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势

98年几岁了2023(98年几岁)

98年几岁了2023(98年几岁)

生肖虎,2023年9月,会迎来一段命中注定的姻缘,改变你的一切!

在古老的农历中,每个生肖都有特定的命运和运势。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生肖虎在9月份即将迎来的一个秘密姻缘。

第一:神秘的命运指引

生肖虎的人,通常勇敢、冲动、充满活力,但有时也会很孤独。然而,9月将成为他们命运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一个神秘的命运正在指引着他们,带来了一个即将到来的秘密姻缘。这个姻缘的到来让人们满怀期待和好奇,因为它是那么的神秘而特殊。

第二:秘密的姻缘降临

在一个平凡的日子里,生肖虎的人突然感受到了命运的转变。一个他们从未预料到的人即将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这个人可能是他们未曾注意过的朋友,或者是一个新认识的陌生人。无论是怎样的姻缘,它都会给生肖虎的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觉,令他们心动不已。

第三:秘密的姻缘的特点

秘密姻缘的特点是神秘、突然和不可预测。它可能来自你过去的生活圈子之外,敲响你内心的小门。这个姻缘所带来的各种感觉会让你感到新奇、激动和兴奋。它会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并带来一种全新的心灵连接。这种姻缘会给你带来新的启示和勇气,让你敞开心扉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第四:建议与启示

面对这个即将到来的秘密姻缘,我们给生肖虎的人一些建议和启示。首先,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因为过去的经历而忽略这个机会。其次,要学会信任自己的感觉,去感受和洞察这个姻缘的真实性。同时,也要保持理性和冷静,不要被充满激情的感觉冲昏头脑。最重要的是,要对这个姻缘保持真诚和负责任的态度,珍惜和把握好这份秘密的幸福。

总结:秘密的姻缘即将降临

生肖虎的人在9月份将迎来一份秘密的姻缘。这个姻缘是神秘、特殊且不可预测的。面对它,我们建议保持开放的心态,学会信任自己的感觉,并保持理性和冷静。最重要的是,要对这个姻缘负责任,并珍惜和把握好这份秘密的幸福。相信命运的引导,相信秘密的姻缘会给你带来新的人生起航。

转发并评论:“幸福美满,百年好合!”接好运!

(本文为原创,禁止搬运,违者必究)

98年妈妈儿子已5岁,超年轻父母晒娃惹众怒:有什么可骄傲的?

98年妈妈儿子已5岁,爸爸也只不过95年的,超年轻父母骄傲地晒娃惹众怒:有什么可骄傲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晚婚晚育的人越来越多,可仍不乏结婚早生孩子早的小年轻们。我朋友圈里有个年轻的妈妈晒出了自己和孩子的合影,还特别强调了自己的年龄,据她说自己是98年的,就已经有5岁的孩子了,那岂不是17岁就生孩子了?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而网上这样的女孩有很多,还有一个97年的射手座妈妈带着2岁的金牛座宝宝,看着这个妈妈的身材和脸蛋,还像个学生一样,真的很难想象她已经是位母亲了。

还有一种是老少配的感觉,爸爸虽然年纪不大,是89年的,但妈妈是98年的,显得爸爸就很老了,这个女人当妈也挺早的。

不得不说,在许多80后90后还是单身狗的时候,人家00后都当妈了,是思想进步了还是时代退步了呢? 很多年轻的爸妈晒照片的时候引以为傲,觉得自己年纪轻轻就当了父母,是人生赢家,可斥责他们的网友一波接着一波在攻击着他们:

有的说,未婚生育还骄傲得不得了,自己都还是个小孩,思想和经济都不成熟,你拿什么养孩子?你能负起这个责任吗?

有的说, 话说我毕业都二十三四了,就想问一下18岁19岁就生娃的学业怎么整的?也好奇地想问下,这到底有什么骄傲的啊!

有的说,很多人20岁已经怀二胎了,一胎都3、4岁了,而且骄傲得很,还特看不起人家27、8岁要孩子的,真的是服了!这有啥优越感?人家还在读高中的时候,这些人就当妈了,而且基本都是靠家里养的,自己不养也不带。还有20岁就带着几岁的孩子离婚的,也不知道有什么意思?生之前难道不为孩子考虑吗?又不是小猫小狗,生了要对孩子负责的呀!

还有的说,早婚早育的都是不读书的,至少没有读过大学,很多初中辍学,就开始谈婚论嫁,人生的全部意义似乎就是为了繁殖后代。除非是夫妻觉悟很高,愿意花大钱把孩子培养出来,那蛇也能成龙,否则,就是那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了。

虽然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我还是觉得有点过了,作为女人,生早的被骂,生晚的也被骂,生不出来的还要被骂,真是太难了!

个人认为,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早婚晚婚过得幸福就好了,管人家几岁结婚生孩子呢?国家不提倡早婚早育是因为大多数年轻人思想不够成熟,没有太多责任心,过早生育孩子,却没有办法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而产生一系列问题。但如果年轻人有成熟的思想,对家庭有责任心,以及孩子教育都有明确认知,并且勇于承担自己的选择,积极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那么他多大年纪选择要孩子,都没有什么问题。

总而言之,只要自己养得起娃,不带着娃一起啃老,其实没什么的,比有一些晚婚晚育的,还啃老的强太多了。有些人可以喷早育的人读书少,但别说别的,因为人家辅导孩子上小学还是没有问题的,初高中可以送辅导班嘛。

年轻不一定不负责,年纪大的父母也并不是全都负责,早婚早育,只要幸福就好,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也并不丢人,你说呢?

98年农村女孩,考上老家乡镇初中教师,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好呢?

网友咨询:

98年农村女孩,刚考上老家隔壁县的乡镇初中教师,对未来很迷茫,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好呢?

我的答复:

我本身就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大学毕业以后去过很多的城市,经历过很多的单位,见到了很多人生百态,像你这样的情况,我认为确实应该对未来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这样你才能够少走弯路。

读书是改变人生命运最简单的方式,但有些人对于这个观点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总认为大学毕业就应该实现有房有车的目标,就应该实现年薪百万的收入,这种观点并不正确。针对你提出的问题,我建议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初中老师的工作压力会比较大,这一点要做好心理准备

从我身边认识这么多在初中当老师的朋友情况来看,在初中里面当老师其实是一件比较有压力的事情,因为初中毕业的时候会面临中考的问题,在教学和管理上面都会有比较重的任务。

作为一个刚入职的年轻老师,你去到初中工作以后肯定必须要做班主任,在班主任的岗位工作,早上6:00出现在学校,晚上10:00才能够离开学校,这些是非常普遍的情况。

还有一个问题,你必须要考虑到位,就是在初中班主任的岗位工作,管理学生也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在乡镇初中叛逆青年比较多,如果你没有做好管理学生的工作,你可能也会感觉到非常烦躁,甚至还会影响你的工作。

二、大学刚毕业的几年都会比较艰难,这个是很普遍的事情

作为一个农村家庭出来的青年,现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老家隔壁县初中老师的岗位,从我认识这么多朋友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小孩刚毕业的几年,都会感觉到人生比较艰难。

尤其是像你这种农村家庭出来的青年,家里面不太可能对你能起到比较大的经济支持,基本上你大学毕业以后就是属于白手起家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面,你想要在小地方买房买车,肯定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在体制内工作有一个好处,就是随着你工作时间的增长,你的工资待遇也会逐渐的增加,尤其是在初中老师的岗位工作,你的专业技术等级提升以后,你的工资待遇也会可以得到明显的提升,你想要过上比较好的生活,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也需要一点耐心。

三、正是因为家庭条件比较普通,你更应该早一点找一个对象结婚

作为一个98年的女孩子,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老家隔壁县城初中老师的岗位,这里有一个建议送给你,就是趁着你还比较年轻,早一点找一个合适的对象结婚,这对于你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千万不要认为自己还年轻,这件事情不着急。

在小地方真正优秀的男青年并不会特别多,能够回小地方体制内工作的男青年也不会特别多,如果你想要找一个同样在体制内工作的男生,我认为你就是趁着自己年龄上面比较有优势,早一点找合适的对象,如果你到了30岁再去考虑结婚的问题,你已经很难找到合适的对象了。

在找对象的时候,我建议你最好还是主动出击,多去认识一些年轻的朋友,尤其是和你一样的同龄人,甚至年纪比你稍大一点的男生也完全在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如果你错过前面几年黄金的时间,未来在想在小地方找合适的对象,很有可能遇到的都是二婚的男生。

四、只要你的生活比你的父母高一个层次,其实都是属于改变了家庭的命运

在前面的一些文章当中,我曾经说过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读书是普通人改变人生命运最简单的方式,因为通过读书你可以获得很多的机会,未来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工作岗位,这确实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也是很正确的一个选择。

虽然说你回小地方初中老师的岗位工作,不太可能享受比较高的工资待遇,但是你的工作非常稳定,拉长时间来看你未来的生活质量肯定会比你的父母更好,这是一件毋庸置疑的事情。

你之所以最终只能够去小地方初中老师的岗位工作,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你的学习成绩不够好,像我认识的一些农村出来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因为学习成绩比较好,大学都是985大学或者是双一流大学,大学毕业以后留在大城市工作,年薪二三十万是比较普遍的事情。

前面十几年的时间已经成为一件确定的事情,未来还有很长的人生,我建议你还是将目光往前看,只要你能够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做好人生的规划,虽然不太可能大富大贵,但是过上平凡幸福的生活也没有太大的问题。找对象结婚真的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本文由岭南通途原创,点关注不迷路,期待我们下一次相遇。

其实根本不用担心孩子们的就业

昨天上午,一个大姐在楼道里站着好像在等什么人,衣着齐整,看气质不像是普通的家庭妇女,淡定的样子感觉像是和人约好了,也没太在意。

到了办公室刚坐下,这个大姐就跟进来。

请问你们书记或者主任在么?

我说,敲敲他们的门,办公室在那边。

她说,刚才敲了,好像没人。

哦,那应该就是开会去了。晚些应该会回来。您找他们有事?

她没回答,继续问,那您是什么职务?

我说我是这个单位的副书记。

她说,那和你说说也行。

她没坐,而是一直站着。说其实也没啥,看到你们单位门口的牌子,就想着看你们这种单位需不需要招工。她女儿研究生快毕业了,工作也没着落,就想着进来看看有没有工作的机会。后来说,找你们主要领导是想着能不能走走关系,看有机会不?

我听的一头雾水,看大姐的精神气质,不像是没文化的,看样子比我大不了几岁,年龄应该不到五十。就这么跟不上时代了么?

我说大姐,我们这是行政单位,行政单位不管是公务员还是事业人员,早就是逢进必考了。我98年大学毕业时就是考试才进来的,这都二十多年了,您觉得找关系还能进得来么?要么还有个渠道就是部队转业,显然您家姑娘也不是啊。

她说,我姑娘挺优秀的,在咱这农大毕业,就考了中国地质大学的研究生。

我说,那挺好啊,也许人家还不想回太原呢?让她自己经常在人力资源网上看看,有很多招聘信息,现在咱们又有人才引进政策,很多学校、国企也在招。再说关键是您得先和姑娘沟通好,看看孩子到底是咋想的,也许孩子想在北京找工作就业呢?

唉!她叹口气,是我想着让她回来么?又怕找不下工作,又怕不回来,就想着先帮着找找,谢谢啊!

大姐走了以后,我在想,以后自己的儿子大学毕业后估计也会像她一样焦虑吧。

这让我想起了父亲小时候对于我前途的焦虑。那个时候,父亲就时常很焦虑地说我,你以后能干啥么?上学还不见得能不能上下个长短,地不会种,干活力又没力气,以后可咋呀?

说这个话的时候,父亲已经五十七八快六十了,接近老年了,种了一辈子地,也的确想不出来那个时候的我还有啥出路。在农村,如果没机会当兵,好像那时就只有上学这条路了。而那个时候,一个农村的孩子想考上大学是很不容易的事。

而那时,我学习也的确不怎么突出。不过还好,后来在高中补习了一年,考上了大学。老婆常拿这事说事,说补了一年才好不容易考个大专。我也只能无奈地回,那还有补了好多年没考上的呢。

后来大学毕业,运气还不算坏,正赶上省里招选调生,就考上了。

上高中时不确定自己会不会考上大学,考上大学了不确定自己大学毕业了能不能找到工作,上大学时还在广告公司兼职打工,想着如果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就搞广告,那时的广告业在太原才刚刚兴起。

就是在报考那个什么选调生时,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考得上。一切都在不确定之中,就这么一路胡里糊涂的走过来了。父母倒是想管,但既没能力也没文化,根本管不到。

单位一个同事,是前年人才引进招进单位的。在黑龙江上的大学,男朋友去广州打拼跟着去广州,后来男朋友回北京打拼又跟着回北京。然后在太原上的研究生,毕业后被人才引进入编上了岸,又让老公从北京回来考进本地一个国企,算是安定下来。按她的话说,她的父母根本管不了她,只是在背后默默支持。

原来单位一个同事的儿子和儿媳,高中时两人就开始搞对象,后来一起去上海上大学,又一起去美国留学,一起去英国留学,最后一起回国,先是在上海工作,前年小两口又都回了北京。同事说,他儿子自从上了高中,就没用他再操过心,他说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操心也是瞎操,帮不了啥忙,还让儿子讨厌,就不管了,咱把后勤搞好就行了。

他哪里能想到小两口几乎是绕了地球一个圈啊。

家里一亲戚,就是一普通工人,家庭条件一般。儿子研究生毕业,按他的想法,回他在的企业当个工人也挺好,虽然挣得不多吧,但毕竟是国企,安稳有保障,还能在身边有个照应。

但是儿子不是这么想的,说进了厂子一辈子可能就只是个工人了。于是自己到处投简历面试应聘,后来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大厂就业,成了互联网大厂的工人。

亲戚说,孩子上了大学就没有再怎么管过,因为家庭条件一般,孩子很自立,也体谅父母的不易,上大学时就在图书馆打工挣钱,研究生毕业之后更是没让父母操过心,我们能做的也是尽量不去打扰孩子。

朋友家孩子,去年大学毕业,先是在一家啤酒企业推销啤酒,后来凭业绩签约,国企六险二金,朋友很高兴。前两天碰到聊起他儿子近况,朋友唉声叹气,管不了管不了,去年那么好的工作说辞就辞了,后来到一家卖电动车的卖电动车,倒是也向家里要钱,每个月还给他姐2000块零花钱,丫头还上研究生,管不了。

后来朋友那神情,我都看不出来到底是惋惜还是炫耀了。

之前在工作中认识一个社区主任,姑娘是学舞蹈的,大学毕业后援疆,在新疆一个学院当老师教舞蹈。我们问主任,姑娘在那边习惯么?社区主任说,姑娘都不想回来了。有援疆政策,工资待遇比内地好得多。我问是不是会在那边成家?主任说,也有可能,我们也管不着。又问,那你们怎么办?主任爽朗一笑,那简单,把太原的房子卖了,去新疆找姑娘去。

说了这么多呢,也大致导出了本文的主要意思。如何打消这位老母亲的顾虑呢?

其实就是不打扰、少过问、多支持,只要孩子是走正道,不管是创业,还是择业,还是去大城市打拼,当父母的都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尽全力支持。因为你不知道他们会有怎样的前途。当然如果有能力就给孩子留好后路,这是每个为人父母的本能。

现在的社会发展异常迅速,而且中国的经济中高速增长至少还会维持一段时期,中国在科技方面、基础建设以及新基建方面的投入逐年加大,城镇化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万物互联时代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况且,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社会还会衍生出什么样的产业形态和就业形式,谁都说不准。在几年前,谁能想到外卖会成为一个吸纳众多就业的行业,滴滴打车也解决了不少人的就业,专为喝酒应酬的人代驾也成了一部分人的就业渠道,甚至在北上广深等超大城市,专门为人找丢失的宠物也成了一个不小的市场。

放开手,让孩子们自己去闯,也许会闯出一片不一样的天。

机关事业单位是好,但是,真的不自由。

我98的,春节被催婚,同龄人婚礼档期排到2025年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张汀雯

图片来源:Pixabay

第一次随着春运大军回家过年的我,24岁,属虎,上半年刚出校园,下半年参加工作。

不知何时起,打开朋友圈总能刷到领证跟拍与婚礼现场,小长假行程中也开始出现同学的婚礼。对于恋爱与婚姻,父母的态度也从不予置评转变为过度关心。

回家第一天,对首次离家的我,父母自然是嘘寒问暖且无微不至。但到了第二天,出门拍照,爸爸:“照片有了,男朋友呢?”,尚未反应过来的我连穿鞋的动作都停滞了一下,在此之前,父亲对情感问题一向讳莫如深。妈妈也紧随着发了朋友圈,文案:“啥时候带个男朋友回家过年呀?”

奶奶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果然也是“今年没带对象回来过年吗?”过年期间免不了陪长辈搓搓麻将,砌砌长城,我连续几把没能胡牌之后,奶奶开麦:“一直不胡牌就一直没对象。”

今年父母长辈态度的转变,除了开始工作之外,或许还有大部分来自“同辈压力”。身边的同龄人先后恋爱备婚,要参加的同龄人婚礼档期已从春节、五一、十一,一路排到了后年的假期。其中,得去给相识多年的好友当伴娘的就有3场。

环顾身边,身边同龄人的婚姻大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校园恋爱终成正果,另一类往往是偶然相识但一拍即合,于是进展迅速。

“好处是永远有个固定玩伴”,25岁一脚踏入婚姻殿堂的木木是校园恋爱顺遂的典范。大学恋爱,毕业即异地,但互相陪伴,双向努力,两年之内结束异地之后顺利进入婚姻。“英年早婚”之后,她仍然自由地与我们相聚玩耍,不同之处是,此后永远有人来接她回家。

校园恋爱,纯粹浪漫之余,往往也容易经历长跑。珠珠与她的男朋友从本科、硕士、工作(博士)一路八年余。婚期终于落定之时,我还在感慨着时间真快啊,当年的乖巧小女孩居然也要结婚了。

“还快啊,八年都够生三胎了”,珠珠说这话的时候,眉梢眼角,笑意盈盈。被问及对未来婚姻生活的期待,她期望“彼此陪伴创造美好的生活”。

在我看来,马上要26岁的小萦(化名)一直以来的感情之路属实有些坎坷,因此,今年她通知我即将结婚时我也最为错愕。恋爱的时间并不长,小萦就决定远嫁,似乎有些冲动。但对方也曾尝试过来她的城市生活,只是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去另一座城市生活会更好。谈及他们之间相处的状态,“每次都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有效沟通是真舒服啊”。尽管对未来有赌博的成分,但能共担风雨的伴侣,也足够为这段感情多加份保险吧。

另一位曾经信誓旦旦说老了要一起去养老院跳舞的雪儿,也在我参加工作之后迅速地准备进入婚姻的殿堂。“遇到一个对的人不容易”,这位抛弃姐妹沉浸在爱河之中的女人如是说。谈恋爱、见家长、订婚期、回家过年,四个月内,雪儿一气呵成的将进度推到了99%。“二人三餐四季”便是她期待的往后生活。

然而,也有愈来愈多的同龄人,依旧不曾将婚姻纳入短期人生规划。“我很讨厌纯粹为了结婚而结婚”,“不是不想结婚,只是不想被催着去结婚”,25岁的小帅和26岁的辉辉都觉得,婚姻是神圣的,我们都希望能因为爱情顺其自然的走到那一步,但催婚这件事,让一切都变得目的性浓烈了起来。

“因为催婚,我有个亲戚过年都不敢上桌吃饭了。但他们聊到我,我就说有劳各位费心了,谢谢大家,请继续费心”,辉辉说,父母或许希望年纪大了之后儿女也能有人照顾,催一催也是人之常情。但普通亲戚真的在意吗?过年大家聚在一起,好像没什么话题,便找了这个令人不适的话题聊下去而已。另一位在30岁时“等待良久,嫁给爱情”的可可则说,“没遇到合适的就坚决拖着,被催就说还在上学”。

对于25岁左右的群体而言,有人已经老婆孩子热炕头,有人在相亲局里腾挪辗转,有人日夜寻觅对象,有的依旧从未恋爱。德国社会学家L·穆勒认为,人们通过婚姻结合的动机可归为三种,即经济、子女和感情。同时,在现代社会中,爱情第一,子女第二,经济第三。

在信息庞杂、选择纷繁的当下,年轻一辈的生活方式愈来愈多样化。与此同时,荷尔蒙的冲动常有,而纯粹的爱情少见。伊娃•易洛思在《消费浪漫》里提到:“当今的爱情被驯化成一种消费模式,不存在风险,不考量胆识,杜绝疯癫和狂迷,避免产生任何消极和被否定的感觉。”无需承担责任享受当下的激情与舒适也越来越多地取代了进入一段长期亲密关系需要经历的磨合与痛苦。

对于爱情,每个人都做着自己的注脚。爱情与婚姻或许并非同一个命题,但依旧也有很多人同L·穆勒一样认为,爱情是进入婚姻的第一动机。但罗曼蒂克与强烈目的本就难以共融,多数人并非排斥婚姻,而是排斥“催婚”这个动作中存在的目的性。为了养老,为了子女,贸然被催着进入婚姻,才是他们所吐槽和反对的所在。

新的一年,祝愿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我都能邂逅所愿。

(文中采访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