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起名

2月4日立春是几时几分(2月4日)

2月4日立春是几时几分(2月4日)

84年前,毛泽东第一次公开发出“自己动手”的号召!

CCTV国家记忆

1939年2月,延安春寒料峭,人们裹紧了羊皮袄仍会感到丝丝凉意,但街道上却又格外热闹。1月17日到2月4日是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召开的日子,来自边区各地的参会者齐聚延安,为寒冷的季节增添了暖意。

今天的人们恐怕难以想象,在这欣欣向荣的画面背后,陕甘宁边区正面临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

01

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把主要兵力用于打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各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

延安作为中共中央所在地和陕甘宁边区的首府,从1938年11月20日开始,先后17次遭到日军空袭,几乎被炸成一片废墟。

但即使是这样的延安,仍然充满了魅力。自全民族抗战开始,不畏艰难险阻奔赴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络绎不绝。

这座原居民不到3000人的陕北小城人口暴涨到好几万人,吃饭成了大问题。与此同时,国民党政府不顾物价水平飞涨和八路军队伍迅速壮大的实际,屡次拒绝中共提出的增加军饷的要求,有时还暂停发放薪饷,进一步加剧了边区政府的财政困难。

1939年2月2日,边区生产委员会成立,中共中央也在延安召开了一场盛大的生产动员会。毛泽东在会上发表演讲,第一次公开发出“自己动手”的号召。随后,一场以“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为目标的大生产运动迅速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开展起来。

杨家岭在1938年到1947年是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大生产运动开始后,这里的每个单位和个人都被分配了生产任务。

在毛泽东的坚持下,生产委员会在他住的窑洞下方划出一块菜地。此后,毛泽东便时常趁着工作间隙,扛着镢头去地里忙活。

02

那时,虽然陕甘宁边区所有人都投入到劳动中,但由于生产分散、规模小,效益并不高。这引起了农林专家乐天宇的注意。

1940年6月,乐天宇率领一支6人考察队从延安出发,辗转47天,行程一千多里,采集了2000多种标本,考察了整个边区的土壤、气候、森林及其分布情况。

他们发现,在延安东南部45公里处有片叫“烂泥洼”的荒地,方圆一二百里,水源丰足,土质肥沃。如果都种上粮食,边区的粮食供应就有了保障。

李富春把考察队的发现上报给中央主要领导。‍毛泽东知道后,立刻派人把乐天宇请来。乐天宇向毛泽东详细介绍了“烂泥洼”的情况,毛泽东当即决定让乐天宇跟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同志一起再去考察。

和毛泽东一样,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也十分关注荒地的情况。

1940年9月,在乐天宇等人的陪同下,朱德第一次来到了‍那片传说中的土地。眼前丘陵起伏,沼泽遍地,渺无人烟。但仔细看去,土质绵软透水性好,有三条河川流过,青山绿水连绵不绝,是适宜耕种的好地方。

朱德对大家说:“这片水草地,泥是烂了一些,要是开田种水稻,会变成田连阡陌的江南水乡。”“我看,可以给它起个名字,就叫南泥湾吧。”

图:南泥湾

03

1941年3月,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高唱着“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建设保卫党中央”的战歌,浩浩荡荡地正式开进南泥湾。

初到南泥湾,为抓紧时间开荒,战士们用砍来的树枝搭起窝棚作为临时住所。然而,草棚漏风,沼泽寒湿,战士们纷纷病倒了。

为改变这种状况,旅长王震组织力量在开荒的同时突击打窑。从挖窑洞砌墙到伐木锯板制造门窗,将士们从无到有,建造起自己的家园。

住房问题逐步得到改善,伙食条件也必须跟上来。

延安的冬天冰天雪地,冷得可怕。第718团团长陈宗尧身先士卒,率领背粮队渡过延河。

南泥湾盛产苦菜、甜苣、野蒜、木耳等野菜,采一次就够一餐食用。想吃肉也不难,山鸡换毛时,战士们跑步就能追上。而河沟、水渠中不但有鱼有虾,还有泥鳅和黄鳝。

在第359旅官兵的努力建设下,基本生活问题逐渐得到解决。他们总算在荒凉的南泥湾立住了脚跟!

然而,在接下来的开荒生产中,还有更多的困难需要他们去克服……

关于小朋友的英语学习

上午10:30-11:30的小朋友英语学习时间,我载着他乐呵呵地到L+MAIL上课去,很顺利完成各项任务。在小朋友下课跟着老师排队走出来的时候,我看到许多小朋友都来这里学习,有年龄比较小的懵懂无知小小儿童,还有年龄稍微大一些的小小少年,或背着书包、或拿着作业纸。。。。。。

看着这样的场景,我就在想,英语学习在家长心中还是很重要啊,虽然互联网上到处都弥漫着英语不重要,应该降低英语学习比重的话语,但是英语重不重要,家长和小孩一直在用脚投票,作为高校教师的我发自内心的说,英语,在当下的国内以及不远的未来,怎么可能不重要,用不用都需要用心学。

但是如何学好英语也是一个问题,不光有心去学,还要有效果,我想这是家长念兹在兹的事情。我的一点拙见:单词、语法、口语、听力,学校、家里怎么教小孩就应该用心学,要有自律性和执行力,按部就班跟着大部队;除此之外,特别一点,要先用心去背诵,熟能生巧、死去活来,讲究的就是一个先死后生,先背后用。

中午,与12岁的老大聊天,特别说了,希望能在平时学习之约,背背课文,背背歌曲,背背新概念,背背小说,挑你自己喜欢的,专注且有执行力,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之效。

老大这也是,正在急着看动画片,听我说的,留下一绺清风,急匆匆跑去看电脑了。

哎,作为爸爸,一声叹息!

2022年2月4日午间随笔

和这个17岁清代少女比起来,我们的撸猫方式都弱爆了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听说,一日撸猫,终生难戒。身娇、体弱、易推倒的猫咪,俨然成为21世纪的刚需。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拥有宠物猫数量排名世界第二,总计5300万只,仅次于排名第一的美国。

如果说美国人爱猫是从驶向北美大陆、建国立业的五月花号开始,那中国人养猫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周王朝。

据《礼记》记载,周天子每逢岁末新年,都要举办祭祀活动,祈求来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祭祀的八种神灵中,猫的地位尊崇。

中国古代的爱猫人士数不胜数,比如陆游,即使是贬谪到四川,也带着自己的猫。到了四川地界,看见当地的鱼儿价廉肥美,别人都高兴的不得了,只有陆游感慨“欲觅小鱼饲猫,不可得”,可见真是位非常负责的铲屎官。

再比如黄庭坚,他新养了一只猫,把家里的老鼠捉得干干净净,黄庭坚高兴极了,写下:“养得狸奴立战功,将军细柳有家风”。把猫比作将军,看得出是真爱了。

此外,苏轼、杨万里、王冕等人都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猫诗。但要阿信说,论合格的铲屎官,都比不上一名17岁的清代少女孙荪意,她将个人的撸猫喜好变成了系统的猫咪大百科!

是的,这位清代少女整理了一本《衔蝉小录》,这可是已知中国最早的猫书之一,里面详细记载了各种关于猫的知识和趣事。

四大名猫中的“猫生赢家”

关于孙荪意的故事,一切都要从嘉庆四年(1799)说起,那是什么时候呢?

就是历史上《延禧攻略》里令妃魏璎珞的儿子颙琰,也就是嘉庆皇帝登基的第四年,彼时,太上皇乾隆帝驾崩,而大学士和珅则被赐死。

这一切,和千里之外杭州城中的少女孙荪意好像没有什么关系。

那年夏天,17岁的孙荪意沉浸在自己的快乐中,她编纂完成了自己的猫之书《衔蝉小录》。因为喜欢猫,想更了解它们,就编了这部书。

孙荪意虽说是个17岁少女,编起“猫书”来,也是引经据典,尽显才华横溢。

《衔蝉小录》包含名类、徵验、事典、神异、艺文、诗词等卷,也就是记录猫的起源、种类、养猫大法、关于猫的神怪传说,以及猫诗、猫词,可是说real详细了。

这就是两百多年前爱猫少女zqsg的心啊!

孙荪意卒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仅37岁,她死后的第二年,她的哥哥孙锡麐到她的夫家去,对外甥们说:我们应该把《衔蝉小录》整理刊刻出来,这是对她最好的纪念。

于是,借着这本私刻的猫书,这位爱猫少女的故事才流传了下来。

跟着这位清代撸猫才女的笔触,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的养猫大法吧!

猫为什么叫猫呢?

《本草纲目》说,是因为它的叫声“猫”,好像在呼唤自己所以就叫“猫”。

[清] 孙荪意 辑,陆蓓容 注评,陈阳 绘

宋代陆佃的《埤雅》中写道:鼠善害苗,而猫能捕鼠,去苗之害,故猫之字从苗。

这意思是说,猫的名字来源于它保护禾苗,猫字的篆书左侧为“豸”、右侧为“苗”,意思是保护禾苗的动物。

现在备受大家喜爱的暹罗猫、布偶猫或者英国短毛猫都是外来品种,而我国古代四大名猫分别是海州猫、楚州猫、简州猫和狮猫。

这些中华田园猫都是什么来头?

在唐代典籍中已经有许多关于海州猫的记载,至宋代海州猫迎来了名声大噪的时刻,著名猫奴诗人陆游在《嘲畜猫》这首诗的注中写道:

俗言猫为虎舅,教虎百为,惟不教上树,又谓海州猫为天下第一。

原来我们小时候耳熟能详的“老虎上树”故事,竟有至少八百年的历史了。所谓“海州猫天下第一”,海州就是今天的连云港,翻译过来就是“连云港猫天下第一”。

[清] 孙荪意 辑,陆蓓容 注评,陈阳 绘

楚州在今天的江苏淮安,盛产褐色花猫。今人周运中的《滨海史考》说,

“这种褐花的猫大概是一种野猫,是海边沼泽地带比较多,因为比较敏捷,所以成为名产。”

[清] 孙荪意 辑,陆蓓容 注评,陈阳 绘

简州就是今天的四川简阳,这种猫的标志是有四个耳朵。身手矫捷的简州猫擅长捕鼠,在明清时,则是送给皇上的皇家贡品之一。

[清] 孙荪意 辑,陆蓓容 注评,陈阳 绘

而狮子猫多产于山东临清,这是宋代达官贵人最爱养的宠物猫。此猫“只可供玩,不能捕鼠”。

临清狮猫是波斯猫与中国传统的鲁西狸猫杂交而来的后代,颜值即正义,用在狮子猫身上再合适不过。

[清] 孙荪意 辑,陆蓓容 注评,陈阳 绘

明朝最有名的猫奴是嘉靖皇帝,他有一只狮子猫名叫“霜眉”,这是一只黑色的狮子猫,但是眉毛却是白色的,因此叫做霜眉。

《樵书》记载这只猫:善伺上意,凡有呼召或有行幸,皆先意前导,而又极忠勤,每侍上寝,株橛不移 ,上益怜爱之。

也就是说皇帝每次外出或看望后妃的时候,霜眉都会在前面领路,甚至还会侧卧在塌边“侍寝”,整晚一动不动的。

霜眉去世的时候,嘉靖十分悲痛,下旨让群臣为此猫写祭文。礼部侍郎袁炜一句“化狮为龙”的马屁拍得甚妙,从此官运亨通。

[清] 孙荪意 辑,陆蓓容 注评,陈阳 绘

传说霜眉死后葬在了景山北边,它的坟墓就叫“虬龙冢”。

凡此种种,四大名猫中的霜眉堪称猫生赢家!

猫名:你家猫儿可是麒麟猫?

孙荪意在《衔蝉小录》中,整理了许多猫的名类,你家猫主子在古代叫什么呢?

美国总统克林顿曾养有一只叫做“袜子”的猫,因为他经常带这只爱猫出境,所以袜子被叫做“美国第一猫”。

古代称这种样子的猫为“衔蝉”,《表异录》中记载:

后唐琼花宫主有二猫,一白而口衔花朵,一乌而白尾。主呼为衔蝉奴、昆仑妲己。

口衔花朵,就是嘴上有花纹,远看猫像叼了一只黑色知了,因此名“衔蝉”。而“昆仑妲己”的意思则是“黑美人”。

清朝才女孙荪意因为十分喜欢“衔蝉”这个名字,就用它来做了“猫书”的名字即《衔蝉小录》。

[清] 孙荪意 辑,陆蓓容 注评,陈阳 绘

除了衔蝉、昆仑妲己以外,古人养猫起名也是一个赛一个的风雅。

纯白色的猫叫什么?

北宋陶穀的《清异录》曾记载过京师城中的这样一则趣事:余在辇毂 ,至大街,见揭小榜曰 :虞大博宅失去猫儿,色白,小名白雪姑。

这可能是我们所知最早的寻猫启事了。这只丢了的白猫名叫“白雪姑”。直到清朝中期,还有诗人援引“昆仑妲己”和“白雪姑”的名字来作猫诗。

清·虚谷《杂画册》,选自《衔蝉小录:清代少女撸猫手记》

古人还会用拟人的称谓来形容猫,《崇祯宫词》里记载,明熹宗朱由校是个不折不扣的猫奴。

他在宫中养了十几只猫,他为猫咪们提供专门的住所,公猫就叫小厮,母猫就叫丫头。更离谱的是,特别喜欢的猫还会被称为“老爷”,享用和宦官同等的俸禄。

此外,猫咪还有各种好玩的称呼。

比较经典的有“狸奴”,这个名称被大家所熟知,主要是因为陆游。你一定听过“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句诗,它选自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而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其一》中,陆游写的是: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一句“溪柴烧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让无数人记住了狸奴这个名字。阿信也想在雨夜,守着壁炉,撸着猫啊!

陆游家还有一只猫叫“粉鼻”,不过粉鼻英武非常,是捕鼠能手,与其名字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那从不捕鼠的懒猫该叫什么?

南宋人林希逸在《戏号麒麟猫》中说:

道汝含蝉实负名,甘眠昼夜寂无声。不曾捕鼠只看鼠,莫是麒麟误托生。

麒麟是传说中的动物,历来视为祥瑞,称为仁兽。传说它“不践生虫,不折生草”,即根本不杀生。所以诗中开猫儿的玩笑,说它终日呼呼大睡,醒来也并不真正捕鼠,大约是麒麟转世,慈悲为怀吧?至明代,“麒麟猫”居然成了专称。

想想,当下大多数猫都应该称为“麒麟猫”,毕竟都是由铲屎官供着当瑞兽的。

捕鼠?不存在的。

如何优雅地撸猫?

如何优雅地撸猫?《衔蝉小录》里也有详细记载:

准备养猫之前,你需要翻看《象吉备要通书》(养猫专用老黄历)逐月查找何日何时是纳猫来养的黄辰吉日。

此外,你还需要一张纳猫契。拉上西王母娘娘和东华帝君,还有猫儿一起缔结“魔法契约”。

[清] 孙荪意 辑,陆蓓容 注评,陈阳 绘

有了纳猫契,带上钱就能去买猫了吗?

并不。

黄庭坚听闻别人家的猫要有小猫了,赶紧“买鱼穿柳聘啣蝉”,他要带上小鱼干赶紧去纳猫。

曾几在《乞猫》一诗中也说过,他在纳猫之前郑重其事地带上了名盐名茶仍觉得不足,因此又补上一块小红绸。

当我们准备好了礼物,就去愉快的纳猫吧!且慢,纳猫还有要注意的事项。

《纳猫经》详细地记录了“买猫大法”。

买猫法,用斗桶等物,以袋盛之,毋令人见。

意思是,把猫装在袋子里带走,是怕它记得路,跑回原来的家。

欢天喜地纳猫成功,终于带猫回家了,如何防止家猫走丢呢?

《医统》中有一则“禁走”传授了防止猫丢的大法:

初乞小猫归,与猪肝一二片。携猫出门外,用细竹枝鞭之,放回家,再与肝二片,如此数次,永不走。

原来古人也懂得利用巴浦洛夫效应训练猫儿,在家吃猪肝,出门就挨打,这样猫儿就不乱跑了。

万一这方法子没奏效,猫儿真丢了怎么办?就像上面我们提到的猫儿白雪姑的情况。

别急,古人还有“找猫大法”。《江淮记》记载“失猫者禳灶神,乃以绳绠围捆于灶囱,数日猫反。”

猫咪怕冷,平日里总愿意卧在灶台边,因此丢了猫之后,一定要祭祀灶王爷,用绳子绑在灶台周围,数日后猫咪就会自己回来。

这方法虽说相当魔幻,但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还有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养猫大法。

比如想要猫怀孕,就用斗覆猫,用扫帚扫猫的背部,猫要是呕吐了,那就是狗的锅,谁让它舔了猫吃饭的碗。类似这样的奇闻轶事《衔蝉小录》中还有很多。

[清] 孙荪意 辑,陆蓓容 注评,陈阳 绘

清代爱猫少女孙荪意所编纂的猫书《衔蝉小录》,本系闺阁游戏之作,且由孙小姐亲人私刻,想来刻本很少,流传范围极其有限。

直到2016年,国家图书馆善本库网络资源公开,《衔蝉小录》刻本的影印版公诸于众,为同样爱猫的当代杭州才女陆蓓容所发现,惊喜之余,她开始整理这本书。

在《衔蝉小录》原有的内容下,她一一点校,为稍有难处的字词做了注解,并在每一段文字下加上风趣幽默的评论。

于是,清代浙江闺秀孙荪意翻捡猫文猫诗猫故事编成猫书,当代杭州才女陆蓓容加入注评,共同进行了一场跨越200年的吸猫之旅,促成了这本《衔蝉小录:清代少女撸猫手记》。

《衔蝉小录》是一次跨越时空的猫奴“对谈”,文雅、软萌、最重要的是,脑洞清奇!无论你是猫奴还是重度云养猫爱好者,都来快乐地吸猫吧!

最后附上两张阿信盆友家的喵星人:

[虎斑猫] 废柴二代家的蛋堡妹妹

[昆仑妲己猫] 朋友家的小小黑

推荐阅读:

来源:新华号 中信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