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有板有眼是什么意思(有是什么意思)

有板有眼是什么意思(有是什么意思)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光明论坛·温故】

作者:周东娜(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论及“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时,引用古语“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强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语出先秦时期的道家典籍《文子·上义》,原文为“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道,而令行为右。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常”,就是常理、常规、常法;“本”,就是根本、本源、关键。所谓“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意思是说,治理国家有基本的法则,但惠利人民乃是根本。先秦时期,诸子百家虽然各自的立场不同,但对于执政者应当如何看待民众、如何对待民众的利益诉求,各家各派的态度和主张,总体看来基本一致。孔子认为,执政者治国理政,应当把民作为“所重”的四事之首,并采取“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的政策,切实做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老子提出,执政者“爱民治国”贵在清静无为,因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墨家学派则呼吁执政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做到“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弗为”,就是说,一切不能增加民众利益的花费都不予考虑。被《隋书·经籍志》和《四库全书》列入法家类典籍的《管子》认为,“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如何“利之”?答案就是“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意思是说,一切以民众的好恶为取舍。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矢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回顾百年浩瀚党史,在不同历史时期,在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党都是从人民利益出发,对人民有利的就坚持去做,对人民不利的就坚决反对。从“为人民服务”,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再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以贯之、坚定不移。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把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变为现实。

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也是决定性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人民至上,必能凝聚起推动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要站稳人民立场,“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全党开展,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自觉增强宗旨意识、深化初心使命,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为政之要,在为民、便民、安民。紧贴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政之所出才有据,政之所施方有效。只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兜牢民生底线,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高品质生活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这样的政绩才是留得下、靠得住的。今天,我们仍然要拿出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奋发有为的状态,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让人民更多更好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发展成果,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早日实现。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31日0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50条常被误用的词语

来源丨“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公号、@人民日报

1.差强人意

【解释】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误用】多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背离本义。

2.不赞一词

【解释】原作“不能赞一词”,“赞”古有参与、加入义,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加一句话。后用“不赞一词”指一言不发。

【误用】被误解为“没有一句称赞的话”。

3.三人成虎

【解释】街市上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误用】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4.美轮美奂

【解释】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5.炙手可热

【解释】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6.侃侃而谈

【解释】“侃侃”本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误用】现多被误用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7.首当其冲

【解释】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误用】常被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8.首鼠两端

【解释】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误用】常被误解为前后言行不一致。

9.溢美之词

【解释】过分夸赞的言辞。

【误用】常被误用为褒义。

10.蓬荜生辉

【解释】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误用】易被误用在别人身上。

11.蹉跎岁月

【解释】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形容虚度光阴。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2.望其项背

【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常被误用为“只能望其项背”。

13.抛砖引玉

【解释】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误用】常被误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14.石破天惊

【解释】形容箜篌的声音使人震惊。后多用来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误用】常误与“排山倒海”等连用,指自然力量之大。

15.不知所云

【解释】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絮乱或空洞,指说话人。

【误用】易被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16.惨淡经营

【解释】指煞费苦心地从事绘画或诗文创作,也指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惨淡,指费尽心力。

【误用】常被误解为经营不善,很萧条。

17.文不加点

【解释】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误用】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18.侧目而视

【解释】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误用】常被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19.良莠不齐

【解释】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侧重于品质。

【误用】常被误用形容水平、成绩等。

20.明日黄花

【解释】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误用】不能被写作“昨日黄花”。

21.评头论足

【解释】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误用】常被错用于中性评议。

22.七月流火

【解释】出自《诗·幽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是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七月流火是指农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误用】常被误用来形容七月的天气十分炎热。

23.弹冠相庆

【解释】指一人升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

【误用】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24.期期艾艾

【解释】形容人口吃。

【误用】常被误解为懦弱犹豫、吞吞吐吐。

25.无可厚非

【解释】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

【误用】常被与“无可非议”误用。

26.无可非议

【解释】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误用】常被与“无可厚非”误用。

27.不胫而走

【解释】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

【误用】不可与“不翼而飞”混淆。

28.目无全牛

【解释】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误用】易被误解为缺乏整体观念。

29.擢发难数

【解释】拔下头发来计数也难以数清(擢:拔)。形容罪恶极多,难以数计。

【误用】词语感情色彩常被忽视,用于形容好人好事等。

30.绘声绘色

【解释】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误用】常被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31.危言危行

【解释】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误用】常被误解为“危险”的意思而误用。

32.汗牛充栋

【解释】形容书籍极多。

【误用】常被用于形容其他事物。

33.振振有词

【解释】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误用】常被错用来代替“理直气壮\"。

34.休戚相关

【解释】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误用】常与“息息相关”误用。

35.不以为意

【解释】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误用】不能与“不以为然”混淆。

36.如履薄冰

【解释】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误用】常被误用于形容客观情况之危。

37.万人空巷

【解释】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涌向某处(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误用】常被误解为巷子里空无一人。

38.瓜田李下

【解释】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39.登堂入室

【解释】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误用】易被误用为“进入屋子”。

40.如坐春风

【解释】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

【误用】与“景物”无关。

41.屡试不爽

【解释】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误用】易被误解为“没有成功”。

42.糟糠之妻

【解释】糟糠:旧时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事物。指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误用】常被误用为长得丑陋的妻子。

43.五风十雨

【解释】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风调雨顺。

【误用】常被误用为刮风多、下雨多。

44.不忍卒读

【解释】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误用】常与不堪卒读、难以卒读混淆,误用为贬义词,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45.一文不名

【解释】名:占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极为贫穷。

【误用】常误用于代替“一文不值”,指毫无价值,后指人无用。

46.求全责备

【解释】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

【误用】常被误用为“委曲求全”。

47.罪不容诛

【解释】其罪行之大,即使杀了都不能抵偿。

【误用】常被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48.师心自用

【解释】师心:以自己的心意为师,即只相信自己。常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误用】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49.不胜其烦

【解释】烦琐得让人受不了。

【误用】常与“不厌其烦”误用。

50.耳提面命

【解释】提着耳朵告诫,当面教导。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

【误用】常误用为贬义词,理解为在耳边训斥,当面命令。

静读时代,感悟生活

叹茶,瞭望微信晚间副刊

总监制丨史湘洲

监 制 | 潘燕

编 辑|唐朵朵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有”在英语中截然不同的两种表达,你知道吗?

我们知道在汉语中“有”的含义,在英语中有时用have/ has, 有的时候用there be(there is/there are) 来表示。那么它们到底有怎样的区别呢?

好,我们先来看四个句子:

1.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 在桌子上有一本书。

2.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在你的家里有多少人?

3.I have three pencils. 我有三只铅笔。

4.The dog has three legs.这一只狗有三条腿。

▉整理小结

1.上面的第1句第2句,我们看到它们主要是指某地存在某人或某物,它侧重于“存在”的含义。第3句和第4句他强调的是某人拥有什么,他强调的是所属的关系,侧重于“拥有”。

那么也就是说在汉语中同样是“有”的意思,在英语中如果表示“存在”的话,某处存在什么,那么我们就说there be; 某人或某个事物拥有什么,那么我们就用have 或者是has 。

▉深入理解

含义上

1. There are many books in the library. 图书馆里面有许多的书

这句话强调的是在图书馆这样一个地方拥有书吗?不对,“图书馆”是地点,它的意思是:在图书馆这个地方“存在”许多书。

2.He has many books .他有许多书

这句话强调的是,书是属于他的,是他的私人物品,是强调他“拥有”的许多书。

单词使用上

在使用方面,如果我们在使用“某人拥有某物”的时候,我们注重看句子的主语:如果主语是第三人称he /she/ it 等的时候,我们就用has, 不用have。

如果表示某处存在某人和某物的时候,我们就用上there is /there are。那么如果表达的数量是可数名词的复数,我们就用there are,其它的情况(不可数名词和可数名词单数)我们都用there is.

▉易错点

某处有什么there be 有可能和其他的一些词混合使用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如:我们的班级会有许多学生

如果翻译成There have many students in our class .

错! 这里需要把have 改为be. 因为我们这一句话中的there 后面需要跟be 动词才构成完整的there be句式, 表示“有”的意思。

下一个星期我们将会有一个会议在我们的学校。

There is going to have a meeting in our school next week. 错

There is going to be a meeting in our school next week. 对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儿,想了解更多英语知识请关注我。

02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今天我们来讲《论语》的第二句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们对这句话的解释,有朋友从远方来看,我不是很快乐吗?就这样的一句连道理都算不上的,一点用都没有的废话,你也不想想会放在整个论语开篇的第二句吗?并且很明显,他也同样用了不亦这个句式,那也就是说明他和前面的学而时习之应该是相关联的。如果给人家翻译成这个样子,先不说有朋友从远方来值不值得高兴。高兴这件事本身就和今天出去旅游了,应不应该开心一样,讨论它就没有任何的意义和价值,关键是值不值得开心,还真就没有固定的答案。就算是志同道合的朋友,那来了就一定得开心吧。正好我今天不方便呢,有重要的工作处理,或者说家里出事了,老婆生孩子,孩子去医院,怎么就必须得开心了?所以这绝对不是孔子想要说的。因为这么解释的话,这句话就连一句正确的废话都算不上。

我们先忘了这种愚蠢又可笑的解释。先来看看这句话里的核心字。首先有朋的“有”,注意了,这里的第一个有才是朋友的友,他是朋友的友的通假字。这个通甲的用法大家都不太熟悉,但是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在那个时候有和友的确是互通的。东汉的《释名》里就明确地说明了,友,有也。

我也给大家找出了几个例子,一起来感受一下。咱们先来看看有通“有”的情况。诗经云汉里有:旱既大甚,散无友纪。这里的友就是有的通假字,通的就是有无的那个有。无友就是没有的意思,就是旱情已经非常严重了,饥荒和离散导致了我们的这个社会连基本的法度都已经没有了呀。

再来,后面我们会讲到的一句子曰: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里的友就是因为几乎所有人都不知道是和有无的有互通的一个通假字。因此都钻进了死胡同里。这里要是理解为朋友的友,那就成了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就又给后人找了一个黑孔子的理由。你要知道这里的无有。就和上面的诗经里的那一句:散无有纪一样,就是没有的意思,无有不如己者,就是没有不如己者。

ok ,那么看完了这两个友通有的例子,我们再来看一个有通友的,《庄子·大宗师》里有:有亲,非人也,天时,非贤也。这里的有亲,其实就是友亲。有通友,有亲就是友情和亲情。回到我们今天的这句有朋自远方来,这里的有就是有的通假字,有这个字的本意就是互相协作,合作称之为友。

说完了这个有,我们再来看看后边的朋。很显然这两个字的意思虽然接近,但是绝对不一样。否则那就用一个字就好了。注意古人同门为友,同类同志才为朋。也就是说如果大家只是同学同事。或者说大家只是一起合作协作的关系,那么彼此之间就可以互称为友。只有大家互为同类,志向相投,三观一致,这样才可以称作为朋。所以记住了朋相对于友来说就更近了一步。

过去在革命时期,我们所说的同志。其实表示的就是朋的关系,而不是友。而且这个朋字的本身在说文解字里,就是作为凤凰的凤的一体字的解释为凤凰飞的时候,后边群鸟从之。因此这句话里在有的后面加上了一个朋,就引申出了一种拔高和赞美,描述出了一种有凤来仪来度化世人的感觉。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后边的“远”和“方”,远,不是指物理空间上的距离的远近的远,而是表达了一种深远,久远,渊源流长的意思。“方”不是一般的地方和方向。在先秦的时候,如果你说什么什么之方,什么什么一方。比如万国之方,在水一方,你一旦用了这样的描述,那一般都表明所谓的那个方就是说话的那个人,心向往之,想要去到的地方。注意一般都是一个理想中的地方,而非当下现实中眼前的地方。

然后就是这个来字,也不是简单的come 过来,在甲骨文里的这个“来”自看起来就是一个小麦的样子。它的本意其实也是小麦,但是注意,人家可不是一般咱们理解的普通的小麦,而是从天而降的神脉。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来,周所受瑞麦也,天所来也。诗经里也有,诒我来麰,意思就是赐予我天降的神麦吧。这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啊,那个时候又没有杂交水稻,也没有现在的农业技术,突然发现了一种叫做小麦的这种农作物,能把人们养活,不用担心被饿死了,大家太开心了。所以把这个小麦就视为是上天赐给的,所以从天而降称之为来。在这句话里的这个来字。就有了一种从天而降降临人间的这种神圣的意思。在这里正好就对应了前面被神圣化了的这个朋。因此就可以引申为从天而降,汇聚于此的意思。

最后重点要解释一下的就是这个不亦乐乎的乐。如果读成了乐(le),那么你就无法正确理解这句话,真正的意思了。在这里要读成乐(yue),这个乐代表的是盛世之象的意思。乐是周朝皇室在祭天崇德的时候所演奏的一种乐器,不是民间的乐器,它代表着国家正在呈现出一种政通人和,繁荣昌盛的盛世之象。因此后来孔子就用礼崩乐坏来形容一个国家的颓乱。

经过我们上面对这句话的核心字的一个梳理,我相信大家一定对这句话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这句话和第一句的学而时习之一样,同样没有主语和宾语,但是在看完了我们第一节的朋友应该就知道了,他们的主语其实都一样,都是行圣人之道的君子。那么这里就把这些行圣人之道的君子们比喻成了什么呢?从天而降,汇聚于此的朋。也就是凤凰他们在这儿结成了一种友的关系,也就是一起携手一起合作,这个是对他们的一种赞美。这些君子们志同道合,志向相投,又同样汇聚到。到了同一个地方,他们互相协作,一起携手干什么呢?当然是法度世人,行圣人之道,这就是这句话隐藏的宾语。

最后我们再来把这句话完整地翻译一遍,大家欣赏一下。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说,当成就圣人之道的君子们,就像神鸟凤凰一样,不断地从天而降,汇聚到同一个地方,他们共同携手一起行圣人之道,法度世人。那么这样的地方难道不就是我们心中所向往的那个理想的大同盛世吗?最后如果说上一节的学而时习之讲的是天时,那么今天的这节讲的其实就是地利。至于人和,别着急,那是我们下一节要讲的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以上就是今天的论语正解版本,大家随缘取之。

关注我,我们一起把《论语》用正确的方式再打开一遍,解读论语下期见。

成语积累|公考必学450个成语(第三弹)

夏天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着不同的记忆

它可能是毕业离别时的感伤

可能是海边游玩时的滚滚热浪

也可能是下班路上偶然吹来的一阵晚风

……

但对于考公人来说

夏天或许只是日复一日的听课、背诵、刷题

日积月累,只等全力输出的那一刻

小编会一直陪伴着大家~

本周成语来袭↓↓↓ 大家准备好接招了吗

Part 1

61.偃旗息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62.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63.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64.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65.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

66.无所适从: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67.面面俱到:各方面都能照顾到,没有遗漏疏忽。也指虽照顾到各方面,但一般化。

68.高枕无忧:比喻思想麻痹,丧失警惕。

69.守株待兔:原比喻希望不经过努力就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70.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用于否定句。

Part 2

71.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72.无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73.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引用与原意不符。

74.以偏概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

75.举重若轻:比喻能力强,能轻松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76.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77.见仁见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看法。

78.众说纷纭: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79.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80.殊途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Part 3

81.自惭形秽: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82.裹足不前:停步不前,好像脚被缠住了一样。指思想保守。

83.举步维艰:迈步艰难,比喻办事情每向前进行一步都十分不容易。

84.日薄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85.泽被后世: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

86.顺势而为:做事要顺应潮流,不要逆势而行。

87.物尽其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不浪费。

88.相形见绌: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89.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90.有条不紊:形容有条有理,一点不乱。

生活原本苦闷

但跑起来就会有风

熬过苦夏

我们终将会迎来秋高气爽

所以请继续努力并等待吧

为什么要叫“有理数”?有什么道理?

本节主要讲有理数的含义和分类。

1、什么是有理数?为什么叫做有理数?

课本上说,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整数描述的物体个数都是整个的,分数描述的物体个数是分开的,不是整个的,从字面意思就很好理解。那有理数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呢?整数和分数比较有道理吗?似乎不太合理。

这个词最初源自古希腊,据传是由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提出的,后来传到了西方,明朝的时候经由传教士传到了中国,徐光启当时把它译为“理”,据说“理”在当时文言文中有“比值”的意思(网上并没有查到有这个意思),后又传到日本,日本学者就把它理解为“道理、理性”,近代中国又直接沿用了日本的译法。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出的错,很大的可能是因为这个词的英文是“rational number”,rational一般作“合理的、理性的”来讲,但是它的词根ratio是“比率、比例”的意思。剑桥英英词典中的解释为“a number that can be expressed as the ratio of two whole numbers”,意为可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

那既然是错的,为什么不更正呢?一个是因为经过这么长时间大家都已经接受了这个叫法,再一个就是这种叫法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整数和分数在日常生活中见得最多,相对比较好理解,无理数理解起来就相对要难一些了。

2、有理数的分类

要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的标准,按是否是整数可分为整数和分数,需要注意的是整数里还包括负整数,分数里也包括负分数,0也是整数。

按数的大小来分,以0为分界线,有理数可分为正有理数、0、负有理数,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正有理数还是负有理数都是既有整数又有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