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解:八卦月相图
伏羲时代尚无文字,因此用八种符号(即八卦)来记录太阳、月亮的运行轨迹,是完全有可能也合乎逻辑的。东汉易学家虞翻注的《系辞传》就持此种观点,他认为,日月高悬于天空,在运行的过程中,于不同的方位,便出现了不同卦象。
“三日莫,【震】象出庚”:
每月(阴历)初三日黄昏时分,初月出现在西方庚的方位(在北半球看到的话,月亮出现在天空的西南方,正西偏南22.5度),月的弯细及阳象初生的形象,符合一阳初生的震卦卦画类像(“—”表示阳,即亮;“——”表示阴,即黑)。
“八日莫,【兑】象见丁”:
初八日月为上缺,大半圆形的月亮黄昏时出现于南方丁的方位(正南偏西22.5度)。此时月的形象上虚下实,阳象较前增加(阳长阴消),符合二阳的兑卦卦画类像。
“十五日,【乾】象盈甲”:
十五日为满月,圆月黄昏时出于东方甲的方位(正东偏北22.5度),盈满的月符合三阳的乾卦卦画类像。
“十九日,【巽】象退辛”:
十九日,月开始亏缺,阳象已极而阴象始生,这一天天亮时,月落于西方辛的方位。此时月亮稍亏(下缺)的形象,符合一阴始生的巽卦卦画类像。
“二十三日,【艮】象消丙”:
二十三日,月为下弦,小半圆形的月亮在天亮时消失于南方丙的方位(正南偏东的22.5度)。此时月的形象上实下虚,阴象较前增加(阴长阳消),符合二阴的艮卦卦画类像。
“三十日,【坤】象灭乙”:
三十日为晦亡,月亮不出现,阴象盛极,是黄昏时即消失于东方乙的方位。此时月全亏,符合三阴的坤卦卦画类像。
还有两种形态相对特殊,记录的是月与日同时现出现在天空中。
上半个月的傍晚太阳尚未落下,而月亮已经升起;下半个月的早晨太阳已经升起,而月亮尚未落下。这两种情形符合坎卦卦画及离卦卦画类像。
因为相对日来说,日为阳,月为阴,坎卦卦画表明,在一月中,月亮(阴)两次(早晨和傍晚)与日同现。离卦卦画同样表明,在白天里也有月亮(阴)。
如此一来,由月相产生的震、兑、乾、巽、艮、坤、坎、离等八卦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在面前,因此,高人通过观月相便可知天时,定方位,推万事。
如果你对《易经》和八卦不甚了解的话,也许下面的解释能看懂一二!
众所周知,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可用阳爻“—”表示),另半个球面则是暗区(可用阴爻“— —”表示)。
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简而言之,从月初到月末,其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
每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这一天称为“新月”,也称“朔”(从字型就可以判断——半月),这时是农历初一。这一天,月亮在地球与太阳中间,因此日食都在这一天发生(所以凡是有日食发生,可直断为每月初一,比如在考古文献上出现日食,就对确定当时的时间有重要的意义);
过了新月,月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亮区逐渐转向地球,在地球上就可看到露出一丝纤细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西方天空,弓背朝向夕阳,这一月相叫“蛾眉月”(古代形容女子细长而弯的眉毛就叫“娥眉”,“蛾”“娥”两者相通),好多人还将其诗意化为“银钩”,如诗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一天通常是农历的初三、初四。
随后,月球在天空里逐渐远离太阳,到了农历初七、初八,月亮会有半个亮区对着地球,人们可以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西),这一月相叫“上弦月”。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十六(不是有“十五的月儿十六圆”之说嘛),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这时我们就能看到一轮圆月,这一月相称为“满月”,也叫“望”。十五,月亮绕到了太阳与地球的延长线上,可以看到整个发光面,所以满月,月食往往就发生在这天,当然有时也会出现在十六。
到了农历二十二、二十三的时候,又是半个亮区对着地球,人们又可以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东),这一月相叫“下弦月”。
到了农历三十的时候,就是月亮的整个暗区转向地球,这时候月亮从地球上就看不到了(实际上仍然存在),这一月相叫“晦”,人们常说的“晦气”就来源于此。
从而看出知晓天文知识,最为重要的是细心观察,在记录天空中的每一样变化,上述有很多学者研究过,而且较为准确,所以贴出来给大家分享。自然界的变化也就是环境和磁场的变化,人类要生存,必须懂得自然规律。
陕西省周易研究会
文/易合论道
~~~~~~~~~~~~~
2022年11月14日下午,陕西省周易研究会管理层,学习二十大报告精神座谈会,在位于西安市科技路的荣民集团“一号会所”召开。同时为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讨论了第七届世界周易高峰论坛暨周易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庆典的筹备工作,会议集思广益,氛围热烈,为庆祝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不忘初心,不负使命,历经风雨,百年辉煌赋诗二首:
《颂征程》
(平水韵)
一
十秩荣牵万众情,
二十大会党英明。
回眸风雨辉煌路,
放眼百年雄志成。
四海惊涛亮灯塔,
五州龙马巨轮行。
复兴重任千秋业,
再展鸿图启伟程。
二
红帜南湖赤焰筹,
旌旗伟举贯神州。
镰除魔掌立新秩,
锤碎狼烟争自由。
强国富民圆大梦,
惠康济众筑宏舟。
复兴之路铭功后,
继往开来载千秋。
2022-11-14西安
~~~~~~~~~~~~~
//作者:
陈皎通(微信名:易合论道)陕西人,现居深圳。军旅生涯二十三载,后在中国燃气任职退休。酷爱《易经》文化,现任陕西省周易研究会副会长、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传统文化高级讲师,长安易学研究院荣誉院长。喜欢旅游、诗歌。
~~~~~~~~~~~~~
2023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开幕
中新网安阳9月21日电 (王宇)9月21日,2023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在河南安阳汤阴县羑里城开幕,来自海峡两岸及海外易学界的专家学者、易学爱好者等约2000人齐聚此地,共话两岸易学研究。
图为2023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开幕式现场。 王宇 摄
本届论坛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安阳市人民政府主办,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增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
羑里城是一处蕴含丰富的龙山至商周时期文化遗址,是周易文化发祥地。2018年,羑里城获批成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史料记载,羑里城是3000年前殷纣王关押周文王姬昌之处,是有史可据、有址可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监狱。此处也是周文王据伏羲八卦推演出64卦384爻,即“文王拘而演《周易》”之圣地。
全国台联副会长王慧在论坛开幕式上表示,为了推动周易文化交流与发展,早在1989年,安阳市便开始举办周易与现代化论坛。从2010年开始,连续举办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将其作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增进了两岸同胞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契合。
近年来,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拓展,形式与内容也在不断创新,已经成为海内外颇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文化交流盛会。
图为2023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开幕式现场。 王宇 摄
安阳市委书记袁家健在致辞中说,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周易文化,是联系沟通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希望以此为媒介,进一步深化两岸交流,增进两岸友谊。
据悉,安阳市已成功举办13届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和33届周易与现代化论坛,在海峡两岸产生了广泛影响。本次论坛除了主论坛之外,还将举行第34届周易与现代化论坛、周易与经济发展分论坛、周易与中医分论坛,并探讨周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