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真实不虚的意思是什么(真实不虚)

真实不虚的意思是什么(真实不虚)

论中庸即天人合一

一、中庸与天人合一

《中庸》是儒家的重要著作,后世许多学者在阐释其思想的时候,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中庸即天人合一,但都和宇宙天地、人心联系起来,阐释二者的密切关系。南宋思想家朱熹说:“《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而“形而上者为之道”,所以中庸即是讲孔子儒家的最高思想,也就是天人合一。在解释中庸的时候,朱熹一开始便提到“天”“道”:“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这里是指尧、舜、禹等承受“天命”,君临天下,形成流传后世的“道统”。

在这个“道统”中,“人心”和“道心”的关系至为重要,必须“允执厥中”。朱熹说:“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则危者安、微者著,而动静云为自无过不及之差矣。”这里的“人心每听命焉”,即是听命于“道心”,二者合而为一,也就是天人合一。李泽厚用“实用理性”来解释中庸:“其实,此即我所谓之‘实用理性’。庸,用也。‘中庸’者,实用理性也,它着重在平常的生活实践中建立起人间正道和不朽理则,此‘人道’,亦‘天道’。虽平常,却乃‘道’之所在。”

虽然李泽厚从“实用理性”的观点出发去解释中庸,但可以看出中庸实际上是超越“实用”,有更多形而上的意味,“人道”与“天道”的合一,也就是天人合一。徐梵澄非常重视《中庸》:“儒家还有一本几乎所有学者都读过的书《中庸》,这本书无论从哲学甚或心理训练角度看,都极具有重要性。”

《中庸》开篇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徐梵澄说:“这是儒家的正统教义,人的本性得之于天(或上帝)之授命,本性为纯善。人类得此本性之善,有责任扩充至极。这一简明教义贯穿整个中国历史。毫无疑问,本性是指精神本性,人中之神性。”

在这一段话中,也表明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当然,在一些人的理解中,由于缺乏形而上的高度,使得中庸思想变得平常、平庸,甚至和折中、妥协、“和稀泥”等联系起来,更加背离了儒家精神。

如朱熹解释中庸,除了前面所述关于“道心”“人心”的内涵之外,还有这样的话:“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唯君子为能体之,小人反是。”后世的一些人常记住前面的“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却缺少了对“精微之极致”的追求。

当代学者杨伯峻认为:“中庸———这是孔子的最高道德标准。‘中’,折中,无过,也无不及,调和;‘庸’,平常。”这样的解释更容易把人引到“形而下”的方向上,失去精神追求的高度,甚至也失去最基本的原则。徐梵澄明确指出这种不当的理解倾向:“常有人声称自己在生活中不走极端,走中间道路,以大众标准为量度。

此类人努力使自己维持在平均水平上,不太好,也不太坏。然而这并不是中庸的真正含义。”

他认为,虽然“在日常生活中,行事不走极端总是明智的选择”,但“同样显而易见的是,折中或妥协并不一定是正确的选择”。有的时候,必须要毫不含糊,立场鲜明,坚持正确方向、原则,把事情做到完美,追求最高境界。“因此问题就不再是是否要做到极致,而是以正确的方法,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方,做出正确的事情。这就是《中庸》的主题”。

因为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不和世俗妥协,孔子的一些行为并不被众人理解。如孔子周游列国,屡受挫折,但矢志不移,于是有人嘲笑他“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孔子认为治理国家“必也正名乎”,学生子路认为“有是哉,子之迂也”,孔子把他教训一番。孔子坚持自己的信仰,追求天人合一,做事情问心无愧,不受别人的影响、左右,他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天人合一是中庸的核心。

综观《中庸》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开篇即阐明天人合一的思想,讲天地之道,中庸之德。中间或引用孔子的话,或结合历史发展和圣贤事迹,讲述修身、齐家、平天下等社会人生活动中的中庸表现。最后总结主旨,赞扬中庸德行的伟大神奇。所以,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释《中庸》主要内容:守持人类的本性、遵从中庸之道、至诚方能中庸。

二、守持人类本性

天生万物,各有其本性,天地万物依其本性存在、发展。人作为“万物之灵”,自觉遵从天地之道,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这便是中庸。在《论语》中,孔子最先提出中庸这一概念,并称之为“至德”:“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至德”即最高的德行,而孔子儒家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所以中庸即“天人合一”。

孔子儒家有对天的信仰,敬畏天命,《论语》中多次提到天,如“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反对“无所用心”,主张“用心”,“克己复礼为仁”,其中包含敬天爱人。到孟子,明确提出“心之官则思”,“万物皆备于我矣”。

他也崇尚“天人合一”,重视“诚”,“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在其他先秦儒家典籍中,直接表明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如“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人生于天地,是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人又不断发展、创造,组织社会,创造文化。而人的创造要遵循“天人合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德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后世许多儒家学者都以天人合一为最高精神境界。即使作为道家代表的庄子,也秉持“天人合一”的理想,他说:“君原于德而成于天”,“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

现代哲学家也多认同这种思想,季羡林曾说:“中国或者东方对待大自然的态度或者哲学基础便是‘天人合一’。”冯友兰也曾说:“自无始以来,即有事有物。合此‘古往今来’‘上下四方’之一切事物,总而言之,名曰宇宙。人乃宇宙中之一种物,人生乃宇宙中之一种事。”《中庸》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德行。其开篇即提到天:“天命之为性”,天生成万物,是万物本性的根源。万物生存发展依据本性,遵循各自的规律:“率性之谓道”。

而“修道之为教”,学习、领会这种道,身体力行,并指引民众实践,这就是教化。“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万物生生不息,一刻也不离本性,不能违背规律,也就是道。因为道是如此重要,“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所以君子一定要“戒慎”“恐惧”,非常认真谨慎、紧张敬畏地去认识、领悟道。

道其实又无所不在,“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在最隐秘幽微之处,道都会显示、表现出来,所以君子一定要“慎其独也”。“慎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而又难以简单说明的概念,历来众说纷纭,有些解释甚至互相矛盾对立。现在要全面深入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应遵从解释循环的规则,尽力去全面深入理解“天人合一”的内涵,而不是任意解释,甚至妄加穿凿。关于“慎”,有真心、诚心的意思,天道真实不虚,也实实在在存在于人的心中,心灵必须真诚,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慎”有用心、认真的意思,可以认为这符合孔子“用心”的思想,也符合孟子“心之官则思”的观点。

这种解释正说明人类自由思想的精神特性,要发挥这种能力,去努力思考,去把握道。“慎”有谨慎小心的意思,因为世界万物复杂多变,难以认识清楚,而精神自由固然可贵,但也可能因此误入歧途,所以要小心翼翼,不可疏忽大意。“慎”有戒备警惕的意思,因为遵从正道能得以生存发展,但如果出现失误就可能带来危险,所以心里要紧张起来。“慎”有敬畏恐惧的意思,因为天道是信仰所在,超越人自身的能力,所以必须有敬畏恐惧之感,以天道作为生存的终极依靠。关于“独”,也有丰富的含义。

有人认为,“独”有独自一人、闲居独处的意思,因此“慎独”是要和外界相隔离、对立。这样的理解自然是不对的,正和“天人合一”的方向背道而驰。有人认为,“独”有孤身独立的意思,因此“慎独”是恐怕自身的一己欲望甚至罪恶意识占据心灵,从而失去善良本性。有人引申出与他人、社会疏离,甚至也忘记了神灵的存在,“慎独”即是要避免无所忌惮,任意妄为。

也可以认为,“独”有独立的意思,君子重视自己的独立性,努力发挥自己的能力,才能参天地赞化育;“独”有完整的意思,君子认识到自己心灵和天道的相通,道也存在于自己心中,所以要珍重自我,从自我中把握道的存在;“独”有少的意思,要尽量避免外在事物的干扰,只向内心中去体会道的存在;“独”有自我内心的意思,君子要认真体会内心中的道;“独”有单一、纯粹的意思,内心中思虑万千,存在种种沾染和干扰,君子要努力排除影响,去把握真正的道。

从上述可以看到,“慎”“独”各自有多种解释,所以上述两字的各种意思有多种组合,那么“慎独”的具体解释也就更为丰富复杂了。但如果从最终的目的“天人合一”出发,那么就可以统领上述众多的解释了。所谓“君子慎其独也”,也就是“君子要努力去做到天人合一”,这是“天命”所在,是“道”的要求,是“教”的任务。天地万物有其本性,有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合乎本性要求,不偏离正确的道路,充分施展能力,成就自身,又与天地合而为一,体现造化神奇,这也就是中庸之道。

努力去做到“天人合一”,才能有“中和”的理想状态。中和是从内在本性上来说的,中庸是从本性的外在的能力表现,也就是德行上来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指内在本性,“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外在表现皆发自于内在本性,合乎本性的要求,即“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即事物发展的康庄大道。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中和的境界,那么天地秩序井然,万物生长繁荣。

中庸即“用中”,事物发展变化不偏不倚,没有过分和不及,出于自然本性,达到最理想状态。人的生存发展也是如此,要守持人类自己的本性,遵从正确的道,不断努力,成就自我的同时,也能体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伟大秩序,达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以上是《中庸》第一章的内容,阐明中庸的基本道理。后面内容包含孔子的言论、《诗经》的语句以及子思自己的思考,来阐述如何做到中庸。

中庸的思想引领中国人走上人文创造的道路,以人为本,坚持本性,不受物欲束缚,也不受外在神灵的左右,努力发挥才能,与天地共存共荣。因此,“中国自有孔子以来,便受其影响,走上以道德代宗教之路”。中庸这一“至德”便是“天人合一”,哲学家梁漱溟曾说:“孔家没有别的,就是要顺着自然道理,顶活泼顶流畅的去生发。他以为宇宙总是向前生发的,万物欲生,即任其生,不加造作必能与宇宙契合,使全宇宙充满了生意春气。”

佛教中的「涅槃」究竟是什么意思

#奇妙知识季#

以恭敬之心,阐述所领悟之佛理。修行有限,不敢谤佛。只为交流,虚心求教。

佛教中的一些耳熟能详的词汇看似禅机玄妙,实则大道至简。

涅槃是佛理中的最后一环。所以,如果想理解涅槃,首先要理解【佛】的定义。这是第一环。

问题一:什么是“佛”?

佛不是某个人的称呼,而是“某种人”的称呼。任何人只要能大彻大悟,对宇宙万物,古往今来通达不惑,瞬间能看清知晓万事万物的本源真相,就是佛。

佛不是特指某一个人,而是到达某一种境界的人。所以,理论上人人都是佛。只要你能通达觉悟。

什么是“佛”?答:觉悟者。

问题二:“佛”是什么?

“什么是佛”,与“佛是什么”,两者不是同一个问题。

第一个是具象的问题,需要以“实体”来回答。什么是佛?这个问题的本意是:我不知道什么是佛,以前从没听说过,所以想了解一下:什么是“佛”?。

有具体的问题,才需要有具体的答案。

那为什么还会有第二问“佛是什么”呢?

佛是什么?在知道了“什么是佛”之后,想进一步了解“佛”的本质。可能你会说,答案不是觉悟者么?那什么是觉悟呢?如何证明你的觉悟就是真理真相呢?具象的问题只能给出具象的答案,但具象的答案是有形有相的答案,并不能真正领悟佛理。所以,才会有第二问:

佛是什么?答:觉性。

解释“觉性”这个词,会稍微有点麻烦,但是别急,我们慢慢梳理,也会很通顺地理解。

佛教理论认为:这个世界只要有诞生就会有死亡。有生,就有灭。但“灭”不等于消失,生命会发生转换,所以,佛教中有了“六道轮回”的理论:天,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道。人的灵魂在这“六道中轮回”中往复,生而又灭,灭后轮回重生。生生灭灭,无休无止。这辈子是人,下辈子可能轮回变成畜生,再下辈子又有可能变成人,又或者上天堂。总之生生世世在六道中轮回。

如果在天,人,修罗三善道中轮回还好,要是在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轮回那就太痛苦不堪了。但人的每一世轮回都是根据前世的因果而定,所以,此生不过完,便无法确定你下一辈子去向哪里。

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脱离“六道轮回”

佛教说佛有三十二庄严法相。意思就是佛有三十二种展示给人类“看到”佛的庄严完美的样子,(佛陀弟子阿难长的英俊帅气被称之为有三十一相,仅比佛少一相)。只因人类只有肉眼,只能看到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佛展示三十二法相给人类,是让人类顶礼膜拜的具象法身。

所以,我们看到的佛,并不是佛的本身,我们所看到的佛,只不过是佛展示给我们看的一种“相”而已。

而真正的佛是没有具象的,是一种觉性,无生无灭。没有形态就是没有“生”,没有生就不会有灭。

所有“有相”的实体,都会在六道之中反复轮回,有生即有灭。

而佛是一种“觉性”的状态,可以幻化成任何形态,但本身却没有形,无形即无生,无生即无灭。所以,佛是脱离了六道轮回的存在。

佛乃觉性,无相。相可坏,觉性不生不灭。

现在,说回“涅槃”。

涅槃,说的是于“六道轮回”中彻底寂灭,从六道轮回中解脱后登临彼岸。彻底脱离六道轮回的痛苦,从而达到“不生不灭”的“觉性”状态。觉悟者是有相之佛,涅槃是觉性之佛。

涅槃,是佛教所能希望达到的最理想的境界。

这里是读书大排档,关注我,给你带来更多有趣的知识。

功课两集

浙江萧山吉祥禅寺五堂功课集一

第一堂: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香赞

宝鼎热名香,普遍十方,虔诚奉献法中王。端为世界祝和平,地久天长。端为世界祝和平,地久天长。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衹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啰心无动转。

南无常住十方佛,南无常住十方法。

南无常住十方僧,南无释迦牟尼佛。

南无佛顶首楞严,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金刚藏菩萨。

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华中。顶放十道,百宝光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现,十恒河沙,金刚密迹,擎山持杵,遍虚空界。大众仰观,畏爱兼抱。求佛哀佑,一心听佛,无见顶相,放光如来,宣说神咒。

【第一会】

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写。南无萨怛他,佛陀俱胝瑟尼钐。南无萨婆,勃陀勃地,萨跢鞞弊。南无萨多南,三藐三菩陀,俱知喃。娑舍啰婆迦,僧伽喃。

南无卢鸡阿罗汉哆喃。南无苏卢多波那喃。南无娑羯利陀伽弥喃。南无卢鸡三藐伽哆喃。三藐伽波啰,底波多那喃。南无提婆离瑟赧。南无悉陀耶,毗地耶,陀啰离瑟赧。舍波奴,揭啰诃,娑诃娑啰摩他喃。

南无跋啰诃摩尼。南无因陀啰耶。南无婆伽婆帝。卢陀啰耶。乌摩般帝。娑醯夜耶。南无婆伽婆帝。那啰野拏耶。盘遮摩诃三慕陀啰。南无悉羯唎多耶。

南无婆伽婆帝。摩诃迦啰耶。地唎般剌那伽啰。毗陀啰波拏迦啰耶。阿地目帝。尸摩舍那泥婆悉泥。摩怛唎伽拏。南无悉羯唎多耶。

南无婆伽婆帝。多他伽跢俱啰耶。南无般头摩俱啰耶。南无跋阇啰俱啰耶。南无摩尼俱啰耶。南无伽阇俱啰耶。南无婆伽婆帝。帝唎茶,输啰西那。波啰诃啰拏啰阇耶。跢他伽多耶。

南无婆伽婆帝。南无阿弥多婆耶。跢他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耶。

南无婆伽婆帝。阿刍卑耶。跢他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耶。

南无婆伽婆帝。鞞沙阇耶,俱卢吠柱利耶。般啰婆啰阇耶。跢他伽多耶。

南无婆伽婆帝。三补师毖多。萨怜捺啰,剌阇耶。跢他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耶。

南无婆伽婆帝。舍鸡野,母那曳。跢他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耶。

南无婆伽婆帝。剌怛那,鸡都啰阇耶。跢他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耶。

帝瓢,南无萨羯唎多。翳县婆伽婆多。萨怛他,伽都瑟尼钐。萨怛多,般怛嚂。南无阿婆啰视耽。般啰帝扬歧啰。萨啰婆部多,揭啰诃。尼揭啰诃,羯迦啰诃尼。跋啰毖地耶,叱陀你。阿迦啰密唎柱。般唎怛啰耶,宁揭唎。萨啰婆,盘陀那,目叉尼。萨啰婆,突瑟咤。突悉乏,般那你伐啰尼。赭都啰失帝南。羯啰诃,娑诃萨啰若阇。毗多崩,娑那羯唎。阿瑟咤冰舍帝南。那叉刹怛啰若阇。

波啰萨陀那羯唎。阿瑟咤南。摩诃揭啰诃若阇。毗多崩,萨那羯利。萨婆舍都卢你婆啰若阇。呼蓝突悉乏,难遮那舍尼。毖沙舍,悉怛啰。阿吉尼,乌陀迦啰若阇。阿般啰视多具啰。摩诃般啰战持。摩诃迭多。摩诃帝阇。摩诃税多阇婆啰。摩诃跋啰盘陀啰婆悉你。

阿唎耶多啰。毗唎俱知。誓婆毗阇耶。跋阇啰,摩礼底。毗舍卢多。勃腾罔迦。跋阇啰,制喝那阿遮。摩啰制婆,般啰质多。跋阇啰擅持。毗舍啰遮。扇多舍,鞞提婆,补视多。苏摩卢波。摩诃税多。阿唎耶多啰。

摩诃婆啰阿般啰。跋阇啰,商揭啰制婆。跋阇啰,俱摩唎。俱蓝陀唎。跋阇啰,喝萨多遮。毗地耶,乾遮那,摩唎迦。啒苏母,婆羯啰多那。鞞卢遮那俱唎耶。夜啰菟瑟尼钐。毗折蓝婆,摩尼遮。

跋阇啰,迦那迦波啰婆。卢阇那,跋阇啰,顿稚遮。税多遮,迦摩啰。刹奢尸,波啰婆。翳帝夷帝。母陀啰羯拏。娑鞞啰忏。掘梵都。印兔那,么么写。

【第二会】

乌昕。利瑟揭拏。般剌舍悉多。萨怛他,伽都瑟尼衫。虎昕。都卢雍。瞻婆那。虎昕。都卢雍。悉耽婆那。虎昕。都卢雍。波啰瑟地耶,三般叉,拏羯啰。

虎昕。都卢雍。萨婆药叉,喝啰刹娑。揭啰诃若阇。毗腾崩,萨那羯啰。虎昕。都卢雍。者都啰,尸底南。揭啰诃,娑诃萨啰南。毗腾崩,萨那啰。虎昕。都卢雍。啰叉。婆伽梵。萨怛他,伽都瑟尼钐。

波啰点阇吉唎。摩诃娑诃萨啰。勃树娑诃萨啰,室唎沙。俱知婆诃萨泥帝篱。阿弊提视婆唎多。咤咤罂迦。摩诃跋阇卢陀啰。帝唎菩婆那。曼茶啰。乌昕。娑悉帝薄婆都。么么。印兔那么么写。

【第三会】

啰阇婆夜。主啰跋夜。阿衹尼婆夜。乌陀迦婆夜。毗沙婆夜。舍萨多啰婆夜。婆啰斫羯啰婆夜。突瑟叉婆夜。阿舍你婆夜。阿迦啰密唎柱婆夜。陀啰尼部弥剑,波伽波陀婆夜。乌啰迦婆多婆夜。剌阇坛茶婆夜。那伽婆夜。毗条怛婆夜。苏波啰婆夜。

药叉揭啰诃。啰叉私揭啰诃。毕唎多揭啰诃。毗舍遮揭啰诃。部多揭啰诃。鸠盘茶揭啰诃。补单那揭啰诃。迦咤补单那揭啰诃。悉乾度揭啰诃。阿播悉摩啰揭啰诃。乌檀摩陀揭啰诃。车夜揭啰诃。醯利婆帝揭啰诃。

社多诃唎南。揭婆诃唎南。卢地啰诃唎南。忙娑诃唎南。谜陀诃唎南。摩阇诃唎南。阇多诃唎女。视比多诃唎南。毗多诃唎南。婆多诃唎南。阿输遮诃唎女。质多诃唎女。帝钐萨鞞钐。萨婆揭啰诃南。

毗陀夜阇,嗔陀夜弥。鸡啰夜弥。波唎跋啰者迦,讫唎担。

毗陀夜阇,嗔陀夜弥。鸡啰夜弥。茶演尼,讫唎担。

毗陀夜阇,嗔陀夜弥。鸡啰夜弥。摩诃般输般怛夜。卢陀啰,讫唎担。

毗陀夜阇,嗔陀夜弥。鸡啰夜弥。那啰夜拏,讫唎担。

毗陀夜阇,嗔陀夜弥。鸡啰夜弥。怛埵伽卢茶西,讫唎担。

毗陀夜阇,嗔陀夜弥。鸡啰夜弥。摩诃迦啰,摩恒唎伽拏,讫唎担。

毗陀夜阇,嗔陀夜弥。鸡啰夜弥。迦波唎迦,讫唎担。

毗陀夜阇,嗔陀夜弥。鸡啰夜弥。阇夜羯啰,摩度羯啰。萨婆啰他娑达那,讫唎担。

毗陀夜阇,嗔陀夜弥。鸡啰夜弥。赭咄啰,婆耆你,讫唎担。

毗陀夜阇,嗔陀夜弥。鸡啰夜弥。毗唎羊,讫唎知。难陀鸡沙啰,伽拏般帝。索醯夜,讫喇担。

毗陀夜阇,嗔陀夜弥。鸡啰夜弥。那揭那舍啰婆拏,讫唎担。

毗陀夜阇,嗔陀夜弥。鸡啰夜弥。阿罗汉,讫唎担。

毗陀夜阇,嗔陀夜弥。鸡啰夜弥。毗多啰伽,讫唎担。

毗陀夜阇,嗔陀夜弥。鸡啰夜弥。跋阇啰波你。具醯夜,具醯夜。迦地般帝,讫唎担。

毗陀夜阇,嗔陀夜弥。鸡啰夜弥。啰叉罔。婆伽梵。印兔那么么写。

【第四会】

婆伽梵。萨怛多,般怛啰。南无粹都帝。阿悉多,那啰剌迦。波啰婆,悉普咤。毗迦萨怛多,钵帝唎。

什佛啰什佛啰。陀啰陀啰。频陀啰频陀啰,嗔陀嗔陀。虎昕。虎昕。泮咤。泮咤泮咤泮咤泮咤。娑诃。醯醯泮。阿牟迦耶泮。阿波啰提诃多泮。婆啰波啰陀泮。阿素啰,毗陀啰,波迦泮。

萨婆提鞞弊泮。萨婆那伽弊泮。萨婆药叉弊泮。萨婆乾闼婆弊泮。萨婆补丹那弊泮。迦咤补丹那弊泮。萨婆突狼枳帝弊泮。萨婆突涩比犁,讫瑟帝弊泮。萨婆什婆利弊泮。

萨婆阿播悉么犁弊泮。萨婆舍啰婆弊泮。萨婆地帝鸡弊泮。萨婆怛摩陀继弊泮。萨婆毗陀耶,啰誓遮犁弊泮。阇夜羯啰,摩度羯啰。萨婆啰他娑陀鸡弊泮。毗地夜,遮唎弊泮。者都啰,缚耆你弊泮。

跋阇啰,俱摩唎。毗陀夜,啰誓弊泮。摩诃波啰丁羊,乂耆唎弊泮。跋阇啰,商羯啰夜。波啰丈耆,啰阇耶泮。摩诃迦啰夜。摩诃末怛唎迦拏。南无娑羯唎多夜泮。

毖瑟婢曳泮。勃啰诃,牟尼曳泮。阿耆尼曳泮。摩诃羯唎曳泮。羯啰檀迟曳泮。蔑怛唎曳泮。唠怛唎曳泮。遮文茶曳泮。羯逻啰怛唎曳泮。迦般唎曳泮。阿地目质多,迦尸摩舍那。婆私你曳泮。演吉质。萨埵婆写。么么,印兔那么么写。

【第五会】

突瑟咤质多。阿末怛利质多。

乌阇诃啰。伽婆诃啰。卢地啰诃啰。婆娑诃啰。摩阇诃啰。阇多诃啰。视毖多诃啰。跋略夜诃啰。乾陀诃啰。布史波诃啰。颇啰诃啰。婆写诃啰。

般波质多。突瑟咤质多。唠陀啰质多。

药叉揭啰诃。啰刹娑揭啰诃。闭篱多揭啰诃。毗舍遮揭啰诃。部多揭啰诃。鸠盘茶揭啰诃。悉乾陀揭啰诃。乌怛摩陀揭啰诃。车夜揭啰诃。阿播萨摩啰揭啰诃。宅祛革,茶耆尼揭啰诃。唎佛帝揭啰诃。阇弥迦揭啰诃。舍俱尼揭啰诃。姥陀啰难地迦揭啰诃。阿蓝婆揭啰诃。乾度波尼揭啰诃。

什伐啰,埋迦醯迦。坠帝药迦。怛篱帝药迦。者突托迦。尼提什伐啰,毖钐摩什伐啰。薄底迦。鼻底迦。室隶瑟密迦。娑你般帝迦。萨婆什伐啰。室卢吉帝。末陀鞞达卢制剑。阿绮卢钳。目佉卢钳。羯唎突卢钳。

揭啰诃羯蓝。羯拏输蓝。惮多输蓝。迄利夜输蓝。末么输蓝。跋唎室婆输蓝。毖栗瑟咤输蓝。乌陀啰输蓝。羯知输蓝。跋悉帝输蓝。邬卢输蓝。常伽输蓝。喝悉多输蓝。跋陀输蓝。娑房盎伽,般啰丈伽输蓝。

部多毖哆茶。茶耆尼,什婆啰。陀突卢迦,建咄卢吉知,婆路多毗。萨般卢诃凌伽。输沙怛啰娑那羯啰。毗沙喻迦。阿耆尼,乌陀迦。末啰鞞啰建哆啰。

阿迦啰密唎咄,怛敛部迦。地栗剌咤。毖利瑟质迦。萨婆那俱啰。肆引伽弊,揭啰唎药叉,怛啰刍。末啰视,吠帝钐,娑鞞钐。悉怛多钵怛啰。

摩诃跋阇卢瑟尼钐。摩诃般赖丈耆蓝。夜波突陀,舍喻阇那。辫怛篱拏。毗陀耶,盘县迦卢弥。帝殊,盘昙迦卢弥。般啰毗陀,盘县迦卢弥。

哆侄他。唵。阿那篱。毗舍提。鞞啰跋阇啰陀唎。盘陀盘陀你。跋阇啰,谤尼泮。虎昕都卢瓮泮。娑婆诃。

第二堂:大悲咒、十小咒、心经

1、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啰罚曳。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

南无那啰谨墀。醯利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怛侄他。唵,阿婆卢醯.卢迦帝。迦罗帝.夷醯利.

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摩啰摩啰,摩醯摩醯、利驮孕.俱卢俱卢羯蒙.度卢度卢、罚阇耶帝.摩诃罚阇耶帝.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么么罚摩啰.穆帝隶.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啰参、佛啰舍利.罚沙罚参.佛啰舍耶.呼卢呼卢摩啰.呼卢呼卢醯利.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苏卢苏卢.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

弥帝唎夜.那啰谨墀.地利瑟尼那.婆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艺.室皤啰耶.娑婆诃.那啰谨墀.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

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诃.那啰谨墀、皤伽啰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啰耶.娑婆诃.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吉帝.烁皤啰耶.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

2、十小咒

2.1如意宝轮王陀罗

南无佛驮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南无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具大悲心者。怛侄他。唵。斫揭啰伐底。震多末尼。摩诃。钵蹬谜。噜噜噜噜。底瑟咤。烁啰阿羯利。沙夜吽。癸莎河。唵。钵蹋摩。震多末尼。烁啰吽。唵跋喇陀。钵亶谜吽。

2.2消灾吉祥神咒

曩谟三满哆。母驮喃。阿钵啰底。贺多舍。娑曩喃。怛侄他。唵。佉佉。佉呬。佉呬。吽吽。入嚩啰。入嚩啰。钵啰入嚩啰。钵啰入嚩啰。底瑟姹。底瑟姹。瑟致哩。瑟致哩。娑癹咤。娑癹咤。扇底迦。室哩曳。娑嚩诃。

2.3功德宝山神咒

南无佛驮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唵。悉帝护噜噜。悉都噜。只利波。吉利婆。悉达哩。布噜哩。娑嚩诃。

2.4准提神咒

稽首皈依苏悉帝,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惟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三藐三菩陀。俱胝喃。怛侄他。唵。折戾主戾。准提娑婆诃。

2.5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

唵。捺摩巴葛瓦帝。阿巴啰密沓。阿优哩阿纳。苏必你。实执沓。牒左啰宰也。怛塔哿达也。阿啰诃帝。三药三不达也。怛你也塔。唵。萨哩巴。桑斯葛哩。叭哩述沓。达啰马帝。哿哿捺。桑马兀哿帝。莎巴瓦比述帝。马喝捺也。叭哩瓦哩娑诃。

2.6药师灌顶真言

南谟薄伽伐帝。鞞杀社。窭噜辟琉璃。钵喇婆。喝啰阇也。怛他揭多也。阿啰喝帝。三藐三勃陀耶。怛侄他。唵。鞞杀逝。鞞杀逝。鞞杀社。三没揭帝莎诃。

2.7观音灵感真言

唵。嘛呢叭弥吽。麻曷倪牙纳。积都特巴达。积特些纳。微达哩葛。萨而斡而塔。卜哩悉塔葛。纳补啰纳。纳卜哩。丢忒班纳。捺麻卢吉。说啰耶莎河。

2.8七佛灭罪真言

离婆离婆帝。求诃求诃帝。陀罗尼帝。尼诃啰帝。毗黎你帝。摩诃伽帝。真陵乾帝。莎婆诃。

2.9往生净土神咒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唎哆。悉耽婆毗。阿弥唎哆。毗迦兰帝。阿弥唎哆。毗迦兰多。伽弥腻。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诃。

2.10大吉祥天女咒

南无佛驮。南无达摩。南无僧伽。南无室利。摩诃提鼻耶。怛你也他。波利富楼那。遮利三曼陀。达舍尼。摩诃毗诃罗伽帝。三曼陀。毗尼伽帝。摩诃迦利野。波祢。波啰。波祢。萨利嚩栗他。三曼陀。修钵黎帝。富隶那。阿利那。达摩帝。摩诃毗鼓毕帝。摩诃弥勒帝。娄簸僧祗帝。醯帝筏。僧祗醯帝。三曼陀。阿他阿耨。婆罗尼。

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三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