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余字五行属什么(余字)

余字五行属什么(余字)

“余”字玄机

查了一下,还没有专题讲解“余”字,今天(20230915)就来专讲一下“余”字。

余(拼音:yú),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商代就已有的文字。我们先看看其演变:

来自百度百科

余字早期的甲骨文字形,是屮上一个正三角形,后来屮字改为类似的木字,延续至今。

那么这个字形是什么本义,又如何得出今日汉语中的各项含义的?还可能有哪些可能的含义?

屮字是生长中的树木的示意符号,所以后来字形直接改成了一个类似的木字形,而这个字形的意象实际是栽在土中的屮字,两侧两点可表示土壞,也可表示掉落的枝叶,而不是树木的根须。

正三角形是艮卦,有阳阻阴的阻碍义。余字中的正三角形只取阻碍义,不论阴阳。但于树木,欲阻碍枝条生长,唯一的办法就是剪枝或掐枝。所以这个木上的三角形于整棵树木生长之阳而言,就是兑卦阴阻阳进之象。所以正三角形在余字中就代表剪枝掐枝之意象。

于是余字的本义就可以是给一株树木打顶而去除多余生长的枝叶等之义。

这样,余字即有第一大类含义:多余。也有去除多余、修剪、掐除之类的意义。

余字整字是兑卦意象的字符,故其组字时就可取兑卦意义。比如“徐”字中的余就取兑卦走走停停缓慢而行的意义。

兑卦为小节,人的脚步也是距离的一个小节,所以除字可用爬台阶来说明用一个数去除另一个数,看其所得步数(倍数)的运算方法。

余字的另一类含义是做代词,表示第一人称。这种含义又是如何得来的呢?

原来余字初文之上三角形是艮卦(艮为山),罩在屮或类似木字之上,艮卦是一个有限范围的全部,可表示屮及掉落的枝叶之类两点代表的全部,这个全部对象就是自我所在之全部,所以余字有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义。

关于“我”的概念,请读者朋友们再参阅在下以前发的关于“我”字的注解文章。

余字的两大类含义就是如上所述得来的。所以易学知识是揭开汉字秘码的关键,读者朋友们一定要刻苦思索三爻经卦卦形的深层次意义,力争开悟!

汉字说:“余”的繁体字都可以写作“餘”吗?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123课。讲一个汉字“余”。这个字在《说文》540部里归“八”部,在现代汉语201部部首检字归法归“人”部,检字时要注意。

余。现代汉语常用字。这个字有四个读音:(一)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只标注了一个读音yú。《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余,语之舒也。”先看字形演变:

(余的字形演变)

在甲骨文里,余的字形就是木柱支撑的房屋,这应当是人类较早的居住方式,在这个角度来看,它的字义应当同“舍”(《说文》称“市居曰舍”)略同,只是在卜辞里,余的被借用为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到了金文,略有变化,有一种写法“房屋”的底部支撑又多了两根木柱,这就基本是小篆字形的前身。隶变后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与楷书大体相似。

余的小篆写法如图:

(余的小篆写法)

【猜想】为什么以木柱支撑的房屋会成为第一人称“我”的代用字呢?大概是古代的人们,为了躲避大型的食肉动物的袭击(它们多不会爬树),因此各自居住在树上,树顶简单的居舍就是自己的全部家当,因此,这点家当就成了对人自称的代名词。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古人指着树端的自己的小窝对别人介绍。那就是“我”的“家”。有意思的是,现代人也有模仿这种生活方式的,他们也把自己的房子建在树顶,只是结构先进多了。如图:

(现代人树顶的房屋)

但许慎放弃了这个原始的本义,他认为余的本义是语气词。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称:“与爾意同”,当然,这里的“爾”,也是指的语气词用法下的爾。严格意义上说,这已经不是余的本义,而是《说文解字》系统下字的本义。

本义之外,余又发展出来许多意思,常用的有:(1)代词。表示第一人称。这种用法在甲骨卜辞里已有,《尔雅.释诂下》称:“余,我也。余,身也。”邢昺的《尔雅注疏》称:“此皆我之别称也。”郭璞又注“今人亦自称为身。”古人用余或者身来指代自己。比如《诗经.邶风.谷风》有“伊余来暨。”郑玄《诗经注笺》称:“我始来之时安息我。”伊,语气词。余,第一人称代词:我。暨,通“塈”,本义是“息、安息”,放在这里应当是照顾、爱惜。完整的意思是“我曾经被照顾爱惜过”,诗经原文上一句是“不念昔者”,完全不怀念过去的时光。这是一段悲戚的爱情故事。女人的丈夫原本是一个贫穷的农民,由于两口子努力劳作,生活慢慢好起来了,但男的却变心了;

(《诗经.邶风.谷风》诗意)

再比如屈原《九章.涉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我从小就喜欢这种奇装异服,年纪老了这种爱好仍然没有减退。

(屈原《涉江》诗意)

(2)农历四月的别称。《尔雅.释天》:“四月为余。”在有些书画作品中有落款称余月,就是四月,而写成“馀月”的,一般指的是闰月,余与馀虽有通用,但在指代月份时并不相同。

(四月的西府海棠)

(3)通“餘”(馀)。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豫部》有:“余,假借为餘”《周礼.地官.委人》有:“凡其余聚以待颁赐。”郑玄作注说:“余当为餘。餘谓县都畜聚之物。”在这个意义下,余实际上是指多余的、余下的。另有一说这是古人的错误用法,余不应当通餘,就是我们多餘的“餘”,但在现代汉语里,“余”直接成为“餘”的简化字,由此还引起一些误用。【注意】余虽然是餘的简化字,但实际上两个字还是有区别的,繁体餘如果简化,可写作余;而简体字余,如果需要繁体化,则需要考虑,这个字出现在什么语境,比如多余,有余,写成有餘,多餘或许可以,而有些作品署名时也写作餘,这是错误的。余用作姓,就写作余,《通志》有载。比如现代学者余秋雨,要写成餘秋雨,就大错特错了。在古汉字里,余和餘根本就是两个字,不是所有余的繁体都可以写作餘或者馀。

(二)余的第二个读音读作tú。即同都切,平模定。有两个用法,一个用法是指接余,《尔雅.释草》有:“莕,接余”邢昺《尔雅注疏》:“莕菜一名接余”。莕菜,就是“荇菜”,这个我们非常熟悉了,前面的课程几次提到过它,举过《诗经.关雎》的里的“参差荇菜”的例子,来回忆一下它的样子:

(荇菜)

读这个音时的第二个用法用于专用名词“檮余”,指山的名字。《集韵.模韵》:“檮余,山名,在匈奴。”《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有:“右北平太守路博德属骠骑将军,会与城,不失期,从至檮余山。”看位置,檮余山应在贝尔湖以北。如图:

(漠北决战示意图)

(三)余的第三个读音读作xú。即详余切,平鱼邪。专用于名词“余吾”《集韵.鱼韵》:“余,余吾,水名,在朔方。”实际上,余吾水离朔方城还有一定的距离,见上图。

(四)余的第四个读音读作yù。即羊菇切,去御以。同“豫”指大象。《说文解字》豫字下有:“象之大者,或作余。”

这个字的后三个读音均不常用,了解即可。

(【说文解字】之123,部分图片引自网络)

《道德经》唯物辩证法:第三十九章“得一”的哲学本义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

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在此先阅览王公与河上公关于此章的注释:

1.王弼 注《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昔,始也。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各是一物之生,所以为主也。

物皆各得此一以成,既成而舍以居成,居成则失其母,故皆裂发歇竭灭蹶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各以其一致此清、宁、灵、盈、生、贞。

天无以清将恐裂,用一以致清耳,非用清以清也。守一则清不失,用清则恐裂也。故为功之母,不可舍也。是以皆无用其功,恐丧其本也。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清不能为清,盈不能为盈,皆有其母以存其形,故清不足贵,盈不足多,贵在其母,而母无贵形。贵乃以贱为本,高乃以下为基,故致数舆乃无舆也,玉石琭琭珞珞,体尽于形,故不欲也。

2.河上公 注《道德经》法本第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昔,往也。一,无为,道之子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言天得一,故能垂象清明。地得故能安静不动摇。神得一以灵,言神得一,故能变化无为。谷得一以盈,言谷得一,故能盈满不枯竭也。万物得一以生,言万物皆须道以生成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言侯王得一,故能为天下平正。其致之,致,戒也。谓下六事也。天无以清将恐裂,言天当以阴阳施张,昼夜更用,不可但欲安静无已时,恐发裂不为天也。地无以宁将恐发,言地当有高下刚柔,气节五行,不可但欲安静无已时,恐发泄不为地也。神无以灵将恐歇,

言神当有王相死囚休废,不可但欲灵无已时,将恐灵歇不为神也。谷无以灵将恐竭,言谷当有盈缩虚实,不可但欲盈满无已时,将恐枯竭不为谷也。万物无以生将恐灭,言万物当随时生死,不可但欲生无已时,将灭亡不为物也。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言侯王当屈己以下於人,汲汲求贤,不可但欲贵高於人,将颠蹶失其位也。

故贵必以贱为本,言又欲尊贵,当以薄贱为本。若禹稷躬稼,舜陶河滨,周公下白屋。高必以下为基。

言必欲尊贵,当以下为本。基犹筑墙造功,因卑成高,下不坚固,后必倾危。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孤寡喻孤独,不谷喻不能如车毂为众辐所凑也。此其以贱为本耶?

言侯王至尊贵,能以孤寡自称。言以贱为本,以晓於人也。非乎。嗟欺之辞。

故致数车无车,致,就也。言人就车数之,为辐、为轮、为毂、为举,无有名车者,故成为车。以喻王侯不以尊号自名,故能成其贵也。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碌碌,喻少。落落,喻多。玉少故贵,石多故贱。言人不欲如玉为人所贵,如石为人所贱,当处其中。

从两种古代通行本对本章的注释中可知,河上公所注比较详细,但仍然未切中深层次的问题。

一、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1.昔 甲骨文(上图)字形似太阳漂在流水上,表示日子(时光)如流水逝去。造字本义:时光流逝。金文上下倒置,义不变。

作名词,引申为过去、以前、从前。作形容词,引申指长久等义。《诗·商颂·那》:自古在昔。

昔与“今”相对。

2.宁 甲骨文(上图二)=宀(房屋)+示(祭祀台),表示在宗祠祭祖祈愿时内心安静。造字本义:虔诚安定。合并字“寧”,金文(上图一) 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加“心”,强调心性安定。篆文承续金文字形。

作形容词,引申为富足而安乐的。作动词,指古代已嫁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省亲。作动词,引申为愿意,甘愿。读作nínɡ。作副词,引申为难道,岂能等义,读nìnɡ。《说文》:寍,安也。《说文》:宁,办积物也。象形。《说文》:宁,愿词也。

3.灵 甲骨文缺(上图),金文=雨(下雨)+口(三个口)+示(祭祀),字形像祭天求到了雨之意。造字本义:天佑祖先,天人合一,天遂人愿而降雨。秦代文字中“”字“示”变成“王”,有的篆文为“巫”,表示巫通过舞蹈来祈求天神降雨。

作名词,引申指神灵,古人认为人死后会化为精灵,还引申为灵魂,精神,又指巫师,也指敏捷的心理活动。作形容词,引申指与死人有关的,又指善,也引申指聪明、通晓事理、应验,还指广大长远。另旧时称神或关于神仙的等义。《说文》:灵,灵巫也。以玉事神。

4.贞 甲骨文(上图)=卜(事物的本原状态,如龟壳开裂前的状态,。)+贝(宝贝,玉贝,钱贝,有实用价值的贵重品),字形表示像玉贝一样纯真实在。造字本义:纯朴忠实。

作形容词,引申指端方正直、正大光明、坚定、有节操,又指坚定不移或有操守,也引申特指古代妇女从一夫而终等义。作名词,特指在封建社会中的一种压迫妇女的道德观念。《易·乾》:元、亨、利、贞。《说文·卜部》:“貞,卜问也。

5.恐 甲骨文缺(上图)金文=工(工,似古代打铁用的站子,也似其它匠人专业用的器具,此处表示打铁时重锤敲打。)+心(心脏,心情)。字形表示心被敲打重击。籀文承续金文字形。篆文=巩(巩,收紧,紧张。)+心(心,心脏,心情。),强调心脏因惧怕猛跳,心里十分紧张。造字本义:内心强烈惧怕,有如大锤击打心脏。

作形容词,引申为惊慌、惧怕。作动词,引申为担心,顾虑、疑虑、施威震慑、使惧怕、恫吓等义。《说文》:恐,惧也。

6.裂 甲骨文缺(上图)秦文=列(列,古代酷刑,肢解)+衣(衣服),造字本义:将完好的衣服撕碎。

作动词,引申为破开、开了缝、撕破。又泛指划分、分割、破坏等义,读liè,也引申为物体的两部分向两旁分开,liě,《广雅》:裂,分也。《说文·衣部》:“裂,缯余也。

裂与“缝”相反。

7.歇 甲骨文缺(上圆),篆文=曷+欠。曷,读hé,金文=曰(曰的变形,口说干了。)+手(手的变形,与“匀”类似,为长于臂,为干重活的手臂。)+亡(亡,居手臂内,为手臂内力,表示手没有劲了。),字形为口干舌燥、四肢无力。欠,欠身打哈欠,表示累了需要休息。造字本义:暂停劳作,喝水喘息。

作动词,引申为暂停、停下、中止活动。又引申为喘息,人累时,常会说歇一口气,很短的一段时间 ,故引申指休息,也引申指睡觉。用作量词,表示动作次数,相当于“番”、“次”。还表示时间短、一会儿等义。《说文·欠部》:“歇,息也。

8.竭 甲骨文缺(上图)篆文=立+曷。立,表示立足之地,存在等义。曷,读hé,金文=曰(曰的变形,口说干了。)+手(手的变形,与“匀”类似,为长于臂,为干重活的手臂。)+亡(亡,居手臂内,为手臂内力,表示手没有劲了,字形为口干舌燥、四肢无力。),字形表示体力透支,站不稳。造字本义:体力与心力透支,超负荷运动。

作动词,引申为背举、用肩背负,又引申指举出、亮出,也引申指用完、穷尽,还引申指败坏、毁灭。另引申指停滞、遏止。作副词,引申为全、都等义。《说文·立部》:“竭,负举也。

9.灭 甲骨文缺(上图)金文=水(表示水灾)+戍(人+戈,表示砍,杀,兵灾)+(火,代表火灾),字形似人遭受水灾、火灾、兵灾无情打击而亡。造字本义:全村或举家死于战乱或火灾水灾,被烧尽杀绝淹没。

作动词,引申为兵灾、火灾、水灾对生命整体性的摧毁。又引申为消除、终止、火熄、完、尽、淹没等义。《尔雅 . 释诂》:灭,绝也。《说文》:灭,尽也。

10.蹶 甲骨文缺(上图一)篆文=足+厥(上图二)。厥=厂(山崖,简易房)+屰(屰读nì,上图三,甲骨文是一个脚朝上、头朝下的人。金文更加形象。是“逆”的本字,本义是倒。引申为违背、不顺、反向、颠倒等。)+欠(次,次于),字形为气闭,昏倒等。造字本义:跌倒。

作动词,引申为挫折、失败,又引申为竭尽、枯竭,也引申指踏、踩等义,跌,以上读jué。另读juě ,指骡、马等用后腿向后踢。。《说文》:蹶,僵也。

此段的直接表达是:

阴阳合一于时光的流逝中,天有了阴阳台一而清明,地有了阴阳合一而宁静,祭祀有了阴阳合一而灵长,涌泉有了阴阳合一而盈余,万物有了阴阳合一而生存,侯王有了阴阳合一而天下贞顺。

这样以之推理:天失去了清明的根本,恐怕会破裂;地失去了宁静的根本,恐怕会发动;神失去了灵长的根本,恐怕会停歇;谷失去了盈余的根本,恐怕会枯竭;万物失去了生存的根本,恐怕会灭亡;侯王失去了贵高的根本,恐怕会倒台。

具体的表达为:

阴阳合一于事物的不断发展中,苍天因为阴阳台一而清明;大地因为阴阳合一而宁静;宗族祭祀因为阴阳合一而广远绵长,人兴财旺;涌泉河川因为阴阳合一而流水潺潺;万物因为阴阳合一而生生不息;侯王因为阴阳合一而天下贞顺,万民拥戴。

这样以之推理:天以清明为根本,地以宁静为根本,神以灵长为根本,谷以盈余为根本,万物以生存为根本,侯王以天下贞顺为根本。

苍天失去了清明的根本,恐怕会有破裂的危险;大地失去了宁静的根本,恐怕会有突发地震海啸的危险;宗族祭祀失去了灵长的根本,恐怕会有子孙稀少而停止举办的危险;山谷河川失去了盈余的根本,恐怕会有干涸断流的危险;万物失去了生存的根本,恐怕会有物种灭绝的危险;侯王失去了贵高的根本,恐怕会有政权垮台国破家亡的危险。

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表达即:

对立统一的规律是事圽发展的根本规律,违背这一根本规律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和危险的。

二、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

1.贱 甲骨文缺(上图),金文=贝(钱贝)+戈(两个“戈”,长刀砍碎。),字形表示钱贝被砍碎。造字本义:珍贵品破碎后不值钱了

,价钱低。

作动词,引申为击碎。作形容词,引申为价格低,又引申指地位低下,也引申指人格或行为卑鄙、下流。还指撒娇或不尊重、不知好歹、轻视等义。另用作谦辞。《说文》:贱,买少也。《说文·貝部》:“賤,贾少也。

贱与“贵”相对,

2.基 甲骨文(上图)=土(土,土石)+其(其,甲骨文似一只从背后所见的簸箕,也似一个人蹲(坐)着的背影,突出了重心在屁股到肩的部位,即身体最低处且为主要部分,根本部分。)。字形似用竹筐提土筑墙,打下基础。造字本义:建筑物或身体最根本部分。篆文承续金文字形。

作动词,引申指用竹筐提土筑墙。作名词,引申指墙根,又抬建筑所用的地面,建筑物的根脚,也指根本、根据,后指分子结构中稳定的原子团。作形容词,引申指根本的、主体的、起始的等义。《说文》:基,墙始也。

3.孤 甲骨文缺(上图),金文=子(瓜苗)+瓜(老熟瓜果),字形似瓜苗在老熟的瓜里生长,自生自灭,无人看管。造字本义:无人照顾的瓜苗。

作名词,引申为没有父母依傍的、单独生活的孩子,通常指丧父、丧母或父母俱亡的孩子,也指古代帝王的自称。作形容词,引申指孤单、单独、唯一的,又引申指少、贫乏等义。《广雅 . 释诂三》:孤,独也。《说文》:孤,无父也。

此段的直接表达是:

所以,贫贱是富贵的根本,低下是高大的基础。正因为如此,侯王才以“孤、寡、不谷”自称。这不正是以贱为本的一种体现么?不是吗?!

具体的表达为:

所以,贵是相对于贱而言的,贫贱是富贵的根本,百姓是君王的根本。高大是相对于低下而言的,低下是高大的基础,没有低下的百姓,就没有高贵的君王。正因为如此,侯王才以“孤、寡、不谷”(孤家、寡人、饥贫者)自称。这不正是“以贱为本”从某个角度体现么?不是吗?!

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表达即: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以民为本,走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1.舆 甲骨文(上图一)=手(四只手)+专(上图二,转动),像四个轮子在转动的车,古代的车轮由多根木制辐条组成,辐条像手指一样。金文将“专”写成明确的“车”。造字本义:四轮豪车。篆文承续金文字形。

作名词,泛指车辆、车厢或轿子,进而引申指造车的人,又引申指众人,也引申指疆域、大地,另古代奴隶中的一个等级,泛指地位低微的人。作动词,引申指抬、举,引申表示运载,也指众人用手推车或抬轿。作形容词,引申指众人的,公众的。《广雅》:舆,多也。《说文》:舆,车舆也。

2.碌 甲骨文缺(上图一)篆文=石(石头)+录(上图二、三,甲骨文与金文“录”像用钻钻木取火或钻洞之形,又像古代木匠钻洞的工具,四点点为阴为影为空为洞也为四面八方,中间为工为玄,有的“玄”变成一半,表示左旋一下右旋一下,所以说“录”有转动、滚动寓意,表示粗加工、雕刻等义。),字形表示石头从高处不断滚下而自然形成河床上大小不一的鹅卵石。造字本义:鹅卵石由巨石不断分解不断滚动自然磨合而成。

作形容词,引申指平凡、无所作为,也引申指繁忙等义。作名词,引申指农具,用来轧脱谷粒或轧平场院,读作lù,又特指矿物,即碌石,读liù。《广韵·入声·屋韵》:碌,多石貌。

3.珞 甲骨文缺(上图一),楚文=玉(上图二、三,玉石)+各(上图四,字形表示彼此不相同的运动。本义为彼此之间立场不同,行动都不同,都有区别。),字形表示玉石多姿多彩,五光十色。作形容词,造字本义:各种小玉石形态各异,华丽珍贵。常用于璎珞一词,表示一种玉石类的颈部饰品。《说文解字》:小石也。从石乐声。

4.石 甲骨文(上图)左边像岩角,与内部一横构成稳固的三角形,表示稳定坚硬。造字本义:坚硬的山岩。金文右下角的“一”改为“口”形表示石块,小篆同于金文。

作形容词,引申为坚固、坚硬。作名词,引申指坚定的心志,又引申为碑石,也指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还指石刻,另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以及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等义。作量词,引申指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读 dàn。《说苑·辨物》十斗为一石。《说文·石部》:“石,山石也。《汉书·律历志上》: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此段的直接表达是:

所以结果是拥有数不清的豪华车轿却从来不乘坐它们,向“欲”的反面运动:碌碌终生但心若碧玉,辉煌一生但心若原石。

具体的表达为:

所以结果是拥有许多乃至数不清的豪华车轿却从来不乘坐这些豪华车轿,而是让天下百姓乘坐,也就是说,大力发展经济,大力创造积累财富,不独自占用而是与天下百姓共享。反对主观意识:碌碌终生但心若碧玉,艰难时积极乐观;辉煌一生但心若原石,朴实无华,从不忘本。

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表达即:

所以,拥有并犮展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天下大同而共用共享。同时,建设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向“欲”的对立面运动,不断弱化意识的主观性:艰难时期,坚定信仰,不失本色。辉煌岁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郑裕波 校注)

为好听有内涵的女孩,从诗词中起一个的名字

姓名是非常独特的一个文化符号:姓氏是家族传承而来,名字是父母赐予,拥有者是自己,但是喊得最多的却是别人。 如果是一个好听有内涵的名字,他人喊起来也会亲切许多,如果是一个拗口别扭的名字,就容易被别人起外号,名字也不好听。 比如男孩,父母希望孩子可以平稳踏实、自信勇敢,那就把这层寓意赋予进去。如果是女孩,父母希望宝宝健康快乐,灵巧美丽,也可以把这层内容考虑在名字中。 名字是托物言志,承载人的希冀与祝福。

家人们一定也知道取名用字搭配的内涵与简约并没有矛盾,只需要多推敲是完全可以兼顾多方面要求的,毕竟起名不能偏于某个方面。今天大家和我一起来看下今天分享这篇文章:“为好听有内涵的女孩,从诗词中起一个的名字”。

双珂

诗词出处:"伐鼓千门启,鸣珂双阙来。"——《全唐诗 怀哉行》

点评:“双珂”选自于句中,意思是成双成对的玉。“双珂”适合作为女孩名,形容孩子运气好,好事成双;有才能,性格温婉,如玉一般灵秀温润。给孩子起名为“双珂”,也是希望她成为一个温柔善良、懂事乖巧的姑娘。

欣宸

点评:带宝盖头的“宸”字指屋宇、深邃的房屋;也指北极星所在,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欣”的意思是快乐、喜欢、高兴、茂盛。“欣宸”可寓意孩子能够哟好的归宿,开心快乐的生活着。

元叶

灵感来源:"苑中珍木元自奇,黄金作叶白银枝。"——《全唐诗 望人家桃李花》

解析:这两句描写了桃李花盛开时美丽的景象。“元叶”选自于句中,适合作为女孩名字,寓意孩子如同花叶一般美丽,是无法复刻的珍贵,独一无二。起名“元叶”赋予孩子一种高雅、和善的气质。

云晴

出处:"雨色云西,晴光水北,一洗悠然心眼。"——《全宋词 台城路(归杭)》

名字分析:这几句写出了雨过天晴,悠然的景色。“云晴”选自于句中,适合作为女孩名字,充满诗情画意的气质。“云晴”可以理解为云开雾散,晴光乍现,象征着祥瑞与幸福。给孩子起名为“云晴”寓意孩子乐观向上,有应对挫折的能力。

薇瑾

解释:薇字,表示为蔷薇,此字自有清润巧萦之境,使用为女孩名字,更为高雅纯净,女子自有如琬似花之质。瑾字则指玉脂莹润,完美无暇,入名表意女子心志纯净,品格高洁,涵养十足。薇瑾两字带有虎年宜用的山、王字根,吉祥顺遂,读来似高山流水所和之音,淡雅而柔顺,娓娓动听。

清音

参考:"清泠有真曲,樵采无知音。"——《全唐诗 孤松篇》

释意: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渴望知音的心情。“清音”选自于句中,意思是山间泠泠的声音便似我的内心,有谁能懂?“清音”作为孩子名字,寓意品格高尚、志趣高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渴望有知音相伴,以解心中之意。“清音”赋予了孩子一种清雅高尚的气质。

画莎

注释:此名字取自陈亮《水龙吟》:“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画字是常见的意象用字,代表的是一种唯美;而莎字洋气时尚,带有一种现代的风采,这两者结合显得有种反差萌,既有古风诗意文雅之气,也有当下潮流时尚之洋气。

斯悠

点评:用虚词给女孩取名,是常见的形式,这样的名字不仅读起来更有文气,也能表现深远的寓意;斯字取自于杜甫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有这、乃、斯文等意思,在人名中表示儒雅、大雅君子;女孩取名“斯悠”可以说是将悠闲自得的形态表现的淋漓尽致,表示女孩高度追求自由与闲适的生活。

书月

诗词:"梦里粉香浮枕簟,觉来烟月满琴书。"——《全宋词 浣溪沙》

释意:这两句表现出了女主人公精致的生活状态。“书月”选自于句中,具有一种温柔娴雅的气质。“书月”适合作为女孩起名,“书”字寓意孩子知书达理、学识渊博;“月”字寓意孩子温柔贞净,具有美好的品格。

娉月

意思:娉月一名取自诗词“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自带有一种浪漫诗意氛围,意境唯美,凸显出了女孩的稚嫩轻灵。将娉月作为女孩的名字,可展现女孩的青春美好之义。娉字形容女孩的姿态优美;月字形容月亮,寓指女孩清冷出尘,超凡脱俗的美好品质,带有纯洁之言。

圣荷

诗词出处:"端拱承休命,时清荷圣皇。"——《全唐诗 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官》

点评:“圣荷”适用于女孩的名字,它选自唐诗,该诗句含义为做一个清廉、为百姓谋福利的人,为国家朝廷做贡献。“圣”字是代表神圣、聪慧,“荷”字则是表示了如同荷花一般纯洁无瑕,“圣荷”用作女孩名字,能够体现父母希望孩子冰清玉洁、善良动人、看待事物能够有宽阔的心胸。

100个繁体字与简体字对照表,你可以写对几个?

干:對應三個繁體字: (干)涉,(乾)燥,(幹)部;

后:對應兩個繁體字: (後)面,皇(后);

系:對應三個繁體字: 唔(系),關(係),聯(繫);

历:對應兩個繁體字: (歷)史,日(曆);

钟:對應兩個繁體字: 時(鐘),(鍾)意;

板:對應兩個繁體字:老(闆),木(板);

表:對應兩個繁體字:手(錶),外(表);

丑:對應兩個繁體字:(醜)怪,子(丑)寅卯。

范:對應兩個繁體字:模(範),(范)仲淹[注:姓氏];

丰:對應兩個繁體字:(豐)富,(丰)采;

刮:對應兩個繁體字:(颳)風,搜(刮);

胡:對應兩個繁體字:(鬍)須,(胡)闹,(胡)亂;

回:對應兩個繁體字:(迴)旋,(回)頭,(回)報,(回)族;

伙:對應兩個繁體字:(夥)計,團(夥),(伙)食,(伙)房;

姜:對應兩個繁體字:生(薑),(姜)子牙[注:姓氏];

借:對應兩個繁體字:(藉)口,(藉)題發挥,(借)錢;

克:對應兩個繁體字:攻(剋),(剋)期,(克)勤(克)儉,千(克);

困:對應兩個繁體字:(睏)倦,(睏)覺,(困)苦,圍(困);

漓:對應兩個繁體字:(灕)江,淋(漓);

里:對應兩個繁體字:表(裏)不一,這(裏),(里)程,鄰(里)關係;

帘:對應兩個繁體字:窗(簾),垂(簾)聽政,酒(帘)[注:旗子狀嘅標誌];

面:對應兩個繁體字:(麵)粉,(麵)條,當(面),表(面),反(面);

蔑:對應兩個繁體字:污(衊),(蔑)視;

千:對應兩個繁體字:鞦(韆)[注:簡體:秋千],一(千),(千)秋基业。

秋:對應兩個繁體字:(鞦)韆,(秋)季;

松:對應兩個繁體字:(鬆)散,(松)樹;

咸:對應兩個繁體字:(鹹)菜,老少(咸)宜;

向:對應兩個繁體字:(嚮)前走,方(向);

余:對應兩個繁體字:業(餘)愛好,(余)[注:第一人稱代詞,我];

郁:對應兩個繁體字:(鬱)(鬱)?#91;?#91;,濃(郁);

御:對應兩個繁體字:抵(禦),(御)驾親征;

愿:對應兩個繁體字:(願)望,(願)意,許(願);

云:對應兩個繁體字:(雲)彩,(雲)南省,子曰詩云;

芸:對應兩個繁體字:(蕓)薹,(芸)香;

沄:對應兩個繁體字:(澐)[注:大波浪],大江(沄)(沄);

致:對應兩個繁體字:細(緻),(致)敬,(致)力;

制:對應兩個繁體字:節(制),(制)度,(製)造;

朱:對應兩個繁體字:(硃)[注:名詞:朱砂],(朱)紅色;

筑:對應兩個繁體字:建(築),(筑)[注:古代樂器];

准:對應兩個繁體字:(準)則,瞄(準),(准)許;

辟:對應兩個繁體字:复(辟),開(闢),精(闢);

别:對應兩個繁體字:告(別),(別)人,差(別),(彆)扭;

卜:對應兩個繁體字:占(卜),前程未(卜), 蘿(蔔);

种:對應兩個繁體字:(种)[注:姓],物(種)起源,(種)田;

虫:對應兩個繁體字:昆(蟲),毛(蟲),長(虫)[注:“虺”的本字,毒蛇]

党:對應兩個繁體字:(党)項[注:姓氏],(黨)員;

斗:對應兩個繁體字:車載(斗)量,煙(斗),北(斗)星,(鬥)牛士,(鬥)智(鬥)勇;

谷:對應兩個繁體字:五 (穀)雜糧,稻(穀),山(谷),進退維(谷);

划:對應兩個繁體字:(划)船,(划)得来,刻(劃);

几:對應兩個繁體字:茶(几),(幾)乎,(幾)個;

家:對應兩個繁體字:(傢)具,(傢)什,(家)庭,(家)乡,科学(家);

据:對應兩個繁體字:占(據),(據)點,凭(據),拮(据);

卷:對應兩個繁體字:風(捲)殘雲,讀書破萬(卷),試(卷);

蜡:對應兩個繁體字:(蠟)燭,(蜡)[注:古代嘅一種年終祭祀];

了:對應兩個繁體字:(了)卻,受不(了),(瞭)解、一目(瞭)然、不甚(瞭)(瞭);

累:對應兩個繁體字:(纍)贅,罪行(纍)(纍),(纍)计,連(累);勞(累);

朴:對應兩個繁體字:(朴)刀,(樸)素;

仆:對應兩個繁體字:前(仆)后繼,(僕)人,公(僕);

曲:對應兩個繁體字:彎(曲),戲(曲),(麯)酒;

舍:對應兩個繁體字:(捨)棄,施(捨),宿(舍);

胜:對應兩個繁體字:(勝)利,名(勝),(胜)任;

术:對應兩個繁體字:技(術),苍(术)[注:中草藥],白(术)[注:中草藥]。

台:對應四個繁體字:

1.天(台)[注:山名又地名],兄(台)[注:稱呼];

2.亭(臺)樓閣,舞(臺),

3.寫字(檯);

4.(颱)風;

体:對應兩個繁體字:身(體),(体)夫[注:抬靈柩嘅人);

涂:對應兩個繁體字:

1.(涂)[注:水名;姓],(涂)月[注:農曆十二月],(涂)吾[注:水名(見《山海經?北山經》)]; 2. 生靈(塗)炭,(塗)改;

吁:對應兩個繁體字:長(吁)短歎,呼(籲);

佣:對應兩個繁體字:雇(傭),(傭)人,(佣)金;

折:對應兩個繁體字:奏(摺) ,(摺)叠,曲(摺),(折)本,(折)斷;

征:對應兩個繁體字:遠(征), (徵)召,象(徵);

症:對應兩個繁體字:(症)候,(癥)[注:腹中結塊之病]結;

厂:對應兩個繁體字:(厂)[注:多用于人名],工(廠);

广:對應兩個繁體字:(广)[注:多用于人名],(廣)阔、(廣)東省;

发:對應兩個繁體字:(發)達,頭(髮);

复:對應兩個繁體字:重(複),繁(複),(複)雜,(復)查,(復)習;

汇:對應兩個繁體字:(匯)合,(匯)款,(彙)聚,詞(彙);

获:對應兩個繁體字:捕(獲),(獲)得,收(穫);

尽:對應兩個繁體字:(儘)管,(盡)力,前功(盡)弃;

苏:對應兩個繁體字:紫(蘇),江(蘇),(蘇)维埃,(甦)醒;

坛:對應兩個繁體字:天(壇),花(壇),設(壇),論(壇),體(壇),(罎)(罎)罐罐,(罎)子;

团:對應兩個繁體字:(團)结,(團)體,師(團),(團)員, 湯(糰),飯(糰);

须:對應兩個繁體字:必(須),(須)知,胡(鬚);

脏:對應兩個繁體字:肮(髒),內(臟),五(臟)六腑;

只:對應兩個繁體字:(隻)言片語,一(隻),(衹)不過,(衹)有;

繁体字,亦称繁体中文,1935年的《第一批简体字表》称之为正体字,欧美各国称之为传统中文,一般是指汉字简化运动被简化字所代替的汉字,有时也指汉字简化运动之前的整个汉字楷书、隶书书写系统。繁体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标准字。

近代成规模的汉字简化运动,最早在太平天国,简化字主要来源于历朝历代的古字、俗体字、异体字、行书与草书的楷书化。193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第一批简体字表》,但因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反对而搁置。1956年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中国大陆开始全面推行简化字,20世纪70年代曾经有过一批二简字,后被废除。

目前仍然使用繁体字的地区有中国的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汉字文化圈诸国,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等海外华人社区多为繁简体并存,中国内地在文物古迹、姓氏异体字、书法篆刻、手书题词、特殊需要等情况下保留或使用繁体字。

2001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明确规定中国推行规范汉字,同时也明确保留或使用繁体字的范围。2013年6月5日中国国务院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含附表《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以规范字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