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王嘉韵名字寓意(王佳韵)

王嘉韵名字寓意(王佳韵)

帮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复旦大学生实践队课题获上海多区疾控“点赞”

“同学们融入到本市政府关切民生、注重实干、精细管理的大氛围下,达成了科研与实践的圆满结合。在此,谨向贵院和实践队的同学们致以深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这才开学不久,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信息无忧”实践队就收到了一封来自徐汇、闵行、嘉定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来的感谢信,为他们进行的一项实践课题“点赞”。

如何缓解老年群体的智能技术“使用难”?在刚过去的暑假,这个实践队的22名学生和3位指导老师就在为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这件事奔波忙碌。

数字化不应“一刀切”,同学们看见一个个“真相”

该实践队以公共卫生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卫生监督联合党支部为主体,卫生事业管理学教研室为依托,号召联动本硕博同学,在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无障碍环境研究基地吕军教授和孙梅副教授、李程跃副教授的指导下开展《携手跨越数字鸿沟,助力构建温情社会——中老年人数字健康服务利用困境与对策研究》。调研于今年6月正式启动,8月形成初步成果。

当同学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一线,他们发现现实与“设想”并不同。

实践队员、2019级硕士研究生龚裕卿在实践结束后说,原先一直对数字健康服务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但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真正深入调研这一新兴事物,才会明白其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在访谈一些家庭医生时,没想到他们对数字化持保留态度。在调研过后才明白了个中缘由。”

项目负责人,2020级硕士研究生王佳韵强烈感受到数字化不应该是“一刀切”,“比如在一些社区服务相对健全的地方,线下的面对面服务效率更高。”

同学们在实践中发现的类似“真相”还有很多,他们说,这些都是不到基层一线调研就无法获知的。

他们最终形成成果报告册23万余字,包括访谈资料10万余字。研究发现,目前主要存在中老年人服务利用技能欠缺,服务提供方人力、财力等资源配置不足,服务供需匹配度不高,以及立法、技术和宣传推广等外部支持不足等问题。研究还就这些问题针对各方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并向相关机构递交了资政报告。

结论开启新工作,帮扶行动直击“痛点、难点”

从课堂内的知识学习到课堂外的实践锻炼,从书本上的理论框架到书本外的现实检验,从校园内的生命关怀到校园外的价值关切,从内心深处的理想信念到行动中的使命担当……短短两个月的项目,背后是长达数年的前期准备和思考。

早在进行《超特大城市脆弱人群健康管理社会支持体系研究》2017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上海市失能失智老年人健康服务和保障体系研究》2020年上海市卫健委政策课题的研究时,队员们就意识到上海仍然有大量的弱势人群健康状况堪忧,其中就包括老年人在健康管理方面存在诸多困难。

为更好地研究现况、发现问题,实践队在前期无障碍环境研究基础上,以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模型为指导,从环境因素维度、人群特征维度、健康行为维度、健康结果维度四个维度对卫生服务利用的表现行为进行评价研究,运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从“供需关系”着手对双方开展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调查时间持续两周,对象包括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4名工作人员,以及458名中老年人。

实践得出的结论是结果,亦是新的开始。在调研之外,实践队就“痛点、难点”开展针对中老年群体融入数字生活的帮扶行动,以创造长效性的支持性环境。这既是对前期工作的延续,也为进一步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进而更好地开展服务。

实践队聚焦日常生活场景,开展线上信息咨询、线下培训指导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借助“阳光百合志愿服务队”公众号发布12篇专题推送与宣传科普内容,并结合中老年人生活习惯,自主设计并制作了包括手提袋、冰箱贴、药箱须知贴纸、台历等在内的7款共计2000件周边物料,拟在未来向社区和居民推广发放。

目前,实践队已与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医务党支部、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三党支部达成共建协议。同时,和徐汇区虹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徐汇区华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的服务对接也在进行中。新一阶段的实践工作将适时开启。

深耕师风育人责任田,打造思政育人大格局

“‘数字鸿沟’下其实包含很多议题,最初我们的概念界定和研究设计并不明晰。直到和老师经过了多次讨论,才确定了聚焦‘数字健康服务’。”王佳韵回忆从已有研究资料的整理,到研究对象的联络沟通、分析结论的谋篇布局,教师们成为学生坚实的后盾,手把手指导学生们“把调研实践当成科研论文来对待”。

终于,在前后近20次团队筹备会和专题组小组研讨之后,成果孕育而生。

“用两个字形容老师,就是仿佛‘超人’一般的存在。”实践队员、2019级博士研究生刘宝松脱口而出。在他看来,尽管老师们都有多项教学科研任务在身,但每次见到他们,还是能感觉到他们的活力和干劲。

这次实践给学生上了一堂与现实结合的“大思政课”。

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文中指出,到2021年底前,要围绕老年人出行、医疗、消费、文娱、办事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推动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更加普遍,传统服务方式更加完善……作为响应,公共卫生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卫生监督联合党支部开展“信息无忧”志愿服务活动,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协助老人克服智能设备带来的使用困难,“信息无忧”实践队由此诞生。

这次实践是支部近年来思政育人的一个生动缩影。自2000年4月成立以来,支部始终坚持推动师生联合党支部建设,将教工老党员、青年教师党员、各年级学生党员和普通学生融合在一起,发挥教师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不至于服务老人,今年2月,该支部通过上海市志愿服务网向上海市志愿者协会申请创建的“阳光百合志愿服务队”获准成立,团队秉承“为人群健康服务”的宗旨,发挥专业技能以提升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脆弱人群的健康,通过“信息无忧”“出行无忧”“康复无忧”“校园无忧”四大品牌项目向脆弱人群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作者:唐闻佳 云阳

编辑:唐闻佳

图源:受访方

帮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复旦大学生实践队课题获上海多区疾控“点赞”

“同学们融入到本市政府关切民生、注重实干、精细管理的大氛围下,达成了科研与实践的圆满结合。在此,谨向贵院和实践队的同学们致以深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这才开学不久,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信息无忧”实践队就收到了一封来自徐汇、闵行、嘉定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来的感谢信,为他们进行的一项实践课题“点赞”。

如何缓解老年群体的智能技术“使用难”?在刚过去的暑假,这个实践队的22名学生和3位指导老师就在为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这件事奔波忙碌。

数字化不应“一刀切”,同学们看见一个个“真相”

该实践队以公共卫生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卫生监督联合党支部为主体,卫生事业管理学教研室为依托,号召联动本硕博同学,在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无障碍环境研究基地吕军教授和孙梅副教授、李程跃副教授的指导下开展《携手跨越数字鸿沟,助力构建温情社会——中老年人数字健康服务利用困境与对策研究》。调研于今年6月正式启动,8月形成初步成果。

当同学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一线,他们发现现实与“设想”并不同。

实践队员、2019级硕士研究生龚裕卿在实践结束后说,原先一直对数字健康服务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但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真正深入调研这一新兴事物,才会明白其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在访谈一些家庭医生时,没想到他们对数字化持保留态度。在调研过后才明白了个中缘由。”

项目负责人,2020级硕士研究生王佳韵强烈感受到数字化不应该是“一刀切”,“比如在一些社区服务相对健全的地方,线下的面对面服务效率更高。”

同学们在实践中发现的类似“真相”还有很多,他们说,这些都是不到基层一线调研就无法获知的。

他们最终形成成果报告册23万余字,包括访谈资料10万余字。研究发现,目前主要存在中老年人服务利用技能欠缺,服务提供方人力、财力等资源配置不足,服务供需匹配度不高,以及立法、技术和宣传推广等外部支持不足等问题。研究还就这些问题针对各方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并向相关机构递交了资政报告。

结论开启新工作,帮扶行动直击“痛点、难点”

从课堂内的知识学习到课堂外的实践锻炼,从书本上的理论框架到书本外的现实检验,从校园内的生命关怀到校园外的价值关切,从内心深处的理想信念到行动中的使命担当……短短两个月的项目,背后是长达数年的前期准备和思考。

早在进行《超特大城市脆弱人群健康管理社会支持体系研究》2017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上海市失能失智老年人健康服务和保障体系研究》2020年上海市卫健委政策课题的研究时,队员们就意识到上海仍然有大量的弱势人群健康状况堪忧,其中就包括老年人在健康管理方面存在诸多困难。

为更好地研究现况、发现问题,实践队在前期无障碍环境研究基础上,以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模型为指导,从环境因素维度、人群特征维度、健康行为维度、健康结果维度四个维度对卫生服务利用的表现行为进行评价研究,运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从“供需关系”着手对双方开展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调查时间持续两周,对象包括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4名工作人员,以及458名中老年人。

实践得出的结论是结果,亦是新的开始。在调研之外,实践队就“痛点、难点”开展针对中老年群体融入数字生活的帮扶行动,以创造长效性的支持性环境。这既是对前期工作的延续,也为进一步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进而更好地开展服务。

实践队聚焦日常生活场景,开展线上信息咨询、线下培训指导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借助“阳光百合志愿服务队”公众号发布12篇专题推送与宣传科普内容,并结合中老年人生活习惯,自主设计并制作了包括手提袋、冰箱贴、药箱须知贴纸、台历等在内的7款共计2000件周边物料,拟在未来向社区和居民推广发放。

目前,实践队已与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医务党支部、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三党支部达成共建协议。同时,和徐汇区虹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徐汇区华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的服务对接也在进行中。新一阶段的实践工作将适时开启。

深耕师风育人责任田,打造思政育人大格局

“‘数字鸿沟’下其实包含很多议题,最初我们的概念界定和研究设计并不明晰。直到和老师经过了多次讨论,才确定了聚焦‘数字健康服务’。”王佳韵回忆从已有研究资料的整理,到研究对象的联络沟通、分析结论的谋篇布局,教师们成为学生坚实的后盾,手把手指导学生们“把调研实践当成科研论文来对待”。

终于,在前后近20次团队筹备会和专题组小组研讨之后,成果孕育而生。

“用两个字形容老师,就是仿佛‘超人’一般的存在。”实践队员、2019级博士研究生刘宝松脱口而出。在他看来,尽管老师们都有多项教学科研任务在身,但每次见到他们,还是能感觉到他们的活力和干劲。

这次实践给学生上了一堂与现实结合的“大思政课”。

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文中指出,到2021年底前,要围绕老年人出行、医疗、消费、文娱、办事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推动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更加普遍,传统服务方式更加完善……作为响应,公共卫生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卫生监督联合党支部开展“信息无忧”志愿服务活动,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协助老人克服智能设备带来的使用困难,“信息无忧”实践队由此诞生。

这次实践是支部近年来思政育人的一个生动缩影。自2000年4月成立以来,支部始终坚持推动师生联合党支部建设,将教工老党员、青年教师党员、各年级学生党员和普通学生融合在一起,发挥教师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不至于服务老人,今年2月,该支部通过上海市志愿服务网向上海市志愿者协会申请创建的“阳光百合志愿服务队”获准成立,团队秉承“为人群健康服务”的宗旨,发挥专业技能以提升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脆弱人群的健康,通过“信息无忧”“出行无忧”“康复无忧”“校园无忧”四大品牌项目向脆弱人群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作者:唐闻佳 云阳

编辑:唐闻佳

图源:受访方

“与时间赛跑”的流调电话由他们打出,复旦上医110余名学生成为流调志愿者

每天无数个电话,从白天到黑夜,争分夺秒核对信息,询问出行轨迹和接触人员……这一个多月里,一批来自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流调志愿者活跃在战“疫”一线,很多通流调电话正是来自这支年轻、但不乏专业的团队。

3月初,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收到徐汇区疾控中心需要支援的信息,学院党委第一时间响应,当晚组建流调志愿服务队,并派出第一批学生志愿者前往徐汇疾控开展流调工作。

一个多月里,公共卫生学院先后派出110余名学生流调志愿者,将专业所学真正运用于抗疫实战中。

主动请战,“疫”不容辞

继连续两批志愿者抵达徐汇区疾控中心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后,3月26日晚,公共卫生学院接到徐汇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来函,因疫情防控的迫切需要,紧急招募一批具备一定医学、公共卫生学背景的电话流调志愿者。学院随即召开党政联席会,结合专业学位(MPH)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校外住宿的实际情况,决定在2020级MPH学生中进行广泛动员和自主报名。

动员令发出的短短1个小时内,50名学生主动请战、完成集结。为确保本次流调任务顺利开展,学院成立由卫生事业管理学教研室孙梅副教授和学工队伍组成的专项工作组,同时组建“公卫战疫者”临时党支部,组长、副组长均由党员担任,做好统筹协调和保障支持工作。

3月27日,学院举行动员培训会,志愿者队伍在徐汇区卫健工作党委副书记吕娜老师、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罗力教授的勉励和嘱托下光荣“出征”。

截至4月16日,公共卫生学院流调志愿者服务队通过远程、进驻等形式参与市级及各区级疾控中心的疫情防控工作,共计完成包括感染者、密接、次密接等近13000人的流行病学调查。

言传身教,学以致用

电话流调志愿者负责的工作包括对感染者、密接和次密接的信息核实。这是一项“和时间赛跑”的工作,志愿者要在最短时间内通知对方并核实暴露情况,减少在不知情时与更多人接触,从而有效切断传播链。

在流调工作中,同学们面对的感染人员身份各异,有离退人员、医务工作者、外卖小哥等,需要以足够的细心和严谨的态度,帮助引导流调对象回忆行动轨迹,排查出所有密切接触者,获取身份信息从而落实进一步的防控措施。为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流调队的同学们经常需要就各类情况和疾控中心的老师进行反复沟通与确认。在第三批队员的培训会中,徐汇区疾控中心的夏老师笑称自己最近每天都在“开直播”,针对同学们认真的提问,指导老师也随时在线做好回答,“我们都把志愿队的群置顶了”。

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流行病学专家何纳教授表示,尽管流调工作细致、繁杂、琐碎,却是宝贵的学习和实践经历,希望公卫学子在疾控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和实战历练中,深切体会公卫人的责任和使命。

相互赋能,以心暖心

作为一名“联络员”,熊家声最近每天的工作状态都是“白加黑”连轴转。自3月27日上岗起,他和陈一凡、姜沾聿、邢雨婷、王兰等同学负责协调学院的志愿者与徐汇区疾控的各项事宜。每天深夜收到疾控安排的流调任务后,他和几位“联络员”同学会初步摸排、整理病例的关联情况,并在第二天清晨将任务派发给各位志愿者同学。

同学们流调时,他们还会协同疾控的老师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处理各种可能的突发事件;每日的流调工作结束之际,他们会汇总并核对同学们完成的流调任务,确保上传到疾控数据库的信息准确无误。

“对于传染病控制来说,控制传播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真的太重要了。这段宝贵的经历让我对于疾控部门的职责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为切断传播途径做出一些微薄的贡献。”熊家声表示。

“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每一位流调队员在忙碌工作中最深的体悟。

“每个参与流调的同学都是小太阳,在岗位上散发自己的能量,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也要学着安定人心,面对一些不理解的同时用专业的态度和耐心的沟通获取他人的信任。”让王佳韵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天她流调了一位独居老人,工作结束后老人对她说,“谢谢你这么耐心地听我把我的情况说完”。

“当时我瞬间就觉得自己的辛苦都是值得的。”王佳韵表示。

流调过程中,队员们难免会遭遇质疑甚至指责,“我很理解他们,无论是出于对新冠的了解程度还是因为家里有孩子有老人,都会让他们情绪受到影响,需要我们耐心去倾听他们的诉求,用语言安抚他们,尽量去帮助他们。”尚春晓表示。

绝大部分的市民经过志愿者的安抚和解释之后,都会选择支持他们的工作,很多人都会对他们表达感谢。

“在这艰难的时刻,我们公卫人能够用自己所学,为自己学习生活的城市出一份力,一定会成为未来非常自豪一段回忆。”王铮说,作为首批在疾控驻点工作的志愿者,他还在工作之余,参与到新流调队员的培训工作中,分享流调过程中的经验和技巧。

为有效缓解志愿者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临时党支部特别邀请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健康促进科的李黎老师开展题为“抗疫一线工作者心理自助技巧”的团体辅导,传授自我心理救助的实用技巧,为同学们带来一场特别的“心理按摩”,帮助大家筑牢自身“心理防线”,更好地服务人群。

为进一步加强团队内的沟通交流,临时党支部书记方晢伊发起开设“公卫战疫者信箱”,记录工作生活点滴,分享心情、解决困难,也鼓励公卫人通过这一渠道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言献策。

作者:唐闻佳

编辑:姜澎

帮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复旦大学生实践队课题获上海多区疾控“点赞”

“同学们融入到本市政府关切民生、注重实干、精细管理的大氛围下,达成了科研与实践的圆满结合。在此,谨向贵院和实践队的同学们致以深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这才开学不久,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信息无忧”实践队就收到了一封来自徐汇、闵行、嘉定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来的感谢信,为他们进行的一项实践课题“点赞”。

如何缓解老年群体的智能技术“使用难”?在刚过去的暑假,这个实践队的22名学生和3位指导老师就在为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这件事奔波忙碌。

数字化不应“一刀切”,同学们看见一个个“真相”

该实践队以公共卫生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卫生监督联合党支部为主体,卫生事业管理学教研室为依托,号召联动本硕博同学,在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无障碍环境研究基地吕军教授和孙梅副教授、李程跃副教授的指导下开展《携手跨越数字鸿沟,助力构建温情社会——中老年人数字健康服务利用困境与对策研究》。调研于今年6月正式启动,8月形成初步成果。

当同学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一线,他们发现现实与“设想”并不同。

实践队员、2019级硕士研究生龚裕卿在实践结束后说,原先一直对数字健康服务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但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真正深入调研这一新兴事物,才会明白其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在访谈一些家庭医生时,没想到他们对数字化持保留态度。在调研过后才明白了个中缘由。”

项目负责人,2020级硕士研究生王佳韵强烈感受到数字化不应该是“一刀切”,“比如在一些社区服务相对健全的地方,线下的面对面服务效率更高。”

同学们在实践中发现的类似“真相”还有很多,他们说,这些都是不到基层一线调研就无法获知的。

他们最终形成成果报告册23万余字,包括访谈资料10万余字。研究发现,目前主要存在中老年人服务利用技能欠缺,服务提供方人力、财力等资源配置不足,服务供需匹配度不高,以及立法、技术和宣传推广等外部支持不足等问题。研究还就这些问题针对各方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并向相关机构递交了资政报告。

结论开启新工作,帮扶行动直击“痛点、难点”

从课堂内的知识学习到课堂外的实践锻炼,从书本上的理论框架到书本外的现实检验,从校园内的生命关怀到校园外的价值关切,从内心深处的理想信念到行动中的使命担当……短短两个月的项目,背后是长达数年的前期准备和思考。

早在进行《超特大城市脆弱人群健康管理社会支持体系研究》2017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上海市失能失智老年人健康服务和保障体系研究》2020年上海市卫健委政策课题的研究时,队员们就意识到上海仍然有大量的弱势人群健康状况堪忧,其中就包括老年人在健康管理方面存在诸多困难。

为更好地研究现况、发现问题,实践队在前期无障碍环境研究基础上,以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模型为指导,从环境因素维度、人群特征维度、健康行为维度、健康结果维度四个维度对卫生服务利用的表现行为进行评价研究,运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从“供需关系”着手对双方开展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调查时间持续两周,对象包括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4名工作人员,以及458名中老年人。

实践得出的结论是结果,亦是新的开始。在调研之外,实践队就“痛点、难点”开展针对中老年群体融入数字生活的帮扶行动,以创造长效性的支持性环境。这既是对前期工作的延续,也为进一步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进而更好地开展服务。

实践队聚焦日常生活场景,开展线上信息咨询、线下培训指导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借助“阳光百合志愿服务队”公众号发布12篇专题推送与宣传科普内容,并结合中老年人生活习惯,自主设计并制作了包括手提袋、冰箱贴、药箱须知贴纸、台历等在内的7款共计2000件周边物料,拟在未来向社区和居民推广发放。

目前,实践队已与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医务党支部、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三党支部达成共建协议。同时,和徐汇区虹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徐汇区华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的服务对接也在进行中。新一阶段的实践工作将适时开启。

深耕师风育人责任田,打造思政育人大格局

“‘数字鸿沟’下其实包含很多议题,最初我们的概念界定和研究设计并不明晰。直到和老师经过了多次讨论,才确定了聚焦‘数字健康服务’。”王佳韵回忆从已有研究资料的整理,到研究对象的联络沟通、分析结论的谋篇布局,教师们成为学生坚实的后盾,手把手指导学生们“把调研实践当成科研论文来对待”。

终于,在前后近20次团队筹备会和专题组小组研讨之后,成果孕育而生。

“用两个字形容老师,就是仿佛‘超人’一般的存在。”实践队员、2019级博士研究生刘宝松脱口而出。在他看来,尽管老师们都有多项教学科研任务在身,但每次见到他们,还是能感觉到他们的活力和干劲。

这次实践给学生上了一堂与现实结合的“大思政课”。

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文中指出,到2021年底前,要围绕老年人出行、医疗、消费、文娱、办事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推动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更加普遍,传统服务方式更加完善……作为响应,公共卫生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卫生监督联合党支部开展“信息无忧”志愿服务活动,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协助老人克服智能设备带来的使用困难,“信息无忧”实践队由此诞生。

这次实践是支部近年来思政育人的一个生动缩影。自2000年4月成立以来,支部始终坚持推动师生联合党支部建设,将教工老党员、青年教师党员、各年级学生党员和普通学生融合在一起,发挥教师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不至于服务老人,今年2月,该支部通过上海市志愿服务网向上海市志愿者协会申请创建的“阳光百合志愿服务队”获准成立,团队秉承“为人群健康服务”的宗旨,发挥专业技能以提升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脆弱人群的健康,通过“信息无忧”“出行无忧”“康复无忧”“校园无忧”四大品牌项目向脆弱人群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作者:唐闻佳 云阳

编辑:唐闻佳

图源:受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