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离婚率数据排行榜(离婚率数据)

离婚率数据排行榜(离婚率数据)

19年我国470万对夫妻登记离婚,创历史新高,婚姻为何走向消亡?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婚姻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制度之一,它对个体的生命历程和社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婚姻是情感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让人们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其次婚姻也是繁衍后代的必要手段和保障,通过建立婚姻契约,男女双方可以共同育儿,传承基因和文明。

好的婚姻关系可以给人们带来丰富充实和幸福的情感体验。

而不幸的婚姻则会让人获得精神和肉体以上的双重痛苦,甚至会瓦解两个人甚至是两个家庭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改变,婚姻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逐渐的人们对婚姻的理解更加深入也更为自由。

从前男女双方只能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现如今人们已经可以自由的选择伴侣,或是决定婚姻的存续与否。

在当今时代,高离婚率成为了典型的社会现象,有些人认为这是社会发展太快所导致的。

人们对感情都已没有耐心,自然也就不愿意好好经营。

也有的人觉得,自由选择自己的情感本无错,当你觉得一段感情没有必要维系下去的时候,尽早放手未必不是个好选择。

高离婚率已是时代趋势

离婚率居高不下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现象,早在二〇一六年就已经出现端倪了。

据民政部最新数据,2021年我国有764.3万对夫妻登记结婚,该数据首次低于800万对,再创历史新低。

2022年的前三个季度我国有544.5万对夫妻登记结婚,然而这个数据比2021年下降了7.49%;与此同时,有164.3万对夫妻登记离婚,同比去年增加3.72%。

虽然2022年全年数据尚未发布,不过按照往年数据情况,不少人预测2022年登记结婚超过800万对的可能性不高。

由此可见,低结婚率和高离婚率已然成为了这个时代的特性,那么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

离婚率的上升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和担忧,有些年轻人的婚姻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改变。

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生活在信息化开放化的时代,具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由性。

正是因为既看到了婚姻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所以他们就算没有经历过婚姻,却已然对结婚这件事极为佛系。

而那些已经结了婚的80后已经体会过婚姻的艰辛。

所以对于他们而言,如今的生活不过是枯燥乏味的重复着每一日,甚至有些人已经萌生了离婚的念头。

如果平均到每一天那么选择离婚的夫妻每日都超过5000对。

如果平均到每一天,那么选择离婚的夫妻每日都超过5000对。

高离婚率让人们对婚姻和家庭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

如今的婚姻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族联姻,而是多元化平等的个人选择。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法律契约,更包含了情感因素和理性思考。

婚姻被什么改变了

并不是80后群体最喜欢离婚,而是该群体结婚的基数最大,所以离婚的人数看起来就比其他年龄段更多一些。

1,打败婚姻的是琐事。

绝大多数夫妻选择离婚未必是因为家暴出轨或是出现了重大性事故,很多人觉得自己的婚姻难以维系仅仅是因为生活的琐事太多。

就以二〇一六~二〇一七年的数据为例,妻子单方面要求离婚的比例是73.4%。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婚姻是其中一方想离婚,而另一方却不明白对方为什么想离婚。

婚姻的本质是什么?

苯基乙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它能提高人的快乐和愉悦感。

促进人们在恋爱中产生体验和满足感,只不过这种物质的分泌时间相对较短。

只能维持几个月到几年,一旦过了这个期限,男女双方对彼此的吸引力就会骤然降低,甚至是完全消失。

当然婚姻并不仅仅建立在苯基乙胺的基础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的感情还会出现理解支持和尊重等一系列因素。

但如果这些并没有成功建立,彼此就会分道扬镳,彻底决裂。

2,80后的婚姻状况隐藏着最残忍的真相。

在传统社会中,婚姻对女性的影响更加残酷,女性需要承担起更多的家务和养育责任,而男性则需要把重心放在事业和社交上。

事业作为可视化的成就,它可以被认可,被赞颂,而做家务却犹如隐形的付出,让人不自觉的忽略。

当女性觉得自己的付出得不到认可,她的一切努力在对方看来都是徒劳之时。。

内心就会对婚姻产生排斥之情,离婚自然成为了不二之选。

总的来说,高离婚率未必是一件坏事,它可以被看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结婚代表幸福,离婚同样如此。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