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寺院法器名称和对应图片(寺院法)

寺院法器名称和对应图片(寺院法)

逛寺庙的小知识,韦驮天手持的法器位置代表寺庙大小,你知道吗?

1、“天王殿”是寺庙的第一重殿。

天王殿位置

这里如果按传统规制修建的就一定是要供奉未来佛——弥勒佛。

弥勒佛的背后应该是韦驮天的塑像。

韦驮天

韦驮天面对着下一个建筑,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位置

殿内应该还立有代表“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

2、今天专门多说一下韦驮天,他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后来被佛教吸收为护法诸天之一,韦陀被人们称为护法菩萨。

3、相传释迦牟尼去世后,诸天神和天王们商量火化佛陀遗体,然后收取佛陀的舍利建塔供养。

这时帝释天手持七宝瓶,来到火化场说,佛在涅槃之前答应给他一颗佛牙。帝释天是佛陀贴身侍从,所以他先取下佛牙,准备回去建塔供养。这时罗刹鬼躲在帝释天身旁,乘人不注意,盗去佛牙舍利撒腿就跑。韦驮天奋起直追,将罗刹鬼抓获,取回佛牙舍利,赢得大家的赞扬,认为他能驱除邪魔,保护佛法所以他就成了护持正法的大菩萨。

4、大家到了寺庙看一下韦驮天手里拿着的韦陀杵的方向就知道这个寺庙级别的大小了。有兴趣的朋友下次去逛寺庙的时候仔细观察一下。

5、如果韦陀杵扛在肩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大的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三天;

法器扛在肩上可吃住三天

如果韦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规模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一天;

法器平端在手中,可吃住一天

如果韦陀杵杵在地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小寺庙,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

老刘希望这篇的小文对咱们不懂佛教的人在逛寺庙的时候有一些小帮助,就当故事听听,目的是给我们的旅行带来更多的乐趣。

作者:东北老刘旅行嘚吧嘚

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登记事项发布

今天(25日),国家宗教局、民政部关于宗教活动场所办理法人登记事项的通知发布。

通知指出,为了规范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登记工作,保障宗教活动场所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宗教事务条例》有关规定,现就宗教活动场所办理法人登记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宗教活动场所办理法人登记,应当经所在地宗教团体同意,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审查同意后,向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提出申请。

二、宗教活动场所申请法人登记,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属于经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依法登记的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

(二)有主持宗教活动的宗教教职人员和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从业人员;

(三)有必要的财产,注册资金不少于10万元人民币;

(四)财务管理符合国家财务、资产、会计的有关规定;

(五)有组织机构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宗教活动场所应当以《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记载的名称申请法人登记。

三、宗教活动场所办理法人登记前,应当提交下列材料,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进行审查:

(一)法人登记申请书;

(二)所在地宗教团体同意的书面意见;

(三)《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副本)》;

(四)拟任法定代表人和管理组织成员、主持宗教活动的宗教教职人员和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身份证,属于宗教教职人员的,同时提交宗教教职人员证;

(五)注册资金验资凭证;

(六)具有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

(七)章程草案。

四、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查决定。对审查同意的,向申请人出具审查同意的文件;对审查不同意的,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审查同意的文件应当载明宗教活动场所名称、住所、注册资金、拟任法定代表人、管理组织成员姓名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五、宗教活动场所持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审查同意的文件,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办理法人登记。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作出准予登记或者不予登记的决定。对于准予登记的,发给《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登记证书》;不予登记的,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六、《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登记证书》载明的登记事项包括: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金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宗教活动场所的法定代表人原则上不得同时担任其他宗教活动场所的法定代表人。

《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登记证书》式样由民政部制定。

七、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章程经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核准,自法人登记之日起生效。

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章程示范文本由国家宗教事务局制定。

八、取得法人资格的宗教活动场所凭法人登记证书申请刻制印章、开立银行账户、办理税务登记,并将印章式样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和民政部门备案。

九、取得法人资格的宗教活动场所变更法人登记事项的,应当持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审查同意的文件,到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办理变更登记。

十、取得法人资格的宗教活动场所依法应当终止的,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收回《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并指导宗教活动场所成立清算组织,依法进行清算。完成清算工作后,由宗教活动场所持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审查同意注销的文件,到原登记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办理法人注销登记。

十一、宗教活动场所的法人成立、变更、注销登记,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予以公告。

十二、取得法人资格的宗教活动场所违反《宗教事务条例》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五条、第六十七条的规定,由登记管理机关或者批准设立机关处理的,由宗教活动场所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处理;情节严重应当吊销登记证书的,由宗教活动场所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依法吊销《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依法吊销《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登记证书》。

十三、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民政部门依法指导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民政部门做好宗教活动场所办理法人登记工作。

十四、本通知自2019年4月1日起实施。(央视记者 高伟强)

「转载」佛门法器大全

图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法器又称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广义而言,凡是在佛教寺院内,所有庄严佛坛,以及用于祈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的器具,或是佛教徒所携带的念珠,乃至锡杖等修行用的资具,都可称之为法器。就内义而言,凡供养诸佛、庄严道场、修证佛法,以实践圆成佛道的资具,即为法器。

法器的种类十分的繁多,而各种法器的用途、型制、大小也差异极大,因此在不同的时空因缘中,也产生了许多的变化。即使是相同名称的法器,也因为时代、国家区域乃至宗教的不同,而在形式、材料及制作方法上,有极大的差异。在佛教的工艺美术中,也往往都是以法器为代表。

法器如果以用途来区分,一般大约可分为庄严具、供佛器、报时器、容置器、携行器及密教法器等六种。但在本书中,为了使读者能更深切的了解这些法器,所以将之分为八种,做更为细密的分类。其中,除了分出禅门的特别法器之外,再从密教法器中,分出藏密使用的特别的法器,如此一来,读者将更能了解这些法器的原貌及运用情形。

这八种法器的分类如下:

一、庄严道场的佛具:

这是指庄严佛堂、坛城、道场的器具,包括:佛坛、须弥坛、幡、盖、经幢等物。

二、供养用的佛具:

这是指日常以供养诸佛菩萨本尊的器具,包括:灯、华、香、香炉、衣裓、阏伽器等。

三、梵呗赞诵用的法器:

用于寺院日常行事或临时集会敲鸣用的器具,及唱诵、法会及各种仪式中领众之用。包括木鱼、钟、鼓、磬、云板等。

四、古代比丘生活用器具:

此类用品为古代大乘比丘随身所持及生活中所用的器具,包括:钵、三衣、澡豆、头巾、手巾、齿木、滤水囊、念珠等。

五、禅门的法器:

此类是指禅门中,除了生活上的实用性之外,亦常为禅师悟入学人的器具,如:拂子、如意、竹篦、蒲团等。

六、置物用的法器:

此类法具指可收藏或装置修行用的器具,如:佛龛、舍利塔、经箱、戒体箱等。

七、密教的法器:

此类法器指密教修法时经常使用之法器,包括曼荼罗、金刚铃、金刚杵、法螺、护摩器具等。

八、藏密特别的法器:

此类法器是指西藏密教中特别的法器,如:唐卡、哈达、食子、八吉祥、七宝、颅器、嘎乌等。

法器其实是实践佛道的器物,同时也是实践佛教礼仪与佛法生活的器具,是与修行相合为一的。因此,法器除了在佛教工具艺术上,有着极高的价值之外。对于修行者而言最重要的当然是要体会法器的内在精神,而应用于佛法的修行上,以实践圆满的佛道,这才是法器真正要展现的风貌。

佛教的法器,又称为“佛器”、“佛具”、“道具”、“法具”。

举凡佛坛,用于祈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乃至行者所携行之念珠、锡杖等修道之资具,统称为法器。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宝髻长者章)中说:“如诸菩萨得不思议功德宝藏,乃至修无分别功德道具。”又<观自在章>云:“善财作如是念:善知识者,至一切智,助道之具。”

在《中阿含经》中说:“所蓄物可资身进道者,即是增长善法之具。”而在《菩萨戒经》也说:“资生顺道之具。”《禅林象器笺》卷十九中也说:“凡三衣什物,一切资助进道之身物,具名为道具。”

法器的内容依诸书所记,并不一定,但一般均将修行修法等所用的器物类,称为“法具”或“佛具”。依《古事类苑》<宗教部>所记载,古称之道具,即三衣六物、独钴、如意、拂子、坐具等僧众所持的资具类,也称为僧具。而花瓶、火舍、香炉、灯台、斗帐、盖、花幔、幡、磬、铃、法螺、木鱼、铙、钹、金鼓、钟等物,则总称为佛器、佛具或法具。

佛教法器护身类

藏传佛教的各种法门、法器繁多,大致可分为息灾、增益、怀爱、诛魔四种法门;礼敬、称赞、供养、持验、护身、劝导六类法器。使用法器时,息灾法多用白色,如银制之件;增益法多用黄色,如金质之品;敬爱多用红色,如铜器之类;调伏法多用黑色,如铁制法器。法器其形式大多仿自印度,偶或稍加更变。所分六类细述如下:

1、礼敬类

(1)袈裟:式如薄帛之方单,着时,即缠身而露右肩。袈裟一般为紫红色,活佛的袈裟可以用明黄色。

(2)项珠:也称挂珠。种类很多,有菩提子、金刚子、莲子、水晶、珍珠、珊瑚、琥珀、玛瑙、玻璃、青金、白金、木槵子、人头骨等,作法时挂于项上。

(3)哈达:以薄绢制成,长方形,有白、红、黄、蓝诸色,大者长丈余,小者三尺。尤以献哈达表以敬意,其长短及颜色则视尊者之地位而定。

2、称赞类

(1)钟:有大小各式。

(2)铎:此即大铃。铎、铃、钲、铙、钖五者,形状相似,但铃、铎有舌。

(3)钹栗:亦名悲栗,系胡乐,其声甚悲。

(4)鼓:有大鼓、腰鼓、羯鼓、铜鼓等,更有骷髅鼓,俗称为嘎巴拉鼓,藏语称为“扎玛如”,是用两块人顶骨弧面粘接而成,然后两面蒙上猴皮,左右有骨坠,下有一个小柄及丝绦带子。有大小两种,直径分别为20厘米和10厘米左右。按照密教经典规定。修双身法用的手鼓的骨要用童男童女的头骨制成,童男要16岁的,童女要12岁的,然后蒙以猴皮,并在上面画“雅布尤姆佛”(雅布为父意,尤姆为母意,即父母佛,一般称双身佛)。这种手鼓在法会演奏时和金刚铃并用。鼓的种类很多,除骷髅手鼓外,另外还有一种曲柄鼓,它的鼓锤曲如弓形,鼓的直径约一米,下有一柄,诵经时,喇嘛自己用左手持鼓柄,右手用曲柄的鼓锤伴奏。这是汉地寺庙地所绝没有的。

(5)白海螺:是法会吹奏的一种乐器。按佛经说,释迦牟尼佛说法时声音响亮如同大海螺声一样响彻四方,所以用来代表法音。在《大日经》中即有“汝自于今日,转于救世轮,其音普周遍,吹无法法螺”。就是这个意思。它或可称为“妙音吉祥”。

(6)骨笛:藏语称为“罡洞”,长约30厘米左右,是用人的小腿骨制成,局部包银或铜,吹起来声音尖利刺耳,给人一种恐怖之感。

(7)六弦琴

3、供养类

(1)香炉

(2)灯台

(3)水盂

(4)供献器,如瓶、盘、盆和钵、杯、碗等。

(5)幢:有羽毛、宝石、金饰、丝绢等类,其形式如呈圆柱形,叫做胜尊幢。用来代表解脱烦恼,得到觉悟的象征。藏传佛教更认为幢是戒、定、慧、解脱、大悲、缘起和脱离偏见之象征,所谓有11种烦恼只有胜尊幢才能降伏。

(6)方蕃:其形状多如船用之风幡,即旗幅下垂,长短大小各式均有。

(7)白伞盖:伞在古代印度本来是贵族和皇室的象征,是贵族出行时的仪仗器具。后来被佛教采用,象征着遮蔽魔障,守护佛法。

(8)璎珞、花鬘、花笼等。

4、持验数

(1)念珠。

(2)金刚杵:梵名叫“伐折罗”,原来是古印度的兵器,后来被密教吸收为法器。印度古代传说,有位钦酪的仙人,他死后骨头变成了金刚骨,帝释天用它制成了金刚杵作为兵器。佛教密教则用它来代表坚固锋利之智,可断除烦恼、除恶魔,因此其代表佛智、空性、真如、智慧等。《大藏密要说》说,金刚材是菩提心义,断坏二边契于中道,中有十六大菩萨位,亦表十六空为中道,两边各有五股,五佛五智义,亦表十波罗蜜能摧十种烦恼。金刚杵有独股的、三股的、五股的、九股的,一般以五股的为多见。在图案和曼荼罗上,还常可以看到两个金刚杵垂直交叉,呈十字形,称为金刚交杵,据《陀罗尼集经》卷四《十一面观音神咒经》说:“如果要使修法有成就,修法时的坛场外院四角要安立金刚杵交叉如十字形。”

(3)金刚铃:金刚铃也是修法时用的法器,柄端也有佛头、观音或五股金刚杵形。这五股金刚杵形的称为五生牯铃。铃的意思是惊觉诸尊,警悟有情的意思。在和金刚杵一起使用时,就有阴阳的含义在其内,一般以金刚杵代表阳性,以金刚铃代表阴性,有阴阳和合的意思。

(4)金刚橛:原来也是兵器,后来被密教吸收为法器,有铜、银、木、象牙等各种材料制成,外形上大同小异,都是有一尖刃头,但手把上因用途不同而装饰不同。有的手柄是佛头;也有的是观音菩萨像,头戴五骼髅冠,最上端又有马头。它含有忿怒,降伏的意思。金刚橛又叫四方橛或四橛,修法时在坛场的四角竖立,意思是使道场范围内坚固如金刚,各种魔障不能来危害。

(5)灌顶壶(瓶):此即准顶时所用之秘密壶(瓶)。

5、护身类

(1)噶乌,汉语即为护身符,一般是用银或铜制成的小盒,很为小巧,外表雕饰非常精美,还有镶嵌宝石、松石、珍珠的,里面也有泥塑或金属制的小佛,随身携带用以祈佛保佑。

(2)秘密符印。

6、劝导类

刻写有六字真言的轮、筒、壁、幢、石,如嘛呢旗、嘛呢堆、转经轮、转经筒等。

三世佛的来历与民间位次排列(保佑众生平安、健康、长寿)

佛教中讲究轮回转世,尤其以三世代表了世间存在的意义,三世是指过去(前世)、现生(现世)、未来(来世)。由三世引申而来的三世佛,最初源自于古印度,乃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敬对象,佛教中又称为"三宝佛"。

根据古印度的哲学思想,印度的哲学家认为时间和空间是混淆存在于宇宙中的,因此三世佛同宇宙一样,应当以时空为单位来划分,于是便出现了以空间来计算的"横三世佛"和以时间为计量的"纵三世佛"。横三世佛为东方药师佛、中央释迦牟尼佛、西方阿弥陀佛。纵三世佛为燃灯古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

横三世佛:

一、东方药师佛

东方药师佛,又唤作药师如来佛,药师琉璃光王如来,主管东方净琉璃世界,世人一般祈求于东方药师佛,主要目的在于祈求现世今生的身体平安与健康。佛教意义中的药师佛可以保佑世人,延年益寿、去病消灾,许多病人和年老者都会礼拜药师佛,以求得此生平安、健康、长寿。

二、中央释迦牟尼佛

中央释迦牟尼佛,在印度传统佛教中的尊位及权利为主管中央娑婆世界,他身边有两位胁侍,左右分别为“大智”文殊菩萨以及“大行”普贤菩萨,号称“华严三圣”。中央释迦牟尼佛是这个虚空世界的教化者,他的法身是我国西藏地区藏传佛教所尊崇的大日如来佛。

三、西方阿弥陀佛

所谓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我们生活的世界,在佛教中称为裟婆世界,西方阿弥陀佛是主管西方极乐世界之佛,他身边有左右两位胁侍,有“大勇”大势至菩萨和“大悲”观世音菩萨。人世间一般祈愿于阿弥陀佛,通常是在于祈求人在死后得以解脱。我国汉传佛教认为,阿弥陀佛发其愿,力在引渡凡间众生前往西方极乐世界,以求得脱离轮回的苦海,故人们通常亦称其为“接引佛”。

纵三世佛:

一、燃灯佛

燃灯古佛为过去佛中最著名的佛,燃灯古佛生辰为农历八月二十二,梵文中译名为“定光”,为纵三世佛中之过去佛,乃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佛。《无量寿经》说到,燃灯佛是过去庄严劫中所出世的佛,其后历经十劫,依次出现了五十三佛。《大毗婆沙论》卷中说道释尊于第三阿僧只劫曾遇七万七千佛,其为万佛之首,即为燃灯佛。

二、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最熟知的佛教佛,传说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姓乔达摩,名悉达多,也是“释迦族的圣人”之意。释迦牟尼佛在参透人生之后,留下“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箴言,人世间生老病死之苦,生离死别之痛,深深刺痛了他的内心,为探索究竟的解脱之法,他放弃了奢侈的宫廷生活,35岁那年,于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明了宇宙间的一切法相,从此以后,四十五年间,随缘宣说正法,度化众生。释迦牟尼佛于80岁时在拘尸那迦城的娑罗双树下涅槃。

三、弥勒佛

是释迦牟尼佛的继承者,也是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来佛),弥勒佛袒胸露乳,慈悲济世,是给世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弥勒佛是大乘菩萨之典型代表,继释迦牟尼佛之后,在娑婆世界成佛度众。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这是我国国内许多佛教寺院殿门竖贴的一副对联。同时也警醒后人,遇事多宽容,要海纳百川,宽容他人,便是宽容自己。

祝各位生活康宁,永保平安,阿弥陀佛![祈祷][祈祷][祈祷]

去寺院烧香,究竟应该烧几根香。几炷香是啥意思,断香还要烧吗?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既与佛教信仰有很深的渊源,也有我们本土的道教传承。不管是信仰佛教还是信仰道教,都是需要上香的,在很多中国人的思想里,每当到了一些特定节日的时候,人们都会去寺庙里烧香,然后祈祷自己来年能够风调雨顺,全家人幸福安康。

现在人们生活好了,旅游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许多佛教胜地,现在也都成了旅游景点。旅游的人们,也会去一些寺庙里上香,一边借机向佛主、菩萨和各路神灵表达自己的善心,一边给家人安全祈福。

一,上香时,需要点几根香

可是,这里有个问题需要搞清楚。就是我们在寺院里上香的时候,究竟该烧几根香?烧香烧几根那是有寓意的,并不是胡乱烧的。也不能想烧几根就烧几根。

根据许多文化、佛教、道教典籍记载,烧几根香都是有特定的说法、讲究的。

一、烧一根香,表明万法归一的含义,如果有谁在寺院里的佛主、菩萨和庙里神灵面前点了一根香,表示他已得道,修成正位。那么,其他的仙家、佛家都可以来和他就佛、道方面的问题交流切磋,以验证他的佛理、道行是否够深,是否已经达到正神的要求。

故此,无论是佛家、道家还是俗家的人,一般是不会在佛主、菩萨面前点一支香的。

二、烧3根香是佛家的标准上香方式,代表皈依三宝,精诚修行,脱离轮回,求生西方。道家也是上三根香,代表三清或天地人三法。这三根香当然各有寓意。

第一根香敬“天上”的神明,希望他们能保佑自己所求的事顺顺利利或能早日实现。第二根香,敬奉滋养了万物的土地,农民们一般希望在土地上种下的作物能有一个好收获,不需要农作物的人就希望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和物都能欣欣向荣、健康长寿。第三根香,敬自己的祖宗先辈,祖宗先辈发家建立基业,给予自己生命,值得尊敬。

三、4根香,大多是在家修行的弟子或出马弟子(指弟子中出类拔萃者)平时所上的。在家修行的居士上4根香,第四根是护法香,也有的是祖先香不一样。出马弟子上四根香,代表愿与仙家一起皈依,修行飞升。

四,烧六根香,代表为两代人祈福,希望两代人可以和和美美、平平安安,这也符合大众的心理习惯。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后代着想,希望自己过得好的同时,也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可以过得更好。

五、烧七根香、九根香,也大多是出马弟子平时所上。7根香,代表北斗七星。9根香,占天地法,所以大多数出马弟子都上9根香。修佛修道的居士、道士,也有上9根香的。

上九根香的,大多数时候是上了年纪的老爷爷老奶奶,因为他们在上香的时候不但为自己祈福增寿,同时还要给自己的儿女辈和孙子辈祈福,因此上九根香的寓意,就是给三代人祈福。

六、12根香为半全香,多是出马弟子在看事时所上。36柱是全香,也是出马弟子看事时所上,但是很少用,除非是事情很急很严重的时候。

七,烧十三根香,代表功德圆满,上香的人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圆满、很幸福,已经再没有什么好祈求的了。这样的人,有的是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心怀感恩,懂得知足,可见其心胸宽阔。有的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取得了较大成就,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奢望的了。

不过在寺庙里,烧十三根香的人,比较少见。因为对现实生活完全满意的人是极其少有的。

当然,有的人认为烧香烧的根数越多越好,代表他对佛主、道主或者各路神仙越有敬意。其实不然,烧香的数目不在于多少,俗语说心诚则灵。只要在上香时,内心特别虔诚就行。烧的香代表戒、定、慧三无漏学,同时也代表佛、法、僧常住三宝。俗话说“烧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诚心”。

二,烧香所选的香和烧香的时间、方法

1、上香的香,不要选择那种香味不正常的化学香或者劣质香,这样反而对自己不好。最好是上天然香,这样的香才是如法如愿的。才能有作用。

2、上香的时间,如果有时间,可以每天上香。假如不方便每天上,那么每月的农历初一、十五及每年的春节等日期是必须要上香的。

3、上香燃香时,如果有明火,千万不能用嘴去吹。你只需上下摇动香,香头的明火便能够熄灭。烧香正炉以三炷为宜。按中、左、右分别插入炉内。意思就是,先在香炉里正中位置点一根香,然后,再点一根香,插在第一根香的左边,再点一根香插在第一根香的右边。

三,传统习俗,见仁见智

对于去寺庙里烧香拜佛这件事情,在中国已经有着几千年的传统了,不管是喜事还是什么重大场合的活动,人们都喜欢去寺庙里去烧几根香,祈福也好,还愿也罢。

假如你认为不可信,大可不必去烧香,但也没必要诋毁别人去上香。在中国,佛家、道家都以上香的方式联络佛主、神祗,以求得神祗、佛主保佑自己和家人。这既属于宗教信仰,也是求得内心安宁的方法。

四,关于几炷香的说法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对于关心的某个人或某件事,因为距离远,就像隔河看见鸡吃谷,干着急,没办法的时候,无法具体做到关心爱护,但又实在放心不下,便有可能说:“为他们烧炷香吧。”

在《特赦1959》里,就有这么一段对话:

杜聿明:哎,梁冬芳他们离开以后,好像就一直没有消息?

刘安国:也可能是有消息,只不过他们不想告诉我们。

杜聿明:这也正常。

陈瑞章:放心,那姑娘聪明机智,枪炮肯定都躲着她。

杜聿明:为他们烧柱香吧。

那么,这就出现一个问题,这一炷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这个炷,过去代表的是时间。在中国古代一个时期内,曾经用烧香来计算时间。一炷香,也就是两刻钟,半小时,三十分钟。当然,这个一炷香,不是普通的又短又小的那种香,而是那种大香、高香。长度和粗度也都比普通的线香长、粗。

1,一炷香,就是一根大香、高香从点燃到烧尽的时间。

2,小的香,三根为一炷。三炷香,就是九根。

当然,如果为别人祈福去烧香,不管烧几炷香,仍然还祈福的意思,和时间无关。

五,上香的礼仪

到寺庙里上香是有很多礼仪和讲究的,这个说起来内容比较多,以前写过一部分,为了避免同质化,这次就不说了。以后有机会,再详细说。

这里只说一个事,就是断香的问题。假如从香筒里抽出的香是断了的,最好换一根,因为断了的香,烧了也没用。假如香点燃以后断了,这个是不吉利的。故此,特别讲究的人上香,就要用那种大香、高香,那种香不容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