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癸卯时是几点到几点钟的时间(癸卯时是几点)

癸卯时是几点到几点钟的时间(癸卯时是几点)

诗咏癸卯元宵节

编者按:玉兔元宵闹,花灯处处红。为营造节日气氛,野草诗社、玉坛诗书画苑组织诗人为癸卯元宵节创作诗词作品(上、下篇)。现辑选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上篇:古体诗

癸卯元宵节占句

李殿仁(北京)

玉兔元宵闹,花灯处处红。

吟诗抒意趣,击鼓壮心雄。

瑞气传千里,嫦娥舞九重。

神州呈万象,日月领春风。

行香子·闹元宵

李文朝(北京)

碧落银盘,遍地灯燃。上元节,乐满人间。江南塞北,锣鼓喧天。看龙灯舞,马灯走,彩灯妍。

千秋民俗,世代相传。猜谜语,旱路划船。文明遗产,惊艳尘寰。庆人圆喜,汤圆美,月圆欢。

临江仙·王亚平元宵节在太空弹奏古琴有感(并序)

王改正(北京)

春意盎然,姹紫嫣红。元宵良夜,其乐融融。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弹奏古琴,茉莉花的旋律永远回旋在广袤的太空,荡漾在中华儿女的心头。筑梦长空,看我神舟游玉宇。英雄漫步太空时,感慨泪沾衣。琴声响彻瑶池外,十四亿人心澎湃。亚平一曲越千年,明月照人寰。乃为之歌曰:

玉宇长天万里,神舟载我英雄。亚平琴韵动瑶空。嫦娥来伴舞,情满广寒宫。回望寰球一点,百年世事峥嵘。狼烟瘟疫未消停。家国无限好,齐唱大江东。

元宵浅吟

何云春(北京)

玉兔中天望月空,金龙落地舞曈曚。

冰灯照处阳春雪,焰火驱辞刺骨风。

有梦人生情致远,无霜境界韵丰崇。

思乡百味销魂醉,欲寄三分入皓穹。

采桑子·元宵节吟怀

田凤兰(北京)

鹅黄点点池边柳,芳草萌春,语燕清音,万里山河处处新。

烟花火树京华夜,月满天心,情满良辰,美酒瑶杯醉我魂。

元宵夜吟

蒋有泉(北京)

琪树琼花明月下,游人接踵彩灯前。

祥和本是民之愿,欢度元宵不夜天。

浣溪沙·癸卯元宵

何小平(北京)

皓月高高映丽天,嫦娥玉兔竞翩跹。银花火树照无眠。

两岸春归歌似海,九州灯舞夜如年。清辉万里共团圆。

癸卯元宵节

朱超范(浙江)

又见琼轮沧海升,还携玉兔白云淩。

香浮竹叶杯中酒,清湛梅花壶里冰。

尤是春光惟此夜,何堪月色为华灯。

烛明无碍嫦娥影,会达长空最上层。

癸卯元宵节

潘衍习(北京)

癸卯新年玉兔骄,时交六九暖风摇。

立春节后回阳气,解冻河边发柳条。

只待天公垂夜幕,便邀圆月庆元宵。

万家灯火明心愿,同祝江山尽舜尧。

元宵节

蓝贤寿(浙江)

千家万户煮汤圆,世代延绵永续传。

绚丽花灯求吉庆,恭迎癸卯大丰年。

元宵佳节

白双忠(北京)

礼花绽放映京城,欢语如潮听不清。

月下平桥竟逢友,松间小苑去弹筝。

此时得听多才女,今夕来将古调评。

竹素园中春水色,船灯荡漾更柔情。

元夕春望

张嵩(宁夏)

正是元夕月好时,早春树木动枯枝。

千山草色随风变,万朵云情与梦思。

日暖村庄福上兔,雪消原野画中诗。

乡间景象描金翠,欲待田开种玉芝。

水调歌头·煮元宵有感

何其三(安徽)

井水千淘净,纤指掐痕圆。相思滋味为馅,心事捏成团。玉粒锅中浮转,好似漂萍零乱,对此怅无端。悲喜凭谁定?聚散是因缘。

情成末,身化粉,火相煎。忆回去岁、嫩叶碧杆在湖田。忽尔桃花正好,忽尔暮春已老,忽尔雪霜天。万事皆能躲,躲不过时间。

元宵节观灯

王刚(四川)

玉塔银河泻,金鳌不夜城。

花楼灯映月,画舫女弹筝。

亮眼千人喜,流光万点晶。

遍观诸世相,惟我影茕茕。

贺元宵节

蒲润康(四川西充)

春来赤县紫云奔,火树飞龙绕水村。

明月初圆游子梦,行囊已满故乡魂。

同吟大地书青史,再展宏图举绿樽。

远眺山河无疫扰,元宵逸兔喜盈门。

癸卯元宵记怀

何立新(四川)

一轮新月至,万象沐东风。

抱憾三年别,归来万户融。

梅红撩白雾,水瘦绕晴空。

身赴人潮涌,情飞四海中。

元 夕

李新平(新疆)

苍穹挂玉盘,万里彩灯悬。

舞尽元宵夜,神州梦正圆。

癸卯元宵节(新韵)

李灵光(北京)

玉兔元宵捣药勤,思除烟瘴净乾坤。

灵丹溶入月光里,遍洒清辉康世民。

元夕

高宝玉(北京)

序转时临正月中,玉轮光满照西东。

长街灯火明如昼,万户元宵笑语融。

水调歌头•上元夜

刘存发(天津)

今夜有佳色,千点蜡光萦。玉盘飘动桂影,挥袖洒繁星。箫鼓催春激切,杯盏当筵交错,畅饮到三更。香气漫花市,火树接平明。

绕堤湾,映远岸,倚长亭。流年逝水,此处长忆少年情。宝马香车远逝,雪柳娥儿素淡,执手对红灯。笑语旧时事,梦里可追凭。

咏癸卯元宵夜

萧艾(黑龙江)

烟花爆竹闹欢天,好似人间喜讯传。

疫去春回争仰望,祥和美满大团圆。

行香子·农家院里闹元宵

徐振旺(北京)

正月乡村,喜气盈盈。拜年拱手礼声声。对联相映,福满门庭。看梅红透,人红醉,火红灯。

银花明月,清辉铺院。网红汤圆沁香横。今宵一曲,难忘心声。唱春之歌,诗之韵,月之情。

元宵节感吟(新韵)

范曜阁(北京)

嫦娥幸遇小萌宠,玉兔相依与共情。

沉浸团圆延续日,寻常烟火赛花红。

客家乡俗闹元宵

毛红梅(广东)

呼朋把酒计耕忙,八旬村翁八乐扬。

后辈游龙求巧妇,诸公佑子祷平康。

行来邻里乡情暖,自古不移习俗良。

击鼓声鸣迎好运,花灯舞悦纳祯祥。

青玉案•癸卯元夕

封玉华(吉林)

云空点亮烟花树,酿诗韵,飘花雨。元夜欢声铺满路。女挥花扇,男敲红鼓,俏步秧歌舞。

不堪回首思千缕。玉兔呈祥虎离去。皓月中天今又度。花灯炫彩,吟声汇聚,百业朝阳处。

元宵节(新韵)

刘嫦月(辽宁)

宝镜高悬照昊空,腊梅稚蕊展芳容。

赋诗把酒邀霞月,泼墨挥毫挂晏灯。

虎去兔来诸事盛,疫消福至万家隆。

霓虹炫彩华光闪,今岁元夕桂魄明。

蝶恋花·闹元宵

金凤(辽宁)

昔日故园三五候。玉魄清辉,满眼灯如昼。潮涌欢歌行影秀,神奇灯谜鱼龙诱。

今又风高元夜守。月冷灯融,谁看梅如豆。漏滴霜寒催鬓旧,嫦娥笑我人空瘦。

元宵节随感

李耀忠(辽宁)

情逸新年趣未休,即临元夜约朋游,

彩灯同醉人谁解,明月空悬赋自流。

滚滚银珠祛旧疾,清清绿蚁洗残愁。

糖葫蜜隐酸甜彻,共舞长龙耀九州。

元宵抒怀

罗明周(四川)

丽日霞云兆吉祥,金风沃野竞芬芳。

英雄广宇双舱会,母舰环游四大洋。

水绿山青如画卷,军威民富国盛强。

中华奋进新时代,幸福和谐百世昌。

柳梢青•元夕

鲍哈申(内蒙)

火树燃情。烟花炫彩,元夕青城。冰上喧嚣,街头嬉戏,笑语欢声。

羔羊美酒花灯。岁月好、人间月明。塞北风光,江南美景,人在蓬瀛。

元宵节游园

文光焰(四川)

疫困三年虎岁终,迎来卯兔破樊笼。

秧歌手鼓村村乐,火树华灯路路红。

庙会投壶温旧俗,游园杂耍品遗风。

欢声醉赏诗谜趣,妙语清吟共月融。

画堂春·闹元宵

吉怀康(四川西充)

儿时最喜闹元宵,灯笼火把人潮。始摇新竹又齐吆:旱魃惊逃。

谜语诗书赏月,龙灯狮子高跷。而今华夏更多娇,灯火通宵。

西充上元夜

蒲俊(四川)

火树银花夜不孤,燃情岁月壮康衢。

人潮涌动高跷跃,灯宴遐悠碎步殊。

十里廊桥晖倩影,百联谜语蕴珍符。

飞龙逸兔渊含古,趁得东风续志图。

【中吕·满庭芳】元宵夜

庞盟(四川)

新春梦圆,龙狮起舞,锣鼓喧天。九街竞秀华光灿,不夜腾欢。

上元月,灵姿跰跹。孔明灯,玉宇斑澜。瑶池现,终非梦幻,亿福满人间。

元宵有寄

范文钟(四川)

月色灯光花树俏,元宵精米细浆淘。

心中刻进新希望,追梦扬鞭复驱劳。

欢庆元宵

蒲家富(四川)

每逢十五闹元宵,击鼓鸣锣焰火妖。

作赋燃灯吟月夜,唱歌跳舞涌春潮。

今朝已把瘟神送,翌日同题玉兔娇。

笑语交欢盈市井,千家万户乐陶陶。

家山元宵即景

范耀文(广东)

龙狮起舞万灯红,欢闹高楼矮院中。

火树频添花朵朵,亲情宛似月融融。

笙吹六管歌春满,泰启三阳盼岁丰。

热酒家家迎客饮,安康互道意由衷。

癸卯元宵

林和(广东)

瘟魔阻隔故乡牵,兔捣灵丹逐瘴烟。

一夜繁花催勃发,几家灯火不团圆?

元宵温酒当炉沸,屋角寒梅早绽妍。

舞动龙狮锣鼓乐,人潮互忘疫三年。

癸卯元宵

邹育道(广东)

七彩汤圆滾满锅,赏灯迎戚闹狮锣。

刚柔太极舒功巧,奔放长龙舞步珂。

春节书联欢谊厚,元宵赋韵喜情多。

神州开放平安日,挚友亲朋快乐过。

咏元宵

段志彬(广东)

元夕灯辉映月红,高楼照璧玉华融。

长堤柳系游人暖,绿苑狮腾采福雄。

鼓伴箫扬和雅韵,龙行虎跃闹春风。

汤圆一碗千家乐,炮竹声中四海隆。

踏莎行•梅城元夕

古小光(广东)

皓月清寒,小城热闹。鱼龙舞隘凌风道。春风昨夜上梅枝,残芳覆发佳人笑。

去岁元宵,汤圆红枣。荧屏围乐关门早。滨江两岸闪灯星,长街寂寞行人少。

上元农家乐夜饮

张立敏(湖北)

鸡豚鹅鸭栅中来,鲜果时蔬手自栽。

如此风情如此夜,忍教山月照空杯?

癸卯元夕

刘献琛(山东)

碧宇烟含桂殿开,绛河波映月华来。

素娥炫日千秋镜,青女飞霜七宝台。

星海鸿蒙排浩荡,天宫汗漫接崔嵬。

神舟电掣银蟾迓,华夏春携玉兔回。

【中吕·满庭芳】闹元宵

殷立华(重庆)

金鸡报晓,相邀十五,共度元宵。龙腾虎跃雄狮啸,任性狂飙。

两江潮、千层浪高,满园春、百卉含苞。开颜笑,追求美好,还怕路途遥。

元宵节

何强(甘肃)

今宵不夜天,爆竹喜连绵。

溢彩银花舞,交辉玉月圆。

心灯千万盏,意韵两三笺。

我与谁同醉,小诗微信传。

浣溪沙·元宵节

杨树林(甘肃)

报讯寒梅映雪红,梨花千树度春风。宫灯万盏暖融融。

烟火纷纷星耀灿。佳人袅袅彼重逢。相思一夜在望中。

武陵春•古城元夜

程良宝(陕西)

雁塔通明华彩绽,火树耀长安。回望城楼腾紫烟,人闹舞蹁跹。

毕竟皇都龙气象,暖意却轻寒。仰首争看第一圆,元夜醉无眠。

临江仙·癸卯元夜赏灯有感

周磊(山东)

十里青虹连夜起,花灯黯了街灯。人间天上共升平,举头明月在,放耳任喧声。

似水年华难再有,鬓丝不奈浮生。春心仍恋此时情,今宵人事好,何必费经营。

西江月·兔年元宵抒怀

梁兆智(山东)

癸卯迎春半月,神州佳节人安。撷来一碗月儿圆,最是馨香立见。

瑞气随心荡漾,华灯着意斑斓。元宵节里庶民欢,家国昌兴如愿。

忆秦娥•欢度元宵

张明娥(北京)

元宵节,银花火树团圆月。团圆月,清辉皎洁,欢歌声叠。

观灯打赏上元节,诗书画影从头越。从头越,诗书画影,酝词填阙。

乡 思

张树山(北京)

青少离家未改魂,故乡睡梦几重温。

武垣城上儿时影,肃水岸边堤柳深。

蓝缕衣衫心里暖,茅屋陋室御寒春。

何为总是生牵挂,千个情结缠我身。

人月圆·元宵节感怀

肖廷祥(北京)

春风喜送元宵夜,赏月看烟花。霓灯溢彩,屏前热舞,醉了千家。

春归正月,暖风摇树,月拢轻纱。人间美满,蟾宫兔跃,共乐天涯。

下篇:现代诗

元宵

凌寒(上海)

浑圆的汤团

在早晨的沸水中翻滚

又像是在舞动

缭绕的烟雾腾腾

主妇的汤勺

打乱了舞曲

舞者纷纷归位在各自的碗里

静静等待家人来决定

这是一个家的团圆

预示着这一年

都整整齐齐

时光流逝夜晚

提示尾声将至

街上

小区里

孩童们拉着兔子灯

欢快的父母

自抿着嘴在一边

仿佛又经历了一次童年

站在高楼上

远处彩灯闪烁

恍惚间

有点天堂的味道

身边的人

会不会是神仙下凡

来这人间相遇

那湾元宵荷灯

彭鸣(北京)

那盏青玉案的灯现了

从古老的元宵节里

迈着青山 绿水的步伐

进入新时代的灯火阑珊处

人民的中国 我的祖国

就是海内外游子和国人

众里寻他千百度的女史

为她放一长江 一黄河荷灯

摇曳的 平静的 奔腾的祝福

汇入大海

这些荷灯在海上合盘

托起一轮崭新的月亮

癸卯年第一枚清秀的满月

满月里玉兔的温情

温暖着神州大地……

此刻汤圆 已然在锅里煮沸

来啊 我们为今宵的这一刻

鼎盛的我的国为您干杯

元宵的那束光

祝雪侠(北京)

相约不如偶遇

缘分一瞬间

天然的亲切感

说不清是否曾经遇见

没有月光的那个夜晚

星星躲在云里边

你发现是路灯照亮了绿叶

眼前一片璀璨

我说那束绿光

照亮了我回家的路

你说那束绿光

照亮了你的心

此刻的愉悦

是心灵洒落的一个传说

那束绿光

让爱与阳光迷人芬芳

元宵之夜

叶冰(北京)

这夜色无边,灯火阑珊。

许是忘却了流年,

思念成渊。

这光焰在夜色蔓延,

仿佛千年的守望,

遁入人间。

这蔓延不曾停歇,

希冀人间团圆,

笑语席间。

这夜色无边,灯火阑珊。

几多轻怨来去,

更添缠绵。

这缠绵在夜色蔓延,

直到春潮荡漾,

河畔又暖。

这蔓延似将停歇,

仿佛春影流连。

倾心人间。

组稿:何云春 孙满桃

审稿:王改正 张 宁

来源: 光明网

觉多一定就好吗?真的能睡“傻”

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欢夜间工作,觉得效率高;也有人是被迫加班,舍弃睡眠;有人喜欢睡懒觉,自封“睡美人”;有人长期为失眠困扰,数羊数到天明;有人常年困顿倦怠,随时都能睡着……到底什么样的睡眠习惯才是健康的,睡的多就好吗?有比晚睡晚起还伤身的睡眠模式吗?午觉越睡越觉得累是怎么回事?今天医生有话要说。

何时睡何时起?听听老祖宗怎么说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学对日常作息起居非常有指导意义。按照中医十二时辰养生学,亥时(21:00-23:00)当睡觉,卯时(5:00-7:00)应起床。亥时,又称人定、定昏、夤夜,是一昼夜十二时辰中的最末一个时辰。古人有“戌时(注:19:00-21:00),日暮将至,归田园;亥时,人定归本,早安眠”的描述,意思是夜间21点至23点,人该安歇睡眠了。23点以后,就已经该进入梦乡了。亥时睡眠,百脉可以得到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

卯时(5:00-7:00)则应该起床了,切莫贪恋被窝,有百害而无一利。从时辰脏腑对应关系看,卯时对应大肠。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人应该起床排便,因为大肠该上班了,它把昨日消化食物剩下的糟粕排出体外,好让清爽空灵的身体接受新的一天的早餐。卯时的下一个时辰是辰时(7:00-9:00),对应“胃”,哦,肚子空空,该吃早饭了。

别纠结了 最佳睡眠时长看这里

依据亥时睡眠、卯时起床计算,睡眠时间在6至10个小时范围内都符合十二时辰养生学。按照“不欠不馀,折中调和”的“取中”之道,8个小时是最佳睡眠时长,即理想的作息时间应是22点睡觉,6点起床。国外也有些关于最佳睡眠时长的研究,并且这些研究结果均发表在很权威的杂志上。有研究认为7个小时是最佳睡眠时长,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能使死亡率和发病率降到最低。又有6.5至7.4小时的睡眠时间最适宜的研究结论。

作为普通大众,真的没必要纠结自己是睡了6.5至7.4小时还是7.8小时,纠结于这个问题的人,可能多半睡不着觉。再者说,22点睡觉6点起床的8个小时睡眠模式,也并不见得与7个小时或6.5-7.4个小时的结论相悖——说谁一躺下来就睡得着了?谁还没有被5:30的尿意憋醒过?掐头去尾,也差不多就是6.5-7.4个小时。中医几千年前就总结了一套很好的作息规律,老祖宗的教导,值得听!

每晚缺觉2小时 心血管患病几率翻倍

谈到这个问题,那些严谨到刻板的科学家就真的是我们健康的守护神了。现在,我们来认真看看这些科学研究结论:《睡眠》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睡眠不足能引发血压升高,患心脏病与脑卒中的几率增加。睡眠从每晚7个小时减至5个小时以下的人,因各类原因死亡的几率是常人的1.7倍,因此而患心血管疾病并致死亡的可能性是常人的两倍多。可见,睡眠不足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心脑血管上。请夜猫子们、或经常加班的朋友们要认识到这个危害!

睡太多过犹不及 还能“睡傻了”!

前面了解了睡眠时间不足的危害,那么,是不是睡眠时间越长越好呢?提醒那些自封“睡美人”的朋友们注意,睡眠时间过长也是十分有害的。芬兰一项针对2.1万名成年人进行的22年跟踪研究发现,睡眠超过8小时的男性,比睡7至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4%,女性高出17%。发表在《神经力学》上的韩国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天睡眠时间在8至9小时以上的人要比每天睡7至8小时的人患认知障碍的危险性高38%,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42%。

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每天睡眠时间一旦达到8个小时以上,那么之后无论是睡10个小时,还是15个小时,患痴呆症的风险将稳定地维持在40%左右。阿尔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症)协会公布的数据也显示,老年人长期睡眠超过7小时(或睡眠不足)会导致注意力变差,甚至出现老年痴呆,增加早亡风险。

换句话说,睡眠时间越长,越容易“痴呆”。民间有“睡傻了吧”的调侃,看来还真能睡傻了!

这种睡眠模式 比“熬夜”还伤身

超过23点,仍不睡觉,这种情形是典型的“熬夜”。但有些人习惯性规律晚睡晚起,如每天凌晨2点睡,9点起。习惯如此,每日如此,能保证睡满7个小时,这种情形勉强不算熬夜,但不提倡。

因为该睡觉的时候,你在工作(或在娱乐);该起床的时候,你在睡觉;该吃早饭的时候,你错过了点,只能到中午一顿饱食,身体总是处于一种乱的状态。除非你完全可以掌握你的时间和工作,形成你自己的“生物钟”,并天天如此。但现实中很少有人能做到这样规律,因为能完全掌握自己时间的人太少了。

还有一种情形是,睡眠不够规律,睡觉忽早忽晚,时间忽长忽短,即有时晚上10点入睡,有时凌晨3点入睡,有时睡10个小时,有时睡4个小时,这种情形比习惯性地晚睡晚起危害更大——它让你的身体无法适应,“生物钟”乱七八糟,久而久之,各种健康问题就会出现。一只钟表忽快忽慢,离废弃也就不远了。

午睡真不是鸡肋 睡对了可“醒脑”

午睡是值得提倡的,中医自古就有睡“子午觉”的建议。“子觉”说的是夜间的睡眠,因为23:00-1:00是“子时”,夜深人静,自当好好睡觉。“午觉”当然指的是中午的觉。

但午觉睡多长时间合适呢?建议30分钟以内,最长不能超过1个小时。让我们来看看这几个研究结果: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结果指出,人每天会丧失部分吸收新知识的能力,午睡能逆转这种衰退,10分钟的午睡是恢复认知功能的最佳时长。《睡眠期刊》指出,10分钟的有效午睡会大大增强人体的警觉性。哈佛公共健康学院对2.4万名成年人的研究结果显示,与不午睡的人相比,午睡的人死于心脏病的可能性会降低40%。这些研究指出了短时午睡的益处。与此同时,英国剑桥大学专家在13年间追踪了1.6万名成年男女发现,白天小睡时间超过1小时,死亡风险会提高32%。可见,午睡是十分重要的,但睡的时间长了也是不提倡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入睡30分钟后,人就进入了深睡眠阶段,这时候大脑正处于抑制状态,流经脑组织的血液相对减少,体内的代谢过程也相对减少;可是下午还要上班啊,所以不得不在睡得正香的时候被迫起床。这时大脑皮层的抑制尚未解除,会出现大脑供血不足造成一时性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情况,出现周身不适、头晕眼花、疲劳不堪的症状。所以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以10至30分钟左右为宜。

吃喝拉撒睡,是生命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哪一项出了问题都会对健康带来危害。总结一下就是:该睡则睡,该醒则醒,不熬夜,不恋床,中午小睡一觉,张弛有道有奥妙。

文/赵润栓(北京小汤山医院)

来源: 北京青年报

(新华全媒+)“提灯天使”的十二时辰——寅时

“终身纯洁,忠贞职守。勿为有损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南丁格尔誓言百年回响,做患者的“守护天使”是护士们的一生使命。

他们有过硬的专业技术,为人民筑牢健康防线;他们关爱全生命周期,为患者提供连续性医疗照护;他们是医生的最佳拍档,沉稳干练,抚平患者伤痛。

护理是科学,也是艺术。护理人不仅用精湛的技术和无私的关爱守护着患者健康,还努力把时间的分分秒秒都投入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为使命前行,为生命护航。

在第112个“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近北京协和医院的“提灯天使”们,用镜头记录了协和护理人从子夜到清晨再到深夜的十二时辰,以影像展示“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的协和护理。

5月11日4时许,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护士付生新在水房喝水,短暂休息。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5月11日4时许,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护士雷宁(右)和医生龙敬涛在讨论患者病情。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5月11日3时许,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护士任晓冬(左)、侯青敏(中)、吴杰在为患者翻身。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5月11日3时许,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护士侯青敏(左)、张维在给患者换药。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5月11日4时许,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内,医护人员在工作。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5月11日4时许,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护士郭宏伟运送除颤仪。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12个时辰12种“命”,妈妈再忙也要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