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很清很清的什么填空一年级(很清很清的什么)

很清很清的什么填空一年级(很清很清的什么)

攽,《尚书》就有这个字,“以手分物”的意思,今天我们写成\"掰\"

在很多方言中,有个极其常见常用的口语词,意思是用手把物品分开,或者是把东西折断成为两半。

"我吃不了一个月饼,咱们两个ban(音班)开,一人一半。"

"老师把粉笔ban断,在黑板上写字。"

但是,这个"ban"到底怎么写,大都不甚了了,便用"扳"字来代替;有些人语文学得好,就跟着老师写成"掰"。

然而,"扳"这个字,跟"把东西一分为二"这个义项毫不搭界,显然是个别字。"掰"字虽然有"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的意思,但是这个字出现得很晚,大致在清朝中后期才出现,显然不是本字。

那么,"ban"的本字到底怎么写呢?

攽,普通话读作bān

说起来你也许不会相信,"ban"的本字居然是笔画更省、更好认好记的"攽"字。

攽,早在《尚书》中就有这个字

攽,普通话读作bān,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分也。从攴,分声。"

东汉著名经学家许慎,在他用了30年时间编撰而成的、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中告诉我们,在上古汉语中,"攽"的意思就是"分"。

分,古今同义,即"一分为二"。

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收藏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分,别也。从八,从刀,刀以分别物也。"

八,最早见于甲骨文,以二画相背,分向张开,表示分别之义。

刀,南朝字书《玉篇》解释说:"所以割也。"刀就是用来切割、砍削的工具,可使物体"一变为二"。

"八"和"刀"联起来,就是"以刀剖物,使之相别离"的意思。

回过头来,再说说"攽"。

攽,从攴。攴,读作pū(音普),《说文解字》:"攴,小击也。"篆体像以手持杖或执鞭,意思是轻轻击打。

"分" "攴"相联为"攽",单从字形上,就可以知道,其义为双手轻轻用力、使物体分开。又引申出分发、区划开等义项。

攽,最早见诸文献的,当时《尚书•周书•洛诰》:"乃惟孺子颁,朕不暇听。"

这是周公对成王说的一句话,大致的意思是:我非常想让您来分担政务,我没有闲暇管理这么多啊。

这句话中的"攽",意思是把工作分出一部分,给了别人,也就是"分"的引申义:分担、分取。

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许慎与《说文解字》

"攽"字的构词能力很强大,不仅可以把"工作、职责"等分给别人,也可以把"烧饼、馒头"等"一分为二",所以"攽"字用在日常口语中,就是"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

攽,在古代典籍中也写作"颁"

在古代典籍中,攽,有时候也写作"颁",就是颁发、分赏的意思。

《周礼·小宗伯》:"遂颁禽。"

古代天子将田猎所获的禽兽分赐给群臣,称为颁禽。

《周礼·天官·宫伯》:"以时颁其衣裘。"

古代文献《康熙字典》

唐朝经学家贾公彦疏:"夏日颁衣,冬日颁裘。"周代的宗伯主掌宫室事务,其主要服务对象为卿大夫的嫡子庶子,给这些人发放冬夏季服装是其职责之一。

《宋史·岳飞传》:"凡有颁犒,均给军吏。"

《晋书·武帝》:"出御府珠玉玩好之物,颁赐王公以下各有差。"

这里的"颁犒、颁赐",都是指帝王将财物分赏给臣下。

古籍修复员在修复古代书籍

为什么"攽"字写成"颁"呢?

清朝训诂学家、经学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道:"攽,分也。从攴。分声。此形声包会意。周书曰:'乃惟孺子攽。'洛诰文。今尙书作颁,盖孔安国以今文字易之。周礼亦作颁。当是攽为正字,颁为假借字。"

段老先生在这段话中告诉我们,"攽"之所以被写成"颁",是因为孔安国这个人给搞错了。

孔安国,汉代大儒,孔丘十世孙,学识渊博,尤为擅长经学。

孔安国画像

汉武帝末年,鲁恭王拆孔子旧宅以广其宫室,在孔府旧宅的墙壁夹层中发现包括《尚书》在内的大批藏书。

这些藏书都是用六国时代的蝌蚪文书写的,当时没人有认识。孔安国跟儒学博士伏胜学过古文《尚书》,他认识蝌蚪文,便将古文改写为当时通行的隶书(即今文),顺手就把古文《尚书》中的"攽"字,改成了"颁"。

这个"颁"字,后来被假借为"颁发、分赏"等义。

其实,颁发也好,分赏也罢,都是用手把东西分开来,然后再发下去。

哦,对了,颁,还有一个假借义"班"(即斑),就是头发花白的意思。

人的头发,本来都是黑的,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满头黑发便"一分为二":黑发和白发,这就是"颁"。

扳,没有"以手分物"这个义项

扳,形声字,从手,从反,反亦声。

反,本义指将手翻转过来,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成语:"易如反掌"。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以齐王,犹反手也。"意思是以齐国的实力,用王道来统一天下,就像把手掌翻过来一样简单。

西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意思是把原来的主意改变一下,这比翻一下手掌还容易,也能使自己的地位比泰山还稳固。

铁路工人扳道岔

"手"与"反"联合起来,在今天的普通话中,表示用手将物体反向移动,比如扳倒、扳闸、扳道岔。

而在古代汉语中,扳同"攀",牵引、拉引、挽引的意思。

宋代官修韵书《集韵》、元代韵书《韵会》、明代官修韵书《正韵》对"扳"字的解释均为:"逋还切,音班。挽也,引也,援也。"

比如我们中学语文课本上学过的王安石《伤仲永》:"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修复古代书籍

这里的"扳",就是"拉"的意思,是说神童仲永的父亲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让孩子念书,而是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县里的人,最后"泯然众人矣",长大了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了。

后来又引申出"依附、攀附" "违反、扭转"等义项。

明代话本小说集《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相思》:"贱妾卑微,何敢上扳君子。"

唐朝韩愈《许国公神道碑铭》:"有弟有子,提兵守藩,一时三公,人莫敢扳。"

在方言口语词中,"扳"也是个常用常见字。

"扳本",指赌博时赢回已经输掉的钱。

古代私塾

"扳回一局",指比赛中,在落后对方得分的情况下,偶然赢了一次。

"扳着指头计算日子",指拨动手指头数数。

不管在古代文言文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也不管是书面语,还是方言口语,"扳"这个字都没有"分"这个义项。所以《南京方言词典》中,表示"以手分物"意思的这个字,用同音字"扳"来替代,是错误的。

掰,是清代中后期的新造字

掰,普通话读作bāi,单看字形,就可以知道,其义为用双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使之成为两份。比如,把烧饼掰成两半。

考之典籍,"掰"字最早见诸文献的用例,当是《红楼梦》。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被贾政毒打以后,王夫人给袭人祈祷,其中就说到"掰":"我时常掰着嘴儿说一阵,劝一阵,哭一阵。"

这里的"掰着嘴",就是张开嘴的意思。把上下两唇分开,就是"掰嘴"。

又第四十五回:"真真泥腿光棍,专会打细算盘,分金掰两的。"

越剧《红楼梦》“宝玉挨打”

这里的"分金掰两",也作"分斤拨两" "分斤较两",形容为人小气,过分计较。

"掰"字的构词能力也很强,不但"嘴唇"可以"掰",金钱可以"掰",而且"心意、情感、言语、道理"都可以"掰开揉碎",仔仔细细地从多方面加以分析解说。

所以,"掰"字后来又引申出"情谊破裂、决裂" "分析、辨别道理" "说大话、假话"等义项。

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姑奶奶,你好好儿的合他说,别价合他着急掰脸的啊。"这里的"掰脸",就是翻脸的意思。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老祖宗喝一口润润嗓子再掰谎罢。" 这里的"掰谎",就是揭穿谎言的意思。

"掰"这个字,其用例不见于《红楼梦》之前的任何典籍,就连几乎把中国当时所有汉字都收录进去的《康熙字典》中,也没有这个字的影子。

这说明,"掰"这个字是个新造字。

所谓的新造字,是指近、现代新造的汉字,大体上是指清代《康熙字典》没有收录、近一二百年来才出现的汉字。

雕版印刷

比如化学元素表中的字,很多都是用形声造字法新造出来的汉字,比如,氦、锂、钠、氢、氮、钾、钨、钔、铹、钋等等。

掰,则是用会意造字法新造的汉字,把"分"字放在两只手中间,将其意义关联起来,就构成了一个新字。(张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