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坟头上长树是好事还是坏事(坟头)

坟头上长树是好事还是坏事(坟头)

全国坟头迎来整改,农村“旧坟”限期拆除,这是怎么回事?

作为一个大国,我们深深明白,三农工作做好了,就能有力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稳定农民收入。关注三农问题,就是关注我们自己的未来。

中国农村传统文化遭遇变革,坟墓整改政策引发热议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这一进程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之一便是与农村坟墓相关的问题。全国各地掀起一股坟墓整改风潮,旨在推动农村地区的坟墓拆除工作。这一政策在中国社会引发广泛关注,人们纷纷表达了对这一举措的不同看法。

背景

中国农村地区一直以来都有许多“旧坟”,这些坟墓常常没有合理的管理和维护,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坟墓整改政策,要求农村地区对旧坟墓进行拆除和整修。

政策内容

这一政策规定了一系列措施,包括:

限期拆除:政府规定了坟墓整改的时间表,要求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拆除工作。土地回收:政府将回收拆除的坟墓土地,并用于农村建设或环境保护。合法登记:要求农村坟墓必须合法登记,确保合规管理。

社会反响

这一政策在中国社会引发了不同的反响。一些人认为,这一政策能够解决农村地区土地资源的浪费问题,同时也有助于环境保护。另一些人担心,坟墓整改可能伤害到文化传统,因为坟墓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文化冲突

中国的传统文化赋予了坟墓重要的象征意义,坟墓被认为是对先人的尊重和纪念。政府的坟墓整改政策引发了文化冲突,许多人担心,这一政策可能会削弱对祖先的敬仰和纪念。

农村“旧坟”限期拆除政策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尽管政府的目标是解决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但这一政策也牵涉到文化传统的问题。未来,政府需要在政策执行中权衡各方利益,以找到一个既能推动农村发展又能尊重传统文化的解决方案。这一问题将继续受到社会关注,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寻求共识和解决方案。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说的问题了。话说,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情况?你对此有何看法?可以留言、评论,跟大家说说你的想法。

坟头长草好不好?有一迷信说法,浙江等不少地方的人相信

民间特殊墓葬形式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前面“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说了过去民间主要土葬墓式,如土堆式的“馒头坟”、墓碑后竖的“椅子坟”、水泥坟头的“龟壳墓”……民间墓葬的坟头墓式,其实是相当丰富的,并不限于这几种,讲究和禁忌也不太一样。

这里,来介绍几种异形坟墓。

(乡间民坟)

“稻桶坟”与“宝顶”

“稻桶坟”过去在浙江南部,如瑞安一带比较流行,远远望去似一个扁平的圆墩放在稻田地里,因为其形状与当地人打稻谷的稻桶差不多,故称“稻桶坟”。

这种坟用砖石或是泥土做成,围成一圈,形成“稻桶”。如果在“稻桶”上再堆出土堆,如馒头状,就形成了\"大锅帽”坟。

现在大家看到的岳飞之“岳坟”、袁世凯之“袁陵”,就是大锅帽式的,这种大锅帽在不少地方都能看到。一方面保护了坟体,另一方面坟头又有“生气”。

(岳飞父子墓)

(袁世凯的陵墓)

如果将\"大锅帽”圆柱形坟体加高,则形成了北方称的“大宝顶”。

宝顶是贵族使用的,像北京满族王爷坟全是这种坟头。在清东陵内,包括乾隆皇帝的香妃在内的好多妃坟也是这样,外面用砖石砌成圈,内填土,形成高大的圆筒状坟头。

明清帝王坟头也称“宝顶”,这实是一种超大号\"大锅帽”。

虽然都是圆柱式坟头,但“宝顶”与“稻桶”的做法是完全不一样的。宝顶仅仅是一个地上部分的坟头,真正的棺穴在地下,有地宫建筑。而中国南方的稻桶坟是民间使用,墓穴建在地面上,“桶”内堆土成穴,占地不大。

(清王爷坟)

(清王爷坟)

“平坟”与“四方坟”

有一种坟与稻桶坟一样,也是从地面起建,墓穴砖砌成圆拱形,以墓碑封门,墓顶做成平的,故称为“平坟”,目前在浙江一带仍流行。

南方自古有做寿坟的习俗,如果平坟是生前做的,洞口不封,等死了下葬入棺后,才会封好,墓穴此后永不开启。

平坟两穴或多穴时,中间为最尊,次尊为左穴。如果是双穴则左尊右卑。下葬时,一定要按照“男左女右”的规矩安葬,不能将女棺放于左边。

其中,双穴平坟外形呈四方形,又称“四方坟”。有的四方坟变异,上面不是平的,而是将坟头做成圆锥体。

(椅子坟)

坟头过去都是用三合土做的,现在流行用水泥封顶。但有的地方,比如浙江人忌讳将坟头用水泥全部封上,有意在坟头中间或是顶上,留空填土。时间一长,没水泥的地方就会长出草。

明人王稚登诗称,“秋风乍起黄花塞,明月初生青草坟。”坟头长草好不好?好!不过有点迷信,浙江人相信,坟头草长得越盛越吉利,郁郁葱葱代表兴旺发达。

如果不长草,就成了“光头坟”,是凶兆,说明坟地不吉,没有生气,家有变故。

顺便说一下,长草是好事,如果长树就不好了。

迷信认为坟上长树败家,影响人丁。坟头前长树,对后代不好,主生人有脑疾,精神不好;长在坟尾则生脚病,两侧长树多腰疾……

(坟前插哭丧棒)

(坟头被竹笋破坏)

民间有些地方流行坟前插“哭丧棒”,这是从秦汉时就有的丧杖遗俗,在苏北等地一般用新鲜的柳树棍做成,故又称“柳青棍”,春天插在地下极易成活,所以会将哭丧棒放在火上烤一下,破坏其生根的可能。

自然这些说法是迷信,但从科学角度讲,并非没有一点道理,坟头忌树实是为了保护墓穴而故弄玄虚。因为树的根系发达,往下扎根会破坏地下葬具(棺椁),干扰地脉,加重墓地阴气。如果发现有小树长出,咋办?白天不声不响拔掉就行了,长大了比较麻烦……

“小房子”与“骨灰坟”

在一些地方的野外田地中,可以看到一些浓缩版的小房子,一般如农家鸡圈大小。这些小房子实是“阴宅”,里面放置有骨灰盒。

现在推广火葬,但骨盒安放是个问题。于是不少地方出现火化后再置办棺材土葬的现象,这比直接土葬花费更大,也不是政府所提倡的。

(贴瓷砖小房子——骨灰坟,遭破坏)

虽然不少地方推出公墓,但穴位大都不便宜,算算比活人的阳宅还贵,一般人家根本买不起。而且,公墓还有使用期,再使用还要续费。但将骨灰盒长期放于家中也不是事,有的地方便受到过去暂厝风俗、在户外搭置棺竂、草坟的启发,在田地上做成小房子一样的“骨灰坟”。

骨灰坟算是新式墓葬形式。

起先在推广火化较早的南方出现,如苏南的常熟,农民在自己家的承包田中搭建小房子,砖壁瓦顶,放进骨灰盒,当地人称“瓦坑”。

1980年代就有风俗学者就此作过调查。本来瓦坑这类骨灰坟很小,也很简单,但现在越做越豪华,越来越讲究,有的骨灰坟还带有院落(见下图)。

(豪华骨灰坟)

(满山“阴宅”)

这种骨灰坟与过去常见的浮坟,其实是一个性质。

浮坟本是临时性墓坟,等以后找到宜葬风水宝地,或是家庭条件好了,再永久安葬。棺柩不埋或是半埋土下,在上面搭建棚子,有的棺身周围用砖石砌起来,上面再盖上瓦,也有的上面覆盖上稻草什么的。

对新出现的小房子式的“骨灰坟”,不能一概否定。我研究墓葬风俗时注意到,民俗是十分顽固的,要予以尊重。其实我倒有一个建议——

把这种“小房子”,如古人做墓室、地宫一样,建到地下,做成可开启的地窖式地下空间,留置多个小室,方便以后家族成员骨灰陆续放入,从而形成新时代家族墓。

现在不少地方发展公墓,集中安葬,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地皮有限。如果能如车库一样,往地下开发,倒是可行的,既这不占用地面,不误农耕,也算是真正的阴宅。

(公坟,但穴位太贵,一般家庭承担不了)

坟头长草好不好?有一迷信说法,浙江等不少地方的人相信

民间特殊墓葬形式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前面“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说了过去民间主要土葬墓式,如土堆式的“馒头坟”、墓碑后竖的“椅子坟”、水泥坟头的“龟壳墓”……民间墓葬的坟头墓式,其实是相当丰富的,并不限于这几种,讲究和禁忌也不太一样。

这里,来介绍几种异形坟墓。

(乡间民坟)

“稻桶坟”与“宝顶”

“稻桶坟”过去在浙江南部,如瑞安一带比较流行,远远望去似一个扁平的圆墩放在稻田地里,因为其形状与当地人打稻谷的稻桶差不多,故称“稻桶坟”。

这种坟用砖石或是泥土做成,围成一圈,形成“稻桶”。如果在“稻桶”上再堆出土堆,如馒头状,就形成了\"大锅帽”坟。

现在大家看到的岳飞之“岳坟”、袁世凯之“袁陵”,就是大锅帽式的,这种大锅帽在不少地方都能看到。一方面保护了坟体,另一方面坟头又有“生气”。

(岳飞父子墓)

(袁世凯的陵墓)

如果将\"大锅帽”圆柱形坟体加高,则形成了北方称的“大宝顶”。

宝顶是贵族使用的,像北京满族王爷坟全是这种坟头。在清东陵内,包括乾隆皇帝的香妃在内的好多妃坟也是这样,外面用砖石砌成圈,内填土,形成高大的圆筒状坟头。

明清帝王坟头也称“宝顶”,这实是一种超大号\"大锅帽”。

虽然都是圆柱式坟头,但“宝顶”与“稻桶”的做法是完全不一样的。宝顶仅仅是一个地上部分的坟头,真正的棺穴在地下,有地宫建筑。而中国南方的稻桶坟是民间使用,墓穴建在地面上,“桶”内堆土成穴,占地不大。

(清王爷坟)

(清王爷坟)

“平坟”与“四方坟”

有一种坟与稻桶坟一样,也是从地面起建,墓穴砖砌成圆拱形,以墓碑封门,墓顶做成平的,故称为“平坟”,目前在浙江一带仍流行。

南方自古有做寿坟的习俗,如果平坟是生前做的,洞口不封,等死了下葬入棺后,才会封好,墓穴此后永不开启。

平坟两穴或多穴时,中间为最尊,次尊为左穴。如果是双穴则左尊右卑。下葬时,一定要按照“男左女右”的规矩安葬,不能将女棺放于左边。

其中,双穴平坟外形呈四方形,又称“四方坟”。有的四方坟变异,上面不是平的,而是将坟头做成圆锥体。

(椅子坟)

坟头过去都是用三合土做的,现在流行用水泥封顶。但有的地方,比如浙江人忌讳将坟头用水泥全部封上,有意在坟头中间或是顶上,留空填土。时间一长,没水泥的地方就会长出草。

明人王稚登诗称,“秋风乍起黄花塞,明月初生青草坟。”坟头长草好不好?好!不过有点迷信,浙江人相信,坟头草长得越盛越吉利,郁郁葱葱代表兴旺发达。

如果不长草,就成了“光头坟”,是凶兆,说明坟地不吉,没有生气,家有变故。

顺便说一下,长草是好事,如果长树就不好了。

迷信认为坟上长树败家,影响人丁。坟头前长树,对后代不好,主生人有脑疾,精神不好;长在坟尾则生脚病,两侧长树多腰疾……

(坟前插哭丧棒)

(坟头被竹笋破坏)

民间有些地方流行坟前插“哭丧棒”,这是从秦汉时就有的丧杖遗俗,在苏北等地一般用新鲜的柳树棍做成,故又称“柳青棍”,春天插在地下极易成活,所以会将哭丧棒放在火上烤一下,破坏其生根的可能。

自然这些说法是迷信,但从科学角度讲,并非没有一点道理,坟头忌树实是为了保护墓穴而故弄玄虚。因为树的根系发达,往下扎根会破坏地下葬具(棺椁),干扰地脉,加重墓地阴气。如果发现有小树长出,咋办?白天不声不响拔掉就行了,长大了比较麻烦……

“小房子”与“骨灰坟”

在一些地方的野外田地中,可以看到一些浓缩版的小房子,一般如农家鸡圈大小。这些小房子实是“阴宅”,里面放置有骨灰盒。

现在推广火葬,但骨盒安放是个问题。于是不少地方出现火化后再置办棺材土葬的现象,这比直接土葬花费更大,也不是政府所提倡的。

(贴瓷砖小房子——骨灰坟,遭破坏)

虽然不少地方推出公墓,但穴位大都不便宜,算算比活人的阳宅还贵,一般人家根本买不起。而且,公墓还有使用期,再使用还要续费。但将骨灰盒长期放于家中也不是事,有的地方便受到过去暂厝风俗、在户外搭置棺竂、草坟的启发,在田地上做成小房子一样的“骨灰坟”。

骨灰坟算是新式墓葬形式。

起先在推广火化较早的南方出现,如苏南的常熟,农民在自己家的承包田中搭建小房子,砖壁瓦顶,放进骨灰盒,当地人称“瓦坑”。

1980年代就有风俗学者就此作过调查。本来瓦坑这类骨灰坟很小,也很简单,但现在越做越豪华,越来越讲究,有的骨灰坟还带有院落(见下图)。

(豪华骨灰坟)

(满山“阴宅”)

这种骨灰坟与过去常见的浮坟,其实是一个性质。

浮坟本是临时性墓坟,等以后找到宜葬风水宝地,或是家庭条件好了,再永久安葬。棺柩不埋或是半埋土下,在上面搭建棚子,有的棺身周围用砖石砌起来,上面再盖上瓦,也有的上面覆盖上稻草什么的。

对新出现的小房子式的“骨灰坟”,不能一概否定。我研究墓葬风俗时注意到,民俗是十分顽固的,要予以尊重。其实我倒有一个建议——

把这种“小房子”,如古人做墓室、地宫一样,建到地下,做成可开启的地窖式地下空间,留置多个小室,方便以后家族成员骨灰陆续放入,从而形成新时代家族墓。

现在不少地方发展公墓,集中安葬,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地皮有限。如果能如车库一样,往地下开发,倒是可行的,既这不占用地面,不误农耕,也算是真正的阴宅。

(公坟,但穴位太贵,一般家庭承担不了)

俗语:“坟头塌消子孙稀,坟上无草少家资”,注意一下你家的情况

独耿介而不随兮,原慕先圣之遗教。

口头文化伴随人类的诞生而形成,成为我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民歌、民谣俗语等等。特别是这些俗语,大多数都是老百姓生活经验的总结,智慧的结晶,在农村地区广为流传。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祭祀祖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特别是主张土葬的农村里,人们对祖坟和祖宅是十分重视的。老人去世后,除了要挑选一个适合下葬的日子和时间之外,还要对坟墓进行维护。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看到,每年上坟的时候,人们对祖坟会进行修葺。

当然这些一方面是尽自己的孝道,另一方面是因为祖坟的好坏会关系到家族的发展。我们的前辈为此也有流传的俗语:“坟头塌消子孙稀,坟上无草少家资”,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在今天还适不适用?

坟头塌消子孙稀

字面意思理解如果一个家族的祖坟塌陷了的话,那么就预示着这个家族的子孙后代会很稀少。表面看的话似乎是一种封建迷信的说法,但其实这还是有着一定道理的。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在重阳节清明节等特殊节日时,子孙后代都会进行扫墓。

在扫墓之余,他们会对祖宗的坟头进行修葺。最简单的就是带上铁锹,为坟头添上一些新土。如果没有后代的话,那就代表着没有人对坟墓进行修葺。短时间内看不出来什么,时间长了坟头自然也会塌陷。有后者这样的情况,一定是子孙稀少,不然怎么连上坟的都没有。

坟上无草少家资

祖宗的坟头如果不长草,那就代表着家里的财运不是很旺盛。从风水学的角度出发,坟头上不长草是因为风水不好,坟没有地气祖先过得不是很好,对子孙后代当然也是不利的。如果周围的草长得茂盛,那就是选对了地方,子孙后代也是十分的有出息。

还有一种情况是生活中经常碰到一些人在上坟时,清理坟上的草,这在过去是不吉利的象征。因为“草”在干了之后是“柴”,而“柴”的谐音又是“财”,把这些“柴”铲掉了,那这不就是在铲掉“财”吗?从这个角度出发,“少家资”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后记分析

如果真要品史君来说的话,我认为这些俗语并不适合现在的社会。俗语更多时候是老百姓生活经验的总结,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东西也成为了时代前进的“垫脚石”。就拿这句话来说,造成坟头坍塌的原因有很多,土壤腐殖质堆积等等,都有可能。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都不要继承,对于传统文化,品史君始终强调,要保持一个态度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时代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我们毫不犹豫地去继承;对于时代发展有负面影响的,我们自然也需要摒弃,你认为呢?

我是品史君,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也对文化感兴趣,不妨为我留个关注。

老祖宗的告诫:“坟头塌消子孙稀,坟上无草绝家资”,有什么讲究

我们古人对祖先坟墓非常重视,甚至还有守墓3年的风俗。做官的叫做告“丁忧”,守孝3年后再去复任,普通百姓甚至住在墓地3年,这3年不参加大事小情。

农村人重视祖坟,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孝道,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农民看来,祖坟的状态会之家关系到子孙后代的运势,农村有句俗语叫做“坟头塌消子孙稀,坟上无草绝家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这和多数农村地区的扫墓习俗有关。例如咱们广西农村,每年的清明,老百姓都要去祖坟上祭拜,这祖坟祭拜氛围非常浓重,子孙兴旺的,会花大价钱请鼓乐队以及一些混迹在一些丧礼上表演的“演员”。

坟头塌消子孙稀

农村的大多数地区,基本都是传统的土葬方式,人埋下后,坟头用土回填,这时候的坟头,基本上都是虚土,随着时间的推移,风吹日晒雨淋,虚土逐渐会变实,在此过程中,因水土流失,或受其它动物的破坏,出现不同程度下沉的现象很普遍,但是,传统的做法是:每到上坟季,后代子孙们,都会带铁锹,为塌陷的坟头添上新土。

传统的意识里:若连续多年无人添土,就意味着这家人,后代子孙比较稀少,人丁不旺,不然的话,怎么连个上坟的人也没有呢?

《红楼梦》中的贾府,虽然远在京城,但还是会回到金陵祭祖,而真正停止祭祖,就是贾府遭遇抄家之事,子孙离散,再也无力顾及祖坟情况的时候。

坟上无草绝家资

这句话就是说老人去世下葬后,随着时间的增长,坟头上长草是很正常的现象。有不少后辈们上坟扫墓的时候,就会把坟头上的草清理干净。老一辈人说,这样是不对的,坟头上的草是柴的意思,柴的谐音代表着财。所以说坟头上的草是不能清理的,这就是“坟上无草绝家资”的来由。

坟头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并不会影响家族未来的走向,如果非要说什么才是影响家族走向的关键,可能只有“勤奋”二字了,虽然农村的坟头文化大多数都属于封建残余,但也是农村的一种文化体现。

总之,农村人重视宗族观念是一件好事,不过对每个家庭来说,子孙后代要想过上兴旺的好日子,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努力。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古人们虽然简单的句话里可以蕴含大智慧,但无论是哪种文化,都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时代是不断在发展的,跟不上时代就要及时抛弃,值得学习的我们就要潜心研究。

俗语我们都是从老人那里听得多,其实古人的俗语谚语对联还有许多,好比“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这是一本记录俗语智慧的书籍,里面有俗语上千则,在俗语的背后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看了之后哈哈大笑还能学到很多智慧!《老人言》和现在越来越多的心灵鸡汤文章不同,《老人言》里面有很多对世态炎凉的描述。

堪称《毒鸡汤大全》和《提升口才,每日一句》,里面讲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非常直白,十分露骨。

《老人言》这本书中就收录了这些俗语,俗语是口耳相传的智慧,洞察世事的箴言,源远流长的文化。

读《老人言》就像是在和一位长者对话,他会教给你他的毕生所学,帮你指引人生航向,让你更快适应社会,教会你立身处世的法则。

这套是白话文版本的,因为文言文一般人真的很难读懂!这个版本的读起来实在是有趣!

多见多闻,借古鉴今。想要阅读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购买正版。#把书读薄 把人生读厚#

坟头,为什么古人要有草留给子孙拔?

清明,我给祖宗扫墓,在一个山村里,路途不算遥远,走山路20来华里,翻山越岭,现在有车代步,省力省事多了,车多路阔通幽处,拉近了与思亲祭祖的路途。

祖宗的坟墓长满了茅草,墓碑缝隙还长着一棵小树,我们到陵园,已经看不见墓地,我们用劈刀和锄头,割草,砍树,把老祖宗的坟莹清理干净,摆祭品,焚香点烛,寄托哀思,求护佑平安。

坟头满是青草,为什么不用水泥给覆盖浇筑,省事美化,老祖宗安然呢?

一旁忙着拔草整饬的妈妈说,做坟墓是要长草的,外嫁女人还不能来拔,专门给子子孙孙拔的,后代发达不发达就看祖地,如果坟头草野生疯长,那么说明子孙不孝,家业不兴,后继无人。

坟头石砌留缝隙,让草木生长,年复一年的来拔草祭扫,与祖宗对话,是古人心计与智慧。

纵观豪华墓地陵园,村野大兴高大上坟墓,瓷砖、石板、水泥等现代材料建造的墓地,看不见有生命的草木,芳草萋萋中那种生命的世代传承的永续。

祖宗坟上的草,年复一年的生长,清明时节的青绿,让我等后人看到了前人那种永不断续的文脉 ,年年长草,年年有人来拔除,香火一年比一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