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帝王陵墓为什么不能挖(帝王陵墓)

帝王陵墓为什么不能挖(帝王陵墓)

全国帝王陵最多的省份,共出过73位皇帝,却仅有72座陵墓

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是世界4大文名古国之一,也是唯一一个文化没有断层的国家,也因此从古至今,我们国家有非常多的历史遗迹,保留了非常璀璨的文化。

目前我们国家也有4个最著名的古都,分别是西安、洛阳、北京和南京。而要说起历史最悠久的,莫过于西安了。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自古就在我们国家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因为西安的原因,整个陕西的历史都很悠久。

因为历史上有很多国家在陕西定都,所以这里有过非常多的帝王,自然这里也就是全国帝王陵最多的省份了。

目前在陕西省历史上共出过73位皇帝,但是只有72座陵墓,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那就要说起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的乾陵。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也正是因为这个合葬墓,导致目前只有72座陵墓。

乾陵建成于唐光宅元年,于神龙二年加盖,因为采用了“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区整个仿京师长安城建制。目前整个这里除了主墓外,还有17个小型的陪葬墓,葬有皇室成员及功臣。目前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

一般来说,墓穴都是建在地下的,都是做了比较好的安保。目前这个陵墓是可以参观的,需要走一个蛮长的隧道才能到达。如今这里的墓穴里几乎看不到什么太多特殊的东西,所以到这里只能算是到此一游的地方了。

很多游客到乾陵,因为盗墓笔记、鬼吹灯之类的小说影响,所以都会想要看到类似的场景。但事实上,小说终归是小说,现实差距还是挺大的。

乾陵是陕西关中地区的唐十八陵之一,位于陕西咸阳的梁山上,梁山共有三峰,北峰最高。乾陵玄宫便是位于北峰之上。

整个景区距离西安和咸阳都有些远,所以更加适合自驾前往。

不过从西安火车站和咸阳,也是有公交可以到达的,不过耗时较长。

整个景点游览的人还是挺多的,熙熙攘攘的,不过大多以本地及周边为主。主要是因为陕西可以参观的景点太多了,一般人到了西安想要浏览完都需要好几天,也就不会考虑周边的景点了。所以这里的外地游客不算多,基本也就是久居城市的周边居民,走出了城市以后,出来走走的好地方了。

而传说中的,武则天的无字碑则也是位于这里。无字碑在朱雀门外的司马道东侧,通身取材于一块完整的巨石,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总重量98.8吨。整个碑额阳面正中一条螭龙,左右侧各四条,共有九条螭龙,故亦称“九龙碑”。

无字碑一直声名在外,走近一看,也确实并没有任何字样。

登高而望远,等到到达乾陵的最顶端的时候,能看到的场景还是挺开阔的。

不过这一日的能见度并不是很高,所以看远处都有一些灰蒙蒙的。不过只要走出钢筋水泥的城市,就是看看近处的农田和村庄也是非常好的。

中国唯一被开棺的帝王,下葬姿势诡异?为何从此明令禁止挖帝陵?

中国迄今为止唯一被开棺的帝王陵墓究竟有多诡异?

考古学家发现,棺中帝王下葬姿势十分罕见,而且还与天象遥相呼应。

这其中有何讲究?

而且自此之后,我国便明令禁止挖掘帝陵。

这是为什么?

明十三陵

1955年10月,人们还沉浸在国庆假期刚刚过去的欢快气氛之中,周总理就收到了一封来自郭沫若、吴晗等6人联名提交的请示报告。

我们都知道,郭沫若是作家、诗人,但他同时也是一位考古学家。

吴晗从事明史研究,是一位专家。

他们所提交的请示报告,就是为了请求中央能够批准对位于北京的明代长陵进行考古挖掘。

长陵是明太宗朱棣的陵墓,朱棣在位期间迁都北京,从他开始之后,明代的13位皇帝都葬在了这里。

因此,这一陵墓群被我们称为明十三陵,而长陵是其中的首陵,规模最大、建造时间最早。

郭沫若、吴晗等人认为,通过开展长陵考古工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明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史实,可以更好地进行国家建设。

不过请求开掘帝王陵墓的操作,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头一回。

同时又出于技术手段不够先进的考虑,当时的文化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联合出面阻止了这件事。

但吴晗认为,新中国建立6年之久,并培养有一批相关领域的人才,时机已经成熟了。

最终,这件事还是获得了准许。

同年年底,郭沫若、吴晗等10余人组成了一支考古委员会,并下设了一个考古工作队。

1956年刚开春,考古工作就正式开始进行了,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长陵占地约12万平方米,大部分设施都是隐蔽在地下的,单凭他们这种小规模的团队想要找到朱棣的地宫所在地,简直比登天还难。

考古队经过连续数周的努力,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

事情陷入了僵局,可发掘长陵的请求是好不容易才获得批准的,这等于是给上级,也给自己立下了军令状,若徒劳而归,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

于是考古队决定另辟蹊径,从另一个规模相对较小的定陵着手进行考古发掘工作。

定陵是明代第13位皇帝朱翊钧的陵墓,而朱翊钧是明代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长达48年。

张居正是他在位期间的宰相,实施的一系列改革为大明王朝曾带来过短暂的“万历中兴”局面。

不过在此之后,朱翊钧愈发倦于朝政,明朝也逐渐走向衰落。

1620年,朱翊钧病逝,据说在运送其棺椁往皇家陵寝时曾发生过一件怪事,被视为不祥之兆。

最离奇的是,现实好像印证了这一点。

发掘定陵

万历四十八年,护送朱翊钧棺椁的队伍浩浩汤汤地往北京大屿山方向走去,但是行驶途中抬放棺椁的抬杆却突然断裂,棺椁随之倾斜,有一个角触碰到了地面。

在古人的观念中,棺椁坠地意味着将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是不祥之兆。

时隔300余年,考古队发掘长陵的计划无果后,就将目标转向了安葬朱翊钧的定陵。

莫非真的是棺椁坠地早就预示到了这一切?

毕竟谁也不愿意在死后还被破土开棺,受到搅扰,这是自古就有的传统观念。

尤其是作为皇室,将陵墓内的地宫设置得极为隐秘就是为了防止被外界发现。

但奈何地表工事年久失修,不仅受到了风雨的摧残,还遭受过战争、盗墓,墙上的一条裂缝意外暴露出了定陵地宫的位置。

考古队偶然发现这条裂缝后,推测这里可能连接着地宫,便决定以此为突破口。

1956年5月9日,考古队的赵其昌、白万玉来到现场,除了考古队员外,还找来了附近的一些民工,一声令下,发掘工作便正式开始了。

然而发掘工作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顺利,探沟越挖越深,却迟迟不见地宫的入口。

几个月的时间转眼过去,大家不免都有些灰心丧气,这么挖下去到底有意义吗?

到9月份时,才终于又有了转机,一位民工发现了一条刻有“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字样的石块。

金刚墙,就是明代时地宫墓墙的称呼,专家认为,这应该是故意留下的线索,方便以后皇室成员合葬时能够再次找到地宫。

果然,跟着这条线索挖掘下去,考古队终于在第二年的5月份找到了地宫的墓墙。

而一侧的墓墙上有一道明显可见的梯形开口,如果判断没错的话,这应该就是地宫的入口。

可等考古队终于拆除了梯形开口处的砖块后,大家心里又犯起了嘀咕。

由于惧怕地宫内设有机关陷阱,大家都不敢盲目进去,于是考古队采用了抓阄的方法,选取一位队员率先前去探路。

被选中的队员叫做庞中威,他后来还以这段经历写过一本书,叫《定陵发掘亲历记》。

整个考古过程好在是有惊无险的,地宫内并不如大家所想的一般,机关重重。

然而待一众队员都进入地宫内部后,还不等过去那股欢喜劲儿,就又被一道由汉白玉雕刻而成的大门阻拦在了外边。

原来,这才是地宫真正的大门。

考古队员从门缝中看到,有一块长石在背后顶住了这两扇门,如果不想办法打开它,那么一切就都前功尽弃了。

可石门又极其厚重,怎么办呢?

有队员提出直接将其破坏,但立即被回绝了,考古就是为了能够了解、保护这些文物,怎么能破坏呢?

于是有人想出了一个妙招,用铁丝做成一个套子,从门缝中伸入慢慢地将长石移开,这样就两全其美了。

想到办法后考古队立即施行,功夫不负有心人,地宫内的景象终于展开在了众人面前。

地宫内可谓是宝藏无数,各种金银首饰,有汉白玉雕成的座椅,也有皇室专用的青花瓷器,简直让人看花了眼。

这些宝藏大多本是盛放在木箱里的,但因为历时太久,箱子早已腐朽散架,它们都散落在了地上。

但此刻考古队员更关心的,是停放在不远处的棺椁。

棺椁共有3副,都由金丝楠木制成,并且都有一定程度的腐朽。

其中中间的为万历帝朱翊钧的棺椁,左右两侧则是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的。

然而当队员揭开一层层金被、贴身陪葬物品后,却被眼前的3具遗骸惊叹得有些说不出话来。

骸骨保存基本完好,但他们的姿势却非常怪异,都呈S形侧卧。

一般传统中,帝王安葬时都是平躺平卧的,万历帝为什么会选择这种有悖于传统的方式下葬呢?

直到2004年,这件事才得出了一个结论。

明十三陵研究专家王秀玲认为,万历帝的安葬方式应该是当时的风水理念受到了星相学的影响。

在封建社会中,北斗七星被认为是帝王的象征。

而北斗七星既可以看作是一个勺型,也可以看作是S型,万历帝和两位皇后S型的侧卧姿势可能就是呼应北斗七星,彰显王权。

不过在当时,队员们还沉浸在考古的喜悦之中。

当考古工作进行到尾声时,地宫内出土的文物就已经达到了3000余件。

本是一次收获满满的考古经历,但是在后来,这次考古却饱受诟病。

就连发起者之一,吴晗本人也承认,不该进行这次发掘工作。

万幸中的不幸

定陵的考古发现于1958年9月一经发布后,立即就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关注。

人们争相来到博物馆来参观这些文物,金丝翼善冠、乌纱翼善冠都是万历帝曾经亲自戴过的帽子。

十二龙九凤冠、九龙九凤冠等4顶凤冠光彩夺目,同样是皇后曾经戴过的。

龙袍、金器等文物也巾帼不让须眉,承载了诸多历史。

这些文物若是拿出来,简直每件都可以称作是国宝。

以此来看,定陵的发掘工作不可以不说是一次成功的考古经历,可供后来人参考。

但为什么自此以后,我国就再也没有发掘过任何一位帝王的陵墓了呢?

从定陵发掘出来的文物数目的确令人称道,可同时也有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那就是由于当时技术落后、认知有限,不少文物都损坏遗失了。

我们得到了一部分,同时也失去了一部分。

它们或是在发掘过程中没有受到及时的保护,遇到空气氧化损毁,发生这种状况的多以字画、衣物为主。

或是在经历社会动荡时,被无知者随意丢弃毁坏,定陵中的3具金丝楠木棺椁就因此而下落不明。

甚至连万历帝和两位皇后的遗骨都没能保存下来,这对一个民族来讲,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在考古工作中,保护和修复文物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任务,但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意外和失误。

这些损失无疑令人遗憾,尤其是对于代表国家历史和文化的遗产而言,更加令人痛心。

也是因此,尽管现在科技水平进步了,但我国对于帝王陵墓的发掘依旧十分慎重。

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国家的历史文化,确保文物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的研究,这样做,是有一定道理的。

定陵可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官方批准发掘的帝王陵墓,同时也可能是最后一个。

但历史的车轮是不断向前的,无论如何,我们应保持对历史遗产的尊重和保护,以确保它们得以传承,可以继续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历史信息。

你认为我国应该继续发掘帝王陵墓吗?欢迎评论区留言。

中国帝王陵有两种造法,一种挖地为穴封土为陵,另一种盗掘更困难

汉文帝霸陵的考证与考古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这位皇帝第一个提出了薄葬观,反对厚葬。

据《史记》,他临死前这么说的:“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

这位皇帝,就是创造中国封建社会第一盛世“文景之治”的刘恒,史称“汉文帝”。

(汉文帝画像)

公元前157年6月,汉文帝在未央宫去世,享年46岁——23岁当皇帝,当皇帝23年,天意还是巧合?死后仅7天时间,汉文帝便速葬于霸陵。

霸陵,离当年的长安城有70里。

西汉皇帝有即位次年即选址营建自己陵墓的风俗,汉文帝也是这样。其墓为什么叫霸陵?《史记集解》引东汉人应劭的说法称,“因山为藏,不复起坟,山下川流不遏绝也,就其水名以为陵号。”

原来,汉文帝的陵墓临近灞水。

据史书,霸陵不论是营建,还是下葬,均是按“节葬”要求来处理的。《史记·孝文帝本纪》记载,霸陵随葬品,“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一改以往厚葬风俗,随葬品都是瓦器,没有金银财宝。汉文帝为什么会这样?其有节约社会财富、改革葬制之用意,但最现实也是首要的目的,是反盗墓——这一反盗墓思维,被后来的魏晋皇家所继承。

汉文帝为何要这样想?应该与以前张释之的一番话有直接关系。

霸陵建好后,有一次汉文帝带着他最喜欢的妃子慎夫人和一班臣僚,去视察陵墓。据《史记·张释之传》,汉文帝站上陵墓北边远望,指着去新丰的路对慎夫人说,“这就是向你老家邯郫去的路。”

汉文帝说这话什么意思?缘于慎夫人是河北邯郸人,她色艺双佳,尤擅鼓瑟。汉文帝当时来了兴致,让慎夫人鼓瑟,他随着音乐唱和了起来。慎夫人触景生情,可能想家了,情意绵绵的瑟声中透露着凄惨悲伤。

(慎夫人 剧照)

唱罢,汉文帝似乎也伤感了,竟然想到了盗墓。

他回过头来对群臣说:“拿北山上的石头做棺的外椁,把综麻绵絮剁细,用漆粘合着塞在石椁的缝隙间,难道还能打得开吗?”左右都随声附和说,“是”。

刚提拔为中郎将的张释之走上前,说了大实话,大概意思这样:如果墓面有能够引起贪欲的东西,言下之意如果随葬金银财宝,即使是封闭住南山,也还是有空隙的,能打开的。假如里面没有人想要的东西,即使没有石椁,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汉文帝对张释之的说法很是赞赏,觉得有道理,后将张释之提升为廷尉。

在陵墓外观设计上,霸陵也相当低调,即“不治坟”,意思是陵墓没有巨大的封土堆。直到今天,哪怕是民坟都有封土的,最差也会堆个“馒头包”。但汉文帝却不要封土,如何做到的?因山为藏!

(唐太宗昭陵,依山为陵)

这种陵墓的营造方法,是充分利地山体优势,凿山为穴,将山体开凿出一个空洞,将放棺材、随葬品的地宫设计在山洞中。下葬以后,山体、地貌不会有任何变化,有利于保护环境,所以史书记载,“霸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改。”

这一种葬法,叫“依山为陵”,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崖洞墓,这是汉文帝在中国皇家陵墓制度上的一大新创举,霸陵也是汉朝帝王陵中惟一一座依山为陵的陵墓。汉文帝这种营造陵墓的方式,又可称为“霸陵模式”。

在汉文帝之后,霸陵模式成为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两种主要营造方式之一。虽然汉朝帝陵中只有一座霸陵是这样,但在各地封王墓,有条件的都采用霸陵模式,在山中造墓。如江苏徐州的楚王墓、河北满城的中山靖王墓、山东曲阜的鲁王墓,都是建在山体内。

(徐州西汉王墓)

另一种帝王陵墓营造方式是挖地为穴,封土为陵,将地宫深埋于地下。这类陵墓以中国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秦始皇帝嬴政的陵墓为代表,故可能称为“秦陵模式”。

秦陵模式是中国帝王陵最传统的营造方式,先秦时期的王公大墓也都是这类形式,西汉开国皇帝、汉文帝的老爸、高祖刘邦的长陵,便是这样营造的。

霸陵模式虽然在汉朝没有兴起,但在800年后,却成为唐朝帝王陵的最主要营造方式。

大唐关中“十八陵”中,唐太宗的昭陵、唐高宗与武则天的乾陵、唐中宗的定陵、唐睿宗的桥陵、唐玄宗的泰陵、康肃宗的建陵、唐代宗的元陵、唐德宗的崇陵、唐顺宗的丰陵、唐宪宗的景陵、唐穆宗的光陵、唐文宗的章陵、唐宣宗的贞陵、唐懿宗的简陵等14座陵墓,全都是凿山为穴,依山为陵。

(刘邦长陵,封土为陵)

(嬴政秦陵,封土为陵)

只有唐高祖的献陵、唐敬宗的庄陵、唐武宗的端陵、唐僖宗的靖陵等4座陵墓,仍是挖地为穴的封土大墓,依然采用秦陵模式。

霸陵模式的出现,与反盗墓设计要求有密切的关系。秦陵模式既然地宫挖在地下,但再深也容易挖开,毕竟是泥土。而将陵墓建在山体里,相当坚固,盗墓的难度和成本无疑大大增加,一般盗墓者只能望陵兴叹。

汉文帝在营造霸陵时“不治坟”,公开说法是想不劳民伤财,即所谓“欲为省,毋烦民”。实际上这是漂亮话,依山为陵的成本,所动用的民力,远大于挖地封土墓。其真正目的,我想还是他与张释之在霸陵现场所表达的,不希望被人打开,希望更为坚固!

(唐乾陵,依山为陵)

但是,汉文帝的反盗墓愿望并没有实现,虽然在汉末盗墓最凶的时候没有被盗,虽然一时有人相信霸陵没啥值钱的随葬品,但之后还是有盗墓者光顾了。

霸陵在西晋后期的乱世之秋,被盗墓者掘开了。应验了魏文帝曹丕所说的:“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

宋人罗泌《路史》卷四十六“女英”条提到此事:“故魏晋群盗发掘陵堬,而霸陵独得不抇[hú]。至元康间,三秦人尹桓解武,始发霸、杜二陵。潜闼之中,金玉灿陈。”

“元康”是西晋惠帝的年号。另据《资治通鉴纲目书法》,霸陵被盗发生在晋愍帝司马邺当皇帝时,盗墓者从中盗出了大量的随葬宝物,即所谓“金帛甚多”。

(霸陵遗址、江村大墓发现陪葬坑 )

盗墓事件的发生,也证实汉文帝的薄葬、节葬,所谓“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一说,纯是忽悠盗墓者的。

汉文帝为什么要这样?传统史家认为,这不是汉文帝的本意,而是继位的太子、汉景帝刘启不忍心让父亲下葬太寒酸,故未能遵从汉文帝遗嘱,“薄葬之制景帝未尝果从也。”

而陕西最新的考古发现认为,霸陵模式可能错了——汉文帝的陵墓可能不是依山为陵,极可能仍是传统的秦陵模式。

(霸陵遗址,江村大墓外藏坑陶俑出土现场)

(霸陵遗址,江村大墓外藏坑陶俑出土现场)

2001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西安灞桥区江村东侧,发掘了一座西汉时期大型墓葬,此墓位于窦皇后陵西侧约1000米。当时有学者推测,此墓葬可能是汉文帝与窦的皇后惟一爱女馆陶长公主的墓。

但现在,圈内提出一个新的观点,认为江村大墓是汉文帝的霸陵,而不是现在霸桥区席王街办毛窑院村附近、当地人称“凤凰嘴”的那座霸陵。

因为,江村大墓位置非常,规模宏大、随葬坑很多,规格远超西汉诸侯王墓的等级。对照分析,江村大墓的墓主不可能是馆陶长公主,能葬在这里的,最大的可能只有汉文帝本人。

(霸陵遗址,江村大墓外藏坑殉马坑发掘现场)

虽然这一观点并不能肯定,也无铁证,但江村大墓的重要性已得到了考古圈认可。

2019年10月公布的国务院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名单中,将江村大墓并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汉帝陵”体系中,加以重点保护。

(霸陵遗址出土铜滴漏)

(江村大墓外藏坑发掘现场

(注,部分为资料图)

探秘汉文帝陵——何为霸陵 为何霸陵

新华社西安12月15日电题:探秘汉文帝陵——何为霸陵 为何霸陵

新华社记者杨一苗、张思洁

数百年来被认为是汉文帝霸陵的“凤凰嘴”,并不是这位帝王的真正归宿之所。陕西省文物部门14日发布最新考古结果,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其陵墓位置、规模已确认,并从霸陵周边的外藏坑及陪葬墓中,出土了大量金银器、陶俑、铜印等珍贵文物。“汉文帝霸陵”之谜被揭开面纱。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大一统帝国。作为“文景之治”的开创者,汉文帝刘恒的墓葬所在何处,似乎在历史上早有定论。在西安市东郊的白鹿原上,一个被人们称为“凤凰嘴”的地方,正是世传的汉文帝陵所在。

悠悠灞河静静流淌,汉文帝就葬在距河岸不远的地方,他的陵墓被称为霸陵。“凤凰嘴”的外形如同一座形状规整的小山,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帝王陵常见的覆斗形封土。在 “凤凰嘴”山脚下,有10多通明清时期的祭祀碑,另有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题铭石碑一通,上书“汉文帝霸陵”5字,因而长期以来“凤凰嘴”被认为是汉文帝陵。

确认汉文帝霸陵所在,自然要从“凤凰嘴”开始。进入21世纪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区域展开了大范围的考古调查,除发现在“凤凰嘴”顶部西南大约600米有多处不同时期盗墓者留下的盗洞,未发现任何人工修建或开凿的遗迹。

科技手段被应用到对霸陵的探寻中,考古人员与地质工作者合作,采用地波探测法、高密度电阻法、测氡法等科技手段,再次对“凤凰嘴”进行复探,仍一无所获。

而就在距离“凤凰嘴”约2公里的地方,一座 “亞”字形大墓的发现,为寻找霸陵提供了新的可能。这座新发现的大墓因位于西安市灞桥区江村而被称为江村大墓,江村大墓距离窦皇后陵仅800米。

据主持这一考古项目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永赢介绍,从2017年至今,经过考古工作者的持续勘探,发现江村大墓是一座深达30多米的巨型墓葬,通过对江村大墓周边外藏坑及陪葬墓的部分发掘,出土各类陶俑1000多件,金、银、铜、铁、陶质文物3000余件。

这些出土文物的制作之精、规格之高,无一不指向江村大墓墓主的“特殊身份”。在江村大墓西南部的2号发掘点,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多座外藏坑。在编号为WK22的外藏坑中,出土了文物200余件,其中着衣陶俑13件。陶俑周围出土有陶罐、铜带钩、弩机、铜镞、铁戟、剑、漆盾等。发掘中还发现大量红、黑、褐色漆皮,虽然形状难辨,但从漆皮周围发现的大量车马器小件来判断,这座外藏坑至少放置有2辆明器木车马。

陶俑在此前的汉代墓葬考古发掘中多有发现,但着衣陶俑却是一种高规格的陪葬品,目前主要发现于西汉的皇室成员墓葬中。另外,外藏坑还出土了带有铭文的石器和数枚铜印章。这些铜印章上,有“中司空印”“中司空丞”“山官”“仓印”等字样。马永赢说,这些印章标示了西汉中央官署机构的名称,这印证了其墓主的身份只能是皇帝级别的人物。

随后的考古勘探与发掘,更揭示出江村大墓是一个宏大的墓葬系统:墓室四周向心式分布外藏坑百余座,再向外探寻,东、西、南方向还有多组外藏坑及40多处陶窑遗址。不仅如此,江村大墓西、北3000—4000米的区域内分布有数十座“甲”字形大型汉墓,这些墓葬应为霸陵陪葬墓。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曹龙说,以江村大墓为中心,外藏坑、陪葬墓、陶窑等遗迹在其周边呈放射状分布,这是一个典型的汉代帝王陵墓葬形制。通过江村大墓超大规模的形制、出土的高规格文物、与窦皇后陵的位置关系等等,可以确定江村大墓就是汉文帝霸陵。而这次考古发现,在确定了汉文帝霸陵准确位置的同时,也解决了西汉十一座帝陵的名位问题,对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的深入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据史料记载,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划定了渭河岸边的咸阳原为皇室墓葬区,因而西汉时期的大多数帝王都安葬在咸阳原上。也许是为了与皇室纷争保持距离,也许是出于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刘恒选择远离咸阳,在灞河岸边规划自己的身后之地。(完)

(来源:新华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