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五色对应五脏口诀(五色对应五脏)

五色对应五脏口诀(五色对应五脏)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五行五色五方位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五行五色五方位

金—白色—西方

木—青色—东方

水—黑色—北方

火—红色—南方

土—黄色—中间

记忆口诀

金—白色—西方

你想要黄金,你对象给你买了白金,你气死了,驾鹤西去

木—青色—东方

树木的叶子是青的,冬青更是四季常青

水—黑色—北方

北方的水都是黑的不能喝,所以从南方往北调水

火—红色—南方

南方的水都给被北方了,着火后没水救火,火烧的通红

土—黄色—中间

黄土高原在中国中部地区

补充知识点

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色:青、黄、赤、白、黑五色,也泛指各种色彩。五方位:东、西、南、北、中

复习回顾:

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

瓶子里的鲸鱼越来越黄

补充口诀:黄鲸鱼(黄景瑜)越过屏障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口诀可以帮你提高记忆的效率,但是无法让你一次就记住,学习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记得要复习哦!

五色对应五脏,夏季养命,从“看脸色”做起!

五色对应五脏!脸的颜色,反映着五脏的问题。比如面色通红就是咱们的心出了问题,面色发黄就是脾的问题,面色发白就是肺的问题。生活中,我们就可以通过“看脸色”,判断五脏怎么样,就可以更好的在这个夏天,养好我们的命!

面色发红:脸总是红彤彤的,这种就是心阴虚导致的。生活中,手心脚心总是发热发烫,心里总是异常烦躁,很难睡着,睡着了就大量出汗,总是心慌心悸,心脏总是跳的很快,平时稍一走路,就会腰酸腿软。那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参考个天王补心丹或者柏子养心丸,来滋阴清热,养心安神。

面色发白:脸色发白,嘴唇颜色发白,这种就是肺血虚导致的。其实这类人典型特征是“三白”,脸发白,嘴唇颜色发白,指甲颜色发白。另外,还会经常的手麻脚麻,腿会经常抽筋,皮肤特别干燥,头发也是焦枯没光泽。那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参考个黄芪生脉饮,玉屏风颗粒或者洋参保肺丸,来清肺滋阴。

面色发黄:脸色蜡黄,枯黄,这种多是脾虚生痰湿导致的。生活中,这类人食欲变差,不想吃东西,总是恶心想吐,头总是昏沉沉的,浑身乏力没精神,不想动。另外,还大便溏稀,不成形状,舌苔白腻。那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参考个陈夏六君子丸,参苓白术丸或者归脾丸,来强健脾胃,化痰祛湿。

面色发青:全脸或者脸上的局部表现青绿色,这种就可能是肝气滞血瘀导致的。生活中,这类人总是情绪低落,不高兴,胸胁那里又胀又痛。另外还会心慌心悸,胸口憋闷,有时候感觉喘不过来一口气,总感觉肩膀和后背像被针扎一样疼,女性朋友可能还会出现月经不调,痛经。那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参考个逍遥丸,柴胡舒肝丸或者血府逐瘀丸,来疏肝解郁,活血行气。

面色发黑:脸发黑,嘴唇也很黑,这种就是肾阳虚引起的。生活中,这类人还会特别怕冷,手脚异常冰冷,怎么也暖不热,男性那方面会特别容易疲软,时间短,对那方面的事儿也不感兴趣,女性会出现宫寒,痛经。这种情况,就可以参考个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或者五子衍宗丸,来温补肾阳。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了,生活中,大家发现身体出现毛病后,还是要及时就医,不能乱吃药。下期再见!

中医面诊之基础知识,五色-五味-五脏-五行

五色·五味·五脏 《黄帝内经》中五色、五味与五脏的对应关系是这样的:白色、辛味与肺相应;红色、苦味与心相应;青色、酸味与肝相应;黄色、甘味与脾相应;黑色、咸味与肾相应。由于五脏分别与筋、骨、脉、肌肉、皮肤相应,所以白色又与肌肤相应,赤色又与脉相应,青色又与筋相应,黄色又与肌肉相应,黑色又与骨相应。

面诊理论研究不断深入人们通过实验方法验证面诊理论,并提出新的诊断法则,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面诊知识链接 《灵枢·五色篇》中将人的面部比喻为一座宫廷院落,鼻居中央,位置最高,故曰“明堂”。其余各部,皆如此形象化地予以想象:鼻部称为明堂,眉间称为阙,额称庭(颜),颊侧称为藩,耳门称为蔽。正如《望诊遵经》所说:“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这是面部脏腑分布总的规律。 《素问·刺热篇》把五脏与面部的相关部位划分为:左颊候肝,右颊候肺,额候心,颏候肾,鼻候脾。并说:“热病从部所起者,至期而已”、“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虽然这是从热病的角度来划分的,但后世医家已把它扩展应用到对一切疾病的望诊上。

五行平衡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属性的物质所构成的。我们人体也是一个小宇宙,各脏器之间有着相互的关系,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五脏与五行属性,有着特定的对应关系。 五脏与五行的对应关系

五脏之间的相生相克

在五行学说中,相生相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促进、助长和滋生的作用。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

人体五脏之间也存在一定相生与相克关系,具体如下: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肺克肝,肝克土,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

五脏和季节的关系 在中医里,季节被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个季节,并结合五行学说与人体五脏一一对应。

具体看来,肝对应春季,心对应夏季,脾对应长夏,肺对应秋季,肾对应冬季。在不同的季节,对应脏器较为脆弱,需要特别注意保护。如春天是肝的主季,肝气最旺,但也是这个季节最容易发生肝病,应该多吃小葱、豆豉之类的助阳食品,以及大枣、莲子之类的补益食品。

五行平衡和性格的关系 中医认为,五行平衡、五脏强弱与性格密切相关。

五行若不平衡,比如说火多无制,人易急躁;

水多无制,人多聪颖但意志不坚定;

木多无制,人多刚愎自用;

金多无制,人多保守刻板;

土多无制,人性情温厚但胆小怕事。

尽管如此,现代研究也表明,人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自我控制实现性格调整。

颜面五脏法

面部经络丰富,气血充盛,加之皮肤薄嫩,所以身体内部的变化就会在面部有所反映。虽然古今面部分属各有所不同,但都是在《黄帝内经》有关脏象、气血、经络分布的理论基础上而形成的。

古代面部分区 《黄帝内经·灵枢·五色篇》把整个面部分为:鼻部称为明堂,眉间称为阙,额称庭(颜),颊侧称为藩,耳门称为蔽。

古代面部脏腑分属

1 庭为首面。

2 阙上为咽喉。

3 阙中(印堂)为肺。

4 阙下(下极、山根)为心。

5 下极之下(年寿)为肝。

6 肝部左右为胆。

7 肝下(准头)为脾。

8 方上(脾两旁)为胃。

9 中央(颧下)为大肠。

10 挟大肠为肾。

11 明堂以下为膀胱、子宫处。 现代面部脏腑分属 现代面部各部分属,是在生物全息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它在面部呈现一个倒置内脏图形,也是一种整体内脏在面部的缩影。现代面诊法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面部对应脏腑与传统中医不同,诊断方法也有所区别。

1 额头正中近发际处为子宫、膀胱。

2 额中线两侧为输尿管。

3 额中部为小肠。

4 两眼上下胞为左右肾。

5 鼻头为胃。

6 左颧处为脾。

7 右颧处为肝。

8 口唇处为心脏。

9 下颏处为咽喉。

10 两颊为左右肺。

11 支气管位于唇角两侧至下颏。

本文来源《面诊大全速查轻图典》作者:于雅婷 赵鹏,本文版权所有归原著作者所有,如有使用不妥请联系@经方学堂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