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势

1999年今年多大了2023(1999年今年多大)

1999年今年多大了2023(1999年今年多大)

1999年出生的她,戏龄已经13年。

《一路朝阳》的热播,让很多人再次注意到了李兰迪。

由李兰迪、王阳、高叶、王菊、丁嘉丽共同出演的都市剧《一路朝阳》播出后,观众反响强烈,相关的话题热度和收视率一直处于不断攀升的状态。

#再次出圈#

剧里李兰迪饰演的李慕嘉是一名北漂女孩,非名校毕业,但靠着努力上进+运气成分留在了北京的知名律所金达。

从刚出校园的大学生,到初入职场的菜鸟实习生,以及后面的助理律师,她的演绎都拿捏的恰到好处,演技细腻自然。

李兰迪凭借《一路朝阳》再次出圈。

1999年出生的李兰迪,戏龄已经13年。

年初她一部《星落凝成糖》从不被业内看好的古偶仙侠中一跃而起,成为黑马。今年两部作品登陆央视播出。讲述核电事业的《许你万家灯火》,讲述十年北漂的《一路朝阳》。

李兰迪,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作品证明了自己。

#考古李兰迪#

李兰迪新剧《一路朝阳》的热播,也引起了观众的“考古”。

10岁,李兰迪拍摄个人首部电影《爱你输给了谁》,由此步入影视圈。

2017年,因在电视剧《无心法师Ⅱ》中饰演单纯重情的“苏桃”而被观众认识。

同年,电视剧《你好,旧时光》上映,一经播出便“火遍全网”。

上大学前,李兰迪就已经演了将近10年戏。

5年前,李兰迪刚上大一,尚未接受系统性的表演训练,却在《我就是演员》上一鸣惊人,细腻诠释《金陵十三钗》《请回答1988》等经典作品,被导师夸赞是年龄最小的“潜力股”,可以见其表演天赋。

大学期间,除了拿手的青春校园剧之外,李兰迪还尝试参演过悬疑惊悚片、清宫剧和电影,每部剧风格迥异,每个角色都有独特的地方。

这5年间,学习、感受、实践,李兰迪交出了一个又一个不同的角色,可以见其勤奋、成长以及对表演的思考。

或许是因为温柔的面容和有条理的表达,李兰迪身上有超出年龄的成熟和稳重感。

对于李兰迪而言,当下最期待的,就是在演艺道路上,不断突破,挑战更多不同类型的角色。

#艺考&选择#

来中影人学习之前,李兰迪就已经小有所成。在中影人期间,她非常谦虚好学,勤练专业技能,精进自己的专业水平。

本身就极有天分,充满悟性的李兰迪在中影人老师的专业指导下,以女生组第1、全国第2的好名次考入中央戏剧学院。

中影人见证了这个倔强、有梦想的女孩的付出和成长,也很开心能为李兰迪的成功贡献专业的力量。

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相信未来的李兰迪,会用更加丰富的经历,诠释出更多角色的多样人生。

退休年龄有几种,这些不同的年龄你了解多少?未来会有哪些变化?

你了解我们的退休年龄吗?有人可能会说,不就是60岁退休吗?事情可不是那么简单。退休年龄有很多种,让我们了解一下各种不同的退休年龄和出处吧。

第一,工人正常退休年龄。

对于女性工人的正常退休年龄是50周岁,男性工人的正常退休年龄是60周岁。

这主要是依据1978年国发104号文件中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不过,文件中还有一个前提条件是连续工龄满10年以上,现在已经不再使用。现在已经统一使用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15年了。

第二,干部正常退休年龄。

对于女性干部正常退休年龄是55周岁,男性干部的正常退休年龄是60周岁。

这主要是依据1978年国发104号文件中《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

在1978年的时候,我们还是用身份判定退休年龄的办法,现在主要是以岗位判定。现在主要是女性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年龄是55周岁。

第三,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年龄。

其实,灵活就业人员严格来说是没有退休年龄的。因为灵活就业人员群体原本就不在1978年国发104号文件的涵盖范围内。

真正为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设立退休制度的文件是2001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规定城镇个体工商户等自谋职业者以及采取各种灵活方式就业的人员,在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累计缴费满15年的,可按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并没有提到退休年龄的概念。

第四,特殊工种退休年龄。

从事特殊工种满足相应年限的职工,女性年满45周岁、男性年满55周岁应当退休。主要依据还是1978年国发104号文件。

特殊工种分为三类,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作岗位,需要从事工作满10年以上。从事井下和高温低温工作岗位,需要工作满9年以上。从事其他有毒有害工作岗位,需要工作满8年以上。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规定。

特殊工种的认定都是以职工档案记载的记录为准,必须要到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审批,形成审批表,存入职工档案。

第五,失去劳动能力退休年龄。

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这种情况下的退休年龄是男性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

除了1978年国发104号文件以外,1999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也明确了有关的退休年龄。

第六,退职制度不设退休年龄。

根据国发1978年104号文件,不具备退休条件,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失去劳动能力,应当办理退职手续。既包括不符合退休年龄条件,也包括不符合连续工龄满10年的条件。

不过,由于有关1978年文件实施范围是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干部。所以私营企业联合就业人员能否适用有关规定?还是看当地的文件要求。

第七,病残津贴制度也不设年龄要求。

其实社会保险法中,早已经要求各地建立病残津贴制度以替代退职制度。目前已经由广东省、四川省、宁夏自治区等多个省份进行了制度试点。虽然说待遇标准不一样,但条件基本一致:

缴费满15年,失去劳动能力,但没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除此以外,江苏省已经试点,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同意、人社部门备案,三方见证下自愿推迟退休年龄。另外,还有一些高级专家等特殊情况可以把退休年龄延长至65岁甚至70岁以上。

总之,严格统一的退休年龄,并不适合社会的实际要求。相信未来的退休年龄制度会变得越来越灵活。

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00年左右出生的男孩,正面临“三难时刻”:怎么才能改变命运?

近年来,2000年左右出生的年轻人正面临着一系列艰难的挑战,被戏称为“三难时刻”。这一代年轻人,与80后、90后相比,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个人抉择。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第一个难题:找工作难。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分别达到了909万、1076万和1158万。这一数字的增长表明,大学毕业生人数已经突破千万大关,进一步加剧了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尤其是那些毕业于二本及以下高校的学生,他们想要找到一份有前途、薪酬丰厚的工作几乎是一场困难重重的挑战。

学历内卷的现象也不容忽视。在这个时代,进入国企、大型公司或者考取事业编制成了许多人追求的目标,竞争异常激烈。统计数据显示,考研与考公务员的竞争比例都在不断攀升,使得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那些在6岁入学后度过了16年学生生涯的年轻人,即1999年、2000年和2001年出生的一代,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

而第二个难题则涉及到了情感生活:找老婆难。根据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截至2022年,我国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男性相对于女性多出3490万之多。现代女性更加独立,不仅经济独立,思想也更加独立,她们对于婚姻和家庭有着更多的选择权。这种社会进步固然值得鼓励,但也给2000年左右出生的年轻男性带来了找到合适伴侣的挑战。

最后,生孩子也变得难上加难。即使成功找到了工作,找到了伴侣,但要想拥有一个稳定的经济基础来支持家庭生活,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这就构成了这一代年轻人所面临的“三难时刻”。

那么,面对这一系列的挑战,我们该如何改变命运呢?

首先,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断努力,寻找并把握住工作的机会。无论面对多大的竞争,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其次,对于寻找爱情,要善于讨女孩的芳心。带女孩出去旅行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尤其是在各地的牡丹园,国色天香的牡丹正在盛开。同时,一辆新能源汽车如飞凡R7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吸引力。这款车拥有出色的性能,零百加速只需3秒8,续航能力高达606公里,搭载了新能源锂电池和43英寸全场景观感出众的三联屏,还配备了激光雷达的智能驾驶系统,足以让女孩印象深刻。

最后,当你带着心仪的女孩及她的家人一起出行时,要记住这“四点诀窍”:勇敢一点,嘴甜一点,勤快一点,踏实一点。这些小细节可能会改变你的命运,让你成为一个更加吸引人的伴侣。面对“三难时刻”,不要气馁,只要用心去改变,你的未来仍然充满希望。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1997年,90岁的杨尚昆回乡探亲:今天有没有学校的校长来座谈啊?

杨尚昆:回忆百年,橙子树里的兄弟情1997年4月,重庆潼南的乡人们为一位同乡办了场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对别人而言,这位同乡是革命烈士,可对杨尚昆而言,这人是他四哥杨闇公。70年前,杨闇公因革命事业遭反动军阀逮捕,在经历割舌、断手、剜目非人折磨后,杨闇公依旧不吐露丝毫革命信息,最终被反动派连射三颗子弹,壮烈牺牲于重庆浮图关前。为了纪念哥哥当年壮举,杨尚昆返回家乡,看了看他与四哥在幼年时一同种在庭院里的橙子树。

与乡亲们一同围坐在树下闲聊时,众人本以为杨尚昆会多谈谈哥哥的往事,可让人没想到的是,他却突然提了个问题——学校的校长来了没有?1997年4月1日, 90岁高龄的杨尚昆在建国后第三次踏入了家乡的土地。这次回家,他是来缅怀四哥的。看着庭院里生长了84年的橙子树,杨尚昆的双眼朦胧了。四哥曾说过,见树如见人。这棵寄托着杨家兄弟情谊的橙子树种植于1913年。那年,四哥杨闇公在父亲的支持下外出求学,年仅15岁的他便立志要为国家求得治国良方,在临行前,他带着尚且年幼的杨尚昆在院里栽下了树苗。

四哥告诉杨尚昆,他走后别想他,见树如见人,约定日后兄弟相见之日,都要如这颗橙子树一般茁长成长,结出硕果造福一方。当兄弟再见之日,四哥已是中共四川地方执行委员会创始人,杨尚昆也是受到《共产党宣言》等革命思想熏陶的有志青年,在四哥的引领下,杨尚昆入了党。对杨尚昆而言,杨闇公不只是他的四哥,还是他的革命领路人。与朱德、刘伯承等组成中共重庆地委军事委员会,成为军委书记、策划顺庆、泸州起义,在天府之国建立起了由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杨闇公从未忘记自己年少时的宏愿,用一桩桩壮举去践行了救国存亡之路。

可他的志向却在1927年画上了句号。当时被组织派去上海的杨尚昆本以为自己会一直在四哥的羽翼下实现救国之路,可没想到的是,四哥却在革命路上先一步走了。而他这个当时的毛头小子,却在之后继承了四哥的遗志,还了新中国的百姓一个朗朗乾坤,这是谁也想不到的。回想起往事,杨尚昆一阵唏嘘。抚摸着这颗颇有年头的橙子树,杨尚昆感慨万分:“这棵树的历史也不短了啊。”刚招呼乡亲们一同坐下,村民饶爵林如立马将摘下的橙子分了出去。这是杨尚昆一直坚持的惯例。

建国后他曾返乡3次,只要结了果,他回家都会拉着老乡们在庭院的长凳上一边吃橙子,一边聊家常。而55岁的饶爵林每次都是庭院里的客人,早已知晓杨尚昆的脾性。“今年的橙子树结了361个橙子!这十年来我每年都要来数一数橙子树结了多少果子。”。看着杨老,饶爵林报功似地给这位离家多年的主席介绍起了橙子的收成。尝了口橙子,杨尚昆很是感慨:“这是当时从外地引进的优质品种,很好吃。”。他之前返乡正值春季,没能吃上橙子,时隔多年才又尝到了这熟悉的味道。“这棵橙子树可发生了不少的故事。”杨家故居管理所所长唐明如接过了话头。

这棵橙子树,平日都是他在照料,每年结果都是上百个,最多的时候足足结了500多个。唐明如所说的故事发生在1981年。那年夏天四川遇到了大洪灾,潼南县双江镇几乎全部被淹,杨尚昆在北京见到了四川来开会的领导,询问了家乡的情况:有没有下到基层去百姓家看看。当领导回答看过后,杨尚昆突然抛出了个难题:“好,我考考你们,我家门前的那棵橙子树被淹倒没有?”。没答上的领导顿觉大愧,在回了四川后才向杨尚昆回了话,橙子树被淹了,但是没有倒。与乡亲们聊了聊过去的往事,杨尚昆突然向众人提了个问题:“今天有没有学校的校长来座谈?

”杨尚昆的发问让人们一愣,随后便答道来了。听到这话,杨尚昆立马将校长与老师们请到他身旁坐下,开始问询起家乡的教育问题。“工资领到没有,领齐没有,可要说实话。教育的问题我可是一直挂念着的。”。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回答后,杨尚昆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随后便起身向老师们作了个揖。“你们为祖国培养人才最辛苦,这里我给你们作揖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嘛,家乡的教育事业就拜托你们啦!”杨尚昆此行本是缅怀四哥的私人活动,可他依旧心系家乡教育事业让在场的乡亲都十分动容。

在临别之际,杨尚昆看着乌压压的乡亲们深情地说道:“明年,我还要回来看看!”。可这个承诺,杨老没能履约。回乡以后。返回北京后,杨尚昆向中央提交了一份报告,说出了自己最后的心愿。“我已九十岁,很想把一生的经历记录下来。这件事可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协助完成,并需中央档案馆提供档案。回忆录写成后,在出版前当送中央审定。以上请核批。”。撰写回忆录的想法杨老1993年便有了,可一直忙碌至今才得以践行。5月13日,中央批准了杨老的请求,并调拨人手成立了回忆录整理组。不久后,杨尚昆的回忆录提纲与第一章试稿出来了。

看了看手中的试稿,杨老说道:“关键问题基本上掌握住了,重点也还突出,但有些地方我要再琢磨一下。”。深思熟虑后,杨老向整理组人员说出了自己对回忆录的看法。随后他又强调了几点原则:“第一,不是我来写党史,是写我亲身经历、亲见亲闻的大事情;不要平铺直叙,而要讲我的看法和体会,回顾历史经验。第二,要有根有据,讲真话。重大的问题,希望你们帮我查核档案,单凭记忆不行。第三,除了有历史定论的人物外,不要贬损别人,影响团结。”。说到最后,杨老想到了可能会有的争议:“有些内容,可能看法不同,写出来也不能发表,就放在那里。

我喜欢争论问题。”。想要撰写一部史实翔实的回忆录是个长期工程,这部蕴含上海地下斗争、和中央主要负责人的关系、在延安认识的国民党官员等珍贵材料的回忆录没能在杨老生前出版。时间转眼到了第二年,原想再看看家乡的杨尚昆却发现自己力不从心了。1998年6月7日,杨老因病住进了301医院。病痛的折磨使杨老的身体日见消瘦,刚入院还是80公斤的杨老,很快体重便跌破了50公斤。

原本合身的睡衣变得松松垮垮,工作人员想为杨老换一件新的,可得知国家正遭洪灾肆虐后,杨老却坚决不让:“现在南北都闹着灾,国家正处在困难时期,处处都要节约啊!你们谁会缝衣服,替我把腰收收就行了。”。身在病床,可杨老却心系国家,不但省吃俭用,还让子女取出自己银行卡里的两万元捐给灾区,他说:“这笔钱存了20多年了,今天总算派上了用场。”。生命来到了最后时刻,可杨尚昆却还想为国家做些贡献,他一边加快记录生前经历的种种历史材料,一边以病体为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等战友撰写缅怀文章。

纪念周恩来的《相知相识五十年》、纪念刘少奇的《卓著功勋,彪炳春秋》、纪念彭德怀的《追忆彭大将军》就这样在一张病床上被写了出来。9月2日,已知大限将至的杨老开始撰写遗嘱,并交代了自己手上的事情。“关于我的后事,一定要向中央表示要求从简,今年遭了大灾更要从简;二是火化,火化以后送回我的老家潼南县去,同杨公埋在一起。还有几摊子事情,比如回忆录等,我也作了交待。”。12天后的子夜,杨老与世长辞。3年后,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杨尚昆回忆录》与《杨尚昆日记》,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了这位曾经主席的革命之路。

在2007年举行的纪念杨尚昆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杨尚昆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被高度赞扬。而杨尚昆之子杨绍明则表示,父亲留给自己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便是共产党的理想:“简单地说,就是三个字‘为人民’,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这些。别看少,做到是很难的啊!我父亲做到了。”。回忆杨老。在座谈会上,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勇与人民网网友一起缅怀了杨尚昆同志。他向网友们介绍道,杨主席曾三次回家乡,投身革命后首次回乡便是在1987年,此时杨老已经阔别家乡62年了。

当时已经80岁的杨老在下车后难忍激动的心情,第一句话便是“哎呀,想到要回潼南,我三天都没有睡觉了!”随后还补充道:“回来我不坐车,我要走路。”。杨老的返乡之旅引来了许多小孩子的关注,许多小学生都想见见这位家乡的主席爷爷。周勇日后将这个愿望讲给了杨老听,他得知后觉得很遗憾,于是看到潼南的人到北京去,他就说那么多孩子没有看到,觉得是一个未了心愿。为了完成家乡孩子们的愿望,1993年,杨老再度回到潼南旧居,专门去学校里看孩子。可即便这般,杨老还是对自己不满意。

“有些孩子已经长大了,去其他的学校去了,有的离开潼南去外地读书,看不到他们,很遗憾。”。临别时,他对几个学校的校长谈了教育,然后说道:“孩子们就拜托你们了!”。当杨老第三次回乡时,他承诺明年再来看看,可这个愿望却因病逝没能实现。谈到杨老,周勇深有感触地说,杨尚昆家乡的人民非常怀念敬爱的杨主席,怀念这样一位让人尊敬的老前辈。原潼南县县长徐祖文也在采访时说道:“尚昆生前一直很关心家乡的发展和建设。晚年三次回乡,他都给予了家乡人民极大的关怀和鼓励。”。

谈到第一次见杨老的情景,徐祖文还是记忆犹新:“一九八六年,尚昆同志到四川开会。当他得知我也是潼南双江镇人时,立刻握住我的手说,‘家乡就拜托你们了’。”。徐祖文讲,在杨老第一次回乡时,他与乡亲们拜托杨老留下墨宝当做纪念。而杨老欣然应允,挥笔写下“潼南奋进”,落款:“杨尚昆一九八七年四月二日离乡六十二年题”。 “看到尚昆同志毫不犹豫写下的落款,在场好多人都掉泪了。他少小离家,八十高龄回乡,这六十多年的时间他都一直记着啊。”杨尚昆的故事是一段传奇的历史,他与橙子树之间的兄弟情谊无疑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他以自己的行动践行了革命理想,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杨尚昆的回忆录记录了他一生的经历,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回顾他的一生,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他的坚定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能从中汲取到宝贵的历史经验。然而,杨尚昆的回忆录在他生前未能出版,直到他去世后才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这让人不禁思考,对于这样一位杰出的革命家来说,他的回忆录应该早早地为世人所知,他的故事和经历应该能够启发更多的人。

或许,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鼓励革命先辈们的回忆录写作工作,让他们的宝贵经历为后人所传颂,让他们的革命精神继续激励着我们。回想起杨尚昆的一生,他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精神令人敬佩。他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关注和关怀,体现了他对下一代的关心和期望。他的一生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奋斗,他的故事值得我们永远记住和传承。最后,让我们一起思考一个问题:在当今社会,我们还有没有像杨尚昆这样为人民奉献、为理想而努力的人物?

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杨尚昆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欢迎留言分享您的想法和看法。杨尚昆:对家乡的关怀与情意杨尚昆,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也是一位对家乡深情厚意的人。在他90岁时的最后一次回乡时,他展现了对家乡的关怀之情,让人感动不已。1998年,当杨老病重的消息传回他的家乡时,徐祖文多次赶往北京看望他。正值洪灾肆虐的时候,家乡潼南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然而,杨老在临终之际,仍然对家乡的情况关心备至。

他从昏迷中清醒后,第一时间询问家乡的洪水情况,是否有群众撤离,水稻是否收割,以及老百姓是否有足够的食物。徐祖文回忆起杨老病床上的关切,不禁泪眼朦胧。这种对家乡的牵挂与关心,让人感受到了杨老的深情厚意。杨老对家乡的关怀并非个例。原双江镇党委书记黄天宇也清楚地记得,每次杨老回乡或者见到他们这些潼南的地方官员,他都会要求他们关心农民的生活。黄天宇提到了杨老在1993年回乡时,专门问了他们当地收购农产品打白条的情况。

杨老看到一些材料上提到,有些地方向农民乱摊派、乱集资,他要求家乡官员不能给农民打白条,要让他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这样关心民生的场景,让黄天宇和潼南的百姓们都记忆犹新。杨老对家乡农民的关心,也体现在他对农田和农作物的关注上。在途经稻田时,杨老发现以前常见的鸭子数量变少了,他立刻询问原因。人们告诉他,现在农民都开始种植再生稻,由于天气的影响,播种和收割的时间会稍有不定,所以农户鸭子的养殖量也相应减少了。杨老得知情况后才放心下来。这种对农田和农作物的关注,让人们对杨老的关怀之情更加深厚。

尽管杨老已经离开了,但他与潼南的百姓们共同种下的一棵橙子树依旧在茁壮成长。这棵树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会开满花朵,结果累累。树冠直径达到了10余米,高度近10米,树上还挂着一块政府发放的牌子,标明这是一棵一级保护树。徐心勇,管理这棵树的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棵树虽然已经是百年老树了,但每年的果实产量依然超过600个,2016年更是达到了876个,连树枝都被压弯了。这首《双江那棵橙子树》一直在潼南区流传,让人们对杨老的怀念之情更加深刻。

杨尚昆对家乡的关怀与情意,无论是对农民生活的关心还是对农田农作物的关注,都体现了他作为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关心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需求。这种情怀和担当,不仅让潼南的百姓们铭记于心,也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无论是领导者还是普通人,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家乡的发展,关心农民的生活,关注社会的进步。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真正落实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让每个人都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杨尚昆的关怀与情意,将这种情怀传承下去,并付诸于实际行动中。

最后,我想问读者一个问题:你是否关心过你的家乡和农民的生活?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关心和支持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