菜送到了工地上就快冻住了,但就那样,你也得吃,不吃你就没有力气干活,你如果偷懒,那时候就会上纲上线批判斗争你。

后来随着工程的进展,河床的进一步下深,河道的坡度也更加陡了,更加深了,人工用卜蓝抬也更加吃力了,效率进度也降下来了,于是,我们大队又组织了牲口,小平车往上拉。就是将清出来的泥,装到了平车上,一个人在后边把住小平车车辕,一个人拢着牲口在前边拉,就那样,一天下来,使得牲口也是精疲力竭了。

后来,随着工程的进展,牲口拉得也不太行了。好在那时候我们村庄的工副业修配厂,比较有实力,有技术,设计出了绞车,减速器,用上了电动绞车,开始了半机械化的工程作业,这样,工程进度就加快了许多,人工劳动的强度,也比较稍微减轻了一些。记得那时候县上工程进度评比,我们大队老是先进单位。

图是1996年文峪河又一次清淤工程。用上了电动绞车,开始了半机械化的工程作业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程的深入,那年的春节也到了,可是清淤工程也到了紧要关头了,于是我们大队的领导响应县革命委员会的号召,提出了以毛主席“抓革命,促生产”的指示为纲,以毛主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为动力,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决战文峪河工程,并且还召开了动员会。

三十八停战 初一接着干 革命化的春节

清楚记得1969年春节的那一天,天气阴沉沉的。为了春节,那一天上工时间比较迟一些。为了春节大队还给人们改善了一天的伙食,早上还是羊肉胡萝卜饺子。当时,我们大队在工地上大约有二三百人,你也许说了那么多人怎么还能吃饺子呢?

原来,春节的早一天,也就是年三十,大队伙房将饺子馅剁好,按各个生产队的人数,将白面与剁好的饺子馅分到生产队,晚上下工以后,也就是除夕夜,人们一边守岁,一边将饺子包好,第二天,也就是春节的早上,或者拿到大队部伙房去煮,或者在驻地借用房东锅自己煮一下,中午饭记得是白面馒头,猪肉豆腐炖粉条。春节那一天的伙食是不错,但还没有吃完早饭,天空就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但就那样还得上工。

于是,吃完饭各个生产队依旧扛着红旗去到了工地,而且,春节那一天,大队领导为了鼓舞人们的斗志,掀起一个生产劳动高潮,特地在工地上召开了一个批判斗争动员大会,将我们村庄当时的所谓地富反坏右分子(备注),以及一些解放前在敌伪政权里做过事情的人,统统提虏到工地,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批判斗争大会。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落之中,那些个当时所谓的地富反坏右分子,一个个弯腰低头认罪。

批判斗争大会结束以后,仍旧是纷纷扬扬飘落的雪花中,我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劳动,也就是一个革命化春节的开始。

而当天上午,汾阳县革委会为了鼓舞工地上民工们的斗志,也为了给在冰天雪地中战天斗地的民工们带来春节的慰问,特地派了县文工团到工地上进行了文艺表演,这样,给这个寡淡的春节才带来了一些少有的年味。

文工团文艺表演

回忆往事看今朝,正是冰火两重天,那时候革命化的春节,和现在的春节,真正是不可一日而语的。

岁月如烟,如烟往事,点点滴滴的陈年往事讲述了五十多年前的一些生活工作片段。让现在的孩子们也了解一下老一辈人那时候不一样的过年。

欢欢喜喜过大年 福到我家

(附录备注)地富反坏右分子;这个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当时中国特有的一种产物。

这个词汇是在我国50至70年代才用的。 这是一个文革”时期及“文革”以前的历史性词语,简称“五类分子,也有叫“黑五类”的。

“地”是指地主分子;“富”是指富农分子;“反”是指反革命分子;“坏”是指坏分子;“右”是指右派分子。

1957年以前只有“地富反坏”四类分子,反右以后加上“右派分子”就有了“五类分子”的词语。右派分子一般都是上“档次”的知识分子,要求文化水平达到“中级”以上的人士,而“地,富,反,坏”没文化要求!

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以成份论的年代,地富反坏右分子,这可以说是一个人的标签,贴上这个标签, 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伤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同时还严重的影响了些人的子女。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黑五类”及其子女在入团入党、毕业分配、招工、参军、恋爱和婚姻等方面都受到了歧视和限制。社会对这些人当时的原则是,只许规规矩矩,不许乱说乱动。

当时曾经有一首广为流传的民间诗歌,名字叫《地富反坏右》,形象地说明了黑五类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的命运:地富反坏右,共同把罪受,说批斗就批斗,隔三差五挨顿揍。

其实,在1959年到1964年,全国曾经先后五批摘掉大部分右派分子的帽子。但这些人的处境并没有改善,随之而来的文革中他们仍然受到迫害。

这五类人直到文革结束后,才真正“摘帽”,主要是1976-1979年:

——1976年摘地主帽子的通知书

——1978年摘右派帽子的通知书

——1979年摘地主帽子的通知书

1979年1月11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分问题的决定》。

(八)当地婚俗:

儿娶女嫁,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很重大的事情。汾阳人对办这样的喜事是很讲究的。从说亲、相亲、定亲、结亲一系列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不成文而又家家都遵循的规矩。延续至今,有些内容简化了,但大体框架没有改变,近年来还增添了一些新内容。

说亲;乡间说媒者多为一些能说会道的女性,故称“媒婆”。

媒婆的作用只是“穿针引线,铺路搭桥”,起个中介作用。现时已唤作“介绍人”。媒婆说亲首先考虑“门当户对,双方匹配”,这样,结亲的可能性才会大。当然,旧时的专职媒婆,也有的口上说“为了行善学好,才撮合事成”,其实就是为了钱财。如凭三寸不烂之舌,将穷家的秀女“撮合”给有钱人家的残疾儿男。她的实惠是可想而知的。

乡间说媒者多为一些能说会道的女性,故称“媒婆”

媒人提亲,只是引荐。作为父母就要忙活许多事了。首先要“打问门头。”问询对方家族有啥问题,家境如何,田地房产多少,为人处事怎样等等。这些情况都得了解得清清楚楚。不过打问这些情况,只能问两旁外人,可不能问这家子的人。

合婚;

就是把对方和自家儿(女)的生日、属象、生辰八字写清道明,请算卦先生推算一番,看两人的命里是否相“克”,配婚后对谁家不利等。总之看能不能结亲。虽属迷信,有人还信。

单就属象而言,民间就有这样的说法:鼠羊不到头,白马怕金牛,猪猴一世仇,龙虎永相斗,金鸡啄恶狗。这是说属象不可配的。也有相配特别好的:蛇盘兔,必定富。鸡见猴,蜜和油等。

据说,“犯月子”也不好(属相与月份相犯叫犯月子)有以下说法:正蛇、二鼠、三牛头,四猴、五兔、六豺狗,七猪、八马、九羊头,十月老虎满山游,十一月金鸡架上愁,十二月老龙不抬头。

相亲;门头问清(备注附录),配婚合定之后就可以相亲了。

这一环节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产生的。封建时代的中国,儿女无权自定终身大事。婚姻是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果引发了许多痛苦的笑话和终生憾事。如:到拜天地了,两人还谁也不认识谁。弟弟替残疾哥哥来娶亲,把姑娘娶回家,姑娘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残疾人。后经许多忠男烈女的抗争,封建权威才有了收敛,才有了相亲这一习俗。

还有一说,明初朱姓庆成王、永和王分封汾阳为王。王子王孙对于其要娶之女子必先“相亲”,然后才定。本为王府特权,后来传到民间,倒成了文明之举。说白了相亲就是见一见人,看看家当。先由媒人领男士去女方家,如两人一见钟情,便可在女方家吃饭。如果相看不上,便可找个借口离开。也有当时拿不定主意,需作了解,这得双方商量以后的了解时间、方式等。解放后,男女平等了,姑娘也可到男方家看看,作个初步了解。

在穷困的年代,相亲是个简单的程序。随着社会的发展,相亲期间双方往来的次数越来越多,时间也相应加长,而后便发展成为男女双方恋爱。

定亲;男女双方各方面考虑考查都合适后,便可定亲。

定亲需选个黄道吉日。这一天,早饭在女方吃,午饭在男方吃。参加定亲活动的人,除媒人必到之外,主要是直系亲属(近几年来,人员范围越来越扩大)。定亲日,双方父母需给对方儿(女)喜钱,(随着社会经济繁荣,掏喜钱的人范围也越来越扩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将“定亲”和“送钱”(送彩礼)合在一起进行。这天一大早,男方父母需将“喜篮”打整好。篮内放有一刀肉、一碗面、四色礼物(其中裤带是必备的,有拴住之意)。

女方收到媒人送来的喜篮后,需回篮。除将彩礼中一少部分回于男方外,篮内回放一两胡椒二两姜(一代更比一代强),带根艾叶二枝(二人恩恩爱爱),核桃十八颗(有合二为一之意),红枣十八颗(有早生贵子之意),葱二根(有白头到老之意),蒜二颗(精打细算、勤俭持家)。除此之外,还要将男方带来的那一刀肉剔骨留肉,骨还男方。(表示孩子是父亲的骨头娘的肉)。由于“十里乡俗各不同”,喜篮内的吉祥物也有增减和变化。

定亲这一天,婆母还给未来儿媳妇定亲物。如:戒指、手镯、耳环等。也有男女互赠纪念物的。

“送钱”,若另送,需在举行婚礼的前十天进行。由媒人带彩礼送给女方。五六十年代是以份算,每份24元,普通为 2份。到七八十年代上升为50元。再往后彩礼的金额就成倍翻开了,近几年已上涨到一二万元或更多。如所谓“一万八,一齐发”等口号就是公开的借口。

拣喜日子;娶亲前,要选一个举行婚礼的黄道吉日,俗称“拣日子”。

这日子需阴阳先生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择选,先生确定了日子后还要将这天结婚妨犯些什么(总有三个属象的人忌看新郎新娘上轿、骑马、上车),新娘上下车,坐炕面向何方等说清道明,留于纸上,婚家遵照执行。

娶亲前一天晚上,需请一位“活势(平声)人”伴新郎倌睡觉(活势人,就是品性好,有才干,家中父母儿女齐全的男人)。其含义为:将此人作为榜样,希望后辈儿孙都能像他那样。此后家丁兴旺,咱也人旺财旺,儿孙满堂。

娶亲;

前一天晚上一过十二点,(俗称“交夜”)赶忙给新郎做饺子吃,还需备四碟菜,请四个人陪伴(有事事如意之义)。娶亲娶亲这天一大早,就洒扫庭室,撑棚搭帐、贴婚联、插红旗。炸油糕时需放两个二炮响,敬供祖先灵位需上香。

如有乐队(吹鼓手)需安排,如有乞丐需接待(行善学好)。

早饭后赶忙布置喜堂:双喜字悬挂在正上方(以住宅朝向为准),下摆敬奉天地的祭桌,桌上摆放长莲花(蒸馍)三碟,每碟三个(三三得九、九九归真);小摆五碟:苹果一碟(平平安安),香焦五支(相当于“佛手”,福禄双全),红枣一碟(早生贵子),瓜籽花生一碟(子孙满堂,落地生根),糖块一碟(甜甜密密)。也可以换放其它有吉庆意义的水果,但忌供梨(分离)、葡萄(泪珠)等不吉利物。有些人家桌上还祭供酒二瓶(天长地久),油糕三碟(高高在上)等。除此外还需备红蜡烛二支、香三支、文三道(黄纸顺纹折三折),以备娶亲队伍出发前,家父上香敬文使用。

娶亲走前,除家父上香敬文外,还有两件事需办理:刮脸(也称净面,取意为从此以新的面目出现于人前):在喜堂前扣一只水桶,新郎坐在上面,由舅父为他刮脸;抓喜糕:母亲手端喜糕盘站在门里,新郎站在门外,从母亲盘中抓一把喜糕放入媒人喜篮中,母亲将剩余的置放于柜顶。

这两件事是在娶亲出发前办理的,办完后即可三声喜炮响,娶亲队伍出发。

娶亲人员有:外总管二人(主要任务是搞外交)。伴郎二人(主要任务是保护新郎),放喜炮一人应为炮手。准备二响炮、硬币(娶亲队伍拐弯、过桥时由炮手抛撒),新手绢(如遇别家娶亲队伍互换),炮手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到女方家“偷”盅盅二个———不带把的茶盅,取意为:偷盅盅,抱孙孙。司机若干(旧时,新郎骑白马迎亲,新娘坐轿。“文革”期间破四旧立四新,娶亲只许骑自行车,现时进化为小轿车)。

娶亲也需备有喜篮让媒人携带。内装:喜糕、扣线、剥皮鸡蛋 4颗(染成红色)、红头绳一丈二尺、黄白顶针各一个、艾两小枝等。有些地方还备有皇历、红绸等,现时又增加了烟、酒。外总管需带一些款:吵闹喜钱,厨师顶盘喜钱。现时又增加了“带红包”,以应其它额外开支。

娶亲队伍按指定时间起程后,男方家中尚有一些事去做。

整理新人房:窗户四角贴窗花;窗台上点两支红蜡烛,摆三盘褐色馍,两盘花糕;被子四角装缝核桃和枣;炕上铺一张褥子(双折);门、窗、镜子等地方贴双喜字或剪纸花儿。

院里糊龙口:在龙口、出水洞上粘贴红纸(娶亲回来再捅破)。

迎新娘人事安排:迎新娘二人(女),迎送亲老爷二人(男),喜茶一人,放迎新喜炮一人。礼房先生写好拜礼单,有些旧时的项目,现在大多数地方不采用了。如:备马鞍———新郎跨马鞍;摆塔塔火———新娘跨火炉;铺黄卷———新娘进家,一路地毯,脚不着土;大伯子钉门帘等。

娶亲队伍回来后,赶快将门上挂的鞭炮点着,这叫喜炮迎新。炮响过后,原先安排好的两个女子接新娘下轿(车),再一前一后接新娘进院。(由于现在不时行铺黄卷,新娘又不许脚着地,爱耍闹的年轻人强迫新郎背(抱)新娘回家的场景自然而然产生。在旧日有“撒干草”项目,现在也不时行了)。

现在,有些地方又加了要下轿钱的项目。

新娘进新人房后,要与坐炕的婆母进行替换仪式:新娘鞠一躬,或说句吉庆话,婆母下炕,新娘上炕,按规定方向坐在双折的褥子上。就在替换仪式的同时,新郎要穿上棉衣,到祖先灵位前叩三头(或鞠三躬),然后脱掉棉衣,到新人房与新娘喝红糖水。喝糖水的形式无规定:有一递一口喝的,也有各喝三口的,还有互喂同喝的等。

新娘进家后,才能接送亲老爷(送亲者是新娘的哥哥。有哥哥送妹子,好活一辈子之说)。由两人迎接到另一室,请上坐,摆水果,由专人为送亲老爷斟喜茶。这一天,送亲者为最尊贵的人。

在这一系列活动前或中间,别忘了将龙口水洞上糊着的红纸捅破;将新人房窗台上的红蜡烛点着。

总管、礼房先生与送亲者办理了送“抬抬”喜钱,与送“抬抬”者协商,议定好开箱喜钱后,才能举行婚礼仪式。这里需要说明,在五、六十年代以前,由于穷,新娘陪送嫁妆没多少,嫁妆放在盒子里,由两人抬着送到新郎家,男方只给抬物人点喜钱就行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相应姑娘的嫁妆也多了起来,“送抬抬”的喜钱也不断增加。近几年,人人有了“经济头脑”,至今,将“送抬抬”的喜钱变成了彩礼的“回扣”。还增加了“开皮箱”的喜钱。而且价码越来越高,不给不开。为了让婚礼顺顺当当进行,家家在娶亲前就通过介绍人双方协商定好价码了。

举行婚礼仪式,各地有各地的作法,但议程大同小异,都是搞得越红火越热闹越好。乡下有个说法:“三天里头没大小”,这便引出了一些“出圈圈”的作法,让在场人哄堂大笑,造成一些人难堪、尴尬,一些人无可奈何。为了让婚礼仪式搞得既红火热闹,又文明得体,不妨新列一个行婚礼议程:

司仪开场白:

今天是 X和 Y的新婚大喜日子,各位佳宾,各位亲朋好友带着笑脸,带着祝愿,在这里欢聚。首先祝愿新郎新娘,新婚快乐,幸福美满,珠联璧合,地久天长。在行婚礼仪式未开之前,我们不能忘记:操办喜事,不忘祖先,列祖列宗,美德承传。(司仪带领新郎新娘到祖先灵位前敬拜三礼)。我现在宣布,XY新婚行婚礼仪式开始。(呜礼炮、奏乐)

第一项:敬拜天地(喜气盈门,喜结良缘,敬拜天地,保佑平安)

第二项:给介绍人行礼(引路搭桥,穿针引线,成人之美,好事成全,为了感谢,敬拜三礼)

第三项:给长亲行礼(亲朋好友聚一堂,祝贺新郎和新娘,新人叩拜致谢意,同喜同乐同吉祥。按老辈、长辈、平辈先外戚,后本家,先舅舅后叔叔顺序依次进行,长辈则给新人准备好拜礼)。

第四项:给父亲母亲行礼(父母亲养育有恩,持家有功,小两口诚心叩拜,力表孝心。此项可穿插戏耍内容)

第五项:给宾朋行礼(操办家事众人帮忙,答谢宾朋,叩拜敬上。)

夫妻对拜

第六项:夫妻对拜(相亲相爱,心心相印一鞠躬;相助相帮,携手并进二鞠躬;相依相伴,白头到老三鞠躬。)贺语:今日欢欢喜喜结对子/日后甜甜蜜蜜过日子/来年亲亲热热抱儿子/祝愿恩恩爱爱一辈子。

行婚礼仪式完毕,新郎新娘请入洞房。

送亲老爷临别,还要到新人房“看房”。此时,众人应当回避,让人家兄妹俩叙叙话。什么时候送亲者离去,气氛才能转向“闹洞房”。

说起闹洞房,不单单只是要闹的事。民间有个说法:谁家洞房闹得红火,说明这家“活人”,人气好。在旧时,如果没人来闹洞房,家长还得去央人、求人、请人来家。其实,那时的人,结婚早,年纪小,又受过严格礼数束缚,观念、行为都不开放,尤其对性知识懂得很少。通过闹洞房,能起到善意的“教唆”作用。闹洞房的肆意,是对封建礼数的极大冲击。

闹洞房的形式繁杂离奇,语言有含蓄的,有露骨的。不管怎样,新人是不许恼的。有许多言行是带有逼迫性的,闹得人们哄堂大笑,但一般不含恶意。如:

有人提出,让新郎两臂伸开抖动,学鸽子飞,嘴里念:“咯嗒咕,咯嗒咕,今天我娶了个好老婆。”新娘也不闲着,跟在新郎后面,两手抱自己的屁股,学母鸡走的样子,嘴里念:“呱呱蛋,呱呱蛋,我可嫁了个好老汉。”小夫妻在炕上边说边作边转圈圈,逗得满屋人开怀大笑。

有人提出,新娘先说:“树上喜鹊叫喳喳,我家老汉顶呱呱。”说完去亲新郎的脸蛋。而后新郎说:“天上月亮明晃晃,我家老婆好样样。”说完,去抱新娘亲嘴。新郎新娘难为情,众人不达目的不罢休。炕上新人不得已,按众人指点去做,地下人起哄声四起:“没亲着,不算!亲的不响,重来!”哄笑声四起,如波涛起伏。

还有人在屋顶吊个苹果,让新娘骑在新郎脖子上去采摘。摘下后交给耍笑人。耍笑人将苹果置于小俩口头部中间,令新郎新娘同时去咬苹果。往往是苹果咬不着,面部相撞。

耍笑人发令,新郎新娘按令动作。新郎说:“张开你的口,背捎住你的手,我的铁钱要进你的口。”新娘按令手背后,嘴大张,新郎用舌头将含在口里的铁钱推进新娘嘴里。往往在新郎新娘刚要接触时,起哄者从两人身后一推,二人抱在了一起。有时二人被推倒在炕上,起哄者令二人抱住在炕上滚圈圈。

“洞房花烛夜”是人生三大喜事之一。入了洞房,意味着人生有了质的变化:小青年成人了,作了丈夫或妻子,有了自己的家,开始承担家庭的各项职责及义务。以后的路如何走,这就取决于你和你的伴侣了。

(备注附录)“门头” 猛于虎——一个奇怪而又误人子弟的风俗

中国有句俗话;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而我们汾阳当地也有句俗话;十里习俗不一般。这都说的是民情风俗的不同。

中国地大物博,各民族众多,地域广阔形成了各地民情风俗的不一样,而民族众多又造成了各民族之间风俗民情的不一般,再一个历史的沧桑,时代的变迁,各地物产的差异,人们喜好的不一,也造成了各地风俗的大不同。

不过总的说来各地的风俗民情都是数千年来各民族根据自己所处地域的社会文化,地域内的物产,以及时代的变迁,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而积淀传承下来的,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风俗,传统礼仪等等。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风俗的传统,“为政必先究风俗”,“观风俗,知得失”是历代君主恪守的祖训,统治者不仅要亲自过问当地民情风俗,还要委派官吏考察风俗民情,在制定国策时作为重要参照,并由史官载入史册,为后世的治国理政留下治理风俗的经验依据。

风俗由于是数千年来的历史沉淀而成,约定俗成,因此它对域内成员具有一种比较明显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相辅相成的产物,它是一种社会传统,久而久之时代的变革,时尚的转换,原来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所谓“移风易俗”正是这一含义。

但是,在我们当地却有这么一种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什么人流传下来的奇怪庸俗而又误人子弟的风俗,我们当地叫“门头”,那是一种含蓄的叫法,而直接的叫法,人们就叫“臭骨头”。

但是,这不是身体上的“胡臭”或者“狐臭”,而是一种多少年来,谁也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风俗,这是经过了不知道多少年而沉淀下来形成的,虽然近百年来各种现代文化思潮的输入,“移风易俗”理念的增强,使这种误人子弟的风俗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可是,它的影响好像还是根深蒂固,在一些人的心中,仍然是有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仍然还在影响着婚姻孪爱中的青年男女,特别是在农村是否更胜一筹。

其实,“门头”这个风俗在我们当地,并不是指婚姻的双方门当户对的意思,不是象人们的家庭出生一样,有的出生干部家庭,有的出生工人家庭,还有的出生农民家庭,也不是说象籍贯上添的成分一样,贫下中农,或者地主富农等那样一个实质性的东西,而它是一种飘渺,神秘,而又似有似无的风俗。

但正是这些飘渺似有似无,也可以说是无影无踪的“门头”风俗,它凌驾于国家的《婚姻法》之上,政府机关也奈它无法,它棒打鸳鸯,阻碍拆散了好些对青年男女之间的正常自由恋爱,别看它似有似无,甚至是无影无踪,但它在愚昧落后的地方,还是大有市场的。

旧时在我们当地,人们将“臭骨头”这个东西,在婚姻嫁娶方面,立在了剃头匠,卖艺的,吹鼓手等等的最后面。

而且,违者不准同宗祭祖,六亲不认,亲戚本家也会拒之门外,断绝来往。由此造成当地好些个青梅竹马,情义相投真情相爱的青年男女被棒打鸳鸯,忍痛割爱,无奈之下,好些美丽姑娘只好远嫁他方,造成了一辈子的遗憾。严重的甚至形成了寻死觅活,跳河上吊的悲惨局面。

造成当地好些个青梅竹马,情义相投真情相爱的青年男女被棒打鸳鸯,忍痛割爱

相信全国但凡有此“门头”习俗地区的人们,一定会有同感,也一定会有许多悲惨痛苦的例子的。

我们汾阳孝义一代儿女结婚,最注重的就是这个“门头”,有的人他把这个风俗看的比命都重要,相当于过去的贞洁牌坊。

你不管家庭条件再好,儿子,姑娘再人才出众,又或者再有本事,如果摊上“门头”这个浑水,那就全黄了。

而如果置若罔闻一旦结亲,那就算倒了霉了,子子孙孙也会受到牵连,七大姑,八大姨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都会受到影响,传统的说法是;“穷不扎根臭扎根”,你穷吧,可以通过努力改变,但“门头”你如果有问题,就会代代相传,贻害无穷。

而这个“门头”风俗,还不是和家庭成分等一样有据可查,你就拿最讲究的人来说,他也说不清道不明究竟这个“门头”及“臭骨头”这个风俗是怎么回事,是怎么来的,或者是有什么根据,大多数人都是人云亦云,道听途说。

但是,这个事情还是不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的。汾孝地区人们往往因为婚嫁之事说起“门头”,好些人都是用手指头,指一指自己的鼻头,相互之间就心知肚明了。

人们相互之间开玩笑,轻一点,重一些,或者荤一点,素一些都没有关系,但是,你要说他“门头”有问题,那就比日他八辈祖宗还要严重,说不定会扯烂你的嘴巴,甚至和你拼死相斗,这在汾孝地区是非常讲究在意的,是致命问题,会让子孙后代都抬不起头来,他们太看重这个问题了。

而人们对于当地的一些所谓“门头”有问题的人,也往往是道听途说,风闻而已,因为那些所谓“门头”有问题的人,并不是头上贴有标记,或者档案上有登记,或者就是能够闻出来似的,大多是人云亦云,但是,你一沾上边,那就有点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我发现臭骨头的人不是可聪明了,要不就是可漂亮了?对不?"

下面摘录网络上汾孝地区一些人的看法;

“汾阳人讲门头,有相当长的历史,所谓臭骨头就是狐臭,是会遗传的,会影响下一代。”

“偶还木有找对象呢 偶奶奶就告诫我一定不要门头不对的。”

“我妈说,这个很忌讳,找对象坚决不让找这样的,会坏了门声...”

“ 结婚论嫁,很讲究。臭骨头。哎......只能怨父母了。这个没办法,现在盛行。只能说是个别人吧,阴天身上的气味特别难闻。”

“有没有前辈可以很明确的说说臭骨头是什么意思呀?现在好像说的臭骨头不是有狐臭,那是什么?谈婚论嫁很在意这个的!求解,急!”

“不一定臭骨头就一定有狐臭。有时候是家里的人性品性不好,有的是一个女的和别的臭骨头男的乱搞,她的孩子就算没有狐臭也是会被人叫成臭骨头。这些东西就是咱们说的门头。"

" 一种迷信, 不知道害了多少人的 ,有的家庭根本就没有什么, 就是因为闲话照成的。那又能怎么样呢?都是一些无知,没有道德的人才会去计较这个的 ,上面那几个在说什么赞成的, 你不觉得你就是个SB。"

" 我爸正告我,只要你愿意,娶妓女也行,门头不对除非杀了我!”

"有的家庭贴着这样的标签,几辈子也洗不清啊。怕列!"

"我发现臭骨头的人不是可聪明了,要不就是可漂亮了?对不?"

" 南北朝五胡乱华,身有狐臭的异族几乎屠尽中原汉人,幸存下来的汉人发誓永不和胡人通婚,“门头”不对概指有胡人血统...... 这是很令人畏惧和不得不从的传统...... "

"这个问题我跟我妈谈过,假如我真找了个这样的人,她给我的解释就是遗臭万年,对以后孩子的责任,你现在好了,孩子以后要娶要嫁。尤其是在乎门第的孝义。"

"其实孝义还在纠结臭骨头问题,因为这个问题走不到一起的还挺多。"

"这种说法说也不科学!这种说法源于当地风俗,最多算是一种汗腺上的疾病,与骨头没关系!所谓“臭骨头”的说法也只限于山西某些地方!"

" 因为思想观念的一个小毛病,成为阻隔婚姻的线锁,到如今也没人能打破,有情人难成眷属......"

" 到底是啥玩意什么都不在意,只要能死心塌地跟着我,我必定誓死相随。"

" 瞎求讲疚了,没有根据。"

从上述议论中间,可以看出人们对于“门头”这个风俗还是非常在意,重视的,但也有一些纠结不以为然的。

而其中还有的人说“臭骨头”的人聪明又漂亮,其实,关于这一点,一般人都比较印象深刻,好些个被人说是所谓“臭骨头”的大多比较漂亮,而且皮肤也比较白泽细腻,聪明伶俐,这是否和优生半径圈及杂交优生有关。

以前孤陋寡闻,只以为这个“门头”风俗就是我们汾阳孝义一代讲究。但是,据了解,这个风俗在我国其他好些个地区都有讲究,不过也是讲究的程度,重视的情况有所不同,陕西,河南,江苏等地都有讲究。

而据说河南焦作济源市更是一个讲究“门事”的特区,当地的人们说起这个风俗,认为是家门不幸,“门事”猛于虎!

不过说法有些不同,我们当地说的是“门头”而别的地方说的是;“门弟”,“门事”,“门色”,“门病”等等,但基本上是大同小异,实质上是一样的。

纵观这个风俗的来源,不外乎是下面几种来源;曹魏时,将归附的外来民族迁入到山西,吕梁地区好多都是凶奴及杂胡等的居地,我们当地演武东边六七里的地方,就有两个属于平遥县的村庄,大羌城,小羌城。这个村曾有记载说:“五胡侵华,以居羌人,汉建安中筑”。

再一个就是西晋时八王之乱 "五胡乱华"的时候,异族胡人与汉人交婚引起的。因胡人多有狐臭,姑汉人蔑称其为“臭骨头”,又因胡人与汉人风俗习惯差异较大,而胡人又时常反叛作乱,姑汉人避之不及,不与其通婚,即“门头不对”。

而主要的说法就是,元朝蒙古族入侵,汉民族大部分地区生灵涂炭,蒙古兵也叫“鞑子”,他们无恶不作,百般欺凌百姓,不允许汉人有任何自由,而更为可恶的是,汉人家的姑娘要出嫁,首先得和“鞑子”睡三天,俗称“破瓜”,下来才能够和汉人入洞房,而如果有了孩子,汉人就会把第一胎摔死,不要这个“鞑子”种,而有的女人舍不得孩子,生下来就成了所谓的”鞑子“,也就是我们当地人们所说的“臭骨头”。

而“鞑子”也是我们当地人们对于所谓的“臭骨头”的人的另一种叫法。

之后明太祖朱元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但是异族的残暴统治却是一直萦绕在汉人的心头,蒙古人被逐出中原之后,还有一分部蒙人散落于中原,这些人为了保命便改头换面,不承认自己的蒙古血统,以汉人自居。但是汉人却对这部分人极为的不信任,坚决不和其通婚,维持汉人血统的纯正。

但是当时没有先进的技术来区分汉人和其他民族,所以人们就想出一种看似很简单但却很实用的办法,利用“门头”这个风俗来拒绝与异族通婚。而且,这个风俗根深蒂固的扎根在好些地区许多人的印象之中,成为一个跨不过的坎。

上面说过,我国山西,河南,陕西,江苏等地也有这个关于“门头”的陈规陋习,但没有考究全国其他地区是否也存在这种陋习,是否是“五胡乱华”时候流传下来,或者就是元朝蒙古“鞑子”流传下来的,或者还是什么别的说法还有待于考量。

但是时过境迁,多少年过去了,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人们思想与时俱进移风易俗的现在,是否还有必要讲究那些陈规陋习,维护那些卫道士们不切实际,误人子弟的风俗!?

在各种信息闭塞的以前,人们思想愚昧,讲究那些个奇怪而又误人子弟的风俗那还情有可原,但在各种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尤其是现在基本成了地球村,互联网遍布全世界,好些人都以与老外成婚为荣,嫁给老毛子,娶了老毛子为媳妇的大有人在。

而出于优生半径圈也是距离远了才能够优生优育,基于这些种情况,还有什么理由抱住那些个陈年陋习,误人子弟的风俗习惯而不撒手!?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思想的进步,观念的改变,那个压在青年男女婚姻之中,不合情理,不讲科学,误人子弟的风俗习惯一定会被觉悟起来的人们推翻改变的,也一定会没有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