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招娣 盼娣 来娣 有娣是什么意思(招娣是什么意思)

招娣 盼娣 来娣 有娣是什么意思(招娣是什么意思)

宝妈10年生5个女孩,个个名字里都有“娣”,网友建议孩子改名

本文由兜妈爱叨叨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你有被名字困扰的经历吗?

虽说在男女平等的新时代,父母给孩子取名都更注重好听和寓意,但在某些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十分严重,这就导致了父母将想要儿子的执念体现了在了女儿的名字上。

台湾艺人小S的妈妈生了三个女儿,徐妈妈非常想要一个儿子,于是为小女儿起名“徐熙娣”。

这个“娣”字读音通“弟”,她希望这个字可以为自己带来生儿子的好运。

不久前,一名宝妈在网上分享了一张照片,引发网友热议。

宝妈坦言自己10年生了5个女儿,为了给女儿们生下一个“娘家人”,自己仍在努力。

令人无语的是,这五个女孩的名字里都带了一个“娣”字,分别叫:招娣,念娣,盼娣,想娣和来娣。

有网友气愤地表示父母将重男轻女体现在女儿的名字上,这意图也太明显了,这些名字不仅看着守旧别扭,等到孩子长大懂事,可还能会影响她们的心理发展。

有人晒出了一张来自南方某县城的人员名单,名字里带“娣”的人竟然有12个!

让女孩子的名字里带“娣”,父母就真的可以生男孩了吗?

很显然这是非常荒谬的,孩子的性别在精子和卵子相遇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在名字里故弄玄虚只是父母的一种自我安慰。

而现实生活中,除了“娣”,还有人分享了自己具有同样寓意的名字。

一名网友表示自己妹妹的名字叫做“少婷”,一开始她只是觉得这个名字不是很好听,但没有多想。

但有一次她听到了父母的聊天,这才知道“婷”代表了女孩,而“少婷”就是希望少一些女孩,停止生女孩的意思。

这让网友感到非常难过,觉得自己和妹妹都不是父母最想要的孩子,而最终她也的确有了一个弟弟,弟弟的名字是父母花了200元钱专门找人起的。

网友评论:

“我有一个同学叫若男,她姐姐叫亚男,这名字里虽然没有娣,但什么意思大家都心知肚明。”

“改名字吧,成年人只需要自己写申请书到派出所改,未成年人要父母陪伴一起去,重男轻女的名字太影响心情了。”

“ 身边有个人叫张梅妹,后来她很伤感地和我们说这个梅花的梅其实是没有的意思,父母不希望她再有妹妹了。”

名字里有重男轻女的含义,网友建议这类孩子长大后改名

重男轻女不可取,因此很多网友都建议名字里有此含义的孩子长大后更改姓名。

事实上,父母给孩子起名是一件非常郑重的事情,尤其是女孩子,一旦将重男轻女的思想体现在孩子的名字里,就可能带来以下不良影响:

1. 让女儿成为扶弟魔

当今社会,由于父母思想的刻意灌输,一些女孩子也会渐渐产生重男轻女的思想,她们的行为就和她们的名字一样,对弟弟无限宠爱,无度帮扶,最终成为令人望而却步的扶弟魔。

2.憎恨弟弟

和上面的情况相反,还有很多女孩在长大之后会非常痛恨自己的名字,尤其想到父母对于弟弟的偏心,自己就会非常失落,进而会将这种情绪转嫁到弟弟身上,姐弟之间形同仇人。

3. 亲情寡淡

招娣、亚男、少婷……当女孩们明白过来自己心灵的真正含义之后,难免就会对父母产生一些抱怨,认为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并不重要。

如此一来,除了迫切的更改姓名,她们与父母间的关系也会渐渐变得疏离寡淡。

兜妈寄语

你身边有名字里带“娣”的孩子吗?你支持这类孩子改名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是兜妈,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记录和分享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儿经验与趣谈,关注我,随时获取科学靠谱的育儿干货!欢迎留言或评论区告诉我你的想法!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我叫胜男,胜利的胜,男生的男。”

今天,想带大家认识一群女孩,

一群名叫 胜男 的女孩。

全国有 10.86 万个叫“胜男”的女性。

(依据公安部数据)

什么样的家庭,

会给女儿取名叫“胜男”?

当一个女孩被叫做“胜男”,

她会经历怎样的人生?

你将读到的,

是一个叫 胜男 的普通女孩的前半生。

1.

0 岁,她出生的那天, 胜男 这个名字被写在了她的出生证上。

名字是妈妈取的。

妈妈知道奶奶不喜欢女孩,“女孩怎么了?我生的女孩可以胜过男孩。”

2.

4 岁, 胜男 这个名字是妈妈教她写的第一组汉字。

妈妈说,“‘男’字,上面一个‘田’,下面一个‘力’,就是要为家里出劳出力。”

“你不是男孩,但你可以像男孩一样争气。”

3.

5 岁那年的春节, 胜男 这个名字被写在了爷爷奶奶的红包上。

她很奇怪,为什么堂哥红包里装的钱,颜色和自己的不一样?

小辈们磕了头,拜了年。

爷爷很高兴:“祝强强学习越来越好,祝胜男越长越漂亮。”

4.

7 岁, 胜男 上小学了。

她发现班上别的女孩的名字和她不太一样。

“浠汐”、“姝华”、“晓桐”、“云亭”。

都是从《新华字典》里精挑细选的名字,不像她的。

5.

10 岁,家长会。班主任点名夸奖了班长 胜男 同学。

她学习好,事事争先,是老师的好帮手。

别的家长说:“我家小子要是有胜男一半出息就好了”。

爸爸脸上有光:“没白养!”

6.

还是 10 岁, 胜男 这个名字被当成了一个笑话。

看到黑板的一刻,她感到羞耻,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7.

13 岁, 胜男 第一次看到爸爸对妈妈动手。

妈妈是个要强的人,不对胜男倒苦水。

她只是一遍又一遍对胜男说:“你一定要出人头地。”

要赢,要胜利,要出人头地。这些词沉甸甸的,压在她的脑门上。

8.

16 岁, 胜男 这个名字一次都没掉出过月考前三。

期末,文理分科,她犹豫不决。

突然,脑海中响起三舅在酒桌上的话:

“男孩子后劲足,等学了数理化,女孩子就赶不上了。”

她没再犹豫,选了理科。

9.

18 岁, 胜男 这个名字被爸爸骄傲地写在了“升学宴”的请柬上。

爸爸妈妈坐在主桌,满面红光。

宾客们夸她争气,夸爸妈教女有方。

不知道为什么,她开心不起来。这些真的是她想要的吗?

10.

还是 18 岁, 胜男 上大学了。

宿舍卧谈,女孩们聊到,“有没有想过将来做了妈妈会怎样?”

胜男脱口而出:“我希望将来的孩子会喜欢我。”

舍友大惊:“一个孩子怎么会不喜欢父母呢?”

她一时不知道如何解释。

11.

22 岁, 胜男 这个名字出现在了她不在场的年夜饭餐桌上。

堂哥强强在场。他在老家干了份二伯介绍的工作,听说准备买房结婚了。

她在北京复习考研,这些对话是堂妹告诉她的。

扎到她心口的不是二婶的话,而是奶奶的话:

“要是考上清华的是强强就好了。”

12.

25 岁, 胜男 这个名字被她不情不愿地填在了入职信息表上。

面试的时候,HR 问她,“你家里是不是有个弟弟?”

这个问题,她不是第一次听到了。

每一次,她都会解释,“我们家没有重男轻女,爸妈对我很好”。

但 HR 的话还是在心里留了根刺。

于是,在公司“花名”这一栏,她填了:“Victoria”。

就当是再给自己一次心理暗示吧——Victory,胜利。

13.

26 岁, 胜男 和学生时代的男友分手了。

她不敢把这件事告诉父母。

不是怕父母担心,是怕父母失望。

14.

还是 26 岁, 胜男 领到了第一笔年终奖。

她给父母各转了 2 万块钱。

按下指纹,确认付款的时候,她心里有种异样的感觉。

好像自己不是在尽孝,而是在宣告:

她做到了,她出人头地了,她能为家里出“田力”了,她像男孩一样争气了。

15.

26 岁, 胜男 这个名字成了她的一块心病。

分手的事被父母知道了,随之而来的是劈头盖脸的指责,还有催婚。

“早知道就不让你读那么多书了。挂在相亲群都没人敢打听。”

她一下子信念崩塌了。

原来,赢过男孩不算赢,嫁出去才算赢。

“胜男”这个名字,不再是一个信念,而是变成了一个诅咒。

她想改掉它。

办事处的人警告说,改名后,会有很多麻烦,而且手续复杂,要折腾好多天。

她想到公司里开不完的会,算了。

16.

29 岁, 胜男 被公司“优化”了。

她没想到会轮到自己一个“卷王”头上。没人能想到。

她没敢告诉父母。报喜不报忧已经成了一种惯性。

17.

还是 29 岁, 胜男 这个名字依然被妈妈用来当微信昵称——她叫“胜男的妈妈”。

那天她喝得有点多,打起字来不管不顾。

接到妈妈的电话,她哭,语无伦次。

“你说你一定要出人头地,这些话压在我身上太重了,我过得很辛苦。”

……

“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不离婚,我小时候就想着我学习好,你们就高兴了,就不打架了。”

……

“又要我争气,可我争气了,不谈恋爱你也不高兴,你们到底要什么啊。”

……

“到底为什么要叫我胜男啊。”

……

妈妈在网线那头不停说,“对不起,是妈妈不好”。

她突然觉得释然了,不是因为妈妈的道歉,而是想明白了:

为什么要用“你们到底想要什么”来折磨自己呢?

18.

30 岁,入职新公司,她把工作签名改成了“叫我 胜男 就好”。

很快,新同事全都跟她混了脸熟。毕竟,这名字太好记,也太有辨识度了。

当“胜男”只是一个代号,它背后的眼光就不再重要了。

重要的,是她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写在最后】

“胜男”是一个特殊的名字。

它诞生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虽说不像“招娣”一样令人不适,但“胜过男孩”,依然是在把女孩当成一个次要的性别的来看待。

为了展现一个叫“胜男”的普通女孩的一生,我们采访了很多名叫“胜男”,或者有着相似含义的名字的女孩,比如若男、亚男、冠男和轶男。

她们生长在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

但她们有共性——都优秀,都好强,都在采访中强调,父母没有亏待过自己。

她们的前半生都在期望中度过。期望给她们压力,压力让她们优秀。有的快乐,有的不快乐。

有的“胜男”还在和自己较劲。

有的“胜男”则说,“谢天谢地,我终于学会了放松”。当她们从情感的绑架中挣脱时。

希望所有叫“胜男”,或者不叫“胜男”的女孩们都学会放松,放下被迫背负上的期待,学会不再把“胜过男孩”当成枷锁,

过自由的人生。

感谢所有接受采访的胜男、若男、亚男、冠男和轶男们:

@胜男 、@某胜男 、@济南胜男、 @卡卡、 @苏苏 、 @姜姜 、@盛楠、@anan、@亚男、@翠丝、@biu、@橙子、@本桥、@胜男丫、@灵运。

采访、撰稿:梁珂、阿朱

视觉:葵子

责编:梁珂

晚祷时刻:

每个胜男都值得拥有无条件的爱,至少,要更爱自己。

那些叫“招娣”的女孩决定改名

文 | 人间观察员

名字,让她们饱受嘲笑

她非常不喜欢自己的名字,从高一入学开始就一直写成“梦迪”,而父母给她起的名字,是有着一字之差的“梦娣”。

政治课上,老师问她,“你父母一定做梦都想要个男孩,所以给你起名叫梦娣,是吧?”她只是尴尬地笑了笑,不知所措。

于是,全班近80个同学,都知道了她父母重男轻女,想要一个儿子,有些人甚至会在日后拿这个来取笑她。

《我的父亲母亲》中的招娣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过叫“X娣”的女同学。她们的父母,把对儿子的渴盼,寄托在女儿的名字上,宣告给全世界。

《娘道》中瑛娘的前两个女儿盼娣和招娣

那些刚出生就被刻上这类名字的女孩,在成长路上饱受嘲笑。

成年后自卑、敏感、不善交际等种种性格因素,也与幼年起就被给予的这个名字,多少有着关系。

改名,是招娣女孩们,有了自我意识之后,萌生的最强烈的想法。

图源知乎

一个叫“招娣”的女孩,在25岁那年东奔西走几个月后,终于改掉了这个令她厌恶的名字。她说改名让她解开了多年的心结,改名后的自己,不再被名字困扰,不再因此自卑:

我想对所有名字中带此类含义的女孩说,不要听信家人、派出所的阻挠,所谓的付出代价,不过是在改完之后多跑几次银行、营业厅,找工作的时候出示下户口页而已,对日后对生活根本没有什么影响,但你却因此会拥有崭新的不被嫌弃的人生。

还有一个叫“迎娣”的女孩说,“我叫迎娣,确实迎来了弟弟,我弟弟叫舒畅。我俩的名字都是我爷爷取的,连在一起就是,我迎来了弟弟,全家人都感到心情很舒畅。这不是我猜的,这是我爷爷亲口说的。”

图源知乎

自从小时候知道这个名字的含义后,她就想要改名。有一次强烈要求改名,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叫舒畅、开心、高兴,父母却直白地回答,“生下你的时候,我们并不高兴。”

她为改名的事想破了头。

除了爷爷,其他家人没有明确支持,但也并不反对。

最后,她在网友们的鼓励下,经过两个月和层层手续,终于改掉了自己从小厌恶到大的名字,赋予了自己一个新的称号,一个完全与弟弟无关的名字。

数万个招娣女孩,承载着父母生男孩的梦想

不论你有没有遇到过叫“招娣”的女同学,对招娣、迎娣、盼娣这样的名字应该一点也不陌生。

在古代,姐姐称妹妹为娣。但是那些给女儿起名“招娣”、“迎娣”的父母,当然不是希望家里再添一个女孩。这里的“娣”,是“弟”的谐音。

莫言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里,母亲上官鲁氏生的前7个女儿,分别叫来弟、招弟、领弟、想弟、盼弟、念弟、求弟,到了第8胎终于生了对龙凤胎,于是给儿子起名金童,女儿起名为玉女。

没读过多少书的父母,在起名这件事上创意无穷。

像“念儿”这种在外人看来好听又有诗意的名字,其实也不过是承载着父母想要一个儿子的念想。

有人说,自己有一个同学,女孩子,叫梦郎,她有个弟弟叫梦圆。女儿梦郎,生了儿子,因此梦圆。

当然也有更直白的,妹够、少婷(不要再生女儿了),植弟,保男、迎他(盼望要个男孩),以及毫无个性的张超妹(只因为哥哥叫张超)。这个名单后面,还有无数个类似的名字。

给女儿起名“少婷”的父母,儿子出生后,一改先前随意潦草的态度,专门花钱找人起名字。

在全国政务服务平台查询重名人数,以人口最多的几大姓为例,每个姓氏后面,仅仅是叫“招娣”的女孩,都有好几千个。

从网友拍下的一张照片来看,广东某县城,30个人的名单里,就有12个类似的名字。

知乎上那个叫“迎娣”的女孩,经常被别人无意地谈起名字的来历。会有老师诧异,“没想到,你们这代人还有叫这个名字的。”

确实,那些叫“招娣”的人渐渐老去,年轻的招娣们越来越少……

但仍然有女孩,叫招娣、盼娣之类的名字,哪怕是00后的小女孩。

拒绝成为“扶弟魔”从改名开始

招娣们在成长中所受的困扰,绝不止步于一个名字。

11个姐姐凑32万给弟弟娶妻,全家人一起拍的照片里,坐在最中间的正是弟弟。

前段时间,一对夫妻将自己22岁的女儿告上法庭,要她抚养2岁的弟弟。最后父母胜诉,姐姐不可拒养。

对招娣女孩们来说,原生家庭带给她们的伤害,远比名字带给她们的伤害多。

知乎上那个叫“迎娣”的女孩,决定考研的时候,爸妈强烈反对,叫上亲戚一起说了很多伤害她的话。

拗不过她的父亲最后撂下这样一句话,“反正你想考就考,我是供不起你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完美关系》截图

父母不想让她读研还有另一层原因,她本科毕业的时候弟弟刚上大学,父母希望她供弟弟上大学。

不论之前对自己的名字有多么不满,她始终都相信父母是爱她的。“我曾经从他们那里受到过伤害,我也曾在他们那里得到过爱。”

她知道,父母喜爱她,因为她确实为家里迎来了弟弟,但她希望是因为家人相信她本身值得被爱。她知道父母偏心,但没法做出评价。

认为自己就像《请回答1988》里的德善,爸爸妈妈更爱姐姐和弟弟,鸡腿只有两个会给姐姐和弟弟,而把鸡翅给她,但那只炸鸡,爸爸妈妈都没有吃。

很多出生在多子女家庭的孩子,都被父母区别对待过。

父母总以为两个孩子可以互相陪伴、互相扶持,这种想法有时却会被孩子认为是一厢情愿,何况很多父母也很难对两个孩子一视同仁。

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很多招娣女孩,长大后难免会成为“扶弟魔”姐姐,其中不少人都在无意识地被原生家庭进行亲情榨取。

以至于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娶妻不娶扶弟魔”。

名字只是代号,但对她们来说,改名却能让她们拥有崭新的人生。

改名,不过是招娣女孩们,从“扶弟魔”深坑里爬出来的第一步。

《光荣时代》总制片人马珂专访 | 让观众相信的 是人物和人之常情

作者 / 乔苗儿

一百零八将进驻北平城,激浊扬清的“光荣时代”就此开启。

站在观众角度,对《光荣时代》这部年代反特刑侦剧有别样期许:一切都源于该剧的“古早”片花,全长不过一分多钟,郑朝阳身着的墨绿色警服却有足够的吸引力,不谦虚地说,饶是作为几乎看过全部国产年代反特刑侦题材剧的“骨灰级发烧友”,解放前后北平城警察墨绿色的制服也是头一次在银幕上出现。最近的预告片中,郑朝阳戴着配有“公安”二字帽徽的大檐帽造型不得不再次令人感叹《光荣时代》的讲究。

转换成媒体身份,被那身独特的墨绿制服吸引的新剧观察(ID:xinjuguancha)记者在拍摄阶段已带着满肚子好奇疑问与行业思索向该剧总制片人马珂连环发问,上回聊的是剧作和制作,围绕方法论展开;这一次,正式开播在即,有幸得以提前看了若干集成片,心里有底,肚里有货,想问的是审美和精气神的问题,说的是价值观的事。

对谈结论是,《光荣时代》对年代反特刑侦剧的审美观有突破:“人在事先”,让人变成全剧的定盘星;“返璞归真”,本着做减法的原则,还原纯粹、简单、激昂的峥嵘倥偬岁月;献礼月里,《光荣时代》是“高级红”。

转变:人之常情

《光荣时代》是年代反特刑侦剧,年代感和悬疑性是其先天优势。北平和平解放前后,从敌明我暗到敌暗我明的历史洪流里,“桃园”敌特势力蠢蠢欲动,妄图用制造混乱破坏新政权,扰乱人民安定新生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隐蔽战线斗争,抽丝剥茧的案件侦破,《光荣时代》的剧情足够精彩好看。开场埋了大悬念:十年潜伏一朝暴露,郑朝阳开始“大逃亡”,往哪跑,将来命运几何,都是未知数,一口气看下来大气不敢喘。

即便如此,马珂也并不认为《光荣时代》是完全重事件的强情节剧。一百零八将进驻北平,由此成就新中国公安力量的源头培养起全国各地公安骨干。真实历史事件的震撼性和穿透力绝非戏剧创作能及,马珂的坚持是让真实事件成为时代底色,在历史的缝隙里,让人物蓬勃生长,令观众相信。

“总不能集集都死人吧!”马珂认为高级的冲突,在生死之外,是“诛心”。有情才有心,有心才成人。人物立稳了,“情绪和磁场能够准确地触达观众”。

《光荣时代》的主题曲MV《光荣》能叫人听出鸡皮疙瘩,原因在于此。诚然,关山填词,三宝作曲,阿云嘎、刘岩演唱,这几位“音乐诗人”的组合让主题曲有了浪漫诗性,直抵人心,更重要的是《光荣时代》用镜头忠实地记录并解释了“人之常情”的意义。

万象更新的光荣时代,剧中记录下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由此写出两类人在时代洪流中的变化。弟弟朝阳作为新一代人民公安,奔赴一线,热血洋溢地投入到崭新的工作中时,哥哥朝山在人潮中迷失,眼神中有恐惧和彷徨。

展现信仰立场的争锋,不止斗争和对垒一条路可以走,《光荣时代》用情感给人物选择打下坚实基础。凡是“桃园”组织意图摧毁的,都成为朝阳等新一代人民公安拼命守护的。剧中朝阳、朝山兄弟俩从亲情到信仰立场的牵绊、对垒与交锋贯穿始终,但不见半个字的口号和说教。“对于朝山来说,社会的变化就在眼前,他所期许的盛世太平,正是在以自己亲弟弟为代表的,信仰立场截然不同的人手中开创的,而他现在在做的事情,反而是要亲手毁掉这份现世安稳。”对于朝山的彷徨,马珂解释道。

从对立到并肩作战,朝阳、朝山兄弟间经历了相互走进的过程,朝山的立场发生了转变。“找到让观众相信的支点,还要不流于说教”着实考验创作者的功力。在马珂看来,推动着全剧人物做出选择的,无外乎是“人之常情”四个字。“对于朝山来说,弟弟朝阳带来的是大的社会环境和背景的变化,切肤之痛来自于家庭。新中国成立,他和弟弟朝阳得以团员,和招娣结为夫妻。朝山也想过正常人的生活,同时他也意识到只有在稳定的社会中才有稳定的家。”马珂说“观众看到朝山的转变是因为弟弟、老婆孩子的时候,才会相信。”

纯粹:人之本性

跟以往的年代反特刑侦剧不太一样的地方是,《光荣时代》通篇洋溢着明快、喜气、昂扬激荡的气氛。大军进城,北平城内上上下下欢欣鼓舞;朝阳信仰坚定,能力突出;“小布尔乔亚”白玲是个自律性极高的无产阶级战士;郝平川几乎把“本人憨厚老实”几个大字写在了脸上;满身烟火气的市井“小混混”齐拉拉……每个人物都立体丰满,但每个人物都太好了。

这点上,马珂有他的理解。“没有必要刻意地为了戏剧冲突将人物复杂化,甚至阴暗化。《光荣时代》给人物做减法。那个时代的人,激情和纯粹都是简单的,不需要解释,更不用台词和旁白来进行勾勒。”

盛世太平,万象更新,国富民强,生于斯长于斯,包括记者在内的年轻观众确实没有吃过真正意义上“苦”,但与共和国同龄的人吃过,这些中国最普通的老百姓,经历了“从鬼变成人”的过程。“人丧失底线的开始是饥饿”马珂说“新中国的成立,让老百姓能够吃上饭,住上有顶的房子,喝上自来水,他们对国家的爱,对党的拥护,就是发自内心的。纯粹,是人的本性,我们需要做的,还原就好。”

作为创作者,马珂觉得观众对于人物的要求也在反哺创作。作为献礼剧,《光荣时代》的人物群像除了“纯粹”,还有很重要的关键词是“有趣”。“观众看剧接受的是情感,生动有趣的人物,才能承载那个时代人的信仰和激情。”

因此在这部剧中,观众会看到和此前银幕上不太一样的人民公安形象。郑朝阳、郝平川等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战士们,已经提前锁定“铁憨憨”头衔,“打呼噜”“吃卤煮”的名场面都在剧里,等着被寻宝。

纯粹而有趣,很考验创作人员的审美观。总制片人马珂有句话说得特别对“当年的英雄,他也是个人。”

激荡:人之理想

影视作品与重要时间节点紧密相关,前后三年改革开放、建国、建党纪念,“献礼”是行业脱不开的生产方向。《光荣时代》是献礼剧中,同时也是目前为止本年度播出的唯一一部、头一部年代反特刑侦类型的作品。

《光荣时代》蕴藉着那个时代的精神和理想,多谈易成观后感。不如借着献礼的时间节点,说说影视行业创作者的理想。

相比于往年同类题材的高产,今年稀缺性一下显露出来。“稀缺性是好事吗?”记者忍不住再问。“这类题材不好做,就像之前说的,不是便宜活。首先创作难度高,需要很强的逻辑性支撑,人物在戏剧结构中充分延展出不同的侧面,呈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其次创作尺度难把握,要在有限范围内挖掘好看的一面。”现在看到“稀缺”的《光荣时代》,距离马珂第一次看到这个项目已经过去了三年。

这三年时间,市面上类型的风一阵刮过一阵,年轻鲜肉和中生代演员打起了擂台,圈层、爆款、用户等新词一个接着一个,不留神就要落伍。相比之下,马珂简直淡定地如同“异类”。还原北京市公安局,没有原址就搭棚重建;剧里有些最多几秒,从城墙上摇出去,俯瞰北京城的全景镜头,用了实拍+特效的方式,城墙是真的,全景是CG,“后期平行做,前后8个多月吧”,马珂说这话的时候像在说别人家的项目,反倒是记者满眼都是¥¥。大到场景特效,小至要求真实、抠细节的领章、帽徽,作为总制片人的马珂,就这样“放任”整个团队一点点磨了出来。

马珂对年代反特刑侦题材的稀缺性并不得意,对不便宜、不好拍也没有畏难情绪,同时也不觉着到了瓶颈期,整个人从容平静。“戏剧有千年的发展历史了,要说瓶颈那就太多了。类型就那么多,要做好就要花精力。从今年开始,很多大公司都在消减产量,因为创作的精力和维度都是有限的,好的创作者就那么多,搭在一个项目里全情投入,两三年就过去了。”

唯一让他有点雀跃的事情就是敲演员容易。“好剧本对好演员有天然的吸引力”在他看来,市场经过两年的沉淀,在趋于冷静。“世界范围内,主流影视作品都属于中生代演员,扎实的内容,观众才买账。”

《光荣时代》开播在即,马珂也有期许“很多年以后,观众可能不记得《光荣时代》讲了什么故事,但只要有一句「XX演的角色太好玩了」,这样一句话,就够了。”

最后再来补一句,《光荣时代》这版海报上,导演、编剧、剧本策划,都写在靠前的位置。对所有尊重创作的影视内容生产者来说,这也是,行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