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残唐五代十国帝王将相之间的关系
根据评书演义和真实的历史。我们瞎聊聊残唐五代帝王将相的关系
唐懿宗末年,戍守云南的徐州兵,拥护庞勋为王发动起义。庞勋手下的两员大将北枪王张处让和王庆宗。
张处让和银枪老祖澹台誉是师兄弟,他们师从罗成后人罗谏学习罗家枪,号称“山东双雄”。
庞勋起义极大动摇了李唐统治,唐懿宗调边关大帅澹台誉和沙陀少年猛将李克用,严厉镇压庞勋起义。澹台誉和李克用是结拜兄弟,他们联合杀了庞勋。
庞勋败亡后,张处让出家为僧,收黄巢为徒,黄巢和张处让的儿子张归霸、张归厚是结拜兄弟。
王庆宗回到家里务农,生两个儿子王彦章和王彦龙。
澹台誉不满大唐皇帝昏聩宠信宦官,就辞官归隐山林,收下安静思(李存孝)。
李克用家族原姓朱邪,有功于大唐被赐姓“李”,列入皇家宗谱,李克用和唐懿宗是“同宗兄弟”。
李克用灭了庞勋回朝庆功,他年少轻狂打死段国舅,被贬回沙陀。
黄巢参加武科考试,因为貌丑惊了圣驾,被唐僖宗赶出考场,黄巢一怒反了大唐。
黄巢和张归霸打入长安,唐僖宗逃往蜀地。黄巢的五虎将之一朱温在皇宫找搜出公主,朱温娶了公主成为大唐的驸马,背叛黄巢成为大唐的汴梁节度使。
唐僖宗招自己的皇叔李克用勤王,李克用带着胡汉大军进关,在路上收了周德威,又收了李存孝为十三义子。李克用有了十三太保:
大太保李嗣源
二太保李嗣昭
三太保李存勖(亲子)
四太保李存信
五太保李存进
六太保李嗣本
七太保李嗣恩
八太保李存璋
九太保李存审(符存审)
十太保李存贤
十一太保史敬思
十二太保康君立
十三太保李存孝
其中十三太保李存孝武功最高,李存孝骨瘦如柴,力大无穷,手持禹王槊,是残唐五代第一猛将。
李存孝打得天下第二猛将王彦章心服口服,发誓李存孝在世王彦章终生不出。
观景楼上,李克用以皇叔身份压皇侄女婿朱温。朱克用、朱温争帅印,李存孝把朱温从楼上扔下来,从此朱温和李克用结下不死不休的仇恨。
李存孝把黄巢赶出长安,并在灭巢山杀死黄巢。张处让听说徒弟黄巢北李克用杀死,就再次出世找李存孝算账。经过澹台誉调解,张处让和澹台誉一起归隐。
李克用平定黄巢叛乱后路过汴梁,朱温虚情假意地热情招待。面对傲慢的大唐皇叔,朱温半夜火烧驿馆,李克用逃出汴梁,在逃跑过程中大将史敬思牺牲。
朱温要掩盖自己的罪恶,勾结宦官田令孜,到唐僖宗面前恶人先告状,指控李克用谋反。朱温安排招降过来的黄巢残部葛从周、张归霸等骚扰关中地区。田令孜怂恿唐僖宗逃亡,在途中唐僖宗被田令孜饿死。
李克用前来勤王,杀死了田令孜,拥护唐僖宗的弟弟唐昭宗即位。为铲除田令孜的蜀中余孽,唐昭宗安排自己亲信大将王建入蜀。大唐灭亡后,王建在蜀自立建立前蜀政权。
李克用听了康君立的谗言,杀死了十三太保李存孝,从此在与朱温的争霸中处在下风。
朱温利用皇帝姐夫身份,鼓动李昭宗迁都汴梁,从此控制大唐政权,直到篡唐建立后梁政权。
朱温整合了黄巢和大唐力量,又拉拢罗成后人罗弘信罗绍威父子,把自己的女儿、孙女许配给罗家,从此势力大涨独霸天下。
朱温四处征战,与奉大唐为正朔的李克用持续作战。这时五代英雄纷纷上场,石敬瑭、刘知远、郭威、赵匡胤的祖父赵霸、高思继、杨衮等。
在战争过程,赵霸曾冒充后梁将领,到汴梁诓骗朱温大批粮草。
李克用为对付朱温,与契丹主耶律阿保机结盟约为兄弟。耶律阿保机又收到朱温的好处,暗自撤兵背叛李克用。
天下第二猛将王彦章重新出世,连杀沙陀唐军四十六员大将。李克用无奈请出白马银枪高思继,无奈高思继也死在王彦章手里。
高思继和杨衮师从金枪老祖夏鲁奇,夏鲁奇和杨衮的父亲金刀杨会,杨衮的岳父飞锤将金良祖并称“残唐三老”。
高思继的儿子高行周为父报仇,在投军途中认识刘知远和杨衮,他们三人结拜兄弟。后来高行周的儿子高怀亮走丢,金良祖捡到高怀亮,送给杨衮作为养子,高怀亮成为老八郎杨继亮。
“五龙二虎”群殴王彦章,王彦章自刎,朱温从此衰落。
五龙二虎:
五龙:大太保李嗣源、三太保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郭威,此五人是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皇帝。
二虎:高行周(高老鹞子),杨衮(火山王)
李克用死后,他亲生儿子三太保李存勖承袭大唐晋王爵位,继续展开与后梁的战争。
刘仁恭是李克用的手下镇守幽州,他背叛李克用投降朱温,后被李存勖所灭。
朱温晚年荒淫无度被儿子弑杀,李存勖连战连捷一举灭了后梁。
李存勖称帝建立后唐后,就开始不务正业,宠幸戏子。
一场兵乱后,唐庄宗李存勖身死,大太保李嗣源即位。李存勖的外孙宋偓,是后汉刘知远的女婿。宋偓的孙女是宋太祖赵匡胤第三个皇后。
后蜀孟知祥,她妹妹是李克宁的妻子。李克宁是李克用的弟弟,李存勖的亲叔叔。孟知祥的妻子是李克让的女儿,李克让是李克用的弟弟,李存勖的亲叔叔。
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与后唐末帝李从珂关系不好,就勾结契丹自称“儿皇帝”。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送给契丹,契丹出兵灭掉后唐,石敬瑭建立后晋政权。
石敬瑭手下大将刘知远,在后晋被契丹所灭后称帝建立后汉。
后汉大将郭威建立后周,郭威的柴皇后是唐庄宗李存勖的宫妃。柴皇后的侄子柴荣继承了后周的江山。
柴荣的两个皇后是符彦卿的女儿,符彦卿是九太保符存审(李存审)的儿子。符彦卿的小女儿是宋太宗赵光义的皇后。
张永德是郭威的女婿,李重进是郭威的外甥。
后汉灭亡后,刘知远的弟弟刘崇建立北汉。金刀令公杨继业是刘崇手下大将,杨继业是杨衮的七子。
高行周的儿子高怀德,娶了赵匡胤赵光义的妹妹赵美容。杨继业的六子杨延昭,娶了柴荣的女儿柴郡主。
作者落云子
#头条创作挑战赛#
楚国文王三分雄鸷七分昏庸,但却是古代帝王中少有的正常人
楚文王熊赀(zī)是楚成王的父亲,在他掌权的时代,齐桓公的霸业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
在《楚史》中对熊赀有着一个很明确的评价,“强硬如挟雷带电,诡谲如翻云覆雨。除了七分雄鸷,还有三分昏庸。但若顺其天性,遂其所欲,又可能是三分鸷,七分昏庸。”这个评价在他身上也算恰如其分。
【幼年楚文王】
熊赀还小的时候他的父亲楚武王开始在南方称王。这个时候的楚国地盘还不大,文化也很落后。但是楚武王却很能干,他喊出“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的口号,三次出征南方强大的隨国,开启了楚国的崛起之路。
楚武王很重视对自己的接班人熊赀的培养。他特意从申国请来先生教导熊赀,要知道这个申国在当时也是中原的主要诸侯国,文化比楚国先进太多了。
这个申国来的先生叫葆申,他对熊赀后来的道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影响了他的人生轨迹。
就这样,可能是因为喝了一肚子的“洋墨水”,一生以征战灭国为乐趣的熊赀,最后竟然得到了一个跟他生平不甚匹配的谥号,楚文王。
【受鞭刑】
熊赀的父亲楚武王死在第三次伐随的路上,已经年过中年的熊赀继位了。开始掌权的熊赀就经受不住诱惑,放飞自我了。他得到良犬美女后竟然外出打猎三个月不回都城,荒废政务。
他的老师葆申找了过来,例数他的罪状,要对他施以鞭刑。他求情说:“我生来就是诸侯,不应该受到这种低级的刑罚,还是不要鞭打我了吧。”
葆申说:“我受到先王的命令教导你,就算因此获罪,我也必须完成先王的遗命。”
熊赀无奈,只好趴在席子上等待老师鞭打他。但是葆申只是象征性的把鞭子放在熊赀的后背,没有真的行刑。
熊赀很得意,觉得葆申不敢鞭打国君,就说:“反正我也有了承受鞭刑的名声了,不如真的打我一顿算了。”
葆申无奈的说:“对待君子要让他的精神受到屈辱,对待小人才要让他肉体受罪。如果我让国君精神上受辱还不能令他改正,就算鞭打又有什么用呢?”
熊赀一看自己都快成小人了,只好真心悔过。后来他不但没有怨恨葆申,还把他提拔到等同后世宰相的高位。
【灭国抢夫人】
前面说过熊赀本性三分雄鸷,七分昏庸。但是在他老师葆申的引导下,他的评价就变成了七分雄鸷,三分昏庸。至于为什么还是说他有三分昏庸呢?实在是因为他有时候还真挺不靠谱的。
熊赀后来打败蔡国,蔡侯和息国有嫌隙。蔡侯就挑拨熊赀和息国关系,说息国的息夫人貌美,能够配得上熊赀。后来熊赀见到息夫人果然惊为天人,随后他竟然就因为一个女人就出兵灭掉了息国。
息夫人为了保护息侯不被杀害,只好曲意服侍熊赀。但是息夫人终日不见笑容,就像那个不爱笑的褒姒一样。熊赀就反省了,他觉得息夫人是因为息国被灭才不爱笑,那么当初蔡侯劝谏自己灭掉息国,那蔡侯就是息国亡国的责任人啊!所以熊赀要灭掉蔡国给息夫人出气。
虽然这可能只是熊赀扩张领土的借口,但是这个逻辑能出现也已经是很奇葩了。
【鬻拳兵谏】
熊赀举兵灭了蔡国,活捉了蔡侯。为了能给息夫人出气,他非要杀蔡侯。但是在那个春秋早期时代,诸侯灭国是很少有杀死国君的,尤其是蔡侯没有什么罪过。凭什么杀他呢?
如果让别的国家知道熊赀无故杀害一国国君,在这个贵族政治的年代,国际间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进一步遭至所有诸侯国的共同反对。不管怎么说,熊赀要杀死蔡侯的行为对楚国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这时候葆申不在身边,熊赀又开始放飞自我了。昏庸的一面收也收不住,但是另一个大臣却站出来阻止了他,这个人叫做鬻拳。
鬻拳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好说歹说。熊赀就是不为所动,一定要杀了蔡侯。鬻拳深知这个行为会对楚国造成很大的危害,最后竟然拔出长剑,架在熊赀的脖子上。说:“如果你今天要让楚国失信于诸侯,我宁愿和你一起去死。”
眼看鬻拳玩命了,熊赀只好认怂,放了蔡侯一马。鬻拳见达到了目的,也当场砍下自己的脚。对群臣说:“有谁再敢对君主无理,我就是下场。”
熊赀感念鬻拳的忠诚,没有进一步怪罪他,反而提拔他去主持国都的防务。
【被鬻拳拒之城外】
鬻拳虽然用自己的双足再一次劝谏了熊赀,让他的昏庸又从七分降到三分。但是熊赀一找到机会,还是要放飞自我的。
在他当政的最后一年,巴国人进攻楚国的权县。权县的县尹阎敖疏于防备,打了败仗。本来这是巴国偷袭,阎敖虽然有错,但是罪不至死。而熊赀却拿阎敖泄愤,杀了他。
杀了阎敖,谁知道阎敖的宗族不干了,他们竟然联合了巴国人合攻熊赀的军队,结果熊赀被打的很惨。灰头土脸的逃回了国都,而这时候守城门的就是鬻拳。
鬻拳已经知道了前线发生了什么。他认为是熊赀的行为让楚国战败,对楚国的威信造成了很大的打击,所以必须及时挽回国家的颜面。于是他拒绝打开城门放熊赀入城。
鬻拳要求熊赀领着部队灭掉黄国后才能进城。熊赀没有办法,就又去攻打黄国,等他回师的时候,却身患重病,死在了路上。
鬻拳把熊赀安葬后,也在陵寝前自尽,追随熊赀而去。
【七分雄鸷,三分昏庸】
熊赀一生犯过的糊涂不少,但是他的身边总有人在他将要犯下大错的时候拉了他一把。而熊赀也真的能做到了善纳忠言,不找后账。这也有了他“七分雄鸷,三分昏庸。但若顺其天性,遂其所欲,又可能是三分鸷,七分昏庸。”的评价
说完了昏庸,其实熊赀强悍的一面也非常典型。“强硬如挟雷带电,诡谲如翻云覆雨。”说的就是他强硬雄鸷的一面,毕竟他除了三分昏庸,还有七分是雄鸷的。
【噬脐莫及】
在熊赀继位的第二年,他就对自己老师葆申的国家动手了。申国是周宣王时分封在河南南阳的诸侯国,为南方诸侯之长,专门用来压制南方诸侯的。申国最辉煌的时候甚至杀掉周幽王,灭掉了西周。
但是现在,申国衰落了,而楚国却蒸蒸日上。在征伐申国的路上,熊赀的军队必须经过邓国。而邓国的国君是自己的亲舅舅。
邓国国君设宴招待了熊赀,放楚军通行。宴席上,邓国大臣对邓国国君说:“以后灭了我邓国的一定是熊赀,不如现在杀了他。”
邓国国君没有准许,毕竟他还念及舅甥之情。结果熊赀灭掉申国后,回军再次路过邓国,顺手就把邓国灭掉了,他的舅舅也被杀死。这个事件留下了噬脐莫及的典故。
在这件事上,熊赀充分体现了他强硬,无情的枭雄本色。他一生至少兼并了39个国家,后期更是攻打过郑国,跟中原霸主齐桓公叫板。雄鸷二字的评价,他绝对当得起。
【因心软发现重宝】
说了熊赀既昏庸又强悍,但是这还不能描述他这个人,身为枭雄的他也有心软的时候。
在楚厉王的时候,楚人卞和发现了著名的和氏璧。卞和把和氏璧献给楚厉王,但是楚厉王不识货,下令砍下了卞和的左脚。楚武王继位后,卞和再次献上和氏璧,又被砍了右脚。
等到楚文王熊赀继位,卞和日夜嚎哭。熊赀听说了就找到他:“现在被砍脚的人这么多,为什么只有你哭得这么伤心呢?”
卞和说:“我不是因为受刑而哭,是因为宝贝没人认识而哭。”
前两代王都不认识的宝贝,熊赀当然没理由就突然认识了。但是他对卞和还是心怀同情的,看他言之凿凿,也就让工匠加工一下看看。没想到和氏璧就此得见天日。
【总结】
楚文王熊赀是个很复杂的人物,他有昏庸,好色的一面,有任性妄为的一面,也有具备容人之量,虚怀纳谏的一面。他即强悍,雄鸷,狠辣无情,但他也能对臣民心怀柔软,对重臣心怀感恩,对自己的女人关怀备至。
这些复杂性让熊赀这个历史人物饱含个性与人性,对比那些历史上已经脸谱化,政治化了的帝王将相,楚文王熊赀更像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理解《论语》第四篇第6章-孔子为何说从未见过喜好仁德的人?
原文: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也。”
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喜爱仁德和厌恶不仁的人。喜爱仁德的人,没有什么比仁德更好;厌恶不仁的人,他奉行仁德,是不使不仁的东西加在自己身上。有人能够一整天都致力于仁德的吗?我没见过力量不足的人,或许有吧,但我从未见过。”
逐句解释: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我没有见到喜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的人。这是孔子感叹,如今能身体力行仁德之人不多见。本章的理解还有一种思路,就是“我没有见过喜欢仁德的人会厌恶不仁的人”,“喜爱仁德的人并不会厌恶不仁”,从而把孔子的话拔到一种高度。
好仁者,无以尚之;
尚:通“上",用作动词,超过的意思。
喜好仁德的人,没有比仁德更好的了。他们会把仁德放在第一位。
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厌恶不仁德的人,他们实施仁德,就是不让不仁的人或事物影响到自己,以不让自己身上体现出不仁来。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有人能够一天用尽全力于仁德吗?我没有见过力量不足的人。意思是一整天致力于仁德其实是能做到的,不是力量不够,只是没有人愿意那么做。可理解为我没有见过有人能一整天致力于仁德。
盖有之矣,我未见也。
或者有这样的人,但我从没见过。孔子感叹世风日下,没有那种一整天能够致力于仁德的人了。
心得总结:本章仍是关于仁德阐释的延续,上一章提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说明实施仁德要每时每刻,不能有丝毫懈怠。
孔子时代,礼崩乐坏,孔子痛心疾首。看到那么多伪君子和道貌岸然之辈,孔子实在无话可说。他只能说从未见过喜爱仁德和厌恶不仁的人。因为那个时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为了功名利禄而奔波,无不为了蝇头小利而挣扎。
孔子对于那个时代人们的表现是失望的,孔子希望恢复到周朝初期成康之治那种井然有序,和谐美好的社会。因此孔子大力提倡仁义道德,追求温良恭俭让,希望社会和谐有序,人们安居乐业。可惜事与愿违,孔子所提倡的与世人所表现的相差甚远,孔子感叹连一天能够致力于仁德的人都没有见到。
这其实也不奇怪,别说孔子时代,历史上那么多朝代,哪个朝代能见到几个真正的君子呢?哪里有真正致力于仁德之人呢?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孔子提倡仁德,提倡克己复礼,提倡仁爱天下,但是人们只是听听而已,实际上仍然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
我们常常羡慕古时候,认为以前民风淳朴,人心善良,孔子也一样,他也羡慕以前的朝代,只是不知道周朝时期的人们是否羡慕夏和商或原始社会。过去的总是好的,我们怀念和留念过去的美好,会不自觉地美化过去的东西。但孔子告诉我们,其实他那个年代,也鲜有喜爱仁德之人者和厌恶不仁之人。
当然,中华大地并非没有民风淳朴,国泰民安的时代,历史上还是有一些盛世和大治时期的。比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仁宗盛治、康乾盛世等。在那些大治的年代,统治者或多或少会借鉴孔子、老子等治国理政的思想,因此才能够大治于天下吧。
附图:《论语》、《道德经》逐章解读,基于当前社会背景,从科学和哲学的角度思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故弄玄虚、不搬弄是非;实事求是、谦卑恭敬;道法如飞、从善如流。
相关阅读如何理解《道德经》
理解《道德经》电子版
我们学习《道德经》的意义是什么?
老子《道德经》思想真的反动吗?
为什么要学习《道德经》和《论语》等国学经典?
明朝三大才子之首,写下一首千古名篇,一首词写尽五千年沧海桑田
明朝著名文学家冯梦龙作《东周列国志》,开篇一首《西江月·道德三皇五帝》,总括从上古时代到先秦时期,朝代更迭带来的风云变幻,写尽了五千年沧海桑田。
这首词语言自然流利,气势雄浑,音节铿锵,无奈不署作者本名——杨慎。此词出自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杨慎的一本通俗历史读物,后来被改成了《二十一史弹词》。
冯梦龙“不问自取”,当然不是为了“掠人之美”。只因为这首词在明清两代,家喻户晓。不过时过境迁,“弹词”已经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后人想要读到杨慎的这些“怀古词”,倒要从冯梦龙和毛宗岗的作品中去寻找了。那么,毛崇岗点评《三国演义》,冯梦龙撰写《东周列国志》,为什么都喜欢引用杨慎的“怀古词”呢?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这首《西江月·道德三皇五帝》,来粗浅地分析一下,杨慎的词作之所以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西江月·道德三皇五帝》赏析《西江月·道德三皇五帝》——明·杨慎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杨慎“怀古词”是用明代白话写成,遣词造句非常通俗,如今的人基本不需翻译也能读懂。但是为了照顾一些对古词不太熟悉的朋友,这里还是简单翻译一下,随后再加一点注释说明。
道德高尚,如同上古时的三皇、五帝;功名盛大,堪比夏、商、周三代的开国君王。一朝“礼崩乐坏”,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纷纷登场,扰乱了历史的春秋。
秦朝何其强盛,不过十数年间,便成了汉朝。青史只留下了几行姓名,北邙山上,却埋下了无数的孤坟。前人打下的江山,让后人占了个便宜。说什么龙争虎斗,又有什么意思?
这首词写在杨慎《二十一史弹词》的第四段“说三分两晋”,谈的是三国到两晋的历史。词中说,古往今来的明君贤主,论道德高尚者,谁能及得上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指包括伏羲、神农、女娲在内的上古神话中,最完美的君主形象。除了这批人之外,再论及帝王建立的功业之大,就要数夏、商、周三个王朝的开国君主了。
有网友认为,“夏后”在这里指的是“夏朝之后”,其实夏朝的君主就叫“夏后氏”。周朝后来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慢慢就到了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的时代。
国家的统治秩序被破坏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就纷纷兴起了。“五霸七雄闹春秋”中的“春秋”,不是指春秋时期,而是借孔子《春秋》,作历史的代称。
因为“礼崩乐坏”,时代发生了巨变,历史逐渐进入了一个风云争霸的时期。时势造英雄,你看那“个个轰轰烈烈,人人扰扰匆匆”。
秦王横扫六合,不过才十五年的时间,结果天下就改姓了刘。时间来到汉末,正是三国争雄的时代。魏、蜀、吴人才辈出。
既有明主曹操、刘备、孙权,也有贤臣荀彧、庞统、诸葛亮、鲁肃、陆逊等,还有关羽、赵云、周瑜、太史慈等等,数也数不尽的名将。
可是,历史上多少的风云人才,最后都化作了洛阳城外,那北邙山上的孤坟呢?能在青史上留下姓名的人,又有几个呢?
北邙是洛阳城外的一座山,是古代著名的乱葬岗。历史上许多失败的帝王将相,死后也埋在那里。
词的最后两句,“前人耕种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意指“三家归晋”。点了本章“说三分和两晋”的主题。
说到这里,不知道有没有细心的朋友发现。这首词实则包括了杨慎对“三国归晋”里,晋国司马氏的评价。
三家归晋之后,因为晋代司马氏的无能,造成了“衣冠南渡”,所以世人往往因此骂司马家族的品行和能力不足。
但是杨慎却认为,一个朝代的兴亡是自然规律。就算司马氏贤明如三皇五帝,能力等同于夏、商、周三代的开国君主,他们也改变不了历史规律。
于是杨慎再次感叹,历史上那些争强斗胜的豪杰英雄们,没有早点悟出其中道理。他们不断地战争,杀得尸山血海,搅得地覆天翻。
可是最终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连在史书上留名的机会都没有。最后只能埋在北邙山的乱葬岗之上,与风烟为伴,做了孤魂野鬼。
杨慎所有的“怀古词”,都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带着很有“元曲”风格。押韵是一韵到底的,读起来是朗朗上口的。历史典故的运用,也是通俗易懂的。
词里既包含了道家思想,却又带着明显的个人情感色彩。元曲押韵往往不分平仄,因为南北历史的大融合,以及汉语的“入声三派”,后来的人渐渐不识平仄。
元曲创作是为了照顾社会底层人民,大量采用口语,让人觉得非常亲切。杨慎曾经写了一本文学理论书,叫做《词品》,他在书中提到:
禅为绝欲之说,欲之所以益炽;道家有忘情之说者,情之所以益荡者。
所以杨慎认为,像禅家和道家那样彻底地绝欲忘情,是不可取的。于是我们看到,他的“怀古词”,尽管带有明显的道家思想,但是同时也有着对英雄们的深切同情。
另外,杨慎又在他的《词品》里面提到:如果有人用了前人的典故,“读者不知道其出处,不见其工”,会影响对词的鉴赏。
所以杨慎特别推崇一些“词俗意佳”的前代词作。自己填词,也不避俚语俗言。因而在撰写通俗历史读本的时候,他会故意运用一些浅显易懂的典故,和明白晓畅的语言。
杨慎这样的做法,明显扩大了自己词作的受众范围。冯梦龙、毛宗岗等文人,能读懂其中的典故,自然要为他叫好了。
即使是不知晓这些历史典故的人,读了杨慎的“怀古词”也能领略词中的大意,并为其中铿锵悲壮的风格感动。
有不知“夏后”是何物的人,读了以后也能知道“夏后商周”大概是在指三代的帝王;有不知“北邙”的人,看到“荒丘”,也能猜到是在指失败者的孤坟。
因为运用了白话俚语,且一韵到底,作品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很强,所以大家都很爱读。
一首词中,既有国人最喜爱的历史兴衰话题,又有普通人能够接受的人生哲学,还带着对历史上那“执迷不悟”者的巨大同情,想不成功也难。
结语据说杨慎是明代文学家中,最早进行“文学通俗化”的名人。他的“怀古词”,格局雄浑,音调高亢,因此被清代宋凤翔赞为“字挟风霜,调铿金石”。
由于这种文词并茂的创作方式,取得了巨大成功,杨慎的作品被人改编成了弹词。而他在卷首、卷尾的词作,又被人引用到传奇小说当中,直接影响了后世的弹词与古典小说创作。
从此,古典章回小说的开篇,总是会引用一首某人的《临江仙》,或者是《西江月》。这种风气,一直从明朝延续到了当代。
当武侠小说兴起的时候,梁羽生创作《萍踪侠影录》等作品,每个章节,还会亲自填词。金庸虽然不擅长填词,但是也会把章回目录写得像古诗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