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与贝多芬比肩的\"瞎子阿炳\",逛窑子染梅毒,57岁在绝望中离世
1
1950年12月4日,57岁的瞎子阿炳,死在了今天的阿炳故居里。
听说那天他的妻子刚好回老家,所以他去世的时候身边空无一人。
直到两天后,妻子从家中回来才发现阿炳已经没了呼吸,遗体也早已被老鼠啃食的不成样子。
有人说,阿炳的离世是自行造成的后果,主要还是一身疾病惹的祸。
也有人说,阿炳是用腰带上吊自尽的,或许他早已万念俱灰、心生疲惫了。
不过直到今天,他的死因仍然是个谜团。
大家对阿炳的印象,基本都停留在那首《二泉映月》上。
或许连他自己都想不到,有一天他的音乐会被选录进激光唱片,还被送去了太空。
可惜这位堪称与“贝多芬比肩”的流浪艺人,最终还是走向了陌路。
那么在阿炳的身上,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他的离世,真的像众人所猜测的那么简单吗?
2
阿炳留在世上唯一的影像资料,还是日伪统治无锡时,办理的“良民证”上的那张照片。
他带着圆形墨镜和毡帽,满脸沧桑、身材枯瘦。
即便看不见他的眼神,也能感受得到他曾“饱经风霜”。
其实阿炳最初不叫这个名字,他也不是个瞎子,很多东西都是随着岁月的打磨而逐渐形成的。
他的原名叫做华彦钧,1893年出生于江苏无锡,从阿炳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世俗贴上了“悲剧”的标签。
阿炳的父亲名叫华清和,是雷尊殿的当家道士,那个时候道士是禁止结婚的,可华清和不禁坏了规矩,还和一名姓秦的寡妇生下了阿炳。
后来,寡妇在家族的压力和辱骂下结束了生命,被视为“污秽之物”的阿炳此时才刚满4岁。
华清和含泪为妻子收拾好遗体,并把阿炳送去了乡下托人抚养,直到阿炳8岁时,他才以“收徒”的理由把儿子接到身边。
不过碍于身份的因素,华清和隐瞒了这段关系,可当时雷尊殿的人都知道,华清和对阿炳格外偏爱。
那时无锡的道士都是民间音乐的传播者,所以大部分人都精通音律。尤其是作为当家道士的华清和,更是有“铁手琵琶”的称号。
他将毕生的本事都传授给了阿炳,而且比对其他弟子都要严格。
比如在学习击鼓的时候,他会让阿炳拍打石头练习;
学习吹笛子的时候,他让阿炳站在风口处,手腕上还要带着铁圈或秤砣,以此来锻炼他的腕力;
学习二胡时,琴弦上染上血迹,才能堪称“入门”。
阿炳虽然痛苦,但也知道华清和对他的重视,只是他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个人其实是他的生父。
十几年后,阿炳在华清和的教导下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被称为“小天师”。
原以为他的前途将一片光明,但随着“秘密”的泄露,他的人生终归还是走向了另一条路。
3
1914年,华清和染上了重病,临终前他将阿炳叫到身边,坦白了那些不为人知的往事。
阿炳听后震惊不已,他手无足措的站在原地,一时不知该喜该忧。
华清和去世后,阿炳自然成了雷尊殿的掌管人,奈何他天性不受拘束,向来不喜欢清规戒律。
之前有华清和在,管的严谨,而现在得到了自由,便失了分寸。
他结石了一群狐朋狗友,整日拿着道观里的香火钱畅游在灯红酒绿之间,逛窑子、抽大烟、赌博样样精通。
最终他的“身体”耗尽,染上了梅毒,却没了看病的钱。
从那之后,阿炳就成了瞎子。
值得一提的是,华清和去世的时候,其实还嘱托了他的表弟与他一起打理雷尊殿。
可惜表弟心术不正,在阿炳误入歧途的时候非但没有拉他一把,还一点点的掏空了他的掌权。
阿炳做不了什么体力活,留在道观也没啥用处,最终只能在表弟的欺压下离开了雷尊殿。
而这一切,在摧毁他拥有的权利与光明的同时,好像也在悄悄的把阿炳逼上一条永无止境的“绝路”。
4
那段日子里,无锡古城河边,常常出现一个带墨镜的、脸色蜡黄、身材瘦削的男子。
他边走边拉二胡,好像在试图吸引路人的目光。可惜他的样子实在太吓人了,别人都对他避而远之,所以他拉了好半天也没留下一个听曲的人。
这个人就是阿炳,他在父亲那里学的手艺终于派上用场了。
奈何悲凉的曲子穿过人群、淌过河流,全都消失在了不知名的远方。
阿炳本就瞎了眼睛,在四处碰壁的日子里,他的脾气也开始逐渐暴躁起来。
尤其是碰见小混混的时候,那种呼来喝去的感受,让原本是雷尊殿掌管者的他更是受挫无比。
不过又能怎样呢?那个时候街头流浪艺人也就比叫花子的身份高一点罢了。
或许是因为火气太大,阿炳的眼睛反倒瞎的越来越厉害了,身体也是一日不如一日。
渐渐地,阿炳开始信命,有人说“信命是一个人对生活的妥协,也是为生活创造规矩的开始”。
于是他开始流窜在各大茶楼、烟管、酒馆,他不是去拼命卖艺的,而是蹲在一旁看着来去匆匆的路人,竖着耳朵听“八卦新闻”的。
他将听来的这些故事都记在心里,然后再把它们揉进音乐、播散到各个巷子里。
后来,他的曲调里就多了几分向上的呜咽声,伴随着四面八方的故事,传的整个街头都忍不住驻足观看。
有句话说的好,“最贴近生活的东西才是好东西”,阿炳的音乐很纯粹,既包含着那个心酸的自己,也包含着万家灯火下百姓的生活。
5
要说阿炳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无疑是一个女人出现后的日子。
40多岁时,他跟一个叫董催弟的寡妇结了婚。
董催弟原本是族人派来照顾阿炳的,但两个苦命的人在一起相处久了也便生了情愫。
她整日搀扶着瘦弱的阿炳去街头卖艺,一个负责弹唱,一个负责要喝收银两。
有人说,“在那个没有留声机和唱片的年代里,阿炳的音乐是人人都能听得,高兴的人听了欢喜、悲伤的人听了也会轻叹一声。”
可还没等阿炳回过神来好好享受这段日子时,现实就接着把他按进了万劫不复的冰窟里。
战乱之时,日寇占领了无锡,阿炳只好去通运路和北塘一带卖艺。
由于路程比较远,往往回到城里时已经将近10点了。可那个时候实行门禁制度,7点就要关城门,想要出入只能凭借通行证。
但是阿炳即便过了7点也不用把它拿出来,难不成他是走了“后门”吗?
日寇的德行我们就不用多说了,他们直接让阿炳进来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让他拉一两首小曲儿作为交换。
阿炳作为答谢,边拉二胡边鞠躬,完事之后却涨红了脸,嘴上默默嘟囔着:“东洋赤佬”!
更有意思的是,阿炳回家从不走光复门这条近路,而是绕一大圈从老北门进城,他说:
“周围有日本人开的妓院,那里经常有喝醉的人,他们每次见了我都让我弹曲儿,想都别想!”
阿炳身上好像始终带着小人物的影子,他从不打破生活的底线和骨气,却在夹缝中依然捧着那颗激烈的爱国之心。
包括他那首用二胡创作的独奏曲《听松》,都是如此。
可惜随着局势的日益混乱,阿炳夫妇只好辗转多地,等他们再次回到无锡的时候,整个城市已经是另一番样子了。
阿炳也在辗转的途中患上了肺病,从那之后,他就再也没去街头拉过二胡、唱过曲儿。
他回到家里、关上门,整日靠替别人修理乐器维生,那双本就看不到光明的眼睛,在墨镜的遮挡下仿佛更空洞了。
不过庆幸的是,有一个人的出现,在阿炳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里,为他保留了最珍贵的回忆。
如果没有这个人,你我或许都无幸听到阿炳的“神曲”。
6
阿炳曾在二胡演奏技法上点拨过一些人,其中有位名叫黎松寿的,后来考上了南京艺术学院民乐系。
有天天冷,他想活动一下手指,就在老师储师竹的门前拉起了《二泉映月》。
储师竹听后赶忙冲了过来,问道:“这是谁的曲子?”
“这是我们当地一个瞎子创作的,他叫阿炳。”黎松寿当时并没有在意,以为老师只是好奇而已。
谁知研究民间音乐的杨萌浏教授也正好路过,她与储师竹面面相觑,两人一合计,非要去拜访一下阿炳。
可他们打听了一番后,却得知了“阿炳身体不太好、恐怕撑不了多久”的消息。
杨萌浏教授有些着急,说道:“当下我们要尽快找到阿炳,用录音机记录下他的作品。”
事实证明,当时他们的决定是伟大而明智的。
1950年,他们在录下《二泉映月》、《听松》、《昭君出塞》等曲子之后,阿炳没过多久就离开了人世。
听说当时阿炳在录音机里听见自己的音乐后,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对妻子说:“快听,这是我的声音!”
不过可惜的是,当时的阿炳早已精神淡漠、连说话都有些吃力了,拉的曲子也没有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而且当时的科技也受限,他还有一首钟爱的曲子《梅花三弄》没有保存下来。
9月25日,也就是录音后的第23天,阿炳还拖着病躯参加了无锡牙医成立大会上的表演。
当时他的身体基本已经“垮了”,董催弟坐在台下,满脸上写满了忧愁。
阿炳拉完数曲后,观众们不过瘾,纷纷吆喝着要听《二泉映月》,董催弟担心丈夫撑不住,
可阿炳却说:“只要大家想听,我就会拼了命的去拉。”
那一天,他几乎用尽了所有力气,《二泉映月》也随着登上了世界殿堂不朽的位置。
只是谁也没想到,这是阿炳的最后一场演出。
而且阿炳名声大噪之后,生活上不仅没有得到改善,而且还越发的落魄起来。
他看不惯当地官员的作风,于是编了首《金圆券害煞老百姓》,结果被官员以“破坏国库金融政策”为由抓了起来,在戒烟所待了2个月。
对于一个沉迷于大烟的人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折磨,再加上阿炳的身体本就吃不消了,那么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当他从戒烟所出来的时候,仿佛像变了个人一样,而且脾气也变得古怪,连平日里最爱的二胡都砸。
有天,他找出了陪伴自己支撑无数日夜的家传红木胡琴,却发现被老鼠咬破了蒙上的蛇皮。
“看来是老天不让我拉了。”看着残破的胡琴,阿炳心生绝望。
不久后,他就去世了。
有人说,瞎子阿炳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是因为他受不了生活的苦,所以趁着妻子不在家用一条腰带结束了生命。
也有人说,阿炳早已被大烟掏空了身体,健康退去后,又能活多久呢?
在阿炳去世后的第29天,董催弟也跟着去了。
从此之后,阿炳、董催弟、音乐便成了“不可重现的传奇”。
其实无论阿炳去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都已经不重要了。
最重要的是他留在这个世界上的,不仅有关于阿炳的故事,还有一首首堪称“与贝多芬比肩”的作品。
他的音乐,的的确确有着一股神奇的力量,正在这个世界上与你我“同行”。
与贝多芬比肩的\"瞎子阿炳\",逛窑子染梅毒,57岁在绝望中离世
1
1950年12月4日,57岁的瞎子阿炳,死在了今天的阿炳故居里。
听说那天他的妻子刚好回老家,所以他去世的时候身边空无一人。
直到两天后,妻子从家中回来才发现阿炳已经没了呼吸,遗体也早已被老鼠啃食的不成样子。
有人说,阿炳的离世是自行造成的后果,主要还是一身疾病惹的祸。
也有人说,阿炳是用腰带上吊自尽的,或许他早已万念俱灰、心生疲惫了。
不过直到今天,他的死因仍然是个谜团。
大家对阿炳的印象,基本都停留在那首《二泉映月》上。
或许连他自己都想不到,有一天他的音乐会被选录进激光唱片,还被送去了太空。
可惜这位堪称与“贝多芬比肩”的流浪艺人,最终还是走向了陌路。
那么在阿炳的身上,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他的离世,真的像众人所猜测的那么简单吗?
2
阿炳留在世上唯一的影像资料,还是日伪统治无锡时,办理的“良民证”上的那张照片。
他带着圆形墨镜和毡帽,满脸沧桑、身材枯瘦。
即便看不见他的眼神,也能感受得到他曾“饱经风霜”。
其实阿炳最初不叫这个名字,他也不是个瞎子,很多东西都是随着岁月的打磨而逐渐形成的。
他的原名叫做华彦钧,1893年出生于江苏无锡,从阿炳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世俗贴上了“悲剧”的标签。
阿炳的父亲名叫华清和,是雷尊殿的当家道士,那个时候道士是禁止结婚的,可华清和不禁坏了规矩,还和一名姓秦的寡妇生下了阿炳。
后来,寡妇在家族的压力和辱骂下结束了生命,被视为“污秽之物”的阿炳此时才刚满4岁。
华清和含泪为妻子收拾好遗体,并把阿炳送去了乡下托人抚养,直到阿炳8岁时,他才以“收徒”的理由把儿子接到身边。
不过碍于身份的因素,华清和隐瞒了这段关系,可当时雷尊殿的人都知道,华清和对阿炳格外偏爱。
那时无锡的道士都是民间音乐的传播者,所以大部分人都精通音律。尤其是作为当家道士的华清和,更是有“铁手琵琶”的称号。
他将毕生的本事都传授给了阿炳,而且比对其他弟子都要严格。
比如在学习击鼓的时候,他会让阿炳拍打石头练习;
学习吹笛子的时候,他让阿炳站在风口处,手腕上还要带着铁圈或秤砣,以此来锻炼他的腕力;
学习二胡时,琴弦上染上血迹,才能堪称“入门”。
阿炳虽然痛苦,但也知道华清和对他的重视,只是他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个人其实是他的生父。
十几年后,阿炳在华清和的教导下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被称为“小天师”。
原以为他的前途将一片光明,但随着“秘密”的泄露,他的人生终归还是走向了另一条路。
3
1914年,华清和染上了重病,临终前他将阿炳叫到身边,坦白了那些不为人知的往事。
阿炳听后震惊不已,他手无足措的站在原地,一时不知该喜该忧。
华清和去世后,阿炳自然成了雷尊殿的掌管人,奈何他天性不受拘束,向来不喜欢清规戒律。
之前有华清和在,管的严谨,而现在得到了自由,便失了分寸。
他结石了一群狐朋狗友,整日拿着道观里的香火钱畅游在灯红酒绿之间,逛窑子、抽大烟、赌博样样精通。
最终他的“身体”耗尽,染上了梅毒,却没了看病的钱。
从那之后,阿炳就成了瞎子。
值得一提的是,华清和去世的时候,其实还嘱托了他的表弟与他一起打理雷尊殿。
可惜表弟心术不正,在阿炳误入歧途的时候非但没有拉他一把,还一点点的掏空了他的掌权。
阿炳做不了什么体力活,留在道观也没啥用处,最终只能在表弟的欺压下离开了雷尊殿。
而这一切,在摧毁他拥有的权利与光明的同时,好像也在悄悄的把阿炳逼上一条永无止境的“绝路”。
4
那段日子里,无锡古城河边,常常出现一个带墨镜的、脸色蜡黄、身材瘦削的男子。
他边走边拉二胡,好像在试图吸引路人的目光。可惜他的样子实在太吓人了,别人都对他避而远之,所以他拉了好半天也没留下一个听曲的人。
这个人就是阿炳,他在父亲那里学的手艺终于派上用场了。
奈何悲凉的曲子穿过人群、淌过河流,全都消失在了不知名的远方。
阿炳本就瞎了眼睛,在四处碰壁的日子里,他的脾气也开始逐渐暴躁起来。
尤其是碰见小混混的时候,那种呼来喝去的感受,让原本是雷尊殿掌管者的他更是受挫无比。
不过又能怎样呢?那个时候街头流浪艺人也就比叫花子的身份高一点罢了。
或许是因为火气太大,阿炳的眼睛反倒瞎的越来越厉害了,身体也是一日不如一日。
渐渐地,阿炳开始信命,有人说“信命是一个人对生活的妥协,也是为生活创造规矩的开始”。
于是他开始流窜在各大茶楼、烟管、酒馆,他不是去拼命卖艺的,而是蹲在一旁看着来去匆匆的路人,竖着耳朵听“八卦新闻”的。
他将听来的这些故事都记在心里,然后再把它们揉进音乐、播散到各个巷子里。
后来,他的曲调里就多了几分向上的呜咽声,伴随着四面八方的故事,传的整个街头都忍不住驻足观看。
有句话说的好,“最贴近生活的东西才是好东西”,阿炳的音乐很纯粹,既包含着那个心酸的自己,也包含着万家灯火下百姓的生活。
5
要说阿炳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无疑是一个女人出现后的日子。
40多岁时,他跟一个叫董催弟的寡妇结了婚。
董催弟原本是族人派来照顾阿炳的,但两个苦命的人在一起相处久了也便生了情愫。
她整日搀扶着瘦弱的阿炳去街头卖艺,一个负责弹唱,一个负责要喝收银两。
有人说,“在那个没有留声机和唱片的年代里,阿炳的音乐是人人都能听得,高兴的人听了欢喜、悲伤的人听了也会轻叹一声。”
可还没等阿炳回过神来好好享受这段日子时,现实就接着把他按进了万劫不复的冰窟里。
战乱之时,日寇占领了无锡,阿炳只好去通运路和北塘一带卖艺。
由于路程比较远,往往回到城里时已经将近10点了。可那个时候实行门禁制度,7点就要关城门,想要出入只能凭借通行证。
但是阿炳即便过了7点也不用把它拿出来,难不成他是走了“后门”吗?
日寇的德行我们就不用多说了,他们直接让阿炳进来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让他拉一两首小曲儿作为交换。
阿炳作为答谢,边拉二胡边鞠躬,完事之后却涨红了脸,嘴上默默嘟囔着:“东洋赤佬”!
更有意思的是,阿炳回家从不走光复门这条近路,而是绕一大圈从老北门进城,他说:
“周围有日本人开的妓院,那里经常有喝醉的人,他们每次见了我都让我弹曲儿,想都别想!”
阿炳身上好像始终带着小人物的影子,他从不打破生活的底线和骨气,却在夹缝中依然捧着那颗激烈的爱国之心。
包括他那首用二胡创作的独奏曲《听松》,都是如此。
可惜随着局势的日益混乱,阿炳夫妇只好辗转多地,等他们再次回到无锡的时候,整个城市已经是另一番样子了。
阿炳也在辗转的途中患上了肺病,从那之后,他就再也没去街头拉过二胡、唱过曲儿。
他回到家里、关上门,整日靠替别人修理乐器维生,那双本就看不到光明的眼睛,在墨镜的遮挡下仿佛更空洞了。
不过庆幸的是,有一个人的出现,在阿炳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里,为他保留了最珍贵的回忆。
如果没有这个人,你我或许都无幸听到阿炳的“神曲”。
6
阿炳曾在二胡演奏技法上点拨过一些人,其中有位名叫黎松寿的,后来考上了南京艺术学院民乐系。
有天天冷,他想活动一下手指,就在老师储师竹的门前拉起了《二泉映月》。
储师竹听后赶忙冲了过来,问道:“这是谁的曲子?”
“这是我们当地一个瞎子创作的,他叫阿炳。”黎松寿当时并没有在意,以为老师只是好奇而已。
谁知研究民间音乐的杨萌浏教授也正好路过,她与储师竹面面相觑,两人一合计,非要去拜访一下阿炳。
可他们打听了一番后,却得知了“阿炳身体不太好、恐怕撑不了多久”的消息。
杨萌浏教授有些着急,说道:“当下我们要尽快找到阿炳,用录音机记录下他的作品。”
事实证明,当时他们的决定是伟大而明智的。
1950年,他们在录下《二泉映月》、《听松》、《昭君出塞》等曲子之后,阿炳没过多久就离开了人世。
听说当时阿炳在录音机里听见自己的音乐后,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对妻子说:“快听,这是我的声音!”
不过可惜的是,当时的阿炳早已精神淡漠、连说话都有些吃力了,拉的曲子也没有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而且当时的科技也受限,他还有一首钟爱的曲子《梅花三弄》没有保存下来。
9月25日,也就是录音后的第23天,阿炳还拖着病躯参加了无锡牙医成立大会上的表演。
当时他的身体基本已经“垮了”,董催弟坐在台下,满脸上写满了忧愁。
阿炳拉完数曲后,观众们不过瘾,纷纷吆喝着要听《二泉映月》,董催弟担心丈夫撑不住,
可阿炳却说:“只要大家想听,我就会拼了命的去拉。”
那一天,他几乎用尽了所有力气,《二泉映月》也随着登上了世界殿堂不朽的位置。
只是谁也没想到,这是阿炳的最后一场演出。
而且阿炳名声大噪之后,生活上不仅没有得到改善,而且还越发的落魄起来。
他看不惯当地官员的作风,于是编了首《金圆券害煞老百姓》,结果被官员以“破坏国库金融政策”为由抓了起来,在戒烟所待了2个月。
对于一个沉迷于大烟的人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折磨,再加上阿炳的身体本就吃不消了,那么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当他从戒烟所出来的时候,仿佛像变了个人一样,而且脾气也变得古怪,连平日里最爱的二胡都砸。
有天,他找出了陪伴自己支撑无数日夜的家传红木胡琴,却发现被老鼠咬破了蒙上的蛇皮。
“看来是老天不让我拉了。”看着残破的胡琴,阿炳心生绝望。
不久后,他就去世了。
有人说,瞎子阿炳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是因为他受不了生活的苦,所以趁着妻子不在家用一条腰带结束了生命。
也有人说,阿炳早已被大烟掏空了身体,健康退去后,又能活多久呢?
在阿炳去世后的第29天,董催弟也跟着去了。
从此之后,阿炳、董催弟、音乐便成了“不可重现的传奇”。
其实无论阿炳去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都已经不重要了。
最重要的是他留在这个世界上的,不仅有关于阿炳的故事,还有一首首堪称“与贝多芬比肩”的作品。
他的音乐,的的确确有着一股神奇的力量,正在这个世界上与你我“同行”。
表情包|是苦命的打工人一枚吖
苦命人的希望都散发着卑微的气息,令人心痛到无法呼吸
文 // 烟雨立凡
你离开后,麦花儿枯了,荒漠更荒凉。尘归尘,土归土,你我皆是一粒尘埃。
—题记
生如草芥,活似蝼蚁,死若尘烟。
这是有铁和贵英夫妇一生短暂且悲惨的真实写照。
有铁和贵英是电影《隐入尘烟》的男女主人公。
导演善良,将“死”字替换为“隐”,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也是他最无奈的同情。
权威媒体说,这是一部“反映农村边缘人群的伟大作品”。这句不知所云的评语,并没有得到来自人间烟火的掌声。
《隐入尘烟》的,若只是生命的卑微,那么,活着的人就无法感悟逝者的真诚。
全片没有一个苦字,却苦到心底;两人没说过一个爱字,却生死相依。
贫穷让苦命人的希望散发着卑微的气息,令人心痛到无法呼吸。
贵英很小就落下小便失禁的病根,一件大衣就能遮住。区区100元,就难住了口袋里只有50元的有铁。
买下这件大衣,就成了有铁的理想,也是保护妻子尊严的最后倔强。可是,理想照进现实,让有铁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富二代砍价花了80元买下大衣,送给有铁,只是为了有铁身上流淌的珍贵的“熊猫血”。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苦命夫妇从牵手那一刻起,便有了理想、梦想,两人认真地活着,共同守护希望。几个鸡蛋、一件大衣,一台电视到盖新房......
在梦想的召唤下,夫妇俩拚命地劳作,这些低若尘烟的目标,成为有铁和贵英生存的希望。
苦命人的善良与真诚,令人心酸又感动。
新婚夜,贵英尿床了。
她害怕得将身体抽成一团,这是条件反射。哥嫂因她小便失禁,不知打骂了她多少次。
他的男人发现后,一声不吭,起身把炉子里的炭火搞得重新燃烧了起来,并为贵英拉开了电灯。
新婚当晚,贵英就在马有铁为他燃起的火炉旁烤着屁股,一直到天亮。
沉默,是男人无言的善良。
两人都自小父母双亡,命苦,跟牲口吃住一起。男的住驴圈,贵英与羊一起。
一天,贵英笑着跟有铁说,“当时,我给村里的疯子一个馍馍,哥嫂打得我半个月都走不成路。”
两人的哥嫂急着撮合二人相亲成家,各有目的,但双方的共识就是尽快地甩掉这两个累赘。
即便如此,两个苦命人却从未表达愤怒与反抗,挣扎在如此薄情的尘世,却依然温暖以待,守护着善良。
贵英死后,有铁殉情而随。
死前,他解开了驴的头套,还给陪伴了他多年的伴儿以自由。源自心底的善,让这个隐入尘烟的人,高大而纯洁。
主人公的悲惨命运,令人愤怒,却无处发泄。
贵英被哥嫂带到后院(驴圈),还没等她缓过神,嫂子发话了。“拴紧门,不要让驴上前院”。
在哥嫂眼里,有铁贵英就是两条腿的牲口,所以,毫不掩饰地表现出对两人的不屑。
命运对于苦命人来说,就是躲不开的厄运。
贵英拿着鸡蛋和馍馍在村口等丈夫,突然头晕掉进河里,不幸殒命。导演善良,且隐晦,只是蒙太奇处理了贵英死前的片段。河边有人,却无人施救。
如果说这对苦命人死于贫困,莫不如说死于“程序的正义”。
村民说,没有救人的义务;干部说,救急不救贫;哥嫂说,我尽力了。
无言以对。一声叹息。
《隐入尘烟》是一部题材很偏的文艺片,故事的架构简单到像纪录片,一镜到底。
可我宁愿它是一部纪录片。
没有吸引眼球的流量明星,没有炫耀的三维特效,没有声势浩大的外宣,恰恰因为它的人文关怀与普世价值,令这部“三无”电影受到关注,最终脱颖而出。
苦命的有铁和贵英,以其凄惨的生命结局,告诉世人另一个真相。
贾樟柯说,繁荣的背后,是你没有看到的贫穷。
即便是“农村边缘”人群,也应生活在阳光下,而不是夺去他们的希望。
影片带来的阳光在戏外。这部小制作的文艺片吸引社会关注,证实了一件事。人们开始关注社会角落里的“边缘人群”。《人生大事》《你好,李焕英》等影片,让观众开始思考,如是,社会就不再冰凉。
孤独的人,最怕是别人知道他孤独;冷漠的人,却毫不在乎别人说他冷漠。因为,善良只有一个理由,冷漠可以找出一万个借口。
毕竟,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善良才是道德的天花板。
红尘如逆旅,我们都是行人,无论遭遇怎样的劫数,都应无所畏惧,容纳众生众苦,心存和善。
人世间,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渺如尘埃的弱小,也有着不可言说的心境。
那些曾经在红尘路上擦肩而过的人,都要用良善之心相待。
因为,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图片源自网络,侵必删)
作者 烟雨立凡
一本书,一杯茶,只谈温暖不言殇