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天枢星的寓意(天枢星)

天枢星的寓意(天枢星)

原神天枢肉配方获得方法

原神天枢肉配方怎么获得?下面就为大家带来原神天枢肉配方获得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原神天枢肉配方获得方法

原神手游中,天枢肉的配方为:兽肉4+糖2+清心1+松茸1。

玩家需要先升级璃月地区的声望达到7级,才可以在璃月的声望NPC小雨处领取天枢肉的食谱,学习食谱后才能在烹饪界面内制作天枢肉料理。

增加声望的方法有:完成地区世界任务、地区地图探索、讨伐悬赏、居民请求。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原神天枢肉配方获得方法的全部内容了。

天上有北斗星南斗星北极星,那么南极星你听说了吗?

日夜星辰都是人类命名的名字,既然有北斗星南斗星和北极星,就别担心人类会忘了弄个南极星。

但南极星却很少听说。

一是因为它的确没有北极星出名有用,二是它不在我们北边。

有很多星星都以方位来命名,一听就知道是指天区某个方向的星星。既然人类已经赋予了地球南北东西各个方向,以方向命名一些星辰就一点也不奇怪。

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包裹着地球的天空日夜星辰我们把它称为天球,南半球的人看到的天空基本都是南天球,北半球的人们看到的天空基本都是北天球。

我们中国处于北半球,因此大家对北天球就熟悉些。

讲清楚这些,对于理解下面的星宿讲解会好很多。

先说说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在中国最为著名星相。在很早的古代,人们就把这个星星组合赋予了神秘的力量,用它作为算命卜卦的象征。

这七颗星在北天极附近组成了一个勺子的形状,从勺口按顺序名称为天枢(贪狼)、天璇(巨门)、天玑(禄存)、天权(文曲)、玉衡(廉贞)、开阳(武曲)、摇光(破军)。

从这些名称,我们可以看出,这七颗星都赋予了不同管辖范围和代表意义。如天权星又叫文曲星,是古代学霸的象征,中了状元的人就是文曲星下凡。

这些星辰掌管着民间各行各业,而且各有寓意,很复杂,人为把这些星星赋予了人格化象征。

古代人们还用北斗七星来确定季节,有“斗柄冬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的记载。

不过这个天下有些牵强,因为只有北半球能够看到北斗星,季节也大致只能指在北纬中低纬度一带,南半球就不适用了。所以古人的“天下”眼界是比较小的。

其实,这几颗星星就是普通的恒星。

恒星是由于自己发光,距离我们很遥远,虽然也在运动,但相对于我们的距离看起来运动就很缓慢,几千年几乎没什么变化,所以叫恒星。

严格的说,北斗七星其实有8星,开阳星还有一个辅星,叫大熊座80星,比较暗弱,古代曾被军队用作测试军人视力的星星。

北斗七星其实也在变化,其中中间五颗向一个方向运动,而天枢和摇光却和这五颗星相反运动,因此几万年前和过了几万年,北斗七星都不是这个样子。

说了北斗,现在来说说南斗。

其实南斗星也是我们北半球能够看到的星星,只不过从北半球人们看来了,北斗在北,南斗在南而已。

南斗不是七星,而是六星,我国古代同样十分重视,与日月、北斗一样信仰崇拜。

南斗星坐落在南天射手座中,是其中最明亮的主星。

南斗六星名称为天府星、天梁星、天机星、天同星、天相星、七杀星。在中国古代,有“北斗主死,南斗主生”的说法。

在道教文化中,南斗六星君是管理世间一切人、妖、灵、神、仙等生灵的天官,其各自职责为:第一天府宫,为司命星君;第二天相宫,为司禄星君;第三天梁宫,为延寿星君;第四天同宫,为益算星君;第五天枢宫,为度厄星君;第六天机宫,为上生星君。

不管北斗南斗,都是距离我们数十光年甚至数百光年的恒星,与我们的生死毛关系都没有,研究这些半点意义都没有,却耗费了许多人的一生。

可笑的是,一些人现在还在这上面虚度时光,甚至祸害人间,令人不齿。

现在我们来说说北极星。

所谓北天极,就是在北极的上空。

这是由于地球有一个自转轴,地球就是围绕着这个自转轴旋转,人们看到的天上星星就好像是围绕着地球转。

这个自转轴是虚拟的,并没有一个实在的轴穿透地球。但地球的确就是这么转着,围绕着地球的天空就被叫做天球。

天球其实没有转,而是地球在转,相对看起来就像天球在转。

而天球有一个地方是基本不会转的,就是虚拟的轴对着指向的天空那一点。而那一点上的恒星,人们就把它称为北极星。

现在那里的那颗星学名叫勾陈一,是一颗约太阳质量4倍的恒星,距离我们434光年,目视星等约2等,排在天上最亮恒星的第51位。

要找到北极星可以通过北斗星,在北斗星勺口边沿第二颗天璇星经天枢星连线,约二星区间5倍处,有一颗亮星,那就是北极星勾陈一了。

但北极星并不是固定一颗星,而是会轮流当值。

这是因为当地球转动时,地轴虽然基本不动,但也会像我们玩陀螺一样,陀螺在高速旋转时,会有稍微的摆动,而地轴也在轻微的摆动,这就叫地轴进动。

地球进动的成因很复杂,可能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黄赤道夹角、地月引力潮汐、月球公转白道与赤道夹角,以及地球形状有关联。今天我们不去讨论,只知道有这么个进动就行了。

这个进动有多大呢?经测算一年有50.29"偏转,这样地球的南北极那根虚拟的轴就在天区画着圈,约25800年画一个完美的圆圈。

这样所谓北极南极轴指向的天空就不是某一个特定的星星了,而是在地轴转圈的沿线所有星星,都有权当值北极星,转到地轴对向哪颗行星,哪颗星星就成了北极星。

因此北极星就是风水轮流转,到时候就换届。

不过,北极星当值不像我们民间换总统一样那么快,而是几千年一轮。

这就决定了北极星既不是专指一颗恒星,也不是完全精确的对准北极点,而是差不多在地轴指向的天区附近,看得到的恒星谁靠的最近就任职北极星。

勾陈一当值北极星从1200年前开始,再过四百年,这个职位就要让给“勾陈四”了,这颗星就没有勾陈一亮了,视星等只有4.28,不到现在北极星亮度的八分之一。

到了公元13500年,我们比较熟悉的织女星将当值北极星,再过25800年,今天的勾陈一又卷土重来。

既然地轴指向天区有北天极,那么也应该有南天极啊,怎么会没有南极星呢?

南极星在南极上空,南半球才能看到。

我们中国属于北半球的居民,看到的天区都是北半球,我们就不太关心南天球的事而已。

南天球的星星我们海南岛能够看到多一点点。比如大小麦哲伦星云,在我们北半球基本看不到,海南岛能够在南方的天际线边缘看到。

前面说的南斗六星并不是南天区的星辰,只不过是北天区的南端星辰而已。

因此,南天球就是地球南半球居民们看到的星空。

南半球的国家少一些,澳大利亚、巴西是南半球最大的国家,还有南美州、大洋洲一些国家。

人类肉眼能看到的夜空星星大约有6000颗,这些行星分布在全天球上,而我们地球有南半球和北半球,因此大家就各自能大概看到一半星星,约3000颗左右。

南极星比北极星暗很多,很难看到。

南极地轴指向的天区就是南天极,被地轴虚线指向的天际那颗星星就是南极星了。

现在执政南极星的恒星叫做南极座σ星,这颗恒星距离我们约280光年,视星等约5.6等。

星等是数值越大就星星越暗,人类肉眼看星星的极限是6等,因此这南极座σ星亮度弱到了人类肉眼极限,要天气非常好,无光污染等影响,才能够面前看到,故不受人们重视。

相比我们北半球看到的北极星,南极星的亮度相差了20多倍。

不过在北半球,人们常常把一颗很亮的星叫做南极星,这就是夜空中目视亮度排名第二的恒星~老人星。

全天目视最亮的恒星是天狼星,视星等达到-1.47等,老人星视星等达到-0.72等。

北半球靠近南方的人们才能看到老人星,它在南方天区天狼星的下方,靠近地平线的位置。

在南半球,人们很难看到天狼星,因此老人星是天上第一亮星。但这颗星距离南天极还有较大距离,不是南极星。

这就是北斗南斗北极南极星辰的秘密,感谢阅读,欢迎讨论。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合作。

举头望北斗

故宫午门星轨。视觉中国供图

编者按

2020年7月31日,中国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全面建成,中国北斗开启了高质量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新篇章。北斗,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的星辰名字,北斗七星信仰,中国人最早的星宿信仰之一,它连接星空与人间,成为中国人世俗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指路明灯。

---------------

北斗星是北半球星空中的重要星象,由7颗星组成。《春秋运斗枢》云:“第一天枢,第二(天)旋,第三(天)玑,第四(天)权,第五(天)衡,第六开阳,第七摇光”。因七星排列形状曲折,酷似饮食器具斗勺,且位于北天,“居阴布阳,故称北斗”。其中第一至第四星为“魁”即斗身,第五至第七星为“杓”即斗柄,“合而为斗”。

确定季节、推断月份、导航方向

北斗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北斗七星信仰是中国人最早的星宿信仰之一。

距今一万年前的内蒙古翁牛特旗白庙子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发现有早期北斗七星岩画。距今6500多年前的山东莒县凌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出土过刻有北斗星斗形的陶器,用7个圆圈象征七星。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河南濮阳西水坡墓葬遗址中,发现有蚌壳堆积塑造的三角形与两根人胫骨组成的北斗形象,蚌塑三角形代表斗身,胫骨代表斗柄。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卜辞中,有大量拜祭北斗的记载。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发掘的战国早期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漆箱上更有彩绘的北斗天象图。

北斗星成为古人最早的膜拜星宿,与其确定季节、推断月份、导航方向的功能密不可分。

《史记·天官书》有言:“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北斗七星随着不同季节的变换,出现在天空的不同方位,其斗柄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一周,就是地球公转一年,四季交替一周期。古人便依据七星旋转规律和黄昏时分斗柄指向确定春夏秋冬、厘定二十四节气等时令——这就是我国古代天文历法中经常提到的“斗建”。

据《鹖冠子·环流》记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斗柄运于上,事立于下;斗柄指一方,四塞俱成。”我国最早的历法夏历《夏小正》就是以北斗星为准,确定节侯。葛兆光先生认为,《夏小正》《鹖冠子》等书中皆记载了古人以斗柄建时的方法,说明北斗在古代建时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

在确定四季的基础上,古人把北斗星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一周的天空划为十二等分,以天干命名,用“招摇”星即斗柄端处的第七星“摇光”的指向确定月份。“招摇”指向十二天干的寅位为正月,“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

北斗七星是古人观察农时、管理农事的重要依据。《逸周书·周月解》有“(一月)斗柄建子,始昏北指,阳气亏,草木萌荡”的说法。《尚书·舜典》中有舜即位后“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的记载,《史记》对此的解释是“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尚书大传》曰“七政,谓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为政也”,意即舜通过观察北斗七星运行规律,勘定节序,判分寒暑,辨别四季轮换,带领民众安排农业生产等事务。

北斗七星接近北天极,终年常显不隐,在北方夜空中非常容易辨识,由此成为夜间指示方向的重要参照坐标。《淮南子·齐俗训》中有言,“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寤矣。”

掌握人间阳寿,主控世人富贵

因北斗七星能厘定时节、导航方向,古人逐渐赋予其掌管天下众生富贵寿夭命运的神性。古人认为北斗是宇宙的中心,藏布元气,繁衍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都随北斗斗柄的指向而变换,北斗在信仰世界中成为造化之枢机,人神之主宰,有回死注生之功,消灾度厄之力,民间由此把北斗称为“延寿司”。

大约汉末三国时期成书的《三辅黄图》中,记有西汉时长安百姓“就北斗星辰求长命”的习俗。东汉桓灵之际,辞赋家赵壹才华横溢,傲视权贵,遭遇党锢之祸被株连,幸得友人解救才免于一死,感叹朋友搭救之情如“收之于斗极,还之于司命,使干皮复含血,枯骨复被肉”。据东晋干宝《搜神记》记载,三国管辂曾言,“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人受胎,皆从南斗过北斗。所有祈求,皆向北斗”。北魏大臣崔浩在父亲病重时,“夜在庭中仰祷斗极,为父请命,求以身代,叩头流血”。明朝《三国演义》小说中,诸葛亮为兴复中原,点七星灯,踏罡步斗,祈禳北斗延寿,也源自北斗主控生死寿数的信仰观念。

在古人的观念中,北斗除掌握人间阳寿,还主控世人富贵。在天枢、天璇等名字外,古人给北斗七星另取了7个别名,“第一曰破军,第二曰武曲,第三曰廉贞,第四曰文曲,第五曰禄存,第六曰巨门,第七曰贪狼”。从七星名称上看,北斗操控着官员仕途上的福禄、将军战场上的胜败等。

七星之中,尤以二星武曲、四星文曲最为百姓津津乐道,人们认为名臣名将多为两星下凡。《水浒传》开篇《引首》言宋仁宗朝“文有文曲,武有武曲”,说的“文曲星乃是南衙开封府主龙图阁大学士包拯,武曲星乃是征西夏国大元帅狄青”,二人一文一武辅佐仁宗打造清平之世。

给帝王打上北斗印记

人间最能操控世人富贵命数的,莫过于皇帝。天上星辰万万千千,都随北斗七星围绕北极星旋转,有“众星拱北斗”之说,所以北斗又和帝王有深度关联。

在古人的天文信仰中,北极星为帝星,北斗七星自然为天帝之车。《史记·天官书》有“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的说法,意即北斗星是天帝的座车,由它的转动带动众星运行。《汉书·五行志》曰“北斗,人君象”,可以出号布政,控御四方。故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曾下令建造专门祭祀北斗的祠庙。

在古代天人感应的政治氛围中,给帝王身上打上北斗神秘印记的做法,既增强了帝王的神圣性与权威性,也给制约皇权留下了很大的操作余地。

古人认为,“北斗有七星,天子有七政”。北斗七星的明暗变化,可以作为君主德行好坏的象征、国家治乱兴衰的预示。《白虎通义·封禅》有“(皇帝)德至天则斗极明,日月光,甘露降”的说法;《史记正义》言,“斗星盛明,王道和平,爵禄行,不然,反是”;《开元占经》也保留了古人“七政星明者,其国昌;不明者,其国有殃”“北斗星明,王者治”“王者逆道,则北斗不明”等观点。

古人甚至将这种天象政治学细化。《诗纬含神雾》曰“七政星不明,各为其政不行”,北斗七星中每一星不明,都代表着天子在某方面履职不力,德行有亏。《孝经援神契》言,“天子不事祠名山,不敬鬼神,则斗第一星不明;数起土功,坏决山陵,逆地理,不从谏,则第二星不明;天子不爱百姓,则第三星不明;发号施令,不从四时,则第四星不明;用乐声淫泆,则第五星不明;用文法深刻,则第六星不明;不省江河淮济之祠,则第七星不明”。这就要求天子根据北斗七星各星的明暗,反思施政得失,顺应天道,刷新政治,具体就是多行敬天顺民、从谏如流、不劳民力、关爱百姓、不夺农时、清心寡欲、执法平恕、慎罪恤刑、兴修水利等仁政。天象政治学虽然是荒诞的,但在古代制约君权上有着特殊的正面作用。

古人以北斗喻君,斗柄由此获得权柄之含义。天子所在京城的建筑布局,也往往模仿北斗之形,使京城位于天地之中,以彰显天子权威,同时祈求得到上天庇护,实现江山万年、长治久安。

西汉长安城即是如此,其北城墙西北段蜿蜒曲折,形如北斗;南城墙中部突出部分和东段曲折如南斗,后人便认为长安城设计蓝图是对北斗星图的模仿,模拟“斗在天中,周制四方”之义。加之渭水环绕长安,恰好对应天上银河位置,所以长安城又有“斗城”之名。《三辅黄图》有言,“(长安)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汉京城为‘斗城’是也”。

北斗所击,不可与敌

正因古人的信仰世界赋予七星如此多的功用,北斗又成为力量的象征。《淮南子·天文训》曰:“北斗所击,不可与敌”,认为北斗斗柄所指之处得到上天庇佑,所向匹敌,无法抗衡。早在先秦时,军队就将北斗画在战旗上,求天意护佑。秦汉时期军队出征前,都要举行祭祀北斗仪式,借助七星神力鼓舞士气,确保出师大捷。

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秋,汉朝征讨南越,“以牡荆画幡日月北斗登龙,以象太一三星,为太一锋,命曰‘灵旗’,为兵祷,则太史奉以指所伐国”,武帝告祷太一神后,将画有日月、北斗、登龙的战旗交于太史,在作战时指向所伐之地。是年冬,南越国灭,其地划为大汉九郡。

中国古代对北斗七星的信仰,无疑发轫于其定明四季节气、辨明东西南北的功能。在天上北斗与地上人间的关系互动中,人们掌握了以北斗七星为代表的星辰运动规律,把无序变为有序,将天象变幻转换为人世图景。

从厘定节气到指引导航,从掌控寿数富贵到神化限制皇权,从规划都城到克敌制胜,北斗七星广泛影响了华夏先民的生产生活,深刻参与了华夏信仰文化的生发生长,成为中国人世俗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指路明灯。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博士)

来源:中国青年报

北斗七星其实相互没有啥关系,只是人类好奇才把他们串在了一起

有人问:北斗七星到底为什么串在了一起,它们是在银河系吗?距离我们有多远?

这是个常识问题,但看来还是有不少人不甚清楚,我们就再来扯一扯。

首先要指出的是,我们人类裸眼能够看到的星星都在银河系以内,而且是银河系中很小的一片天区。

肉眼能够看到最远的恒星是海山二,距离我们7500光年。这颗星目视星等为4.3,在船底座方向。

目视星等是根据人眼睛看到的星星亮度划分的,数值越低,星星就越亮。全天最亮的星星不是恒星,而是距离我们最近的行星~金星,金星最亮时可达视星等为-4.6;恒星最亮的是天狼星A,视星等为-1.45。

人类裸眼能够看到最暗的星星为6等星左右,最多可以看到6000颗左右的星星,其中只有5颗行星,其余都是恒星。能看到多少星星,要看观察环境和天气状况,晴朗无云无烟尘和光污染的野外或山顶上,就能看到更多较暗的星星。

海山二距离我们那么远,还能够被人类裸眼看到,是因为这是一个巨星,其质量是太阳的120~200倍,而且处于演化末期,膨胀得很大,极不稳定,亮度变化也较大,最亮时可达-0.8,仅次于距离我们8.6光年的天狼星。

北斗七星是恒星,距离我们并不算远,最远的才124光年,最近的为78.2。

最远的为北斗一,又叫天枢星,距离我们124光年,视星等为1.79。天枢星是北斗七星中第二亮星,但是距离我们最远的一颗恒星。其余分别是北斗二天璇星,距离79.4光年,视星等2.4;北斗三天玑星,距离83.7光年,视星等2.5;北斗四天权星,距离81.4光年,视星等3.4;北斗五玉衡星,距离80.9光年,视星等1.77;北斗六开阳星,距离78.2光年,视星等2.4;北斗七摇光星,距离101.2光年,视星等1.86。

在这北斗七星中,北斗六开阳星是一颗双星,有一颗辅星叫开阳增一,距离我们81.2光年,视星等为3.95,是最暗的一颗星,所以一般不被注意,否则就不会叫北斗七星,而是北斗八星了。

北斗七星的前4颗组成斗身,就是那个勺子口;后3颗组成斗柄。

这北斗七星其实互相没有毛关系,只是由于它们亮度差不多,又是靠近北极星,斗口天璇星与天枢星的延长线5倍处就是北极星,北半球看天空以地球北极为轴心,这样看起来北极星就是天球中心,其余恒星都是围绕着北极星转动,北斗七星最明显了。

这样,古代人们认为北斗七星是很重要的神祗,用它们来预测祸福吉凶,阴阳八卦算命消灾。尤其是我国古时候,北斗七星从皇宫到民间都很重视。

外国,北斗七星被归入道大熊座当中,是大熊座中的几颗亮星。

现在我们知道了北斗七星距离我们多远,而且可以看出它们不但是在银河系范围,而且就在我们身边。

近年来科学界观测发现,过去对银河系的覆盖范围远远低估了,因此将银河系的直径从过去约10万光年扩大到20万光年。

银河系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2100亿倍,由于比太阳小的红矮星占据了绝大多数,而比太阳大的恒星仅占5%左右,因此天文学家们估算银河系有恒星达4000亿颗之多。

人类用肉眼能够看到的恒星只有6000颗左右,这些恒星绝大多数在数百光年以内,许多才有几光年到数十光年。

即便天文界用最好的望远镜观测,可以看到更多更远的恒星和星系,不但能够看到银河系的恒星,还可以观测到系外恒星,看到最遥远的恒星距离我们90多亿光年。但是,这并不等于完全 看到了银河系,其实迄今为止,还只能看到银河系一小部分恒星。

所以,北斗七星完全银河系之内的恒星,而且它们相互之间没有什么关系,有各自的运行轨迹。只是相对于人类的观察角度而言,变化的速度远远小于距离,所以几千年看不出多少变化。

但过了若干万年甚至十万年,北斗七星的布局就会发生较大改变。

就是这样,欢迎讨论。

时空通讯专注于老百姓通俗的科学话题,感谢粉丝朋友们一直以来的关注支持与厚爱。

原创版权,未经作者许可的任何转载与内容引用都将被视为侵权抄袭,可能受到法律责任追究,敬请理解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