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纳甲筮法和六爻法是一回事吗(纳甲筮法)

纳甲筮法和六爻法是一回事吗(纳甲筮法)

浅析纳甲筮法的发展历程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纳甲筮法是中国传统占卜术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其源流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而在汉代后期京氏易的创立和唐代的《火珠林》问世,标志着纳甲筮法的形成和正式确立。

随着时间的推移,纳甲筮法逐渐完善,内容日益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一、房易与《京氏易传》——纳甲筮法的思想起源

京房易和《京氏易传》是纳甲筮法的思想起源,也是中国传统占卜术中最早的一种占卜方法,其思想源自于战国时期的《周易》。

京房易认为,天地万物之中皆有数理,人类可以通过数理来预测未来的命运和吉凶祸福。

京房易的创始人京房,是一位有着丰富占卜经验的占卜家,其占卜方法被后人称为“纳甲”。

随着时间的推移,京房易逐渐演变为纳甲筮法。

汉代后期,京氏易的创立和唐代的《火珠林》问世,标志着纳甲筮法的形成和正式确立。

《京氏易传》中详细介绍了纳甲筮法的理论体系和占卜方法,主要依据天干地支、五行、六十甲子等来预测吉凶祸福,为后世的占卜术奠定了基础。

在纳甲筮法的发展过程中,京氏易对其起到重要的影响,而他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点,认为人类和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

这一思想为纳甲筮法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并为后来占卜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

二、敦煌吐鲁番易占类文献与《火珠林》——纳甲筮法的过渡阶段与正式确立

汉魏六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占卜文献传承的关键时期,纳甲筮法也在这一时期逐渐得到发展。

传世的易占类文献中,纳甲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从中可以看出其在当时的占卜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例如《刘歆注京氏易传》《占课》《玄机应变》等,这些文献中都存在有关纳甲的描述和运用。

同时,在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一些易占文献中,也可以发现纳甲筮法的因素。

例如,敦煌遗书中的《折疑杖卜卷》就是一份含有纳甲筮法元素的文献,其中出现了“十干”、“十二支”等纳甲元素。

但是,纳甲筮法的确立离不开《火珠林》的问世。

《火珠林》是唐代末期至宋初时期的一部重要占卜著作,其中详细介绍了纳甲筮法的理论和运用。

该书中的纳甲筮法理论比较成熟,包含“三命四柱”“八字”等关键元素。

同时,《火珠林》还将纳甲筮法与六壬、奇门等易占术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占卜体系。

纳甲筮法的确立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因素。

隋唐时期,官僚阶层对占卜术的重视度大大提升,官方组织编纂占卜文献,进一步推动了纳甲筮法的发展和推广。

同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民间信仰和占卜活动也为纳甲筮法的流行提供了土壤。

三、宋、夏、元时期的纳甲筮法文献——纳甲筮法的发展

宋、夏、元时期是纳甲筮法发展的重要时期,出现了许多传世纳甲筮法文献,其中以宋元时期的文献最为丰富。这些文献对于了解纳甲筮法的历史发展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1.宋元时期的传世纳甲筮法文献概说

宋元时期出现了许多传世纳甲筮法文献,如《纳甲图》《神奇经》《千金要录》等。

这些文献中大多数都是以纳甲筮法为主要内容,系统介绍了纳甲筮法的理论和方法,内容丰富、体例规范、语言简练。

其中,《火珠林》是最早完整记载纳甲筮法的文献之一,其内容包括纳甲筮法的基本原理、筮法方法和使用技巧等,对纳甲筮法的研究有着重要的贡献。

2.黑水城易占文献中的纳甲筮法

黑水城位于今天的辽宁省东北部,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边塞城市,也是夏、商、周等古代王朝的边陲之地。

黑水城易占文献是反映夏、元时期西北地区实际情况的第一手材料,其中也包含了纳甲筮法的相关内容。

这些文献对于探索这一时期西北地区的社会生活、术数文化的流传路径,乃至于对弥补中国中古时期术数史研究的缺环、还原民间占卜术使用的原貌,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3.宋元时期纳甲筮法文献的特点

宋元时期的纳甲筮法文献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内容丰富,系统介绍了纳甲筮法的理论和方法;

二是体例规范,文献大多按照八卦和纳甲的体例来编排;

三是语言简练,易于理解和应用。

此外,这些文献还在纳甲筮法的理论和方法上做了一些改进和创新,使得纳甲筮法的应用更加灵活和精确。

四、明清时期的纳甲筮法文献——纳甲筮法的成熟与停滞

1.明清时期的传世纳甲筮法文献概述

明清时期的纳甲筮法文献数量众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透天中华纳甲集解》《纳甲集解》《纳甲百科》等。

这些文献内容涉及到纳甲筮法的方方面面,包括纳甲筮法的历史渊源、理论体系、占卜方法和技巧、符号解析等。

此外,明清时期的纳甲筮法文献中还包括一些具有独特特色的文献,如《金匮翼龟》《龙津秘钞》《神数千阳》等。

这些文献内容虽然与传统纳甲筮法有所不同,但仍然体现了纳甲筮法在明清时期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2.纳甲筮法的集大成之作——《断易天机》

明代中期出现的《断易天机》是纳甲筮法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卜书之一。该书系统地总结了纳甲筮法的理论和方法,并对占卜内容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和解析。

《断易天机》不仅具有高度的学术价值,而且在民间占卜活动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3.明清时期纳甲筮法的发展情况与文献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科技文化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这一时期,纳甲筮法的发展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技巧,使得该术数文化得到了更加完善和系统的发展。

与此同时,纳甲筮法在方法上的创新却陷入了停滞。

在明清时期的纳甲筮法文献中,大部分都是对已有方法和技巧的阐释和解析,而没有太多创新和改进。

这也反映了当时中国占卜术的一般状况,即占卜术数文化的发展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推动,但却没有足够的创新和进步。

从明清时期纳甲筮法文献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来看,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呈现出了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

在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同时,社会也出现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如地方官僚的腐败和民众的反抗等。

这些社会现象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也反映出人们在占卜活动中寻求安定和预知未来的心态。

五、纳甲筮法源流解析与黑水城易占文献的学术价值

从文献体例来看,纳甲筮法的文本体例在不同时期都有所变化。在汉代,纳甲筮法文本大多数采用符号和数字的方式,相对简单明了。

唐代的《火珠林》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注解和解释,使文本更为详细。

到了宋元时期,纳甲筮法文本更加注重细节和细致的分析,体例相对繁琐。到了明清时期,纳甲筮法的文本更为精细,注释更加详尽。

从理论使用来看,不同时期的纳甲筮法文本中也体现了不同的发展趋势。汉代的纳甲筮法文本较为简单,主要采用“分”“合”“一”“二”等方式来推算卦象。

到了唐代,纳甲筮法文本中加入了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并增加了更多的解释。

宋元时期,纳甲筮法的理论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采用了更多的数学和物理知识。

到了明清时期,纳甲筮法的理论更为深入,注重系统化和规范化。

从占卜事项来看,纳甲筮法的占卜内容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在汉代,纳甲筮法的占卜内容主要包括人生吉凶、官职升迁等。

唐代的纳甲筮法则增加了对疾病和天灾等事项的占卜。

而宋元时期的纳甲筮法内容更为广泛,包括官印、婚姻、出行、宅居等多个方面。

到了明清时期,纳甲筮法的占卜内容更为具体,对于家庭、疾病、财运、子嗣、考试等方面的占卜更加详尽。

这些文献中,既包括了当时流行的易经占卜,也包括了当地的一些特色占卜术,如八字、面相、手相等。

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研究,可以了解西北地区当时的占卜文化传统,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和交流。

总之,纳甲筮法是中国古代占卜术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其演变趋势可以从文献体例、理论使用和占卜事项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同时,黑水城易占文献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可以用来研究当时的社会现象、民众心态和文化传播等方面的问题,对于探索中国古代占卜术的演变历程和研究其文化背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赵坤,《纳甲筮法源流考—兼论黑水城易占文献的学术价值》。宁夏大学。

《周易》入门17:纳甲筮法基础知识(一)

大家好,我是怡然老师,记得关注我哦,怡然新语将持续更新。

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周易》“纳甲筮法”。

目前,关于纳甲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在汉代。《易纬·乾凿度》《京氏易传》均有纳甲之说。汉代京房已经运用纳甲之法推算灾异。刘大钧先生认为,或许先秦时期已有“纳甲”之说。他在《周易概论》一书中,列举了《蛊》卦 “先甲三日”卦辞、《巽》卦 “先庚三日”爻辞等,以论证《周易》作者已经将天干纳入了筮占方法之中。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考古出土的帛书《周易》六十四卦,有着与通行本《周易》完全不同的排序。据刘大钧先生考证,纳甲筮法的八宫卦即与帛书六十四卦的排序有关。

“纳甲”是汉代《易》学术语。为了占验吉凶、推算灾异,汉代京房、三国虞翻的《易》说,将八卦排纳天干,称为“纳甲”,“甲”指代天干。尚秉和先生在《周易古筮考》中说:“纳甲者,将干支排纳于六爻中,而以干支所属之五行及筮时时日,视其生克以断吉凶。” 意思是说:“纳甲”就是将十天干(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排纳于八卦之中。其中,乾卦纳甲、壬(内卦三爻纳甲,外卦三爻纳壬);坤卦纳乙、癸(内卦三爻纳乙,外卦三爻纳癸);震纳庚;巽纳辛;坎纳戊;离纳己;艮纳丙;兑纳丁。

纳甲筮法的起卦方法是“金钱法”。据说汉代所用卦具是三枚五铢钱,明清时也用铜钱作卦具。

纳甲筮法起卦方法:求卦者双手握住三枚铜钱(左手在上,左为天,右为地),心中默念所求之事,将硬币在手心中晃动数次,每抛出一次,根据铜钱正反面的情况,可以得出一爻。抛开六次,就可以得出一个六爻卦。这种方法,相比需要“十有八变而成卦”的大衍筮法要便捷很多。

纳甲筮法卦爻记录规则:铜钱有字的一面,称“字”;无字的一面,称“面”。三枚铜钱抛出之后,只有四种情况:①1个“面”,2个“字”(阳爻─,少阳);②2个“面”,1个“字”(阴爻--,少阴);③3个“面”(阳爻─,是老阳,变爻,用△标记);④3个“字”(阴爻--,是老阴,变爻,用×标记)。

例一:以三枚硬币起卦,六次抛出的情况分别是:

①1面,阳爻,少阳(初爻)

②1面,阳爻,少阳(二爻)

③2面,阴爻,少阴(三爻)

④1面,阳爻,少阳(四爻)

⑤1面,阳爻,少阳(五爻)

⑥1面,阳爻,少阳(上爻)

起卦的结果是天泽《履》卦,并且此卦无变爻。

例二,以三枚硬币起卦,六次抛出的情况分别是:

①2面,阴爻,少阴 (初爻)

②3面,阳爻,老阳,△ (二爻)

③1面,阳爻,少阳 (三爻)

④2面,阴爻,少阴 (四爻)

⑤1面,阳爻,少阳 (五爻)

⑥1面,阳爻,少阳 (上爻)

起卦结果是《巽》卦之风山《渐》卦。因为二爻是变爻,所以也要结合之卦(变卦)分析。

至于如何解卦,待我们更新完基础知识之后,再进行总结。

好啦!以上就是有关纳甲筮法的一些基础知识。欢迎在留言区交流哦。

特别提醒:仅供学术交流,相信科学,无不良引导,请勿轻信。

欢迎关注怡然新语。欢迎转发。

谢谢您的阅读和支持。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回顾:

《周易》入门10:占筮基础知识

《周易》入门12:古人占筮怎么判断吉凶?(一)顺时则吉

《周易》入门13:古人占筮怎么判断吉凶?(二)当位则吉

《周易》入门14:古人占筮怎么判断吉凶?(三)有应则吉

《周易》入门15:古人占筮怎么判断吉凶?(四)得中则吉

《周易》入门16:原来朱熹是这样断卦的!大衍筮法的占断原则

易经智慧:起卦容易解卦难!究竟该如何解卦?

在学习《易经》时,很多人都非常重视术的方面,诸如梅花易数、纳甲筮法等。在学习“术数”方面,也有很多人发现,其实起卦是比较容易的,但解卦非常难。很多人在占出卦后,看不懂卦的前面部分,只看得懂后面的判断语,于是一看卦爻辞就是看吉凶,这就太糟糕了。把精华给弄丢了!卦爻辞不仅仅是在说什么时位吉、什么时位凶,更重要的是讲为什么吉,为什么凶,它的精华就在于前后关系,前面是因,后面是果。

荀子说:“善为易者不占”,我理解先圣的“不占”就是既不要拘泥于各种占卜起卦法,又不要执着于卦爻辞的占断语,而是要“观其德义”“观象玩占”,去玩味《周易》所讲的天命、天道。

《国语》里记载有这么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在骊姬之乱后在外逃亡流浪十九年,想回到自己的祖国,于是亲自占了一卦,刚好占到豫卦,是屯之豫卦,也就说先占到屯卦,水雷屯,上面是水下面是雷,是本卦,然后变卦为豫卦,雷地豫,初爻变了,第四根爻和第五根爻也变了。

然后重耳请了一位卦师来解,问占得了这一卦应不应该回去,能不能当王侯?这位卦师说不吉利,不能回去。因为屯卦代表艰难,豫卦上面的震也可以表示车,下面是地,中间是空的,车陷到地里,是不吉利的,所以不能回去。重耳不甘心,又找了一个人看,就是有名的司空季子,司空是官名,司空季子说吉,应该回去,因为屯卦和豫卦的卦辞都说“利建侯”,有利于当王侯,而且震是车子,坤是大地,车子行在大地上不是挺好的么,所以应该回去。重耳最后听了司空季子的话回去了,果然当了王侯,把晋国治理得非常好,成了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所以到底要怎么解卦呢?不但要从卦象上判断,我认为更重要的还要看卦爻辞,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周围的形势,可以自己进行判断。当然如果自己没有办法判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也可以请别人帮忙分析,但是最后一定要自己拿主意,就像重耳最后是选择了司空季子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