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林徽因指着吴晗怒道:我林氏满门忠烈,你又算什么?
1953年,林徽因与北京市副市长吴晗的激烈对峙成为了一个不可磨灭的历史瞬间。这位被誉为民国第一才女的女性,平日里温婉文雅,却因为对古建筑的热爱和保护,毫不留情地斥责当权者。然而,她的生活远不止于此。
林徽因的一生始于1904年,出生在杭州的书香世家。她的家庭背景奠定了她在文学和艺术领域的才情。在英国留学时,她放下了一段曲折的感情,表现出对事业和理想的执着。
1928年,她与梁思成结为夫妇,两人共同热爱建筑,成为建筑领域的杰出人物。
夫妇二人在1930年代进行了艰辛的实地调查,为中国古建筑的保护和研究付出了巨大努力。他们甚至在身体状况欠佳的情况下,历经千辛万苦,发现了唐代古建筑五台山佛光寺,填补了历史的空白,同时也打破了日本学者对中国古建筑的质疑。
然而,林徽因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她的肺病严重,但为了支持丈夫梁思成的事业,她坚持参与了《中国建筑史》的编撰工作。
同时,他们夫妇俩为了保护古建筑,不惜冒险参与战争,并为北京城的保护付出了心血。
1953年,当北京副市长吴晗提出拆除古建筑以鼓励创新时,林徽因义愤填膺,坚决反对。她认为古建筑是历史的印记,是文化的沉淀,不应轻易拆除。然而,她的努力最终未能改变时局,许多珍贵的古建筑被拆除成废墟,成为了历史的悲剧。
林徽因的一生是对事业、理想和文化的执着追求。她不仅是一位建筑师,还是一位文学家,为中国的文化和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贡献。
尽管在保护古建筑的斗争中遭遇了挫折,她依然坚守初心,最终在1955年因病辞世。
观察林徽因的一生,可以看到她对事业的热爱和对文化的责任感。她的坚持和努力为中国的建筑和文化保护事业树立了榜样。然而,与此同时,她的生平也反映了在时局的变迁和社会的压力下,一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无法幸免于难,成为历史的痛点。
在回顾林徽因的一生时,我们不禁思考:当代社会如何看待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创新之间的关系?
面向未来的教育是什么样的?温州7名校长为你解码
面向未来的教育是什么样的?我们要如何培养具有“学习志趣、动手乐趣、生活情趣”的未来公民?在8月22日下午举行的2019年温州市教育系统领导干部暑期读书会之校长论坛上,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校长、书记徐海龙,温州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副校长周莹、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副校长潘照团等7位校长齐聚一堂,用大数据、个性化的、跨学科等关键词,探索未来教育的无限可能。
“未来学校教育的变革方向在哪儿?”论坛开场,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校长、书记徐海龙向在座的教育系统同仁抛出了这样的疑问。而这,也是他走上校长岗位后经常思考的。他认为,基于时代和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管理变革、学习空间变革、课程变革、学习方式变革的本质,都源于未来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职业规划。
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推进精准的个性化学习,是未来教育最有可为的一个闪光点。
温二十一中校长、书记徐海龙介绍说,学校于2018年联合科大讯飞共建大数据支持中心,研发适合学习识错、纠错的个性化学习手册,探索面向未来的新型课堂教学范式;
龙湾中学副校长陈宗造说,该校基于大数据推行“选择”教育,排出的学考、选考课表不仅满足学生35种组合的分类需求,同时也满足数学、英语的分层和艺体的分项教学,学生全员走班、教师精准教学,最大限度满足因材施教的需求;
温州护士学校副校长吴含荃在发言中说,学校建立了一套教学数据采集-分析-诊断系统,帮助老师精准诊断学情、备课,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有效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在未来教育中,课程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教育的发出端不再局限于老师。用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副校长潘照团的话说,未来教育就是要把教育资源全面盘活,学生挑战校长、校长拜师学生;也可以整合家长和社会资源,打造承载教育的“课船”。
未来的教育,定是以生为本,充满温情的。论坛上,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陈素平解读了《中小学价值观教育的温州实践》,指出未来教育,价值观先行。
温州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副校长周莹以学校创意活动——集智帮帮团为例,与在座嘉宾分享了府东校园学生参与四栋主楼命名的过程,“引导学生指引自己,温暖他人,在自主之上孕育出创造,便是未来教育的应有之义。”陪伴育人是温州市第三中学多年来打造的育人品牌。该校校长、书记李烨在发言中说:“师生温情陪伴、同学快乐陪伴、亲子的暖心陪伴,在我们三中,陪伴育人就像是助推学子前行的一股暖流,传递着育人的核心价值。”
(原标题《面向未来的教育是什么样的?温州7名校长为你解码》编辑 甘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