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起名

苗训和赵匡胤(苗训)

苗训和赵匡胤(苗训)

苗训才能比肩诸葛亮,辅佐赵匡胤建立大宋,为何被赵氏后人雪藏?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其著作《宋论》中,曾对宋太祖赵匡胤的发家史,进行过一个非常精彩的评价。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佑之者,天也;承其佑者,人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赵匡胤运气爆棚的羡慕与惊讶。

确实,看赵胤的崛起之路,除了初出茅庐的头几年吃了一些苦头之外,后面的道路似乎过于顺畅,就好像老天都在帮他一样。

不过,似乎在所有的史料当中都忽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就是辅佐赵匡胤建立大宋朝的首功之臣——苗训。

苗训,字光义,今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宋村人。他自幼聪慧好学、兴趣广泛且才智过人,少年时远赴华山学道,深得著名道士陈抟的真传。经过几年潜心苦学,苗训出师时已经成了一位满腹经纶,胸怀韬略,精通星象占卜,医道玄学的济世贤才。

然而,学有小成的苗训对此并不满足。离开华山之后,他游走各地寻访名师,使学识更为精深,眼界更为开阔,胸怀更加博大。

苗训在游历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山河破碎,百姓饱受战火洗礼的惨状。于是,他在学成之后返回了家乡,搭起了一座简易的茅棚,帮助乡民们问诊救人、占卜算卦。由于其医道精湛,占卜神准,且无论远近穷富都一视同仁,一时间声名远播,门庭若市。

在一般人看来,苗训的伎俩顶多也就算得上是个身怀绝技的江湖术士。但是,也正是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江湖术士,成就了赵匡胤的丰功伟业。

赵匡胤第二次走出家门的时候,一路向北而行,漫无目的踏上了谋生之路。当他经过苗训的家乡时,已经成了一位衣衫褴褛的落魄路人。在那个战火频升的年代,像赵匡胤这样落魄的人遍地都是,他的出现自然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当苗训看到赵匡胤时却是突然眼前一亮,当即就认定这个落魄的年轻人以后必然能够成就一代伟业。

苗训将赵匡胤请入家中盛情款待。在二人的交谈中,苗训为赵匡胤仔细分析了天下大势,为他定下了一条建功立业的道路。赵匡胤前往后汉投靠时任枢密使的郭威,在军中建立功业的起步策略,就出自苗训之手。赵匡胤对苗训经天纬地之才华钦佩万分,称其为“诸葛孔明再世”。对其资助路费盘缠的义举更是感激涕零,分手时相约,待时机成熟时必请先生出山共谋大业。

赵匡胤被郭威提拔为近军头目时,便把苗训请到了身边。自此之后,苗训辅助赵匡胤一直走到了建立大宋的那一天。

苗训在此期间的功绩是显而易见的。赵匡胤押宝柴荣,提拔赵普、楚昭辅、潘美、高怀德、石守信、郑子明等人为心腹部将组建自己的势力团队;以及柴荣亲政南唐期间,赵匡胤在涂山、清流关、六合等地取得三场逆天战绩。这其中的政治主张、团队组建、战役谋略等方面,都出自于苗训之手。

柴宗训继位之后,赵匡胤在陈桥驿“黄袍加身”的剧幕,也是苗训精心策划、周密运作的结果。

从苗训的事迹来看,他就是那个让赵匡胤一路顺畅,犹如得到老天帮助的人。也可以说,如果没有苗训的慧眼识人、运筹帷幄,也就没有赵匡胤的丰功伟业。那么,为什么这位与诸葛亮齐名的人物,却在诸多史料之中鲜有提及呢?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苗训的先见之明;二是赵氏后人的背信弃义。

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大宋之后,苗训借鉴了前朝功臣们“兔死狗烹”的下场,最后为赵匡胤谋划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剧幕,保住了众位功臣的性命。此后不久,他也以身体不适为由辞官卸任返回了家乡,最终以一个江湖术士的身份得以善终。赵匡胤为了表彰苗训的功绩,将他的家乡赐名为“宋村”。

苗训死后葬在老家的西岭之上,而赵光义接任宋朝之后,也不知什么原因,派了宫中的风水术士前去考察苗训的墓葬。风水术士回报称,苗训的墓对赵氏江山不利,此为不祥之兆。太宗听闻此言,不仅派人挖断了苗训墓葬的脉气,还对苗氏后人采取了一种压制的事态。

所以,在整个宋元时期,苗家后人都没有出现过身份显贵的人物。直到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苗家后人才逐渐熬出了头,族中出现了几位身份显贵的王妃和将军夫人。

参考书籍:《宋史》、《资治通鉴》、《潞安府志》

石朝江:从“生苗”“熟苗”,看苗族生存大变迁

从历史上看,苗族被迫离开中原流入南方后,千里苗疆不间断地发生局部的起义和斗争,曾有“三十年一小反,六十年一大反”之说。封建王朝“兵剿”与“安抚”相结合,除了进行军事镇压外,还允许“以蛮治蛮”、“以苗治苗”。

先是建立羁縻州、府,任用各族首领为刺史,朝廷在各羁縻州、府驻军监守,后土司制度是羁縻州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土司制度最早始于南宋,元代普遍实施,明代发展完善,清初继承,清中叶后实施“改土归流”。

明清时期,苗族被封建统治者分成“生”、“熟”两类,即所谓“生苗”与“熟苗”。

“生苗”一词,最早出现于明永乐初年。《太宗永乐实录》卷33载:永乐3年“湖广都指挥谢凤等奏,招谕答意等5寨生苗向化。”这就是“生苗”之称谓的由来。

“熟苗”相对于“生苗”而言。其最早见于明郭子章《黔记》。他在《黔记》卷59中说:“苗人……近省界为熟苗,输租服役,稍同良家,则官司籍其户口,息耗登于天府。不与其籍者谓生苗,生苗多而熟苗寡。”

总之,处于各建制府州县和土司直接管辖下的苗民谓之“熟苗”,既未建制设官又无土司管辖的苗民则被称之为“生苗”。即在军事上被征服,政治上经过王化,谓之“熟苗”。反之,在军事上未被征服,在政治上未经过“王化”的,则谓之“生苗”。

历史上被中央封建王朝视为“生苗”区的,主要有两大块,即湘黔渝边界的腊尔山区和黔东的雷公山区。

据《明实录》记载,明永乐和宣德年间,多次称箪子坪和铜仁府内答意、治古一带的苗族为“生苗”。《大清一统志·镇远府》载:“生苗,在施秉县,与铜仁府红苗为一类,有吴、龙、石、麻、田姓。”

《神宗万历实录》又载:“红苗者环铜仁、石阡、思州、思南四府,东连楚,西接蜀,周匝二千余里有余,种类殆得十万。”

黔东的雷公山区,是秦汉唐宋时,“有苗之民叛入南海”的那一支溯江而上,逐渐形成以雷公山脉为中心的另一个苗族主要聚居区。

“黑苗”中又有所区别,因而又有不同的称呼。如:“黑山苗”、“黑脚苗”、“楼居黑苗”、“九股苗”、“紫姜苗”、“夭苗”、“短裙苗”等。

从现在的行政区划看,雷公山苗族聚居区,应包括现在的台江(原台拱)、剑河(原清江)、雷山(原丹江)、丹寨(原八寨)、榕江(原古州)和凯里等县市,以雷公山脉为中心。

嘉靖年间,腊尔山苗民起义,明朝先后派万镗、张岳,统领大军进行残酷镇压。明田英产《平苗议》载:“经大举,计擒斩及冻饿身死者,已洗除过半。其先擒后纵并逃脱复业之苗,不过十之二、三。”

这种大规模的军事征讨,虽能取得一时成功,但最终未能完全达到全面控制“生苗”之目的。这就迫使朝庭不得不默认这两大“生苗”的自主自立状态。明朝廷对“生苗”区采取的对策主要是:

第一,军事封锁和隔离

明朝统治者在每次较大的军事征讨之后,均注意选择要地,于“生苗”区沿边修筑碉堡哨卡,“扼其险阻”,这就逐步形成了对“生苗”区的军事封锁线,“生苗”被圈锢和隔离起来。这种情况在腊尔山“生苗”区,最为典型。

更有甚者,湖广参政刘复一,奏请朝庭修筑“边墙”,人为地将腊尔山区的“生苗”同“熟苗”区和汉人区隔离起来。奏文称:“亲历边疆,度其险坦,力陈营所罗布,苗路崎岖,难以遏其窥觑,请金四万有奇,筑沿边土墙。上自铜仁,下至保靖,迤山亘水,凡300余里。”

这条边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南长城”,正是建筑在由上述各营哨所构成的弧形线上。边墙内为“熟民”,边墙外为“生苗”。

雷公山“生苗”区,明王朝多次用兵征剿,均未能使这一地区的“生苗”归于“王化”,也不得不采取军事封锁和隔离政策。

清水江为雷公山苗族出入的通道,明宣德、正统年间,在清水江和雷公山“生苗”区沿边的镇远、施秉、邛水等县司境修堡设屯,以封锁和控制“生苗”出入,阻断他们同外界联系。

第二,用沿边土司进行防范

明王朝所设置的大小土司,有不少是在围绕“生苗”区的沿边地带。

朝廷赋予这些土司的任务,一是直接统治管理领地内“归顺”的各民族,二是对“生苗”区则负有钳制和防范的责任。

第三,置卫所屯兵钳制和镇压

土司的“防苗”作用必竟是有限的,加之,不少土司土官,一方面倚仗自己的势力,“平时不无虐苗情事。”往往成为引起苗民反抗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又常“以窝苗为利薮。”甚至有的“窝苗诱叛”,同苗民里应外合,乘机渔利。

鉴于这种情势,明朝在西南地区,特别是在“生苗”区沿边,遂广置卫所,开屯戍守,利用卫所控制土司,同时加强对苗民的弹压。

在雷公山“生苗”区,明朝一开始就在贵州境内广泛推行卫所屯田制度,把大批官兵和汉人,从内地迁来开屯戎守。洪武1年(1368年),朱元璋就于邻近“生苗”的清水江下游镇远地区,建筑了清浪、梅溪、相见和柳塘4堡。接着又在清水江上游建柳霁寨和台拱寨,驻军戍守。

在明王朝统治的276年间(公元1368—1644年),在两大“生苗区”,也是苗族的两大聚居区,虽然也发生少数苗民的反抗与斗争,但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起义。

苗民们只要求最简单的安居与乐业,自耕自食、自织而衣,只要不是官兵逼得他们无法生活下去,他们乐于自己的农耕或游耕生活。

——作者:石朝江

作者简介:

石朝江·苗族

我国资深的苗学研究专家,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贵州省文史馆馆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巡视员,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学术顾问(原副理事长)等。

《中国苗族哲学社会思想史》获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世界苗族迁徙史》获贵州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类一等奖。出版著作《中国苗学》、《中国苗族哲学社会思想史》、《世界苗族迁徙史》等,合著、主编多部作品,个人科研成果字数达500多万字。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3——苗族的服饰文化

苗族

应该说网络上最神秘的民族了

传说的故事很多

本文预计阅读时长3分钟

共计8张图片

五十六个民族里,要说传说最多的民族,一定是苗族了。电影里神秘的蛊虫,就说是来自苗族的。小说里,苗族的特色文化也是很多文化传媒的经典题材,这样神秘的民族,他们的服饰,你们了解嘛?#碧海服装#

苗族的服饰也叫苗服,在苗语里叫作呕欠,这是谐音哦。苗族服饰里有很多特色——银饰、苗绣、蜡染,每一种都是珍贵的文化传承。我们常见的苗族饰品,银饰是为主的。不过黔南某些地区喜好佩戴贝饰,而西部方言区苗族服饰银饰使用上,十分少量。苗族的服饰样式繁多,根据不完全的统计,至少有200多种样式,服饰文化年代跨度大。

苗族的特色服饰,也在漫长的时代发展中,正在成为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苗族服饰也成为了国家重点保护项目。2006年云南省保山市申报的苗族服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少数民族的服饰,都有很明显的地区特色。

雷山苗族的服饰,可谓是多姿多彩。湘西苗族服饰也有百余种。湘西的苗族服饰,主要流行于湖南湘西州及湘、黔、川、鄂四省交界一带。在古时,湘西苗族的男女蓄发椎髻的,不过现如今这个习俗基本消失了。现在湘西的苗族女装多为女士圆领大襟短衣。黔东苗族服饰,主要是流行于黔东南。男人的装束多青色土布衣裤,包青头帕。女士的装束主要是以交领上衣和百褶裙为基本款式,以青土布为料。海南苗族服饰,主要是流行于海南省,女装的特色上,主要是右偏襟青布长衫,蜡染布筒裙,花饰较少。

黔中的苗族服饰,其主要流行于贵州中南部以及黔、桂、滇交界处。女士的服装多是上衣多披披领、背帕等,下装有一青色百褶裙,也有蜡染裙。

蜡染裙是十分漂亮的。蜡染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印染手工艺,在浸染中,作为天然的防染剂,会在布面上呈现独特的纹理,独具布艺术魅力。蜡染的图案丰富,风格独特,除了制作布料,也可以制作一些生活用品。

每一种地域服饰的不同,都是时代变迁的发展。

上面简单地区介绍就可以看出来,苗族的男装是比较单调。不及女装的鲜艳和花纹复杂。苗族女装还有便装和盛装之分,色彩更是苗族服饰的文化特点之一。在苗族的服饰文化中,银饰是极具代表性的,也是苗家人服饰的独特艺术品。文化也是苗族服饰的一大亮点,苗族服饰的承载着本族文化传承的重任,具有表达功能。由于历史悠久,这些图案其中的文化含义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苗族服饰图案,是便随着苗族服饰发展而来。其中的含义多种,有民族传统、纪念祖先和传承祖训、千年的故事、先民城池、迁徙漂泊路线等多种意义。由于历史的原因,苗族服饰一直没有被任何一部史料记载,所以苗族服饰的图案,也被称为无字史书和穿在身上的史书。这些一针一线的传承,苗族的一切记录下来。

前面的说到苗族的服饰也叫呕欠。这里再说说"呕欠嘎给希"--升底绣花衣是白洗式苗族服饰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图案,由"呕欠字"和"呕欠闪"两种类型组成,汉译为"红绣花花"和"暗底暗花衣"。这二者的背块均无刺绣,其他纹样与"呕欠嘎给希"相同。但服饰花纹图案变化最多的是"抛功拨"--袖花,其图案主要以各种几何图形布局,在不同的几何图形中,绣上各种花纹,组成许多不同名称的"抛功拨"--袖花。

苗族服饰的的技法工艺也是十分高超的。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多种技艺融合在一起,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使得苗族服饰花团锦簇独具民族艺术特色。色彩上她们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五种。

盛装,是最能集中体现苗族服饰的艺术水平。苗族的便装是比较素净、简洁、用料少、费工少的方便穿着。盛装服饰上图案,浓缩了苗族生活环境的景物和苗族妇女的审美。雷山苗族的服饰刺绣在构图、用色、绣技上更为三绝。

苗族男装,细细说来。一般男上装一般为左衽上衣和对襟上衣以及左衽长衫三类,以对襟上衣为最普遍。下装一般为裤脚宽盈尺许的大脚长裤。对襟男上装流行于境内大部分苗族地区,一件衣服由左、右前片,左、右后片,左、右袖六大部分组成。#职业装专家#

苗族男装盛装整体看外观其实与便装相似,但是质地会更好。一般是丝绸和真丝。颜色多为青色、蓝色、紫色。地区青年留分头,部分地区所包的头帕直径40厘米。近几年来,大部分老年男子多戴上皮帽。

值得一提的是,苗族人呢,喜爱头帕。苗族非常重视一个人的头部,认为头部是不可侵犯的。包头帕是一种服饰特色,也是一门艺术。关于头帕的谚语也有不少。比如——"姑娘样子好,花花头帕少不了"、"选郎没有巧,头帕要包好"等。

苗族服饰文化,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服装款式由原来的深蓝色和黑色为主,发展的色彩更为艳丽,将自然界的色彩都穿在身上,也是一种超越自然的美感。虽然服饰在发展,很遗憾的是,精美的手工苗服也在逐渐减少,随着老一代会这种手工艺的人离去,传统的苗族服饰也越来越难制造。再加上火麻的禁种等,苗族文化的传播,也在艰难发展中。

不过让人庆幸的是,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发展,也有很多民族特色的代表人物走入我们的视线。文化的传承,也从穿在身上,变成了能让我们看在眼里的文化。你们说,未来的苗族服饰会发展成什么样?

本文部分资料来自百度百科——苗族,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禁止转载。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